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高空俯瞰東海,看到的是一片昏黃渾濁,與黃海毫無區別。長江口攜帶的巨量泥沙染黃了整個東海,從長江口向南直到溫州廈門一帶才能看到藍色的水麵,唯一的例外是寧波的象山灣,因為狹窄封閉,四周皆為石質海岸,海水稍微清澈,顏色介於黃與藍之間。


    象山灣內風平浪靜,一艘簡陋的漁船漂浮在暗黃的海麵上,劃出一道弧線,朝著灣口駛去,劣質柴油發動機的聲音震耳欲聾。這是一艘因為近海漁業資源枯竭而不得已投身旅遊市場的小型漁船。帶著從未見過漁業操作的城市居民在海上拖著漁網跑一圈,多少撈點海鮮現場煮來吃,是最近頗為時髦的新興旅遊項目。


    船上坐著一家四口。男主人劉遙正站在船尾的發動機旁,扯著嗓門跟船老大套近乎。船老大應付好他,急忙跑去船尾操縱卷揚機收網。劉遙滿意地迴到自己的妻子和13歲的女兒身邊,一手摟一個,說:“姚英,劉滿,看到沒,咱們正在轉向呢,船長同意開到灣口以外去啦。那裏四麵都是海,無論往哪裏望去,都看不到陸地。”女兒歡唿一聲,跑去船老大旁邊看收網。老婆目光跟著女兒移動,生怕出點意外,一邊將膝蓋上剛2歲的兒子劉則抱高一些,讓他看灣口外遠遠路過的巨大的集裝箱船。船體高大,像一堵移動的牆,一個個集裝箱就像牆上的磚塊。劉則掃了一眼,仿佛沒有興趣,低頭繼續玩手裏的塑料小魚玩具。


    “他還沒有這麽遠的視力。我讀過有關的科普資料,現在他隻能看到眼前十幾米範圍的東西。”劉遙慢條斯理地把桌上的一個空啤酒瓶放迴桌子下麵的紙箱裏,換出一瓶啤酒,從口袋裏掏出一把迷彩版的瑞士軍刀把酒瓶打開,再把軍刀收好,才拿起酒瓶對著瓶口喝了起來。姚英端起自己的杯子讓老公加了點酒,抬頭迎著風,輕輕喝了一口。


    劉遙看看妻子兒子,又看看遠處的女兒,仰頭喝下一大口酒,顯然心情大好。


    漁網拉到盡頭,竟然有不少收獲。魚蝦倒在甲板上四下亂跳,很快鋪滿了窄小的船尾。一兩隻運氣好的魚蝦又跳迴了海裏,船老大的老婆急忙把所有的漁獲往大盆子裏撿,手腳麻利。劉滿在一旁不去幫忙撿魚蝦,卻忙著把尺寸太小的往海裏丟。


    “咱們孩子的價值觀,算是已經塑造好了。善良,有主見,不功利,大氣——像我。”劉遙得意地對妻子說,又跟女兒調侃道:“小滿,你是不是要感謝我啊。帶你來玩這麽好玩的捕魚。”


    女兒毫不含糊地迴應道:“要不是你跟媽媽一意孤行地不顧人到中年還要再生一個孩子,按照我們家原來的計劃,我現在應該已經多去過三個國家了。”


    “要不是!要不是我們再生一個,等我們老了,你哪裏有個親弟弟來陪伴你?要不是你爸我娶了這麽好看的你媽,你哪裏有現在這麽好看?”劉遙笑眯眯地跟女兒鬥嘴。


    女兒大模大樣地迴擊道:“先生,我的母親肯定是這位女士,因此我的狀況是有保證的。是你應該慶幸能夠跟我們兩位成為親人。謝謝。”


    看著被反擊到沒話說而有點尷尬同時又很自豪的丈夫,姚英淡淡地笑了起來。注意到妻子的表情,劉遙嘿嘿一笑,拿起酒瓶跟妻子放在桌上的杯子碰了一下,說:“好不容易出來放風,多喝點。反正你也不喂奶了。”


    “是啊,生這個家夥真是吃夠了苦頭,都三年沒出門玩兒了。”


