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崎甚三郎有幾分不耐煩,但是還是保持著語氣問道:“那依照閣下的意思,難道我們就應該就此罷休了嗎?為了出兵青島,我們十八師團和第二艦隊千裏迢迢趕到這裏,之前所有人都認為這是一次千載難逢的好機會,又能趁機擊敗德國人,獲得全世界列強的認可,又能進一步擴大在中國的勢力。難道就因為北洋政府的變卦,而全部都付諸東流嗎?”
神尾光臣沉默了一陣,過了一會兒之後,他的臉色漸漸認真,語氣凝重的說道:“正是因為我們現在進退兩難,所以眼下唯一的希望就是在放手一搏。如果真如大穀閣下所預料的那樣,十天之內可以攻占營口,然後適合而止的控製住戰爭的規模。隻有這樣,我們才能稍微站穩一些優勢。”
昭田平一疑惑不解的問道:“司令閣下,您的意思是……”
神尾光臣再次歎了一口氣,意味深遠的說道:“此次作戰必須在我們的控製之中,而絕非是讓中國人控製,又或者反過來讓戰爭控製了我們。”
第89章,前線準備
營口,東三省統x戰司令部行營。
昨天剛剛從奉天趕迴到這裏的袁肅,正在聽取趙山河、陳文遠二人的迴報。
在過去的二十多天時間裏,中央陸軍第一兵團第一旅以及下轄兩個直屬團的兵力,與中央陸軍第十師三個團的兵力,已經在遼東半島完成了初步布防。第一旅旅部設在遼東半島入口處蓋州,第十師的師部則設置在深入日本租占區的哈達碑。
自甲午戰爭戰敗,日本與清朝簽訂的馬關條約,整個遼東半島現如今都已經劃歸為日本領土。而遼東半島的地域廣闊,與中國遼沈的銜接麵很長,對於中國軍隊的布防來說是有相當程度的困難。並且既然從一開始就製訂了以防守主的作戰思路,還要忍受日本有可能集中兵力強攻一處陣地的風險。
以袁肅手上目前的兩萬不到兵力,再加上遼沈本地的地方軍,針對遼東半島的布防隻能先以重要的交通要隘未主。所以兵力大致上都集中在營口、鞍山南部、靠近丹東的哈達碑附近。營口、哈達碑兩處的防線由中央軍承擔,鞍山則由奉天張作霖十七師坐鎮。
從北京開來的田文烈中央第二師,是隨同中央第一兵團後續部隊一起抵達營口,麾下三個旅按照統x戰司令部的吩咐,主要是加強蓋州到營口的這一段防線。畢竟營口是蓋州的上級行政單位,又是靠近沿海地區的地方,很容易成為日軍重點推進的目標。
畢竟日軍一直再用強大的海軍來耀武揚威,而此次作戰日本海軍唯一能發揮作用的地方,就是利用火炮壓製營口東南部地區。
朱泮藻的中央第五師則在十天前由保定趕到營口,在與營口統x戰司令部協商之後,則進駐在位於蓋州與哈達碑中間的梁家屯。梁家屯坐落在蓋州到丹東唯一官道的咽喉位置,也是確保蓋州與哈達碑防線緊密連接在一起的地方,不過因為這個位置出於深山中,易守難攻,所以是一個很好的戰略製約點。
到今天為止,遼東防線上的中國軍隊一共是三個中央師、一個不完整的中央兵團和一個地方師,兵力合計為七萬。而情報上統計出來的日軍兩個師團有將近六萬人,算上地區的鐵路護衛隊、後勤輜重部隊、警察部隊以及殖民地臨時動員兵,一旦戰爭開打很快就能擴充到十萬人以上。
這還隻是算遼東半島的日軍部隊,做為最高司令部自然是要進行最壞的預算,一旦遼東戰事升級,日軍很有可能還會從朝鮮增兵。日本在朝鮮有兩個常駐師團,分別是十九師團和二十師團,與十八師團一樣屬於乙類師團,兵力合計是四萬人。
對於中方的各路指揮官來說,普遍的認為目前中國士兵的素質,根本做不到與日本士兵一對一的戰鬥力,就連五對一都很懸。遼東防線上的這七萬兵力基本上連第五師團、第十八師團都無力應付,更別說一旦日軍發動更多的軍隊投入戰鬥,這七萬守軍根本形同虛設。
不過在前幾天司令部召開的軍事會議上,袁肅卻再三強調日本是不敢也不可能將戰爭擴大,所以眼下遼東防線所需要戒備的目標僅僅就是第五師團和第十八師團。
而為了加強防線戰鬥力,司令部不僅在積極建立前線新兵營,就地進行新兵訓練和擴充編製,同時還在與奉天的邊防軍司令部協調,確保後勤、預備役和新建邊防軍序列能夠有條不紊的投入到防線上來。
邊防軍司令部是徐樹錚到達奉天之後,為成立東三省邊防軍而專門設立的軍事機構。
不過組建邊防軍的工作要遠遠比袁肅就地擴充兵力困難得多,不僅要應付各式各樣的程序、文件,還要考慮到邊防軍成立之後對地方軍、地方政府的影響。
段祺瑞大力推舉徐樹錚出任東三省軍務總督,不懂行情的人隻會以為他是在扶植個人勢力,但是他此舉的真正用意已經在當初的總統府軍事參議顧問會議上做出了闡述,那就是利用青島問題一舉將中央政府的勢力滲入遼東地方。
不可否認,段祺瑞同樣是一個中央集權的堅定執行者,如今東三省的軍閥勢力割據還不算太嚴重,一方麵是因為這裏有錯綜複雜的日本、沙俄勢力,另外一方麵也是因為地區上距離北京很近,北京方麵對東三省的掌控力還算拿捏有度。
但是有鑒於中國西南諸省的情況,所以還是要先下手為強,避免東三省越走越遠。
