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綿的秋雨終於停了,天氣也寒冷了許多,衛璪一大早又進了洛陽城打探消息。
到了蒯英府上的時候,衛璪被告知蒯英一早出去了,並不在家。有些失落的衛璪向清河王府走去,希望能夠從清河王那裏聽到一些消息。
接連幾天進城,並沒有發生過一起被別人認出的情形,衛璪現在不免大意了起來。
正走在街上的時候,迎麵過來一頂四人小轎,衛璪沒有細看轎子上的名牌,避讓在了一邊。
沒有想到轎子居然在衛璪麵前停了下來,從轎子裏下來的卻是太子少傅張華。
衛璪之前就聽說過張華有過目不忘的本事,現在看張華正笑眯眯地盯著自己看,心虛了不少,之前在清河王府裏跟張華打了不少照麵,張華對自己的印象應該還是挺深的。
此時的衛璪身著一身素衣,穿著雖然並不華貴,但一眼看上去是一個讀書人的樣子,與之前仆從的打扮相差很大。
在明白瞞不過張華之後,衛璪下了馬,恭敬地對張華作了個揖:“晚生見過張大人。”
“衛公子,別來無恙。”張華拱手笑眯眯地說道。
聽張華這麽說,衛璪意識到自己之前的預感成真了,在清河王府的時候,這個張華就已經認出了自己是衛璪。
“張大人真是好記性,晚生佩服。”衛璪也笑著說道。
“不知賢侄可有興趣至敝人處喝杯茶?”張華依舊笑眯眯地說道:“與賢侄好多年沒有好好聊一聊了,正好敘敘舊,你看如何?”
衛璪略微思索了一下,覺得這個張華並無惡意,否則早在清河王府的時候他就已經揭發自己了,於是欣然說道:“恭敬不如從命。”
來到張華的府邸的時候,衛璪還是略感驚訝,這個張華現在已是太子少傅,位居九卿,府邸卻略顯簡陋。
從府門到張華的書房,一路上衛璪也沒看見幾個仆人,整個府裏十分的安靜。
張華的書房裏最大的特色就是書多了,靠牆的書架上全是各種各樣的書,有些看上去年代已經十分久遠。
“衛公子看上去對這些書有興趣?”張華看衛璪一直目不轉睛地看著牆邊的書,笑著問道。
“沒有,晚生隻是覺得大人的府邸與一般的官宦人家有很大的不同。”衛璪委婉地說道。
“是覺得老夫的府邸有些寒酸麽?”張華大笑著,一邊指著牆邊的書架一邊說道:“說實話,這些年,朝廷的俸祿我全部用來搜集這些寶貝了。”
衛璪深深佩服張華的氣魄,雖然衛家也是書香世家,但是祖父也還做不到像張華這般能夠不顧一切地投身到學問中去。
“大人對學問的態度,晚生十分佩服。”衛璪由衷地說道。
“令祖大人當年是與老夫能談得來的朋友,他的談吐見識也算是一流的,隻是時運不濟,會遇到這樣的事情。”張華有些同情地看著衛璪說道。
“說起祖父,大人您可知道祖父有什麽仇人嗎?”衛璪的直覺告訴他,這個張華一定知道一些內幕。
張華搖搖頭,撫著胡須說道:“衛瓘為人最是寬容,這麽大的仇家倒是沒有聽他說起過,不過現在人心難測,像榮晦那樣的卑劣之徒還是有的。”
聽到榮晦的名字,衛璪頓時恨得牙癢癢,不過衛璪也知道以榮晦的本事還不至於可以到天牢裏殺人。
“那大人細細迴想一下,祖父之前有沒有對您說過一些可疑的事情?”衛璪有些不死心地問道。
