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冰河期,就算是亞洲的熱帶,冬季也是一片蕭條。海南島西部的丘陵因為海拔較低,還能在冬季保留成片的綠色,在較高的中部山脈上甚至出現了積雪。石碌河從海島中部的密林中流出,向西奔湧注入大海。兩道高聳的山峰夾持河流,在地形起伏的密林與平緩的耕作區之間形成一條分界線。兩峰之間的一道水壩,讓石碌河在密林裏積蓄起一個水庫。河流泄出水壩後就變得平緩,左岸沿著河是一片高出水麵1米左右的石質平地,麵積接近2平方公裏,那裏被命名為工業區。這片區域的後麵是連綿的低矮山丘,密布熱帶雨林。右岸地形稍微複雜,高聳的山嶺從雨林深處奔湧而來,在河穀前下降為一個平均高度為17米的土質緩坡,麵積有2.7平方公裏。緩坡下麵是漸次下降到河穀的更加平緩的旱地、穀底平滑如鏡的水田和靠近河流的濕地。旱地尚未全部開墾,麵積接近2平方公裏;水田和濕地的麵積更加廣闊,有3.3平方公裏。
從壩頂引出的一道水渠直通到被叫做自由山的緩坡上,為一個聚居點提供飲用水。顯然經過良好規劃和建築的一幢幢單層和兩層的磚石小屋裏居住著2000多個居民。這些小屋被規劃為一個個的長方形組合,圍繞著中間的一片空地和兩排長條的房屋,其中一個組合裏麵,有一個院落和一個麵積不小的坡頂建築。一幢院落遠離這些小屋,靠近緩坡的峰頂,暗示著在最高處還會有一些重要的建築群。緊靠自由山腳,另外一個叫做梅家村的聚居點坐落在水田和石碌河之間的平地上,散亂布置著各種材質搭建的不同質量的房屋,這裏居住著1000來個居民。
那個坡頂建築被叫做大禮堂。它與其中一個院落組成了這個時空最好的學校。20米寬度的內部空間在這個時空具有震撼的視覺效果。這片巨大的空間中央靠著北牆搭建了一個主席台。地麵上擺放著10排桌椅,每排都可以坐40個人。
大禮堂還沒有裝修完成,內牆還裸露著紅磚和灰色的水泥梁柱。這並不影響它投入使用,主席團上正坐著一圈人,顯然是在開會。現在已經是傍晚,從窗戶射進來的光線不夠明亮,會議桌上還擺放著幾支蠟燭。
“剛才大家都看到了地圖,這要感謝焦晃帶隊的測繪公司,或者說地圖公司,他還沒想好名字。也聽到了王帶喜統計的數字。從大數字來說,現在梅家村和自由山範圍裏麵已經開墾和可以開墾作水田的地方大概是6000畝,已經開墾和可以開墾作為旱地的地方大概是4000畝。按照兩季畝產1500斤來算,這就是三千萬斤糧食,夠養活差不多三萬人。現在兩個梅家村和自由山上一共3247個人,我們的餘地還很大。不過目前,我們最重要的項目就是趙氏建築公司的河堤,是否能夠如期在明年春汛前完成,讓3000畝農田在夏收時產出糧食。”
趙世祿簡單的迴答了一句:“能。”便再沒有言語。大家聽到這個簡單的迴答,都露出輕鬆的神色。
