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軍事會議召開之前,袁肅於公館召集嫡係部將討論全盤計劃的時候,就已經在暗中調派高順的諜報組織南下鄭州,參與到漢口、鄭州兩部分計劃當中。郭文遠、李勁夫因為是目前袁肅嫡係部隊當中最先抵達鄭州的人馬,所以在相關軍事安排上自然肩負主要責任。包括收買那些舊派軍官身邊的人,派人偽裝潛伏在鄭州各個有價值的地點建立監視網,等等。
哪怕在袁肅看來,這些工作都做的很到位,尤其是那些被挑選出來建立監視網的士兵,都能在喬裝打扮和蹲點上表現的很靈活,實在是讓他感到出乎想象。但是對於郭文遠、李勁夫來說,他們總覺得這些人不是“專業的”,太缺乏“經驗”,從而有很多不可靠的地方。
轉眼間到了三月初,也是中央近衛軍開赴灤州大約半個月之後的光景。
從北方派發下來的各項物資,以及後續趕來的部隊基本上全部就位。第一師、第二師、第三師、第五師分別移駐到既定的防區,鄭州城區之內隻剩下各師的後勤部隊,以及剛剛抵達鄭州不久的第十師。就連第一兵團其餘的兵力,也都是先到商丘、許昌、開封三地集合。
但是幾個師的師長,以及師部的那些高級將領們卻還留在鄭州這邊。
袁肅之前沒有特別強調這些人要跟隨本部人馬一起轉移,但是也沒有要求這些人留下來。顯然是總司令部這邊還需要有所打理,並且親自監督後勤物資的調配,擔心其他師會趁機哄搶或者搞一些小動作。除此之外,也是希望能在總司令部這邊接收到第一手的消息,看看袁肅到底如何執行漢口計劃。
這反倒為鄭州計劃製造了一個絕佳的環境!
在全盤計劃當中,袁肅並不是一點困難的地方都沒有,除了要承受無法預測的風險,尤其是在鄭州計劃和漢口計劃的交叉點上,還需要一定細心的考量。既然要執行漢口計劃,那麽事先肯定要與漢口方麵取得聯係。可在與漢口方麵取得聯係的時候,又要擔心那些舊派的軍官會不會在這個時候搞小動作。一旦兩邊撞在一塊兒去了,結果可就會非常麻煩。
隻是,從一開始這兩部分計劃都充滿了博弈性質。所以袁肅還是要做出一定的決定。
他在三月三日這天秘密派遣了參謀副官李典隻身前往漢口。李典自然是要與曹錕接觸,並為袁肅接下來親自前往漢口鋪路搭橋。
在臨行的時候,他特別囑咐過李典,讓李典在跟曹錕見麵之後,故意提到希望借助曹錕的幫助,來趁機將鄭州這邊雲集的袁世凱嫡係將官一網打盡。至於幫助的方法,那就是讓曹錕派人秘密跟朱泮藻等人聯絡,假裝是打算透露一些重要的情報,比如他本人與胡毅生秘密接觸的證據。屆時,他這邊便會采取突然行動,以朱泮藻等人私底下與漢口串聯為理由,將這些逮捕起來,從而控製整個大局。
如此的布置,是袁肅突發奇想。顯然就是在利用詭計,徹底擾亂彼此雙方的思考,從而達成“虛虛實實、虛實相交”的詭計。
如此一來,即便那些舊派軍官企圖暗中耍花招,在曹錕來看也無非是故意玩陰謀。而對於曹錕來說,將袁肅跟胡毅生私底下交談的情報泄露出來,正好還能逼袁肅“上梁山”。哪怕曹錕本人還會認為這其中有詭計,但隻要能讓袁肅在這邊跟袁世凱的嫡係將領們內訌起來,最起碼也能緩解湖北這邊的軍事壓力。
前後用了四天的時間,李典轉道江西乘坐火輪船才順利到達漢口。
隨著兩軍隔省對峙,湖北省江北一帶的地區全部進入軍事戒嚴,人心惶惶不在話下。
李典到達漢口後先在租界找了大飯店入駐下來,隨後通過電話局聯絡到北洋軍事改革委員會內務部辦公室,向內務部透露了一些消息。次日又與內務部派來的專員見了麵,隻說自己是奉袁肅之命前來拜見曹錕,到底所為何事不管對方如何再三的詢問,都是三緘其口,要求在見到曹錕之後才會當麵告知。
內務部這邊沒有辦法,隻好又返迴匯報到曹錕那邊。在此期間也沒有對李典采取任何行動,僅僅是調派了幾名侍衛負責監視。單單從這一點已經讓李典覺得此事必能成功,不難推測顯然鄭州那邊沒有對之前軍事會議上的內容有所泄露。
到了三月九日,經過曹錕與一眾心腹的一番會商之後,最終做出了決定。內務部在這天一大早就再次動身前往租界,邀請李典動身前往北洋軍事改革委員會辦事處,並說曹委員長決定進行接見。
委員會辦事處的大樓並不算高,不過占地麵積卻很大,從了正麵的辦公樓宇之外,連同緊挨著的幾個宅院、莊園和其他民用摟也都是被征用過來,用作其他部門辦公所有。曹錕的警衛營就駐紮在大樓後方的一處廠房。而沿著大樓街道向西直到小江門,便是才不久被曹錕改編為共和軍番號的嫡係部隊駐紮地。
李典才一路上或親眼所見,或通過與陪同人員聊天,將這些情況都一一記在腦海中。漢口這邊部隊的駐紮位置,尤其是細微到軍事改革委員會的警衛部隊分布地點,都將成為實施漢口計劃的重要情報支持。
一番周折之後,李典在辦事處三樓的一處小會議室裏見到了曹錕。
