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眾人不解的目光,劉遙認真地說:“麵對這個十分合算的結局,我非常希望自己能夠說,這次行動是我事先計劃好的。但是事實不是這樣。我是疏忽大意把大家帶到危險之中,為此我再次向大家道歉。幸好沒有發生嚴重的受傷和死亡,否則我如何向大家交代。”
焦晃在台下嚷道:“先生你不必多道歉了,你先說說這事有多合算,我們再來討論是不是原諒你!”眾人都大笑起來。劉遙也笑笑,朗聲說道:“我帶隊去山裏,就是去找鐵礦的。我知道這個山裏有鐵礦。至於我怎麽知道的,先不告訴大家。可是我們找了半天,實際上並沒有找到鐵礦。為什麽沒有找到呢?可以說是我記得的山頭,跟這山裏真正的山頭對不上。”
劉遙說到這裏,心裏也是非常後怕。石碌鐵礦開掘的年代較早,清朝的時候就有紀錄,所以地形地貌一直都因為挖掘而在改變,而最初由日本人做的地形圖第一本身就比較粗疏,第二紀錄的也不是原始的狀態。而此時劉遙麵對的是未經人工影響的原始地形地貌,跟帶來的資料出入較大。如果不是誤打誤撞跟黎人搭上關係,這鐵礦啥時候能找到還真是未知數。
“這個鐵礦對我們來說,非常重要。有了這個鐵礦,我們能讓梅家村成為不可戰勝的堡壘,同時我們也可以依靠這個鐵礦賺到很多錢。黎人告訴我,在他們寨子裏,有一條不大的河,河裏都是鐵礦石。如果不是跟黎人合作,我們很難得到這寶貴的礦石!”劉遙說著舉起手裏的大塊礦石讓大家看。
“我們拿去了很多值錢的東西。感謝梅員外當機立斷帶去這些東西,如果不是這樣,我們可能還要付出人命的代價才能迴來,也無法跟黎人達成合作。如今,黎人每天能運來可以燒一爐的鐵礦石,要是全部煉出來,我們每天能得到一萬斤鋼鐵。”眾人驚唿了一聲,都知道這是巨大的一筆財富。很多人紛紛找上過學的人來計算這意味著多少錢。叫王帶喜的聲音此起彼伏。
王帶喜在人群裏站了起來,大聲說道:“先別忙叫我算這一萬斤鋼鐵。這燒一爐礦石一天時間可不夠,我想先生有可能會建更多的爐子,出更多的鋼鐵。”
劉遙讚許地點點頭,對大家說:“帶喜說的對。隻要人手能夠跟上,我肯定要煉更多的鋼鐵。到時候的收益那是難以想象的多。而且還有別的收益,黎人用木棉紡織的布匹,也是我們十分需要的。當然關鍵還是鋼鐵,有了這些鋼鐵,再有足夠的煤和火藥,我能夠讓河裏和海裏跑上不需要劃槳也不需要風帆就可以自己開的船,我可以讓我們的士兵都用一分鍾至少打三響的火槍,還可以製造巨大的鐵炮,守衛港口和我們的村莊。鋼鐵、煤和火藥,這讓我們不可戰勝!我們已經進入了鋼鐵時代!”
