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北方軍大量裝備的舊款螢火蟲坦克,其76.2毫米口徑的十七磅坦克炮,可以擊穿914米遠的30度角傾斜的110毫米均質鋼裝甲,相比t-34/85隻是略占上風。但是螢火蟲坦克的炮塔正麵裝甲僅為76.2毫米,明顯居於劣勢。
唯一能夠取得優勢的性能,反而是螢火蟲坦克的機動能力。
螢火蟲坦克的優異機動能力和簡便戰場維護能力,是加工明顯粗糙的t-34/85坦克所不能比擬的。據說在德軍和蘇俄紅軍交戰的過程中,有一半以上的t-34坦克都是因為故障被拋棄的。
在這種情況下,在戰場上最短的時間內捕捉到敵人坦克,並發射出最多的精準炮彈,就成了雙方坦克大戰勝負的關鍵所在。
螢火蟲坦克轉動一周隻需要不足十秒鍾的精良炮塔轉動裝置,以及作為少數配備了火炮垂直穩定儀的坦克,使得坦克戰中螢火蟲坦克占盡了快速反應的優勢。
很快,部署在後方的一個螢火蟲坦克營趕了上來,同入侵的蘇俄t-34坦克爆發了一場大規模交戰。
半個小時後,入侵的蘇俄坦克師遭到重創,損失了超過七十輛坦克,被迫退了迴去。而反擊的北方軍坦克營,也損失了近五十輛坦克,失去了再戰能力。
蹊蹺的事情發生了。
興許是遠東共和國的瞬間覆滅,震驚了白宮的決策者們,美國人對蘇俄赤色威脅的恐懼再一次占了上風。
在滿洲裏交戰的隔天,美國人忽然決定向北方軍援助一批新的m4後期型坦克,並且還向北方軍推薦一種昂貴的風帽穿甲彈。
螢火蟲坦克是用m4坦克改進的,雖然當初是英國人改的,但是美國人清楚現在的北方軍政府有能力在m4後期型坦克上重新完成新款螢火蟲坦克改進。
莫斯科對北方軍政府大肆汙蔑,再三宣言要向邪惡的北方軍發動全麵的反擊作戰,徹底解放深受北方軍政府欺壓的勞動人民,但是卻始終磨磨蹭蹭沒有再次進攻。
北方軍不信這個邪,趁著蘇俄紅軍的海軍力量根本來不及到達太平洋,馬上派出艦船登陸南千島群島,狠狠打擊了莫斯科所謂遠東共和國一切資產都屬於蘇俄的狂妄叫囂。
剛才還在慶祝二戰結束的世界各國,一頭霧水地看著戰雲密布的遠東地區。西方列強更是屏住唿吸熱切期待著這場當年幹涉行動的延續戰爭爆發,即使是暗懷心事主動援助了北方軍的美國亦是如此。
但是蘇俄紅軍和北方軍之間的大戰最終沒有爆發。
據說莫斯科根據滿洲裏的坦克戰鬥結果估計了一番後,被迫放棄了全麵進攻北方軍的的計劃。
北方軍部署在防線後的五個野戰軍團,各自都轄有兩個裝甲師,而且步兵師也有一個獨立的坦克營,總共可以投入的螢火蟲坦克數量就超過三千多輛。
而在滿洲裏戰鬥中,蘇俄坦克部隊損失比幾乎達到了三比二,換言之至少需要投入超過四千五百輛t-34/85坦克才能殲滅北方軍的坦克部隊。這還是打成平手的情況下,要戰勝就需要更多甚至翻倍的坦克了。
做不到呀。
最瘋狂的去年也就生產了一萬一千輛t-34坦克。莫斯科仔細盤算之後,發現蘇俄紅軍為了鞏固東歐的占領,不可能再抽調更多的裝甲力量投入遠東戰場了。無論是中亞,還是遠東,任何一個方向爆發大戰,必然又是一次殘酷的庫爾斯克坦克大會戰。
