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為什麽,本來應該早就增援上來的另外一個步兵旅,遲遲沒有趕赴獅泉河穀,造成印軍兵力缺乏,無力阻擋南部軍團的進攻。


    就在這段時間,過顯臣也組織兵力,順利擊潰了葛倫堡一帶的幾個城池守軍。然後下令所有印度人,隻準攜帶可以單人負載的東西,甚至不能帶上馬匹,立即離開交火區域。普通印度人幾乎是立刻就收拾起身邊僅有的包裹,趕緊離開這個突發戰火的地方。而那些大財主就倒黴了,除了貴重物品,根本拿不走多少東西。


    因為沿途被蜂擁南下的印度難民所堵塞,進展緩慢的印軍援軍部隊好不容易趕到葛倫堡時,指揮官們差不多要吐血了。所有被攻擊的城池已經是人去樓空,可以拆卸搬運的東西都被運走了。


    藏南更是笑話,隻有三個步兵營的占領軍,如何敢全軍出動圍堵火力強大的北方軍步兵營,結果遊擊戰術是打了,但是卻形成了對峙的局麵,印度軍方實在不給力呀。


    就在高桂滋徹底占領獅泉河穀的時候,印度方麵始終馳援不力的背後終於搞清楚了。就在前幾日,在倫敦召開的協約國會議,正式通過了關於“對俄國東部聯合進行幹涉”的決議。英國方麵當即決定不僅向陳安全麵退讓,而且還要提供援助,幫助陳安對抗邪惡的沙俄布爾什維克。作為殖民地印度,自然首先被犧牲了。


    第一六五章 戰爭紅利


    民國七年三月,協約國甚至還在仍處於西線大戰的情況下,依然通過了聯合幹涉蘇俄的決議,不僅是出於對蘇俄大沙文主義的恐懼,更在於雙方極端的階級仇視。


    英法美等國對於蘇俄消滅一切有產階級的瘋狂,充滿了極端的恐懼,不惜付出巨大代價也要幹涉或者消滅新生的蘇俄政權。甚至還有已經出現戰爭頹勢的德國,也派出軍隊對蘇俄進行打擊,他們更加恐懼這個由德國人自己親手放出的潘多拉魔盒。


    沙俄完全是一個異類的國度。


    從十六世紀開始,沙俄的全部曆史就是大俄羅斯沙文主義的確立和泛濫過程,甚至一直延續到今天。


    “專製、正教、民族”就是大俄羅斯沙文主義的核心思想。但是這個核心思想,與“平等、博愛、自由”思想完全不同,反而是極端右傾的暴力擴張主義。


    大俄羅斯沙文主義認為,“專製”是俄羅斯完整、鞏固、強大和尊嚴的基礎,俄羅斯的領土隻能擴大,不能縮小,隻能統一進來,不能分離出去。“民族”隻是指大俄羅斯民族,隻有它才能在國家中享有統治的權利。“異民族”是曆史廢物,注定成為統治的對象。


    正是因為存在這種思想,沙俄帝國憑借直接暴力,瘋狂擴大俄羅斯的統治範圍,一切異教徒、反專製分子和異民族都遭到宗教、階級和民族的壓迫。


    而新上台的沙俄布爾什維克,口頭上宣稱徹底廢除大俄羅斯沙文主義,實際上卻是更加殘酷和更具欺騙性的繼續執行這種政策。這從沙俄布爾什維克不斷地出爾反爾,不斷地宣布某某共和國人民自願加入所謂聯盟,不斷地策劃對異己分子的大清洗就可以看出。


