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裝下來的火炮一股腦銷售給北洋軍後,陳安非常高興的發現,換裝的成本減去轉手的收入後,北方軍實際上隻增加了六十多萬兩的額外支出,轉手的收入就消化掉了換裝的四分之三支出,擁有自己的軍火工廠真是好,省一兩銀子也是好事呀。
當然也有令人扼腕歎息的消息。
馮如在廣州飛行表演結束,準備降落時,愕然發現降落跑道上出現兩名幼兒在玩耍,緊急采取拉起再迫降方式的馮如失手了,飛機墜落在跑道一側,馮如先生送往醫院救治途中就不治身亡。
事後,突然出現在跑道上的兩名幼兒也神秘地消失得無影無蹤。整個馮如墜機事件猶如霧裏看花,詭譎難辨,始終搞不清楚真實的原因。
在上海各國代理人之間混得風生水起的尼森伯姆,卻發來一個從洋人自己酒桌上聽來的消息。日本人也正在積極發展航空工業,對中國快速興起的飛機製造很是不喜。廣東孫大炮的身邊,到處都是所謂的日本人顧問,尤其是孫大炮幾次讚賞馮如後,日本顧問表現出了極大的不滿。很快,馮如就出事了,南方的飛機製造就基本陷入了停滯。
陳安摸摸鼻子,有些恍然了,既然南方有大量日本顧問會出事,那麽北方日本顧問更多,應該也有類似的事情差不多呀。
接到陳安的指示,情報司在北京的人員悄悄追蹤了一下中央政府的飛機製造事業。
情報司很快反饋迴來消息,早在宣統二年,滿清政府就曾令留日歸來的劉佐成和李寶在北京南苑建廠製造飛機,甚至在宣統三年夏製成過一架試驗飛機,可惜試飛時不知什麽原因墜毀。
陳安感興趣了,日本人不喜歡的事情,他一定要去幹幹。
情報司在北京的人員,秘密接觸劉佐成和李寶,爭取他們來階州發展。尼森伯姆找到南方革命黨,直截了當地提出用還在階州大牢的黃鉞,換取全部馮如遺留下來的技術資料。
生活陷於貧困的劉佐成和李寶接受了邀請,攜帶家眷動身來到了階州,看到綿延漫長的鐵路線和巨大的鋼廠,恍如做夢一般,這是經碧口上岸,初到階州所有人的第一印象。
幾箱子的技術資料,也很快送到了階州。
滿臉胡渣,眼神黯淡無光,神情萎靡的黃鉞神情複雜地看了一眼繁華的碧口碼頭,有些蹣跚地走上了去上海的輪船,從此一去不再複返。
民國元年過去了。
第九十一章 一千萬銀元
民國二年,新編練的十五個營正式入列,擁有二十九個營實力的北方軍,按照北京中央政府在去年底頒布的軍製改革方案,正式調整部隊編製。
但是因為不可能得到中央政府承認,陳安也不想讓北京可以趁機插手甘肅事務,北方軍的新編製幹脆撇開了需要得到大總統授權才能獲得的師一級編製。
在以鎮守地方為主要任務的背景下,北方軍軍務司正式發布命令,組建三個混成旅,鎮守渭川道也就是秦州和階州的秦階混成旅,鎮守涇原道也就是涇州和固州的涇原混成旅,鎮守蘭山道也就是蘭州與河州的蘭山混成旅。
寧夏道暫時由二個步兵營鎮守,待下半年新兵補充後,再行組建寧夏混成旅。
每個混成旅下轄二個步兵團,共六個步兵營,混成旅直屬一個75毫米山炮營和一個105毫米加農炮營,全旅共八個營,近五千二百人。
剩下的五個營中,駐守寧夏道二個營,轉隸新成立的軍法司總部一個營還要兼保衛蘭州機器局和蘭州陸軍總醫院的任務,轉隸剛遷移到蘭州的情報司總部一個營,最後一個營是直屬大本營的122毫米榴彈炮營。
北方軍總司令陳安兼任秦階混成旅指揮官,柳石任涇原混成旅指揮官,林玉山任蘭山混成旅指揮官。
真正的作戰部隊減少到三個混成旅加三個營,共二十七個營,一萬七千五百多人。
但北方軍政府的真實戰爭潛力,遠不是這麽點人手。
趙四擔任總監的軍務司下麵還有駐守在北寨訓練大營的十五個新兵營,虎子擔任總監的軍械司擁有脫胎於鐵路警衛營的二個後勤輸送營。柳石擔任總監的軍法司除了蘭州總部的一個營,還有編製在軍法司,卻相對獨立的陳家莊護衛營、北方集團護衛營。
在碧口還有王洪巽任指揮官的水師一個營兵力,甚至陳安自己兼任總辦的階州武備學堂,在大規模擴編後,始終保持二個不滿編的士官生營駐守在中寨訓練大營,足足近千名北方軍最精銳的士官生隊伍。
除了戰鬥兵員看上去略少於其他省份瘋狂擴軍的部隊外,實際上即使北洋六鎮全力來攻,估計要討不了好去。
彭英甲第一次向陳安提出了年度預算的概念。
陳安拿著茶杯聽了半天,愣是沒有聽懂,他來錢來得快,已經有點想不通還要量入而出的計劃安排了。
然後,挺著大肚子的林月兒無奈接過了北方軍政府和甘肅布政司的協商事務。
民國初年全國厘金收入不過三千六百萬元,而甘肅僅九十萬元,約占了全國的四十分之一,富庶省份浙江則有四百二十多萬元,江蘇更有五百七十多萬元。
