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西的港口適合早上瞭望,從身後照射而來的陽光毫不刺眼,卻照亮了眼前的一切。賀老六站在瞭望台上,嘴裏念念有詞說:“這就是小劉老師教的一覽無餘。啥叫一覽無餘你知道不?”旁邊的兵丁掃了他一眼,對這個瘦得像猴子一樣卻非要挺胸抬頭走路的所謂警衛隊非常看不慣:喜歡認字,顯擺自己知道的詞匯;整天不是洗澡就是洗衣服就是洗澡,弄得像要去做新郎官一樣。他嫌惡地抬起視線去看剛剛被朝陽照亮的海麵,突然看到了三個黑點,是船!這兵丁一下子慌了起來,不知道應該喊什麽。賀老六應該是也看到了這些黑點,他隻慌亂了吞一下口水的時間。兵丁能聽到他聲音很響地咕嚕吞了一下口水,就嘴裏喊著:“有情況!”從懷裏抽出一麵黃色的綢緞係在瞭望塔欄杆上,人順著幾天前栓在欄杆上的粗繩子嗖一下就滑到地麵上,一溜煙朝著軍營跑去。
姚把總正在跟趙飛學著挖廁所,據說這是最簡陋的一種。這是一道深兩尺寬一尺的溝,溝的長度也是規定好的:一米二,也就是大約四尺的樣子。這是適合一個班的尺寸。每個班都有一個這樣的溝,他們管這道溝叫做廁所,當然也有一個棚子罩在這道溝上。警衛隊甚至有專門的尺子來量這個尺寸,那就是一根一米二的竹條,一頭凃了兩尺的紅色,一頭凃了一尺的黑色。這根竹條平時放在軍營裏的一輛大車上,有個專門的位置是給它的。
這道溝與軍營平行,挖出來的土不堆在溝的兩側,而是整體地壘在溝的前方。上麵插了一把鏟子。每個士兵來方便過之後,都會鏟起一鏟土,蓋在自己的排泄物上麵。鏟子的柄上刻了一隻貓圖案:貓都會蓋住自己拉的屎。當這一米二的溝填滿之後,又會朝前繼續挖一道一米二的溝。姚把總一邊看著這十分複雜的最簡陋的廁所,一邊想:你麽這幫家夥到了潮濕的地方怎麽辦?一挖一個水坑......
“有情況!有情況!”賀老六飛快地跑到營地中央持續地喊著。趙飛和姚把總丟下鏟子迎了出去。趙飛一邊整理腰帶上的裝備一邊嘴裏大聲問道:“所見何物!”賀老六一聽到問話,頓時閉嘴,朝著趙飛大聲說道:“三艘船隻,距離很遠。”趙飛問道:“能估計距離嗎?”“不能。”賀老六理直氣壯地迴答。
姚把總問道:“船隻多大?綠豆?芝麻?黃豆?”“沒有綠豆大,比芝麻大。”賀老六仔細迴答道。姚把總把手指伸進嘴裏弄濕,舉起來試了一下風向輕鬆地說:“還有兩個時辰。”這時瞭望塔上另外一個兵丁也跑來了,氣喘籲籲地說:“報把總!海麵看到船隻。”姚把總應了一聲,拉了一把趙飛說:“走,一起看看去。”趙飛想了一下,對賀老六說:“士兵賀老六,命令你前往司令部通報,請求炮兵支援。”賀老六應了一聲,從懷裏扯出一麵紅色的綢緞交給趙飛,拔腿就跑。姚把總看著穿著胸甲還跑得飛快的賀老六和自己那還在喘氣的兵丁,臉上都是沉思的神色。
盡管在姚把總看來,這些類似黃色和紅色綢緞表示不同的情況,可以隨時叫來的炮兵,都是安全的保障。警衛隊的準備非常周全,而且像匠人一樣有自己獨特的一套。然而對自由山的人來說,戰鬥發生得太突然,沒有人覺得準備好了。甚至連簡易廁所都剛剛挖好。
三艘船逐漸顯露出它的細節,現在看上去有巴掌大了。趙飛也換下了黃色的綢緞,係上了紅色的。警衛隊的士兵看到紅色的綢緞,都穿戴整齊,排列成行,筆直站著等待指令。
趙飛盯著三艘船看了一陣子,波濤上的船就像模型。他轉頭問姚把總:“請問把總,這船上估計有多少士兵?”