到場的除了曹錕之外,還有其副官兼參謀長熊秉琦、湖北督軍王占元、北洋軍事改革委員會民商總長尚文譫。這幾位算是北洋軍事改革委員會中的核心人物了,除此之外其他的部門大多都隻是做做樣子,根本沒有什麽實質的權力和意義。
“在下袁總司令參謀副官李典,見過各位大人。”進門之後,李典客客氣氣的向眾人問禮,他故意表現的落落大方,顯得這隻是一次很平常的見麵。
“李副官,真是勞煩你大老遠的跑這一趟,來來,快請坐。”曹錕擺出一副笑麵虎的樣子,樂嗬嗬的請李典坐了下來,隨後吩咐侍從官端茶倒水。
落座下來之後,李典本欲直接切入正題,好顯得此事已經船到橋頭,就等著曹錕這邊表態便能一舉決定下來。可是他才剛剛開口說了幾句,曹錕卻忽然打斷,一下子把話題岔開了,反而詢問起河南省內目前的天氣情況。話題竟然是離了十萬八千裏。
李典隱隱約約察覺到曹錕似乎另有深意,在談正經事的時候居然談上一些無關緊要的東西,必然是故意如此。他心中又有幾分擔心,莫不是鄭州那邊當真是走漏了消息?不過事到如此,他也隻能硬著頭皮繼續耗下去,就看看結果到底是什麽。於是他索性也不跟曹錕談什麽正事,順著曹錕的話題隨便亂侃起來。
“早先在下曾跟隨我家大人來過河南一次,不過那會兒整天忙著鎮壓民軍,也顧得上怎麽探看河南省內的民俗風情。這次再次來到河南時,我家大人倒是委派督辦了一陣子後勤工作,於是得了一些空閑到處走動一番。還真是要好好感歎一番。”
曹錕顯得很耐性也很有興趣,反而就跟著李典聊起了河南的風土人情。
不過一旁的王占元、熊秉琦、尚可譫三人卻沒有領悟曹錕的用意,在與李典正式見麵之前,壓根都沒聽曹錕說起過該如何對待。這會兒三人見兩個人放下正題不說,偏偏對一些無關緊要的東西倒是大談特談,不由自主露出了不解之色。
尤其是尚可譫,他本無心參與北洋政府內部的權力鬥爭,隻在乎能跟著一個有權勢的人物好好發展工商產業。對於中央政府派遣近衛軍大舉南下,擺出一副咄咄逼人的姿態,他這幾日每天都沒能睡上安穩覺。現在袁肅那邊派人過來了,不管所為何事都可能是對目前局勢的一次轉機,自己豈能耐得住性子。
等了一會兒之後,尚可譫清了清喉嚨,故作躊躇的打斷了曹錕與李典的談話,說道:“這個,委員長,李副官,不如等國內的情況緩和之下再來探討關於各省民俗的問題吧。到時候鄙人願意出資專門開辦民俗的研討會,也算為我中華文化傳承略盡綿薄之力。”
有了尚可譫的帶頭,王占元也跟著說道:“是啊是啊,李副官大老遠的老一趟不容易,聽說還是從江西那邊轉成船隻過來的。咱們也不要再浪費時間了,還是趕緊說一說正事。”
曹錕臉色頓時變化了一下,先是幾分陰沉,不過很快又恢複了正常。
李典倒是沒有急著改變話題,反而好整以暇的看著曹錕,等待曹錕表露態度。
曹錕微微歎了一口氣,臉上仍然掛著笑容,繼而轉移了話題向李典問道:“唉,若非現在局勢嚴峻,曹某倒是真想與李副官好好暢聊一番。不過曹某相信,李副官此番到來必然能為眼下嚴峻的局勢帶來一個轉機。不知道袁大人他是怎麽看待?”
李典不動聲色的說道:“此番在下前來,正是受了我家袁大人之托,特意來與曹大人商議咱們北洋的出路。漢口這邊鬧出這麽大的動作,北京方麵勢必咽不下這口氣,如此大陣仗的軍事對峙,幾乎算是將咱們北洋的主力部隊全部牽扯進來了。一旦大打出手,不管最後勝負如何,勢必都會讓咱們北洋元氣大傷。所以我家袁大人希望能想一個折衷的辦法,來化解這場不必要的幹戈。”
不等曹錕開口,一旁的尚可譫連忙說道:“是啊,是啊,正該如此才是。若是能化幹戈為玉帛,那自然是皆大歡喜的嘛!”
曹錕狠狠的瞪了尚可譫一眼,後者嚇了一跳,隻好噤聲不語。曹錕現在算是後悔透了,早知道就不應該讓其他閑雜人等一起跟著過來,現在可好,一下子就讓李典把漢口這邊的人心都看得通透了。
“李副官,誠實的說,我們也不希望事情會鬧到這種程度。不過項城實在太讓人失望了,好端端的大總統不做,偏偏鬧出什麽大皇帝。以至於眼下國內南北又出現隔閡,革命黨大人蠢蠢欲動,人心惶惶,民不聊生。我們是不希望看著北洋受此拖累,才發起軍事改革,希望能由內而外的推進北洋改變現狀。”
“曹大人有這樣的想法自然是不會錯的。不過如今北京已經發布了政令,大皇帝陛下接受了段大人的勸說,正式決定退位改製。如此一來,曹大人所擔心的最大的問題豈不是有了解決嗎?”李典順著曹錕的話說道。
“話雖如此,隻是這件事未必會那麽簡單。”曹錕拖著聲音似模似樣的說道,顯出一副高瞻遠矚的樣子來。
“曹大人是什麽意思?”李典問道。
“一則是項城已失民心,若非是我等努力反對,隻怕他還會繼續做著皇帝的美夢遲遲不醒。簡單來說,那就是項城不夠誠意。二則我等自然發起改革委員會,旨在完成對北洋內部的改造,如今改造之路才剛剛起步,豈能就此中止?若不然等我們一個個都偃旗息鼓,萬一北京那邊又傳出什麽其他變勢,又該如何來算?”