光緒年間正常年份,全國歲入大約八千一百多萬兩銀子,約合民國初年銀元一億一千多萬元。甘肅歲入至今亦不足四百萬銀元,差的年份不足三百萬元,也大約是全國的三十分之一或四十分之一。
彭英甲根據階州突飛猛進的經濟發展推斷,隻要有龐大的經濟刺激計劃支撐,甘肅也可以在五年內趕上江浙一帶的富庶程度,將歲入水平提高四倍以上,達到一千六百萬元。
至於所謂龐大的經濟刺激計劃,任誰都知道彭英甲提出的肯定是鐵路。但是這位北方軍政府自己任命的甘肅布政使提出來的計劃,讓陳安差點被侃暈了。
彭英甲提出從民國二年開始,每年在甘肅建設五百裏以上的鐵路線,連續五年左右,基本上可以建成從靜寧到蘭州,再經古浪到甘州,最後過玉門到安西的主幹線。末了,彭布政使還意猶未盡地說,如果有餘力,應該盡快在寧夏道建設千裏鐵路線,便於寧夏府的糧食運輸,或者在西寧道建設千裏鐵路到星宿海,加強對青海一帶的實際掌控。
陳安拿著計劃哭笑不得,雖然經過全力施工,鹽關至秦州的鐵路總算通車了,隴南鐵路可以說是基本圓滿了,但是秦州至靜寧還有近四百裏路呀。
而且按照隴南鐵路的施工情況來看,西北鐵路建設每裏需要投入二萬三千多銀元,要修完這五年新增鐵路裏程至少需要投入六千萬銀元。
錢從哪裏來?難道去北京國庫搶錢嗎?陳安無比鬱悶,估計袁世凱看著空空如也的國庫也在發牢騷吧。
陳安知道,彭英甲是希望借助隴南鐵路商股募集的形式,繼續舉債建設,畢竟年息一成五的收益,還是非常有誘惑力的。
但是陳安更加清楚的是,民力畢竟不是無窮的,隴南鐵路公司募集商股,基本上已經吸收了絕大部分的甘肅民間遊資,剩下的已經不多了。而采取利轉股方式,隻可一不可再,大家都是要吃飯的,你不能年年拖著不分紅,讓股東先餓死吧。
隴南鐵路鹽關至靜寧段,至少需要三年不分紅,這也讓隴南鐵路公司總股本超過了三千五百多萬銀元,今後每年的分紅都是一個巨大的數字。占了六分之一強股份的北方集團,年收益雖然也達到八十七萬多銀元,但是對於其龐大的規模而言,隻是毛毛雨了。
陳安暮然又想起,和北京政府的協議裏麵,還有昭化到漢中的鐵路線,是許可給北方集團進行商辦了的,隻是現在沒錢去辦呀。
林月兒遞過來的表格,更是讓陳安徹底傻眼了。
按照集團財務的計算,陳安要養活手上已有的將近五十一個營的老兵和新兵,每年至少需要四百一十多萬銀元,而為了給新兵武裝起來和保證老兵五個基數的彈藥,還至少投入六百多萬銀元。
如果下半年還要繼續征召十五個營的新兵,那麽就還在人員餉銀和裝備供給上分別投入一百二十萬銀元和二百七十萬銀元。幸好陳安當年提出的每日消耗十顆子彈的荒唐建議,早已被終止,否則還更加不夠。
一句話,沒有一千四百萬銀元扔進去,北方軍根本動彈不了。
而陳安沾沾自喜的軍火收入,民國元年不過七百二十多萬銀元而已,要是今年也是如此水平,那麽大半年過去後,就可以宣布北方軍破產了。
陳安原本的北方軍政府執政方略中,軍事行動都是依仗軍火收入支撐的。單憑貧瘠的甘肅,是無力支持任何一個龐大的軍事集團。
林月兒和彭英甲談下來的基調是,甘肅布政司每年不少於百分之三十的歲入提供給軍政府充作軍費,從民國二年起始五年內的這筆費用,由軍政府返還給布政司用於鐵路線建設。同時,布政司除了每年一百萬銀元的人員行政開支外,同樣每年保證百分之二十的歲入投入鐵路建設,百分之二十投入衛生事業,剩下的投入教育民生等事業。
這樣一來,按照彭英甲承諾每年歲入增長三成三的計算,布政司每年投入鐵路建設的錢會逐漸增多,而集團的投入則越來越少。
隻是陳安看到民國二年需要集團投入的鐵路建設資金仍然高達九百二十多萬時,眼睛亦是一片昏黑。
林月兒諮詢了克勞澤後,給出的解決方案是,除了保證每年三百萬銀元的鑄造外,剩下的軍火收入連同布政司歲入都繼續充作本金,增發北方銀行卷。經過計算,在保證去年發行銀行卷資本金的基礎上,剩下的銀兩兌換成金子,還可以按三倍發行量增發一千三百萬銀元價值的銀行卷,從而使北方銀行卷的發行額度達到三千四百萬銀元價值。
通過增發所獲取的一千三百萬銀元價值的資金,其中撥付九百二十萬給布政司,從而正式啟動五年鐵路建設,剩下的近四百萬撥付給北方軍。至於今年的巨額軍費,剩下的一千萬銀元就需要陳安的軍火生意來支撐了。
整一個繁複的數據交換過程。
陳安額頭上的汗水,馬上豆大般冒了出來,要完成今年一千萬銀元的軍火交易,怎麽可能呀?就是有交易,也沒有時間完成呀。難道北方軍自己的軍械彈藥不用生產?
