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有何見教?”劉遙最先反應過來,急忙上前說道。
“你們是何許人?”農夫將鋤頭豎在身邊,快速地拱了拱手,又拿起鋤頭來,十分戒備地問道。劉遙沒有注意他的問題,正在暗自慶幸於基本能夠聽懂本時空的人說的話。這話聽上去像是杭州話或者南京話跟粵語的混雜,不像想象中那種不是本地人就完全無法理解的海南話。看到鋤頭又橫了過來,才急忙按照劇本答道:“我祖上是浙江明州府人士,從小隨長輩在海外經商多年,如今迴鄉省親,卻不幸遭遇海難,流落此間。”
“欲往何處?”
劉遙指了指眼前的房屋。這是一幢頗有規模的磚砌宅院,還有磚砌圍牆圍繞著,屋頂類似福建或泰國那樣有著誇張的陡峭線條,高聳的飛簷跟想象中的古建築完全不一樣。
“所為何事?”
尋求幫助啊還幹嘛?再說這房子看上去也不像你家啊。劉遙抗拒著對方身上撲鼻而來的汗臭味,有點不知從何說起的感覺,隻好盡量口齒清晰地細說從頭:“在下略懂經商,稍知醫術。如今流落貴地,想尋找一戶殷實人家,一起做些買賣,也好安身立命。”
農夫想了想,轉身走在前頭,帶著一家人來到房屋跟前。為了調動氣氛,劉遙對老婆孩子說:“這房子看著果然有想象空間,跟我們一路經過的各種破木頭搭建的違章建築式的房子完全不是一迴事啊。這就是本時空的土豪嘛,哈哈。”兩位女士看了看前頭沉默寡言的壯實的農夫,實在開心不起來。
農夫快走兩步,敲響了門環。一顆蓬頭散發的碩大頭顱從猛然拉開的門扇裏伸了出來,待看到這衣衫奇特的一行人後,遲遲疑疑地問道:“孫正剛,這是……你請來的大夫嗎?”
農夫不響,退開半步,讓劉遙走向前去。
“你是大夫嗎?怎麽穿著和我們完全不一樣?莫非是海外來客?鄙人高見嶺,是這府上的管家,正在等醫生上門呢。”這位高管家也一樣滿身汗臭,卻是十分善談。
“在下劉遙……確是海外歸來……會一點跌打傷科……貴府上有人生病了?我不是很擅長醫術,不過卻知道些做生意和開工廠的事情,正是來跟貴府上主人家商議做些買賣的。”
這人直愣愣問了句:“腿摔斷能治麽?”
劉遙迴答:“……不是不能……隻怕東西不齊備。”
這人眼珠轉了轉,也沒有交待劉遙一家該怎麽辦,不發一言地迴頭走了。
梅先卓一點也不想見來客,因為他的兒子梅家駒從山崖摔下來跌斷了小腿,白森森的骨頭茬從腿肚子裏鑽出來,疼得滿頭大汗,而縣城裏的大夫卻遲遲不到。
“員外,老孫也沒說是什麽人,不過我看不像是普通人,就是穿得奇怪點。”蓬頭散發的高管家一邊大幅度地搖著扇子,讓梅先卓也扇到風,好降降火氣,一邊小心地說到。
“那他們有沒有說來幹啥的?”
“沒有。隻是說希望求見主家,說是可以一起做生意,還會開工場什麽的。”
“沒問他能治傷麽?”
“他說的我聽不大懂,說的好像叫做……不是不能。”
“不是不能?那就是能?趕緊請進來啊!”
“先生可會醫術?”梅先卓來不及寒暄,直接拱手問道,直愣愣地盯著劉遙。
“能治些外科症候,婦人懂些婦科。”
“不治內科?”
“不治。缺少器械和藥物。”
“能治骨折麽?”
“不是不能治,但怕藥物器械不齊備。”
“能開醫館麽?”
