他心道:“照這麽看來,老子要是想自己創業,還得先離家出走才有機會了。可要是離家出走,老子一文錢都不能帶走,連個啟動資金都沒有,又怎麽創業?隻怕不出幾天,餓都餓死了啊……”想到這裏,他頓時有些垂頭喪氣,可忽然想起一件事,問道:“那上一次潞帥賞賜於某的錢帛,算不算某自己的錢?”
趙穎兒微微一笑:“節帥乃是代替天子所賜,因此這個倒是可以算做私房的。”
李曜大喜:“好得很,那筆錢如今還剩三千貫左右,多少也夠做點事了。”
趙穎兒苦笑道:“郎君好端端的,為何總要做此等謀算?今日郎君與三郎君和解,今後不也是一家和睦,兄友弟恭麽?”
李曜擺擺手:“某早已料定,這次我三兄之所以做出如此姿態,不過是事情急迫,無法可想罷了,待得此事風平浪靜,他是必不肯與某幹休的。穎兒啊,你不要把人想得太過善良了,尤其是一個對你壞了十幾年的人,突然變得對你好了,就更要注意——那多半不是他良心發現,而是另有圖謀!”
趙穎兒愕然,眼中似乎有一絲擔憂。
------------------------------
李暄剛剛午睡起身,李晡便興衝衝地走了進來。
李暄睨了他一眼,淡然問:“有何喜事,這般高興?”
李晡看了看周圍,李暄便擺擺手:“某兄弟談事,爾等退下吧。”
下人們立時退走,李晡這才附耳過去,說道:“大兄,斷腸草已經放入羊腸湯中,其分量都是按照先前計算放入,食之可有明顯中毒之狀,但隻要解救得法,是決然不會有事的,不過……你我兄弟隻怕要遭點罪了。”
李暄哂然道:“能解決這一大麻煩,遭點罪算什麽?”他看著李晡的眼睛,道:“耶耶隻有三子,你我都是嫡子,你我二人在李曜那裏中毒,他自己卻一點事都沒有,耶耶會如何想?必然認定是李曜投毒,接下來……耶耶會不會報官,此時還難說,但至少他也要將李曜逐出家門,李曜對你我兄弟的威脅,從此不複存在!而後院那人,失了李曜這個兒子,還能成什麽氣候?”
李晡嘿嘿一笑:“正是如此!正要如此!”
悠悠然,李暄又道:“等李曜走了,家中隻有你我兄弟二子,耶耶素來疼你,百年時必然分家,你之所得不會比為兄少什麽去。”
李晡心中一動,隻覺得有個貓爪兒在撓,但是麵子上還是知道說點場麵話,忙道:“大兄這話可就見外了,你是長兄,日後家裏自然都歸你繼承,兄弟的本事大兄是清楚的,既無大才,更無大誌,隻要日子過得,也就行了。”
李暄微微斜著眼睛睨了他一眼,似乎很訝異地,問道:“哦?你此話當真?”
“呃,嗬嗬……”李晡幹笑一聲:“當真自然是當真……不過兄弟花費不算甚小,這個……”
李暄哈哈一笑:“花費一些算什麽?某若當家,三郎你便是每日夜宿……不歸,這點小錢,為兄還是不會放在眼裏的,這一點,三郎大可不必擔心。”
李晡忙作鬆了一口氣的模樣,謝道:“小弟多謝大兄。”心中卻冷笑道:“你倒是會想,我代州李家這份家業,就算某這次子分不到一半,可就算分個二三成,那也足夠某買下數十家勾欄了,某會稀罕你這點‘恩賞’?真當某連這點帳都不會算?”
那邊李暄哈哈一笑,拍了拍李晡的肩膀,似乎無比親密,心中卻冷然想道:“三郎尤是這般不爭氣,若是真分了你家產,不消三五年便要敗個精光,可若是拿在某手中,卻是生金蛋的雞,聚少成多,聚沙成塔……到那時,某便是買個勾欄送你,叫你每日埋進那玉臂粉腿之中,又算得了什麽?”