正是因為這種中央集權的思想,導致邊防軍的組建工作遭到地方勢力的一些阻礙,如若不是青島問題和目前國內高漲的對日唿聲,隻怕徐樹錚連組建這個邊防軍司令部都得下不少功夫並花上好一陣子的時間。
根據徐樹錚發到營口統x戰司令部這邊的電文描述,邊防軍的番號在十月十八日這天剛剛確定下來,一共是三個兵團,下轄三個師、六個旅、二十七個團。邊防軍的建製完全仿照中央軍的建製,一個兵團滿編為兩萬五千人,常設編製不低於一萬八千人。
為此,中央政府撥出了一百五十萬的預算做為建立邊防軍的經費,然而根據徐樹錚和邊防軍司令部最新的計算和統計,完成三個兵團的編製最快需要十五個月的時間,完成第一個兵團的編製則也需要五個月的時間。
簡單來說,正如同段祺瑞所說那樣,邊防軍是從長遠國防事業來考慮的部隊,眼下除了提供一些聲勢上的援助之外,對遼東防線來說是沒有任何實質上的幫助。
“蔣百裏那邊的情況怎麽樣了,我要確保前線各路部隊的後勤物資供應一切都暢通。”在聽完防線上奉天邊防軍的迴報之後,袁肅轉而問道。
“迴司令,蔣司令今早已經發來電文,後勤統籌司令部的所有前期準備工作皆已完成,通向哈達碑、梁家屯、蓋州的交通道路也都重新整頓了驛站和運輸站,蔣司令在電文上說萬無一失。”副官杜預迴答的說道。
“城西的新兵營和第十師師部教導隊現在進站的怎麽樣了?就怕我們的時間已經不多了,能加強的地方還是要盡可能的努力一些。”袁肅沉著氣說道,他雖然在心裏很清楚前線上的臨時抱佛腳似的訓練,對整個大局意義並不是很大,但是能提高哪怕一丁點的效果也總比沒有這一丁點的效果要好。
“城西的新兵營昨天正式開始招募新兵,第十師的教導隊三天前便已經在組織訓練工作。新兵營的陳總隊長說,營口本地相應征召的青壯人數不少,民眾們對此次國家收複青島主權一事頗受感動,情緒很是熱烈。”杜預欣然的說道。
“青壯踴躍參軍的確是好事。但是此地十分接近日戰地區,早年日本人就善用細作混入敵軍來刺探軍情,如今在這邊的招募一定要做好審查工作,哪怕消耗再多的人力物力也不能留下禍患。”袁肅告誡的說道。
“大人所言極是,這件事卑職記下來了,稍後便立刻傳達下去。”杜預恍然的點頭應道。
隨後,袁肅又審查了灤州一零一兵工廠送來的軍備清單,從四月份開始到今天,一零一兵工廠已經趕工生產出兩萬支新式步槍。
原本按照一零一兵工廠的生產力,一天最多隻能生產五十支步槍的數量,正因為有了額外資金的投入,工廠不僅擴大了生產線,還招募了更多的技術人員。在日夜三班倒的不間隙工作下,工廠生產力大幅提高,這才能夠及時的將新式步槍裝備到了前線部隊。
新式步槍這幾天已經陸續從灤州運抵奉天,再由奉天配發到營口這邊。
在前線的第一兵團和第十師正在以營為單位更換武器,考慮畢竟是新式步槍,士兵們多少是需要一段時間來熟悉,所以袁肅已經批準了所有已經更換新式步槍的部隊,每個士兵每天必須進行三十發子彈的實彈射擊訓練。反正新式步槍的口徑與漢陽造口徑一致,各團各營根本不缺子彈。
至於換下來的步槍統一集中收迴,之前的李恩費爾德步槍低價轉讓給徐樹錚的邊防軍司令部,而漢式步槍一部分留在奉天的後勤統籌司令部,用作前線招募新兵的裝配之用,另外一部分則運迴灤州,做為儲備軍火等待今後擴充兵力時再用來裝備。
第90章,第一迴合
就在中日外交部還在為和平解決青島問題而努力之際,遼東的戰事卻在突然之間毫無征兆的打響了。正如旅順日軍司令部十多天前所設計的那樣,第五師團和第二艦隊於二十八日這天淩晨時分,在沒有得到本土陸軍省和海軍省命令的情況下,擅自發動了此次軍事行動。
第二艦隊一早就開赴到渤海內灣,位於營口東部的外圍海域。關於日本海軍的動向,營口統x戰司令部早先已經獲悉了相關情報,也意識到遼東半島的火藥味越來越濃鬱,所以多多少少是有所防備。
發生在淩晨時分的交火,日軍第五師團僅僅是派遣了一個步兵大隊在蓋州南郊展開試探性進攻。駐紮在蓋州南郊陣地的是第一兵團第三機槍營,既然是位於中日對峙的最前線,第三機槍營無時無刻不是保持著最高戒備狀態,但猶是讓這次日軍試探性的進攻打了一個措手不及。好在日軍隻是一次試探,若是直接發動大舉進攻,第三機槍營很難保證能堅守陣地。
中日雙方開槍幾百響,到了七點鍾陽光破霧而出時,日軍這才從容不迫的撤出交戰區。
幾分鍾後,這次短暫交火的戰況匯報便發送到了營口司令部。對日軍來說這是一次試探性進攻,而對中國方麵來說這同樣也是一個信號。
袁肅在看過電文之後,即刻安排通訊處馬上將消息轉發到奉天和北京,隨後則緊急召開了參謀會議。
既然日軍膽敢發動這次小規模的駁火,那也就意味著很快就會爆發更嚴重的衝突。雖然情勢的突變讓袁肅感到有幾分不安,畢竟他還是放了很大的希望在日本不會貿然開戰上麵,但是好在司令部這邊從一開始就是按照開戰的標準來部署。
他現在並不擔心前線的攻防作戰,麾下的各路部隊花了十多天的時間挖掘塹壕、布置陣地,全部已經做到目前中國軍隊最好的防禦程度,多少還是能堅守一段時間。真正讓人擔心的,還是日本第二艦隊的海軍炮火。