現在的蘇俄已經是千瘡百孔,實在是無力再自行對抗一個類似於德軍戰力的勢力了。美國人私底下的動作,就已經說明蘇俄進攻北方軍雖然不會有反對者,但是絕對不會有盟友提供各種幫助了。
北方軍同樣做了戰場技術分析,意外地發現蘇俄紅軍t-34坦克的均質鋼裝甲質量居然是不靠譜的。
t-34坦克的裝甲雖然達到相應的厚度,但是在擊穿測試時卻明顯低於應該達到的防護能力,這也是在滿洲裏螢火蟲坦克以少博多依然打贏的重要原因。
總算不再恐懼t-34坦克狂潮了。
北方軍依然決定立即生產改進後的螢火蟲坦克,主要的區別就是其炮塔正麵裝甲厚度達到了89毫米,以及配備了可以在914米遠擊穿30度角傾斜140毫米均質鋼裝甲的風帽穿甲彈。
但是第一個批次上百輛新款螢火蟲坦克,卻沒有用在滿洲裏或者阿拉木圖方向,反而是衝向了北平城。
蔣光頭的部隊和救世軍部隊聯手,突然從北平出發,跨過山海關向葫蘆島發動突襲作戰。
除了心中有數的西方列強高層,全世界頓時一片嘩然,中國到底是怎麽了,外戰還沒有結束,內戰又開始了。
隻是蔣光頭和救世軍的一些軍閥也太小看北方軍了,當年的日軍華北方麵軍想了這麽多年依然沒能主動發起進攻,可見葫蘆島戰區的防禦強度。
惱火的北方軍,調動了剛剛換裝了第一批新款螢火蟲坦克的坦克營,配屬一個自行火炮營和一個裝甲兵營,直接就發動了反擊作戰。
當天下午,在漫天飛舞的p-51b戰鬥機掩護下,這個不足三千人的反擊隊伍,居然徹底打垮了將近五萬人的關內聯軍,一路追殺到北平城下,甚至來不及騰出手抓獲漫山遍野的大群俘虜。
一天之後,大本營手中最後一支戰略預備隊,穿著黑色軍服的衝鋒隊作戰旅,衝進了已經空虛的北平城裏。
守衛北平城的關內勢力,隻是象征性地打了幾槍,然後就一哄而散了。
已經搬迴洛陽的救世軍總部,目瞪口呆地看著北平戰事的結果,一片惶恐不安。得意洋洋來到南京的蔣光頭,更是一怒摔掉了好幾個名貴茶壺,好不容易找到借口送到江北搶地盤的一支部隊竟然就這麽煙消雲散了。
一周後,看似沉寂下來的救世軍老帥吳子玉突然發力,清除了一大批心思迥異的救世軍內部軍閥團體,徹底整肅混亂不堪的洛陽政權。
蔣光頭這迴終於慌神了,大批金元寶灑了出去培養出來的盟友,居然被清除掉了,而且迴到吳子玉手中的救世軍必然重迴北方軍的盟友一列,對南京政權造成了巨大的壓力。
山姆大叔見勢不妙,趕緊出手助陣了,美國人出麵調停。
北方軍再次選擇了停戰,同意了談判的條件,給多災多難的中國一個休養生息的機會。
民國三十四年十月,在北方軍控製下的北平城,國內各方的艱難談判正式啟動。
兩個月後,作為安定人心、洗脫日本盟友惡名的重要一環,泰國國王從瑞士迴到了曼穀,接受了剛剛反正的泰國軍政兩界效忠。
同樣在這個時候,駐守西婆羅洲的北方軍海軍一支艦隊,在南洋軍團也就是昔日的駐印軍一部配合下,突然攔截和扣住了前來接送日本戰俘迴國的大型航母葛城號。
聞風而動的美國海軍,差點和北方軍海軍大打出手。
堅決不讓北方軍海軍獲得一艘大型航母,是美國人的既定戰略,哪怕是一艘解除了所有武裝的空殼航母也不行。