眾人歡唿起來,再次互相舉杯慶祝。焦晃的聲音在其中特別響亮:“先生,我們不怪你了!下次探險準備充分一些就是了。”眾人一片哄笑。劉遙也哈哈大笑起來,又說道:“諸位,這次探險確實準備不足,不過收益很大。我們大家同甘共苦,有福同享有難同當。我來說一下我的打算,大家覺得不妥的,隨時跟我說。”
“首先,煉鋼這個事情,是大家的。我把鋼廠做成一個公司。公司,就是公開的賺錢機構。大家這次出了多少財物,明天都去帶喜那裏登個記,全都算到公司的股份裏。公司其它股份,就是我已經投入的那個爐子,還有將要建起來的爐子。大家按照各自占的比例,分享紅利。”見眾人有點不明白,劉遙舉了個例:“假如,這次梅員外帶去了價值500兩銀子的財物送給黎人,那就算他入股500兩,而我們的鋼鐵公司如果算下來總的股本是五萬兩銀子,那麽梅員外就占了百分之一,也就是說,每天出鋼鐵一萬斤,就有一百斤是梅員外的。”
眾人明白了其中道理,紛紛點頭。劉遙接著又說:“除了前麵說的這些股本,我還想在鋼鐵公司裏麵放進一些個人的股本。這些人的股本由我來出,但是所有權益都是他們自己享受。梅員外,處置得當,親涉險境,領五百股。焦晃,安排人及時迴村叫人,又孤身潛伏黎寨,燒起大火爭取了寶貴的時間,全程參加了對黎人的戰鬥,領四百股。魏敏和李建功,是救援隊伍裏最先趕到的,又用他們的弓箭和火藥包阻礙了黎人進攻,領三百股……”
每宣布一個人的股份獎勵,大家就都歡唿一聲,並且向那個人敬酒祝賀。劉遙高興地看到,這次的危機算是徹底過去了,一個皆大歡喜的結局正在形成。
梅家駒沒有關注自己領都多少股份,他端著酒杯到處找趙飛。一片鬧騰中,終於在孫家桌子旁邊找到了孫壯和趙飛兩人,兩位劫後餘生的戰士正在跟孫巧巧講那激烈的戰鬥故事。梅家駒拉起二人走到一邊,舉起杯子對趙飛說:“趙飛,你在亂軍中一定要迴來救我,我敬你一杯酒。”趙飛也端起杯子一飲而盡,大笑著說:“咱們是兄弟,你也會這樣來救我的。”梅家駒再飲了一杯,製止住也要舉杯的趙飛,說道:“但是,當時的情況,你應該以剩下的有機會逃生的七個人為重,你的舉動非常不恰當,所以我決定免去你的班長職務,你去鍾老四的班擔任副班長,你的班由你的副班長暫時帶領,班長人選另外挑選。”趙飛和孫壯都目瞪口呆,說不出話來。孫壯想了想,正要說什麽,梅家駒止住了他,說道:“趙飛的事情你別參合。咱們聊聊咱兩的事情。”
孫壯摸摸頭,跑到隔壁桌拿過一隻酒壺,給梅家駒和自己倒滿,然後舉起杯子說:“排長,當時我不得不做出帶著六個人撤退的決定,把你留在敵人手裏,我向你賠罪。”梅家駒正色說道:“你不必賠罪,你做得很對。換做我,也是這樣決定。”孫壯沉重地點點頭說:“戰場就是死人的地方。希望今後我們都不要遇到類似的事情”兩人碰杯喝完,梅家駒又說道:“孫壯,你在戰場上處置得當,表現勇敢。我將向先生提議你做我的副手,但仍副排長。”孫壯和趙飛再次目瞪口呆,不知道梅家駒為啥會做出這麽奇怪的決定。
梅家駒把酒杯握在手裏,兩手背在身後,對二人說道:“這是我們最後一次在喝酒的時候談論公事。這次的事情,實在太特別。今後,如果兩位沒有打算到鋼鐵公司裏去幹活,我們就會長期在軍隊裏共事了。希望我們能夠好好在一起。”兩人條件反射地舉手行禮,同時迴答道:“是!排長。”
三人激動地摟在一起,正好聽到眾人又發出一陣歡唿,這是劉遙宣布了每個參加戰鬥的人都有一百兩股份。劉遙念出了每一個人的名字,並且再次向大家深深鞠躬。梅家駒看著這熱鬧的場景,對兩人說:“走,去找鍾老四,我們要好好合計合計今後的事情。”
