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天浩的集郵成果,被選為市郵協常務理事,郵協副秘書長。集郵協會會員分級管理,天浩是省級郵協會員,湖北省集郵協會學術委員會委員。寫作大量的集郵文章在全國各級集郵報刊上發表,許多集郵報刊的編輯跟天浩很熟悉,有時哪家集郵報刊想要天浩的文章,就跟天浩來電話,或發來郵件,告訴天浩:“這一期我們給你留了一千字。”意思是說要天浩寫一篇一千字的文章在他們的報刊上刊登,現在,天浩在中國集郵圈子裏也小有名氣。
中華全國集郵聯合會經常舉行集郵研討會,在全國征集集郵論文進行評選,天浩的集郵論文多次獲獎。
其實,天浩寫集郵文章始於一九九九年八月間,那一年,省郵協為慶祝建國五十周年,舉辦郵展,同時舉行集郵研討會,各地征文。天浩所在的郵協見天浩平時喜歡寫文章,讓天浩寫一篇集郵論文。要說集郵對於天浩也就是玩玩,再說,集郵也有一定的知識性和規則性,以前由於工作太忙,對這些天浩並不是很有研究,真要寫起這方麵的文章來,天浩也覺得相關知識不夠。無奈,郵協的人非得讓天浩寫,天浩硬著頭皮寫。郵協命題作文:題目是《從郵票上看社會主義建設的偉大成就》,天浩將文章寫好後,交了差,也就忘記了此事。
國慶前夕,郵協通知,天浩的論文獲獎了,要他到省裏參加論文研討會,並宣讀他的論文。這是天浩第一次寫集郵論文,也是天浩第一次集郵論文獲獎,天浩自己覺得那篇文章也不是有多高的理論水平,反正是獲獎了,由於那篇文章對天浩寫作集郵文章和集郵著作起到裏程碑的作用,全文引用到這裏,以資紀念:
“新中國誕生後,以毛澤東為傑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深刻認識和把握中國國情,及時提出把黨的工作重點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以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物質和文化需要。
新中國成立五十年來,我國社會主義建設蒸蒸日上,國民經濟高速增長,生產規模不斷壯大,從解放前的一窮二白發展成為今天門類齊全的現代化工業體係,使工業經濟成為國民經濟的主體和支柱。
特別是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黨中央提出改革開放發展生產力,使我國的經濟建設飛速發展,我國社會主義建設的偉大成就世人矚目。同時還產生了鄧小平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偉大理論,在這一偉大理論的指導下,國家重點發展了能源、交通、通信基礎設施的基礎工業,國防和高科技產業也有了長足進步。迴顧過去展望未來,中國的工業現代化將跨進一個新裏程。
通過郵票人們清楚地看到中國社會主義建設的艱難曆程,同時,新中國建設的每一個偉大成就又都通過郵票展示在人們麵前。
能源工業的掘起
新中國成立之初,外國人揚言中國是貧油國,特六七《石油工業》郵票的發行,表明以《鐵人王進喜》為代表的新一代中國石油工人,甩掉了外國人扣在中國人頭上貧油帽。特八《經濟建設》的發行,表明我國已經跨入大規模經濟建設的發展軌道。隨後我國的煤炭生產水平日益提高,基本滿足人民生活及國民經濟建設的需要。《新安江水電站》的建成,表明我國電力工業的日益發展壯大。《大亞灣核電站》的建成,表明中國在利用核能方麵跨入世界前列
交通、郵電通信業的發展
建國之初,我國交通狀況落後,除幾條幹線鐵路外,大多數老、少、邊、窮地區不通公路,更沒有鐵路,嚴重阻礙了這些地區的經濟發展。一九五二年十月一日發行《成渝鐵路》、一九五四年五月一日發行的《天蘭鐵路》郵票,預示著我國鐵路建設進入一個健康的發展時期,隨後《大瑤山隧道》的貫通、《京九鐵路》的建成,為我國的經濟騰飛插上翅膀。目前我國的鐵路營運總裏程已達七萬公裏,是建國前的三倍。
公路建設是我國交通建設的又一偉大成就,目前我國內陸地區村村通汽車,青藏、川藏公路的建成通車,把祖國的溫暖帶給西藏人民,縱橫全國的七十條國道線形成了一個公路運輸網絡,《沈大高速公路》、《北京立交橋》的建成通車,標誌我國高等級公路建設已跟上了世界公路發展的步伐。