“我這些天也一直在想這件事情,隻想到了一件事也許跟令祖遇害有關。”張華眯起了眼睛,像是在迴憶一般說道:“有一天,衛瓘突然心事重重地來找我,說是有一件祖上相傳的寶貝不知道他死後該如何處理,但是事情說到一半他就被宣入宮了,後來我也把這件事情忘記了就沒再問,直到前兩天才想起來,也許這個寶貝才是那些人的真正目的。”
衛璪從來沒有聽說過衛家還有什麽祖傳的寶貝,不過他並非長子長孫,這樣的秘密按理也是不應該讓他知道的。
“這麽說,這些人為了找到這個東西逼問祖父,得到消息之後殺人滅口了?”衛璪推測道。
張華卻搖了搖頭:“依老夫之間,衛公是絕對不會將這個秘密說出去的,也許是兇手惱羞成怒,殺人滅口了。這也是我今天特意找你的原因,你也很有可能已經被人盯上了。”
聽張華這麽說,衛璪吃了一驚,迴想起之前在衛府看到的那個黑影,知道張華所言不虛。
“不過你也不必太緊張,對方看上去應該是十分聰明的人,現在應該並不清楚你是否知道衛府的秘密,跟蹤你可能隻是想確定你是否知情而已。”張華看衛璪的神情有些緊張,連忙寬慰地說道。
衛璪點點頭,現在這件事情算是稍微有點眉目了,雖然不知道對手是誰,但總算知道了他們的目的。
“大人,晚生有一事相求。”衛璪向張華跪下,眼中含淚地說道。
“賢侄你這是做什麽?有事起來說,老夫定然義不容辭。”張華慌忙扶起了衛璪,仗義地說道。
“大人應當知道衛家是被陷害的,晚生現在想要朝廷還衛家一個公道,好告慰祖上在天之靈。”衛璪悲切地說著,眼淚也奪目而出。
“老夫與令祖做了這麽多年的朋友,私以為是心腹之交,如今他遇到這樣的事情,老夫自然不會袖手旁觀。”張華思忖著說道:“隻是這卻是一條艱難的路,賢侄你要做好準備。”
衛璪堅定地點了點頭:“晚生已經是死過一次的人了,為衛家複仇是晚生此生唯一的心願,即便是粉身碎骨,也一定要達成。”
張華用一種欣慰的眼光看了看衛璪,點頭說道:“如果賢侄有什麽需要幫忙的,盡管開口,老夫在所不辭。”
從張華的府中出來的時候,衛璪還難抑激動之情,現在有了一位德高望重的老臣站在自己這一邊,距離目標又近了一步。
到了蒯英府上的時候,衛璪被告知蒯英一早出去了,並不在家。有些失落的衛璪向清河王府走去,希望能夠從清河王那裏聽到一些消息。
接連幾天進城,並沒有發生過一起被別人認出的情形,衛璪現在不免大意了起來。
正走在街上的時候,迎麵過來一頂四人小轎,衛璪沒有細看轎子上的名牌,避讓在了一邊。
沒有想到轎子居然在衛璪麵前停了下來,從轎子裏下來的卻是太子少傅張華。
衛璪之前就聽說過張華有過目不忘的本事,現在看張華正笑眯眯地盯著自己看,心虛了不少,之前在清河王府裏跟張華打了不少照麵,張華對自己的印象應該還是挺深的。
此時的衛璪身著一身素衣,穿著雖然並不華貴,但一眼看上去是一個讀書人的樣子,與之前仆從的打扮相差很大。
在明白瞞不過張華之後,衛璪下了馬,恭敬地對張華作了個揖:“晚生見過張大人。”
“衛公子,別來無恙。”張華拱手笑眯眯地說道。
聽張華這麽說,衛璪意識到自己之前的預感成真了,在清河王府的時候,這個張華就已經認出了自己是衛璪。
“張大人真是好記性,晚生佩服。”衛璪也笑著說道。
“不知賢侄可有興趣至敝人處喝杯茶?”張華依舊笑眯眯地說道:“與賢侄好多年沒有好好聊一聊了,正好敘敘舊,你看如何?”