思考了三天,陳安唯一想到的辦法就是繼續升級軍火庫。
狠狠一咬牙,陳安當即砸下繼續欠債搞來的三百萬銀元,按照一百五十銀元每千瓦的投入成本計算,準備在白龍江上遊也築渠引水發電。陳安發電報給尼森伯姆,讓他緊急采購兩套上萬千瓦的水力發電機組。增加近一倍的電能,不知道是不是可以繼續升級,再不濟也要滿足生產能源。
彭英甲也是非常鬱悶地來到階州,現在幸好秦州到陳家莊的火車已經通行,否則實在受不了這個車馬奔波。
民國元年欠北方銀行的債務已經還了,但是民國二年還要繼續舉債三千四百萬銀元,其中有一小半是以布政司的名義借的,另外一大半則是以軍政府的名義借的。這不,他還要來一趟階州的北方銀行總部,簽字畫押呀。
北方銀行承擔了巨大的金融風險,一旦發生擠兌,絕對是立即會倒閉的,但是幸好北方銀行的主要客戶,不是自己的員工,就是集團內部的交易商,或者就是布政司。
布政司衙門有了錢,馬上就接手了靜寧到蘭州的鐵路勘探設計和建設工作,北方鐵路公司總辦徐士遠又要在山裏顛沛流離了。
春暖花開時節,磨刀霍霍的北方軍,整合完內部勢力後,又伸出了自己的獠牙。沒錢也要先打下來。
柳石的涇原混成旅中,抽調了一半兵力,由鄧寶珊和高桂滋帶領,組成北上集群,準備進軍甘涼道和安肅道。
林玉山徹底掌控河州後,蘭山混成旅也抽調了一半兵力,加上從渭川混成旅抽調過來的一半兵力,由胡景翼和趙壽山帶領,組成西進集群,逼向西寧道。
兩名在河州戰役中嶄露頭角的優秀指揮官,也開始受到北方軍高層的關注,董振堂和孫蔚如。身為隊官的董振堂,在李虎臣麾下堅守太子寺前哨無名高地,死守高地未曾退卻一步,現在和倒黴的李虎臣一起躺在了蘭州陸軍總醫院。
孫蔚如則是一營管帶,正是他提出兩個步兵營前後掩護出擊實行近迫作戰的戰術,在他的設想中,應該是大興土木工事與鐵絲網相掩護的策略,胡景翼認為馬安良沒有炮兵,省去了其中一步。
但是孫蔚如的戰術受到了極高的重視,被當做今後進攻重火力高機動對象時的參考戰術,下發到所有營一級指揮官。如今,孫蔚如馬上就被提拔到寧夏道,負責二個營的寧夏集群。
也算是代有新人出了。
第九十二章 占領西寧
進攻西寧之戰波瀾不驚,雙方打得都規規矩矩,沒有什麽精彩出眾之處。
經過長時間的行軍之後,胡景翼的西進集群,經蘭州北上到平番,然後順著西寧河往上,直撲馬麒的老窩西寧府。
西寧軍全部集中在西寧府,沒有對西進集群組織任何阻擊。
馬麒組織大批民工,在城防外圍挖了一道很寬很深的溝渠,引入西寧河水,所有西寧軍都縮在城內死守,唯一的炮兵營擺在城中央,隨時準備支援前方,擺出一副嚴防死守的態勢,大有你咬我一口,我也啃你一下的拚命三郎氣勢。
胡景翼指揮一個步兵連小心地試探了一下,馬上遭到城內炮火的瘋狂反擊,趕緊退了迴來。
西進集群隨即選擇紮好營盤,控製住四周高地,也拉開架勢,揮起專門配發的鋤頭就是一陣開挖。
在西寧軍目瞪口呆的注視下,西進集群散開士兵隊形,一溜煙就挖出了兩道長長的壕溝,而且不是筆直的,形成了鋸齒般的壕溝,這是為了防止西寧軍的騎兵過於輕鬆地躍過。第一道壕溝的前沿,自然是防守利器多道鐵絲網了,第二道壕溝則是北方軍的散兵防線。
防線二千米之後,才是秘密布置的火炮陣地,射程高達12000米的105毫米加農炮正式上場,準備徹底壓製對方的火炮射擊。西寧軍配備的是75毫米三八式野炮,射程不過8350米。
西寧炮兵營在北方軍展開土木作業時,很是打了幾次炮火覆蓋,但是打不著幾個人不說,反而被已經趕到的北方軍炮兵觀察哨發現了火炮陣地,遭到了105毫米加農炮的即刻反擊。一連被炸掉了三門火炮,才總算將損失慘重的炮兵營撤到城內後方隱蔽處,避開了北方軍的火力。
眼看壕溝即將完工,馬麒迫不得已,隻好組織了一次騎兵突擊,再不反擊就沒有機會了。