第二天下午黎人送來鐵礦石的時候,發現梅家村的人已經做好了完備的迎接安排。人還在村外,就看到一個竹子搭的涼棚,裏麵放著大桶的茶水和竹碗。黎人一邊喝水,一邊就有人告訴他們,沿著路邊插著竹枝的道路走,就能到煉鋼爐。
從涼棚開始的道路都非常好走,平坦而寬敞,雖然已經走了二十多裏地,黎人還是覺得輕鬆起來。一路上都插著竹枝,讓人非常放心地走下去。不久就來到煉鋼爐跟前,高聳的爐子和刺鼻的氣味,讓黎人非常震驚。爐子跟前也有一排涼棚搭了起來,稱重、紀錄、換鹽或者鐵器,每個程序都有條不紊。一路上隻看到了六七個漢人,卻把所有的事情都輕鬆做完。卸好礦石,帶好換迴的東西,黎人順著涼棚朝外走,就看到一排桌椅,有人抬著一個巨大的裝滿白米飯的瓷盆進來,大聲喊著什麽,還拉黎人坐下。黎人都聽不懂漢語,紛紛伸頭找翻譯。
魏敏家的寡婦,或者說應該叫她的大名:羅玲,正在埋頭往一個個大碗裏裝著米飯,再往上麵擺上一片肉。耳朵裏聽到嘈雜聲越來越大,抬頭望去,不由得氣不打一處來。王權正在跟一幫黎人說得麵紅耳赤的,黎人卻不打算理睬他,有些就往外走,急著要迴家去了,還有些掏出飯團和竹筒,打算在桌椅上坐著吃點東西補充體力再走。
“王權你幹什麽吃的這點事情都搞不定?你來裝飯!”羅玲大喊一聲,抓起一隻飯碗和一雙筷子就衝了過去。她一把拉住一個正要往外走的黎人按倒在椅子上,遞過碗筷,做了個吃的收勢。黎人看看羅玲,看看白米飯和香噴噴的肉,抓起筷子就吃了起來。有了一個樣板,其它人都明白過來,忙走去拿起一個飯碗吃起來。
每個人的體力不一樣,有人到得早,有人落在後麵,送鐵礦的隊伍零零落落。劉遙帶著女兒站在涼棚進口的地方,一直在隊伍裏搜尋。
“這些挑礦石的人,衣服好像跟我們那天遇到的黎人不太一樣啊。”劉遙對女兒說。劉滿兩手一攤說:“我不記得了。那天發生這麽多事情,哪裏還記得這些細節。”
劉遙指著遠處一個挑擔子的人,問劉滿:“那你還記得這個人不?他是那個翻譯。”說著走到放下挑子的翻譯跟前,遞給他一個裝滿米酒的椰殼碗:“你挑了多少?累了吧?”翻譯咕嘟咕嘟喝著米酒,幾乎喘不過氣來,抹抹嘴說道:“很多山路,八十斤鐵礦,很累。”劉遙拍拍他的肩,又遞過一碗米飯,說:“辛苦了。多吃點東西吧。”翻譯接過飯碗卻不急著吃,拿著空的椰殼碗跟劉遙說:“這個。”劉遙點點頭,把碗遞給身後的劉滿,對翻譯說:“先吃飯,酒還有。”翻譯看看走遠了的劉滿,低頭大口扒飯。
劉遙又問:“這些挑礦石的,不是你們寨子裏的吧?”翻譯費勁地咽下一口飯,抬頭看到劉滿端來了米酒,忙接過來灌了一大口,緩過勁來之後,斜了一眼其他人說道:“都是裏硐的,打不過我們。”劉遙與女兒交換了一個眼神,又問道:“他們挑礦石,鹽和鐵器給不給?”
翻譯嘴裏塞滿米飯,含含糊糊地說:“給,很少。一挑一兩。”劉遙大為驚訝,這幾乎就是白幹活,一路上流下來的汗水可能都有半兩鹽呢。劉滿追問了一句:“那他們帶的飯團,是自己的嗎?”翻譯吃完了飯,意猶未盡地迴味著,喝了一口米酒,滿足地歎口氣,說:“是自己的。我們不管他們的。”
劉遙沉思了一陣子,問道:“你們寨子裏,就是你來挑石頭麽?”翻譯的臉色一下子灰暗下去,迴答說:“我,漢人女子生的,地位低。”劉遙歎口氣,拍拍他的肩膀,說:“走的時候,飯團和鹽帶些迴去。”翻譯感激地鞠躬,嘴裏說著黎人的語言,大概是表示感謝。劉遙又問道:“這礦石還有多少?”翻譯一揮手迴答道:“很多!跟石頭一樣多!”說完又笑起來,說:“這就是石頭。”
劉遙也笑笑,對翻譯說:“你下次來,不要挑礦石。太重。你給我找石頭,各種不同的石頭。”翻譯沒有聽懂,劉遙朝女兒點點頭,劉滿伸出手來,手掌裏都是各種不同的礦石。劉遙說:“石頭,各種石頭,不同的石頭。你拿來。有些石頭,和鐵礦石一樣,我也要的。”