姚把總眯縫著眼睛仔細看著那小小的船隻說道:“不好說,如果裝滿,可能有150個左右。就是說一船有50個左右。”
“這船還有多少時間到岸邊?”
“半個時辰......他們有炮。”姚把總終於看清楚了他想要看到的東西,大聲喊道:“沙箱!”
一個個大概有一米見方的木箱被搬了出來,在港口上一字排開。士兵就地鏟起沙子往木箱裏裝。還有一些半米見方的藤筐也搬了出來,堆放在沙箱周圍,也裝上了沙土,卻並不急著要擺放,隻是在沙箱周圍胡亂堆著。姚把總解釋道:“萬一沙箱擺放的方位不對,或者被打壞了,這些筐子就能派用場了。”趙飛一拍他的後背笑著說:“把總大人舉一反三,真乃良將也。”
說話間,幾艘小船順石碌河而下,停在了港口邊。一隊男女急忙從船上卸下一捆捆的木柱,長長短短,像是某種機械的零件。張永開最後一艘船上,等不及船隻靠岸,從船上跳到水裏,淌著水跑到趙飛跟前,舉手敬禮說道:“炮兵隊長張永開,向第三排報到。”趙飛也認真敬禮說:“謝謝炮兵支持。請在沙箱後50米列隊。”張永開再敬一個禮,匆匆跑開去了。一名警衛隊士兵匆匆跑來遞上一根木杆,趙飛伸手從腰帶上拔出長槍槍頭,旋在木杆上。姚把總看著還在岸邊抬零件的隊伍說:“怎麽你們的炮兵隊伍裏還有女兵?”趙飛頭也不抬地迴答說:“我們沒有那麽多人。”
******
李成林看著在沙灘上忙碌準備的人群,心裏有點奇怪。這些衛所的士兵為啥這麽拚命呢?他們難道不怕死嗎?難道會有特別優厚的撫恤金嗎?這些人迎著自己擺開了一排木箱子,真是可笑的行為。大炮一響,就算你是一塊石頭,也把你轟碎了。
王權站在李成林的身邊,他帶來了特別的情報:自由山不僅積累了巨大的財富,光是鋼錠就有幾十萬斤。而且自由山訓練了一支裝備精良的隊伍,現在就在沙灘上,跟衛所的兵丁一起,馬上就會迎接火炮彈丸的重擊。
李成林看著船頭那尊紅夷大炮,心裏非常得意。這是他的父親留下來的寶貴遺產。一件真正厲害的武器。這門大炮長三米多,直徑60厘米,能把25厘米直徑的鐵球打到2000米距離。當然如果炮筒再豎高一點還能打更遠,但是超出這個距離,無論瞄準還是威力都靠不住。
看著船頭濺起的白色浪花,李成林決定盡量靠近了打。雖然就算隔著防波堤也能把港口沙灘上的人群轟碎,但是效果最好的還是進入到港區裏麵去,就在一百步的距離上打。這個沒有炮台的港口,就像一個小孩一樣隻能挨打。
船漸漸靠近防波堤,可以清晰看到那些木箱和木箱後麵站得整整齊齊的人群。遠處的水麵上,石碌河上遊還不斷有船隻駛來,人群像螞蟻一樣從船上往沙灘上搬運著東西。李成林突然冒出一個奇怪的念頭:這個自由山,東西是真不少。沙箱的後麵,伸出一些木柱,從沙箱間的空隙裏,可以看到這是一個有著一根長長木杆的一個木頭架子。不斷有人兩人一組抬著沉重的藤筐往木架旁邊跑去。他指著這奇怪的東西問王權:“這是什麽東西?”王權滿臉看不懂的樣子,低頭迴答道:“大人,這個東西劉遙隱藏得很好,我一點也沒有打探到。我隻是聽說他在做很奇怪的火器。這個怕就是一種。”
“火器......這個不是火器,是投石機。我聽迴迴說起過。”李成林突然明白過來。他輕蔑地笑了笑,用投石機對紅夷大炮,這簡直是開玩笑。“這東西最多就能打一裏地,力道也不足。”
“大人,如果是投石機,那也是能及遠的武器。我們還是停在防波堤外麵打吧?畢竟我們能及遠。”王權非常擔心海盜遇到任何損失。看李成林那喜怒不形於色的樣子,一旦發生損失,難免都會遷怒到自己身上。
“幾個投石機就把你嚇死了?”李成林嗤了一聲,指揮著船隊駛入了石碌港。實際上他也希望在一個對方打不到自己的距離上作戰,但是這樣一來,自己這邊的命中率就會下降,相應的火藥耗費就會增加。自從父親被官府抓去,自己的日子越來越不好過了。他不再多看一眼已經沒有用處了的王權,大聲命令道:“弟兄們!拿起刀槍,登陸!”