“如此聽來,曹大人所言也不無道理。不過如果漢口這邊不肯讓步的話,那勢必是要與近衛軍大打出手,到時候我家袁大人也會很難堪的。”李典加強語氣說道。
“並非是我等要讓袁大人難堪。隻是項城如此大刀闊斧揮兵南下,事先也不曾派人來與我們溝通,沒有誠意不說,也儼然擺出一副窮兵黷武之態度,勢必是要跟我等一較高下。如此,我們又能如何自處?”曹錕故意歪曲事實的說道。
在這個時候的對話無非就是充充門麵,當初雙方都沒有考慮談判,對曹錕來說一旦接受談判那就等於妥協,一旦妥協那就是一無所有。對袁世凱來說反正已經預感到自己大限將到,無非是破罐子破摔,拚一個魚死網破。若是僥幸能拚贏了,或許還能為子子孫孫留一個名份。
李典緩緩的點了點頭,故意先做出一番沉默思索的狀態。他當然明白曹錕的用意,也很清楚自己此番前來的目的,所以沒必要在這些門麵話上多過於計較。
“誠如我家袁大人所托,袁大人的意思是盡可能避免此次軍事衝突,一起促成北洋軍事改革大業的完成。不過這其中又該如何切入處事,倒是必須先與曹大人這邊商討出一個定論。當然,除此之外,河南那邊我家袁大人雖是總司令,可下屬多是皇帝陛下派來的親信心腹,實難有調動指揮的可能。就怕其中會有誤事。”
聽完李典的話,曹錕等人各有不同的臉色,大致上是弄清楚了河南方麵的態勢。他們當然明白袁肅一人獨木難支,不可能單憑一人之力就把駐紮在河南的那些將領全部收拾了。一方麵是兵力的問題,另外一方麵袁肅不是傻子,近衛軍自個兒內訌起來,打得大家都元氣大傷,之後還有什麽實力來跟漢口這邊談判。袁肅亦是如此罷了。
“既是袁大人派李副官前來,必然是袁大人那邊已經有了想法。不妨明示,看看你我兩邊是否可以通力合作一番。”這時,王占元插嘴說道。
“此處並無外人,那索性就打開天窗說亮話。我家袁大人所推舉的改革方案不在乎國體、政體如何,隻在乎我們少壯派要在今後中央占據一席之地。曹大人應該明白我的意思。除此之外,一旦帝製取消之後,北洋之內必然會發生翻天覆地的大變化。坦白的說,那就是各自將軍之間的地盤會有一些變動。”李典漸漸的打開話題說道。
----
【看到書評讀者大大的留言,頓時虎軀一震,默默留下一行淚水。啥也不說,努力端正態度,好好準備新書。各位讀者大大真是辛苦你們一直陪伴煎熬到現在,隻能說這本書從八十萬字開始不見起色,實在影響了很大的情緒,所以寫作的狀態越來越不好。實在抱歉。】
第91章,別有陰謀
曹錕、王占元二人對視了一眼,兩個人對李典的話自然是心領神會。
“李副官果然快人快語,好,那咱們也不再遮遮掩掩。直說了吧,隻要帝製取消,重組共和政府之後我曹某人可擔保袁將軍出任副總統,內閣部長當中可讓袁將軍推舉四個名單。如何?”曹錕笑逐顏開的說道。
“重組共和政府之事大可延後再談,不過曹大人的誠意我想我家大人一定會欣然接受。對於我家袁大人來說,最重要的還是地盤劃分。我們少壯派目前的勢力集中在直隸、江蘇、安徽三省,不過基本上至今未能執掌省級行政單位。”
“直隸省倒是好說,不過江蘇、安徽兩省……隻怕還需要再議。”
“直隸、河南、東三省,這是我家袁大人提出的要求。至於安徽、江蘇的地盤大可全部都退讓出來。”李典直截了當的說道。
“袁大人還真是盤算的精細。這樣吧,曹某人雖然不能答應什麽,但是隻要袁將軍他本人能控製這些地盤,我曹某人願意第一個站出來支持袁將軍的名份。你看如何。”曹錕試探著說道,這幾乎是他現在唯一能做的事。
“曹大人的支持是必不可少,但是如果下麵仍然有人不明白這層意思,到時候曹大人也應該有所表示才是。”李典斤斤計較的說道。他越是斤斤計較,便越能顯得這次談判是真實性,也能進一步取得曹錕的信任。
這才輪到曹錕陷入了沉思,在他看來袁肅還真是胃口不小,直隸省是近畿重地,要不是因為袁肅的勢力地盤就在直隸,自己當然不可能會把這塊地盤拱手相讓。東三省倒是敏感的地方,雖然地域廣褒,但勢力錯綜複雜,更重要還有段祺瑞的嫡係心腹徐樹錚坐鎮。把這裏讓出去無非就是讓袁肅來處理這些隱患。至於河南也是沒話可說,畢竟近衛軍現在就霸占著河南,而且袁肅在商丘也有一些勢力。
他很清楚袁肅是什麽意思,在鞏固這些地盤的時候,最起碼還是需要自己這邊出手幫忙。但是明擺著出兵是不可能,那就隻能在政治和物資上提供幫助。
想想也罷了,隻要能坐上大總統的寶座,到時候還不是想要什麽就有什麽。
最終他點了點頭,說道:“既然如此,一切都好說。隻要我曹錕能幫上忙的地方,必然不會有任何推辭。到時候還不是要跟袁將軍共同商議國家大事嘛,對不對?”
李典這才滿意的笑道:“還是曹大人是明白人。除此之外,眼下這會兒我們最重要的問題還是解決近衛軍。之前在下已經說過了,我家袁大人雖是總司令,但麾下可不容易聽話。在這件事上,我家袁大人希望能與曹大人演一場戲。”
曹錕揚了揚眉毛,問道:“哦,是嗎?如何演戲?”