第二艦隊在營口海域已經停留了三天多,盡管海軍炮隻能覆蓋營口一部分地區,可一旦日軍利用海軍密集火力的掩護,使用對付青島的作戰辦法來對付營口,采用海軍登陸作戰的戰術,營口這邊一下子就會從後方變成最前線。
目前營口聚集了中央陸軍第二師的兩個旅和所有輜重部隊,再加上第一兵團一個警衛團和統x戰司令部的兩個警衛營,兵力數量上不算很薄弱。可問題就是營口這邊缺乏反製海軍火力的武器裝備,日軍隻要集中優勢兵力強攻營口,這裏很快就會變成絞肉機。
中國方便要想守住營口,就必須從其他防線上抽調兵力,不停的來填堵營口防線。
在參謀會議上,袁肅鄭重其事的宣布遼東已經進入戰爭狀態,傳令遼東防線上的各路部隊取消備戰,全部投入正式作戰。之後,他又將自己的擔憂提了出來,要求營口全城著手加強應對來自日軍海上的炮擊防備。
早先既然確定將統x戰司令部設置在營口,司令部上上下下自然是有意識到來自日本海軍的威脅。所以在過去的一段時間裏,第一兵團和中央陸軍第二師已經在城內安排了一係列防範措施。修築岸防工事當然是不可能,不僅時間不充分,再者營口也不具備海軍製約據點的戰略價值。
目前營口城內的布防主要都是集中在日本海軍火炮射程臨界點的地區,這一部分地區位於營口東北方向。至於射程之內的南城、西城,則是修築了一些隱秘的據點和掩體,提供士兵和老百姓做為應急藏身之用。
根據司令部搜集到的情報,停泊在渤海內灣的第二艦隊編隊內部並沒有發現運兵船和登陸船,以此可以推測日軍並沒有打算在營口發動登陸作戰。但是現在沒有不代表以後沒有,防備工作理所當然是應該提前做好。
以中國軍隊目前的裝備,在岸頭與日軍對抗顯然是不理智,因此隻能在日本海軍射程之外組織陣地防禦。在會議上,袁肅果斷的做出決定,一旦日軍意圖登陸作戰,所有守備部隊全部撤出西城、南城,改在東北城區和郊外進行迎敵。也所以現在要做的,就是在東北城區和郊區增修塹壕和防禦工事。
參謀會議剛剛結束,眾參謀官還沒有散場,忽然之間就聽到遠處傳來陣陣的炮火聲。
在門外的警衛員紛紛湧進會場,早有侍衛跑到窗戶口站住位置,將窗簾和窗戶都關閉。
副官杜預邁著快步子從外麵趕了進來,臉上帶著憂慮的說道:“司令,日艦開火了。”
在場的眾人表情都漸漸凝重起來,不過這些原本就在他們的預料之內,所以也沒有什麽好過分擔心的地方。
袁肅籲出一口氣,語氣凝重的說道:“該來的終歸還是要來的。”
日本第二艦隊十一艘主力戰艦配合六艘扈從艦,共計超過兩百門艦載炮,有規律的向營口海岸和城鎮傾瀉炮彈。一陣接著一陣的艦載炮咆哮聲,很快又是一陣接著一陣的爆炸聲,原本對於營口來說是一個平靜的早晨,轉眼間就陷入了地動山搖一般的大災難中。
在戰火沒有迸發出來之前,人們對反日的決心和積極性可謂是義無反顧,哪怕是拍著胸膛要上刀山下火海都毫無畏懼。可當炮火真的在身邊炸響了,火焰肆無忌憚的吞噬者家園,被炸碎的肢體伴著燒焦的惡臭,刺激著埋藏在內心深處的恐懼,這才使得這些平頭老百姓們如夢方醒一般,意識到自己脆弱的意誌是無法承受這樣的壓力。
與此同時,蓋州防線同樣遭到第五師團吉川炮兵聯隊密集火力的大範圍覆蓋打擊。
吉川炮兵聯隊是第五師團主力炮兵部隊,下轄三個野戰炮兵大隊,合計四十八門野戰火炮。根據一個鍾頭前的試探性進攻時所確定的中國軍隊陣地火力位置,又經過過去十幾天時間裏的刺探和測繪,四十八門火炮如同長了眼睛一般,十分精準的落擊在中國軍隊陣地的要害位置。轉眼間,蓋州南部郊區第一段陣地便被一股炮火的硝煙完全籠罩起來。
在蓋州城內的第一旅旅部不停的收發電文,趙山河的心情和表情從始至終都是凝重。
雖然淩晨時日軍的試探性進攻已經提前給了一個信號,可麵對日軍精準的炮火壓製,第一旅和第一兵團直屬的幾支火力營單位依然感到伸不開手腳,隻能被動的龜縮在掩體中忍受著炮火的煎熬。
目前蓋州防線上是沒有很多炮兵部隊,僅有的一個炮兵團還是中央陸軍第二師的師部炮兵團,大炮數量隻有區區二十八門。好在中央陸軍第二師之前是捍衛京城的北洋精銳部隊,所有武器裝備都是全北洋中最好的。再加上這半年來北洋軍械總局生產的新式步槍,如今已經全部裝滿第二師,所以第二師的戰鬥力並不算弱。
無論是田文烈還是趙山河,他們二人都很清楚日軍進攻的通用戰術,那就是利用密集火炮先進行一輪高強度的火力打擊,隨即步兵再向陣地發起衝擊。往往中國軍隊在日軍炮擊階段便已經有了潰裂的痕跡,再加上中國軍隊不善於肉搏戰,一旦日軍步隊接近陣地很快就會手足無措而徹底崩盤。
不過,畢竟擺在蓋州防線上的部隊全部是北洋軍中最精銳的中央軍,與日軍比起來裝備上的差距不算太離譜,最多是在作戰經驗上有所出入。尤其是袁肅的部隊,都是經過專業的肉搏訓練,並且為了準備新式步槍而在塹壕戰術方麵下足了功夫,又是學習最先進的工程技術,又是加強了塹壕對壘和肉搏的訓練。
