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鳳翔急促的說道:“目前還不太清楚,說是打著扶漢討袁的旗號,都督府參謀處推測可能是之前活躍在商丘這邊的周寶林部。”


    袁肅驚奇的問道:“周寶林?他的人不是北上了?不是已經有兩個多月沒消息了嗎?”


    戴鳳翔歎息說道:“現在也不能確定是不是周寶林的部隊,總之開封告急,張都督已經下令十七師趕緊撤防。一個鍾點前,五十九團、六十團已經連夜急行軍出發了,六十一團預計明天早上會趕迴。至於五十七團和五十八團,那邊說是要跟我們第三旅協調好的。李師長人就在電報機旁等著都督您的決定。”


    袁肅沒有多想,趕緊說道:“去找蔣百裏,馬上到團部開會。”


    短短幾分鍾過後,袁肅、蔣百裏等人齊聚團部臨時指揮所的地圖台前,地圖台上的地圖草草的做了更換,換上比例更大的包括開封在內的河南東部地圖。根據剛才緊急發來的電文,幾名幕僚在地圖上做了簡單的標記。


    第32章,堅持進攻


    根據目前所知道的信息,開封是在昨天深夜十一點左右遭到襲擊,敵人的數量至今不清楚,大約推測是在四千人左右,甚至也有可能更多。敵人是趁夜占領了開封北郊的所有交通要道,至於北邊的縣鎮是什麽情況,目前也不清楚,不過估計都已經淪陷敵手了。


    一切發生的很突然,這些敵人更是攜帶了三門火炮,突然就向北部的舊城牆和巡防兵營開炮。目前開封城內除了守衛六個城門的六個巡防營之外,就隻剩下都督府衛隊,每個巡防營平均不到兩百人,都督府衛隊也僅僅隻有三百餘人。


    在電報發出來的時候,敵人已經開始進攻城鎮。目前張鎮芳隻能下令集合所有城中兵力,在都督府附近的街區設置防線。


    至於商丘這邊的十七師部隊,三個團的兵力正在急行軍馳援,寧陵縣那邊的一個輜重營和警察營也都調往開封。


    “為何要放棄城門,全部縮在都督府附近?這不是拱手把有利的軍事據點讓給敵人了嗎?”蔣百裏在看完電報之後,臉色立刻不好看起來。


    “想必是情急之下張都督做出的保守之策。”戴鳳翔推測的說道。


    “夜襲原本就是兵家大忌,不管是夜裏進攻還是夜裏防守,雙方麵都有極大的風險。而相對於趁夜進攻的部隊來說,隻要守衛部隊能夠冷靜應戰,固守本崗之隘,別說完全可以扼住敵人的偷襲,甚至還有很大的機會能打出反擊之勢。一旦守衛部隊陷入慌亂,那就是真正著了敵人的道。”蔣百裏冷冷的說道。


    “我讚同百裏兄的話,隻是事已至此,我們空說無益。當務之急擺在我們麵前的有兩個難題,其一是迴援的問題,其二則是現在手頭上正在進攻商丘的問題。不可否認,敵人冒這麽大的風險發動夜襲,其目的就是打算來一出圍魏救趙。”袁肅深沉的說道。


    “都督你分析的不錯,這支民軍顯然不是一般的人,能夠這麽快看清楚形式,又能這麽果決的采取夜襲行動,並且顯而易見是精通一定兵法韜略,不可不謂是民軍當中的奇才。看來,此次對我們來說的確很棘手了。”蔣百裏臉色很是嚴峻,說話的語氣同樣很嚴肅。


    “不過,即便如此,我相信此路民軍也是臨時才決定偷襲開封,不管是不是周寶林部。之前既然一直沒有此人的消息,而我們進攻商丘也才是這幾天定下來的事情,對方不可能一早就開始謀劃偷襲行動。”袁肅分析的說道。


    “有道理。”蔣百裏點了點頭說道。


    “既然是臨時行動,那也一定是十分倉促。夜襲原本就是兵家大忌,更何況民軍裝備落後,缺乏基礎的通訊設施,在作戰協調上必然會更加吃力。所以,我可以斷言,這夥民軍是絕不可能趁夜攻下開封,甚至在之後的一段時間裏也絕不可能。”袁肅語氣篤定的說道。