一旁的王占元、熊秉琦、尚可譫三人也都打起精神來。
隨後,李典按照之前袁肅的交代,與曹錕等人談起了關於如何陷害那些袁世凱嫡係將領的陰謀。期間曹錕等人雖然有幾分疑惑,不過卻覺得這件事反正與自己沒有任何影響,既然是袁肅要求“泄密”,難道還能不遵了這個意思嗎?
李典又在漢口停留了兩天時間,這兩天時間全部都在與曹錕進行密謀計劃。等一切都談完之後,他於三月十四日一早啟程返迴河南,與來的時候一樣需要一番折騰的轉折,經水路到江西省內再轉陸路迴到鄭州。
當天傍晚,曹錕便召開了一次軍事會議,他暫時沒有急著公開袁肅與自己會麵的消息,隻是興高采烈的向眾人表示,很快局勢就會迎來一次重大的轉機。看到曹錕都這般有信心的樣子,其餘眾人雖然不明就裏,但心頭上也覺得一定發生了什麽有利的大事。
然而就在會議剛剛結束不久,曹錕的副官王弼臣略有幾分焦急的在會場門口等待。見曹錕出了會場後,連忙快步迎接上來,他壓低聲音在曹錕耳邊說道:“大人,河南那邊發來電文,事情很急,還請先迴避了再看。”
曹錕微微怔了怔,他今天早上才剛送走李典,怎麽這會兒河南那邊又有電文發來?不過王弼臣又提到要先迴避再看電文,這顯然就更加奇怪了。
隨後,他沒有多說什麽話,邁步跟著王弼臣來到會場隔壁的一間茶室。這時王弼臣才取出了電報文件遞交了過來。
快速的看完電文之後,曹錕臉色瞬間大變,良久之後才徐徐開口說道:“怎麽會這樣?”
王弼臣神色同樣顯得很凝重,他說道:“河南那邊的情況實在太古怪,先是袁肅派人來聯絡,現在朱泮藻也發來電文。而且兩邊所透露的消息差異實在太大,究竟該信誰?”
曹錕疑慮重重的說道:“這不是該信誰的問題,可見河南那邊的情況與我們想象的大有出入。這下事情可要鬧的不太愉快了。”
王弼臣說道:“既然朱泮藻說袁肅曾經召開過軍事會議,決定利用與大人您之間的聯絡,來發動對漢口的奇襲,不管這是到底是真是假,我們總不能不防。袁肅是什麽人我們都還說不清楚,是人是鬼根本沒一個頭緒。再者這次是袁項城重新啟用袁肅,袁肅沒道理會在這個時候反自己的叔父。”
曹錕自然知道王弼臣的話是有道理的,但是他認為這件事遠遠沒有這麽簡單。因為朱泮藻沒有在電文裏透露鄭州軍事會議的具體內容,所以不清楚袁肅到底會采取什麽樣的行動來奇襲漢口。更何況袁肅憑什麽手段來奇襲漢口?帶警衛隊來綁架北洋軍事改革委員會的眾官員嗎?這簡直就是癡人說夢的計劃。
也就是說,朱泮藻的話上下都說不清楚,反而最是不可輕信。
但是偏偏朱泮藻這份電文發來的時機很有可疑,不得不讓曹錕開始質疑袁肅到底懷著什麽目的。他了解朱泮藻這類人的心態,假設朱泮藻所言是真的,那麽其泄露這樣一個天大的秘密在道義是絕對可恥,但在北洋做派上卻又屢見不鮮。如果真要了解這其中到底是怎麽迴事,隻怕還得派人跟朱泮藻秘密聯絡一番。
“曹大人,這件事您到底怎麽看?”
“說實話,現在是關鍵時刻,如果單靠猜測來進行判斷隻會誤了大事。之前李典來的時候也說過,讓我們故意派人裝作泄露他與中華革命黨人見麵的證據,跟近衛軍下麵的那些師長們進行秘密接觸。反正這是袁肅自己要求的,那我們索性就將計就計。”曹錕眯著眼睛冷冷的說道。
“大人的意思是,當真把這些證據都泄露出去?”王弼臣問道。
“本來就是當真,隻不過這次我要故意擺袁肅一道。咱們提前派人去跟朱泮藻聯絡,把這些證據抖出來,順便把李典來漢口的事情也一並捅出去。到時候朱泮藻肯定會感到很震驚,以他們之間爾虞我詐的性格,十之八九會馬上內訌起來。對我們而言,就是作壁上觀,看著近衛軍自個跟自個打起來。”曹錕禁不住冷笑了起來。
在他看來,自己從來就沒打算把袁肅當盟友來看待,袁肅既然這麽有野心又有心機,弄不好遲早還會危及到自己建立的北洋新秩序。索性趁著這個機會,故意布下虛實之計,誘使袁肅跟袁世凱嫡係親信內鬥,反而要比搞什麽合作更加穩妥一些。
“不過,要是這麽做的話,會不會有些太不留後路了。”王弼臣忽然又覺得曹錕把事情做的太絕了。他確實有點不信任袁肅,但也不至於一棒子徹底打死。假設袁肅真能願意跟漢口這邊合作,那北洋軍事改革委員會必然能很快的站穩局麵。
“沒什麽留不留後路。對我們而言,本來就是拖延時間,隻要時間拖得越久,笑到最後的人就是我曹錕。不管袁肅也好,朱泮藻也好,要怪就怪他們自己非要狗咬狗。近衛軍一旦鬧起來,消耗的是袁世凱的實力,與我又沒有任何瓜葛。等他們打得差不多了,外麵的大局基本上也算是徹底有了定論。就隻需要我站出來收拾殘局了。”曹錕忍不住得意的笑道。
王弼臣暗暗歎了一口氣,雖然他主觀上是讚同曹錕這種做法,但是總覺得心頭不免擔心,萬一這件事沒操作好,最終結果那就是裏外不是人,怕的就是沒有什麽好下場了。
“就這樣決定下來,你馬上把事情安排好,先迴電報給朱泮藻,就說我這邊也有重要消息相告,最快約定安排人相見。”曹錕又說道。
“索性電文往來豈不是更好?”