    “這次是實驗,看我們是不是能帶兩個孩子出門……”劉遙看看腳邊堆著的一堆東西,包括兩個裝載內容不明的雙肩包、兩個保溫瓶分別裝著滾燙的開水和溫度剛好飲用的溫水、一個裝奶瓶的包、一個裝滿熟食的竹編籃子等等,搖搖頭,告訴自己不要在意這些細節,接著說:“這次出行順利,接下來我們就往遠了跑,實施我們三年前就計劃好的台灣半個月自駕旅行!”一邊說,一邊覺得自己本質上是一個過度樂觀的人。


    把很小的魚蝦都放迴海裏之後,劉滿開始關注那些自己不認識的海油生物,不斷拿去問船老大。船老大忙著跟老婆一起料理食物,顧不得跟她囉嗦。新鮮海鮮的料理非常簡單,直接白水煮,熟了就能上桌。不一會兒,船老大就在桌上擺了一大不鏽鋼臉盆的白煮蝦、蟹和爬爬蝦,熱氣騰騰十分誘人。劉遙一邊埋頭大吃一邊對女兒說:“小滿,你別再去煩人家這是什麽那是什麽了。人家要燒飯。再問,待會兒耽誤我們吃飯你付得起責任嗎?快來吃飯。”


    把女兒哄來坐下之後,劉遙又說:“而且就算你問來名字,也不是符合動物分類學的標準名稱,是俗稱,沒有意義。”劉滿哼一聲,抓起一隻蝦,扭頭吃了起來。


    “爸爸,這是什麽?”


    “老板,這是什麽?”


    劉滿和船老大同時對劉遙發問。劉遙奇怪地抬頭看看兩人,發現兩人都目瞪口呆地看著船尾方向的海麵。


    順著兩人的目光看過去,那是一個前所未見的物體。從外觀判斷,像是一個放在海平麵上的海水構成的立方體,尺寸非常巨大,跟岸邊的山體一個數量級;目視距離估計有好幾公裏;垂直的立麵像鏡麵一樣平直光滑,而且礁石一樣穩定,看不出絲毫移動;頂麵隱約可見微微的波動,就像海麵自然的起伏。這方塊正好位於象山灣口最狹窄處,距兩邊的海岸差不多一樣遠。劉遙視力好,能看到方塊底部立麵被海水拍打時濺起的水花。


    “這是什麽?”劉遙喃喃地重複道,隨即又自言自語:“這是一大坨站起來的海水啊”。


    茫然觀望著,未知的恐懼和巨大的疑惑震驚了漁船上的人,讓他們沒法做出反應,默默地互相靠攏,聚集在一起。沒有人知道這時應該做什麽,包括改變漁船的航線或者把船停下來。漁船沿著原有的航向正在緩慢拉開與方塊的距離。


    劉遙試圖梳理出一些邏輯,他問船老大:“老王,這有多遠?”


    “不會超過5海裏。”船老大自信地迴答。


    “那尺寸有多大?”


    “應該是半海裏多點,1公裏左右見方。看上去像是正方的。”


    “這東西……這現象,沒見過也沒聽說過吧?”


    “從來沒有。”


    “不會是海市蜃樓之類東西吧?”


    “不是。我們開過去肯定能摸到它。”


    “我們不過去!我們趕緊離開吧,越遠越好!”姚英聽到這裏,想到了該做的事情。


    “不要著急,不要慌。”劉遙寬慰著妻子:“這個東西我看是超出了今天的科學,人類目前的知識都無法解釋它。這意味著我們的世界出了大問題:要麽是物理規則改變了,要麽就是一個強大的智慧生物出現了。無論哪種情況,如果要發生危險,咱們躲到哪裏去都逃不掉。現在沒有危險,那麽基本上是不會出事情的。”


    “有誰看到這個東西是怎麽出現的嗎?”劉遙環顧大家問道,想要繼續梳理一下思路。


    “我一直朝著那個方向的。好像前一秒鍾還沒有這個東西,後一秒鍾,一下子,就出現在那裏了。”劉滿迴答道。


    “這麽大個東西一下子出現,我們沒有聽到聲音,沒有看到移動,沒有感到風或者衝擊波。這個真是人類的科學以外的東西。”劉遙更加肯定了自己的想法。


    “我才不管什麽科學以外科學以內,我就知道這船上有咱們13歲的女兒和2歲的兒子!我們離開越遠越好!”姚英急急忙忙地說:“如果這個東西把我們弄死在我們家裏,那是我們的命,如果讓我們死在這裏,那是我們對自己不負責任!”