    但是北方軍和蘇俄軍隊的大戰,卻僅僅隻是第一個因素。北極熊是欺壓中國最殘酷的帝國,甚至超過英法等其他歐美列強所有惡行的總和。


    除了被沙俄幹脆滅國的無數國家,在近現代史上,中國和波蘭是世界民族史上最淒慘的民族之一,而元兇都有俄羅斯帝國。


    在這種情況下,北方軍和印度殖民地的戰鬥,成了可恥的內訌和毫無利益的戰鬥。


    反正犧牲的也不是英國人的利益,新任英國駐印度總督,很是幹脆的答應了陳安的所有條件。以至於,有些吃驚的陳安都恍惚自己是不是開價太低了。


    剛開始進行談判沒多久,印度總督簽署文件,承諾廢止毫無法律效益的麥克馬洪線,將中印邊界一律恢複到原有的傳統習慣線,並且向北方軍支付一定數額的被俘印軍生活費。


    這樣一來,不僅已經被陳安收複的阿克賽欽以南地區在法理上明確了中國的歸屬,而且也正式確認了藏南原本屬於中國的依據。


    同時,北方軍在亞東戰役以及西段反擊中,先後擊潰二個步兵旅,抓獲了至少五千多名俘虜,裏麵還有不少營級以上英軍指揮官。


    陳安本來是要求戰爭賠償的,但是英國人答應了給予北方戰爭的財力物力援助,也就不好意思開口了。但是,陳安拐了一個彎子,要求印度總督支付這些被俘印軍的生活費,實際上仍然是索要戰爭賠款的問題。


    據說當時印度總督得知這一要求,氣得大拍桌子,直罵陳安無恥之至,喝令談判人員通知北方軍代表,要求立即返還葛倫堡被拆卸或掠走的所有財產。


    北方軍的談判代表,也就是南部軍團指揮官高桂滋,隻好苦笑著將陳安的堅決指示讀給印度方麵聽。陳安毫不妥協,直接威脅要調集十個旅的兵力,到德裏一帶遊逛遊逛。


    印度總督差點鼻子都氣歪了,打又不讓打,無恥又比不過陳安,最後隻好後退一步,將陳安提出的價錢砍掉一半,權當安慰自己了。


    按照最後議定的價款,印度方麵拿出了價值一百五十萬銀元的黃金,贖迴了五千多名印軍俘虜。陳安的價格是按照普通北方軍的年餉銀為基數,然後乘以四倍的所謂西藏後勤係數,理由是糧食都要從青海運來,實在太貴了。


    印度談判代表當場吐血,直接恨恨地說,你們還不如到我這裏買呢。最後談下來的價格,是二倍後勤係數,不是四倍。


    加上從葛倫堡一帶搜掠去大約三百五十多萬銀元價值的財物,北方軍在第一次反擊作戰中赫然獲得了五百萬銀元的戰爭收入。


    但是財務署計算出來的數據,卻著實讓北方軍高層大吃一驚。


    因為步兵是梯次投入戰鬥,實際隻消耗了大約五個步兵營的戰役彈藥基數,價值近一百七十萬銀元。而空軍在這場反擊戰中,不僅承擔了後勤主力,還擔任了重點地段的攻擊任務,也消耗了大約五個空軍連隊的戰役物資儲備,價值超過一百三十萬銀元。


    如果不計算餉銀耗費和折算的飛機人員,對印反擊戰竟然獲得了近二百萬銀元的戰爭紅利。北方軍政終於第一次體會到了陳安無利不起早的切實威力。


    這還是一個簡單的數據反應。


    更複雜的計算,是軍械署的專家分析出來的。一個步兵營的戰役物資基數,在不計算汽油的情況下,大約是七十噸物資,平均下來也就不足五千銀元每噸。但是空軍聯隊的戰役物資基數,在不計算汽油的情況下需要九十多噸,平均下來卻隻有二千多銀元每噸。


    如果加上汽油,空軍的平均物資成本還要下降,飛機都是吃油大戶呀,步兵營隻有十幾輛卡車加汽車而已。


    也就是說,如果買飛機不用錢的話,用空軍作戰的效費比,遠高於地麵部隊的進攻。


    徐永昌等人覺得不可思議,趕緊組織人手對炮兵營的效費比進行測算,竟然真的得出機械化提升的前提下,平均作戰物資成本是要下降的,但是作戰物資噸位卻在上升的結論。


    陳安大為興奮,北方軍政府缺的是足夠的人力資源,但是軍火物資卻是不會短缺的,實在不行可以拖延交貨優先滿足內部需要嗎。


    除了汽油的問題。


    幸好胡景翼的北部軍團成功奪取了巴爾喀什湖地區,並且向西南方向進攻,終於和產油的波斯打通了陸路交通。轉變立場的英國人,也轉而支持陸路交通線的打通,便於歐洲更方便地向北方軍政府進行援助。