“你懂什麽,電文都隻是隨便說說的,拿出去未必能讓人相信。最重要的是證據。”
“是,卑職明白了。”
哪怕在袁肅看來,這些工作都做的很到位,尤其是那些被挑選出來建立監視網的士兵,都能在喬裝打扮和蹲點上表現的很靈活,實在是讓他感到出乎想象。但是對於郭文遠、李勁夫來說,他們總覺得這些人不是“專業的”,太缺乏“經驗”,從而有很多不可靠的地方。
轉眼間到了三月初,也是中央近衛軍開赴灤州大約半個月之後的光景。
從北方派發下來的各項物資,以及後續趕來的部隊基本上全部就位。第一師、第二師、第三師、第五師分別移駐到既定的防區,鄭州城區之內隻剩下各師的後勤部隊,以及剛剛抵達鄭州不久的第十師。就連第一兵團其餘的兵力,也都是先到商丘、許昌、開封三地集合。
但是幾個師的師長,以及師部的那些高級將領們卻還留在鄭州這邊。
袁肅之前沒有特別強調這些人要跟隨本部人馬一起轉移,但是也沒有要求這些人留下來。顯然是總司令部這邊還需要有所打理,並且親自監督後勤物資的調配,擔心其他師會趁機哄搶或者搞一些小動作。除此之外,也是希望能在總司令部這邊接收到第一手的消息,看看袁肅到底如何執行漢口計劃。
這反倒為鄭州計劃製造了一個絕佳的環境!
在全盤計劃當中,袁肅並不是一點困難的地方都沒有,除了要承受無法預測的風險,尤其是在鄭州計劃和漢口計劃的交叉點上,還需要一定細心的考量。既然要執行漢口計劃,那麽事先肯定要與漢口方麵取得聯係。可在與漢口方麵取得聯係的時候,又要擔心那些舊派的軍官會不會在這個時候搞小動作。一旦兩邊撞在一塊兒去了,結果可就會非常麻煩。
隻是,從一開始這兩部分計劃都充滿了博弈性質。所以袁肅還是要做出一定的決定。
他在三月三日這天秘密派遣了參謀副官李典隻身前往漢口。李典自然是要與曹錕接觸,並為袁肅接下來親自前往漢口鋪路搭橋。
在臨行的時候,他特別囑咐過李典,讓李典在跟曹錕見麵之後,故意提到希望借助曹錕的幫助,來趁機將鄭州這邊雲集的袁世凱嫡係將官一網打盡。至於幫助的方法,那就是讓曹錕派人秘密跟朱泮藻等人聯絡,假裝是打算透露一些重要的情報,比如他本人與胡毅生秘密接觸的證據。屆時,他這邊便會采取突然行動,以朱泮藻等人私底下與漢口串聯為理由,將這些逮捕起來,從而控製整個大局。
如此的布置,是袁肅突發奇想。顯然就是在利用詭計,徹底擾亂彼此雙方的思考,從而達成“虛虛實實、虛實相交”的詭計。
如此一來,即便那些舊派軍官企圖暗中耍花招,在曹錕來看也無非是故意玩陰謀。而對於曹錕來說,將袁肅跟胡毅生私底下交談的情報泄露出來,正好還能逼袁肅“上梁山”。哪怕曹錕本人還會認為這其中有詭計,但隻要能讓袁肅在這邊跟袁世凱的嫡係將領們內訌起來,最起碼也能緩解湖北這邊的軍事壓力。
前後用了四天的時間,李典轉道江西乘坐火輪船才順利到達漢口。
隨著兩軍隔省對峙,湖北省江北一帶的地區全部進入軍事戒嚴,人心惶惶不在話下。
李典到達漢口後先在租界找了大飯店入駐下來,隨後通過電話局聯絡到北洋軍事改革委員會內務部辦公室,向內務部透露了一些消息。次日又與內務部派來的專員見了麵,隻說自己是奉袁肅之命前來拜見曹錕,到底所為何事不管對方如何再三的詢問,都是三緘其口,要求在見到曹錕之後才會當麵告知。
內務部這邊沒有辦法,隻好又返迴匯報到曹錕那邊。在此期間也沒有對李典采取任何行動,僅僅是調派了幾名侍衛負責監視。單單從這一點已經讓李典覺得此事必能成功,不難推測顯然鄭州那邊沒有對之前軍事會議上的內容有所泄露。
到了三月九日,經過曹錕與一眾心腹的一番會商之後,最終做出了決定。內務部在這天一大早就再次動身前往租界,邀請李典動身前往北洋軍事改革委員會辦事處,並說曹委員長決定進行接見。
委員會辦事處的大樓並不算高,不過占地麵積卻很大,從了正麵的辦公樓宇之外,連同緊挨著的幾個宅院、莊園和其他民用摟也都是被征用過來,用作其他部門辦公所有。曹錕的警衛營就駐紮在大樓後方的一處廠房。而沿著大樓街道向西直到小江門,便是才不久被曹錕改編為共和軍番號的嫡係部隊駐紮地。
李典才一路上或親眼所見,或通過與陪同人員聊天,將這些情況都一一記在腦海中。漢口這邊部隊的駐紮位置,尤其是細微到軍事改革委員會的警衛部隊分布地點,都將成為實施漢口計劃的重要情報支持。
一番周折之後,李典在辦事處三樓的一處小會議室裏見到了曹錕。
到場的除了曹錕之外,還有其副官兼參謀長熊秉琦、湖北督軍王占元、北洋軍事改革委員會民商總長尚文譫。這幾位算是北洋軍事改革委員會中的核心人物了,除此之外其他的部門大多都隻是做做樣子,根本沒有什麽實質的權力和意義。