剛衝出城的二個營騎兵,馬上就遭到六個步兵營和一個山炮營的五十四門76毫米山炮的攔阻性射擊。新的步兵營編製,取消了騎兵排,增加了一個炮兵排,使得山炮的數量達到六門之多。
僅僅兩分鍾左右,千把人的騎兵隊伍中,就一股腦落下了兩百多發炮彈,原本看上去黑壓壓頗有氣勢的騎兵突擊浪潮,瞬間就變得稀稀落落不成陣型了。
騎兵指揮官第一時間就倒在了炮火轟擊下,西寧城上一見情形不對,連忙吹起撤退號,將殘存的三四百騎兵召迴了城裏。
西寧軍的炮兵營勇敢地進行了一次悲壯地對射。北方軍的炮兵陣地被突如其來的十幾發炮彈連續擊中,損失了三門山炮和大量人員。
幾乎是西寧軍火炮開火的一瞬間,北方軍的炮兵觀察哨就發現了對方的位置。很快,十八門始終沒有開火的105毫米加農炮發出怒吼,怒火滔天的趙壽山甚至還調動了山炮營參與炮火覆蓋,將對方的炮兵陣地從左到右犁了三遍。
這迴所有的大炮來不及轉移,被全部摧毀了,炮兵營兄弟傷亡殆盡,西寧軍失去了遠程反擊能力。
擊潰西寧軍的反擊後,北方軍的指揮官現場查看了繞城的溝渠,最終決定用大炮轟塌兩岸的土坡。
次日,在西寧守軍無語的目光中,趙壽山抽調了三十多門山炮,整整進行了二十分鍾的炮火覆蓋,徹底轟塌了二處溝渠,形成了貫通兩岸的緩坡。
第三日,總攻正式發動。為了防止對方還有大炮沒有被摧毀,趙壽山保留了六門105毫米加農炮進行戒備,集中其餘火炮對著城牆和步兵衝擊道路,進行了密集炮轟。
按照標準的進攻模式,先是十分鍾的炮火覆蓋,然後又是十分鍾的定點清除,意猶未盡的趙壽山甚至還準備進行第三次十分鍾的炮火延伸,但是馬上被哭笑不得的胡景翼製止了。
連續這麽多次的炮轟,火炮的炮彈都快打光了,整整五個基數三百發每門的攜帶量,幾乎都被趙壽山揮霍一空。胡景翼覺得還是要留下一個基數,以防萬一的,當然不允許全部打完了。
胡景翼指揮二個步兵連,左右翼同時開始了進攻,步兵營配屬的山炮馬上直接跟進,近距離炮火支援。西寧城裏基本沒有了遠程火力反擊能力,這從剛才步兵順利地衝過了兩個溝渠坍塌點就可以判斷出來了。
接下來的戰鬥,不過是突擊,掩護,炮擊,再突擊的重複而已,胡景翼將步兵營一個一個輪換上陣,始終保持了強勁的進攻勢頭。
馬麒戰至最後一刻,被一發炮彈擊中身亡,殘餘的西寧軍失去了指揮,很快就潰散了。大部分選擇了就地投降,少部分趁亂逃出了城池,往西麵狂奔而去,準備投靠星宿海的馬福祥昭武軍。
西寧府陷落了,青海湖很快就出現在北方軍的西進集群麵前。
北方軍西進集群以近四百人的傷亡,斃傷西寧軍近二千人,俘虜二千多人,順利地攻克了西寧道。西寧軍僅有五六百人逃至星宿海。
這迴輪到馬福祥苦笑了,誰都知道,北方軍的下一個進攻目標肯定是他。
但是好運氣很快就降臨到昭武軍頭上,國內出大事了,陳安的注意力被牽扯過去,暫時就放過了馬福祥。
當然也有令人扼腕歎息的消息。
馮如在廣州飛行表演結束,準備降落時,愕然發現降落跑道上出現兩名幼兒在玩耍,緊急采取拉起再迫降方式的馮如失手了,飛機墜落在跑道一側,馮如先生送往醫院救治途中就不治身亡。
事後,突然出現在跑道上的兩名幼兒也神秘地消失得無影無蹤。整個馮如墜機事件猶如霧裏看花,詭譎難辨,始終搞不清楚真實的原因。
在上海各國代理人之間混得風生水起的尼森伯姆,卻發來一個從洋人自己酒桌上聽來的消息。日本人也正在積極發展航空工業,對中國快速興起的飛機製造很是不喜。廣東孫大炮的身邊,到處都是所謂的日本人顧問,尤其是孫大炮幾次讚賞馮如後,日本顧問表現出了極大的不滿。很快,馮如就出事了,南方的飛機製造就基本陷入了停滯。
陳安摸摸鼻子,有些恍然了,既然南方有大量日本顧問會出事,那麽北方日本顧問更多,應該也有類似的事情差不多呀。
接到陳安的指示,情報司在北京的人員悄悄追蹤了一下中央政府的飛機製造事業。