這是每月一次的工作會議,由於接近年底,且恰逢大會堂落成,所以顯得特別重要,所有的頭頭都來了。劉遙一家都在會議室裏,包括4歲的兒子。顯然他不是來開會的,正在地麵上一排排桌椅間鑽來鑽去。姚英作為劉氏診所的負責人參加了會議。劉滿也在會議桌旁邊坐著,她的正式身份是學校的教務主任,負責所有課目的設置和師資力量組成。同時也是警衛隊第二排的排長,這個第二排收羅了所有14歲以下的孩子。隨著年齡增長,他們將進入學校或者警衛隊,成長為軍人或者有一技之長的人。
梅先卓一家也都在。梅員外是梅家村的村長和團練隊長,名義上是這裏的負責人,實際上是劉遙的助手。梅夫人現在是“劉氏傷科診所”的主力幹將,梅家駒是警衛隊第一排的排長,這是警衛隊的最高領導。他同時還是團練副隊長和石碌港衛所姚餘孝麾下的一名小兵。這讓他成為這個組織裏的所有武裝力量的指揮者。
梅家村的大家族都在座。剛才一個字的迴答就讓所有人大感放心的趙世祿是土建方麵的負責人,這個大禮堂就是他的作品。不過他越來越離不開錢二的建築設計,依靠劉遙的輔導和自己摸索,錢二已經成為這個時空最好的建築設計專家,現在一到晚上就帶著幾個有數學天賦的孩子在鼓搗數學教材。想到這個,劉遙又在憂慮照明的事情。可不能讓這些人都成為近視眼。
大家族裏能認輩出。趙家二兒子趙如山是煉鐵的負責人,錢三的作坊試製出了鐵質的車床和水力鍛壓機,孫正剛繼續在農業範圍裏忙碌,李建功領著他的女兒和魏敏,跟黃胖子配合著,最近幾個月一直在外麵跑,把店麵都開到了瓊州府和昌江縣附近的鄉鎮。
也有新來的人在座,俞朝勤作為鐵匠鋪的負責人,周力亞作為醬園的負責人,都因為業績良好而信心滿滿地左顧右盼。
劉遙環視著這些人,喝了口水,接著說道:“今年的發展大家都看到了,能有現在的局麵,是因為我們在座的各位,以及我們所有村民,以及是一支萬能的隊伍!我毫不客氣的說,我教育和訓練了這支隊伍,使這個隊伍能畫地圖,能打仗,能煉鐵,能製造機床,能種出高產莊稼,能治病救人。我有信心跟大家一起,把日子越過越好。現在,我想請各位介紹一下各自負責的工作情況和明年的計劃。”劉遙讓梅先卓先說。
“我今年帶領大家開荒。水田開了600畝,旱地開了420畝。本來可以開更多,但是今年的河堤用了很多人手。打算是過年就接著在千畝田裏開荒,把春耕春播的準備做好。我也想用點黎人,但是糧食有限,還要仔細考慮。總之明年一定讓千畝田在夏收的時候有收成。”梅先卓簡簡單單報告了自己的工作。實際上他還做了很多事情,包括處理與縣裏的關係,這些事情一則沒有討論的必要,二則有些需要保密,所以都沒有說。
孫正剛站起來介紹到:“今年完成了劉遙先生布置的三個任務。一個是整合土地,把各家各戶的田都合並起來,拆除田埂,盡量做到一個水平。”大家一片驚訝,孫正剛樂嗬嗬地說:“是的,這事不容易。不過呢,有焦晃的測繪公司在,能夠在一片白茫茫的水田裏把原來田埂的位置找出來,每次都找得很準,所有的人都信了這個圖紙。你們是不知道,那個鄭磊,在自家田埂位置埋了石頭,讓測繪公司找了三次。”
