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顫抖著手,摸了摸福臨的臉,顫巍巍的問了句:“真的?”
“真的!”福臨重重的點了下頭。
多爾袞再也忍不住了,一把將他抱到懷裏,眼淚不受控製的滾了下來。福臨感受到他顫抖的肩膀,聽到他強行抑製住的低泣,不知為何,心裏卻是一片平靜。
額娘說,要試著相信多爾袞,可惜,他做不到。他能做的,就是用親情拴住這個男人,至少,他要讓多爾袞相信他。
多鐸在揚州進展並不那麽順利。他想象中的江南人民是柔軟的沒用的,卻沒有想到這些他看不上眼的人在史可法的帶領下,給他帶來了許多的麻煩。他攻下揚州之後,很想大殺大搶一頓來發泄自己的怒氣,無奈離京之前活佛曾經給過警告,皇帝下過旨,多爾袞也強調過好幾次。多鐸隻好將一腔怒火發泄到史可法身上,史可法全家下獄,連婦孺都不例外,一齊丟了性命。
消息傳到北京,多爾袞很是惋惜,他是一心想要招降史可法的,福臨聽到之後也有些發愣。在他看來,是史可法用一家老小的性命換來了揚州眾人的平安,沒有了揚州十日,完全是史可法的功勞。
他的心裏忽然想起以前學過的一篇課文:有的人活著,他已經死了;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他相信,史可法一定還活在揚州數十萬人民的心中。
第二十九章
多鐸殺到了南京,朱由菘逃跑至太平,趙之龍、王鐸、錢謙益投降。消息傳到北京,上下一片歡騰。福臨仔細看了折子,發現多鐸並沒有濫殺,才鬆了一口氣。
自從那日和多爾袞撒嬌後,福臨能感覺到多爾袞明顯的變化。這個從來沒有過當父親經驗的男人,似乎把一腔熱情灑在了這個孩子身上,有些笨拙的表現著自己的感情。例如,現在天氣逐漸炎熱,可早晚還是有些涼,多爾袞會伸手捏捏福臨穿的衣服,然後嘮叨幾句穿得少了之類,有時候甚至比布木布泰還要羅嗦。
宋權提出了“治平三策”,福臨在朝堂上規定,凡是故明王室來降的人,都不會奪爵,反而會榮養。同時,還下令各衙門官員照舊錄用,和滿官一起辦事。這些命令一條一條的下來,且都是以福臨的名義,朝堂上長眼睛的人都發現了攝政王和小皇帝的關係似乎有些轉變。
就連攝政王府的小玉兒都感覺到了不同。不管受不受寵,她都是攝政王福晉,命婦們對她都是隻有討好的,她這裏甚至比兩宮太後還要熱鬧。她很是以這種感覺為榮,太後又怎麽樣,太後的兒子還不是被她的丈夫壓得死死的?
可現在,攝政王似乎在將權力一點點的往小皇帝的手上轉移,朝堂和內室往往是相通的,朝臣們開始觀望,同時也約束自己的夫人們謹慎行動。小玉兒這裏頓時冷清了幾分。
“多爾袞,告訴我這到底是怎麽迴事?”
小玉兒覺得異常委屈。她沒有丈夫的寵愛就算了,現在就連權勢都少了,難道那個女人就這麽好嗎,丈夫居然為了她可以放棄這麽多?
多爾袞被這沒頭沒腦的一問有些奇怪:“到底怎麽了,有誰敢欺負你嗎?”
小玉兒更加不樂意了:“你是不是可以為了她隨時去死啊?她讓你放權就放權,她讓你跳河你是不是就跳河啊!”
多爾袞這才明白到底是怎麽迴事。朝堂上的事情他也懶得跟家裏解釋,隻是淡淡的說了句:“你不懂的。”
“我不懂,她懂對不對?”小玉兒越發的生氣,步步緊逼,“所以你整天在宮裏,根本就不願意迴家,你就是為了和她在一起對不對?”