郵電通信事業也有了長足的發展,解放初期,人們用“樓上樓下,電燈電話”來形容生活的富裕,並認為那就是共產主義。今天,電話在全國城鄉大麵積普及,有資料顯示,目前,我國電話裝機容量超過一億門,城市居民百分之六十七的家庭安裝電話。農村,基本上達到行政村通電話。其他如移動通訊、計算機網絡通訊,均已起步,並且發展迅速。
航空、航運事業也蓬勃發展,國內航線有如蜘蛛網正與全世界一百多個國家通航通郵,航空航運能力比解放前增加了幾百倍,形成一個天上地下的立體交通網。
支柱產業的振興
我國第一個五年計劃期間,全國鋼鐵產量人均隻能打一把鐵鍬。“一五”以後國家提出“超英、趕美”口號,通過幾十年的努力,目前我國年鋼產量突破了一億噸,居世界首位。
建國前,我國幾乎沒有機械製造業,特六二《工業新產品》的發行,告訴世界,中國不但能生產仿車、立車,還能生產雙柱銑床和齒輪磨床等高精度工作母機,同時還能製造靜電加速器和電子顯微鏡。中國的機械製造業現在已經能與世界先進的生產廠家竟相媲美。
汽車是衡量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的突出標誌。五十年代初期,中國還沒有汽車製造業,五十年代中期在外國的幫助下,成立了“一汽”,仿製外國汽車,現在我國擁有了自己的汽車製造業。一九九六年,《中國汽車》的發行,中國向世界宣布,我們能生產各式轎車、工程車、中輕型車、貨車及越野車,汽車還可以出口國際市場。一汽、二汽已成為我國汽車的中堅企業。
化工、輕紡、建築、建材業的提高
解放前中國人稱煤油為“洋油”、火柴叫“洋火”,這些最基本的生活資料都不能生產,更談不上化工製造,《化學纖維》向世人展示了中國具有一流的化工生產能力。紡織業是中國的一大驕傲,建國後中國的紡織業實現了質的飛躍,全國紡織行業的發展帶來了大量的就業機會,使我國的紡織工業遙遙領先於世界先進水平。建築業、建材業更是從原始低下的生產狀態中走出來了。
中國是具有五千年文化的文明古國,解放前的建築業十分不發達,人們連起碼的安居都達不到。解放以後,特別是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中國的建築業高速發展,城市、鄉村建設大步向前,人均居住麵積基本達到小康標準。建材業從原始材料的粗放利用發展到綜合開發利用,而且美觀耐用。
高科技與國防現代化
《原子反應堆》的建成、《加速器》的運轉成功、《人工胰島素》的合成,這些都充分顯示中國高科技成果。人造衛星上天,使中國成為世界第三個擁有衛星技術的國家,火箭與核動力的飛速發展使我國的國防力量大大增強。我國的火箭技術已名列世界前列。據因特網上中國科學家的報告,中國到目前為止可以製造世界上任何先進的火箭武器,中國人民有了強大的國防,才能在世界論壇上有了發言權,中國已日益成為世界上一支不可戰勝的強大力量。
改革開放結碩果
我國的社會主義建設成就通過郵票盡數展示在人們麵前。這是一組令人振奮的數據。我國工業在五十年間保持了高速增長。從建國初到一九九八年,按可比價格,工業總產量計算平均增長速度達到百分之十三點六。工業規模不斷擴大。工業增加值按可比價格計算增加了一百五十八倍。自一九九六年以來,我國的鋼、煤、水泥、農用化肥、電動機的產量一直位居世界第一,工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不斷上升。一九五二年我國gdp中的工業隻占百分之十七點六,一九九八年達到百分之四十二點二,隨著工業規模的壯大,工業生產水平也在不斷提高,工業結構的調整也取得顯著成效。特別是改革開放近二十年來,中國堅持了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出現了新中國最穩定的建設時期,我國綜合國力大大增強。一批批社會主義建設的新成就大量展現。我們堅信:再過五十年,隨著社會主義建設成就的突飛猛進,我國將步入世界先進發達國家的行列。
從此,一發不可收拾,找天浩寫這類文章的報刊、郵協多了起來。就這樣,天浩開始了撰寫集郵文章和著作郵書的生涯。
天浩由於空閑時間多了,參與郵協的活動也自然多一些。市郵協開會,天浩參加,市郵協的李偉遞給天浩一個寫作計劃,接過來一看:《鹹寧集郵史》,此前,天浩不知道李偉要寫集郵史,但裏邊的文字內容不是很多,大約隻有二千多字,連一篇文章的字數都不夠,天浩想既是一本記錄鹹寧集郵的史書,必要的文字表述還是需要的,天浩不解其意,便問李偉:
“什麽情況?是告訴我你在寫這本書嗎?”