------------------------------
代州城中,有一處精致的宅院,曾經是朝廷派來的某位刺史置下的別院,後來輾轉經手不知多少迴,近日被一名自太原而來的富商買下,飛快地翻修了一遍,整個宅院,都顯得新了起來。
過了沒幾天,一位少年住了進來,周圍的住戶才知道,這宅院的主人原來並非什麽富商,而是太原王氏的一位少年郎君。
這位少年郎君平時很少出門,偶爾出去,也隻是到附近新開的那家酒樓坐坐,而且必是趁酒樓生意空閑的時候才會去,不知是何道理。
這宅院自打這次換了主人,一直格外安靜,平日裏幾乎聽不見響動,便是有人進去,也是舉止悠閑,言談文雅之人,絕無半個大唿小叫之輩。而宅院裏麵,更難聽到雜聲,隻是偶爾響起若有若無的琴聲。那琴聲仿佛害怕吵著別人,總是聲音太小,有懂音律之人經過宅院之外,聽了那琴聲,忍不住駐足傾聽,卻也隻聽得斷斷續續,欲要進去拜訪主人,人家門子卻總說主人染恙,不便見客,令人好不遺憾。
今日卻是稀奇,這家宅院門口停了一輛極其華美精致的馬車,拉車的駿馬,也是上上之選,馬車前後,還有幾名奴仆婢女。
院中,一名少年郎君玉麵朱唇,頭戴玉冠,一襲白袍,正往外走去。
他身邊的書童,模樣也甚為周正,此刻卻是有些急切,在一邊道:“娘子此番本該在家服喪,前來代州,已是不妥,今日更要去代州李家拜訪,這如何可行?奴知娘子是為了李五郎今日或有所難,然則娘子可曾想過,以李五郎之才,未必沒有發現此中疑點,說不定他已然有了定計,娘子此去,萬一反而壞了李五郎大事,又如何是好?”
唐朝的“娘子”與後世不同,女主人或者主人家的女兒,也都稱娘子。
那白衣少年搖了搖頭,斷然道:“人道君子可欺之以方,李五郎世之君子,如何會去思慮他身邊之險惡?雖則吉人自有天相,然今日之事,某既已知之,若不親往,心中必然不安,更違先父教益。至於服喪,某此來正是聽從先父教誨,這才來此,先父在天之靈,必知某心。”
那書童無奈,隻好道:“既然如此,解毒之藥,娘子可曾攜帶?”
那白衣少年頜首道:“李五郎那兩位兄長,其中至少有一人要下毒與五郎,正陽兄毫無防備,若是吃下毒物,如何得了?隻是某從那人口中聽來之後,思慮許久,也隻能推斷他們大致會用哪幾種毒物,因而配下七種解藥,想來……應當不會出此之數了。”
那書童苦笑道:“好吧,好吧,娘子既然已有決斷,奴自幼侍候娘子,也隻好走這一遭了……唉,也算是還個人情債吧,李五郎多少也算奴的救命恩人。”
那白衣少年笑了一笑,莞爾道:“什麽叫算?本來就是,你便是這般沒良心……”
第048章 父子決裂
李晡懸弧之慶“主場”自然是他自己院中的晚宴,李曜隻好在午間設宴,提前把兄弟二人說和的事情辦妥,以免晚宴時自己過去大家麵上都不好看。
唐人宴會的形勢多種多樣,什麽宜春宴、曲江遊宴、探春宴、裙幄宴、船宴、燒尾宴……五花八門,套路無數。李曜搞不清這許多花樣,幹脆一並交給趙穎兒等人打理,自己心安理得地做了甩手掌櫃。
離預定的開宴時間約莫還有一刻,大兄李暄便與今個的壽星李晡聯袂前來。李曜聞報,親自往院門相迎。
李暄今日是做說和佬,自然搶先開言,笑嗬嗬地擺手讓李曜不必多禮:“自家兄弟,恁多禮數?……五郎啊,三郎的水引可備妥了?”
所謂水引,是唐時稱唿,也叫湯餅,但其實並不是什麽餅,而是湯麵,也就是後世說的長壽麵。麵條在中國食品中最為綿長,壽日吃麵,表示延年益壽,是以但凡作壽,一定要吃壽麵,且壽麵要求其長三尺,每束須百根以上,盤成塔形,用紅綠鏤紙拉花罩上麵作為壽禮,敬獻壽星。另外一個講究便是必備雙份,祝壽時置於壽案之上。可以說,吃壽麵是過生時最要緊的飲食。(注:吳玉貴先生《中國風俗通史》6,隋唐五代卷,第一章“飲食風俗”內有詳論。)
李曜笑著道:“哪裏能缺了此物?三兄懸弧之慶,小弟便是再窮,也不能連份水引也備不齊呀……大兄、三兄,請!”
李晡聽他說窮,頓時想起李克恭所賞賜的那萬貫之財,就算被李曜“亂花”了大半,現在也該還有三千多貫,忍不住酸溜溜地道:“五郎若說窮困,為兄隻合上街賣菜了。”
李曜心中鄙夷,麵上卻是大笑:“三兄說笑了,莫非要去賣黃金羊腿?”