“在下袁總司令參謀副官李典,見過各位大人。”進門之後,李典客客氣氣的向眾人問禮,他故意表現的落落大方,顯得這隻是一次很平常的見麵。
“李副官,真是勞煩你大老遠的跑這一趟,來來,快請坐。”曹錕擺出一副笑麵虎的樣子,樂嗬嗬的請李典坐了下來,隨後吩咐侍從官端茶倒水。
落座下來之後,李典本欲直接切入正題,好顯得此事已經船到橋頭,就等著曹錕這邊表態便能一舉決定下來。可是他才剛剛開口說了幾句,曹錕卻忽然打斷,一下子把話題岔開了,反而詢問起河南省內目前的天氣情況。話題竟然是離了十萬八千裏。
李典隱隱約約察覺到曹錕似乎另有深意,在談正經事的時候居然談上一些無關緊要的東西,必然是故意如此。他心中又有幾分擔心,莫不是鄭州那邊當真是走漏了消息?不過事到如此,他也隻能硬著頭皮繼續耗下去,就看看結果到底是什麽。於是他索性也不跟曹錕談什麽正事,順著曹錕的話題隨便亂侃起來。
“早先在下曾跟隨我家大人來過河南一次,不過那會兒整天忙著鎮壓民軍,也顧得上怎麽探看河南省內的民俗風情。這次再次來到河南時,我家大人倒是委派督辦了一陣子後勤工作,於是得了一些空閑到處走動一番。還真是要好好感歎一番。”
曹錕顯得很耐性也很有興趣,反而就跟著李典聊起了河南的風土人情。
不過一旁的王占元、熊秉琦、尚可譫三人卻沒有領悟曹錕的用意,在與李典正式見麵之前,壓根都沒聽曹錕說起過該如何對待。這會兒三人見兩個人放下正題不說,偏偏對一些無關緊要的東西倒是大談特談,不由自主露出了不解之色。
尤其是尚可譫,他本無心參與北洋政府內部的權力鬥爭,隻在乎能跟著一個有權勢的人物好好發展工商產業。對於中央政府派遣近衛軍大舉南下,擺出一副咄咄逼人的姿態,他這幾日每天都沒能睡上安穩覺。現在袁肅那邊派人過來了,不管所為何事都可能是對目前局勢的一次轉機,自己豈能耐得住性子。
等了一會兒之後,尚可譫清了清喉嚨,故作躊躇的打斷了曹錕與李典的談話,說道:“這個,委員長,李副官,不如等國內的情況緩和之下再來探討關於各省民俗的問題吧。到時候鄙人願意出資專門開辦民俗的研討會,也算為我中華文化傳承略盡綿薄之力。”
有了尚可譫的帶頭,王占元也跟著說道:“是啊是啊,李副官大老遠的老一趟不容易,聽說還是從江西那邊轉成船隻過來的。咱們也不要再浪費時間了,還是趕緊說一說正事。”
曹錕臉色頓時變化了一下,先是幾分陰沉,不過很快又恢複了正常。
李典倒是沒有急著改變話題,反而好整以暇的看著曹錕,等待曹錕表露態度。
曹錕微微歎了一口氣,臉上仍然掛著笑容,繼而轉移了話題向李典問道:“唉,若非現在局勢嚴峻,曹某倒是真想與李副官好好暢聊一番。不過曹某相信,李副官此番到來必然能為眼下嚴峻的局勢帶來一個轉機。不知道袁大人他是怎麽看待?”
李典不動聲色的說道:“此番在下前來,正是受了我家袁大人之托,特意來與曹大人商議咱們北洋的出路。漢口這邊鬧出這麽大的動作,北京方麵勢必咽不下這口氣,如此大陣仗的軍事對峙,幾乎算是將咱們北洋的主力部隊全部牽扯進來了。一旦大打出手,不管最後勝負如何,勢必都會讓咱們北洋元氣大傷。所以我家袁大人希望能想一個折衷的辦法,來化解這場不必要的幹戈。”
不等曹錕開口,一旁的尚可譫連忙說道:“是啊,是啊,正該如此才是。若是能化幹戈為玉帛,那自然是皆大歡喜的嘛!”
曹錕狠狠的瞪了尚可譫一眼,後者嚇了一跳,隻好噤聲不語。曹錕現在算是後悔透了,早知道就不應該讓其他閑雜人等一起跟著過來,現在可好,一下子就讓李典把漢口這邊的人心都看得通透了。
“李副官,誠實的說,我們也不希望事情會鬧到這種程度。不過項城實在太讓人失望了,好端端的大總統不做,偏偏鬧出什麽大皇帝。以至於眼下國內南北又出現隔閡,革命黨大人蠢蠢欲動,人心惶惶,民不聊生。我們是不希望看著北洋受此拖累,才發起軍事改革,希望能由內而外的推進北洋改變現狀。”
“曹大人有這樣的想法自然是不會錯的。不過如今北京已經發布了政令,大皇帝陛下接受了段大人的勸說,正式決定退位改製。如此一來,曹大人所擔心的最大的問題豈不是有了解決嗎?”李典順著曹錕的話說道。
“話雖如此,隻是這件事未必會那麽簡單。”曹錕拖著聲音似模似樣的說道,顯出一副高瞻遠矚的樣子來。
“曹大人是什麽意思?”李典問道。
“一則是項城已失民心,若非是我等努力反對,隻怕他還會繼續做著皇帝的美夢遲遲不醒。簡單來說,那就是項城不夠誠意。二則我等自然發起改革委員會,旨在完成對北洋內部的改造,如今改造之路才剛剛起步,豈能就此中止?若不然等我們一個個都偃旗息鼓,萬一北京那邊又傳出什麽其他變勢,又該如何來算?”