衛璪略微思索了一下,覺得這個張華並無惡意,否則早在清河王府的時候他就已經揭發自己了,於是欣然說道:“恭敬不如從命。”
來到張華的府邸的時候,衛璪還是略感驚訝,這個張華現在已是太子少傅,位居九卿,府邸卻略顯簡陋。
從府門到張華的書房,一路上衛璪也沒看見幾個仆人,整個府裏十分的安靜。
張華的書房裏最大的特色就是書多了,靠牆的書架上全是各種各樣的書,有些看上去年代已經十分久遠。
“衛公子看上去對這些書有興趣?”張華看衛璪一直目不轉睛地看著牆邊的書,笑著問道。
“沒有,晚生隻是覺得大人的府邸與一般的官宦人家有很大的不同。”衛璪委婉地說道。
“是覺得老夫的府邸有些寒酸麽?”張華大笑著,一邊指著牆邊的書架一邊說道:“說實話,這些年,朝廷的俸祿我全部用來搜集這些寶貝了。”
衛璪深深佩服張華的氣魄,雖然衛家也是書香世家,但是祖父也還做不到像張華這般能夠不顧一切地投身到學問中去。
“大人對學問的態度,晚生十分佩服。”衛璪由衷地說道。
“令祖大人當年是與老夫能談得來的朋友,他的談吐見識也算是一流的,隻是時運不濟,會遇到這樣的事情。”張華有些同情地看著衛璪說道。
“說起祖父,大人您可知道祖父有什麽仇人嗎?”衛璪的直覺告訴他,這個張華一定知道一些內幕。
張華搖搖頭,撫著胡須說道:“衛瓘為人最是寬容,這麽大的仇家倒是沒有聽他說起過,不過現在人心難測,像榮晦那樣的卑劣之徒還是有的。”
聽到榮晦的名字,衛璪頓時恨得牙癢癢,不過衛璪也知道以榮晦的本事還不至於可以到天牢裏殺人。
“那大人細細迴想一下,祖父之前有沒有對您說過一些可疑的事情?”衛璪有些不死心地問道。
“我這些天也一直在想這件事情,隻想到了一件事也許跟令祖遇害有關。”張華眯起了眼睛,像是在迴憶一般說道:“有一天,衛瓘突然心事重重地來找我,說是有一件祖上相傳的寶貝不知道他死後該如何處理,但是事情說到一半他就被宣入宮了,後來我也把這件事情忘記了就沒再問,直到前兩天才想起來,也許這個寶貝才是那些人的真正目的。”
衛璪從來沒有聽說過衛家還有什麽祖傳的寶貝,不過他並非長子長孫,這樣的秘密按理也是不應該讓他知道的。
“這麽說,這些人為了找到這個東西逼問祖父,得到消息之後殺人滅口了?”衛璪推測道。
張華卻搖了搖頭:“依老夫之間,衛公是絕對不會將這個秘密說出去的,也許是兇手惱羞成怒,殺人滅口了。這也是我今天特意找你的原因,你也很有可能已經被人盯上了。”
聽張華這麽說,衛璪吃了一驚,迴想起之前在衛府看到的那個黑影,知道張華所言不虛。
“不過你也不必太緊張,對方看上去應該是十分聰明的人,現在應該並不清楚你是否知道衛府的秘密,跟蹤你可能隻是想確定你是否知情而已。”張華看衛璪的神情有些緊張,連忙寬慰地說道。
衛璪點點頭,現在這件事情算是稍微有點眉目了,雖然不知道對手是誰,但總算知道了他們的目的。
“大人,晚生有一事相求。”衛璪向張華跪下,眼中含淚地說道。
“賢侄你這是做什麽?有事起來說,老夫定然義不容辭。”張華慌忙扶起了衛璪,仗義地說道。
“大人應當知道衛家是被陷害的,晚生現在想要朝廷還衛家一個公道,好告慰祖上在天之靈。”衛璪悲切地說著,眼淚也奪目而出。
“老夫與令祖做了這麽多年的朋友,私以為是心腹之交,如今他遇到這樣的事情,老夫自然不會袖手旁觀。”張華思忖著說道:“隻是這卻是一條艱難的路,賢侄你要做好準備。”
衛璪堅定地點了點頭:“晚生已經是死過一次的人了,為衛家複仇是晚生此生唯一的心願,即便是粉身碎骨,也一定要達成。”
張華用一種欣慰的眼光看了看衛璪,點頭說道:“如果賢侄有什麽需要幫忙的,盡管開口,老夫在所不辭。”
從張華的府中出來的時候,衛璪還難抑激動之情,現在有了一位德高望重的老臣站在自己這一邊,距離目標又近了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