“你也看看吧,我準備寫一本鹹寧集郵史,你也幫忙提提意見,看看還有什麽需要增加的。”天浩看得出,李多少有點炫耀,天浩不好說什麽。
過了一陣,李又問天浩:“你看這樣行嗎?”
“什麽行嗎?你指的是什麽?”天浩反問。
“我是說這本書能出版嗎?”李偉反問天浩。
“啊,是嗎?就這樣出版呀?”天浩脫口說出自己的看法,又覺得不妥當,李偉聽出了天浩的話味。
“那你就幫忙再改改吧。”李偉就勢將書稿遞給了天浩。
“就這麽點文字,不好改,你如果覺得可以了,那就出版吧。”
“你再重寫也行啊,反正你也能寫。”
“不好吧,你都寫了這麽長的時間,我再寫那算怎麽迴事呢?”
“都是鹹寧集郵的事,你也是副秘書長,還是你再寫寫吧。”
“既是這樣說,那我就寫寫吧,最後還是你來把關好嗎?”天浩說,李很高興,天浩自己給自己找了一個麻煩事。
天浩看了他們收集來的所有資料,重新分章節,從頭再寫。由於這種史料性的書好寫,天浩又是在電腦上直接寫作,不到一個月時間,一稿寫出來了,十一萬多字,天浩打印後,連同u盤交給了李偉。李看後,提出了一些新的內容,天浩加了進去。剩下的工作都是李偉做,要說他為了那本集郵史的出版也付出了很多勞動。
書要出版了,總得有作者,李偉跟天浩商量:“天浩,你看我們能否成立編輯委員會,我是主編,你和玉蓮作為副主編。”天浩當然不同意,他認為這本集郵史全部文字都是他一人所寫,最後,還隻是副主編。由於天浩不同意李偉的安排,出版暑名時就是三個人的名:李偉、玉蓮、天浩。鹹寧集郵史二零零一年一月出版,天浩對於這些並不是很計較,書出版後,郵協拿出一千塊錢作為稿費獎勵作者,天浩沒有拿到一分錢的稿費,不為那點稿費,是為他們的做法,天浩覺得他們這事做得不光彩。
中華全國集郵聯合會經常舉行集郵研討會,在全國征集集郵論文進行評選,天浩的集郵論文多次獲獎。
其實,天浩寫集郵文章始於一九九九年八月間,那一年,省郵協為慶祝建國五十周年,舉辦郵展,同時舉行集郵研討會,各地征文。天浩所在的郵協見天浩平時喜歡寫文章,讓天浩寫一篇集郵論文。要說集郵對於天浩也就是玩玩,再說,集郵也有一定的知識性和規則性,以前由於工作太忙,對這些天浩並不是很有研究,真要寫起這方麵的文章來,天浩也覺得相關知識不夠。無奈,郵協的人非得讓天浩寫,天浩硬著頭皮寫。郵協命題作文:題目是《從郵票上看社會主義建設的偉大成就》,天浩將文章寫好後,交了差,也就忘記了此事。
國慶前夕,郵協通知,天浩的論文獲獎了,要他到省裏參加論文研討會,並宣讀他的論文。這是天浩第一次寫集郵論文,也是天浩第一次集郵論文獲獎,天浩自己覺得那篇文章也不是有多高的理論水平,反正是獲獎了,由於那篇文章對天浩寫作集郵文章和集郵著作起到裏程碑的作用,全文引用到這裏,以資紀念:
“新中國誕生後,以毛澤東為傑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深刻認識和把握中國國情,及時提出把黨的工作重點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以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物質和文化需要。
新中國成立五十年來,我國社會主義建設蒸蒸日上,國民經濟高速增長,生產規模不斷壯大,從解放前的一窮二白發展成為今天門類齊全的現代化工業體係,使工業經濟成為國民經濟的主體和支柱。
特別是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黨中央提出改革開放發展生產力,使我國的經濟建設飛速發展,我國社會主義建設的偉大成就世人矚目。同時還產生了鄧小平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偉大理論,在這一偉大理論的指導下,國家重點發展了能源、交通、通信基礎設施的基礎工業,國防和高科技產業也有了長足進步。迴顧過去展望未來,中國的工業現代化將跨進一個新裏程。
