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線電在山區裏麵接受不是很好,調試了半天之後,才勉強與團部取得聯係。山頂的確能夠俯瞰到整個縣城,五門大炮和剩下的重機槍全部就緒,以這個角度大炮的射程可以覆蓋整個縣城,重機槍也能掃射到山下小溪對麵的縣郊。


    石橋對岸的指揮部,段雲峰在收到趙彥之登上山峰之後,總算露出了笑容。他立刻下令,讓李進組織兵力,準備再次向石橋發動衝鋒。


    在白雲山總司令部也收到了炮火支援的信號,師部直轄下炮兵營集中火力精確打擊石橋的南岸和隨縣縣城。


    一陣炮火壓製之後,三十三團團長李進親自帶領兩個營發動了對石橋的衝鋒作戰。南岸的敵軍人數並不多,之前是因為角度和視野的問題,沒有讓蔣百裏的炮兵打得個正著,所以能夠得心應手的霸占石橋阻擊進攻。這會兒第五師師部炮兵雖然還是不能打得很精確,不過炮火已經越來越接近附近。


    沒過多久,之前曆經千辛萬苦潛伏到西南山頭上的趙彥之部,也開始集中火力向石橋和縣城炮擊。趙彥之這邊的炮兵視野非常好,直接將石橋南岸的敵軍瞄個正著。不僅如此,縣城遭到炮擊,大大動搖了守軍的軍心。守軍不知道縣城發生了什麽事,是不是被敵人突破?還是其他什麽情況?


    李進的衝鋒隻在剛開始的時候,受到了石橋另外邊守軍的激烈抵抗,但是很快炮火的壓製下,傷亡越來越多,火力網越來越弱。


    第六旅守石橋的三個營,一個營長決定帶兵先迴縣城看看發生了什麽事情,這原本是一個很理想的決定,但是另外兩個營長卻忍不住在想這廝是不是要逃跑。當這個營撤退之後,防守的火力更是大減。


    三十分鍾後,李進親自帶著衝鋒隊突破了石橋。第六旅的守軍看到這次衝鋒隊氣勢洶湧,一下子全部都泄了氣,很快就出現了逃兵。當逃兵越來越多的時候,戰事基本上就已經見了分曉。


    破曉時分,段雲峰終於成功攻破了石橋,他現在也不急著殺進縣城去。畢竟黑暗中的巷戰對於不熟悉路的進攻方來說,並不得利。反正缺口已經打開,後續部隊可以源源不斷的開進。更何況現在趙彥之已經把炮兵帶上了山頂,對著縣城就是狂轟濫炸,用不了多久,縣城裏的第六旅殘部自己就會敗退。


    其實從一開始孫建業在石橋這裏放了三個營,目的就是期望能夠在這裏托死第五師的進攻,就算實在拖不住,還退到縣城裏進行巷戰。他不奢望自己能堅持多久,隻要兩天的時間就足矣。但是他萬萬沒有想到,自己的防線居然連一天一夜都沒守住。


    現在可好,孫建業自己可以抱著必死之決心,但是士兵們卻都不幹了。石橋失守了,縣城已經陷入了敵人重重包圍之中,再加上山頂上的大炮轟擊,他竟然成了甕中之鱉。


    到了清晨的時候,戰火稍微停息了。趙彥之在山頂把炮彈都打光了,於是停止了射擊,不過經過一個晚上的炮擊,整個隨縣城早已經被打得滿目瘡痍了。


    段雲峰帶著五個營的兵力開始包圍縣城,蔣百裏也立刻安排第十五旅增派兩個團的增援部隊,盡快陸續抵達,加入了對隨縣城的包圍。段雲峰沒打算直接開進城內,雖然經過炮擊之後,他猜測城裏的人要麽都死了,要麽都逃了,但是難免還會有一些生還者會躲在巷道裏放冷槍。