“三郎總愛胡說。”李暄生怕此時二人便吵將起來,今日之謀不得而成,立刻出言阻止李晡,道:“吾家豈有窮人?五郎也莫要說笑,你三兄此言,想是指賣才與帝王家罷了……來來來,我等權且入席就座則個。”
唐時即便會餐,乃行分食製,並不同與後來一家人圍著桌子,你一筷子我一筷子,而是各有食案,分別放置各類菜肴。分食製本是先進而衛生的用餐製度,可惜後來中國數次被夷狄反據,分食製便沒落了下來,而西方原本落後的國家因為東土文明的影響,反而進化到了分食製,其中種種,實為人所痛惜。
李曜三兄弟分而就座,李曜親自將壽麵端到李晡麵前,說了幾句恭賀的客氣話,李晡早有所謀,也沒找什麽茬,痛痛快快吃了一些——這東西主要是個意思,倒是不必吃完。
然後便開始閑談,左右不過揀些趣事說來,活躍氣氛而已。
不多時,張氏便送了菜食過來,由趙穎兒分別以食盤就之,送與三位郎君享用。
這分食製的菜式,大夥兒拿到的都是一樣,隻是被分作三分而已。李曜不吃肚腸類的食物,那羊腸湯等兩三樣,被他放在食案最邊上。
李晡與李暄對望一眼,卻是不約而同的將那羊腸湯端起來,放在麵前輕輕一嗅,果然有些苦味,不禁都露出了一絲笑來,各自喝了三口。
三口羊腸湯下肚,李晡的心情似乎變得極好,笑嘻嘻地跟李曜打趣,也決口不提過去二人之間的齟齬,隻是交口稱讚李曜對李家所立大功。
而李暄又在一旁說些潤場的話,一時間氣氛大好,連李曜自己都覺得,莫非李晡這小子真的打算跟哥握手言和?這沒道理啊……一個人的胸襟,豈是一天兩天就能突然變大無數倍的?
唐人好酒,雖是家宴,也必然要飲酒,好在李曜喝酒的本事著實不差——差了也幹不了供銷處長——此番喝的是河東葡萄酒。葡萄酒本是西域之物,唐初西域絲綢之路打開,葡萄酒的釀造方法也因而傳入中土,河東又有許多原本西域之部族內遷安居,釀造的葡萄酒十分美味,乃是一絕。
李曜對唐時的白酒——也就是所謂清酒、濁酒——是沒有興趣的,而黃酒也遠不及後世香醇,因此獨愛葡萄酒。他甚至偶爾會想,在唐朝飲酒,也就隻有這葡萄美酒能給自己帶來一點“小資情調”了。
以唐酒的度數而言,李曜喝來就如同喝飲料,比後世啤酒的度數還有不如,因此他喝起酒來,那是格外豪爽。李暄與李晡兩兄弟心中有事,更要借喝酒來掩蓋,自然也是來者不拒,於是很快便已酒過三巡。
李曜正欲再次舉杯,忽然見到李晡臉色一變,麵現痛苦之色,捂著肚子卷成一團。當下一怔,杯停空中,問道:“三兄這是怎的?”
李暄卻比他更急切,連忙搶步上前,扶住李晡,驚問:“三郎?三郎,你怎麽了?可是身體不適?”
李晡臉上肌肉一抽搐,痛苦不堪地道:“腹痛……腹痛如絞……這,這酒菜,有,有古怪!”
此言一出,李曜也驚立起來,走過去道:“酒菜怎會有古怪?某與大兄為何無事……”
話未落音,卻見李暄也忽然捧腹摔倒,口中荷荷有聲,掙紮道:“有毒,酒菜有毒……”說著艱難地轉過身,對他和李晡帶來,正在門口侍立一旁的丫鬟家仆道:“快,快請阿郎!”
門口那些下人見了,早已慌作一團,去的去找李衎,來的來扶二位郎君。
李曜就算對這兩位兄長毫無好感,此時也不得不來查探他們的傷勢。再說,李曜雖然不喜李晡,但對李暄其實並沒多少惡意,並不會覺得他們死掉會給自己帶來什麽驚喜。
哪知道這兩人卻根本扶不穩,隻是疼在滿身冷汗,在地上不斷打滾。
李晡忽然忍住疼,一指李曜鼻尖,嘶吼道:“五郎!某與你就算有再大的齟齬,畢竟兄弟一場,你怎能下此毒手,欲置我於死地!”
李曜驚怒交加:“我何曾下毒了!”
李晡猛地擦去冷汗,嘶聲道:“如今你還解釋什麽?某與大兄一死,你便是獨子!你,你狼子野心,就算某與你不和,你要殺我,我認了!可大兄對你莫非不公正了?兄友而弟不恭……好,好你個正人君子,仁人善士!”
李曜又驚又怒,剛要反駁,便聽見外麵一陣喧嘩,似乎還有李衎的聲音,心中暗道一聲不妙。
這時候李暄也忍住疼,一臉痛惜地指著李曜:“五郎,五郎!某憐你為幼弟,怕你受三郎欺負,這才來勸你二人和解,你卻喪盡天良,居然連某也不放過,這……這毒,該是斷腸草吧?哈,哈哈,斷腸草,斷腸草!兄弟不睦,以弟殺兄,某……某痛如腸斷!”
便在此時,李衎猛地衝了進來,一見房中情形,又急又怒:“五郎!你設的好宴!”