“還好三次都找到了。”焦晃說著還有點後怕的樣子。眾人哈哈笑了起來。
孫正剛接著說:“第二個就是提高產量。不同的田要不同的施肥方式,按照先生的新方法,如今我們的水田都可以有800斤左右的產量,旱地產量更高。這第三個就是養殖,我們現在有了耕田夠用的牛。每天能殺一頭豬。每個月能產1200斤魚幹,一半賣掉,一半自己吃。還有雞鴨羊等養殖場和魚塘,產量都不錯。”在眾人的一片議論聲中,孫正剛樂嗬嗬地坐下了。
趙如山接著說:“現在每個月能出鋼材700餘噸,鐵匠鋪都有點用不過來。黎人每天送來的鐵礦很充足,我們又用不掉。現在堆場上鐵礦和鋼錠越來越多。我們希望能為鐵料找到銷路。實際上山裏有的是樹,河裏有的是水。有樹就有炭,有水就能鼓風。我們能產更多的鋼鐵。”
劉遙接了一句話:“是的,我們要為鐵料找到銷路。這個主要靠海商和廣州府商人,賣給日本人、荷蘭人和大陸,李建功你明年的計劃要有這個內容。”
俞朝勤急忙站起來說:“鐵匠鋪的大工師傅已經增加到了32人,實際上除了幫忙的小工,這麽多鐵料打下來,我所有的工人都是大工師傅了。每人帶一個徒弟,產量馬上可以翻番。”所謂小工,那是真的小,其中一些隻有12、3歲。這個世界還不能杜絕童工,尤其是孤兒做童工。劉遙非常期待夏收能夠帶來糧食的豐足,把自由山的底線提高一些。
“我們也可以產量翻番。不過現在還有一些技術難題需要克服。”錢三接著俞朝勤的話說下去。作坊和鐵匠鋪現在幾乎是合並在一起幹活,劉遙在考慮是不是要設立一個大型的製造公司,還是讓他們各行其是,小公司和小公司合作。並且用上了水錘,就是最簡易的水力鍛壓機。
周力亞找到機會急忙站起來說,醬園不僅能夠提供醬油、醋、豆腐和豆醬,還把釀酒製酒精由使用糧食變成利用廢料,非常節約成本。
李建功見沒人說話,才慢慢站起來,說道:“我這裏的事情算是比較多。一個是跟黃胖子開店,是真的要賣東西賺錢。同時也是我們的眼線。再一個......”他看了劉遙一眼,見對方點了點頭,接著說道:“我們要建一個情報係統。就是探子細作這些。這事不多講。另外,就是找海商。我已經找到了廣州府的客商,過完年,就會送來一些貨品,隻要是我們能做的,就抓緊做起來,我拿去給廣州府客商看,如果貨品好的話,明年會有訂貨,這樣以貨引人,慢慢就會有一些新的客商過來。”眾人聽了都很高興。
劉遙對大家說:“我不知道諸位怎麽看這個海商的買賣。我想說的是,糧食、軍隊、工業和買賣,是我們最重要的四樣東西。每一樣都要很強大才行。”
姚英聽到這裏,接了一句話:“夫君,你怎麽沒有說學校、醫院這些事情也很重要呢?”眾人饒有興致地看著兩人。在這個時空,女人參與政務討論還是很稀奇的事情,但是姚英所說的話,大家也覺得有道理。
“夫人所言甚是。剛才所說乃是對外的事務。你所說的,是對內的事務,這些事情我們下午再討論。”眾人聽到這話,都覺得有點奇怪。除了醫院和學校,還有什麽需要討論的東西呢?