因此,日軍密集火炮的覆蓋雖然打擊精準,造成了一定程度的陣地、人員損耗,但要害部位全部是嚴格遵守外籍軍事顧問團的指導來進行修築,並且徹底被炮火擊毀。同時所有作戰人員也都反應迅速,留下哨兵監視陣地後,其餘部隊很快撤進最近的掩體中。
等到二十分鍾之後,日軍炮火漸漸消弱下來時,掩體裏的士兵們又在各連各排指揮官指引下,有條不紊的返迴作戰位置。後方的第二師師部炮兵團也立刻在這個時候開始炮火反擊,所有大炮瞄準陣地前方兩百米的位置進行散點式射擊,用以壓製日軍衝鋒路線,緩解前線陣地的防守壓力。
日軍的第一次衝鋒接近到中國守軍前沿陣地大約三十米的位置,隻是他們萬萬沒有料到一個直屬機槍營居然裝備了十二挺重機槍,強大的火力一下子給衝鋒部隊造成了極大的傷亡。而且所有重機槍的據點全部設置的十分刁巧,一邊扼守住最好的視野,一邊又起到極好的隱蔽,別說火炮很難打到,就連擲彈筒也要冒著極大的風險才能進行瞄準。
正南方的作戰一下子讓日軍陷入了僵局,但是在西南方向的進攻卻很順利的推進到陣地跟前,才第一輪衝鋒中日雙方就發生了白刃戰。
蓋州正南的陣地自然是重點防禦的對象,這裏不僅距離城區最近,又控製著道路交通的咽喉,所以大部分火力和大部分兵力全部集中於此。
嚴格的來說,這樣的布防並沒有錯,從一開始日軍的試探性進攻到不久前的密集炮火壓製,日軍進攻的焦點全部集中在正南方的主陣地。可是日軍一個師團下屬各部隊的戰鬥力幾乎都是如出一轍,反而中國陣地的防守能力卻厚此薄彼。即便西南方向的側翼陣地沒有遭到日軍太多的炮火打擊,但日軍步隊的擲彈筒依然製造出強大的火力,
西南側翼陣地盡管在日軍衝鋒時利用重機槍造成了較大的傷害,但畢竟許多士兵缺乏真正的實戰經驗,隻要死板的按照訓練指標來執行防守之外,沒能靈活並且及時的調整防守核心。等到日軍接近陣地後,利用擲彈筒壓垮陣地上的重機槍據點,防守火力頓時銳減,從而導致日軍輕鬆的逼近陣地。
肉搏戰初期,中國守軍因為心理素質的原因沒能做出很好的反應,日軍一下子占據了主導優勢,很快攻占了幾段前沿的戰壕。
可是隨著交鋒的區域越來越靠後,步槍的優劣勢越來越明顯,駐守西南陣地的第一旅第三團和隨後增援上來的第二師第六團很快又扳迴了局麵。
第五師團因為常年駐紮在旅順,國內在一九零五年定型生產的三八式步槍還沒能完全裝備到位。除了幾支主戰聯隊優先更換了三八式步槍,其餘的大部分部隊還在使用日俄戰爭時期的三十式步槍。
三十式步槍是三八式步槍的前身,因為三十式步槍沒有防塵蓋,以至於在中國東北地區使用時,極其容易因為細小沙塵流入而導致槍械卡殼。
不過在進行肉搏戰時,反而三十式步槍要比三八式步槍發揮的更好。因為三十式步槍已經有了規模量產的卡賓槍,在戰壕裏肉搏要方便得多。
可恰恰是因為第五師團要速戰速決,所以首先派上前線的全都是師團中的精銳部隊,這些部隊裝備了大部分三八式步槍和小部分三十式步槍。無論是在衝鋒時還是在塹壕肉搏時,過長的三八式步槍都體現出累贅的一麵。不少日軍士兵惱火之下,甚至拔出刺刀拿在手裏,將步槍拋在一邊。
第三團和第六團的守軍利用新式步槍短小精幹的優勢,漸漸扭轉劣勢,並且適時的開始組織反擊。戰鬥進行快到兩個鍾頭左右時,原本是日軍優勢的肉搏戰,竟然體現不出一絲一毫的優勢。正因為如此,西南陣地最終還是得以保全。
晌午十點三十分,日軍全線撤退,第一輪交鋒雖然沒能讓日軍得逞,但雙方互有損失,實際上也沒有任何一方能夠算是獲勝。
正午還沒有過,中日在遼東爆發武裝衝突的消息便如同傾盆大雨一般席卷了全國上下。
北京總統府外交部很快發表了一封通電,斥責日本不顧國際道義、擅自向中國發起進攻,並且用一種留下餘地的口吻表示“即將對日宣戰”。全國各地民眾的情緒再次爆發到一個新的高度,各地商會組織全民抵x製日貨,但凡是日本工廠或者有日本參股的公司,華人雇員全部罷工,教師學生們紛紛開始策劃各式各樣的公益活動,向前線的中國將士提供聲援。
東交民巷的日本公使館被情緒激動的群眾圍堵起來,又是斷電又是斷水,一下子讓公使館陷入隔絕狀態。事實上對於公使館來說,他們也萬萬沒有料到旅順方麵的駐軍居然會擅自發起進攻,不僅公使館沒有收到任何事前的風聲,本土國內更是沒有這樣的命令。
局勢一下子變得緊張起來,對於日本公使日置義來說,唯一值得慶幸的就是北洋政府沒有立刻對日宣戰,否則後果那就更加不堪設想了。
隻怕換做是其他國家,領土突然遭到另一國不宣而戰的入侵,哪怕是再細小的局部地域衝突,也會憤怒的以宣戰來做出迴應。日本國從始至終都沒想過要對華宣戰,更何況中國在歐洲大戰的立場上事實上是傾向於協約國,根據協約國諸國外交機構的推算,中國加入協約國隻不過是時間的問題。
日本以同樣是協約國的身份突然進攻中國,在國際形勢的觀瞻上,那幾乎就等於協約國內部發生矛盾,這是十分不利於歐洲戰場局勢發展。
更何況一旦中國下定決心與日本一戰,日本不僅沒有決心來應戰,再者以目前日本所處在的國際背景環境之下,對這場戰爭也是根本沒有任何勝算。
