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意有了著落的幾位連聲叫好,紛紛說道要去喝酒慶祝一下。一些沒有著落的在一旁尷尬地沉默著,其中一個壯實的漢子坐在角落裏不動聲色,咬著旱煙袋不說話。劉遙走過去,拉過一個小凳在他對麵坐好,問道:“兄台可是叫做唐作相?”
漢子抬頭應道:“正是在下。”
“唐兄可是做過石匠?”
“是,在廣府做過七年石匠。”
“是開山的石匠,還是雕花的石匠?”
唐作相正色道:“是開山的石匠。”
“是用火藥開山麽?”見唐作相點點頭,又問道:“那你可會配製火藥?”見唐作相又點點頭,劉遙一把抓住他的手,問道:“我就請你來製火藥,開山鑿石,可好?”
唐作相站起身來,急忙答道:“先生不必可憐在下。他們幾位所開作坊,都能造出東西。我這個開山鑿石,又賣到哪裏去?”
“唐兄,你是誤會了。我要是想要照顧誰,就直接接濟於他,斷不會開一個沒有收益的作坊。我要火藥,要開山,你的手藝有用得很!”
劉遙跟唐作相握手成交,對大家大聲說道:“諸位,手藝和技術,是我們的力量。我們一起好好幹,用這個力量來賺錢。大家還記得我說的每天每個人都能吃到一個雞蛋嗎?多半就是從這個屋子裏的人開始做到呢。”
“先生,雞蛋我們都不敢想,隻求能讓一家人吃口飽飯就行了。可是我不會做醬園,也不會開山,隻會看個風水,不知道先生有沒有營生讓我們找口飯吃?”一個幹瘦的漢子站起來說道,看樣子心情有些激動,嘴上的兩撇胡子都在抖動。
“這位老兄,我跟你說,隻要我們自己努力,大家再互相幫助,就一定有機會。”看大家都在聽,他揚聲說道:“我的能力有限,不能現在就給每個人都找好做事的機會,有些事情需要大家一起想辦法。例如這位老兄,給人看過風水,那麽對山川地理一定很熟悉,對土、石、沙、礦一定很了解。”劉遙低頭看了看名冊,問道:“仁兄可是叫做焦晃?”
“正是在下,請先生多多關照。”焦晃拱手施禮,文縐縐地迴答道。
劉遙也舉手迴禮,然後說道:“我很想讓焦晃兄弟繪一幅咱們村的地理圖,這附近的山川,高究竟有多高,陡究竟有多陡;我們腳下的土地,哪裏是石質的,哪裏是土質的,何處可開礦,哪裏能種田,這個東西一定是大家都想要的。如果你能繪出這個圖,你一定會解決自己的生計。”
“可是先生,你說的地理圖,我沒有繪過。”焦晃窘迫地說。
“不怕。我的學堂裏正在開地圖課。你可以去找梅家駒,讓他帶你去上課,上過課就會了。”
“如此好倒是好,可是我上課去了,家裏的農活誰來幹呢?”焦晃的眉頭還是緊緊皺著。
劉遙想起民國初期的時候,那些投身革命或者科研的人,大多都是地主人家。家裏沒有餘糧,每天隻是想著糊口,哪裏有時間精力來做別的事情。於是邊想邊慢慢說起來:“我來跟你商量一個方法。從明天起,你就算我請的工人了,開始去上學。上學的時候,每天領3斤糧食,可以幫你一家糊口。學成之後,你去繪一幅地圖,我審查合格,就可領每天5斤糧食。我會派給你任務,去繪何處的地圖。這地圖如果能賣出去,你七我三分成。開始分成了,你就不領糧食了。你看這樣可好?”