    “沒錯。這支民軍顯然隻是為了解商丘之圍。所以我們現在反而不能輕易迴援。明天之內必能攻下商丘,之後再迴援也不遲。”蔣百裏深以為然的說道。


    “那就這麽決定了。就先讓十七師的三個團迴援,五十七團和五十八團繼續配合我部進攻王澤部。”袁肅鄭重其事的說道。


    之後,第一團臨時指揮所分別向十七師和開封連發了幾封電文。發去十七師的就是希望李潛能留下五十七團和五十八團,繼續等待明日早晨發起進攻。至於發往開封的,則是讓張鎮芳堅守開封城,等到商丘這邊戰事結束之後,第三旅便會迴師救援。


    很快李潛和張鎮芳都發來迴電,李潛表示他本人要立刻趕迴開封,最多隻能留下五十八團協助第三旅繼續發起進攻,其餘的部隊必須盡快迴防。因為目前並不清楚開封究竟是什麽情況,再者張鎮芳再三命令,他身為副師長是決不能違抗命令的。


    而張鎮芳在迴電中措辭嚴厲,多多少少還透露出怨袁肅忘恩負義之意,認為開封現在都到了火燒眉毛的緊要關頭,第三旅居然還隻想破商丘。等到攻克商丘之日,隻怕連開封也淪入賊人之手。開封可儲備著許多後勤物資,一旦這些物資落入賊手,勢必會造成嚴重後果。


    麵對二人的迴電,袁肅再次複電,詳細分析目前的局勢以及夜襲開封敵部的情況。咬定隻需要十七師三個團迴防,敵部必定會知難而退。至於商丘這邊已經到了最後的攻堅關口,隻要一天的時間就能全部收複商丘,豈能在這個時刻半途而廢?


    一旦給了王澤部喘息的機會,王澤自知不敵政府軍,十之八九會帶隊到處流竄。河南省之所以亂成一片,政府軍和各地官軍之所以屢屢鎮壓不利,其原因就是無法適應民軍的流動作戰,被民軍牽著鼻子到處走。


    所以,此次必然要趁機一舉徹底殲滅王澤部,否則那就是為禍全省的大災難。


    直到黎明時,李潛這才又迴了一封電文,仍然堅持要帶走五十七團,隻留五十八團協助第三旅進攻。而開封那邊卻沒有再迴任何電文,以袁肅的揣測應該是張鎮芳聽信了自己的解釋,否則以張鎮芳的性格肯定會連續發電報來催促迴援。


    雖然天亮之後的攻勢少了一個團的兵力,但袁肅和蔣百裏仍然還是有很大的信心打好這一場仗。畢竟王澤部經過兩天的鏖戰,士氣和軍心都已經十分低下,剩餘的部隊已然失去了戰鬥下去的信心。第三旅和五十八團接下來的作戰,可謂就是摧枯拉朽。


    因為開封告急的緣故,淩晨六點鍾天色還灰蒙蒙一片的時候,袁肅便下令提前發動進攻。他必須爭分奪秒的收拾商丘這邊的殘局,不管開封那邊是否能夠堅守,但畢竟開封做為河南省城是有著極其重大的政治意義,民軍連省城都敢進攻,傳出去官府還會有任何的威信可言嗎?


    本以為淩晨提前發動進攻會有諸多不便,比如視線,又比如天氣過冷。但是當進攻開始時,戰事卻要顯得順利許多。客觀的環境因素不僅僅是對政府軍有影響,對那些平頭老百姓組成的民軍同樣有影響,更何況第三旅每天淩晨和晚上都會進行跑操,反而要比民軍更能得心應手的應付。


    戰鬥打響後,大部分民軍還在睡夢中,這這樣一下子失去了先機。


    再加上之前兩天的作戰已經打得垂頭喪氣,在這個時候愈發沒有反抗的餘力。


    打到中午的時候,濉河北岸的民軍潰不成軍,就地投降和逃散者多不勝數。而第三團向東北城區發動進攻後不久,從東邊又殺出一路部隊,起初還分辨不清楚對方是哪裏的人馬,可當第三團和對方在東郊外碰麵時,才知道原來是十四師的一支人馬。十四師在昨天才得知第三旅和十七師的行動,於是急急忙忙想要湊上來分一杯羹。


    開封總司令部在袁肅的掩蓋之下,最終沒有把進攻商丘的消息告知十四師,目的就是不希望十四師過早的跑來搶功。原計劃昨天打算發電報去通知十四師,畢竟都打到這個地步了,最起碼也應該讓十四師有個反應。可偏偏在商丘南城發生了嚴重擾民事件,袁肅擔心十四師也是這種德行,幫不上忙反而還添亂,索性就沒有再發這封電報。