“藥物器械不好置辦,所以隻能診斷很少一些疾病,而能治的就更少。因此醫館還是不開的好。”劉遙盡量精確而簡短地表達著。這時空的語言還是不怎麽好懂,不比當年考雅思口語的感覺輕鬆。
劉遙表麵平靜地迴答著,心裏卻緊張運轉著。客廳裏缺少足夠的窗戶,光線暗淡,空氣也不怎麽流通。從厚重的牆壁、又高又小的窗戶來看,安全是遠勝於舒適的考慮因素。這顯然不是一個法治健全社會安定的時代。
梅先卓盡量平穩地問道:“我這裏有個傷患,先生可願意看看?”
“請。”劉遙端著架子做了個手勢。平靜沉著的態度讓梅先卓放心不小。實際上大半天過去了,縣城裏的陸大夫還不來,多半就是怕治不好躲起來了。兒子沒人診治,實在是兇多吉少。這時隻要有人願意治,也隻好病急亂投醫了。
一行人往大廳後麵走去,眼前是一個天井,看來這還是古代民居一進一進的格局。剛走進天井,就看到一個穿著綢緞衣服的的高大女人帶著個丫環模樣的女孩走過來,施了個萬福的禮,便一人拖住一個,把姚英和劉滿往旁邊拉開。
看劉家三人有點慌亂,梅先卓急忙說道:“這是內人,陪尊夫人去休息,用些茶點,說說話。”
高大女人對劉遙做了個萬福,笑著拉起姚英的手,眼睛隻往懷裏的嬰兒身上看:“妹子生的好兒子,公子一臉福相。”
“別慌,你們看她都穿著綢子衣服呢,何況說話還這麽客氣。不會有事的。待會要是可以治療,你們兩個來幫忙。則最好哄睡著,交給他們看著。”劉遙壓抑著自己內心的擔憂,寬慰著老婆孩子。看妻子不放心把孩子交給別人,又補了一句:“別猶豫了,我們一家四個都在人家手裏。”
姚英和劉滿一步一迴頭的被拉到旁邊的廂房,隻見裏麵放著一組典型的明式會客桌椅,茶幾上放著茶水和點心。劉滿老實不客氣,還沒坐下就吃喝起來。梅夫人對姚英做了個萬福,自我介紹:“我便是這家的夫人,大家都叫我梅夫人。倒不是圖個尊稱,隻是都這麽叫。來,都坐下休息一下。”姚英看著這滿眼的雞翅木家具,不知為何,頓時就放下心來,也不知從何說起,急忙給兒子喂點軟的點心。倒是劉滿匆忙咽下食物,抬著頭對梅夫人說:“你好,一會兒手術開始了,我們要去幫忙的,請你找個地方給我弟弟睡覺,並且找人看著他。”梅夫人愣了一下,吩咐丫頭去做準備。
劉遙獨自跟著梅先卓穿過大門來到第二進院子,就看到屋簷下臨時搭的一張床上臉色慘白的梅家駒和他那可怕的傷口,白色的骨茬刺破皮膚暴露在外,床褥上都是血,心裏十分沉重。這是一台大手術,而他唯一的依靠是幾小時前剛剛看過的一些視頻,還什麽設備都沒有。
“梅先生,恕我直言,就算是有足夠的材料和器具,我也難以保證治療成功。”劉遙沉吟片刻,緩緩開口道。他實在沒有把握做手術,又不好一口迴絕,隻好先探探虛實。
“我知道。確實兇多吉少。”
“梅先生可有延請傷科大夫?”
“實不相瞞,縣城裏的陸大夫,我也並不是完全放心。”
“那我的醫術,梅先生你完全不了解啊。”
“是的。所以你可能比陸大夫差。”梅先卓停頓一下,又說:“也可能比陸大夫好一些。我願意賭一下,丟一次骰子看看點數。”
“若是賭輸了呢?”