    第一批援助物資不僅有北方軍急需的汽油,還有一批陳安點名采購的法國雷諾ft17坦克。


    第一六六章 艱難的財政


    但是西方列強的兩麵三刀卻是陳安所未能預見到的。


    英國人在倫敦會議後,不僅立即放開伊朗的油料銷售,而且主動向陳安承諾,以國家的名義,無任何附加條件購買三倍於當初陳安所購協約國國債的北方軍政府建設債卷。


    鑒於實在糟糕透頂的財政狀況,思考很長時間後,陳安同意了這個援助。北方債卷從此第一次向國外購買者敞開了大門,但是僅限於政府名義。


    但是很快陳安又開始後悔,怎麽當初隻購買了一千萬銀元的協約國債卷呀,如果是三千萬銀元債卷,那麽英國人今年就可以一次性承銷掉今年的戰爭債卷份額了。


    日不落帝國的確是財大氣粗,駐上海領事館接到倫敦指令後,幾乎沒過幾天就籌集了三千萬銀元資金,通過克勞澤的上海北方銀行分行購買了北方債卷。


    如此一來,克勞澤雖然沒有推銷出去民國七年的北方債卷,但是卻將民國六年的三千萬銀元債卷窟窿給填上了。


    得到了新武器,又獲得了巨額債卷支持的陳安,雖然身上背負的欠債簡直是天文數字,但是足以繼續勉強打下去了。


    東部、西部、北部三個軍團都打得非常不錯,有些誌得意滿的陳安,自然有些飄飄然了,也就是疏忽了印度總督協議的後續操作。


    結果英國政府在一些幕後人物的操作下,竟然偷偷將所謂的麥克馬洪線寫入了大英帝國外交政策匯集等文獻材料,成功地為日後第二次中印邊界戰爭埋下了伏筆。在這次暗中進行的政策陷阱中,出力最大就是兩位意外下台的印度總督。


    所幸陳安不是沒有後手,在情報署的策劃下,還是秘密和印度穆斯林進行了接觸,甚至在尼泊爾王國政要中成功建立了聯係。


    民國六年末,北方軍政府是一邊打仗,一邊大跨步發展。超過三百萬移民的增加,使得北方軍政府下轄的甘疆蒙三地超過了二千萬人口。甘肅財政收入亦是超過一千六百萬銀元,雖然仍遠遠低於江浙一帶富裕省份,但是已經接近全國各省平均水平。


    當然,這是指甘肅的財政收入,其他地區包括後來收複的藏區,暫時都隻有財政支出而沒有收入。而在這個時間段內,僅江浙兩省厘金的收入一項就高達一千萬銀元。


    但是已經相當不容易了。當年陳安剛接手甘肅時,彭英甲拎給他的財政簿子上,勉勉強強隻有四百萬銀元收入,差點連布政司的日常支出都不能保障了。


    第一個鐵路五年計劃正式結束了,北方軍政府不僅完成了從階州到蘭州,最後至安西的鐵路主幹線建設,甚至還加建了蘭州至寧夏的鐵路線。正是靠著這個龐大的投資拉動,布政司的財政收入才能在五年之內就實現了兩番。


    在彭英甲樂觀的估計中,民國七年的財政,將出現一個曆史性的突破,第一次不再需要陳安的軍費補貼,就可以繼續修築五百裏的鐵路線,甚至還能有史以來第一次拿出一百三十多萬銀元軍費投入。