    他先發了電報給西路軍,讓戴定國那邊盡快安排突進,配合一起搶占隨縣極其周附屬鄉鎮。之後他又讓三十三團團長李進帶著兩個營先遣進入縣城,起初還有守軍抵抗,但是根本就是零星之火,很快就被壓製下來了。


    李進一邊鎮壓反抗的士兵,一邊一路高唿不管是兵是民,都走出來接受投降,保證絕不會受到傷害。


    一個小時後,城裏的殘兵都放棄任何形式的抵抗,全部都走出來接受了投降。李進對待俘虜還算不錯,在縣城裏找一個大宅子,把這些俘虜都關在了裏麵,到了中午的時候還送水送飯給他們吃喝。


    粗略的統計了一下,縣城裏的俘虜隻有六百多人,但是孫建業的第六混成旅差不多也有四千多人,就算被在白雲山擊潰的俘虜,加起來總共隻有一千兩百多人。昨晚炮火再多厲害,也不至於把四千人打死到一大半。


    中午的時候,段雲峰率領大軍開進了縣城,找了一處還算完好的宅子設為指揮部。然後他一麵派人去安撫縣城裏的老百姓,一麵組織人手去把趙彥之從山頂上接下來。而李進則負責城內的治安、清理戰場以及搜捕隱藏不出的王文華殘部。


    在俘虜的指點下,清城的部隊很快找到了物資儲藏的地方,是在縣城一處大官衙裏。雖然有一部分物資被炸毀了,但是好歹還搜到了很多彈藥、槍械和糧食,甚至還有一大批馬料和超過八十匹戰馬。


    但是在縣城裏搜遍了,都沒有找到孫建業和第六旅的高級軍官們的蹤跡,活不見人死不見屍。


    第101章,漢口矛盾


    王占元氣衝衝的衝進了北洋軍事委員會辦事處大樓曹錕的辦公室,門口的侍衛和秘書勸阻不住,隻能用無奈和不安的眼神看著正在抽大煙的曹錕。曹錕原本還想發一通脾氣,但是在看到來者是王占元之後,即便心中再有不悅之色也隻能先強壓了下來。


    “之前早就說過了,要在隨縣布防就趁早,咱們現在手裏也不是沒有兵,犯得著還要這般拖泥帶水的嗎?這下可好,你把我一個旅臨時調派到隨縣去,倉皇倉促不說,區區一個旅能頂屁用。這下可好,才一天一夜的功夫,我的這個旅就被打報廢了。現在孫建業帶著殘部都不知道逃到南邊什麽鎮子上。”王占元情緒十足的說道,儼然就像是一個菜市場討價還價的家庭主婦一般。


    “我當以為是什麽事情,原來你是為了這件事而來。”曹錕耐著性子聽完了王占元的話,將手中的煙壺放在了茶幾上,一邊站起身來一邊用一種沉悶的口吻說道,“我也是剛剛才得知這個消息,老王你別往心裏去,勝敗乃兵家常事。再者隨縣原本預料著就是要丟的,不過遲與早罷了。”


    “你說的輕巧,敢情不是你的手下,你就沒把它正眼瞧過了是不是。”看到曹錕是這樣一副不疾不徐的樣子,王占元心頭更是上火起來,臉上的表情愈發顯得氣急敗壞。


    “你這是什麽話。我說老王,你也不要在我麵前發脾氣,這仗要是打起來,什麽惡劣的情況都有可能發生。今天你丟了一個旅,明天我還有可能丟一個師。咱們現在也不要計較這些,計較也沒用。唉,真沒想到隨縣居然沒守到兩天的時間,看來咱們漢口這邊沒辦法再輕鬆了。”曹錕意欲轉移話題,於是用一種很是感慨萬千的口吻說道。


    “我不跟你計較?我不跟你計較我跟誰計較。一開始隨縣是守是戰你都沒個譜兒,人家大軍壓境下來你才倉促的派兵填防。結果防也防出個名堂來。是你的人我不管,可是這會兒損失的是我的人!”王占元氣唿唿的說道。尤其說到最後一句話的時候,更是不由自主的加重了語氣,顯得鏗鏘有力。