葛城號航母屬於日本海軍設計的雲龍級中型航母,滿載排水量達到二萬多噸,可以搭載超過五十架飛機,編製艦員一千五百多人。
北方軍和美國海軍在南洋對峙長達數月,以至於全世界都看呆了眼睛,蘇俄人更是大喜過望。
最後,北方軍以退出朝鮮北部為代價,換取了美國海軍放棄追索葛城號航母的要求。
放棄朝鮮北部的天然屏障,就為了一艘不可預知的空殼航母,究竟值不值得,引起了無論是關外,還是關內都轟動一時的爭論。
但是當這艘被重新武裝起來的中型航母在大批驅逐艦的護衛下,出現在上海外海的時候,這些爭論立即平息下來,中國有海無防的局麵終於被破解了。
民國三十五年六月,陳安正式宣布辭去北方軍大都督一職。此時恰巧是泰國新國王登基的時候,有人在北方日報上刊出一篇文章,再論君主立憲製度對國家穩定的重要性,舉世一片嘩然。
三個月後,在激烈的爭執聲中,陳安毫不客氣地接受北方軍政府各界的勸進,宣布稱王,並且在隴南陳家莊建立秦王府。
南北和談瞬間破裂了。
民國三十五年十月,北方軍政府完成軍政分離,君主立憲正式確立,軍隊效忠秦王府,政府則完全走政黨選舉道路,一如泰國的政治體製。
同月,心灰意冷的吳子玉宣布下野,徹底解散救世軍勢力。
大批的救世軍成員並不願意接受北方軍政府的領導,選擇和南下的猶太人一起移民到了西婆羅洲,蘭芳自治領建立,接受北方軍的武力保護。
北方軍大舉南下。
在強大的武力麵前,遭到四麵圍攻的南京政權不到一個月崩潰了。
美國人出動了龐大的海軍艦隊準備進行幹涉,但是麵對似乎一夜之間就忽然冒出來的六艘中型航母組成的北方軍海軍機動作戰艦隊,最終選擇後退了。自然,美國國內強大的反戰勢力,也極大地扯動了白宮的政策決策,尤其是猶太人還在北方軍海軍護送下大量湧入蘭芳自治領的時候。
當然,還有更多的猶太人選擇去了更古老的故鄉,中東。
民國三十六年,中華民國戰後第一屆政府正式選舉組成,複興黨占盡了優勢。
次年,北方軍正式重組,整建製地改編為國防軍,但是依然隻效忠於秦王府,以避開政黨統治的不停搖擺特性,文人為主的國防部主管軍費和後勤補給,和軍人為主的參謀本部主管訓練和戰役指揮,互相牽製國防軍的各種行動。
秦王府派駐各個部隊的憲兵力量,則監察整個部隊的軍紀和軍功,其前身就是衝鋒隊作戰旅。
民國四十九年,秦王陳安病逝,其長子繼承王位。
此時的中華民國已經擁有西到巴爾喀什湖,東至庫頁島,南至南沙諸島,北至漠北和唐努烏梁海的廣闊地域,除了台灣島、海南島等大島嶼外,還占住了千島群島南端和蘇俄人扯皮不斷,同時還扶持建立了蘭芳自治領和琉球自治領。
陳安病逝的當天,葫蘆島大本營軍事基地突然發生重大事故,其核心區域發生了大麵積垮塌,煙塵散盡之後,一應事物消失得一幹二淨。
次日,緊急趕赴葫蘆島準備接手神秘軍事基地的新任秦王,瞠目結舌地看著已成廢墟的葫蘆島大本營,一臉手足無措的表情。
誰也不知道裏麵發生了什麽。
陳安去世前,到底跟繼承人說了什麽,也就成了永遠的秘密。
馬蓮河畔,一支不願意成為王族的陳氏家族成員,悄然無聲的坐上火車,遠赴江南,帶路的白發老婦人,是很想迴到家鄉的北方日報昔日大記者。