    按照布政司和徐士遠總辦的規劃,民國七年的鐵路線將修築安西至哈密方向,以盡可能減少胡景翼北部軍團作戰物資的卡車運輸裏程。


    火車運輸用的燃料是煤,這個東西在陝西或者山西實在太多了。而卡車用的可是北方軍政府稀缺的汽油,大部分是要進口的。因此,多一裏的鐵路線,就可以省掉無數裏的汽車油費。


    隻是可惜在怎麽精打細算,也難以應付陳安的大手筆折騰。


    為了彌補防禦缺口,陳安再次增加了一百八十個營的動員旅整訓計劃,準備到民國七年末的時候,使北方軍的總員額達到五十萬人。但是要實現這個可怕的方案,即使按照動員旅簡編一半火力的原則,也至少需要二億九千萬銀元。


    且不說陳安已經欠下的一億五千六百萬債務,單單隻有七千五百萬的軍火利潤也根本不足以支撐如此高額的軍費。況且,克勞澤在上海募集到七千萬銀元債卷後,也後續乏力,無法募集到更多債卷。


    就是陳安的軍火車間也完全不能承受如此巨量的生產壓力,畢竟英國人要求的五百萬發75毫米炮彈還是要生產的,準備前往歐洲戰區的二十個戰鬥機中隊飛機也是要提供的,很難還有足夠產能滿足陳安瘋狂的擴軍需要了。


    參謀本部被迫再次修改動員旅的火力配置,將已經降低一半的標準又調低二分之一,總算減下來七千多萬銀元費用,然後又大量削減動員旅儲備彈藥基數,總算是滿足了軍火車間加蘭州機器局一年所能提供的產能限製。


    軍費卻是不能再壓縮了,否則前線軍火都供應不足了。


    遠在紐約的尼森伯姆發揮了他那靈敏的金融嗅覺。在得知陳安接受了英國政府提供的購買債卷援助後,尼森伯姆馬上聯合軍方說服了美國政府高層,向陳安伸出橄欖枝,同樣以國家的名義購買五千萬銀元的北方債卷。


    既然已經放開政府間的融資渠道,陳安很幹脆地同意了。


    隻是尼森伯姆電報的末尾,加了一句,華爾街的金融大亨們對陳安的債卷也是非常感興趣,建議陳安是否考慮一下更進一步放開債卷購買限製。


    一開始沒有注意到這一條的陳安並不在意,結果馬上就接到了克勞澤發來的急電,痛斥金融寡頭有可能刻意製造的天大陷阱。


    陳安當即給嚇住了。


    債卷還不上的時候,就是北方集團覆滅、陳安身死的時候,而這個時候是可以由金融巨鱷掌控的,克勞澤就是這麽寫的。


    而且,他還加上一段分析,詳細闡述了金融巨鱷們為了獲得北方集團這塊蛋糕,有可能故意援助沙俄布爾什維克,甚至挑動國內其他軍閥進攻陳安,從而使北方軍敗北,最終因為失利導致經濟垮塌,債務危機隨後就會爆發。


    冷汗淋淋的陳安,馬上重新簽發一條備忘錄,獲得英美兩國提供的八千萬債卷資金後,停止向外國政府兜售北方債卷的行為。


    近三億銀元的債務,讓陳安亦是茶飯不香。最後還是克勞澤、萊恩和科瓦爾等人聯合提議,在北方軍政府轄區全麵施行北方幣政策,允許紙幣和硬通貨同時流行,將大量的金銀囤積起來作為抵押物,等額發行或超額發行北方幣。


    陳安一看到超額兩個字,兩眼頓時發亮起來,馬上就同意了。


    第一六七章 不經意的改變


    民國七年四月,就在英、日兩國幹涉軍突然占領海參崴的時候,北方銀行正式獲得北方軍政府的授權,承擔了北方幣的發行任務。


    北方軍政府以庫存黃金為抵押,規定一盎司黃金約等於十一元多北方幣,為了方便計算,幹脆就統一為三盎司黃金等於三十五元北方幣。


    不使用中國自己的斤兩單位為基準,而采用西方黃金盎司標準,是克勞澤的提議。中國的斤兩標準實在變化太大了,而且幾千年用下來已經有了無數種不同稱重標準,很容易被混淆,也容易讓人鑽空子。