“陸大夫就算來了,他的技術我知道,也沒多大贏麵。何況,從縣城到這裏跑一趟,早該到了。他不來,是害怕治不好小犬難以向我交待。其實,隻要他盡力了,我哪裏會為難他。”
“我知道了。梅先生,萬一諸事不利,請允許我一家平靜離開。”
“我答應你。你需要什麽準備?”梅先卓一邊說,一邊招招手喊來七八個人,走在前麵的是高管家和孫正剛,一個個又像農夫,又像是江湖豪客,反正怎麽看都不像是下人。
劉遙也不管這些,徑直對著高管家吩咐起來:“備大鍋兩口,都用瓦塊擦洗到露鐵,都要燒一大鍋水。一隻鍋裏麵放一個木勺,一起煮開,水開一陣子就停火,另外一隻鍋一直燒著。十個大海碗,全部用堿水洗淨,清水衝洗,放到第二隻鍋裏煮。一把小刀,拆了木柄,通體磨光。針,絲線若幹。細繩一丈。木板這麽厚、這麽寬,六條。一丈白布。以上東西全部煮起來。再備三斤燒酒。廚房在哪裏?請帶我去。”
高管家帶著劉遙穿過第二進的堂屋,來到一個簡易棚一樣的東西跟前,說這裏就是廚房,其陰暗潮濕和肮髒雜亂讓人大吃一驚。盡管宅院寬敞高大,可是廚房卻就是在院子一角搭了個臨時違章建築一樣的四麵透風的棚子。本來打算利用鍋灶和餐具在廚房裏布置一個消毒間和備品間,但是現狀顯然不行,劉遙遲疑了一下,抬頭看看天不像要下雨的樣子,說道:“所有東西都放在院子裏。在院子裏架起爐子,爐子旁邊放兩張方桌。”他摸了摸廚房裏的桌子,抬起手來撚了撚手指頭,又問道:“有刨子嗎?方桌麵上都要刨一遍。”
高管家在一旁一疊連聲應道,同時效率極高地選擇跟在身邊的一群人中的某一個去做不同的事情,然後問道:“大夫,雞在哪裏殺?用狗麽?黑的沒找著,其它毛色的行麽?”
劉遙琢磨了半天才反應過來,這是說做法吧?強作鎮定地迴道:“……我家的規矩是不做法。醫者自有道,與法師不同。不過你要給我一間靜室,我有用。”這個房間是臨陣磨槍用的。高管家領著劉遙來到堂屋旁邊一個房間,發現竟然是閑置的,隻放著一張沒有被褥的木床和一些雜物。劉遙沒心思琢磨究竟是這個世界的房地產不值錢,還是梅家太有錢,趕緊拿出資料,猛看腿部的結構。還好有充足的插圖,且腿部的結構比較簡單,一會兒工夫,覺得心裏有點譜了,收好資料,打開房門。
一出門就看到高管家和孫正剛站在門外一步遠的地方,滿臉若有所思的神色,看不出是在偷窺還是在門外“護法”。劉遙想起這事不能靠自己一個人解決,於是向高管家吩咐道:“請把我妻子和女兒帶來,她們是我的幫手。另外,我還需要一個躺椅……躺椅知道麽?”高管家點點頭,對一直跟在身邊的孫正剛示意一下,讓他去搬。
孫正剛很快就搬來了躺椅,舉著躺椅站在院子中間。隨著各種東西陸續被運過來,高管家吩咐大家開始擺放。不需要劉遙交代,他把兩口大鍋放在遠離正屋的院牆邊,躺椅放在正屋門邊的屋簷下,隨後在靠近躺椅的院子裏放下兩張方桌。最後他拿起那一丈完整的白布,熟練地用刀割出幾塊a3紙大小的小塊和一些繃帶一樣的布條。
劉遙驚訝地看著這合理的擺放,正好看到妻子兒女神色平和地來到院子裏,劉滿嘴裏還在嚼著什麽東西,頓感放心,一時忘了奇怪高管家為何如此內行。