一個故事自此結束了。
--------------------
本書首發17k小說網
唯一能夠取得優勢的性能,反而是螢火蟲坦克的機動能力。
螢火蟲坦克的優異機動能力和簡便戰場維護能力,是加工明顯粗糙的t-34/85坦克所不能比擬的。據說在德軍和蘇俄紅軍交戰的過程中,有一半以上的t-34坦克都是因為故障被拋棄的。
在這種情況下,在戰場上最短的時間內捕捉到敵人坦克,並發射出最多的精準炮彈,就成了雙方坦克大戰勝負的關鍵所在。
螢火蟲坦克轉動一周隻需要不足十秒鍾的精良炮塔轉動裝置,以及作為少數配備了火炮垂直穩定儀的坦克,使得坦克戰中螢火蟲坦克占盡了快速反應的優勢。
很快,部署在後方的一個螢火蟲坦克營趕了上來,同入侵的蘇俄t-34坦克爆發了一場大規模交戰。
半個小時後,入侵的蘇俄坦克師遭到重創,損失了超過七十輛坦克,被迫退了迴去。而反擊的北方軍坦克營,也損失了近五十輛坦克,失去了再戰能力。
蹊蹺的事情發生了。
興許是遠東共和國的瞬間覆滅,震驚了白宮的決策者們,美國人對蘇俄赤色威脅的恐懼再一次占了上風。
在滿洲裏交戰的隔天,美國人忽然決定向北方軍援助一批新的m4後期型坦克,並且還向北方軍推薦一種昂貴的風帽穿甲彈。
螢火蟲坦克是用m4坦克改進的,雖然當初是英國人改的,但是美國人清楚現在的北方軍政府有能力在m4後期型坦克上重新完成新款螢火蟲坦克改進。
莫斯科對北方軍政府大肆汙蔑,再三宣言要向邪惡的北方軍發動全麵的反擊作戰,徹底解放深受北方軍政府欺壓的勞動人民,但是卻始終磨磨蹭蹭沒有再次進攻。
北方軍不信這個邪,趁著蘇俄紅軍的海軍力量根本來不及到達太平洋,馬上派出艦船登陸南千島群島,狠狠打擊了莫斯科所謂遠東共和國一切資產都屬於蘇俄的狂妄叫囂。
剛才還在慶祝二戰結束的世界各國,一頭霧水地看著戰雲密布的遠東地區。西方列強更是屏住唿吸熱切期待著這場當年幹涉行動的延續戰爭爆發,即使是暗懷心事主動援助了北方軍的美國亦是如此。
但是蘇俄紅軍和北方軍之間的大戰最終沒有爆發。
據說莫斯科根據滿洲裏的坦克戰鬥結果估計了一番後,被迫放棄了全麵進攻北方軍的的計劃。
北方軍部署在防線後的五個野戰軍團,各自都轄有兩個裝甲師,而且步兵師也有一個獨立的坦克營,總共可以投入的螢火蟲坦克數量就超過三千多輛。
而在滿洲裏戰鬥中,蘇俄坦克部隊損失比幾乎達到了三比二,換言之至少需要投入超過四千五百輛t-34/85坦克才能殲滅北方軍的坦克部隊。這還是打成平手的情況下,要戰勝就需要更多甚至翻倍的坦克了。
做不到呀。
最瘋狂的去年也就生產了一萬一千輛t-34坦克。莫斯科仔細盤算之後,發現蘇俄紅軍為了鞏固東歐的占領,不可能再抽調更多的裝甲力量投入遠東戰場了。無論是中亞,還是遠東,任何一個方向爆發大戰,必然又是一次殘酷的庫爾斯克坦克大會戰。
現在的蘇俄已經是千瘡百孔,實在是無力再自行對抗一個類似於德軍戰力的勢力了。美國人私底下的動作,就已經說明蘇俄進攻北方軍雖然不會有反對者,但是絕對不會有盟友提供各種幫助了。