    劉遙琢磨了一下,點點頭對船老大說:“是啊,我們迴去吧。我們反正也做不了別的什麽事情。要麽過去摸一下,要麽也隻有遠離它。摸一下意義也不大,還是迴去吧,迴家,等這事搞大或者過去。”


    船老大眯縫著眼估算距離。他判斷此時與方塊的距離大約7公裏,覺得這是一個安全的距離。方塊看上去恰好位於象山灣口中心點,也就是說如果漁船要返迴出發的港口,航線一定要從方塊旁邊經過,實際上是在縮短和方塊的距離,這讓他充滿疑慮。於是問道:“原路返迴嗎?那可是從它旁邊過呢。”


    “從它旁邊過的話,最遠可以離開它多遠?”


    “1公裏上下。象山灣口就那麽大,它又在正中間。”


    “原路返迴吧。它要是要弄我們,100公裏也不安全;就算是有點輕微放射性啥的,1公裏也夠安全了。你得迴家,咱們的車也還在碼頭呢。”劉遙迴頭對女兒說:“真要是《2012》那樣的局麵,還得靠汽車跑到飛機場去。”


    漁船掉過頭來航行,方塊出現在漁船的前方略偏右的位置。隨著距離越來越近,所有人都開始緊張起來。到距離接近1公裏左右的時候,方塊已經占據了視野的大部分,必須把頭高高抬起才能看到它的頂端。此時方塊的細節更加清晰,看上去確實像是整整齊齊切下一塊1公裏見方的海水從海裏抬高了1公裏懸在海平麵上,還沒有斷了海麵波浪之間的聯係,微微起伏的頂麵就像是它腳下的海麵。劉遙一直盯著眼前豎立的平麵看,很想發現一個魚的橫斷麵出現在平麵上。他想象這立起來的海水下麵也許會有個1公裏見方的空洞,魚從周圍的海水裏遊到空洞的同時就出現在這站起來的海水裏,類似一種空間錯位或者瞬間移動。但是令他感到遺憾的是,什麽都沒有看到,沒有任何證據幫助他形成判斷。


    船老大關掉了發動機。突如其來的寧靜讓海水拍打船幫和方塊立麵的聲音變得分外清晰。


    “咱們過去嗎?”船老大猶豫地問道,隨即又補充:“我們的航線經過這個東西,最近的時候搞不好不到1公裏。航道不能太靠岸,不然會撞上礁石。”


    姚英緊張極了,把兒子抱得緊緊的,轉頭看著老公。


    劉遙也沒了主意,抿著嘴唇看著方塊,腦子裏千迴百轉,就是抓不住成型的念頭。漁船在水麵上飄蕩著。當初抽象判斷1公裏是足夠的距離,可是到了跟前,方塊那1公裏的高度形成的威壓讓人一點勇氣也沒有,不敢貿然接近。


    時間過去很久,劉遙最後還是下不了決心:“咱們等等吧。過去不安全;掉頭走就是外海,也沒法迴家。那咱們就等著吧,政府總會來料理這事,咱們也順便看看熱鬧。”說到這裏,突然想起來:“咱們應該馬上拍照發微信朋友圈啊。方塊的首次發現者,這是標榜史冊的事情,應該留下證據。”


    “爸爸,你已經來不及了。我和船老大基本上同時發現那個東西,我們是事實上的第一發現者,現在我是世界上第一個發布消息的人。”劉滿開心地說道。


    “那好吧,我來發微博吧。我爭取成為第一個在微博上發布的人。”父女兩越是緊張,越是沒心沒肺地嬉鬧起來。


    “我們是不是應該報警……或者說,報告給政府?”姚英總是能想到應該做的正事,急忙跟埋頭發朋友圈的兩個人商量起來。


    劉滿邊想邊說:“應該……報告給海岸警衛隊吧?或者是國家宇航局?”


    “那都是美國機構。咱們這裏,得報漁政吧?”劉遙無奈地笑笑說道。


    “我覺得應該報鎮政府。總是一級級上報的。鎮政府才知道應該往哪裏報。”船老大也提供了他的專業意見。


    “我看哪裏都不用報,他們已經知道了。”劉遙方向手機,指著天空說。兩架細小如蚊的飛機正高速飛來。雖然距離太遠看不清細節,但是緊密的編隊飛行和外形輪廓顯然揭示了這不是民航飛機。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和新世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意識形象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意識形象並收藏我和新世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