“高管家,把梅公子四肢綁在躺椅上。不僅要綁手腳,還要綁肩膀、大腿和軀幹,要把所有的關節都綁住,讓四肢都完全不能動,但是不能綁太緊,阻礙了血液流通。”劉遙一邊比劃一邊吩咐著,拿起燒酒喝了一小口,皺著眉問道:“這就是燒酒?”高管家迴答道:“弊鄉無有燒酒,隻有此等米酒。”劉遙急忙吩咐道:“備兩個酒壇,合一桶封酒壇的泥。找一根六尺長的青竹,細一點,把裏麵的結打通。還要一個最大的錫酒壺。”
劉遙讓人把所有的燒酒都倒入一隻酒壇,把青竹從壇口插進去,用那些小塊的白布蓋好整個壇口,再用封泥密封。青竹的另一頭插進錫酒壺,同樣用白布和封泥密封好。錫酒壺壺身歪斜著,壺嘴斜斜地朝下垂在另外一個酒壇口上。壺口和酒壇結合的地方也覆蓋著白布,沒有用封泥。在劉遙的指揮下,第一隻酒壇被泡進第二口鍋裏的開水之中。有人不斷挑來冰涼的井水添進鍋裏,讓鍋裏的水處於接近沸騰的狀態。冰冷的井水同時還不斷淋到錫酒壺上,並且注意不濺到第二個酒壇上的白布。劉遙和姚英一道準備著東西,低聲商量著剛剛看過的視頻裏的細節,一邊不時掃一眼那套蒸餾設備,直到聽到酒液滴滴答答滴下來的聲音,也聞到了熟悉的酒精氣息,才長長地鬆了口氣,吩咐跟著梅夫人的丫頭拿水來洗手。丫頭動作很快,馬上就端來一個小小的木盆,裏麵盛著大約一升水。劉遙歎口氣,對她說:“水不夠,你去……你估計挑不動,你去讓人挑一桶水來,另外,肥皂……胰子,堿,能夠洗手的東西,也請一並拿來。”
丫頭眨了眨眼,掉頭跑開,馬上就拿著一碗深灰色的碎渣跑迴來:“先生,這是堿。沒有胰子。”孫正剛跟在後麵穩穩當當地挑著兩隻大木桶走進院子。
“你們是何許人?”農夫將鋤頭豎在身邊,快速地拱了拱手,又拿起鋤頭來,十分戒備地問道。劉遙沒有注意他的問題,正在暗自慶幸於基本能夠聽懂本時空的人說的話。這話聽上去像是杭州話或者南京話跟粵語的混雜,不像想象中那種不是本地人就完全無法理解的海南話。看到鋤頭又橫了過來,才急忙按照劇本答道:“我祖上是浙江明州府人士,從小隨長輩在海外經商多年,如今迴鄉省親,卻不幸遭遇海難,流落此間。”
“欲往何處?”
劉遙指了指眼前的房屋。這是一幢頗有規模的磚砌宅院,還有磚砌圍牆圍繞著,屋頂類似福建或泰國那樣有著誇張的陡峭線條,高聳的飛簷跟想象中的古建築完全不一樣。
“所為何事?”
尋求幫助啊還幹嘛?再說這房子看上去也不像你家啊。劉遙抗拒著對方身上撲鼻而來的汗臭味,有點不知從何說起的感覺,隻好盡量口齒清晰地細說從頭:“在下略懂經商,稍知醫術。如今流落貴地,想尋找一戶殷實人家,一起做些買賣,也好安身立命。”
農夫想了想,轉身走在前頭,帶著一家人來到房屋跟前。為了調動氣氛,劉遙對老婆孩子說:“這房子看著果然有想象空間,跟我們一路經過的各種破木頭搭建的違章建築式的房子完全不是一迴事啊。這就是本時空的土豪嘛,哈哈。”兩位女士看了看前頭沉默寡言的壯實的農夫,實在開心不起來。
農夫快走兩步,敲響了門環。一顆蓬頭散發的碩大頭顱從猛然拉開的門扇裏伸了出來,待看到這衣衫奇特的一行人後,遲遲疑疑地問道:“孫正剛,這是……你請來的大夫嗎?”