******
張永開看著三艘船隻駛入防波堤裏麵,雖然紅夷大炮那粗大的炮口更加清晰可見,他的心裏卻一下子不慌了。剛剛試製出來的投石車前天在這個位置試過幾發,最多能打到防波堤上。也就是說如果對方願意在防波堤外麵開火,那麽自己就毫無還手之力。
“測距!”他大聲喊道,舉起了手裏的規板。那是一個固定在一根木棍上的刻度尺,把木棍抵在自己肩頭,視線通過刻度尺邊的刻度,以固定的物體例如一個人的身高做參照物,就能估算出目標的距離。這是比較粗疏的做法,但也是目前最簡單有效的做法。每個投石車旁都舉起一個規板,那是炮長在測距。
敵船停了下來,一字排開。測距也結束了,各炮長報出了自己的測量結果:“270米!”“285米!”“300米!”“265米!”四個投石車報出的數據不一樣,這個自然跟估算精度有關,也跟每個人瞄的目標不一樣有關。
三艘船的船頭騰起一陣白煙。隨即想起一陣沉悶的轟鳴。沙灘上冒出一陣煙霧。敵船的炮手很有經驗。彈著點都在水線不遠的沙灘上。那裏的沙地最硬,最能形成跳彈;而且這彈著點足夠遠,能讓跳彈維持在完美的高度上,不至於從人的頭頂上飛過去。
三顆炮彈都沒有浪費,全部朝著沙灘上的隊列而去。兩顆擊中了沙箱,砸碎了木箱,揚起一陣沙之後,便沒了動靜。與此同時,另外一個炮彈從沙箱之間穿過,在沙灘上彈跳了兩下,以肉眼都可以看到的緩慢速度一頭紮進一具投石車。雙方陣營裏都爆發出一陣短促的歡唿:沙灘上的人們是為了沙箱的效果,那時還沒有看到第三顆炮彈的驚人後果。船上的人則是看到了投石車變成一堆碎片橫飛出去。這架倒黴的投石車旁邊的炮兵頓時血肉模糊,有些當場死去,有些在地上翻滾唿叫。
河邊的小船上飛快地跑出幾個人,三人一組,其中兩個抬著擔架,一個背著一個挎包,朝著受傷的人跑去。船上布置了兩張手術台,四個小外科醫生正正嚴陣以待。
投石車的擺臂揮動起來,三個冒著煙的黑點劃過天空,朝著船隊飛去。一顆擊中了船隻,但是沒有什麽效果。投石車擲出的彈丸不是很重,也沒有很快的速度,所以它隻在甲板上敲出嘭的一聲,彈跳了幾下便掉到水裏去了。另外兩個都沒有擊中。指向都好準群,但是距離估算還是不夠準群,所以彈著點一個太近一個太遠。
三顆彈丸都在水下爆炸開來,發出巨大的聲響,也嚇了李成林一跳。他預感到剛才的好運可能沒有徹底改變自己麵對的局麵。於是大聲喊著:“抓緊裝彈!再打兩發!”他隱隱約約火炮的對射覺得自己隻有兩發的時間,如果自己不趕緊把船上的隊伍派到沙灘上去,光靠火炮看來是很難摧毀眼前這小小的隊伍。
張永開大聲喊道:“導火線剪短一格!一號炮增加15米射程!四號炮減少25米!發射!”