北方軍同樣做了戰場技術分析,意外地發現蘇俄紅軍t-34坦克的均質鋼裝甲質量居然是不靠譜的。
t-34坦克的裝甲雖然達到相應的厚度,但是在擊穿測試時卻明顯低於應該達到的防護能力,這也是在滿洲裏螢火蟲坦克以少博多依然打贏的重要原因。
總算不再恐懼t-34坦克狂潮了。
北方軍依然決定立即生產改進後的螢火蟲坦克,主要的區別就是其炮塔正麵裝甲厚度達到了89毫米,以及配備了可以在914米遠擊穿30度角傾斜140毫米均質鋼裝甲的風帽穿甲彈。
但是第一個批次上百輛新款螢火蟲坦克,卻沒有用在滿洲裏或者阿拉木圖方向,反而是衝向了北平城。
蔣光頭的部隊和救世軍部隊聯手,突然從北平出發,跨過山海關向葫蘆島發動突襲作戰。
除了心中有數的西方列強高層,全世界頓時一片嘩然,中國到底是怎麽了,外戰還沒有結束,內戰又開始了。
隻是蔣光頭和救世軍的一些軍閥也太小看北方軍了,當年的日軍華北方麵軍想了這麽多年依然沒能主動發起進攻,可見葫蘆島戰區的防禦強度。
惱火的北方軍,調動了剛剛換裝了第一批新款螢火蟲坦克的坦克營,配屬一個自行火炮營和一個裝甲兵營,直接就發動了反擊作戰。
當天下午,在漫天飛舞的p-51b戰鬥機掩護下,這個不足三千人的反擊隊伍,居然徹底打垮了將近五萬人的關內聯軍,一路追殺到北平城下,甚至來不及騰出手抓獲漫山遍野的大群俘虜。
一天之後,大本營手中最後一支戰略預備隊,穿著黑色軍服的衝鋒隊作戰旅,衝進了已經空虛的北平城裏。
守衛北平城的關內勢力,隻是象征性地打了幾槍,然後就一哄而散了。
已經搬迴洛陽的救世軍總部,目瞪口呆地看著北平戰事的結果,一片惶恐不安。得意洋洋來到南京的蔣光頭,更是一怒摔掉了好幾個名貴茶壺,好不容易找到借口送到江北搶地盤的一支部隊竟然就這麽煙消雲散了。
一周後,看似沉寂下來的救世軍老帥吳子玉突然發力,清除了一大批心思迥異的救世軍內部軍閥團體,徹底整肅混亂不堪的洛陽政權。
蔣光頭這迴終於慌神了,大批金元寶灑了出去培養出來的盟友,居然被清除掉了,而且迴到吳子玉手中的救世軍必然重迴北方軍的盟友一列,對南京政權造成了巨大的壓力。
山姆大叔見勢不妙,趕緊出手助陣了,美國人出麵調停。
北方軍再次選擇了停戰,同意了談判的條件,給多災多難的中國一個休養生息的機會。
民國三十四年十月,在北方軍控製下的北平城,國內各方的艱難談判正式啟動。
兩個月後,作為安定人心、洗脫日本盟友惡名的重要一環,泰國國王從瑞士迴到了曼穀,接受了剛剛反正的泰國軍政兩界效忠。
同樣在這個時候,駐守西婆羅洲的北方軍海軍一支艦隊,在南洋軍團也就是昔日的駐印軍一部配合下,突然攔截和扣住了前來接送日本戰俘迴國的大型航母葛城號。
聞風而動的美國海軍,差點和北方軍海軍大打出手。
堅決不讓北方軍海軍獲得一艘大型航母,是美國人的既定戰略,哪怕是一艘解除了所有武裝的空殼航母也不行。
葛城號航母屬於日本海軍設計的雲龍級中型航母,滿載排水量達到二萬多噸,可以搭載超過五十架飛機,編製艦員一千五百多人。
北方軍和美國海軍在南洋對峙長達數月,以至於全世界都看呆了眼睛,蘇俄人更是大喜過望。