情報司很快反饋迴來消息,早在宣統二年,滿清政府就曾令留日歸來的劉佐成和李寶在北京南苑建廠製造飛機,甚至在宣統三年夏製成過一架試驗飛機,可惜試飛時不知什麽原因墜毀。
陳安感興趣了,日本人不喜歡的事情,他一定要去幹幹。
情報司在北京的人員,秘密接觸劉佐成和李寶,爭取他們來階州發展。尼森伯姆找到南方革命黨,直截了當地提出用還在階州大牢的黃鉞,換取全部馮如遺留下來的技術資料。
生活陷於貧困的劉佐成和李寶接受了邀請,攜帶家眷動身來到了階州,看到綿延漫長的鐵路線和巨大的鋼廠,恍如做夢一般,這是經碧口上岸,初到階州所有人的第一印象。
幾箱子的技術資料,也很快送到了階州。
滿臉胡渣,眼神黯淡無光,神情萎靡的黃鉞神情複雜地看了一眼繁華的碧口碼頭,有些蹣跚地走上了去上海的輪船,從此一去不再複返。
民國元年過去了。
第九十一章 一千萬銀元
民國二年,新編練的十五個營正式入列,擁有二十九個營實力的北方軍,按照北京中央政府在去年底頒布的軍製改革方案,正式調整部隊編製。
但是因為不可能得到中央政府承認,陳安也不想讓北京可以趁機插手甘肅事務,北方軍的新編製幹脆撇開了需要得到大總統授權才能獲得的師一級編製。
在以鎮守地方為主要任務的背景下,北方軍軍務司正式發布命令,組建三個混成旅,鎮守渭川道也就是秦州和階州的秦階混成旅,鎮守涇原道也就是涇州和固州的涇原混成旅,鎮守蘭山道也就是蘭州與河州的蘭山混成旅。
寧夏道暫時由二個步兵營鎮守,待下半年新兵補充後,再行組建寧夏混成旅。
每個混成旅下轄二個步兵團,共六個步兵營,混成旅直屬一個75毫米山炮營和一個105毫米加農炮營,全旅共八個營,近五千二百人。
剩下的五個營中,駐守寧夏道二個營,轉隸新成立的軍法司總部一個營還要兼保衛蘭州機器局和蘭州陸軍總醫院的任務,轉隸剛遷移到蘭州的情報司總部一個營,最後一個營是直屬大本營的122毫米榴彈炮營。
北方軍總司令陳安兼任秦階混成旅指揮官,柳石任涇原混成旅指揮官,林玉山任蘭山混成旅指揮官。
真正的作戰部隊減少到三個混成旅加三個營,共二十七個營,一萬七千五百多人。
但北方軍政府的真實戰爭潛力,遠不是這麽點人手。
趙四擔任總監的軍務司下麵還有駐守在北寨訓練大營的十五個新兵營,虎子擔任總監的軍械司擁有脫胎於鐵路警衛營的二個後勤輸送營。柳石擔任總監的軍法司除了蘭州總部的一個營,還有編製在軍法司,卻相對獨立的陳家莊護衛營、北方集團護衛營。
在碧口還有王洪巽任指揮官的水師一個營兵力,甚至陳安自己兼任總辦的階州武備學堂,在大規模擴編後,始終保持二個不滿編的士官生營駐守在中寨訓練大營,足足近千名北方軍最精銳的士官生隊伍。
除了戰鬥兵員看上去略少於其他省份瘋狂擴軍的部隊外,實際上即使北洋六鎮全力來攻,估計要討不了好去。
彭英甲第一次向陳安提出了年度預算的概念。
陳安拿著茶杯聽了半天,愣是沒有聽懂,他來錢來得快,已經有點想不通還要量入而出的計劃安排了。
然後,挺著大肚子的林月兒無奈接過了北方軍政府和甘肅布政司的協商事務。
民國初年全國厘金收入不過三千六百萬元,而甘肅僅九十萬元,約占了全國的四十分之一,富庶省份浙江則有四百二十多萬元,江蘇更有五百七十多萬元。
光緒年間正常年份,全國歲入大約八千一百多萬兩銀子,約合民國初年銀元一億一千多萬元。甘肅歲入至今亦不足四百萬銀元,差的年份不足三百萬元,也大約是全國的三十分之一或四十分之一。
彭英甲根據階州突飛猛進的經濟發展推斷,隻要有龐大的經濟刺激計劃支撐,甘肅也可以在五年內趕上江浙一帶的富庶程度,將歲入水平提高四倍以上,達到一千六百萬元。
至於所謂龐大的經濟刺激計劃,任誰都知道彭英甲提出的肯定是鐵路。但是這位北方軍政府自己任命的甘肅布政使提出來的計劃,讓陳安差點被侃暈了。