“別鬧了。”多爾袞隻覺得疲憊。他放權給福臨難道不是理所當然的嗎,總有一天他要退下來的,讓皇帝早點熟悉政事才是他應該做的。
小玉兒並不是一個有著敏銳政治嗅覺的人,更多的隻是一個小女人,將自己的一生寄托在丈夫的身上。她拉著多爾袞的袖口:“你告訴我你不是為了她,好不好?算我求你了。”
多爾袞心裏一軟,柔聲道:“我當然不是為了她。我知道我在做什麽。”
“這樣啊,”小玉兒鬆開了手,掛上一抹笑,“你看,你沒事就這麽騙騙我,不是很好嗎?”
多爾袞不由得開始煩躁。他還是很有數的,吏部官員的任免和兵部的事務都牢牢的握在手裏,而且,這次真的和玉兒無關,家裏的女人怎麽會這麽多意見呢?
“我還有些事,你先歇息吧。”多爾袞對小玉兒胡亂點了個頭,便去了書房,沒有注意到自家福晉瞬間變得慘白的臉。
其實,不單單是小玉兒這麽想,朝堂上關於攝政王放權的猜測就沒有停止過。濟爾哈朗連夜去和豪格商量,慢慢的,京裏便起了閑言碎語,將多爾袞和聖母皇太後聯係在了一起。這種關係到皇家隱私的事情最是有市場了,很快又有人挖出了攝政王和皇太後很早就認識的舊聞,在有心人的推動下,甚至還有人編了書,在酒館裏麵招攬生意。
消息很快也傳到了福臨和多爾袞的耳朵裏。多爾袞氣得滿臉通紅,狠狠的一拍桌子:“不過略微有些勝仗罷了,這些人便開始爭好處!”
福臨卻笑了笑。流言裏麵,他被立為太子以及之後的即位完全是多爾袞的功勞,為了答謝多爾袞,太後用了肉彈策略,至於他這個皇帝,則完全成了傀儡。
“叔父稍安勿躁,反正又沒有指名道姓,怕什麽呢。”
多爾袞歎一口氣:“皇上年幼,不知道流言的厲害。若是再誇大下去,恐怕對太後不利。”
“左不過是那些人唄。”福臨撇撇嘴。
自從設立了上下四旗之後,下四旗的人很是不滿。圈地的時候,發好處的時候,都是兩黃兩白吃肉,剩下的喝湯。多爾袞在下四旗裏麵的口碑一下子跌到了負值,並且還有繼續下跌的趨勢。而攝政王軼事一二三一出來,下四旗更是炸開了鍋。
“居然用這種法子來為難我,以為我不敢殺人嗎?”多爾袞板著一張臉,語氣有些肅殺。
福臨並沒有反對。對他來說,這種舉動又能抑製流言四起,又能除去一些不安定分子,還不用自己出手,一舉幾得。
多爾袞這次下了狠手。五月底,多爾袞在朝堂上公然提議罷免諸王貝勒等辦理部、院事務。之前,福臨已經和多爾袞合謀,將六部總理大臣的寶座從諸王和貝勒手裏搶了過來,現在更是不讓他們插手六部的事務,重新設立六部尚書,並規定六部尚書有事不決的時候,向皇上和攝政王請示即可。
刺兒頭阿濟格在外出征,兩黃兩白旗的人不會有異議,正藍旗由於豪格被貶也落到了多爾袞手上,代善更是老好人,濟爾哈朗胳膊擰不過大腿,隻好憤憤的答應了下來。
接著,多爾袞又從經濟上入手。之前八旗搶了東西,都是自己歸自己的,後來皇太極進行了改革,實行財物均分。但誰又會嫌錢少呢,八旗私自和朝鮮、蒙古、俄羅斯做交易的大有人在,就連多爾袞也有自己的商隊。這次,多爾袞直接提議,由朝廷成立皇商,派正式的商隊和屬國做交易,盈利得來的錢再根據八旗的表現進行合理分配。