    第33章,一波又起


    不過對於袁肅而言,現在十四師趕出來分一杯羹也無妨,反正戰事已經接近尾聲,再如何上報張鎮芳心裏有數,十四師即便想要貪功也要看看與其搶功的人是誰。


    到了下午兩點鍾的時候,商丘全境的戰事已經接近尾聲。剩下的也就隻是王澤帶領少數民軍四處逃竄,但是其規模僅僅隻剩下幾十人而已。袁肅在中午時便與第一團團部一起開低商丘,與第二團於濉河北岸會合。


    他先召開了第三旅的內部軍事會議,製訂了接下來關於商丘善後的安排。一方麵是絕對不能擾民,另外一方麵是要迅速的在城內城外建立援助站。由軍隊出麵召集商丘原來的官僚,至於那些逃跑的官僚就直接就地免職,缺職則邀請一些本地的望族、三老、鄉紳們出來組建臨時的民政機構。


    新誕生的民政機構立刻投入工作,現階段主要便是負責安撫全境百姓,以及對政府救助物資的詳細分配。


    之前從開封發來的一批救助物資,目前停留在寧陵縣,因為昨天晚上發生的突發事件,運輸物資的隊伍被征調迴援開封,所以沒有及時送到商丘這邊。袁肅派孫佑邰帶騎兵隊趕往寧陵縣去調來物資,統一收納在商丘民政府官倉,等具體的救助計劃下來之後,再按照計劃下達到各個救助站。


    袁肅要求臨時成立的民政機構必須在一天之內製訂詳細的救助計劃,好在民政府公署還保存著本地的戶籍資料,臨時官僚隻要發動人力對照戶籍資料,來製訂對應的安撫和救助辦法。在安排打點好這一係列的事情之後,袁肅讓蔣百裏和第二騎兵團留守商丘,並且由蔣百裏擔任商丘實際的最高決策人,隨即帶領第一團和第三團向開封出發。


    晚上七點鍾時,袁肅與第一團先行抵達了寧陵縣,因為天色已晚,隻好先在這裏休息一晚,等到明日一早再繼續上路。而剛到寧陵縣沒多久,縣府電報室就收到從商丘轉發來的電文,電文原件是來自開封,內容正是關於開封目前最新的境況。


    正如袁肅所預料的那樣,此次針對開封發起偷襲的民軍部隊是倉促行動,僅僅是利用火炮在城外製造聲勢,到了深夜三點鍾時才嚐試著發動了一次攻城。然而因為天色太暗,開封城有太大,民軍部隊在城內轉了一大圈沒有找到正確的路徑,不僅沒能向都督府發起進攻,甚至還有幾支部隊摸黑之下走散了。


    十七師迴援的部隊是在這天早上十點鍾左右抵達開封郊區,然而這個時候開封城內早已沒有任何交火的動靜。都督府這邊雖然依舊保持著戒備,但是熬夜至今仍然沒有發現敵人,守衛部隊甚至連一槍都沒有開過。


    中午時,迴援部隊與都督府衛隊會合,張鎮芳下令麾下部隊立刻趕赴北城搜查敵情。


    哪裏知道迴援的這個團全員怠慢,接連趕了一夜的路,早已經是人困馬乏,磨磨蹭蹭直到下午的時候才抵達北城外,也沒有人知道是否真的仔細思索過,但是該團迴報的消息那就是民軍早已跑的無影無蹤。


    看完這份電報之後,袁肅隨即又發了一封電報到開封,告知既然開封無事,那自己這邊便不再迴援開封,從明天開始將會全身心投入商丘的戰後重建和善後工作。沒過多久就收到了張鎮芳的迴電,對於張鎮芳來說雖然很生氣之前袁肅不肯迴援,但好在事情沒有鬧大,而且也的的確確是袁肅經過分析之後做出的決定。


    因此在迴電當中,張鎮芳不僅沒有追究袁肅的責任,同時還說了一些誇獎的話,並且著重強調一定要做好商丘的善後工作,但凡有什麽物質上的需要隻管電文索要就是。雖然拿下一個商丘並不代表解決了河南民亂的全部問題,可好歹這是一年來政府軍為數不多可以對外宣揚的一件事,哪怕這件事很細小,他也會不擇手段的去誇大,以求能緩解一些來自中央政府上麵的壓力。


    袁肅絲毫沒有對張鎮芳客氣,當即去了一封電文開口向張鎮芳索要十萬元善後款以及兩萬石政府救濟糧,並且還特別提示張鎮芳趕緊從省城、鄭州等地找來一批記者,將官府對商丘善後救濟之事進行詳細的報導和宣傳。這不僅僅是為了他個人沽名釣譽,同時也是要利用商丘的案例向全河南省傳播一個信息,那就是中央軍與其他地方軍是完全不同,自己與其他北洋官僚也完全不同。