農夫不響,退開半步,讓劉遙走向前去。
“你是大夫嗎?怎麽穿著和我們完全不一樣?莫非是海外來客?鄙人高見嶺,是這府上的管家,正在等醫生上門呢。”這位高管家也一樣滿身汗臭,卻是十分善談。
“在下劉遙……確是海外歸來……會一點跌打傷科……貴府上有人生病了?我不是很擅長醫術,不過卻知道些做生意和開工廠的事情,正是來跟貴府上主人家商議做些買賣的。”
這人直愣愣問了句:“腿摔斷能治麽?”
劉遙迴答:“……不是不能……隻怕東西不齊備。”
這人眼珠轉了轉,也沒有交待劉遙一家該怎麽辦,不發一言地迴頭走了。
梅先卓一點也不想見來客,因為他的兒子梅家駒從山崖摔下來跌斷了小腿,白森森的骨頭茬從腿肚子裏鑽出來,疼得滿頭大汗,而縣城裏的大夫卻遲遲不到。
“員外,老孫也沒說是什麽人,不過我看不像是普通人,就是穿得奇怪點。”蓬頭散發的高管家一邊大幅度地搖著扇子,讓梅先卓也扇到風,好降降火氣,一邊小心地說到。
“那他們有沒有說來幹啥的?”
“沒有。隻是說希望求見主家,說是可以一起做生意,還會開工場什麽的。”
“沒問他能治傷麽?”
“他說的我聽不大懂,說的好像叫做……不是不能。”
“不是不能?那就是能?趕緊請進來啊!”
“先生可會醫術?”梅先卓來不及寒暄,直接拱手問道,直愣愣地盯著劉遙。
“能治些外科症候,婦人懂些婦科。”
“不治內科?”
“不治。缺少器械和藥物。”
“能治骨折麽?”
“不是不能治,但怕藥物器械不齊備。”
“能開醫館麽?”
“藥物器械不好置辦,所以隻能診斷很少一些疾病,而能治的就更少。因此醫館還是不開的好。”劉遙盡量精確而簡短地表達著。這時空的語言還是不怎麽好懂,不比當年考雅思口語的感覺輕鬆。
劉遙表麵平靜地迴答著,心裏卻緊張運轉著。客廳裏缺少足夠的窗戶,光線暗淡,空氣也不怎麽流通。從厚重的牆壁、又高又小的窗戶來看,安全是遠勝於舒適的考慮因素。這顯然不是一個法治健全社會安定的時代。
梅先卓盡量平穩地問道:“我這裏有個傷患,先生可願意看看?”
“請。”劉遙端著架子做了個手勢。平靜沉著的態度讓梅先卓放心不小。實際上大半天過去了,縣城裏的陸大夫還不來,多半就是怕治不好躲起來了。兒子沒人診治,實在是兇多吉少。這時隻要有人願意治,也隻好病急亂投醫了。
一行人往大廳後麵走去,眼前是一個天井,看來這還是古代民居一進一進的格局。剛走進天井,就看到一個穿著綢緞衣服的的高大女人帶著個丫環模樣的女孩走過來,施了個萬福的禮,便一人拖住一個,把姚英和劉滿往旁邊拉開。
看劉家三人有點慌亂,梅先卓急忙說道:“這是內人,陪尊夫人去休息,用些茶點,說說話。”
高大女人對劉遙做了個萬福,笑著拉起姚英的手,眼睛隻往懷裏的嬰兒身上看:“妹子生的好兒子,公子一臉福相。”
“別慌,你們看她都穿著綢子衣服呢,何況說話還這麽客氣。不會有事的。待會要是可以治療,你們兩個來幫忙。則最好哄睡著,交給他們看著。”劉遙壓抑著自己內心的擔憂,寬慰著老婆孩子。看妻子不放心把孩子交給別人,又補了一句:“別猶豫了,我們一家四個都在人家手裏。”