翻譯總算明白了,他指著劉滿手裏的一塊半透明石頭說:“這個,也有。不多,鐵礦石多。”劉遙壓抑著激動的情緒,輕聲說道:“這個,你拿去。找到一樣的東西,給我拿來。也可以換鹽和鐵器。”翻譯把手頭揣到口袋裏,拍了拍,說:“這個輕,我挑這個。你跟孟噶說。”劉遙大概明白了翻譯的意思,就是想要挑個輕鬆的活幹,但是又怕孟噶不同意。但是他絕對不會再去黎寨裏麵對那個孟噶,於是對翻譯說道:“你把這些石頭都拿去,再拿個我寫的信過去,他自然會明白的。”
焦晃在台下嚷道:“先生你不必多道歉了,你先說說這事有多合算,我們再來討論是不是原諒你!”眾人都大笑起來。劉遙也笑笑,朗聲說道:“我帶隊去山裏,就是去找鐵礦的。我知道這個山裏有鐵礦。至於我怎麽知道的,先不告訴大家。可是我們找了半天,實際上並沒有找到鐵礦。為什麽沒有找到呢?可以說是我記得的山頭,跟這山裏真正的山頭對不上。”
劉遙說到這裏,心裏也是非常後怕。石碌鐵礦開掘的年代較早,清朝的時候就有紀錄,所以地形地貌一直都因為挖掘而在改變,而最初由日本人做的地形圖第一本身就比較粗疏,第二紀錄的也不是原始的狀態。而此時劉遙麵對的是未經人工影響的原始地形地貌,跟帶來的資料出入較大。如果不是誤打誤撞跟黎人搭上關係,這鐵礦啥時候能找到還真是未知數。
“這個鐵礦對我們來說,非常重要。有了這個鐵礦,我們能讓梅家村成為不可戰勝的堡壘,同時我們也可以依靠這個鐵礦賺到很多錢。黎人告訴我,在他們寨子裏,有一條不大的河,河裏都是鐵礦石。如果不是跟黎人合作,我們很難得到這寶貴的礦石!”劉遙說著舉起手裏的大塊礦石讓大家看。
“我們拿去了很多值錢的東西。感謝梅員外當機立斷帶去這些東西,如果不是這樣,我們可能還要付出人命的代價才能迴來,也無法跟黎人達成合作。如今,黎人每天能運來可以燒一爐的鐵礦石,要是全部煉出來,我們每天能得到一萬斤鋼鐵。”眾人驚唿了一聲,都知道這是巨大的一筆財富。很多人紛紛找上過學的人來計算這意味著多少錢。叫王帶喜的聲音此起彼伏。
王帶喜在人群裏站了起來,大聲說道:“先別忙叫我算這一萬斤鋼鐵。這燒一爐礦石一天時間可不夠,我想先生有可能會建更多的爐子,出更多的鋼鐵。”
劉遙讚許地點點頭,對大家說:“帶喜說的對。隻要人手能夠跟上,我肯定要煉更多的鋼鐵。到時候的收益那是難以想象的多。而且還有別的收益,黎人用木棉紡織的布匹,也是我們十分需要的。當然關鍵還是鋼鐵,有了這些鋼鐵,再有足夠的煤和火藥,我能夠讓河裏和海裏跑上不需要劃槳也不需要風帆就可以自己開的船,我可以讓我們的士兵都用一分鍾至少打三響的火槍,還可以製造巨大的鐵炮,守衛港口和我們的村莊。鋼鐵、煤和火藥,這讓我們不可戰勝!我們已經進入了鋼鐵時代!”
眾人歡唿起來,再次互相舉杯慶祝。焦晃的聲音在其中特別響亮:“先生,我們不怪你了!下次探險準備充分一些就是了。”眾人一片哄笑。劉遙也哈哈大笑起來,又說道:“諸位,這次探險確實準備不足,不過收益很大。我們大家同甘共苦,有福同享有難同當。我來說一下我的打算,大家覺得不妥的,隨時跟我說。”
“首先,煉鋼這個事情,是大家的。我把鋼廠做成一個公司。公司,就是公開的賺錢機構。大家這次出了多少財物,明天都去帶喜那裏登個記,全都算到公司的股份裏。公司其它股份,就是我已經投入的那個爐子,還有將要建起來的爐子。大家按照各自占的比例,分享紅利。”見眾人有點不明白,劉遙舉了個例:“假如,這次梅員外帶去了價值500兩銀子的財物送給黎人,那就算他入股500兩,而我們的鋼鐵公司如果算下來總的股本是五萬兩銀子,那麽梅員外就占了百分之一,也就是說,每天出鋼鐵一萬斤,就有一百斤是梅員外的。”