    隻要能讓老百姓們恢複對官府的希望,不僅有利於他個人在河南占據一席之地,更能極大的軟化民軍與官軍尖銳的矛盾衝突。


    剛剛發完這份電文,第三旅副旅長戴鳳翔的副官文欽便匆匆忙忙跑進臨時行營大廳。


    文欽做為留守在後方前敵指揮所的軍官,在商丘戰事接近尾聲之際,便從郊外撤進城內。此次袁肅返迴開封,便在開封城內等候迎接,如今便是袁肅身邊的主要幕僚官。


    來到袁肅的書房,文欽臉色有幾分鬱悶,調整了一下神態這才開口說道:“都督,糧倉那邊出了一點事故?”


    袁肅正在審查商丘城區因為戰爭的損害情況,聽到文欽提及官倉的事情,帶著疑惑表情抬頭問道:“哪裏的官倉,商丘民政署的官倉嗎?”


    文欽搖了搖頭,歎息的說道:“是寧陵縣的官倉。”


    袁肅說道:“寧陵縣的官倉與我們何幹?到底出了什麽事?”


    文欽連忙說道:“前天張都督從開封發來一批物資,用以協助袁都督在商丘開展救助工作,這筆物資昨天剛剛入庫,今天早上的時候二團那邊又派人過來接收。可是這筆物資出了狀況,大約有三分之一不見了。”


    袁肅皺起了眉頭,冷聲問道:“什麽?怎麽會出現這檔子事?你確定沒有記錄錯?”


    文欽堅定的說道:“入庫的時候我也派人跟進,一共是有糧食一千石,庫銀八千兩,各種農作物大約三百石。可是現在糧食缺了四百石,庫銀了少了三千多兩。剛才二團派來接收的隊伍與我們這邊對過賬,缺失的物資暫時沒辦法錄賬,二團已經把剩下的物資拉走了。”


    袁肅略略思索了片刻,他知道第三旅是絕不可能幹出這樣的事,更何況當時在寧陵縣這邊也沒有第三旅的部隊,自由文欽的臨時司令部的一些人,即便是這些人算上衛隊也不可能偷走這麽多東西。既然可以排除是第三旅所為,那唯一的可能就是十七師的人所為。


    十七師的師部之前就在寧陵縣,他可以相信師部高層是不敢動這批物資的,因為這批物資是張鎮芳直接派給第三旅用以救濟商丘之用。十七師這一年來沒打出什麽好成績,眼下商丘得以收複,對他們來說也是夢寐以求的事情,巴不得能盡快在商丘這邊沾一份光,理所當然不可能在這個關頭做出這樣的舉動。


    第34章,民軍奇部


    “是什麽人所為?是不是五十九團的人幹的?”袁肅冷冷的問道。


    “不止是五十九團,昨天淩晨到今天早上,路過此地的四個團都有從官倉裏私調物資。包括五十八團也有在內,這是官倉守衛親眼目睹的。”文欽快速的說道。


    “豈有此理,連老子要的東西都敢動,十七師的這些雜碎越來越狂妄。”袁肅恨恨的說道,一邊說著一邊還生氣的重重砸了一下桌案。他是真的動了怒,之前十七師的幾個團在商丘為非作歹自己還沒有算這筆帳,現在又敢私動官倉裏麵用以善後的物資,新仇舊恨加在一起,怎能不叫人惱火?


    “袁都督,這件事當如何處理?”文欽請示的問道。


    袁肅剛準備開口說話,勢必要把這件事嚴辦到底,對於十七師幾個團為禍一方的作風以及散漫無章的軍風,哪怕是張鎮芳的部隊他也一定要出這口惡氣。這不僅僅是為他個人樹立軍威著想,同時也是為了恢複河南秩序著想,正是因為河南省內有太多這樣沒有紀律的部隊,所以才逼的白朗民軍越來越壯大。


    可是話才到嘴邊,書房門外傳來敲門聲,不等袁肅答應,杜預已經推開了虛掩著的門大步流星走了進來,他說道:“都督,五十八團在程莊遭到伏擊,是民軍從開封繞道在程莊專門來截我們迴援的部隊。五十八團告急,請都督立刻發兵馳援。”


    袁肅先是一怔,隨即又恢複了情緒,他雖然對再次發生這樣的突然事件感到震驚,可越是這樣的突然事件越是應該冷靜的對待。他鄭重的問道:“消息怎麽來了?五十八團有士兵逃迴來了嗎?”