最後,北方軍以退出朝鮮北部為代價,換取了美國海軍放棄追索葛城號航母的要求。
放棄朝鮮北部的天然屏障,就為了一艘不可預知的空殼航母,究竟值不值得,引起了無論是關外,還是關內都轟動一時的爭論。
但是當這艘被重新武裝起來的中型航母在大批驅逐艦的護衛下,出現在上海外海的時候,這些爭論立即平息下來,中國有海無防的局麵終於被破解了。
民國三十五年六月,陳安正式宣布辭去北方軍大都督一職。此時恰巧是泰國新國王登基的時候,有人在北方日報上刊出一篇文章,再論君主立憲製度對國家穩定的重要性,舉世一片嘩然。
三個月後,在激烈的爭執聲中,陳安毫不客氣地接受北方軍政府各界的勸進,宣布稱王,並且在隴南陳家莊建立秦王府。
南北和談瞬間破裂了。
民國三十五年十月,北方軍政府完成軍政分離,君主立憲正式確立,軍隊效忠秦王府,政府則完全走政黨選舉道路,一如泰國的政治體製。
同月,心灰意冷的吳子玉宣布下野,徹底解散救世軍勢力。
大批的救世軍成員並不願意接受北方軍政府的領導,選擇和南下的猶太人一起移民到了西婆羅洲,蘭芳自治領建立,接受北方軍的武力保護。
北方軍大舉南下。
在強大的武力麵前,遭到四麵圍攻的南京政權不到一個月崩潰了。
美國人出動了龐大的海軍艦隊準備進行幹涉,但是麵對似乎一夜之間就忽然冒出來的六艘中型航母組成的北方軍海軍機動作戰艦隊,最終選擇後退了。自然,美國國內強大的反戰勢力,也極大地扯動了白宮的政策決策,尤其是猶太人還在北方軍海軍護送下大量湧入蘭芳自治領的時候。
當然,還有更多的猶太人選擇去了更古老的故鄉,中東。
民國三十六年,中華民國戰後第一屆政府正式選舉組成,複興黨占盡了優勢。
次年,北方軍正式重組,整建製地改編為國防軍,但是依然隻效忠於秦王府,以避開政黨統治的不停搖擺特性,文人為主的國防部主管軍費和後勤補給,和軍人為主的參謀本部主管訓練和戰役指揮,互相牽製國防軍的各種行動。
秦王府派駐各個部隊的憲兵力量,則監察整個部隊的軍紀和軍功,其前身就是衝鋒隊作戰旅。
民國四十九年,秦王陳安病逝,其長子繼承王位。
此時的中華民國已經擁有西到巴爾喀什湖,東至庫頁島,南至南沙諸島,北至漠北和唐努烏梁海的廣闊地域,除了台灣島、海南島等大島嶼外,還占住了千島群島南端和蘇俄人扯皮不斷,同時還扶持建立了蘭芳自治領和琉球自治領。
陳安病逝的當天,葫蘆島大本營軍事基地突然發生重大事故,其核心區域發生了大麵積垮塌,煙塵散盡之後,一應事物消失得一幹二淨。
次日,緊急趕赴葫蘆島準備接手神秘軍事基地的新任秦王,瞠目結舌地看著已成廢墟的葫蘆島大本營,一臉手足無措的表情。
誰也不知道裏麵發生了什麽。
陳安去世前,到底跟繼承人說了什麽,也就成了永遠的秘密。
馬蓮河畔,一支不願意成為王族的陳氏家族成員,悄然無聲的坐上火車,遠赴江南,帶路的白發老婦人,是很想迴到家鄉的北方日報昔日大記者。
一個故事自此結束了。
--------------------
本書首發17k小說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