    事實上之前曹錕要在隨縣駐防兵力的時候,王占元也沒有想那麽多,雖然不請願抽調自己手下的人馬,但還是表現出“顧全大局”的樣子,並沒有任何反對的意思,最多也隻是情緒上有所不滿而已。


    此時他之所以氣衝衝的找上門來,還是因為昨天在收到第六旅潰敗的消息後,自己的參謀長在一旁發了一些牢騷。曹錕從一開始沒打算堅守隨縣原本是正確的選擇,隨縣雖然是重要的交通要道,表麵上來看又有河流又有山區,勉強也算得上是有險可據。但實際上無論是山還是河,都隻是小山小河,而且最重要的一點還是整個城鎮的縱深麵太廣。


    縱深麵太廣所導致的直接影響,那就是同時受敵的麵積會大幅增加。


    近衛軍第五師兵分兩路進攻隨縣已經算是好了,真要是打膠著了,完全可以兵分五路,直接迂迴繞道把整個隨縣給團團包圍起來。到那個時候單憑區區一個旅的兵力,應付得了東邊應付不了西邊,用不了多久很快就被拖垮了。


    簡單一句話來說,哪怕隨縣是一個重要的地點,但是卻不是一個適合防守的地方。


    曹錕臨時決定派遣一個旅的部隊進駐隨縣,不僅時間倉促,而且兵力缺少,更是違背了地理防守的諸多因素。


    正是聽完了參謀長的這番介紹,再加上從一開始心頭就有諸多不滿,一下子就起了埋怨之意。哪怕現在是很明顯的馬後炮,但是他也完全不在乎這些,要的就是跟曹錕爭一口氣,曹錕雖然是北洋軍事改革委員會的委員長,不過湖北到底還是他王占元的地盤。曹錕這次敢拿他的人當炮灰,難保不會還有下一次。


    要想在北洋站住腳跟,就是看手裏能握著多少兵力。


    王占元他從河南混到淮軍,又從淮軍混到北洋武備學堂,前前後後展轉多年,這才在湖北攢下了六個旅的兵力,實在是來之不易。如果他把丟了這六個旅的兵權,即便事後北洋軍事改革委員會能夠成功奪權,但是失去了兵權就等於失去了政治資本,弄不好還不如袁世凱執政時混得好。所以在這個時候他必須讓曹錕意識到自己不會什麽事都妥協。


    此時此刻曹錕同樣有幾分心煩意亂,他雖然在外麵表現的很是鎮定和胸有成竹,但這段時間因為征兵而鬧出了民間怨聲載道,實在讓自己頗有幾分憂慮。這種憂慮並非僅僅是限於民間愈發明顯的動亂,而是借民間動亂而聯想到其他危機所在。


    這會兒王占元偏偏為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來跟他鬧情緒,本來自己是打算心平氣和來緩解此事,省的麻煩越鬧越大。可是他越是低聲下氣,反倒王占元越是登鼻子上臉,這下倒是也激怒了自己原本煩躁不堪的心情。


    “老王,你這話是什麽意思?你也有臉來跟我計較隨縣的戰事。第六旅打成這樣,我沒找你算賬已經算是好得了。不管什麽原因,倉促也好,兵力少也好,他既然領了軍令那就要按軍令行事。沒能完成作戰任務那就要軍法處置。我都沒跟你計較這些!”曹錕加重了語氣,絲毫不示弱的說道。


    “你跟我計較?隨縣根本守不住也沒必要守,你還故意臨時抽調兵力去守。你當這個委員長指揮失當,就算要軍法處置那也是要先拿你來處置。”王占元較勁的斥道。


    “好你個王占元,你倒是要處置我?怎麽著,大敵當前了,你就畏縮了是不是?”曹錕怒不可遏的說道,不過即便如此,他還是能一如既往的發揮自己的性格,那就是越是情緒激動的時候越是能從中保持一定的理智。所以他故意在氣話中加上一些激將的話,省的真把事情鬧大開來,弄得漢口這邊內部矛盾重重。