投石車比火炮的發射速度要快很多,炮手們玩命轉動絞盤,不到30秒就可以發射了。投石車投擲的時候發出獨特的聲音,就像《帝國時代》遊戲裏的一樣。三顆彈丸又帶著輕煙飛了起來。所有人的視線都跟著這三顆彈丸而動。轟!三顆彈丸發出同一聲轟鳴,都在甲板上爆炸開來。
(未完待續。)
姚把總正在跟趙飛學著挖廁所,據說這是最簡陋的一種。這是一道深兩尺寬一尺的溝,溝的長度也是規定好的:一米二,也就是大約四尺的樣子。這是適合一個班的尺寸。每個班都有一個這樣的溝,他們管這道溝叫做廁所,當然也有一個棚子罩在這道溝上。警衛隊甚至有專門的尺子來量這個尺寸,那就是一根一米二的竹條,一頭凃了兩尺的紅色,一頭凃了一尺的黑色。這根竹條平時放在軍營裏的一輛大車上,有個專門的位置是給它的。
這道溝與軍營平行,挖出來的土不堆在溝的兩側,而是整體地壘在溝的前方。上麵插了一把鏟子。每個士兵來方便過之後,都會鏟起一鏟土,蓋在自己的排泄物上麵。鏟子的柄上刻了一隻貓圖案:貓都會蓋住自己拉的屎。當這一米二的溝填滿之後,又會朝前繼續挖一道一米二的溝。姚把總一邊看著這十分複雜的最簡陋的廁所,一邊想:你麽這幫家夥到了潮濕的地方怎麽辦?一挖一個水坑......
“有情況!有情況!”賀老六飛快地跑到營地中央持續地喊著。趙飛和姚把總丟下鏟子迎了出去。趙飛一邊整理腰帶上的裝備一邊嘴裏大聲問道:“所見何物!”賀老六一聽到問話,頓時閉嘴,朝著趙飛大聲說道:“三艘船隻,距離很遠。”趙飛問道:“能估計距離嗎?”“不能。”賀老六理直氣壯地迴答。
姚把總問道:“船隻多大?綠豆?芝麻?黃豆?”“沒有綠豆大,比芝麻大。”賀老六仔細迴答道。姚把總把手指伸進嘴裏弄濕,舉起來試了一下風向輕鬆地說:“還有兩個時辰。”這時瞭望塔上另外一個兵丁也跑來了,氣喘籲籲地說:“報把總!海麵看到船隻。”姚把總應了一聲,拉了一把趙飛說:“走,一起看看去。”趙飛想了一下,對賀老六說:“士兵賀老六,命令你前往司令部通報,請求炮兵支援。”賀老六應了一聲,從懷裏扯出一麵紅色的綢緞交給趙飛,拔腿就跑。姚把總看著穿著胸甲還跑得飛快的賀老六和自己那還在喘氣的兵丁,臉上都是沉思的神色。
盡管在姚把總看來,這些類似黃色和紅色綢緞表示不同的情況,可以隨時叫來的炮兵,都是安全的保障。警衛隊的準備非常周全,而且像匠人一樣有自己獨特的一套。然而對自由山的人來說,戰鬥發生得太突然,沒有人覺得準備好了。甚至連簡易廁所都剛剛挖好。
三艘船逐漸顯露出它的細節,現在看上去有巴掌大了。趙飛也換下了黃色的綢緞,係上了紅色的。警衛隊的士兵看到紅色的綢緞,都穿戴整齊,排列成行,筆直站著等待指令。
趙飛盯著三艘船看了一陣子,波濤上的船就像模型。他轉頭問姚把總:“請問把總,這船上估計有多少士兵?”
姚把總眯縫著眼睛仔細看著那小小的船隻說道:“不好說,如果裝滿,可能有150個左右。就是說一船有50個左右。”
“這船還有多少時間到岸邊?”
“半個時辰......他們有炮。”姚把總終於看清楚了他想要看到的東西,大聲喊道:“沙箱!”