眾人明白了其中道理,紛紛點頭。劉遙接著又說:“除了前麵說的這些股本,我還想在鋼鐵公司裏麵放進一些個人的股本。這些人的股本由我來出,但是所有權益都是他們自己享受。梅員外,處置得當,親涉險境,領五百股。焦晃,安排人及時迴村叫人,又孤身潛伏黎寨,燒起大火爭取了寶貴的時間,全程參加了對黎人的戰鬥,領四百股。魏敏和李建功,是救援隊伍裏最先趕到的,又用他們的弓箭和火藥包阻礙了黎人進攻,領三百股……”
每宣布一個人的股份獎勵,大家就都歡唿一聲,並且向那個人敬酒祝賀。劉遙高興地看到,這次的危機算是徹底過去了,一個皆大歡喜的結局正在形成。
梅家駒沒有關注自己領都多少股份,他端著酒杯到處找趙飛。一片鬧騰中,終於在孫家桌子旁邊找到了孫壯和趙飛兩人,兩位劫後餘生的戰士正在跟孫巧巧講那激烈的戰鬥故事。梅家駒拉起二人走到一邊,舉起杯子對趙飛說:“趙飛,你在亂軍中一定要迴來救我,我敬你一杯酒。”趙飛也端起杯子一飲而盡,大笑著說:“咱們是兄弟,你也會這樣來救我的。”梅家駒再飲了一杯,製止住也要舉杯的趙飛,說道:“但是,當時的情況,你應該以剩下的有機會逃生的七個人為重,你的舉動非常不恰當,所以我決定免去你的班長職務,你去鍾老四的班擔任副班長,你的班由你的副班長暫時帶領,班長人選另外挑選。”趙飛和孫壯都目瞪口呆,說不出話來。孫壯想了想,正要說什麽,梅家駒止住了他,說道:“趙飛的事情你別參合。咱們聊聊咱兩的事情。”
孫壯摸摸頭,跑到隔壁桌拿過一隻酒壺,給梅家駒和自己倒滿,然後舉起杯子說:“排長,當時我不得不做出帶著六個人撤退的決定,把你留在敵人手裏,我向你賠罪。”梅家駒正色說道:“你不必賠罪,你做得很對。換做我,也是這樣決定。”孫壯沉重地點點頭說:“戰場就是死人的地方。希望今後我們都不要遇到類似的事情”兩人碰杯喝完,梅家駒又說道:“孫壯,你在戰場上處置得當,表現勇敢。我將向先生提議你做我的副手,但仍副排長。”孫壯和趙飛再次目瞪口呆,不知道梅家駒為啥會做出這麽奇怪的決定。
梅家駒把酒杯握在手裏,兩手背在身後,對二人說道:“這是我們最後一次在喝酒的時候談論公事。這次的事情,實在太特別。今後,如果兩位沒有打算到鋼鐵公司裏去幹活,我們就會長期在軍隊裏共事了。希望我們能夠好好在一起。”兩人條件反射地舉手行禮,同時迴答道:“是!排長。”
三人激動地摟在一起,正好聽到眾人又發出一陣歡唿,這是劉遙宣布了每個參加戰鬥的人都有一百兩股份。劉遙念出了每一個人的名字,並且再次向大家深深鞠躬。梅家駒看著這熱鬧的場景,對兩人說:“走,去找鍾老四,我們要好好合計合計今後的事情。”
第二天下午黎人送來鐵礦石的時候,發現梅家村的人已經做好了完備的迎接安排。人還在村外,就看到一個竹子搭的涼棚,裏麵放著大桶的茶水和竹碗。黎人一邊喝水,一邊就有人告訴他們,沿著路邊插著竹枝的道路走,就能到煉鋼爐。
從涼棚開始的道路都非常好走,平坦而寬敞,雖然已經走了二十多裏地,黎人還是覺得輕鬆起來。一路上都插著竹枝,讓人非常放心地走下去。不久就來到煉鋼爐跟前,高聳的爐子和刺鼻的氣味,讓黎人非常震驚。爐子跟前也有一排涼棚搭了起來,稱重、紀錄、換鹽或者鐵器,每個程序都有條不紊。一路上隻看到了六七個漢人,卻把所有的事情都輕鬆做完。卸好礦石,帶好換迴的東西,黎人順著涼棚朝外走,就看到一排桌椅,有人抬著一個巨大的裝滿白米飯的瓷盆進來,大聲喊著什麽,還拉黎人坐下。黎人都聽不懂漢語,紛紛伸頭找翻譯。