同時,他還用雷霆手段,封了幾家酒樓茶館,打殺了十幾個傳閑話的宮人和太監。被這一套組合拳打下來,誰還有心思再去說緋聞啊,說一下緋聞,權沒了,錢沒了,甚至連命都有可能會丟,這種事情太危險,傻子才做。
看上去,六部的大權似乎都落在了漢人的手上,還都是亡明的降官,如刑部尚書是李化熙,吏部尚書是謝升。但實際上,決定權還是交給了多爾袞和福臨。同時,為了消除滿人對六部大權旁落的反彈,福臨提議開科舉。多爾袞則是將他的建議更加完善了,隻是召開武舉,並特別說明了,國家乃用兵之際,武舉是為了提拔滿人裏優秀的青年而設,隻要考上了,大把大把的前程等著。
還愣著幹什麽,快收拾收拾去考武舉吧!滿人好戰,蒙古人也不示弱,攝政王說了,還有許多的仗要打呢。更何況,南明羸弱,李自成也起不了大氣候,這個時候打仗危險度低且立功機會大。不占便宜的是傻子!滿洲貴族們誰家沒有適齡的青年啊,誰家的孩子不是從小馬背上學騎射長大的,祖蔭總是沒有自己立功體麵的,來吧,都來考武舉吧!
福臨對多爾袞的一係列舉動是佩服得五體投地。現在京城裏還有誰會提起太後和攝政王的那點子緋聞了,都是在討論皇商和武舉的事情。多爾袞見縫插針的教他:“皇上仁慈,這是件好事。不過有的時候仁慈是沒有用的,這些人要的是利益。”
作為最大的受益者,小皇帝表示受教。而第二大的受益者,布木布泰麵上不顯,心裏卻滿是感動。
任何一個女人,都會盼望著被心上人好生對待的。這次的流言事件,多爾袞和福臨不約而同的對兩宮太後封鎖了消息,還特地叮囑蘇茉兒看好了幾個小公主,別讓她們說漏了嘴。可就是這樣,布木布泰也不可能不知道外麵的情況,雖說是被糊弄了,可這也表示了多爾袞和兒子對自己的保護,再怎麽沉穩,她還是有些女人心思的,想一想,便覺得有些甜蜜。
“叔父,額娘說要留您用飯,她有親自去小廚房做了幾個菜呢。”
福臨筒子便是這對中年男女的聯係人。由於那個流言的影響,多爾袞許久都沒有在宮裏用飯了,更別說去向太後請安,聽福臨這麽說,也很開心。
這次儲秀宮開小宴席,自然瞞不過哲哲。這些日子來她也想通了,福臨當皇帝,她的日子反而比皇太極的時候好過。至少,她不用去照顧皇太極的某位真愛,不用去處理後宮這麽多繁瑣的事務,更不會因為擔心某事沒有安排好而被皇太極厭惡。她現在是後宮地位最高的女人,福臨也是個孝順的,多爾袞對她也很好,誰都要討好她,想幹嘛就幹嘛,悶了就叫命婦們進來陪著聊天,那是相當的舒服。
因此,她也很知趣,說自己這幾天齋戒食素,沒有參加這個小型聚會,飯桌上的成年人也隻有多爾袞和布木布泰兩個。
皇太極的孝期說是三年,其實轉過了年就算是兩年了,還有半年的時間便出孝,屆時阿圖和阿婭兩個就要出嫁。布木布泰為了鍛煉女兒的能力,讓她們在這段時間裏自己處理身邊發生的大小事情,兩個公主頓時忙了起來,用過飯便告退了,福臨眨眨眼,也很知趣的隨便扯了個理由,跑去書房看折子。
剩下的兩個人麵麵相覷,忽然間一齊笑了起來。多爾袞道:“皇上這般古怪精靈,不知道像了誰的性子。”
“真的!”福臨重重的點了下頭。