“使得!好得很!”焦晃連聲說好,又道:“那我還是不分成了,就領口糧吧。”
劉遙走近他,輕聲附耳說道:“一幅地圖至少可賣十兩銀子。如果你的地圖過硬,所有人的田地宅院都會到你這裏來登記四至。”
“使得!使得!好得很!好得很!”焦晃一聽就明白了,差點跳起來,又急忙說道:“這事我一個人做不來。我看你們測地圖,都要兩個人,一個端著水碗,一個在遠處扶著杆子。我去把我表弟叫來。他在縣城裏也做風水先生呢。”
“可以。隻要他肯學,不半途而廢,你們兩個都算我的工人。”劉遙大度地一揮手,同時把有償教育和助學貸款的念頭拋到一邊,隻加了一句:“若是未學成就中斷了,我的工錢要退迴來的。”
說完風水先生的事情,劉遙又走到雕花師傅旁邊商量起來:“張師傅,我聽說你是做雕花的,一雙手描龍繪鳳,活靈活現;雕出花草鳥獸,也都像真的一樣。”
“那是別人亂說的。我這個手藝,在廣府都找不到活幹,所以才迴來了。”
劉遙心想,這人倒是老實:“嗬嗬,兄台是個實在人。我聽說你給孩子們做的小風車小水車,都精致得很。”
“是啊,手藝人麽,就會玩點這個。”
“我這裏有個圖,想請兄台看看。”劉遙拿出一張簡易車床的圖,在桌上鋪開。
張恆盯著圖紙看了很久,手裏還在比劃著各個零件的運動,不時點頭又搖頭。劉遙看他確實看進去了,心裏一喜,也不去打擾他。
“先生,這是個做車木和鑽孔的工具。精細得很,做出來的活兒肯定個個一樣,不會有絲毫走樣的。”
劉遙大喜:“哎呀你果然是行價,我還沒介紹呢,你一看就懂了。怎麽樣,咱們一起來做這個機器吧?”
張恆站起來躬身做了個揖,不抬起身子,謙卑地說:“承蒙先生錯愛,不勝惶恐。”劉遙急忙迴禮,心裏想,這個木雕師傅看來沒少聽說書啊。我要不要學三國做派把他扶起來?正在想著,又聽到張恆說道:“隻是我恐怕不能勝任,有負先生囑托。”
劉遙正在想著怎麽在幾句話裏把他的個人努力和來自自己幫助結合起來說,就見張恆也伸過頭來,在自己耳邊說道:“聽說縣裏大人對先生很有些想法。”又直起身子大聲說道:“先生的這個機器,製作起來肯定不易,不是幾個月裏麵可以完成的。我還是等先生做些準備,再跟先生合作,以免多費先生口糧。”
劉遙心中一凜,打了個哈哈:“老兄考慮周全,也有一些道理。我們且看接下來幾個月吧。我相信你很快就會來跟我合作的。”說罷走到人群中間,說道:“合作開作坊,就要想法一致。今天大家說好的,都迴去想個兩三天,跟家人也商量一下,想好了,再來找我。還有些兄弟,今天我們沒有說到的,也可以來找我,說說你能開什麽作坊,說說你打算賣什麽東西,賣到哪裏去。”大家紛紛點頭,議論著往外走。
劉遙叫住錢二,說道:“我有一件事情要讓你做,那就是做升和尺。”
錢二奇道:“這可是小生意。鬥和尺,匠人和做買賣的人手裏都有,便是沒有,也會自己做。”
“這不是小生意,隻是現在如你所說,估計賣不掉幾個。實話說,我現在打算是不收錢,送給大家免費用。我現在做它們,是為了衡量準確。我們作坊之間,就要用你一個地方出來的鬥和尺,這樣做的東西才會通用。”
錢二點點頭,看劉遙變魔術一樣拿出一根非鐵非銅的金屬,指著上麵的刻度說:“這個,叫做一厘米。這十個厘米,叫做一分米,再十個分米,叫做一米。你要選最不會變形的木材,做一百把米尺和一百把半米尺。再用這個刻度,做一個盒子,裏麵長寬高都是一分米,這就是一升。一升水,就是一斤,選些石頭做成砝碼,可以設為一斤、兩斤和五斤。”
錢二疑惑的說:“先生,這個做法我明白了。隻是這個升和現在的升差別很大啊。”又比劃著一升的大小,搖著頭說:“你這一斤搞不好有現在的兩斤呢。我怕大家不會用。”