一個個大概有一米見方的木箱被搬了出來,在港口上一字排開。士兵就地鏟起沙子往木箱裏裝。還有一些半米見方的藤筐也搬了出來,堆放在沙箱周圍,也裝上了沙土,卻並不急著要擺放,隻是在沙箱周圍胡亂堆著。姚把總解釋道:“萬一沙箱擺放的方位不對,或者被打壞了,這些筐子就能派用場了。”趙飛一拍他的後背笑著說:“把總大人舉一反三,真乃良將也。”
說話間,幾艘小船順石碌河而下,停在了港口邊。一隊男女急忙從船上卸下一捆捆的木柱,長長短短,像是某種機械的零件。張永開最後一艘船上,等不及船隻靠岸,從船上跳到水裏,淌著水跑到趙飛跟前,舉手敬禮說道:“炮兵隊長張永開,向第三排報到。”趙飛也認真敬禮說:“謝謝炮兵支持。請在沙箱後50米列隊。”張永開再敬一個禮,匆匆跑開去了。一名警衛隊士兵匆匆跑來遞上一根木杆,趙飛伸手從腰帶上拔出長槍槍頭,旋在木杆上。姚把總看著還在岸邊抬零件的隊伍說:“怎麽你們的炮兵隊伍裏還有女兵?”趙飛頭也不抬地迴答說:“我們沒有那麽多人。”
******
李成林看著在沙灘上忙碌準備的人群,心裏有點奇怪。這些衛所的士兵為啥這麽拚命呢?他們難道不怕死嗎?難道會有特別優厚的撫恤金嗎?這些人迎著自己擺開了一排木箱子,真是可笑的行為。大炮一響,就算你是一塊石頭,也把你轟碎了。
王權站在李成林的身邊,他帶來了特別的情報:自由山不僅積累了巨大的財富,光是鋼錠就有幾十萬斤。而且自由山訓練了一支裝備精良的隊伍,現在就在沙灘上,跟衛所的兵丁一起,馬上就會迎接火炮彈丸的重擊。
李成林看著船頭那尊紅夷大炮,心裏非常得意。這是他的父親留下來的寶貴遺產。一件真正厲害的武器。這門大炮長三米多,直徑60厘米,能把25厘米直徑的鐵球打到2000米距離。當然如果炮筒再豎高一點還能打更遠,但是超出這個距離,無論瞄準還是威力都靠不住。
看著船頭濺起的白色浪花,李成林決定盡量靠近了打。雖然就算隔著防波堤也能把港口沙灘上的人群轟碎,但是效果最好的還是進入到港區裏麵去,就在一百步的距離上打。這個沒有炮台的港口,就像一個小孩一樣隻能挨打。
船漸漸靠近防波堤,可以清晰看到那些木箱和木箱後麵站得整整齊齊的人群。遠處的水麵上,石碌河上遊還不斷有船隻駛來,人群像螞蟻一樣從船上往沙灘上搬運著東西。李成林突然冒出一個奇怪的念頭:這個自由山,東西是真不少。沙箱的後麵,伸出一些木柱,從沙箱間的空隙裏,可以看到這是一個有著一根長長木杆的一個木頭架子。不斷有人兩人一組抬著沉重的藤筐往木架旁邊跑去。他指著這奇怪的東西問王權:“這是什麽東西?”王權滿臉看不懂的樣子,低頭迴答道:“大人,這個東西劉遙隱藏得很好,我一點也沒有打探到。我隻是聽說他在做很奇怪的火器。這個怕就是一種。”
“火器......這個不是火器,是投石機。我聽迴迴說起過。”李成林突然明白過來。他輕蔑地笑了笑,用投石機對紅夷大炮,這簡直是開玩笑。“這東西最多就能打一裏地,力道也不足。”
“大人,如果是投石機,那也是能及遠的武器。我們還是停在防波堤外麵打吧?畢竟我們能及遠。”王權非常擔心海盜遇到任何損失。看李成林那喜怒不形於色的樣子,一旦發生損失,難免都會遷怒到自己身上。
“幾個投石機就把你嚇死了?”李成林嗤了一聲,指揮著船隊駛入了石碌港。實際上他也希望在一個對方打不到自己的距離上作戰,但是這樣一來,自己這邊的命中率就會下降,相應的火藥耗費就會增加。自從父親被官府抓去,自己的日子越來越不好過了。他不再多看一眼已經沒有用處了的王權,大聲命令道:“弟兄們!拿起刀槍,登陸!”