多爾袞再也忍不住了,一把將他抱到懷裏,眼淚不受控製的滾了下來。福臨感受到他顫抖的肩膀,聽到他強行抑製住的低泣,不知為何,心裏卻是一片平靜。
額娘說,要試著相信多爾袞,可惜,他做不到。他能做的,就是用親情拴住這個男人,至少,他要讓多爾袞相信他。
多鐸在揚州進展並不那麽順利。他想象中的江南人民是柔軟的沒用的,卻沒有想到這些他看不上眼的人在史可法的帶領下,給他帶來了許多的麻煩。他攻下揚州之後,很想大殺大搶一頓來發泄自己的怒氣,無奈離京之前活佛曾經給過警告,皇帝下過旨,多爾袞也強調過好幾次。多鐸隻好將一腔怒火發泄到史可法身上,史可法全家下獄,連婦孺都不例外,一齊丟了性命。
消息傳到北京,多爾袞很是惋惜,他是一心想要招降史可法的,福臨聽到之後也有些發愣。在他看來,是史可法用一家老小的性命換來了揚州眾人的平安,沒有了揚州十日,完全是史可法的功勞。
他的心裏忽然想起以前學過的一篇課文:有的人活著,他已經死了;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他相信,史可法一定還活在揚州數十萬人民的心中。
第二十九章
多鐸殺到了南京,朱由菘逃跑至太平,趙之龍、王鐸、錢謙益投降。消息傳到北京,上下一片歡騰。福臨仔細看了折子,發現多鐸並沒有濫殺,才鬆了一口氣。
自從那日和多爾袞撒嬌後,福臨能感覺到多爾袞明顯的變化。這個從來沒有過當父親經驗的男人,似乎把一腔熱情灑在了這個孩子身上,有些笨拙的表現著自己的感情。例如,現在天氣逐漸炎熱,可早晚還是有些涼,多爾袞會伸手捏捏福臨穿的衣服,然後嘮叨幾句穿得少了之類,有時候甚至比布木布泰還要羅嗦。
宋權提出了“治平三策”,福臨在朝堂上規定,凡是故明王室來降的人,都不會奪爵,反而會榮養。同時,還下令各衙門官員照舊錄用,和滿官一起辦事。這些命令一條一條的下來,且都是以福臨的名義,朝堂上長眼睛的人都發現了攝政王和小皇帝的關係似乎有些轉變。
就連攝政王府的小玉兒都感覺到了不同。不管受不受寵,她都是攝政王福晉,命婦們對她都是隻有討好的,她這裏甚至比兩宮太後還要熱鬧。她很是以這種感覺為榮,太後又怎麽樣,太後的兒子還不是被她的丈夫壓得死死的?
可現在,攝政王似乎在將權力一點點的往小皇帝的手上轉移,朝堂和內室往往是相通的,朝臣們開始觀望,同時也約束自己的夫人們謹慎行動。小玉兒這裏頓時冷清了幾分。
“多爾袞,告訴我這到底是怎麽迴事?”
小玉兒覺得異常委屈。她沒有丈夫的寵愛就算了,現在就連權勢都少了,難道那個女人就這麽好嗎,丈夫居然為了她可以放棄這麽多?
多爾袞被這沒頭沒腦的一問有些奇怪:“到底怎麽了,有誰敢欺負你嗎?”
小玉兒更加不樂意了:“你是不是可以為了她隨時去死啊?她讓你放權就放權,她讓你跳河你是不是就跳河啊!”
多爾袞這才明白到底是怎麽迴事。朝堂上的事情他也懶得跟家裏解釋,隻是淡淡的說了句:“你不懂的。”
“我不懂,她懂對不對?”小玉兒越發的生氣,步步緊逼,“所以你整天在宮裏,根本就不願意迴家,你就是為了和她在一起對不對?”