“有辦法。我這就通知出去,大家的一斤,就是我的半斤。我這個就叫公斤吧。以後給糧食就按照這個公斤算,我看大家很快就會用上了。”
“哈哈,這個辦法好。不過怎麽叫一斤都沒關係,隻要買進賣出都用一個標準就好了。”
“你說的對,買賣都用一個標準就是公平的。所以你要做出一模一樣的衡器來。不過呢,我這個衡器,可是比別的要好。你看,一升就是一斤,這非常有用的。”
錢二抓抓腦袋說道:“這不就是湊巧麽?有啥用……好像是有用,隻要規定好了一米,這一升一斤都出來了。不容易亂。”
劉遙點點頭,心說還有比熱溫度啥的呢,都在這個係統裏。據說英製單位要算一磅水升高一華氏度需要多少熱量,會讓人崩潰。這就是公製的好處。
跟大家一起走出趙家宅子,劉遙有點躊躇滿誌:光搞農業算什麽,一定要有現代工業才能征服世界。這現代工業的起步,就是從這夥人身上開始了。
象山灣旁的幾座山丘都被推平,兩個巨大的圓形建築正在興建,這是專為研究殼體提供能源支持而新建的核電站。
一個直徑超過300米的六邊形平台擺放在透明半球體正上方。平台的中間有一個直徑50米的圓形空洞,露出球體的頂端。平台的六個角都有一根係繩連接著一艘50米長的銀白色飛艇。飛艇並非係繩的終點。這些係繩繞過飛艇又向上延伸,消失在雲層深處。如果讓視線進入雲層,可以看到係繩的盡頭還是一艘同樣尺寸的飛艇,那是下層飛艇的備份。
實際上隻要3艘飛艇就可以承載平台的重量,12艏飛艇以多重冗餘的慎重方式提供了平台的穩定保障。雖然現在平台直接放在了球體上,但是人們顯然對球體的穩定性並不信任,底層6艘飛艇的係繩都緊繃著,隻有上層飛艇的係繩鬆鬆的懸垂,沒有受力。
平台是中國獨享的,穿著各種服裝的中國研究人員在平台上走來走去。盡管平台四周設有兩層圍欄,外層護欄更是高達兩米,但研究人員腰上都係著安全帶,防範洋麵上的大風把人吹落。中國政府也一直在研究如何與殼體內部的四個現代人進行交流,與其它國家的思路不同,中國研究小組一直試圖從殼體頂部向平台內部注入指向性的能量。兩道大功率激光瞄準著殼體內的,隨著景物的移動而移動:一道指向劉遙麵前一米的地方,一道指向劉遙一家最初居住的梅家東廂房,從最初就沒有移動過。令人遺憾的是,這兩道激光在殼體內一點也看不到痕跡。
秦司令站在平台上,手撫圍欄看著遠處的核反應堆工地,對身邊的張衛說道:“所謂獨自莫憑欄。你看我在這麽熱鬧的環境裏,還是覺得一片蒼涼。”
張衛沒想到從登機就一言不發的司令會說出這麽特別的一句話,一時有點沒反應過來。
秦司令笑笑,又低頭說道:“我現在才算是知道,網絡評選出來的第一流行語:最怕不是無能為力,而是不知道期待什麽。”
張衛一直非常關注跟殼體有關的信息,自然知道這當前最熱門的評論,輕聲說道:“現在我們隻能觀察。任何嚐試都如同石沉大海。包括持續輸入巨大的能量,也沒有任何反饋信息。”
平台上響起三聲警報,平台邊緣一圈圍欄的頂端亮起黃色的旋轉警示燈,位於等邊三角形上的三艘飛艇同時亮起急促閃爍的警示燈,脫離了係繩。很快,三艘同樣尺寸的銀白色飛艇飛到了空出來的位置,吊艙裏的人伸出長杆,把係繩往艇身拉,固定在吊艙底部的掛鉤上。這是在飛艇在換班,補充燃料和讓機組人員輪休。
秦司令觀看者這吸引眼球的場景,輕聲然而堅定地說:“石沉大海,我們就精衛填海。沒有別的方法就用笨辦法。”
張衛點點頭,沒有說話,目光順著飛艇的航線延伸。在那個方向,正是他的老家。如果張衛的目力再好一些,就能夠看到一個個的村子正在被搬遷:人們攜帶著行李坐上各種交通工具,正在殼體周圍製造一片直徑50公裏的無人區。這樣做的部分原因,就是那兩個核反應堆,在它的內部,埋藏著人類曆史上威力最大的兩枚熱核武器。
漢子抬頭應道:“正是在下。”
“唐兄可是做過石匠?”