彭英甲提出從民國二年開始,每年在甘肅建設五百裏以上的鐵路線,連續五年左右,基本上可以建成從靜寧到蘭州,再經古浪到甘州,最後過玉門到安西的主幹線。末了,彭布政使還意猶未盡地說,如果有餘力,應該盡快在寧夏道建設千裏鐵路線,便於寧夏府的糧食運輸,或者在西寧道建設千裏鐵路到星宿海,加強對青海一帶的實際掌控。
陳安拿著計劃哭笑不得,雖然經過全力施工,鹽關至秦州的鐵路總算通車了,隴南鐵路可以說是基本圓滿了,但是秦州至靜寧還有近四百裏路呀。
而且按照隴南鐵路的施工情況來看,西北鐵路建設每裏需要投入二萬三千多銀元,要修完這五年新增鐵路裏程至少需要投入六千萬銀元。
錢從哪裏來?難道去北京國庫搶錢嗎?陳安無比鬱悶,估計袁世凱看著空空如也的國庫也在發牢騷吧。
陳安知道,彭英甲是希望借助隴南鐵路商股募集的形式,繼續舉債建設,畢竟年息一成五的收益,還是非常有誘惑力的。
但是陳安更加清楚的是,民力畢竟不是無窮的,隴南鐵路公司募集商股,基本上已經吸收了絕大部分的甘肅民間遊資,剩下的已經不多了。而采取利轉股方式,隻可一不可再,大家都是要吃飯的,你不能年年拖著不分紅,讓股東先餓死吧。
隴南鐵路鹽關至靜寧段,至少需要三年不分紅,這也讓隴南鐵路公司總股本超過了三千五百多萬銀元,今後每年的分紅都是一個巨大的數字。占了六分之一強股份的北方集團,年收益雖然也達到八十七萬多銀元,但是對於其龐大的規模而言,隻是毛毛雨了。
陳安暮然又想起,和北京政府的協議裏麵,還有昭化到漢中的鐵路線,是許可給北方集團進行商辦了的,隻是現在沒錢去辦呀。
林月兒遞過來的表格,更是讓陳安徹底傻眼了。
按照集團財務的計算,陳安要養活手上已有的將近五十一個營的老兵和新兵,每年至少需要四百一十多萬銀元,而為了給新兵武裝起來和保證老兵五個基數的彈藥,還至少投入六百多萬銀元。
如果下半年還要繼續征召十五個營的新兵,那麽就還在人員餉銀和裝備供給上分別投入一百二十萬銀元和二百七十萬銀元。幸好陳安當年提出的每日消耗十顆子彈的荒唐建議,早已被終止,否則還更加不夠。
一句話,沒有一千四百萬銀元扔進去,北方軍根本動彈不了。
而陳安沾沾自喜的軍火收入,民國元年不過七百二十多萬銀元而已,要是今年也是如此水平,那麽大半年過去後,就可以宣布北方軍破產了。
陳安原本的北方軍政府執政方略中,軍事行動都是依仗軍火收入支撐的。單憑貧瘠的甘肅,是無力支持任何一個龐大的軍事集團。
林月兒和彭英甲談下來的基調是,甘肅布政司每年不少於百分之三十的歲入提供給軍政府充作軍費,從民國二年起始五年內的這筆費用,由軍政府返還給布政司用於鐵路線建設。同時,布政司除了每年一百萬銀元的人員行政開支外,同樣每年保證百分之二十的歲入投入鐵路建設,百分之二十投入衛生事業,剩下的投入教育民生等事業。
這樣一來,按照彭英甲承諾每年歲入增長三成三的計算,布政司每年投入鐵路建設的錢會逐漸增多,而集團的投入則越來越少。
隻是陳安看到民國二年需要集團投入的鐵路建設資金仍然高達九百二十多萬時,眼睛亦是一片昏黑。
林月兒諮詢了克勞澤後,給出的解決方案是,除了保證每年三百萬銀元的鑄造外,剩下的軍火收入連同布政司歲入都繼續充作本金,增發北方銀行卷。經過計算,在保證去年發行銀行卷資本金的基礎上,剩下的銀兩兌換成金子,還可以按三倍發行量增發一千三百萬銀元價值的銀行卷,從而使北方銀行卷的發行額度達到三千四百萬銀元價值。
通過增發所獲取的一千三百萬銀元價值的資金,其中撥付九百二十萬給布政司,從而正式啟動五年鐵路建設,剩下的近四百萬撥付給北方軍。至於今年的巨額軍費,剩下的一千萬銀元就需要陳安的軍火生意來支撐了。
整一個繁複的數據交換過程。
陳安額頭上的汗水,馬上豆大般冒了出來,要完成今年一千萬銀元的軍火交易,怎麽可能呀?就是有交易,也沒有時間完成呀。難道北方軍自己的軍械彈藥不用生產?