“別鬧了。”多爾袞隻覺得疲憊。他放權給福臨難道不是理所當然的嗎,總有一天他要退下來的,讓皇帝早點熟悉政事才是他應該做的。
小玉兒並不是一個有著敏銳政治嗅覺的人,更多的隻是一個小女人,將自己的一生寄托在丈夫的身上。她拉著多爾袞的袖口:“你告訴我你不是為了她,好不好?算我求你了。”
多爾袞心裏一軟,柔聲道:“我當然不是為了她。我知道我在做什麽。”
“這樣啊,”小玉兒鬆開了手,掛上一抹笑,“你看,你沒事就這麽騙騙我,不是很好嗎?”
多爾袞不由得開始煩躁。他還是很有數的,吏部官員的任免和兵部的事務都牢牢的握在手裏,而且,這次真的和玉兒無關,家裏的女人怎麽會這麽多意見呢?
“我還有些事,你先歇息吧。”多爾袞對小玉兒胡亂點了個頭,便去了書房,沒有注意到自家福晉瞬間變得慘白的臉。
其實,不單單是小玉兒這麽想,朝堂上關於攝政王放權的猜測就沒有停止過。濟爾哈朗連夜去和豪格商量,慢慢的,京裏便起了閑言碎語,將多爾袞和聖母皇太後聯係在了一起。這種關係到皇家隱私的事情最是有市場了,很快又有人挖出了攝政王和皇太後很早就認識的舊聞,在有心人的推動下,甚至還有人編了書,在酒館裏麵招攬生意。
消息很快也傳到了福臨和多爾袞的耳朵裏。多爾袞氣得滿臉通紅,狠狠的一拍桌子:“不過略微有些勝仗罷了,這些人便開始爭好處!”
福臨卻笑了笑。流言裏麵,他被立為太子以及之後的即位完全是多爾袞的功勞,為了答謝多爾袞,太後用了肉彈策略,至於他這個皇帝,則完全成了傀儡。
“叔父稍安勿躁,反正又沒有指名道姓,怕什麽呢。”
多爾袞歎一口氣:“皇上年幼,不知道流言的厲害。若是再誇大下去,恐怕對太後不利。”
“左不過是那些人唄。”福臨撇撇嘴。
自從設立了上下四旗之後,下四旗的人很是不滿。圈地的時候,發好處的時候,都是兩黃兩白吃肉,剩下的喝湯。多爾袞在下四旗裏麵的口碑一下子跌到了負值,並且還有繼續下跌的趨勢。而攝政王軼事一二三一出來,下四旗更是炸開了鍋。
“居然用這種法子來為難我,以為我不敢殺人嗎?”多爾袞板著一張臉,語氣有些肅殺。
福臨並沒有反對。對他來說,這種舉動又能抑製流言四起,又能除去一些不安定分子,還不用自己出手,一舉幾得。
多爾袞這次下了狠手。五月底,多爾袞在朝堂上公然提議罷免諸王貝勒等辦理部、院事務。之前,福臨已經和多爾袞合謀,將六部總理大臣的寶座從諸王和貝勒手裏搶了過來,現在更是不讓他們插手六部的事務,重新設立六部尚書,並規定六部尚書有事不決的時候,向皇上和攝政王請示即可。
刺兒頭阿濟格在外出征,兩黃兩白旗的人不會有異議,正藍旗由於豪格被貶也落到了多爾袞手上,代善更是老好人,濟爾哈朗胳膊擰不過大腿,隻好憤憤的答應了下來。
接著,多爾袞又從經濟上入手。之前八旗搶了東西,都是自己歸自己的,後來皇太極進行了改革,實行財物均分。但誰又會嫌錢少呢,八旗私自和朝鮮、蒙古、俄羅斯做交易的大有人在,就連多爾袞也有自己的商隊。這次,多爾袞直接提議,由朝廷成立皇商,派正式的商隊和屬國做交易,盈利得來的錢再根據八旗的表現進行合理分配。