    一盎司黃金相當於滿清庫平重標準的八錢三分黃金,按照當時大約一比十的金銀比價,可以兌換八兩三錢的庫平銀,折算成民國銀元就約等於十一點六銀元了。


    一直延續下來的北方銀行卷大致相當於同規格的銀元標準,克勞澤自然不會去擅自修改,隻是按照曆來習慣將等價物標注為黃金罷了。


    陳安曾經問過克勞澤,當初說的金貴銀貶怎麽好像感覺不明顯,甚至還有金貶銀貴的感覺。克勞澤答複,這是中國人喜歡大量藏銀的傳統導致,等到戰亂進一步擴大,所有的銀子就會被迫拿出來,到時候銀價自然就貶值了。


    聽完迴答,陳安不禁笑了出來。


    不說別人,陳老爺子每年就非要在院子裏,找上一個角落神神秘秘的埋上一些金銀,嘀嘀咕咕地說這是救命錢。虎子沒辦法,都當了好幾迴挖坑師傅了。


    克勞澤分析得沒錯,袁世凱殞命以後,更大的亂世跡象已生,人命越來越不值錢了,家破人亡、妻離子散的情況日益增多,黃金和白銀的兌換價格已經再一次開始鬆動。


    整個明清時代,黃金和白銀比,大致都在一比十左右。清末有過一次幅度較大的金貴銀賤時候,也就是太平天國時代,曾經達到一比十五左右。


    極端的時候,就是鴉片戰爭之前短暫時刻,因為大量的貿易順差,導致滿清王朝從國外輸入的白銀超過了中國自身的需要,結果曾導致黃金兌換白銀一比二十的比例。但是隨後中國強大的民間藏銀習慣,很快就將多餘的白銀消化下去,使得兌換比迴到正常比值。


    但是在戰亂年代,民間藏銀習慣就難以為繼了。不是說盛世古董,亂世黃金嗎。身處亂世,藏得再多的白銀,不如糧食來得實惠,尤其是逃命的時候,自然是更輕巧值錢的小黃魚便於攜帶了。


    才過了二三年後,北方集團堅持用黃金作為發行貨幣抵押物的做法,馬上就體現出了巨大的效益。上海市場黃金對銀元的比值,開始陸續跌落到一比二十一,最後甚至達到一比九十六。


    尤其是後來美國宣布廢除銀本位,改用金本位後,直接規定一盎司黃金等於三十五美元,不僅使得美元進一步貶值,並在國際市場大肆收購白銀。最終造成最大的銀本位國家中國的貨幣市場差點奔潰,唯有北方軍政府所屬地區順順利利的渡過了這次金融危機。


    隻是國家掌握了貨幣發行權,就會濫發貨幣以彌補財政赤字,而私人掌握了貨幣發行權,則又會導致寡頭財團最終控製國家政權。這是一個無解的矛盾。


    在克勞澤的提醒下,陳安也看到這一巨大的隱患。


    經過幾天的深思熟慮,陳安最終做出決定,將北方銀行的所有人改成自己私人持有,北方集團其他公司的所有人則改成股份形式,北方銀行通過股份占據了最大份額。


    軍政府和北方集團徹底脫離關係。軍政府通過向銀行提供抵押物,獲得相等的貨幣,並授權北方銀行發行。甚至在必要的時候,軍政府利用自己的年收入向銀行借貸,提前獲得相應的北方幣,這就是北方債卷了。


    北方銀行擁有發行貨幣的權利,但不能確定發行的額度。軍政府將發行貨幣的權利,永久性的授予北方銀行,但這個額度是根據軍政府的抵押物確定的。


    財團和軍政府終於形成兩個相互依托但又相互製衡的權利構成。


    萬惡的資本呀,陳安簽署永久授權北方銀行貨幣發行權的法令時,腦子裏不由冒出一句克勞澤經常掛在嘴上的話語。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軍火帝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深海帶魚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深海帶魚並收藏軍火帝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