所以日置義現在還能稍微鬆一口氣,他看得出來北洋政府其實同樣底氣不足,一旦遼東戰場局勢惡化,北洋政府很快就會主動來進行何談,到時候日本不僅能在外交上轉危為安,更能趁機再敲詐中國一筆。
神尾光臣沉默了一陣,過了一會兒之後,他的臉色漸漸認真,語氣凝重的說道:“正是因為我們現在進退兩難,所以眼下唯一的希望就是在放手一搏。如果真如大穀閣下所預料的那樣,十天之內可以攻占營口,然後適合而止的控製住戰爭的規模。隻有這樣,我們才能稍微站穩一些優勢。”
昭田平一疑惑不解的問道:“司令閣下,您的意思是……”
神尾光臣再次歎了一口氣,意味深遠的說道:“此次作戰必須在我們的控製之中,而絕非是讓中國人控製,又或者反過來讓戰爭控製了我們。”
第89章,前線準備
營口,東三省統x戰司令部行營。
昨天剛剛從奉天趕迴到這裏的袁肅,正在聽取趙山河、陳文遠二人的迴報。
在過去的二十多天時間裏,中央陸軍第一兵團第一旅以及下轄兩個直屬團的兵力,與中央陸軍第十師三個團的兵力,已經在遼東半島完成了初步布防。第一旅旅部設在遼東半島入口處蓋州,第十師的師部則設置在深入日本租占區的哈達碑。
自甲午戰爭戰敗,日本與清朝簽訂的馬關條約,整個遼東半島現如今都已經劃歸為日本領土。而遼東半島的地域廣闊,與中國遼沈的銜接麵很長,對於中國軍隊的布防來說是有相當程度的困難。並且既然從一開始就製訂了以防守主的作戰思路,還要忍受日本有可能集中兵力強攻一處陣地的風險。
以袁肅手上目前的兩萬不到兵力,再加上遼沈本地的地方軍,針對遼東半島的布防隻能先以重要的交通要隘未主。所以兵力大致上都集中在營口、鞍山南部、靠近丹東的哈達碑附近。營口、哈達碑兩處的防線由中央軍承擔,鞍山則由奉天張作霖十七師坐鎮。
從北京開來的田文烈中央第二師,是隨同中央第一兵團後續部隊一起抵達營口,麾下三個旅按照統x戰司令部的吩咐,主要是加強蓋州到營口的這一段防線。畢竟營口是蓋州的上級行政單位,又是靠近沿海地區的地方,很容易成為日軍重點推進的目標。
畢竟日軍一直再用強大的海軍來耀武揚威,而此次作戰日本海軍唯一能發揮作用的地方,就是利用火炮壓製營口東南部地區。
朱泮藻的中央第五師則在十天前由保定趕到營口,在與營口統x戰司令部協商之後,則進駐在位於蓋州與哈達碑中間的梁家屯。梁家屯坐落在蓋州到丹東唯一官道的咽喉位置,也是確保蓋州與哈達碑防線緊密連接在一起的地方,不過因為這個位置出於深山中,易守難攻,所以是一個很好的戰略製約點。
到今天為止,遼東防線上的中國軍隊一共是三個中央師、一個不完整的中央兵團和一個地方師,兵力合計為七萬。而情報上統計出來的日軍兩個師團有將近六萬人,算上地區的鐵路護衛隊、後勤輜重部隊、警察部隊以及殖民地臨時動員兵,一旦戰爭開打很快就能擴充到十萬人以上。
這還隻是算遼東半島的日軍部隊,做為最高司令部自然是要進行最壞的預算,一旦遼東戰事升級,日軍很有可能還會從朝鮮增兵。日本在朝鮮有兩個常駐師團,分別是十九師團和二十師團,與十八師團一樣屬於乙類師團,兵力合計是四萬人。
對於中方的各路指揮官來說,普遍的認為目前中國士兵的素質,根本做不到與日本士兵一對一的戰鬥力,就連五對一都很懸。遼東防線上的這七萬兵力基本上連第五師團、第十八師團都無力應付,更別說一旦日軍發動更多的軍隊投入戰鬥,這七萬守軍根本形同虛設。
不過在前幾天司令部召開的軍事會議上,袁肅卻再三強調日本是不敢也不可能將戰爭擴大,所以眼下遼東防線所需要戒備的目標僅僅就是第五師團和第十八師團。
而為了加強防線戰鬥力,司令部不僅在積極建立前線新兵營,就地進行新兵訓練和擴充編製,同時還在與奉天的邊防軍司令部協調,確保後勤、預備役和新建邊防軍序列能夠有條不紊的投入到防線上來。
邊防軍司令部是徐樹錚到達奉天之後,為成立東三省邊防軍而專門設立的軍事機構。
不過組建邊防軍的工作要遠遠比袁肅就地擴充兵力困難得多,不僅要應付各式各樣的程序、文件,還要考慮到邊防軍成立之後對地方軍、地方政府的影響。
段祺瑞大力推舉徐樹錚出任東三省軍務總督,不懂行情的人隻會以為他是在扶植個人勢力,但是他此舉的真正用意已經在當初的總統府軍事參議顧問會議上做出了闡述,那就是利用青島問題一舉將中央政府的勢力滲入遼東地方。
不可否認,段祺瑞同樣是一個中央集權的堅定執行者,如今東三省的軍閥勢力割據還不算太嚴重,一方麵是因為這裏有錯綜複雜的日本、沙俄勢力,另外一方麵也是因為地區上距離北京很近,北京方麵對東三省的掌控力還算拿捏有度。
但是有鑒於中國西南諸省的情況,所以還是要先下手為強,避免東三省越走越遠。
正是因為這種中央集權的思想,導致邊防軍的組建工作遭到地方勢力的一些阻礙,如若不是青島問題和目前國內高漲的對日唿聲,隻怕徐樹錚連組建這個邊防軍司令部都得下不少功夫並花上好一陣子的時間。
根據徐樹錚發到營口統x戰司令部這邊的電文描述,邊防軍的番號在十月十八日這天剛剛確定下來,一共是三個兵團,下轄三個師、六個旅、二十七個團。邊防軍的建製完全仿照中央軍的建製,一個兵團滿編為兩萬五千人,常設編製不低於一萬八千人。