同時,他還用雷霆手段,封了幾家酒樓茶館,打殺了十幾個傳閑話的宮人和太監。被這一套組合拳打下來,誰還有心思再去說緋聞啊,說一下緋聞,權沒了,錢沒了,甚至連命都有可能會丟,這種事情太危險,傻子才做。
看上去,六部的大權似乎都落在了漢人的手上,還都是亡明的降官,如刑部尚書是李化熙,吏部尚書是謝升。但實際上,決定權還是交給了多爾袞和福臨。同時,為了消除滿人對六部大權旁落的反彈,福臨提議開科舉。多爾袞則是將他的建議更加完善了,隻是召開武舉,並特別說明了,國家乃用兵之際,武舉是為了提拔滿人裏優秀的青年而設,隻要考上了,大把大把的前程等著。
還愣著幹什麽,快收拾收拾去考武舉吧!滿人好戰,蒙古人也不示弱,攝政王說了,還有許多的仗要打呢。更何況,南明羸弱,李自成也起不了大氣候,這個時候打仗危險度低且立功機會大。不占便宜的是傻子!滿洲貴族們誰家沒有適齡的青年啊,誰家的孩子不是從小馬背上學騎射長大的,祖蔭總是沒有自己立功體麵的,來吧,都來考武舉吧!
福臨對多爾袞的一係列舉動是佩服得五體投地。現在京城裏還有誰會提起太後和攝政王的那點子緋聞了,都是在討論皇商和武舉的事情。多爾袞見縫插針的教他:“皇上仁慈,這是件好事。不過有的時候仁慈是沒有用的,這些人要的是利益。”
作為最大的受益者,小皇帝表示受教。而第二大的受益者,布木布泰麵上不顯,心裏卻滿是感動。
任何一個女人,都會盼望著被心上人好生對待的。這次的流言事件,多爾袞和福臨不約而同的對兩宮太後封鎖了消息,還特地叮囑蘇茉兒看好了幾個小公主,別讓她們說漏了嘴。可就是這樣,布木布泰也不可能不知道外麵的情況,雖說是被糊弄了,可這也表示了多爾袞和兒子對自己的保護,再怎麽沉穩,她還是有些女人心思的,想一想,便覺得有些甜蜜。
“叔父,額娘說要留您用飯,她有親自去小廚房做了幾個菜呢。”
福臨筒子便是這對中年男女的聯係人。由於那個流言的影響,多爾袞許久都沒有在宮裏用飯了,更別說去向太後請安,聽福臨這麽說,也很開心。
這次儲秀宮開小宴席,自然瞞不過哲哲。這些日子來她也想通了,福臨當皇帝,她的日子反而比皇太極的時候好過。至少,她不用去照顧皇太極的某位真愛,不用去處理後宮這麽多繁瑣的事務,更不會因為擔心某事沒有安排好而被皇太極厭惡。她現在是後宮地位最高的女人,福臨也是個孝順的,多爾袞對她也很好,誰都要討好她,想幹嘛就幹嘛,悶了就叫命婦們進來陪著聊天,那是相當的舒服。
因此,她也很知趣,說自己這幾天齋戒食素,沒有參加這個小型聚會,飯桌上的成年人也隻有多爾袞和布木布泰兩個。
皇太極的孝期說是三年,其實轉過了年就算是兩年了,還有半年的時間便出孝,屆時阿圖和阿婭兩個就要出嫁。布木布泰為了鍛煉女兒的能力,讓她們在這段時間裏自己處理身邊發生的大小事情,兩個公主頓時忙了起來,用過飯便告退了,福臨眨眨眼,也很知趣的隨便扯了個理由,跑去書房看折子。
剩下的兩個人麵麵相覷,忽然間一齊笑了起來。多爾袞道:“皇上這般古怪精靈,不知道像了誰的性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