李曜一見,心中反而靜了下來,不是無所謂的靜,而是強行逼著自己冷靜的靜。最近幾日的事情,猶如放電影一般在他腦中播放:李晡陷害不成,李暄代為說和,李衎命自己設宴,李暄兄弟欣然赴宴……
李曜心中忽然有了一絲明悟,但還沒來得及開口,李衎便已經看過了李暄兄弟的模樣,大罵道:“五……李曜!你這孽子!某本為憐你,才為你兄弟三人和解創造機會,誰知道你竟然能幹出這等殺兄之事!你,你是不是打算殺了他們之後,再殺了某這個耶耶,好獨霸某這家業!你,你還有半點人性嗎!”
李曜深吸一口氣,道:“耶耶諸事不問,便要先定下兒的罪來不成?”
“問?某還有什麽要問!”李衎怒目直視李曜的雙眼:“你大兄三兄都已這般模樣,你難道還要否認不成?”
李曜麵色平靜:“兒根本沒有毒害二位兄長的意思……張氏何在?”
張氏見李晡和李暄接連倒地,又聽聞兩位郎君說酒菜有毒,早已唬得魂不附體,這時一聽李曜叫喚,嚇得一下就跪到地上。
可還沒等得及說話喊冤,李衎那邊已然大罵:“孽子!做甚姿態!若非你指使,張氏豈敢下毒!此刻你還欲諉過他人不成!”
張氏一聽自己的罪名也定了,顧不得害怕李衎的威勢,慌忙道:“奴家沒有,沒有下毒啊!阿郎明鑒,奴家哪有這般大膽……”
“孽子!竟是親手下毒不成!你,你真是喪心病狂!某今日便打死你個孽畜!”說著,眼色通紅地站起來。
李曜心中忿怒,卻知道此時不是衝突的時候,正要說話,外頭卻有一聲音慌慌張張大喊:“阿郎!五郎君!太原王氏王秦郎君前來拜訪五郎君!”
李曜愕然一愣,李衎一聽太原王氏,心中本也吃了一驚,可立即被悲憤占據了上風,怒吼:“什麽太原王氏!什麽王秦郎君!某家中沒有李曜這一號人!叫他走!”
那報訊之人卻仍是慌慌張張衝了進來,急切萬分道:“可是不光是王郎君!來的還有劉明府!說是奉節帥王府和刺史府之命,來請五郎君至刺史府一敘的!”
李衎麵色連變,喝問道:“劉明府?”
李曜這才看清那報訊之人,卻是自家門子。那門子見李暄、李晡兩兄弟在地上疼得直滾,正嚇了一跳,聽李衎問起,忙道:“是啊,是啊,阿郎,劉明府親自來了!”
明府,乃是對縣令的尊稱,劉明府就是代州縣令了。代州並非大城,代州城中除了代州刺史之外,還有一名主官,便是代州縣令,所轄之地基本上也就是這個代州城。
李衎怒視李曜,忽然冷笑一聲:“某卻是小瞧你了,設計得如此之準,這邊方將出事,那邊太原王氏和代州縣令便同時來搭救你了,哼哼,果然有能耐得很!不過你卻莫要忘了,這是某家宅邸,某不欲相見,他們也進來不得!……十三,給某掛出避客牌!今日某家……不——見——客!”
李曜心中一沉,他雖然不知道王秦此來作甚,但想到王弘臨死前的話,直覺認為王秦定然是在家中有了不好解決的麻煩,這才來找自己,可問題是自己眼下出了這麽一檔子莫名其妙的事,隻怕是泥菩薩過江自身難保,又如何幫得上他?
意外的是,李衎這麽說了,那名叫做十三的門子卻仍然不走,反而差點沒哭出來:“可是阿郎,那王郎君好大排場,不光是帶了奴仆數十人,仿佛……仿佛還有兵丁隨行!其中有一人,身高八尺,殺氣凜凜,仆……仆以為若是不開門迎客,這,這些人隻怕能闖門而入啊!阿郎!阿郎三思啊!”
李衎也是大驚,急急上前兩步,抓住十三的手:“你道怎的!還有兵丁?!”
那十三一臉驚惶:“是啊,是啊,而且……而且那兵丁好像……”
“好像什麽!”李衎又急又怒。
“那些兵丁全身黑衣黑甲,全是騎軍,看著……看著好像是節帥麾下精銳義兒軍……黑鴉軍!”十三說得嘴都有點發抖了。
李衎大驚失色:“黑鴉義兒軍!某家又不是要謀反,怎的連黑鴉軍都動了!”然後又覺得不對,驚疑不定:“黑鴉義兒軍常駐太原,怎會突然來代州?”
他頓時一臉驚疑地李曜望來,李曜卻也莫名其妙,他跟黑鴉軍哪有半毛錢關係?穿越這麽久,連這支傳說中擋者披靡的李克用牙軍半根人毛都沒見過呢!
父子二人都是一頭霧水,又同時不知今日是禍是福,正相顧無言,忽然外間又是一陣喧嘩,傳來一個洪亮的聲音:“好個壯士!存孝吾兄曾言李五郎身邊有一壯士,望之乃有虎羆之勇,便是你吧?”