為此,中央政府撥出了一百五十萬的預算做為建立邊防軍的經費,然而根據徐樹錚和邊防軍司令部最新的計算和統計,完成三個兵團的編製最快需要十五個月的時間,完成第一個兵團的編製則也需要五個月的時間。
簡單來說,正如同段祺瑞所說那樣,邊防軍是從長遠國防事業來考慮的部隊,眼下除了提供一些聲勢上的援助之外,對遼東防線來說是沒有任何實質上的幫助。
“蔣百裏那邊的情況怎麽樣了,我要確保前線各路部隊的後勤物資供應一切都暢通。”在聽完防線上奉天邊防軍的迴報之後,袁肅轉而問道。
“迴司令,蔣司令今早已經發來電文,後勤統籌司令部的所有前期準備工作皆已完成,通向哈達碑、梁家屯、蓋州的交通道路也都重新整頓了驛站和運輸站,蔣司令在電文上說萬無一失。”副官杜預迴答的說道。
“城西的新兵營和第十師師部教導隊現在進站的怎麽樣了?就怕我們的時間已經不多了,能加強的地方還是要盡可能的努力一些。”袁肅沉著氣說道,他雖然在心裏很清楚前線上的臨時抱佛腳似的訓練,對整個大局意義並不是很大,但是能提高哪怕一丁點的效果也總比沒有這一丁點的效果要好。
“城西的新兵營昨天正式開始招募新兵,第十師的教導隊三天前便已經在組織訓練工作。新兵營的陳總隊長說,營口本地相應征召的青壯人數不少,民眾們對此次國家收複青島主權一事頗受感動,情緒很是熱烈。”杜預欣然的說道。
“青壯踴躍參軍的確是好事。但是此地十分接近日戰地區,早年日本人就善用細作混入敵軍來刺探軍情,如今在這邊的招募一定要做好審查工作,哪怕消耗再多的人力物力也不能留下禍患。”袁肅告誡的說道。
“大人所言極是,這件事卑職記下來了,稍後便立刻傳達下去。”杜預恍然的點頭應道。
隨後,袁肅又審查了灤州一零一兵工廠送來的軍備清單,從四月份開始到今天,一零一兵工廠已經趕工生產出兩萬支新式步槍。
原本按照一零一兵工廠的生產力,一天最多隻能生產五十支步槍的數量,正因為有了額外資金的投入,工廠不僅擴大了生產線,還招募了更多的技術人員。在日夜三班倒的不間隙工作下,工廠生產力大幅提高,這才能夠及時的將新式步槍裝備到了前線部隊。
新式步槍這幾天已經陸續從灤州運抵奉天,再由奉天配發到營口這邊。
在前線的第一兵團和第十師正在以營為單位更換武器,考慮畢竟是新式步槍,士兵們多少是需要一段時間來熟悉,所以袁肅已經批準了所有已經更換新式步槍的部隊,每個士兵每天必須進行三十發子彈的實彈射擊訓練。反正新式步槍的口徑與漢陽造口徑一致,各團各營根本不缺子彈。
至於換下來的步槍統一集中收迴,之前的李恩費爾德步槍低價轉讓給徐樹錚的邊防軍司令部,而漢式步槍一部分留在奉天的後勤統籌司令部,用作前線招募新兵的裝配之用,另外一部分則運迴灤州,做為儲備軍火等待今後擴充兵力時再用來裝備。
第90章,第一迴合
就在中日外交部還在為和平解決青島問題而努力之際,遼東的戰事卻在突然之間毫無征兆的打響了。正如旅順日軍司令部十多天前所設計的那樣,第五師團和第二艦隊於二十八日這天淩晨時分,在沒有得到本土陸軍省和海軍省命令的情況下,擅自發動了此次軍事行動。
第二艦隊一早就開赴到渤海內灣,位於營口東部的外圍海域。關於日本海軍的動向,營口統x戰司令部早先已經獲悉了相關情報,也意識到遼東半島的火藥味越來越濃鬱,所以多多少少是有所防備。
發生在淩晨時分的交火,日軍第五師團僅僅是派遣了一個步兵大隊在蓋州南郊展開試探性進攻。駐紮在蓋州南郊陣地的是第一兵團第三機槍營,既然是位於中日對峙的最前線,第三機槍營無時無刻不是保持著最高戒備狀態,但猶是讓這次日軍試探性的進攻打了一個措手不及。好在日軍隻是一次試探,若是直接發動大舉進攻,第三機槍營很難保證能堅守陣地。
中日雙方開槍幾百響,到了七點鍾陽光破霧而出時,日軍這才從容不迫的撤出交戰區。
幾分鍾後,這次短暫交火的戰況匯報便發送到了營口司令部。對日軍來說這是一次試探性進攻,而對中國方麵來說這同樣也是一個信號。
袁肅在看過電文之後,即刻安排通訊處馬上將消息轉發到奉天和北京,隨後則緊急召開了參謀會議。
既然日軍膽敢發動這次小規模的駁火,那也就意味著很快就會爆發更嚴重的衝突。雖然情勢的突變讓袁肅感到有幾分不安,畢竟他還是放了很大的希望在日本不會貿然開戰上麵,但是好在司令部這邊從一開始就是按照開戰的標準來部署。
他現在並不擔心前線的攻防作戰,麾下的各路部隊花了十多天的時間挖掘塹壕、布置陣地,全部已經做到目前中國軍隊最好的防禦程度,多少還是能堅守一段時間。真正讓人擔心的,還是日本第二艦隊的海軍炮火。
第二艦隊在營口海域已經停留了三天多,盡管海軍炮隻能覆蓋營口一部分地區,可一旦日軍利用海軍密集火力的掩護,使用對付青島的作戰辦法來對付營口,采用海軍登陸作戰的戰術,營口這邊一下子就會從後方變成最前線。