“是,在廣府做過七年石匠。”
“是開山的石匠,還是雕花的石匠?”
唐作相正色道:“是開山的石匠。”
“是用火藥開山麽?”見唐作相點點頭,又問道:“那你可會配製火藥?”見唐作相又點點頭,劉遙一把抓住他的手,問道:“我就請你來製火藥,開山鑿石,可好?”
唐作相站起身來,急忙答道:“先生不必可憐在下。他們幾位所開作坊,都能造出東西。我這個開山鑿石,又賣到哪裏去?”
“唐兄,你是誤會了。我要是想要照顧誰,就直接接濟於他,斷不會開一個沒有收益的作坊。我要火藥,要開山,你的手藝有用得很!”
劉遙跟唐作相握手成交,對大家大聲說道:“諸位,手藝和技術,是我們的力量。我們一起好好幹,用這個力量來賺錢。大家還記得我說的每天每個人都能吃到一個雞蛋嗎?多半就是從這個屋子裏的人開始做到呢。”
“先生,雞蛋我們都不敢想,隻求能讓一家人吃口飽飯就行了。可是我不會做醬園,也不會開山,隻會看個風水,不知道先生有沒有營生讓我們找口飯吃?”一個幹瘦的漢子站起來說道,看樣子心情有些激動,嘴上的兩撇胡子都在抖動。
“這位老兄,我跟你說,隻要我們自己努力,大家再互相幫助,就一定有機會。”看大家都在聽,他揚聲說道:“我的能力有限,不能現在就給每個人都找好做事的機會,有些事情需要大家一起想辦法。例如這位老兄,給人看過風水,那麽對山川地理一定很熟悉,對土、石、沙、礦一定很了解。”劉遙低頭看了看名冊,問道:“仁兄可是叫做焦晃?”
“正是在下,請先生多多關照。”焦晃拱手施禮,文縐縐地迴答道。
劉遙也舉手迴禮,然後說道:“我很想讓焦晃兄弟繪一幅咱們村的地理圖,這附近的山川,高究竟有多高,陡究竟有多陡;我們腳下的土地,哪裏是石質的,哪裏是土質的,何處可開礦,哪裏能種田,這個東西一定是大家都想要的。如果你能繪出這個圖,你一定會解決自己的生計。”
“可是先生,你說的地理圖,我沒有繪過。”焦晃窘迫地說。
“不怕。我的學堂裏正在開地圖課。你可以去找梅家駒,讓他帶你去上課,上過課就會了。”
“如此好倒是好,可是我上課去了,家裏的農活誰來幹呢?”焦晃的眉頭還是緊緊皺著。
劉遙想起民國初期的時候,那些投身革命或者科研的人,大多都是地主人家。家裏沒有餘糧,每天隻是想著糊口,哪裏有時間精力來做別的事情。於是邊想邊慢慢說起來:“我來跟你商量一個方法。從明天起,你就算我請的工人了,開始去上學。上學的時候,每天領3斤糧食,可以幫你一家糊口。學成之後,你去繪一幅地圖,我審查合格,就可領每天5斤糧食。我會派給你任務,去繪何處的地圖。這地圖如果能賣出去,你七我三分成。開始分成了,你就不領糧食了。你看這樣可好?”