“如此聽來,曹大人所言也不無道理。不過如果漢口這邊不肯讓步的話,那勢必是要與近衛軍大打出手,到時候我家袁大人也會很難堪的。”李典加強語氣說道。
“並非是我等要讓袁大人難堪。隻是項城如此大刀闊斧揮兵南下,事先也不曾派人來與我們溝通,沒有誠意不說,也儼然擺出一副窮兵黷武之態度,勢必是要跟我等一較高下。如此,我們又能如何自處?”曹錕故意歪曲事實的說道。
在這個時候的對話無非就是充充門麵,當初雙方都沒有考慮談判,對曹錕來說一旦接受談判那就等於妥協,一旦妥協那就是一無所有。對袁世凱來說反正已經預感到自己大限將到,無非是破罐子破摔,拚一個魚死網破。若是僥幸能拚贏了,或許還能為子子孫孫留一個名份。
李典緩緩的點了點頭,故意先做出一番沉默思索的狀態。他當然明白曹錕的用意,也很清楚自己此番前來的目的,所以沒必要在這些門麵話上多過於計較。
“誠如我家袁大人所托,袁大人的意思是盡可能避免此次軍事衝突,一起促成北洋軍事改革大業的完成。不過這其中又該如何切入處事,倒是必須先與曹大人這邊商討出一個定論。當然,除此之外,河南那邊我家袁大人雖是總司令,可下屬多是皇帝陛下派來的親信心腹,實難有調動指揮的可能。就怕其中會有誤事。”
聽完李典的話,曹錕等人各有不同的臉色,大致上是弄清楚了河南方麵的態勢。他們當然明白袁肅一人獨木難支,不可能單憑一人之力就把駐紮在河南的那些將領全部收拾了。一方麵是兵力的問題,另外一方麵袁肅不是傻子,近衛軍自個兒內訌起來,打得大家都元氣大傷,之後還有什麽實力來跟漢口這邊談判。袁肅亦是如此罷了。
“既是袁大人派李副官前來,必然是袁大人那邊已經有了想法。不妨明示,看看你我兩邊是否可以通力合作一番。”這時,王占元插嘴說道。
“此處並無外人,那索性就打開天窗說亮話。我家袁大人所推舉的改革方案不在乎國體、政體如何,隻在乎我們少壯派要在今後中央占據一席之地。曹大人應該明白我的意思。除此之外,一旦帝製取消之後,北洋之內必然會發生翻天覆地的大變化。坦白的說,那就是各自將軍之間的地盤會有一些變動。”李典漸漸的打開話題說道。
----
【看到書評讀者大大的留言,頓時虎軀一震,默默留下一行淚水。啥也不說,努力端正態度,好好準備新書。各位讀者大大真是辛苦你們一直陪伴煎熬到現在,隻能說這本書從八十萬字開始不見起色,實在影響了很大的情緒,所以寫作的狀態越來越不好。實在抱歉。】
第91章,別有陰謀
曹錕、王占元二人對視了一眼,兩個人對李典的話自然是心領神會。
“李副官果然快人快語,好,那咱們也不再遮遮掩掩。直說了吧,隻要帝製取消,重組共和政府之後我曹某人可擔保袁將軍出任副總統,內閣部長當中可讓袁將軍推舉四個名單。如何?”曹錕笑逐顏開的說道。
“重組共和政府之事大可延後再談,不過曹大人的誠意我想我家大人一定會欣然接受。對於我家袁大人來說,最重要的還是地盤劃分。我們少壯派目前的勢力集中在直隸、江蘇、安徽三省,不過基本上至今未能執掌省級行政單位。”
“直隸省倒是好說,不過江蘇、安徽兩省……隻怕還需要再議。”
“直隸、河南、東三省,這是我家袁大人提出的要求。至於安徽、江蘇的地盤大可全部都退讓出來。”李典直截了當的說道。
“袁大人還真是盤算的精細。這樣吧,曹某人雖然不能答應什麽,但是隻要袁將軍他本人能控製這些地盤,我曹某人願意第一個站出來支持袁將軍的名份。你看如何。”曹錕試探著說道,這幾乎是他現在唯一能做的事。
“曹大人的支持是必不可少,但是如果下麵仍然有人不明白這層意思,到時候曹大人也應該有所表示才是。”李典斤斤計較的說道。他越是斤斤計較,便越能顯得這次談判是真實性,也能進一步取得曹錕的信任。
這才輪到曹錕陷入了沉思,在他看來袁肅還真是胃口不小,直隸省是近畿重地,要不是因為袁肅的勢力地盤就在直隸,自己當然不可能會把這塊地盤拱手相讓。東三省倒是敏感的地方,雖然地域廣褒,但勢力錯綜複雜,更重要還有段祺瑞的嫡係心腹徐樹錚坐鎮。把這裏讓出去無非就是讓袁肅來處理這些隱患。至於河南也是沒話可說,畢竟近衛軍現在就霸占著河南,而且袁肅在商丘也有一些勢力。
他很清楚袁肅是什麽意思,在鞏固這些地盤的時候,最起碼還是需要自己這邊出手幫忙。但是明擺著出兵是不可能,那就隻能在政治和物資上提供幫助。
想想也罷了,隻要能坐上大總統的寶座,到時候還不是想要什麽就有什麽。
最終他點了點頭,說道:“既然如此,一切都好說。隻要我曹錕能幫上忙的地方,必然不會有任何推辭。到時候還不是要跟袁將軍共同商議國家大事嘛,對不對?”
李典這才滿意的笑道:“還是曹大人是明白人。除此之外,眼下這會兒我們最重要的問題還是解決近衛軍。之前在下已經說過了,我家袁大人雖是總司令,但麾下可不容易聽話。在這件事上,我家袁大人希望能與曹大人演一場戲。”
曹錕揚了揚眉毛,問道:“哦,是嗎?如何演戲?”
一旁的王占元、熊秉琦、尚可譫三人也都打起精神來。
隨後,李典按照之前袁肅的交代,與曹錕等人談起了關於如何陷害那些袁世凱嫡係將領的陰謀。期間曹錕等人雖然有幾分疑惑,不過卻覺得這件事反正與自己沒有任何影響,既然是袁肅要求“泄密”,難道還能不遵了這個意思嗎?