目前營口聚集了中央陸軍第二師的兩個旅和所有輜重部隊,再加上第一兵團一個警衛團和統x戰司令部的兩個警衛營,兵力數量上不算很薄弱。可問題就是營口這邊缺乏反製海軍火力的武器裝備,日軍隻要集中優勢兵力強攻營口,這裏很快就會變成絞肉機。
中國方便要想守住營口,就必須從其他防線上抽調兵力,不停的來填堵營口防線。
在參謀會議上,袁肅鄭重其事的宣布遼東已經進入戰爭狀態,傳令遼東防線上的各路部隊取消備戰,全部投入正式作戰。之後,他又將自己的擔憂提了出來,要求營口全城著手加強應對來自日軍海上的炮擊防備。
早先既然確定將統x戰司令部設置在營口,司令部上上下下自然是有意識到來自日本海軍的威脅。所以在過去的一段時間裏,第一兵團和中央陸軍第二師已經在城內安排了一係列防範措施。修築岸防工事當然是不可能,不僅時間不充分,再者營口也不具備海軍製約據點的戰略價值。
目前營口城內的布防主要都是集中在日本海軍火炮射程臨界點的地區,這一部分地區位於營口東北方向。至於射程之內的南城、西城,則是修築了一些隱秘的據點和掩體,提供士兵和老百姓做為應急藏身之用。
根據司令部搜集到的情報,停泊在渤海內灣的第二艦隊編隊內部並沒有發現運兵船和登陸船,以此可以推測日軍並沒有打算在營口發動登陸作戰。但是現在沒有不代表以後沒有,防備工作理所當然是應該提前做好。
以中國軍隊目前的裝備,在岸頭與日軍對抗顯然是不理智,因此隻能在日本海軍射程之外組織陣地防禦。在會議上,袁肅果斷的做出決定,一旦日軍意圖登陸作戰,所有守備部隊全部撤出西城、南城,改在東北城區和郊外進行迎敵。也所以現在要做的,就是在東北城區和郊區增修塹壕和防禦工事。
參謀會議剛剛結束,眾參謀官還沒有散場,忽然之間就聽到遠處傳來陣陣的炮火聲。
在門外的警衛員紛紛湧進會場,早有侍衛跑到窗戶口站住位置,將窗簾和窗戶都關閉。
副官杜預邁著快步子從外麵趕了進來,臉上帶著憂慮的說道:“司令,日艦開火了。”
在場的眾人表情都漸漸凝重起來,不過這些原本就在他們的預料之內,所以也沒有什麽好過分擔心的地方。
袁肅籲出一口氣,語氣凝重的說道:“該來的終歸還是要來的。”
日本第二艦隊十一艘主力戰艦配合六艘扈從艦,共計超過兩百門艦載炮,有規律的向營口海岸和城鎮傾瀉炮彈。一陣接著一陣的艦載炮咆哮聲,很快又是一陣接著一陣的爆炸聲,原本對於營口來說是一個平靜的早晨,轉眼間就陷入了地動山搖一般的大災難中。
在戰火沒有迸發出來之前,人們對反日的決心和積極性可謂是義無反顧,哪怕是拍著胸膛要上刀山下火海都毫無畏懼。可當炮火真的在身邊炸響了,火焰肆無忌憚的吞噬者家園,被炸碎的肢體伴著燒焦的惡臭,刺激著埋藏在內心深處的恐懼,這才使得這些平頭老百姓們如夢方醒一般,意識到自己脆弱的意誌是無法承受這樣的壓力。
與此同時,蓋州防線同樣遭到第五師團吉川炮兵聯隊密集火力的大範圍覆蓋打擊。
吉川炮兵聯隊是第五師團主力炮兵部隊,下轄三個野戰炮兵大隊,合計四十八門野戰火炮。根據一個鍾頭前的試探性進攻時所確定的中國軍隊陣地火力位置,又經過過去十幾天時間裏的刺探和測繪,四十八門火炮如同長了眼睛一般,十分精準的落擊在中國軍隊陣地的要害位置。轉眼間,蓋州南部郊區第一段陣地便被一股炮火的硝煙完全籠罩起來。
在蓋州城內的第一旅旅部不停的收發電文,趙山河的心情和表情從始至終都是凝重。
雖然淩晨時日軍的試探性進攻已經提前給了一個信號,可麵對日軍精準的炮火壓製,第一旅和第一兵團直屬的幾支火力營單位依然感到伸不開手腳,隻能被動的龜縮在掩體中忍受著炮火的煎熬。
目前蓋州防線上是沒有很多炮兵部隊,僅有的一個炮兵團還是中央陸軍第二師的師部炮兵團,大炮數量隻有區區二十八門。好在中央陸軍第二師之前是捍衛京城的北洋精銳部隊,所有武器裝備都是全北洋中最好的。再加上這半年來北洋軍械總局生產的新式步槍,如今已經全部裝滿第二師,所以第二師的戰鬥力並不算弱。
無論是田文烈還是趙山河,他們二人都很清楚日軍進攻的通用戰術,那就是利用密集火炮先進行一輪高強度的火力打擊,隨即步兵再向陣地發起衝擊。往往中國軍隊在日軍炮擊階段便已經有了潰裂的痕跡,再加上中國軍隊不善於肉搏戰,一旦日軍步隊接近陣地很快就會手足無措而徹底崩盤。
不過,畢竟擺在蓋州防線上的部隊全部是北洋軍中最精銳的中央軍,與日軍比起來裝備上的差距不算太離譜,最多是在作戰經驗上有所出入。尤其是袁肅的部隊,都是經過專業的肉搏訓練,並且為了準備新式步槍而在塹壕戰術方麵下足了功夫,又是學習最先進的工程技術,又是加強了塹壕對壘和肉搏的訓練。
因此,日軍密集火炮的覆蓋雖然打擊精準,造成了一定程度的陣地、人員損耗,但要害部位全部是嚴格遵守外籍軍事顧問團的指導來進行修築,並且徹底被炮火擊毀。同時所有作戰人員也都反應迅速,留下哨兵監視陣地後,其餘部隊很快撤進最近的掩體中。