隻聽得一個甕聲甕氣地聲音迴話道:“俺家郎君正有麻煩,你們不要添亂,不然俺是要動棍子的,那就不像剛才這一下了。”
趙穎兒微微一笑:“節帥乃是代替天子所賜,因此這個倒是可以算做私房的。”
李曜大喜:“好得很,那筆錢如今還剩三千貫左右,多少也夠做點事了。”
趙穎兒苦笑道:“郎君好端端的,為何總要做此等謀算?今日郎君與三郎君和解,今後不也是一家和睦,兄友弟恭麽?”
李曜擺擺手:“某早已料定,這次我三兄之所以做出如此姿態,不過是事情急迫,無法可想罷了,待得此事風平浪靜,他是必不肯與某幹休的。穎兒啊,你不要把人想得太過善良了,尤其是一個對你壞了十幾年的人,突然變得對你好了,就更要注意——那多半不是他良心發現,而是另有圖謀!”
趙穎兒愕然,眼中似乎有一絲擔憂。
------------------------------
李暄剛剛午睡起身,李晡便興衝衝地走了進來。
李暄睨了他一眼,淡然問:“有何喜事,這般高興?”
李晡看了看周圍,李暄便擺擺手:“某兄弟談事,爾等退下吧。”
下人們立時退走,李晡這才附耳過去,說道:“大兄,斷腸草已經放入羊腸湯中,其分量都是按照先前計算放入,食之可有明顯中毒之狀,但隻要解救得法,是決然不會有事的,不過……你我兄弟隻怕要遭點罪了。”
李暄哂然道:“能解決這一大麻煩,遭點罪算什麽?”他看著李晡的眼睛,道:“耶耶隻有三子,你我都是嫡子,你我二人在李曜那裏中毒,他自己卻一點事都沒有,耶耶會如何想?必然認定是李曜投毒,接下來……耶耶會不會報官,此時還難說,但至少他也要將李曜逐出家門,李曜對你我兄弟的威脅,從此不複存在!而後院那人,失了李曜這個兒子,還能成什麽氣候?”
李晡嘿嘿一笑:“正是如此!正要如此!”
悠悠然,李暄又道:“等李曜走了,家中隻有你我兄弟二子,耶耶素來疼你,百年時必然分家,你之所得不會比為兄少什麽去。”
李晡心中一動,隻覺得有個貓爪兒在撓,但是麵子上還是知道說點場麵話,忙道:“大兄這話可就見外了,你是長兄,日後家裏自然都歸你繼承,兄弟的本事大兄是清楚的,既無大才,更無大誌,隻要日子過得,也就行了。”
李暄微微斜著眼睛睨了他一眼,似乎很訝異地,問道:“哦?你此話當真?”
“呃,嗬嗬……”李晡幹笑一聲:“當真自然是當真……不過兄弟花費不算甚小,這個……”
李暄哈哈一笑:“花費一些算什麽?某若當家,三郎你便是每日夜宿……不歸,這點小錢,為兄還是不會放在眼裏的,這一點,三郎大可不必擔心。”
李晡忙作鬆了一口氣的模樣,謝道:“小弟多謝大兄。”心中卻冷笑道:“你倒是會想,我代州李家這份家業,就算某這次子分不到一半,可就算分個二三成,那也足夠某買下數十家勾欄了,某會稀罕你這點‘恩賞’?真當某連這點帳都不會算?”
那邊李暄哈哈一笑,拍了拍李晡的肩膀,似乎無比親密,心中卻冷然想道:“三郎尤是這般不爭氣,若是真分了你家產,不消三五年便要敗個精光,可若是拿在某手中,卻是生金蛋的雞,聚少成多,聚沙成塔……到那時,某便是買個勾欄送你,叫你每日埋進那玉臂粉腿之中,又算得了什麽?”
------------------------------
代州城中,有一處精致的宅院,曾經是朝廷派來的某位刺史置下的別院,後來輾轉經手不知多少迴,近日被一名自太原而來的富商買下,飛快地翻修了一遍,整個宅院,都顯得新了起來。
過了沒幾天,一位少年住了進來,周圍的住戶才知道,這宅院的主人原來並非什麽富商,而是太原王氏的一位少年郎君。
這位少年郎君平時很少出門,偶爾出去,也隻是到附近新開的那家酒樓坐坐,而且必是趁酒樓生意空閑的時候才會去,不知是何道理。
這宅院自打這次換了主人,一直格外安靜,平日裏幾乎聽不見響動,便是有人進去,也是舉止悠閑,言談文雅之人,絕無半個大唿小叫之輩。而宅院裏麵,更難聽到雜聲,隻是偶爾響起若有若無的琴聲。那琴聲仿佛害怕吵著別人,總是聲音太小,有懂音律之人經過宅院之外,聽了那琴聲,忍不住駐足傾聽,卻也隻聽得斷斷續續,欲要進去拜訪主人,人家門子卻總說主人染恙,不便見客,令人好不遺憾。
今日卻是稀奇,這家宅院門口停了一輛極其華美精致的馬車,拉車的駿馬,也是上上之選,馬車前後,還有幾名奴仆婢女。
院中,一名少年郎君玉麵朱唇,頭戴玉冠,一襲白袍,正往外走去。
他身邊的書童,模樣也甚為周正,此刻卻是有些急切,在一邊道:“娘子此番本該在家服喪,前來代州,已是不妥,今日更要去代州李家拜訪,這如何可行?奴知娘子是為了李五郎今日或有所難,然則娘子可曾想過,以李五郎之才,未必沒有發現此中疑點,說不定他已然有了定計,娘子此去,萬一反而壞了李五郎大事,又如何是好?”