    “哼,我不是畏縮,我這是看走了眼。我看你這一仗是沒打算好好打了是吧,下麵亂成一團,委員會裏麵也是人心惶惶,陝西、江西更是沒什麽進展。看看吧,整個北洋現在就隻剩下咱們這點人還敢叫鬧。你卻一點都不上心。我能有多少軍隊讓你這麽糟蹋?”王占元也是有目的的人,他這次來隻是想跟曹錕一個下馬威,真要是鬧僵了,對自己同樣也不利。


    “這次本打算在隨縣拖延一段時間,讓漢口、孝感、襄陽三地能更從容不迫一些。是,隨縣確實不應該設防,既然一開始這麽想那就應該由始至終,但很多事情怎麽可能都按照預料之中來行事?事態隨時都在變,誰會知道袁肅那小子玩了這麽大的花招?你且放心,接下來的仗我曹錕親自督陣,絕不會再鬧出這樣的失誤。”曹錕鄭重其事的說道。


    “總之,這才是鬧大了。你總說拖延時間拖延時間,是啊,去看看報紙,去聽聽電報,去跟洋人們談一談,國內上上下下確實一片反帝製的浪潮,可這股浪潮又有什麽用?北京那邊還是被新華宮的人牢牢控製著。我不是怕打仗,我隻是怕到最後咱們要打到北京去才能把這件事走到一個頭。”王占元的語氣稍微好了一些,不過仍然是消極的一麵。


    “你說的不無道理。真沒想到中華革命黨那些跳騷,在這個時候都在見縫插針。這些人也不動動腦子,我們漢口這邊真要是擋不住近衛軍,他們護國軍也隻能坐以待斃。至於北京那邊你用不著多擔心,無非是決定勝負的一搏。老袁手裏隻剩下這點人馬,拚完了也就算完了。江西、陝西不是沒有動靜,他們隻是在作壁上觀,希望能從中漁利。這個道理誰都懂,不過就看他們如何拿捏。”曹錕冷哼哼的說道。


    “還指望他們如何拿捏?”王占元沒什麽好臉色的說道。


    “漢口這邊真要是懸了,他們必然不會坐視不理。因為機會就這麽一次,近衛軍的情況也有目共睹,隻要把近衛軍打垮了,老袁就徹底沒下文了。陝西和江西兩省的督軍們也就有出頭之日了。他們如果錯失了這次機會,接下來便隻能兩眼望穿了。要麽是看著護國軍怎麽打敗近衛軍,要麽是近衛軍坐大了直接打到南方去。總之,這局勢算是定下來了。”曹錕擺出一副很有遠見的樣子,緩緩說道。


    “先不說其他的。隻說你下一步打算如何行事。”王占元還是很擔心漢口這邊的仗不好打,洛陽那邊傳來的消息,近衛軍重兵壓境兵分三路,隨縣隻是一個切入點,很快另外兩路就會分別壓製襄陽和漢口。這可算是一場全麵的大會戰。


    -----


    第102章,麻城摩擦


    “我之前布置的作戰計劃,就是以孝感為屏障和主戰場。袁肅親率大軍由光山南下進逼我漢口,勢必要先拿下麻城。而麻城與孝感相距一百五十裏,又是相向而對的位置。袁肅若是要直接進攻漢口,武昌那邊可以迂迴牽製,孝感的駐軍則可以趁機偷襲麻城。”曹錕像模像樣的分析著說道。