姚英和劉滿一步一迴頭的被拉到旁邊的廂房,隻見裏麵放著一組典型的明式會客桌椅,茶幾上放著茶水和點心。劉滿老實不客氣,還沒坐下就吃喝起來。梅夫人對姚英做了個萬福,自我介紹:“我便是這家的夫人,大家都叫我梅夫人。倒不是圖個尊稱,隻是都這麽叫。來,都坐下休息一下。”姚英看著這滿眼的雞翅木家具,不知為何,頓時就放下心來,也不知從何說起,急忙給兒子喂點軟的點心。倒是劉滿匆忙咽下食物,抬著頭對梅夫人說:“你好,一會兒手術開始了,我們要去幫忙的,請你找個地方給我弟弟睡覺,並且找人看著他。”梅夫人愣了一下,吩咐丫頭去做準備。
劉遙獨自跟著梅先卓穿過大門來到第二進院子,就看到屋簷下臨時搭的一張床上臉色慘白的梅家駒和他那可怕的傷口,白色的骨茬刺破皮膚暴露在外,床褥上都是血,心裏十分沉重。這是一台大手術,而他唯一的依靠是幾小時前剛剛看過的一些視頻,還什麽設備都沒有。
“梅先生,恕我直言,就算是有足夠的材料和器具,我也難以保證治療成功。”劉遙沉吟片刻,緩緩開口道。他實在沒有把握做手術,又不好一口迴絕,隻好先探探虛實。
“我知道。確實兇多吉少。”
“梅先生可有延請傷科大夫?”
“實不相瞞,縣城裏的陸大夫,我也並不是完全放心。”
“那我的醫術,梅先生你完全不了解啊。”
“是的。所以你可能比陸大夫差。”梅先卓停頓一下,又說:“也可能比陸大夫好一些。我願意賭一下,丟一次骰子看看點數。”
“若是賭輸了呢?”
“陸大夫就算來了,他的技術我知道,也沒多大贏麵。何況,從縣城到這裏跑一趟,早該到了。他不來,是害怕治不好小犬難以向我交待。其實,隻要他盡力了,我哪裏會為難他。”
“我知道了。梅先生,萬一諸事不利,請允許我一家平靜離開。”
“我答應你。你需要什麽準備?”梅先卓一邊說,一邊招招手喊來七八個人,走在前麵的是高管家和孫正剛,一個個又像農夫,又像是江湖豪客,反正怎麽看都不像是下人。
劉遙也不管這些,徑直對著高管家吩咐起來:“備大鍋兩口,都用瓦塊擦洗到露鐵,都要燒一大鍋水。一隻鍋裏麵放一個木勺,一起煮開,水開一陣子就停火,另外一隻鍋一直燒著。十個大海碗,全部用堿水洗淨,清水衝洗,放到第二隻鍋裏煮。一把小刀,拆了木柄,通體磨光。針,絲線若幹。細繩一丈。木板這麽厚、這麽寬,六條。一丈白布。以上東西全部煮起來。再備三斤燒酒。廚房在哪裏?請帶我去。”
高管家帶著劉遙穿過第二進的堂屋,來到一個簡易棚一樣的東西跟前,說這裏就是廚房,其陰暗潮濕和肮髒雜亂讓人大吃一驚。盡管宅院寬敞高大,可是廚房卻就是在院子一角搭了個臨時違章建築一樣的四麵透風的棚子。本來打算利用鍋灶和餐具在廚房裏布置一個消毒間和備品間,但是現狀顯然不行,劉遙遲疑了一下,抬頭看看天不像要下雨的樣子,說道:“所有東西都放在院子裏。在院子裏架起爐子,爐子旁邊放兩張方桌。”他摸了摸廚房裏的桌子,抬起手來撚了撚手指頭,又問道:“有刨子嗎?方桌麵上都要刨一遍。”
高管家在一旁一疊連聲應道,同時效率極高地選擇跟在身邊的一群人中的某一個去做不同的事情,然後問道:“大夫,雞在哪裏殺?用狗麽?黑的沒找著,其它毛色的行麽?”