看大家都一一介紹完畢自己的工作之後,劉遙站起來說:“各位,我來到梅家村一年了。這一年時間裏麵,我和大家一起開荒,曬鹽、煉鋼、辦學校、建警衛隊,一起發展壯大。現在眼看就要過年了,我先給大家祝賀一下!明年會更好!”大家一片喜笑顏開,互相拱手。
“可是我也要提醒大家,明年我們會有幾個大事要麵對。一個是樹大招風,咱們有的是鐵、鹽、大米,明年我還打算造幾條船跑海運,名聲就更大了。名聲大了,動腦筋的人就會多了。可能是官府,可能是盜匪。所以我們要建自己的隊伍。一支專門專門打仗的隊伍。這隊伍過完年就開始招募和訓練,到夏收有糧食了,就吃糧當兵,做專職的軍人劉遙頓了頓,讓大家體會一下這事的重要性。所有人都麵色凝重起來。雖然說現在有3000來號人,輕易不會被人端了老窩,但是畢竟有這麽多的糧食和鹽、鐵,不得不防啊。
“再一個,你們也看到,我們可以生產很多東西,多到縣裏也用不完,瓊州府裏也用不完。我們要賣出去,大把銀子賺進來,諸位也才不會隻領幾斤糧食就幹一天。說到這個,我要再次感謝大家,辛苦了一年,收獲卻很少。還好大家已經看到,這一年裏我們梅家村的收獲很大,前景也很好。我相信,明年大家就能賺到銀子了。”聽到這話,大家都哈哈大笑起來。這位劉先生,出來不忌諱說賺錢,而且賺錢的事情從他嘴裏說出來,是那麽的正大光明,一點沒有銅臭味。
從壩頂引出的一道水渠直通到被叫做自由山的緩坡上,為一個聚居點提供飲用水。顯然經過良好規劃和建築的一幢幢單層和兩層的磚石小屋裏居住著2000多個居民。這些小屋被規劃為一個個的長方形組合,圍繞著中間的一片空地和兩排長條的房屋,其中一個組合裏麵,有一個院落和一個麵積不小的坡頂建築。一幢院落遠離這些小屋,靠近緩坡的峰頂,暗示著在最高處還會有一些重要的建築群。緊靠自由山腳,另外一個叫做梅家村的聚居點坐落在水田和石碌河之間的平地上,散亂布置著各種材質搭建的不同質量的房屋,這裏居住著1000來個居民。
那個坡頂建築被叫做大禮堂。它與其中一個院落組成了這個時空最好的學校。20米寬度的內部空間在這個時空具有震撼的視覺效果。這片巨大的空間中央靠著北牆搭建了一個主席台。地麵上擺放著10排桌椅,每排都可以坐40個人。
大禮堂還沒有裝修完成,內牆還裸露著紅磚和灰色的水泥梁柱。這並不影響它投入使用,主席團上正坐著一圈人,顯然是在開會。現在已經是傍晚,從窗戶射進來的光線不夠明亮,會議桌上還擺放著幾支蠟燭。
“剛才大家都看到了地圖,這要感謝焦晃帶隊的測繪公司,或者說地圖公司,他還沒想好名字。也聽到了王帶喜統計的數字。從大數字來說,現在梅家村和自由山範圍裏麵已經開墾和可以開墾作水田的地方大概是6000畝,已經開墾和可以開墾作為旱地的地方大概是4000畝。按照兩季畝產1500斤來算,這就是三千萬斤糧食,夠養活差不多三萬人。現在兩個梅家村和自由山上一共3247個人,我們的餘地還很大。不過目前,我們最重要的項目就是趙氏建築公司的河堤,是否能夠如期在明年春汛前完成,讓3000畝農田在夏收時產出糧食。”
趙世祿簡單的迴答了一句:“能。”便再沒有言語。大家聽到這個簡單的迴答,都露出輕鬆的神色。
這是每月一次的工作會議,由於接近年底,且恰逢大會堂落成,所以顯得特別重要,所有的頭頭都來了。劉遙一家都在會議室裏,包括4歲的兒子。顯然他不是來開會的,正在地麵上一排排桌椅間鑽來鑽去。姚英作為劉氏診所的負責人參加了會議。劉滿也在會議桌旁邊坐著,她的正式身份是學校的教務主任,負責所有課目的設置和師資力量組成。同時也是警衛隊第二排的排長,這個第二排收羅了所有14歲以下的孩子。隨著年齡增長,他們將進入學校或者警衛隊,成長為軍人或者有一技之長的人。