    “可隨縣那邊的兵力如何應對?”王占元又問道。


    “隨縣勢必要留兵殿後,謹防來自襄陽的襲擊。剩下的兵力要是進攻漢口,勢必又要先穿過孝感防線。所以我在孝感放下重兵,西邊守、東邊攻。漢口兵力無所謂多少,反正隻要孝感不丟,漢口陸麵就安然無恙。哪怕麻城那邊打下武昌,真要進攻漢口也需要有渡江部隊。我們這邊好歹是有一些海軍掩護,袁肅輕易不可能越過長江這道防線。”曹錕很有信心的說道。他行軍作戰還是老一套的思路,縱然自己現在的兵力不如近衛軍,但做為進攻一方必然要付出更多的兵力才能起到一定的攻勢。


    在孝感防線上,他放了北洋軍事改革委員會第一軍,也是之前自己軟禁段芝貴之後,接管了段芝貴的部隊,同時配合自己舊部的部分兵力,以及鄂軍的部分兵力。第一軍轄下三個師,合計約有四萬人。過去三個月的時間裏,孝感這邊已經修築了一道密集的防禦工事,主陣地甚至還采用了混凝土加固。


    哪怕隨縣的作戰太過迅速,大大的超出了原本的預料,也造成了一定心理上的擔憂。但是曹錕還是有信心在孝感這邊成功拖住了近衛軍的步伐,單憑那堅固的防禦工事,保守的估計都能堅守長達兩個月以上。這個估計可不是他個人憑空臆測,而是經過設計防禦陣地的工程師、各級參謀官,甚至外籍顧問聯合討論所得出的結論。


    “我知道你在孝感那邊花了不少心力,不過我總認為不能全把希望寄托到一個陣地上。”王占元頗有憂慮的說道。


    “你總是這麽杞人憂天。咱們現在能做的隻能是預測布防,真要有其他閃失,我們這會兒也不能全靠猜測。等到孝感守不住了,咱們還能退到漢口這邊來打巷戰。我就不信不能拖他個一年半載。”曹錕大聲的說道。


    王占元原本還想說什麽,但是他也意識到自己太過婆媽,曹錕說的對,很多事情沒辦法預料,現在也不可能全部都靠猜測。如今箭在弦上不得不發,他也隻能跟著曹錕走一步算一步。孝感那邊的布防確實下了很多功夫,再者漢口這邊駐兵也不少,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源源不斷的增援孝感防線,或許是能夠把戰事拖延下去。


    他現在倒是必須先考慮好一條後路,那就是真要是打到漢口了,自己到底是該繼續留在漢口坐鎮,還是把戰事交給下麵的人,然後退避南方的其他地方。


    蔣百裏的第五師在打下隨縣之後,又花了三、四天的時間才將部隊全部開進該地區。


    其實在整個針對隨縣的作戰過程中,真正擔任進攻部隊的也隻有四個團左右的兵力,其餘的部隊除了做預備隊之外,剩下一個旅甚至都還沒有從之前的駐地開過來。如今第五師正是因為要等待掉隊的這個旅,所以才延誤了整個行程上的安排。


    盡管蔣百裏很生氣,但是對於這些早有預料的情況,最終還是選擇了控製情緒。他治軍的方法當然不是縱容這些舊軍,關鍵還是要經過接下來的作戰來打磨部隊,同時也利用傷亡來給部隊進行大換血。在換血之後方才能著手開始重鑄軍紀和作風。


    到了四月底,蔣百裏基本上完成了打開戰略通道的任務。第五師不僅在隨縣站穩了腳跟,兵分兩路分別擺出攻守的態勢。最後抵達隨縣的第十四旅負責駐守隨縣西北部,嚴防來自襄陽的敵軍威脅。十三旅和十五旅則轉向東邊,準備投入第二階段作戰,打開隨縣到孝感的戰略通道。除此之外,由隨縣連通信陽的途中,電報站、兵站、後勤轉運站全部都到位。


    尚在鄭州的袁肅也在隨縣傳來捷報的當天,把總司令部轉移到了信陽,隻留陸錦在鄭州負責總後勤的調度工作。當總司令部在信仰安頓妥當之後,他立刻下達命令調動第一兵團和第十師開始進軍。