劉遙琢磨了半天才反應過來,這是說做法吧?強作鎮定地迴道:“……我家的規矩是不做法。醫者自有道,與法師不同。不過你要給我一間靜室,我有用。”這個房間是臨陣磨槍用的。高管家領著劉遙來到堂屋旁邊一個房間,發現竟然是閑置的,隻放著一張沒有被褥的木床和一些雜物。劉遙沒心思琢磨究竟是這個世界的房地產不值錢,還是梅家太有錢,趕緊拿出資料,猛看腿部的結構。還好有充足的插圖,且腿部的結構比較簡單,一會兒工夫,覺得心裏有點譜了,收好資料,打開房門。
一出門就看到高管家和孫正剛站在門外一步遠的地方,滿臉若有所思的神色,看不出是在偷窺還是在門外“護法”。劉遙想起這事不能靠自己一個人解決,於是向高管家吩咐道:“請把我妻子和女兒帶來,她們是我的幫手。另外,我還需要一個躺椅……躺椅知道麽?”高管家點點頭,對一直跟在身邊的孫正剛示意一下,讓他去搬。
孫正剛很快就搬來了躺椅,舉著躺椅站在院子中間。隨著各種東西陸續被運過來,高管家吩咐大家開始擺放。不需要劉遙交代,他把兩口大鍋放在遠離正屋的院牆邊,躺椅放在正屋門邊的屋簷下,隨後在靠近躺椅的院子裏放下兩張方桌。最後他拿起那一丈完整的白布,熟練地用刀割出幾塊a3紙大小的小塊和一些繃帶一樣的布條。
劉遙驚訝地看著這合理的擺放,正好看到妻子兒女神色平和地來到院子裏,劉滿嘴裏還在嚼著什麽東西,頓感放心,一時忘了奇怪高管家為何如此內行。
“高管家,把梅公子四肢綁在躺椅上。不僅要綁手腳,還要綁肩膀、大腿和軀幹,要把所有的關節都綁住,讓四肢都完全不能動,但是不能綁太緊,阻礙了血液流通。”劉遙一邊比劃一邊吩咐著,拿起燒酒喝了一小口,皺著眉問道:“這就是燒酒?”高管家迴答道:“弊鄉無有燒酒,隻有此等米酒。”劉遙急忙吩咐道:“備兩個酒壇,合一桶封酒壇的泥。找一根六尺長的青竹,細一點,把裏麵的結打通。還要一個最大的錫酒壺。”
劉遙讓人把所有的燒酒都倒入一隻酒壇,把青竹從壇口插進去,用那些小塊的白布蓋好整個壇口,再用封泥密封。青竹的另一頭插進錫酒壺,同樣用白布和封泥密封好。錫酒壺壺身歪斜著,壺嘴斜斜地朝下垂在另外一個酒壇口上。壺口和酒壇結合的地方也覆蓋著白布,沒有用封泥。在劉遙的指揮下,第一隻酒壇被泡進第二口鍋裏的開水之中。有人不斷挑來冰涼的井水添進鍋裏,讓鍋裏的水處於接近沸騰的狀態。冰冷的井水同時還不斷淋到錫酒壺上,並且注意不濺到第二個酒壇上的白布。劉遙和姚英一道準備著東西,低聲商量著剛剛看過的視頻裏的細節,一邊不時掃一眼那套蒸餾設備,直到聽到酒液滴滴答答滴下來的聲音,也聞到了熟悉的酒精氣息,才長長地鬆了口氣,吩咐跟著梅夫人的丫頭拿水來洗手。丫頭動作很快,馬上就端來一個小小的木盆,裏麵盛著大約一升水。劉遙歎口氣,對她說:“水不夠,你去……你估計挑不動,你去讓人挑一桶水來,另外,肥皂……胰子,堿,能夠洗手的東西,也請一並拿來。”
丫頭眨了眨眼,掉頭跑開,馬上就拿著一碗深灰色的碎渣跑迴來:“先生,這是堿。沒有胰子。”孫正剛跟在後麵穩穩當當地挑著兩隻大木桶走進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