唐朝的“娘子”與後世不同,女主人或者主人家的女兒,也都稱娘子。
那白衣少年搖了搖頭,斷然道:“人道君子可欺之以方,李五郎世之君子,如何會去思慮他身邊之險惡?雖則吉人自有天相,然今日之事,某既已知之,若不親往,心中必然不安,更違先父教益。至於服喪,某此來正是聽從先父教誨,這才來此,先父在天之靈,必知某心。”
那書童無奈,隻好道:“既然如此,解毒之藥,娘子可曾攜帶?”
那白衣少年頜首道:“李五郎那兩位兄長,其中至少有一人要下毒與五郎,正陽兄毫無防備,若是吃下毒物,如何得了?隻是某從那人口中聽來之後,思慮許久,也隻能推斷他們大致會用哪幾種毒物,因而配下七種解藥,想來……應當不會出此之數了。”
那書童苦笑道:“好吧,好吧,娘子既然已有決斷,奴自幼侍候娘子,也隻好走這一遭了……唉,也算是還個人情債吧,李五郎多少也算奴的救命恩人。”
那白衣少年笑了一笑,莞爾道:“什麽叫算?本來就是,你便是這般沒良心……”
第048章 父子決裂
李晡懸弧之慶“主場”自然是他自己院中的晚宴,李曜隻好在午間設宴,提前把兄弟二人說和的事情辦妥,以免晚宴時自己過去大家麵上都不好看。
唐人宴會的形勢多種多樣,什麽宜春宴、曲江遊宴、探春宴、裙幄宴、船宴、燒尾宴……五花八門,套路無數。李曜搞不清這許多花樣,幹脆一並交給趙穎兒等人打理,自己心安理得地做了甩手掌櫃。
離預定的開宴時間約莫還有一刻,大兄李暄便與今個的壽星李晡聯袂前來。李曜聞報,親自往院門相迎。
李暄今日是做說和佬,自然搶先開言,笑嗬嗬地擺手讓李曜不必多禮:“自家兄弟,恁多禮數?……五郎啊,三郎的水引可備妥了?”
所謂水引,是唐時稱唿,也叫湯餅,但其實並不是什麽餅,而是湯麵,也就是後世說的長壽麵。麵條在中國食品中最為綿長,壽日吃麵,表示延年益壽,是以但凡作壽,一定要吃壽麵,且壽麵要求其長三尺,每束須百根以上,盤成塔形,用紅綠鏤紙拉花罩上麵作為壽禮,敬獻壽星。另外一個講究便是必備雙份,祝壽時置於壽案之上。可以說,吃壽麵是過生時最要緊的飲食。(注:吳玉貴先生《中國風俗通史》6,隋唐五代卷,第一章“飲食風俗”內有詳論。)
李曜笑著道:“哪裏能缺了此物?三兄懸弧之慶,小弟便是再窮,也不能連份水引也備不齊呀……大兄、三兄,請!”
李晡聽他說窮,頓時想起李克恭所賞賜的那萬貫之財,就算被李曜“亂花”了大半,現在也該還有三千多貫,忍不住酸溜溜地道:“五郎若說窮困,為兄隻合上街賣菜了。”
李曜心中鄙夷,麵上卻是大笑:“三兄說笑了,莫非要去賣黃金羊腿?”