思考了三天,陳安唯一想到的辦法就是繼續升級軍火庫。
狠狠一咬牙,陳安當即砸下繼續欠債搞來的三百萬銀元,按照一百五十銀元每千瓦的投入成本計算,準備在白龍江上遊也築渠引水發電。陳安發電報給尼森伯姆,讓他緊急采購兩套上萬千瓦的水力發電機組。增加近一倍的電能,不知道是不是可以繼續升級,再不濟也要滿足生產能源。
彭英甲也是非常鬱悶地來到階州,現在幸好秦州到陳家莊的火車已經通行,否則實在受不了這個車馬奔波。
民國元年欠北方銀行的債務已經還了,但是民國二年還要繼續舉債三千四百萬銀元,其中有一小半是以布政司的名義借的,另外一大半則是以軍政府的名義借的。這不,他還要來一趟階州的北方銀行總部,簽字畫押呀。
北方銀行承擔了巨大的金融風險,一旦發生擠兌,絕對是立即會倒閉的,但是幸好北方銀行的主要客戶,不是自己的員工,就是集團內部的交易商,或者就是布政司。
布政司衙門有了錢,馬上就接手了靜寧到蘭州的鐵路勘探設計和建設工作,北方鐵路公司總辦徐士遠又要在山裏顛沛流離了。
春暖花開時節,磨刀霍霍的北方軍,整合完內部勢力後,又伸出了自己的獠牙。沒錢也要先打下來。
柳石的涇原混成旅中,抽調了一半兵力,由鄧寶珊和高桂滋帶領,組成北上集群,準備進軍甘涼道和安肅道。
林玉山徹底掌控河州後,蘭山混成旅也抽調了一半兵力,加上從渭川混成旅抽調過來的一半兵力,由胡景翼和趙壽山帶領,組成西進集群,逼向西寧道。
兩名在河州戰役中嶄露頭角的優秀指揮官,也開始受到北方軍高層的關注,董振堂和孫蔚如。身為隊官的董振堂,在李虎臣麾下堅守太子寺前哨無名高地,死守高地未曾退卻一步,現在和倒黴的李虎臣一起躺在了蘭州陸軍總醫院。
孫蔚如則是一營管帶,正是他提出兩個步兵營前後掩護出擊實行近迫作戰的戰術,在他的設想中,應該是大興土木工事與鐵絲網相掩護的策略,胡景翼認為馬安良沒有炮兵,省去了其中一步。
但是孫蔚如的戰術受到了極高的重視,被當做今後進攻重火力高機動對象時的參考戰術,下發到所有營一級指揮官。如今,孫蔚如馬上就被提拔到寧夏道,負責二個營的寧夏集群。
也算是代有新人出了。
第九十二章 占領西寧
進攻西寧之戰波瀾不驚,雙方打得都規規矩矩,沒有什麽精彩出眾之處。
經過長時間的行軍之後,胡景翼的西進集群,經蘭州北上到平番,然後順著西寧河往上,直撲馬麒的老窩西寧府。
西寧軍全部集中在西寧府,沒有對西進集群組織任何阻擊。
馬麒組織大批民工,在城防外圍挖了一道很寬很深的溝渠,引入西寧河水,所有西寧軍都縮在城內死守,唯一的炮兵營擺在城中央,隨時準備支援前方,擺出一副嚴防死守的態勢,大有你咬我一口,我也啃你一下的拚命三郎氣勢。
胡景翼指揮一個步兵連小心地試探了一下,馬上遭到城內炮火的瘋狂反擊,趕緊退了迴來。
西進集群隨即選擇紮好營盤,控製住四周高地,也拉開架勢,揮起專門配發的鋤頭就是一陣開挖。
在西寧軍目瞪口呆的注視下,西進集群散開士兵隊形,一溜煙就挖出了兩道長長的壕溝,而且不是筆直的,形成了鋸齒般的壕溝,這是為了防止西寧軍的騎兵過於輕鬆地躍過。第一道壕溝的前沿,自然是防守利器多道鐵絲網了,第二道壕溝則是北方軍的散兵防線。
防線二千米之後,才是秘密布置的火炮陣地,射程高達12000米的105毫米加農炮正式上場,準備徹底壓製對方的火炮射擊。西寧軍配備的是75毫米三八式野炮,射程不過8350米。