梅先卓一家也都在。梅員外是梅家村的村長和團練隊長,名義上是這裏的負責人,實際上是劉遙的助手。梅夫人現在是“劉氏傷科診所”的主力幹將,梅家駒是警衛隊第一排的排長,這是警衛隊的最高領導。他同時還是團練副隊長和石碌港衛所姚餘孝麾下的一名小兵。這讓他成為這個組織裏的所有武裝力量的指揮者。
梅家村的大家族都在座。剛才一個字的迴答就讓所有人大感放心的趙世祿是土建方麵的負責人,這個大禮堂就是他的作品。不過他越來越離不開錢二的建築設計,依靠劉遙的輔導和自己摸索,錢二已經成為這個時空最好的建築設計專家,現在一到晚上就帶著幾個有數學天賦的孩子在鼓搗數學教材。想到這個,劉遙又在憂慮照明的事情。可不能讓這些人都成為近視眼。
大家族裏能認輩出。趙家二兒子趙如山是煉鐵的負責人,錢三的作坊試製出了鐵質的車床和水力鍛壓機,孫正剛繼續在農業範圍裏忙碌,李建功領著他的女兒和魏敏,跟黃胖子配合著,最近幾個月一直在外麵跑,把店麵都開到了瓊州府和昌江縣附近的鄉鎮。
也有新來的人在座,俞朝勤作為鐵匠鋪的負責人,周力亞作為醬園的負責人,都因為業績良好而信心滿滿地左顧右盼。
劉遙環視著這些人,喝了口水,接著說道:“今年的發展大家都看到了,能有現在的局麵,是因為我們在座的各位,以及我們所有村民,以及是一支萬能的隊伍!我毫不客氣的說,我教育和訓練了這支隊伍,使這個隊伍能畫地圖,能打仗,能煉鐵,能製造機床,能種出高產莊稼,能治病救人。我有信心跟大家一起,把日子越過越好。現在,我想請各位介紹一下各自負責的工作情況和明年的計劃。”劉遙讓梅先卓先說。
“我今年帶領大家開荒。水田開了600畝,旱地開了420畝。本來可以開更多,但是今年的河堤用了很多人手。打算是過年就接著在千畝田裏開荒,把春耕春播的準備做好。我也想用點黎人,但是糧食有限,還要仔細考慮。總之明年一定讓千畝田在夏收的時候有收成。”梅先卓簡簡單單報告了自己的工作。實際上他還做了很多事情,包括處理與縣裏的關係,這些事情一則沒有討論的必要,二則有些需要保密,所以都沒有說。
孫正剛站起來介紹到:“今年完成了劉遙先生布置的三個任務。一個是整合土地,把各家各戶的田都合並起來,拆除田埂,盡量做到一個水平。”大家一片驚訝,孫正剛樂嗬嗬地說:“是的,這事不容易。不過呢,有焦晃的測繪公司在,能夠在一片白茫茫的水田裏把原來田埂的位置找出來,每次都找得很準,所有的人都信了這個圖紙。你們是不知道,那個鄭磊,在自家田埂位置埋了石頭,讓測繪公司找了三次。”
“還好三次都找到了。”焦晃說著還有點後怕的樣子。眾人哈哈笑了起來。
孫正剛接著說:“第二個就是提高產量。不同的田要不同的施肥方式,按照先生的新方法,如今我們的水田都可以有800斤左右的產量,旱地產量更高。這第三個就是養殖,我們現在有了耕田夠用的牛。每天能殺一頭豬。每個月能產1200斤魚幹,一半賣掉,一半自己吃。還有雞鴨羊等養殖場和魚塘,產量都不錯。”在眾人的一片議論聲中,孫正剛樂嗬嗬地坐下了。
趙如山接著說:“現在每個月能出鋼材700餘噸,鐵匠鋪都有點用不過來。黎人每天送來的鐵礦很充足,我們又用不掉。現在堆場上鐵礦和鋼錠越來越多。我們希望能為鐵料找到銷路。實際上山裏有的是樹,河裏有的是水。有樹就有炭,有水就能鼓風。我們能產更多的鋼鐵。”
劉遙接了一句話:“是的,我們要為鐵料找到銷路。這個主要靠海商和廣州府商人,賣給日本人、荷蘭人和大陸,李建功你明年的計劃要有這個內容。”