通過郵票人們清楚地看到中國社會主義建設的艱難曆程,同時,新中國建設的每一個偉大成就又都通過郵票展示在人們麵前。
能源工業的掘起
新中國成立之初,外國人揚言中國是貧油國,特六七《石油工業》郵票的發行,表明以《鐵人王進喜》為代表的新一代中國石油工人,甩掉了外國人扣在中國人頭上貧油帽。特八《經濟建設》的發行,表明我國已經跨入大規模經濟建設的發展軌道。隨後我國的煤炭生產水平日益提高,基本滿足人民生活及國民經濟建設的需要。《新安江水電站》的建成,表明我國電力工業的日益發展壯大。《大亞灣核電站》的建成,表明中國在利用核能方麵跨入世界前列
交通、郵電通信業的發展
建國之初,我國交通狀況落後,除幾條幹線鐵路外,大多數老、少、邊、窮地區不通公路,更沒有鐵路,嚴重阻礙了這些地區的經濟發展。一九五二年十月一日發行《成渝鐵路》、一九五四年五月一日發行的《天蘭鐵路》郵票,預示著我國鐵路建設進入一個健康的發展時期,隨後《大瑤山隧道》的貫通、《京九鐵路》的建成,為我國的經濟騰飛插上翅膀。目前我國的鐵路營運總裏程已達七萬公裏,是建國前的三倍。
公路建設是我國交通建設的又一偉大成就,目前我國內陸地區村村通汽車,青藏、川藏公路的建成通車,把祖國的溫暖帶給西藏人民,縱橫全國的七十條國道線形成了一個公路運輸網絡,《沈大高速公路》、《北京立交橋》的建成通車,標誌我國高等級公路建設已跟上了世界公路發展的步伐。
郵電通信事業也有了長足的發展,解放初期,人們用“樓上樓下,電燈電話”來形容生活的富裕,並認為那就是共產主義。今天,電話在全國城鄉大麵積普及,有資料顯示,目前,我國電話裝機容量超過一億門,城市居民百分之六十七的家庭安裝電話。農村,基本上達到行政村通電話。其他如移動通訊、計算機網絡通訊,均已起步,並且發展迅速。
航空、航運事業也蓬勃發展,國內航線有如蜘蛛網正與全世界一百多個國家通航通郵,航空航運能力比解放前增加了幾百倍,形成一個天上地下的立體交通網。
支柱產業的振興
我國第一個五年計劃期間,全國鋼鐵產量人均隻能打一把鐵鍬。“一五”以後國家提出“超英、趕美”口號,通過幾十年的努力,目前我國年鋼產量突破了一億噸,居世界首位。
建國前,我國幾乎沒有機械製造業,特六二《工業新產品》的發行,告訴世界,中國不但能生產仿車、立車,還能生產雙柱銑床和齒輪磨床等高精度工作母機,同時還能製造靜電加速器和電子顯微鏡。中國的機械製造業現在已經能與世界先進的生產廠家竟相媲美。
汽車是衡量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的突出標誌。五十年代初期,中國還沒有汽車製造業,五十年代中期在外國的幫助下,成立了“一汽”,仿製外國汽車,現在我國擁有了自己的汽車製造業。一九九六年,《中國汽車》的發行,中國向世界宣布,我們能生產各式轎車、工程車、中輕型車、貨車及越野車,汽車還可以出口國際市場。一汽、二汽已成為我國汽車的中堅企業。
化工、輕紡、建築、建材業的提高
解放前中國人稱煤油為“洋油”、火柴叫“洋火”,這些最基本的生活資料都不能生產,更談不上化工製造,《化學纖維》向世人展示了中國具有一流的化工生產能力。紡織業是中國的一大驕傲,建國後中國的紡織業實現了質的飛躍,全國紡織行業的發展帶來了大量的就業機會,使我國的紡織工業遙遙領先於世界先進水平。建築業、建材業更是從原始低下的生產狀態中走出來了。
中國是具有五千年文化的文明古國,解放前的建築業十分不發達,人們連起碼的安居都達不到。解放以後,特別是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中國的建築業高速發展,城市、鄉村建設大步向前,人均居住麵積基本達到小康標準。建材業從原始材料的粗放利用發展到綜合開發利用,而且美觀耐用。
高科技與國防現代化