    杜預點了點頭說道:“是的,五十八團輜重營的人,剛剛進城。林團長的副官也在,他們所民軍是從程莊西北方向發起襲擊,同時還從東北方向進行迂迴夾擊,五十八團目前被民軍圍困在程莊鎮子的南邊,因為要考慮保全軍事物資,所以無法進行突圍。”


    袁肅沒有多問什麽,他很清楚杜預所知道的消息並不多,於是立刻說道:“去把那些逃迴來的最高軍銜的人叫過來,我要問他們話,另外通知第一團做好開拔的準備。”


    杜預連忙應了一聲,然後又急急忙忙轉身退出了書房。


    文欽歎了一口氣,語氣凝重的說道:“這時候,居然又出了事故,襲擊開封的這支隊伍還真是刁巧的很,先是聲東擊西,現在又迂迴伏擊。一旦讓這些民軍流動起來,被他們牽著鼻子到處走,還真是棘手的很。”


    袁肅深深吸了一口氣,意味深遠的說道:“我倒是對帶領這支民軍的人感到很驚奇,民軍當中居然能有這樣大膽奇謀的角色,實在是了不得。”


    停頓了一下,文欽又問道:“那大人,寧陵縣官倉失竊的事情容後再議嗎?”


    袁肅“嗯”了一聲,說道:“這是自然,當務之急要分輕重緩急。”


    過了約摸十分鍾的光景,杜預再次返迴行營書房,跟隨其一起來的有兩名五十八團的軍官,經過一番介紹,其中一人正是林團長的副官,另外一人則是輜重營營長。袁肅讓他們二人把五十八團遭遇伏擊的經過詳細說一遍。


    五十八團是昨天下午才經過寧陵縣,到了今天早上時這才抵達程莊。一路上林團長已經察覺到有些不對勁的情況,那就是總有一些老百姓打扮的人出沒在軍隊行軍途中,有幾個人還很麵熟,似乎是從離開商丘開始便一直跟蹤著隊伍似的。隻是林團長也沒敢確定,再者開封那邊又催的急,隻好沒有去理會。


    剛到程莊不久,先頭部隊還在繼續前進,但是突然就從西北方向的山林裏傳來炮聲,隨即就殺出一大隊民軍。這夥民軍幾乎都有步槍,而且還有騎兵在周圍到處亂轉,盡管沒有製服,卻每個人都統一的綁著白色布條以作識別。


    一開始林團長還能帶領麾下進行防守,可是交戰才過了半個鍾頭的時間,從背後再次殺出一隊人馬,一下子打亂了五十八團的防線。五十八團被迫從程莊撤出,一直退到程莊南邊的山丘附近,這才重新穩住了陣腳。因為團裏有許多輜重物資,而且民軍的炮擊也炸傷了許多士兵,種種負擔之下隻能先就地防守,並且派人迴寧陵縣求援。


    輜重營有馬的都先撤走,現在撤迴寧陵縣的有一批糧草和一批戰馬。剩下在程莊那邊的則還有一大批糧草和彈藥。


    在副官和輜重營營長敘說的同時,文欽和杜預已經準備好了地圖,按照二人所敘說的內容在地圖上做了一些標記。


    “西北和東邊發起夾擊,這夥民軍還真是花了不少心思。”袁肅看著地圖喃喃自語似的說道,不過他心中卻漸漸有了一些想法。


    “林團長推測,伏擊我部的民軍很有可能就是偷襲開封的那夥人。”副官補充的說道。


    “八九不離十,不過在沒有十足的把握之前,這些終歸隻是猜測。”袁肅深沉的說道。


    “民軍極少會有火炮,昨天偷襲開封的民軍已經打過炮了,今天在程莊又打了炮,顯然是同一路人。”副官肯定的說道。


    “程莊距離開封少說也有六十裏的路途,開封是前天淩晨時遭到襲擊,根據情報說到黎明時分襲擊開封的民軍便沒有了動靜。道理上這些民軍是有足夠的時間轉移到程莊附近設伏,不過倘若真是如此的話,那這支民軍連日連夜的奔波,應該已經很是疲勞了。”袁肅緩緩的分析著說道。


    “確實如此,林團長在退到南邊之後,那夥民軍追擊的速度顯然慢了一節,這才給了我們重新布防的機會。”副官連忙點著頭說道。


    “你們看清楚敵人有多少人嗎?”停頓了片刻,袁肅繼而問道。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武夫當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閩南愚客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閩南愚客並收藏武夫當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