“三郎總愛胡說。”李暄生怕此時二人便吵將起來,今日之謀不得而成,立刻出言阻止李晡,道:“吾家豈有窮人?五郎也莫要說笑,你三兄此言,想是指賣才與帝王家罷了……來來來,我等權且入席就座則個。”
唐時即便會餐,乃行分食製,並不同與後來一家人圍著桌子,你一筷子我一筷子,而是各有食案,分別放置各類菜肴。分食製本是先進而衛生的用餐製度,可惜後來中國數次被夷狄反據,分食製便沒落了下來,而西方原本落後的國家因為東土文明的影響,反而進化到了分食製,其中種種,實為人所痛惜。
李曜三兄弟分而就座,李曜親自將壽麵端到李晡麵前,說了幾句恭賀的客氣話,李晡早有所謀,也沒找什麽茬,痛痛快快吃了一些——這東西主要是個意思,倒是不必吃完。
然後便開始閑談,左右不過揀些趣事說來,活躍氣氛而已。
不多時,張氏便送了菜食過來,由趙穎兒分別以食盤就之,送與三位郎君享用。
這分食製的菜式,大夥兒拿到的都是一樣,隻是被分作三分而已。李曜不吃肚腸類的食物,那羊腸湯等兩三樣,被他放在食案最邊上。
李晡與李暄對望一眼,卻是不約而同的將那羊腸湯端起來,放在麵前輕輕一嗅,果然有些苦味,不禁都露出了一絲笑來,各自喝了三口。
三口羊腸湯下肚,李晡的心情似乎變得極好,笑嘻嘻地跟李曜打趣,也決口不提過去二人之間的齟齬,隻是交口稱讚李曜對李家所立大功。
而李暄又在一旁說些潤場的話,一時間氣氛大好,連李曜自己都覺得,莫非李晡這小子真的打算跟哥握手言和?這沒道理啊……一個人的胸襟,豈是一天兩天就能突然變大無數倍的?
唐人好酒,雖是家宴,也必然要飲酒,好在李曜喝酒的本事著實不差——差了也幹不了供銷處長——此番喝的是河東葡萄酒。葡萄酒本是西域之物,唐初西域絲綢之路打開,葡萄酒的釀造方法也因而傳入中土,河東又有許多原本西域之部族內遷安居,釀造的葡萄酒十分美味,乃是一絕。
李曜對唐時的白酒——也就是所謂清酒、濁酒——是沒有興趣的,而黃酒也遠不及後世香醇,因此獨愛葡萄酒。他甚至偶爾會想,在唐朝飲酒,也就隻有這葡萄美酒能給自己帶來一點“小資情調”了。
以唐酒的度數而言,李曜喝來就如同喝飲料,比後世啤酒的度數還有不如,因此他喝起酒來,那是格外豪爽。李暄與李晡兩兄弟心中有事,更要借喝酒來掩蓋,自然也是來者不拒,於是很快便已酒過三巡。
李曜正欲再次舉杯,忽然見到李晡臉色一變,麵現痛苦之色,捂著肚子卷成一團。當下一怔,杯停空中,問道:“三兄這是怎的?”
李暄卻比他更急切,連忙搶步上前,扶住李晡,驚問:“三郎?三郎,你怎麽了?可是身體不適?”
李晡臉上肌肉一抽搐,痛苦不堪地道:“腹痛……腹痛如絞……這,這酒菜,有,有古怪!”
此言一出,李曜也驚立起來,走過去道:“酒菜怎會有古怪?某與大兄為何無事……”
話未落音,卻見李暄也忽然捧腹摔倒,口中荷荷有聲,掙紮道:“有毒,酒菜有毒……”說著艱難地轉過身,對他和李晡帶來,正在門口侍立一旁的丫鬟家仆道:“快,快請阿郎!”
門口那些下人見了,早已慌作一團,去的去找李衎,來的來扶二位郎君。
李曜就算對這兩位兄長毫無好感,此時也不得不來查探他們的傷勢。再說,李曜雖然不喜李晡,但對李暄其實並沒多少惡意,並不會覺得他們死掉會給自己帶來什麽驚喜。
哪知道這兩人卻根本扶不穩,隻是疼在滿身冷汗,在地上不斷打滾。
李晡忽然忍住疼,一指李曜鼻尖,嘶吼道:“五郎!某與你就算有再大的齟齬,畢竟兄弟一場,你怎能下此毒手,欲置我於死地!”
李曜驚怒交加:“我何曾下毒了!”
李晡猛地擦去冷汗,嘶聲道:“如今你還解釋什麽?某與大兄一死,你便是獨子!你,你狼子野心,就算某與你不和,你要殺我,我認了!可大兄對你莫非不公正了?兄友而弟不恭……好,好你個正人君子,仁人善士!”
李曜又驚又怒,剛要反駁,便聽見外麵一陣喧嘩,似乎還有李衎的聲音,心中暗道一聲不妙。
這時候李暄也忍住疼,一臉痛惜地指著李曜:“五郎,五郎!某憐你為幼弟,怕你受三郎欺負,這才來勸你二人和解,你卻喪盡天良,居然連某也不放過,這……這毒,該是斷腸草吧?哈,哈哈,斷腸草,斷腸草!兄弟不睦,以弟殺兄,某……某痛如腸斷!”
便在此時,李衎猛地衝了進來,一見房中情形,又急又怒:“五郎!你設的好宴!”
李曜一見,心中反而靜了下來,不是無所謂的靜,而是強行逼著自己冷靜的靜。最近幾日的事情,猶如放電影一般在他腦中播放:李晡陷害不成,李暄代為說和,李衎命自己設宴,李暄兄弟欣然赴宴……
李曜心中忽然有了一絲明悟,但還沒來得及開口,李衎便已經看過了李暄兄弟的模樣,大罵道:“五……李曜!你這孽子!某本為憐你,才為你兄弟三人和解創造機會,誰知道你竟然能幹出這等殺兄之事!你,你是不是打算殺了他們之後,再殺了某這個耶耶,好獨霸某這家業!你,你還有半點人性嗎!”