《原子反應堆》的建成、《加速器》的運轉成功、《人工胰島素》的合成,這些都充分顯示中國高科技成果。人造衛星上天,使中國成為世界第三個擁有衛星技術的國家,火箭與核動力的飛速發展使我國的國防力量大大增強。我國的火箭技術已名列世界前列。據因特網上中國科學家的報告,中國到目前為止可以製造世界上任何先進的火箭武器,中國人民有了強大的國防,才能在世界論壇上有了發言權,中國已日益成為世界上一支不可戰勝的強大力量。
改革開放結碩果
我國的社會主義建設成就通過郵票盡數展示在人們麵前。這是一組令人振奮的數據。我國工業在五十年間保持了高速增長。從建國初到一九九八年,按可比價格,工業總產量計算平均增長速度達到百分之十三點六。工業規模不斷擴大。工業增加值按可比價格計算增加了一百五十八倍。自一九九六年以來,我國的鋼、煤、水泥、農用化肥、電動機的產量一直位居世界第一,工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不斷上升。一九五二年我國gdp中的工業隻占百分之十七點六,一九九八年達到百分之四十二點二,隨著工業規模的壯大,工業生產水平也在不斷提高,工業結構的調整也取得顯著成效。特別是改革開放近二十年來,中國堅持了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出現了新中國最穩定的建設時期,我國綜合國力大大增強。一批批社會主義建設的新成就大量展現。我們堅信:再過五十年,隨著社會主義建設成就的突飛猛進,我國將步入世界先進發達國家的行列。
從此,一發不可收拾,找天浩寫這類文章的報刊、郵協多了起來。就這樣,天浩開始了撰寫集郵文章和著作郵書的生涯。
天浩由於空閑時間多了,參與郵協的活動也自然多一些。市郵協開會,天浩參加,市郵協的李偉遞給天浩一個寫作計劃,接過來一看:《鹹寧集郵史》,此前,天浩不知道李偉要寫集郵史,但裏邊的文字內容不是很多,大約隻有二千多字,連一篇文章的字數都不夠,天浩想既是一本記錄鹹寧集郵的史書,必要的文字表述還是需要的,天浩不解其意,便問李偉:
“什麽情況?是告訴我你在寫這本書嗎?”
“你也看看吧,我準備寫一本鹹寧集郵史,你也幫忙提提意見,看看還有什麽需要增加的。”天浩看得出,李多少有點炫耀,天浩不好說什麽。
過了一陣,李又問天浩:“你看這樣行嗎?”
“什麽行嗎?你指的是什麽?”天浩反問。
“我是說這本書能出版嗎?”李偉反問天浩。
“啊,是嗎?就這樣出版呀?”天浩脫口說出自己的看法,又覺得不妥當,李偉聽出了天浩的話味。
“那你就幫忙再改改吧。”李偉就勢將書稿遞給了天浩。
“就這麽點文字,不好改,你如果覺得可以了,那就出版吧。”
“你再重寫也行啊,反正你也能寫。”
“不好吧,你都寫了這麽長的時間,我再寫那算怎麽迴事呢?”
“都是鹹寧集郵的事,你也是副秘書長,還是你再寫寫吧。”
“既是這樣說,那我就寫寫吧,最後還是你來把關好嗎?”天浩說,李很高興,天浩自己給自己找了一個麻煩事。
天浩看了他們收集來的所有資料,重新分章節,從頭再寫。由於這種史料性的書好寫,天浩又是在電腦上直接寫作,不到一個月時間,一稿寫出來了,十一萬多字,天浩打印後,連同u盤交給了李偉。李看後,提出了一些新的內容,天浩加了進去。剩下的工作都是李偉做,要說他為了那本集郵史的出版也付出了很多勞動。
書要出版了,總得有作者,李偉跟天浩商量:“天浩,你看我們能否成立編輯委員會,我是主編,你和玉蓮作為副主編。”天浩當然不同意,他認為這本集郵史全部文字都是他一人所寫,最後,還隻是副主編。由於天浩不同意李偉的安排,出版暑名時就是三個人的名:李偉、玉蓮、天浩。鹹寧集郵史二零零一年一月出版,天浩對於這些並不是很計較,書出版後,郵協拿出一千塊錢作為稿費獎勵作者,天浩沒有拿到一分錢的稿費,不為那點稿費,是為他們的做法,天浩覺得他們這事做得不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