魏敏家的寡婦,或者說應該叫她的大名:羅玲,正在埋頭往一個個大碗裏裝著米飯,再往上麵擺上一片肉。耳朵裏聽到嘈雜聲越來越大,抬頭望去,不由得氣不打一處來。王權正在跟一幫黎人說得麵紅耳赤的,黎人卻不打算理睬他,有些就往外走,急著要迴家去了,還有些掏出飯團和竹筒,打算在桌椅上坐著吃點東西補充體力再走。
“王權你幹什麽吃的這點事情都搞不定?你來裝飯!”羅玲大喊一聲,抓起一隻飯碗和一雙筷子就衝了過去。她一把拉住一個正要往外走的黎人按倒在椅子上,遞過碗筷,做了個吃的收勢。黎人看看羅玲,看看白米飯和香噴噴的肉,抓起筷子就吃了起來。有了一個樣板,其它人都明白過來,忙走去拿起一個飯碗吃起來。
每個人的體力不一樣,有人到得早,有人落在後麵,送鐵礦的隊伍零零落落。劉遙帶著女兒站在涼棚進口的地方,一直在隊伍裏搜尋。
“這些挑礦石的人,衣服好像跟我們那天遇到的黎人不太一樣啊。”劉遙對女兒說。劉滿兩手一攤說:“我不記得了。那天發生這麽多事情,哪裏還記得這些細節。”
劉遙指著遠處一個挑擔子的人,問劉滿:“那你還記得這個人不?他是那個翻譯。”說著走到放下挑子的翻譯跟前,遞給他一個裝滿米酒的椰殼碗:“你挑了多少?累了吧?”翻譯咕嘟咕嘟喝著米酒,幾乎喘不過氣來,抹抹嘴說道:“很多山路,八十斤鐵礦,很累。”劉遙拍拍他的肩,又遞過一碗米飯,說:“辛苦了。多吃點東西吧。”翻譯接過飯碗卻不急著吃,拿著空的椰殼碗跟劉遙說:“這個。”劉遙點點頭,把碗遞給身後的劉滿,對翻譯說:“先吃飯,酒還有。”翻譯看看走遠了的劉滿,低頭大口扒飯。
劉遙又問:“這些挑礦石的,不是你們寨子裏的吧?”翻譯費勁地咽下一口飯,抬頭看到劉滿端來了米酒,忙接過來灌了一大口,緩過勁來之後,斜了一眼其他人說道:“都是裏硐的,打不過我們。”劉遙與女兒交換了一個眼神,又問道:“他們挑礦石,鹽和鐵器給不給?”
翻譯嘴裏塞滿米飯,含含糊糊地說:“給,很少。一挑一兩。”劉遙大為驚訝,這幾乎就是白幹活,一路上流下來的汗水可能都有半兩鹽呢。劉滿追問了一句:“那他們帶的飯團,是自己的嗎?”翻譯吃完了飯,意猶未盡地迴味著,喝了一口米酒,滿足地歎口氣,說:“是自己的。我們不管他們的。”
劉遙沉思了一陣子,問道:“你們寨子裏,就是你來挑石頭麽?”翻譯的臉色一下子灰暗下去,迴答說:“我,漢人女子生的,地位低。”劉遙歎口氣,拍拍他的肩膀,說:“走的時候,飯團和鹽帶些迴去。”翻譯感激地鞠躬,嘴裏說著黎人的語言,大概是表示感謝。劉遙又問道:“這礦石還有多少?”翻譯一揮手迴答道:“很多!跟石頭一樣多!”說完又笑起來,說:“這就是石頭。”
劉遙也笑笑,對翻譯說:“你下次來,不要挑礦石。太重。你給我找石頭,各種不同的石頭。”翻譯沒有聽懂,劉遙朝女兒點點頭,劉滿伸出手來,手掌裏都是各種不同的礦石。劉遙說:“石頭,各種石頭,不同的石頭。你拿來。有些石頭,和鐵礦石一樣,我也要的。”
翻譯總算明白了,他指著劉滿手裏的一塊半透明石頭說:“這個,也有。不多,鐵礦石多。”劉遙壓抑著激動的情緒,輕聲說道:“這個,你拿去。找到一樣的東西,給我拿來。也可以換鹽和鐵器。”翻譯把手頭揣到口袋裏,拍了拍,說:“這個輕,我挑這個。你跟孟噶說。”劉遙大概明白了翻譯的意思,就是想要挑個輕鬆的活幹,但是又怕孟噶不同意。但是他絕對不會再去黎寨裏麵對那個孟噶,於是對翻譯說道:“你把這些石頭都拿去,再拿個我寫的信過去,他自然會明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