******
張永開看著三艘船隻駛入防波堤裏麵,雖然紅夷大炮那粗大的炮口更加清晰可見,他的心裏卻一下子不慌了。剛剛試製出來的投石車前天在這個位置試過幾發,最多能打到防波堤上。也就是說如果對方願意在防波堤外麵開火,那麽自己就毫無還手之力。
“測距!”他大聲喊道,舉起了手裏的規板。那是一個固定在一根木棍上的刻度尺,把木棍抵在自己肩頭,視線通過刻度尺邊的刻度,以固定的物體例如一個人的身高做參照物,就能估算出目標的距離。這是比較粗疏的做法,但也是目前最簡單有效的做法。每個投石車旁都舉起一個規板,那是炮長在測距。
敵船停了下來,一字排開。測距也結束了,各炮長報出了自己的測量結果:“270米!”“285米!”“300米!”“265米!”四個投石車報出的數據不一樣,這個自然跟估算精度有關,也跟每個人瞄的目標不一樣有關。
三艘船的船頭騰起一陣白煙。隨即想起一陣沉悶的轟鳴。沙灘上冒出一陣煙霧。敵船的炮手很有經驗。彈著點都在水線不遠的沙灘上。那裏的沙地最硬,最能形成跳彈;而且這彈著點足夠遠,能讓跳彈維持在完美的高度上,不至於從人的頭頂上飛過去。
三顆炮彈都沒有浪費,全部朝著沙灘上的隊列而去。兩顆擊中了沙箱,砸碎了木箱,揚起一陣沙之後,便沒了動靜。與此同時,另外一個炮彈從沙箱之間穿過,在沙灘上彈跳了兩下,以肉眼都可以看到的緩慢速度一頭紮進一具投石車。雙方陣營裏都爆發出一陣短促的歡唿:沙灘上的人們是為了沙箱的效果,那時還沒有看到第三顆炮彈的驚人後果。船上的人則是看到了投石車變成一堆碎片橫飛出去。這架倒黴的投石車旁邊的炮兵頓時血肉模糊,有些當場死去,有些在地上翻滾唿叫。
河邊的小船上飛快地跑出幾個人,三人一組,其中兩個抬著擔架,一個背著一個挎包,朝著受傷的人跑去。船上布置了兩張手術台,四個小外科醫生正正嚴陣以待。
投石車的擺臂揮動起來,三個冒著煙的黑點劃過天空,朝著船隊飛去。一顆擊中了船隻,但是沒有什麽效果。投石車擲出的彈丸不是很重,也沒有很快的速度,所以它隻在甲板上敲出嘭的一聲,彈跳了幾下便掉到水裏去了。另外兩個都沒有擊中。指向都好準群,但是距離估算還是不夠準群,所以彈著點一個太近一個太遠。
三顆彈丸都在水下爆炸開來,發出巨大的聲響,也嚇了李成林一跳。他預感到剛才的好運可能沒有徹底改變自己麵對的局麵。於是大聲喊著:“抓緊裝彈!再打兩發!”他隱隱約約火炮的對射覺得自己隻有兩發的時間,如果自己不趕緊把船上的隊伍派到沙灘上去,光靠火炮看來是很難摧毀眼前這小小的隊伍。
張永開大聲喊道:“導火線剪短一格!一號炮增加15米射程!四號炮減少25米!發射!”
投石車比火炮的發射速度要快很多,炮手們玩命轉動絞盤,不到30秒就可以發射了。投石車投擲的時候發出獨特的聲音,就像《帝國時代》遊戲裏的一樣。三顆彈丸又帶著輕煙飛了起來。所有人的視線都跟著這三顆彈丸而動。轟!三顆彈丸發出同一聲轟鳴,都在甲板上爆炸開來。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