    第一兵團第一旅與第十師組成第一路軍,由陳文年負責指揮。第一兵團剩下兩個旅則由袁肅親自指揮。第一路軍早先便已經集中在光山,這會兒接到命令便立刻動身南下,直取麻城然後轉而進攻武昌。第一兵團主力部隊則火速抵達隨縣,配合第五師準備經孝感而進攻漢口。同時,在南陽的第二師也收到命令開始向襄陽發起牽製性進攻。


    縱然中央近衛軍是一支倉促拚湊起來的部隊,內部矛盾重重,各部之間常年分開駐紮,又極其缺乏默契。之前又才剛剛經曆了鄭州事變的大變故,以至於內部人心更是一盤散沙。不過好在袁肅分工明細,考慮周全,把主次任務都安排的很到位,所以在行軍作戰上最起碼能做到一定程度的令行禁止。


    對於下麵的其他幾個師來說,反正他們要做都隻是輔助性的進攻,真正擔任主戰角色的還是袁肅的嫡係部隊。隻要沒是讓自己當炮灰,其他一切都好商量。


    到了五月二日,蔣百裏的第五師先頭部隊已經抵達孝感前沿,偵查部隊甚至還與孝感的守軍發生了一些摩擦。而同樣是在這一天,第一兵團的主力部隊業已陸續抵達隨縣,並且緊隨第五師東進的部隊之後,開始向孝感發動進發。


    不過孝感這邊還隻是小摩擦、試探性進攻的時候,倒是陳文年的第一路軍在麻城大打出手。雖然麻城的守軍並不多,大部分隻是地方軍和警察,但是漢口那邊還是下達了死命令,不許麻城這邊直接向近衛軍投降。同時曹錕還專門派遣了兩個團的援軍前往麻城周邊,全力騷擾第一路軍的先頭部隊。所謂的大打出手,隻是第一路軍的先頭部隊與麻城地方軍及援軍之間的較量,但是陣勢仍然打得很兇。


    麻城的戰事從一開始就似乎沒有任何節製。當最前麵的偵察部隊在城郊與敵人發生接火時,緊隨其後趕來的一名團長彷佛憋足了怒火,馬上下令全團投入作戰。重機槍、大炮能動用的全部用上,炮火、密集的槍聲,鋪天蓋地的交鋒起來。


    好在麻城的敵軍並沒有提前布置陣地,僅僅是在郊區利用一些沙包、石塊臨時築造起了一片防禦據點。實際上根本就沒有擺出想要嚴守的意思。不過表麵上雖然沒有嚴守的意思,但是真到了打起來的時候,守軍方麵也沒有任何一觸即潰的樣子。


    第一陸軍的先鋒團發起了兩次衝鋒進攻,不過卻都被躲在臨時據點後麵的敵軍打退,衝鋒的部隊甚至都沒能靠近到城郊的地方。


    先鋒團團長惱羞成怒,一邊派出偵察兵沿著城鎮進行更消息的勘察,了解其他進城的地方是否也有敵軍布防,又或者是否有其他的小路可以發動迂迴偷襲作戰。


    從早上交戰直至下午,雖然天氣不算太熱,但是前陣子連下了好幾天的雨,這會兒卻是豔陽高懸,多少是有幾分不好受。到了下午兩點鍾後,先鋒團這才暫時停止了進攻,耐著性子等待偵察兵匯報更詳細的情況。


    一直等到晚上,之前派出去的偵查部隊才陸續返迴。


    正如之前所預料的那樣,麻城的敵軍將臨近的幾條道路全部布下了防守,甚至還威逼老百姓們上陣禦敵。據說目前麻城城內的情況很亂,雖然不至於全部進城的地方都有敵人把守,但剩下的通道也必須迂迴二、三十裏路之遠。