等到二十分鍾之後,日軍炮火漸漸消弱下來時,掩體裏的士兵們又在各連各排指揮官指引下,有條不紊的返迴作戰位置。後方的第二師師部炮兵團也立刻在這個時候開始炮火反擊,所有大炮瞄準陣地前方兩百米的位置進行散點式射擊,用以壓製日軍衝鋒路線,緩解前線陣地的防守壓力。
日軍的第一次衝鋒接近到中國守軍前沿陣地大約三十米的位置,隻是他們萬萬沒有料到一個直屬機槍營居然裝備了十二挺重機槍,強大的火力一下子給衝鋒部隊造成了極大的傷亡。而且所有重機槍的據點全部設置的十分刁巧,一邊扼守住最好的視野,一邊又起到極好的隱蔽,別說火炮很難打到,就連擲彈筒也要冒著極大的風險才能進行瞄準。
正南方的作戰一下子讓日軍陷入了僵局,但是在西南方向的進攻卻很順利的推進到陣地跟前,才第一輪衝鋒中日雙方就發生了白刃戰。
蓋州正南的陣地自然是重點防禦的對象,這裏不僅距離城區最近,又控製著道路交通的咽喉,所以大部分火力和大部分兵力全部集中於此。
嚴格的來說,這樣的布防並沒有錯,從一開始日軍的試探性進攻到不久前的密集炮火壓製,日軍進攻的焦點全部集中在正南方的主陣地。可是日軍一個師團下屬各部隊的戰鬥力幾乎都是如出一轍,反而中國陣地的防守能力卻厚此薄彼。即便西南方向的側翼陣地沒有遭到日軍太多的炮火打擊,但日軍步隊的擲彈筒依然製造出強大的火力,
西南側翼陣地盡管在日軍衝鋒時利用重機槍造成了較大的傷害,但畢竟許多士兵缺乏真正的實戰經驗,隻要死板的按照訓練指標來執行防守之外,沒能靈活並且及時的調整防守核心。等到日軍接近陣地後,利用擲彈筒壓垮陣地上的重機槍據點,防守火力頓時銳減,從而導致日軍輕鬆的逼近陣地。
肉搏戰初期,中國守軍因為心理素質的原因沒能做出很好的反應,日軍一下子占據了主導優勢,很快攻占了幾段前沿的戰壕。
可是隨著交鋒的區域越來越靠後,步槍的優劣勢越來越明顯,駐守西南陣地的第一旅第三團和隨後增援上來的第二師第六團很快又扳迴了局麵。
第五師團因為常年駐紮在旅順,國內在一九零五年定型生產的三八式步槍還沒能完全裝備到位。除了幾支主戰聯隊優先更換了三八式步槍,其餘的大部分部隊還在使用日俄戰爭時期的三十式步槍。
三十式步槍是三八式步槍的前身,因為三十式步槍沒有防塵蓋,以至於在中國東北地區使用時,極其容易因為細小沙塵流入而導致槍械卡殼。
不過在進行肉搏戰時,反而三十式步槍要比三八式步槍發揮的更好。因為三十式步槍已經有了規模量產的卡賓槍,在戰壕裏肉搏要方便得多。
可恰恰是因為第五師團要速戰速決,所以首先派上前線的全都是師團中的精銳部隊,這些部隊裝備了大部分三八式步槍和小部分三十式步槍。無論是在衝鋒時還是在塹壕肉搏時,過長的三八式步槍都體現出累贅的一麵。不少日軍士兵惱火之下,甚至拔出刺刀拿在手裏,將步槍拋在一邊。
第三團和第六團的守軍利用新式步槍短小精幹的優勢,漸漸扭轉劣勢,並且適時的開始組織反擊。戰鬥進行快到兩個鍾頭左右時,原本是日軍優勢的肉搏戰,竟然體現不出一絲一毫的優勢。正因為如此,西南陣地最終還是得以保全。
晌午十點三十分,日軍全線撤退,第一輪交鋒雖然沒能讓日軍得逞,但雙方互有損失,實際上也沒有任何一方能夠算是獲勝。
正午還沒有過,中日在遼東爆發武裝衝突的消息便如同傾盆大雨一般席卷了全國上下。
北京總統府外交部很快發表了一封通電,斥責日本不顧國際道義、擅自向中國發起進攻,並且用一種留下餘地的口吻表示“即將對日宣戰”。全國各地民眾的情緒再次爆發到一個新的高度,各地商會組織全民抵x製日貨,但凡是日本工廠或者有日本參股的公司,華人雇員全部罷工,教師學生們紛紛開始策劃各式各樣的公益活動,向前線的中國將士提供聲援。
東交民巷的日本公使館被情緒激動的群眾圍堵起來,又是斷電又是斷水,一下子讓公使館陷入隔絕狀態。事實上對於公使館來說,他們也萬萬沒有料到旅順方麵的駐軍居然會擅自發起進攻,不僅公使館沒有收到任何事前的風聲,本土國內更是沒有這樣的命令。
局勢一下子變得緊張起來,對於日本公使日置義來說,唯一值得慶幸的就是北洋政府沒有立刻對日宣戰,否則後果那就更加不堪設想了。
隻怕換做是其他國家,領土突然遭到另一國不宣而戰的入侵,哪怕是再細小的局部地域衝突,也會憤怒的以宣戰來做出迴應。日本國從始至終都沒想過要對華宣戰,更何況中國在歐洲大戰的立場上事實上是傾向於協約國,根據協約國諸國外交機構的推算,中國加入協約國隻不過是時間的問題。
日本以同樣是協約國的身份突然進攻中國,在國際形勢的觀瞻上,那幾乎就等於協約國內部發生矛盾,這是十分不利於歐洲戰場局勢發展。
更何況一旦中國下定決心與日本一戰,日本不僅沒有決心來應戰,再者以目前日本所處在的國際背景環境之下,對這場戰爭也是根本沒有任何勝算。
所以日置義現在還能稍微鬆一口氣,他看得出來北洋政府其實同樣底氣不足,一旦遼東戰場局勢惡化,北洋政府很快就會主動來進行何談,到時候日本不僅能在外交上轉危為安,更能趁機再敲詐中國一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