李典又在漢口停留了兩天時間,這兩天時間全部都在與曹錕進行密謀計劃。等一切都談完之後,他於三月十四日一早啟程返迴河南,與來的時候一樣需要一番折騰的轉折,經水路到江西省內再轉陸路迴到鄭州。
當天傍晚,曹錕便召開了一次軍事會議,他暫時沒有急著公開袁肅與自己會麵的消息,隻是興高采烈的向眾人表示,很快局勢就會迎來一次重大的轉機。看到曹錕都這般有信心的樣子,其餘眾人雖然不明就裏,但心頭上也覺得一定發生了什麽有利的大事。
然而就在會議剛剛結束不久,曹錕的副官王弼臣略有幾分焦急的在會場門口等待。見曹錕出了會場後,連忙快步迎接上來,他壓低聲音在曹錕耳邊說道:“大人,河南那邊發來電文,事情很急,還請先迴避了再看。”
曹錕微微怔了怔,他今天早上才剛送走李典,怎麽這會兒河南那邊又有電文發來?不過王弼臣又提到要先迴避再看電文,這顯然就更加奇怪了。
隨後,他沒有多說什麽話,邁步跟著王弼臣來到會場隔壁的一間茶室。這時王弼臣才取出了電報文件遞交了過來。
快速的看完電文之後,曹錕臉色瞬間大變,良久之後才徐徐開口說道:“怎麽會這樣?”
王弼臣神色同樣顯得很凝重,他說道:“河南那邊的情況實在太古怪,先是袁肅派人來聯絡,現在朱泮藻也發來電文。而且兩邊所透露的消息差異實在太大,究竟該信誰?”
曹錕疑慮重重的說道:“這不是該信誰的問題,可見河南那邊的情況與我們想象的大有出入。這下事情可要鬧的不太愉快了。”
王弼臣說道:“既然朱泮藻說袁肅曾經召開過軍事會議,決定利用與大人您之間的聯絡,來發動對漢口的奇襲,不管這是到底是真是假,我們總不能不防。袁肅是什麽人我們都還說不清楚,是人是鬼根本沒一個頭緒。再者這次是袁項城重新啟用袁肅,袁肅沒道理會在這個時候反自己的叔父。”
曹錕自然知道王弼臣的話是有道理的,但是他認為這件事遠遠沒有這麽簡單。因為朱泮藻沒有在電文裏透露鄭州軍事會議的具體內容,所以不清楚袁肅到底會采取什麽樣的行動來奇襲漢口。更何況袁肅憑什麽手段來奇襲漢口?帶警衛隊來綁架北洋軍事改革委員會的眾官員嗎?這簡直就是癡人說夢的計劃。
也就是說,朱泮藻的話上下都說不清楚,反而最是不可輕信。
但是偏偏朱泮藻這份電文發來的時機很有可疑,不得不讓曹錕開始質疑袁肅到底懷著什麽目的。他了解朱泮藻這類人的心態,假設朱泮藻所言是真的,那麽其泄露這樣一個天大的秘密在道義是絕對可恥,但在北洋做派上卻又屢見不鮮。如果真要了解這其中到底是怎麽迴事,隻怕還得派人跟朱泮藻秘密聯絡一番。
“曹大人,這件事您到底怎麽看?”
“說實話,現在是關鍵時刻,如果單靠猜測來進行判斷隻會誤了大事。之前李典來的時候也說過,讓我們故意派人裝作泄露他與中華革命黨人見麵的證據,跟近衛軍下麵的那些師長們進行秘密接觸。反正這是袁肅自己要求的,那我們索性就將計就計。”曹錕眯著眼睛冷冷的說道。
“大人的意思是,當真把這些證據都泄露出去?”王弼臣問道。
“本來就是當真,隻不過這次我要故意擺袁肅一道。咱們提前派人去跟朱泮藻聯絡,把這些證據抖出來,順便把李典來漢口的事情也一並捅出去。到時候朱泮藻肯定會感到很震驚,以他們之間爾虞我詐的性格,十之八九會馬上內訌起來。對我們而言,就是作壁上觀,看著近衛軍自個跟自個打起來。”曹錕禁不住冷笑了起來。
在他看來,自己從來就沒打算把袁肅當盟友來看待,袁肅既然這麽有野心又有心機,弄不好遲早還會危及到自己建立的北洋新秩序。索性趁著這個機會,故意布下虛實之計,誘使袁肅跟袁世凱嫡係親信內鬥,反而要比搞什麽合作更加穩妥一些。
“不過,要是這麽做的話,會不會有些太不留後路了。”王弼臣忽然又覺得曹錕把事情做的太絕了。他確實有點不信任袁肅,但也不至於一棒子徹底打死。假設袁肅真能願意跟漢口這邊合作,那北洋軍事改革委員會必然能很快的站穩局麵。
“沒什麽留不留後路。對我們而言,本來就是拖延時間,隻要時間拖得越久,笑到最後的人就是我曹錕。不管袁肅也好,朱泮藻也好,要怪就怪他們自己非要狗咬狗。近衛軍一旦鬧起來,消耗的是袁世凱的實力,與我又沒有任何瓜葛。等他們打得差不多了,外麵的大局基本上也算是徹底有了定論。就隻需要我站出來收拾殘局了。”曹錕忍不住得意的笑道。
王弼臣暗暗歎了一口氣,雖然他主觀上是讚同曹錕這種做法,但是總覺得心頭不免擔心,萬一這件事沒操作好,最終結果那就是裏外不是人,怕的就是沒有什麽好下場了。
“就這樣決定下來,你馬上把事情安排好,先迴電報給朱泮藻,就說我這邊也有重要消息相告,最快約定安排人相見。”曹錕又說道。
“索性電文往來豈不是更好?”
“你懂什麽,電文都隻是隨便說說的,拿出去未必能讓人相信。最重要的是證據。”
“是,卑職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