    如今先鋒團兵力不足,也不好分兵采取長途迂迴作戰,隻能先發了電報到後方,催促後續部隊盡快抵達。同時下令隨團的三門大炮集中火力,無限製的向正麵敵軍的據點發起炮擊,隻要炮膛沒有打火、炮彈沒有打完,那就一直的打。


    三門大炮雖然都是小口徑的炮,但是先鋒團攜帶的炮彈不少,再者麻城這邊的地形十分開闊,正是炮兵發揮的最好時候。於是從下午開始,先鋒團與正門的敵軍隔著三百米左右對峙,而先鋒團的三門大炮則在後方不停的吼叫。白天的時候連續炮轟一個鍾頭,然後休息一個鍾頭之後又緊接著繼續開炮。即便是到了晚上的時候,三門大炮也是每隔一段時間進行半個基數的射擊。


    對於先鋒團來說,既然已經大打出手,那就一定要把氣勢站穩。按照團長的意思就是在後續部隊趕來之前,務必把所有炮彈全部打出來,反正中央近衛軍根本不必操心物資短缺。


    第103章,獨斷專行


    麻城的戰鬥似乎打得有些過火,不管是對於進攻方來說還是對於防守方來說,一開始就這麽大的陣勢,炮火如同雨點一般,當真是極大的出乎了人們的意料。畢竟防守麻城的部隊都是一些非正規軍編製,曹錕從武昌調過去的兩個團,也僅僅是做為策應和牽製,根本就沒打算大打出手。


    尤其是守軍根本沒有那麽多重火力,就連重機槍也隻有兩三艇而已。隻是近衛軍一上來就卯足了力氣擺出一副決一死戰的態勢,即便麻城這邊想要撤退逃跑都不行,隻能硬著頭皮跟近衛軍耗上。


    不過就麻城目前的狀況而言,最糟糕的還不是雙方軍隊的傷亡,而是城中老百姓無緣無故的受到這戰亂的牽連。先鋒團的三門火炮火力盡管是有限的,但是這麽沒日沒夜的炮擊,難免不會造成誤傷。再者現在更是春末轉夏的時節,許多農戶都沒辦法出城勞作,眼睜睜的看著果季白白的流失。


    很快,隨著第一路軍的後續部隊陸續抵達,陳文年本人也率領司令部先行來到前線指揮安排作戰任務,麻城的局勢愈發顯得不明朗起來。陳文年聽完先鋒團以及各路偵察部隊匯總的偵查報告。對目前進攻的進程很是不滿意。在他的預想之中,麻城如同隨縣一樣,是叛軍從一開始就沒打算嚴肅守衛的地方,也是整個作戰計劃中入門的一點。


    從先鋒團先行抵達麻城北郊,到現在後續部隊陸續抵達,前前後後隔了三天左右的時間。


    但是在這三天的時間裏,隨著進攻部隊的增加,直到司令部到來這天都還沒能攻破麻城的城郊,這怎能不叫人感到失望?


    陳文年幾乎沒有召開什麽作戰會議,直接下令目前集中在北郊這邊的三個團和直屬炮兵團,以密集火力強壓正北城郊的敵軍防線,然後發起持續衝鋒直至攻破城郊。在正式發動持續衝鋒之前,各團集中所有炮火,先給北郊一輪覆蓋射擊,最大化的重創敵軍防線和士氣。


    五月六日淩晨六點鍾,天邊還是朦朦朧朧,早已準備就緒的各團炮兵部隊,約摸合計有十二門七十毫米口徑的山炮和八門七十五毫米榴彈炮外加兩門一百毫米口徑的大炮。在整點時分,眾炮定準方向開始怒吼。炮彈向著城郊大約兩裏左右的敵軍防線上落去,很快就炸起了一朵又一朵的煙塵。


    如此眾多的大炮輸出的強大火力,幾乎讓整個麻城都為之震動起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武夫當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閩南愚客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閩南愚客並收藏武夫當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