“使得!好得很!”焦晃連聲說好,又道:“那我還是不分成了,就領口糧吧。”
劉遙走近他,輕聲附耳說道:“一幅地圖至少可賣十兩銀子。如果你的地圖過硬,所有人的田地宅院都會到你這裏來登記四至。”
“使得!使得!好得很!好得很!”焦晃一聽就明白了,差點跳起來,又急忙說道:“這事我一個人做不來。我看你們測地圖,都要兩個人,一個端著水碗,一個在遠處扶著杆子。我去把我表弟叫來。他在縣城裏也做風水先生呢。”
“可以。隻要他肯學,不半途而廢,你們兩個都算我的工人。”劉遙大度地一揮手,同時把有償教育和助學貸款的念頭拋到一邊,隻加了一句:“若是未學成就中斷了,我的工錢要退迴來的。”
說完風水先生的事情,劉遙又走到雕花師傅旁邊商量起來:“張師傅,我聽說你是做雕花的,一雙手描龍繪鳳,活靈活現;雕出花草鳥獸,也都像真的一樣。”
“那是別人亂說的。我這個手藝,在廣府都找不到活幹,所以才迴來了。”
劉遙心想,這人倒是老實:“嗬嗬,兄台是個實在人。我聽說你給孩子們做的小風車小水車,都精致得很。”
“是啊,手藝人麽,就會玩點這個。”
“我這裏有個圖,想請兄台看看。”劉遙拿出一張簡易車床的圖,在桌上鋪開。
張恆盯著圖紙看了很久,手裏還在比劃著各個零件的運動,不時點頭又搖頭。劉遙看他確實看進去了,心裏一喜,也不去打擾他。
“先生,這是個做車木和鑽孔的工具。精細得很,做出來的活兒肯定個個一樣,不會有絲毫走樣的。”
劉遙大喜:“哎呀你果然是行價,我還沒介紹呢,你一看就懂了。怎麽樣,咱們一起來做這個機器吧?”
張恆站起來躬身做了個揖,不抬起身子,謙卑地說:“承蒙先生錯愛,不勝惶恐。”劉遙急忙迴禮,心裏想,這個木雕師傅看來沒少聽說書啊。我要不要學三國做派把他扶起來?正在想著,又聽到張恆說道:“隻是我恐怕不能勝任,有負先生囑托。”
劉遙正在想著怎麽在幾句話裏把他的個人努力和來自自己幫助結合起來說,就見張恆也伸過頭來,在自己耳邊說道:“聽說縣裏大人對先生很有些想法。”又直起身子大聲說道:“先生的這個機器,製作起來肯定不易,不是幾個月裏麵可以完成的。我還是等先生做些準備,再跟先生合作,以免多費先生口糧。”
劉遙心中一凜,打了個哈哈:“老兄考慮周全,也有一些道理。我們且看接下來幾個月吧。我相信你很快就會來跟我合作的。”說罷走到人群中間,說道:“合作開作坊,就要想法一致。今天大家說好的,都迴去想個兩三天,跟家人也商量一下,想好了,再來找我。還有些兄弟,今天我們沒有說到的,也可以來找我,說說你能開什麽作坊,說說你打算賣什麽東西,賣到哪裏去。”大家紛紛點頭,議論著往外走。
劉遙叫住錢二,說道:“我有一件事情要讓你做,那就是做升和尺。”
錢二奇道:“這可是小生意。鬥和尺,匠人和做買賣的人手裏都有,便是沒有,也會自己做。”
“這不是小生意,隻是現在如你所說,估計賣不掉幾個。實話說,我現在打算是不收錢,送給大家免費用。我現在做它們,是為了衡量準確。我們作坊之間,就要用你一個地方出來的鬥和尺,這樣做的東西才會通用。”
錢二點點頭,看劉遙變魔術一樣拿出一根非鐵非銅的金屬,指著上麵的刻度說:“這個,叫做一厘米。這十個厘米,叫做一分米,再十個分米,叫做一米。你要選最不會變形的木材,做一百把米尺和一百把半米尺。再用這個刻度,做一個盒子,裏麵長寬高都是一分米,這就是一升。一升水,就是一斤,選些石頭做成砝碼,可以設為一斤、兩斤和五斤。”
錢二疑惑的說:“先生,這個做法我明白了。隻是這個升和現在的升差別很大啊。”又比劃著一升的大小,搖著頭說:“你這一斤搞不好有現在的兩斤呢。我怕大家不會用。”
“有辦法。我這就通知出去,大家的一斤,就是我的半斤。我這個就叫公斤吧。以後給糧食就按照這個公斤算,我看大家很快就會用上了。”