西寧炮兵營在北方軍展開土木作業時,很是打了幾次炮火覆蓋,但是打不著幾個人不說,反而被已經趕到的北方軍炮兵觀察哨發現了火炮陣地,遭到了105毫米加農炮的即刻反擊。一連被炸掉了三門火炮,才總算將損失慘重的炮兵營撤到城內後方隱蔽處,避開了北方軍的火力。
眼看壕溝即將完工,馬麒迫不得已,隻好組織了一次騎兵突擊,再不反擊就沒有機會了。
剛衝出城的二個營騎兵,馬上就遭到六個步兵營和一個山炮營的五十四門76毫米山炮的攔阻性射擊。新的步兵營編製,取消了騎兵排,增加了一個炮兵排,使得山炮的數量達到六門之多。
僅僅兩分鍾左右,千把人的騎兵隊伍中,就一股腦落下了兩百多發炮彈,原本看上去黑壓壓頗有氣勢的騎兵突擊浪潮,瞬間就變得稀稀落落不成陣型了。
騎兵指揮官第一時間就倒在了炮火轟擊下,西寧城上一見情形不對,連忙吹起撤退號,將殘存的三四百騎兵召迴了城裏。
西寧軍的炮兵營勇敢地進行了一次悲壯地對射。北方軍的炮兵陣地被突如其來的十幾發炮彈連續擊中,損失了三門山炮和大量人員。
幾乎是西寧軍火炮開火的一瞬間,北方軍的炮兵觀察哨就發現了對方的位置。很快,十八門始終沒有開火的105毫米加農炮發出怒吼,怒火滔天的趙壽山甚至還調動了山炮營參與炮火覆蓋,將對方的炮兵陣地從左到右犁了三遍。
這迴所有的大炮來不及轉移,被全部摧毀了,炮兵營兄弟傷亡殆盡,西寧軍失去了遠程反擊能力。
擊潰西寧軍的反擊後,北方軍的指揮官現場查看了繞城的溝渠,最終決定用大炮轟塌兩岸的土坡。
次日,在西寧守軍無語的目光中,趙壽山抽調了三十多門山炮,整整進行了二十分鍾的炮火覆蓋,徹底轟塌了二處溝渠,形成了貫通兩岸的緩坡。
第三日,總攻正式發動。為了防止對方還有大炮沒有被摧毀,趙壽山保留了六門105毫米加農炮進行戒備,集中其餘火炮對著城牆和步兵衝擊道路,進行了密集炮轟。
按照標準的進攻模式,先是十分鍾的炮火覆蓋,然後又是十分鍾的定點清除,意猶未盡的趙壽山甚至還準備進行第三次十分鍾的炮火延伸,但是馬上被哭笑不得的胡景翼製止了。
連續這麽多次的炮轟,火炮的炮彈都快打光了,整整五個基數三百發每門的攜帶量,幾乎都被趙壽山揮霍一空。胡景翼覺得還是要留下一個基數,以防萬一的,當然不允許全部打完了。
胡景翼指揮二個步兵連,左右翼同時開始了進攻,步兵營配屬的山炮馬上直接跟進,近距離炮火支援。西寧城裏基本沒有了遠程火力反擊能力,這從剛才步兵順利地衝過了兩個溝渠坍塌點就可以判斷出來了。
接下來的戰鬥,不過是突擊,掩護,炮擊,再突擊的重複而已,胡景翼將步兵營一個一個輪換上陣,始終保持了強勁的進攻勢頭。
馬麒戰至最後一刻,被一發炮彈擊中身亡,殘餘的西寧軍失去了指揮,很快就潰散了。大部分選擇了就地投降,少部分趁亂逃出了城池,往西麵狂奔而去,準備投靠星宿海的馬福祥昭武軍。
西寧府陷落了,青海湖很快就出現在北方軍的西進集群麵前。
北方軍西進集群以近四百人的傷亡,斃傷西寧軍近二千人,俘虜二千多人,順利地攻克了西寧道。西寧軍僅有五六百人逃至星宿海。
這迴輪到馬福祥苦笑了,誰都知道,北方軍的下一個進攻目標肯定是他。
但是好運氣很快就降臨到昭武軍頭上,國內出大事了,陳安的注意力被牽扯過去,暫時就放過了馬福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