俞朝勤急忙站起來說:“鐵匠鋪的大工師傅已經增加到了32人,實際上除了幫忙的小工,這麽多鐵料打下來,我所有的工人都是大工師傅了。每人帶一個徒弟,產量馬上可以翻番。”所謂小工,那是真的小,其中一些隻有12、3歲。這個世界還不能杜絕童工,尤其是孤兒做童工。劉遙非常期待夏收能夠帶來糧食的豐足,把自由山的底線提高一些。
“我們也可以產量翻番。不過現在還有一些技術難題需要克服。”錢三接著俞朝勤的話說下去。作坊和鐵匠鋪現在幾乎是合並在一起幹活,劉遙在考慮是不是要設立一個大型的製造公司,還是讓他們各行其是,小公司和小公司合作。並且用上了水錘,就是最簡易的水力鍛壓機。
周力亞找到機會急忙站起來說,醬園不僅能夠提供醬油、醋、豆腐和豆醬,還把釀酒製酒精由使用糧食變成利用廢料,非常節約成本。
李建功見沒人說話,才慢慢站起來,說道:“我這裏的事情算是比較多。一個是跟黃胖子開店,是真的要賣東西賺錢。同時也是我們的眼線。再一個......”他看了劉遙一眼,見對方點了點頭,接著說道:“我們要建一個情報係統。就是探子細作這些。這事不多講。另外,就是找海商。我已經找到了廣州府的客商,過完年,就會送來一些貨品,隻要是我們能做的,就抓緊做起來,我拿去給廣州府客商看,如果貨品好的話,明年會有訂貨,這樣以貨引人,慢慢就會有一些新的客商過來。”眾人聽了都很高興。
劉遙對大家說:“我不知道諸位怎麽看這個海商的買賣。我想說的是,糧食、軍隊、工業和買賣,是我們最重要的四樣東西。每一樣都要很強大才行。”
姚英聽到這裏,接了一句話:“夫君,你怎麽沒有說學校、醫院這些事情也很重要呢?”眾人饒有興致地看著兩人。在這個時空,女人參與政務討論還是很稀奇的事情,但是姚英所說的話,大家也覺得有道理。
“夫人所言甚是。剛才所說乃是對外的事務。你所說的,是對內的事務,這些事情我們下午再討論。”眾人聽到這話,都覺得有點奇怪。除了醫院和學校,還有什麽需要討論的東西呢?
看大家都一一介紹完畢自己的工作之後,劉遙站起來說:“各位,我來到梅家村一年了。這一年時間裏麵,我和大家一起開荒,曬鹽、煉鋼、辦學校、建警衛隊,一起發展壯大。現在眼看就要過年了,我先給大家祝賀一下!明年會更好!”大家一片喜笑顏開,互相拱手。
“可是我也要提醒大家,明年我們會有幾個大事要麵對。一個是樹大招風,咱們有的是鐵、鹽、大米,明年我還打算造幾條船跑海運,名聲就更大了。名聲大了,動腦筋的人就會多了。可能是官府,可能是盜匪。所以我們要建自己的隊伍。一支專門專門打仗的隊伍。這隊伍過完年就開始招募和訓練,到夏收有糧食了,就吃糧當兵,做專職的軍人劉遙頓了頓,讓大家體會一下這事的重要性。所有人都麵色凝重起來。雖然說現在有3000來號人,輕易不會被人端了老窩,但是畢竟有這麽多的糧食和鹽、鐵,不得不防啊。
“再一個,你們也看到,我們可以生產很多東西,多到縣裏也用不完,瓊州府裏也用不完。我們要賣出去,大把銀子賺進來,諸位也才不會隻領幾斤糧食就幹一天。說到這個,我要再次感謝大家,辛苦了一年,收獲卻很少。還好大家已經看到,這一年裏我們梅家村的收獲很大,前景也很好。我相信,明年大家就能賺到銀子了。”聽到這話,大家都哈哈大笑起來。這位劉先生,出來不忌諱說賺錢,而且賺錢的事情從他嘴裏說出來,是那麽的正大光明,一點沒有銅臭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