李曜深吸一口氣,道:“耶耶諸事不問,便要先定下兒的罪來不成?”
“問?某還有什麽要問!”李衎怒目直視李曜的雙眼:“你大兄三兄都已這般模樣,你難道還要否認不成?”
李曜麵色平靜:“兒根本沒有毒害二位兄長的意思……張氏何在?”
張氏見李晡和李暄接連倒地,又聽聞兩位郎君說酒菜有毒,早已唬得魂不附體,這時一聽李曜叫喚,嚇得一下就跪到地上。
可還沒等得及說話喊冤,李衎那邊已然大罵:“孽子!做甚姿態!若非你指使,張氏豈敢下毒!此刻你還欲諉過他人不成!”
張氏一聽自己的罪名也定了,顧不得害怕李衎的威勢,慌忙道:“奴家沒有,沒有下毒啊!阿郎明鑒,奴家哪有這般大膽……”
“孽子!竟是親手下毒不成!你,你真是喪心病狂!某今日便打死你個孽畜!”說著,眼色通紅地站起來。
李曜心中忿怒,卻知道此時不是衝突的時候,正要說話,外頭卻有一聲音慌慌張張大喊:“阿郎!五郎君!太原王氏王秦郎君前來拜訪五郎君!”
李曜愕然一愣,李衎一聽太原王氏,心中本也吃了一驚,可立即被悲憤占據了上風,怒吼:“什麽太原王氏!什麽王秦郎君!某家中沒有李曜這一號人!叫他走!”
那報訊之人卻仍是慌慌張張衝了進來,急切萬分道:“可是不光是王郎君!來的還有劉明府!說是奉節帥王府和刺史府之命,來請五郎君至刺史府一敘的!”
李衎麵色連變,喝問道:“劉明府?”
李曜這才看清那報訊之人,卻是自家門子。那門子見李暄、李晡兩兄弟在地上疼得直滾,正嚇了一跳,聽李衎問起,忙道:“是啊,是啊,阿郎,劉明府親自來了!”
明府,乃是對縣令的尊稱,劉明府就是代州縣令了。代州並非大城,代州城中除了代州刺史之外,還有一名主官,便是代州縣令,所轄之地基本上也就是這個代州城。
李衎怒視李曜,忽然冷笑一聲:“某卻是小瞧你了,設計得如此之準,這邊方將出事,那邊太原王氏和代州縣令便同時來搭救你了,哼哼,果然有能耐得很!不過你卻莫要忘了,這是某家宅邸,某不欲相見,他們也進來不得!……十三,給某掛出避客牌!今日某家……不——見——客!”
李曜心中一沉,他雖然不知道王秦此來作甚,但想到王弘臨死前的話,直覺認為王秦定然是在家中有了不好解決的麻煩,這才來找自己,可問題是自己眼下出了這麽一檔子莫名其妙的事,隻怕是泥菩薩過江自身難保,又如何幫得上他?
意外的是,李衎這麽說了,那名叫做十三的門子卻仍然不走,反而差點沒哭出來:“可是阿郎,那王郎君好大排場,不光是帶了奴仆數十人,仿佛……仿佛還有兵丁隨行!其中有一人,身高八尺,殺氣凜凜,仆……仆以為若是不開門迎客,這,這些人隻怕能闖門而入啊!阿郎!阿郎三思啊!”
李衎也是大驚,急急上前兩步,抓住十三的手:“你道怎的!還有兵丁?!”
那十三一臉驚惶:“是啊,是啊,而且……而且那兵丁好像……”
“好像什麽!”李衎又急又怒。
“那些兵丁全身黑衣黑甲,全是騎軍,看著……看著好像是節帥麾下精銳義兒軍……黑鴉軍!”十三說得嘴都有點發抖了。
李衎大驚失色:“黑鴉義兒軍!某家又不是要謀反,怎的連黑鴉軍都動了!”然後又覺得不對,驚疑不定:“黑鴉義兒軍常駐太原,怎會突然來代州?”
他頓時一臉驚疑地李曜望來,李曜卻也莫名其妙,他跟黑鴉軍哪有半毛錢關係?穿越這麽久,連這支傳說中擋者披靡的李克用牙軍半根人毛都沒見過呢!
父子二人都是一頭霧水,又同時不知今日是禍是福,正相顧無言,忽然外間又是一陣喧嘩,傳來一個洪亮的聲音:“好個壯士!存孝吾兄曾言李五郎身邊有一壯士,望之乃有虎羆之勇,便是你吧?”
隻聽得一個甕聲甕氣地聲音迴話道:“俺家郎君正有麻煩,你們不要添亂,不然俺是要動棍子的,那就不像剛才這一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