“哈哈,這個辦法好。不過怎麽叫一斤都沒關係,隻要買進賣出都用一個標準就好了。”
“你說的對,買賣都用一個標準就是公平的。所以你要做出一模一樣的衡器來。不過呢,我這個衡器,可是比別的要好。你看,一升就是一斤,這非常有用的。”
錢二抓抓腦袋說道:“這不就是湊巧麽?有啥用……好像是有用,隻要規定好了一米,這一升一斤都出來了。不容易亂。”
劉遙點點頭,心說還有比熱溫度啥的呢,都在這個係統裏。據說英製單位要算一磅水升高一華氏度需要多少熱量,會讓人崩潰。這就是公製的好處。
跟大家一起走出趙家宅子,劉遙有點躊躇滿誌:光搞農業算什麽,一定要有現代工業才能征服世界。這現代工業的起步,就是從這夥人身上開始了。
象山灣旁的幾座山丘都被推平,兩個巨大的圓形建築正在興建,這是專為研究殼體提供能源支持而新建的核電站。
一個直徑超過300米的六邊形平台擺放在透明半球體正上方。平台的中間有一個直徑50米的圓形空洞,露出球體的頂端。平台的六個角都有一根係繩連接著一艘50米長的銀白色飛艇。飛艇並非係繩的終點。這些係繩繞過飛艇又向上延伸,消失在雲層深處。如果讓視線進入雲層,可以看到係繩的盡頭還是一艘同樣尺寸的飛艇,那是下層飛艇的備份。
實際上隻要3艘飛艇就可以承載平台的重量,12艏飛艇以多重冗餘的慎重方式提供了平台的穩定保障。雖然現在平台直接放在了球體上,但是人們顯然對球體的穩定性並不信任,底層6艘飛艇的係繩都緊繃著,隻有上層飛艇的係繩鬆鬆的懸垂,沒有受力。
平台是中國獨享的,穿著各種服裝的中國研究人員在平台上走來走去。盡管平台四周設有兩層圍欄,外層護欄更是高達兩米,但研究人員腰上都係著安全帶,防範洋麵上的大風把人吹落。中國政府也一直在研究如何與殼體內部的四個現代人進行交流,與其它國家的思路不同,中國研究小組一直試圖從殼體頂部向平台內部注入指向性的能量。兩道大功率激光瞄準著殼體內的,隨著景物的移動而移動:一道指向劉遙麵前一米的地方,一道指向劉遙一家最初居住的梅家東廂房,從最初就沒有移動過。令人遺憾的是,這兩道激光在殼體內一點也看不到痕跡。
秦司令站在平台上,手撫圍欄看著遠處的核反應堆工地,對身邊的張衛說道:“所謂獨自莫憑欄。你看我在這麽熱鬧的環境裏,還是覺得一片蒼涼。”
張衛沒想到從登機就一言不發的司令會說出這麽特別的一句話,一時有點沒反應過來。
秦司令笑笑,又低頭說道:“我現在才算是知道,網絡評選出來的第一流行語:最怕不是無能為力,而是不知道期待什麽。”
張衛一直非常關注跟殼體有關的信息,自然知道這當前最熱門的評論,輕聲說道:“現在我們隻能觀察。任何嚐試都如同石沉大海。包括持續輸入巨大的能量,也沒有任何反饋信息。”
平台上響起三聲警報,平台邊緣一圈圍欄的頂端亮起黃色的旋轉警示燈,位於等邊三角形上的三艘飛艇同時亮起急促閃爍的警示燈,脫離了係繩。很快,三艘同樣尺寸的銀白色飛艇飛到了空出來的位置,吊艙裏的人伸出長杆,把係繩往艇身拉,固定在吊艙底部的掛鉤上。這是在飛艇在換班,補充燃料和讓機組人員輪休。
秦司令觀看者這吸引眼球的場景,輕聲然而堅定地說:“石沉大海,我們就精衛填海。沒有別的方法就用笨辦法。”
張衛點點頭,沒有說話,目光順著飛艇的航線延伸。在那個方向,正是他的老家。如果張衛的目力再好一些,就能夠看到一個個的村子正在被搬遷:人們攜帶著行李坐上各種交通工具,正在殼體周圍製造一片直徑50公裏的無人區。這樣做的部分原因,就是那兩個核反應堆,在它的內部,埋藏著人類曆史上威力最大的兩枚熱核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