嶽兆麟虛作感慨的大聲說道:“好,很好,今日過後我親自為你表功。”
第12章,故設伏擊
袁肅與陳副官一起出了標部營樓,正好在營樓大門口遇到標部警衛隊隊官趙山河。
陳副官攔下趙山河,直接將嶽兆麟的命令告訴了對方,讓其立刻去集合警衛隊,帶上所有彈藥準備前往南城布防。
趙山河年紀不比袁肅大多少,不過卻已經有七、八年的軍旅資曆,整個人站在那裏就有一種剛毅的軍人氣質,是一個地地道道的老兵。他在聽完陳副官介紹完情況之後,雖然同樣認為應該在南城布防,然而卻還有另外一絲顧慮。
“陳大人,若亂黨拚死一戰,一鼓作氣突破我們南城防線,又或者他們分兵進攻,從其他地方迂迴進城,那城內豈不是再無兵力可守?”他帶著疑慮的表情問道。
事實上,他這番話的意思就是擔心標部的安危,警衛隊全部調走,標部空無一人,自己著實放心不下。畢竟追隨嶽兆麟多年,他對這位上司是有感情的,寧可不保灤州一城,也要盡可能周全嶽兆麟的安危。
陳副官怔了怔,一時也拿不定主意。
一旁的袁肅臉色微有變化,他在心中暗忖:這趙山河還真是有點底子,竟然看破這一出。他之所以主動請纓帶兵前往南城區駐守,當然不是為了保全灤州,更不是為了保全標部。經過之前的遭遇,他心中充斥著一股狠心,要想在這個亂世生存下去,與世無爭是不可能的,勢必要做到心狠手辣。
他早已盤算好一個計劃,而趙山河的憂慮則是在破壞自己的這個計劃。
“趙大人,當務之急是盡可能拖延叛黨進城的速度,我相信第三營和七十八標的援軍正緊追在敵後,隻要我們在南城稍微阻擋一陣,援軍很快便能趕至。就算他們分兵迂迴,繞開南城牆也會延緩叛黨的步伐,到時候與援軍會合,然後循序掃蕩,必能剿清餘孽。相反,我們若隻守標部,賊兵一路暢通無阻進城,一旦包圍標部,我等猶如困獸,隻怕援軍還沒抵達,標部便淪入敵手了!”袁肅正色的解釋道。
“袁大人所言甚是,既然這是標統的命令,複甄你毋須多慮,盡快集合隊伍就是。”陳副官聽完袁肅的話,馬上恢複心態,向趙山河催促的說道。
“這……好吧,卑職這就去。”趙山河最終點了點頭,轉身快步離去。
袁肅與陳副官帶著兩名士兵前往後勤處取馬,一行人騎著戰馬重新迴到標部大院時,趙山河已經將警衛隊全員集合完畢。七十九標警衛隊全員雖然不足百人,但卻有十三騎戰馬,再加上是標統的近衛部隊,武器裝備基本上很齊全。
“陳大人,警衛隊目前有多少彈藥?”袁肅記得嶽兆麟說過陳副官是了解警衛隊情況的,因此他向其問了道。
“呃,這個,那個,趙複甄,隊裏目前還有多少彈藥裝備?”陳副官平日根本很少理會後勤軍務,一時也迴答不上,隻好將趙山河重新叫過來。
“迴大人,現有子彈三百六十顆,木柄手雷十二顆,其餘軍官手槍子彈合計應該是八十顆。”趙山河迴過頭來,一絲不苟的迴答道。
袁肅看著趙山河點了點頭,心中頗有讚許,這人竟然連軍官手槍的子彈數都能記得,果然是盡職之人!
“傳令警衛隊,全體跑步前往南城。”袁肅騎在戰馬上麵,大聲的下達命令。
“是。”趙山河大聲應道,他來到自己的戰馬前翻身上馬,然後招唿警衛隊士兵按照順序開拔出發。
袁肅、陳副官在十幾名騎兵的簇擁之下先行出了標部大院,其餘士兵緊隨其後跑著。
出了火車站,沿著灤州城主幹道一路向南。此時灤州全城早已聞聲而動,雖然各家各戶沒有點燈,但借著星月之光依然能夠看到許多人躲在門後窗邊向外窺探;城中的大戶召集了所有男丁,或持槍或持刀在自家院內戒備,生怕有人趁亂搶x劫。
從火車站趕到南城郊,袁肅一行人用了大約一個鍾點的時間。到達古城牆時,許多士兵已經累的不行,歪七倒八的自顧自喘著粗氣。如今這個年代的士兵不僅體能素質不行,平日裏的訓練也很不到位,可以說自編入隊列之後,士兵們基本上再也沒有組織過任何訓練。
袁肅掏出他的懷表看了一下時間,已經快到淩晨三點鍾。
“讓之前騎馬的士兵全部下馬,去四周搜集可以利用的障礙物,木架、石塊、土灰都行,再找幾個人去城外當前哨,其餘的人原地休息五分鍾。”他側過身來對趙山河吩咐道。
“是。”趙山河對袁肅有條不紊的吩咐很認同,他也沒有多餘的廢話,幹淨利落的應了一聲,然後調轉馬頭安排去了。
袁肅與陳副官一起沿著這段古城牆轉了一圈,仔細觀察這裏的地形,務求能做到最大化的發揮地理優勢。
灤州古城已經有百餘年的曆史,而南城的這段古城牆雖然經過幾代翻修,但終歸是老古董似的建築,不僅大部分牆身是泥土砌成,更是有不少地方出現潰塌。再加上城牆本來不高,整體上來說隻有城樓處是用青磚築成,並且保養的還算完善。
迴到大街上,陳副官一副愁容,他忍不住向袁肅問道:“袁大人,這,這城牆也太矮了一些,好幾處破敗的地方甚至都毋須搭人梯就能攀附上來。我們的人實在太少,無法全部布置在城牆各處呀!”
袁肅故作深沉的凝思了片刻,隨後微微的點了點頭,說道:“陳大人所言極是,如今可以據守的地方隻有城樓,然而一旦叛賊從周邊城牆攀附入城,恐怕我等會難以兼顧。”他已經看出陳副官膽小怕事,因此故意這樣說。
陳副官臉色大變,連忙說道:“若是如此,該如何是好?若不然還是返迴標部,在火車站附近布置巷戰,總好過據守這一處!”
袁肅說道:“如此更不妥,警衛隊現有彈藥均算下來,人手不過三、四顆,巷戰隻會分散火力,又無法控製彈藥輸出,一旦子彈消耗過快,根本不利於拖延時間。此外,還會傷及城中無辜,就算僥幸堅守下來,善後方麵也不好向上麵交代。”
陳副官急切道:“可是,在這裏……”
不等對方把話說完,袁肅沉著的打斷道:“陳大人不必多慮,我倒是有一周全之法。既然正麵迎敵優勢不大,我等大可在此間設伏,伏兵奇襲之下,叛賊陣腳大亂,到時候我們便有機可乘。再者,我部在暗,賊部在明,敵人未必知道我們的虛實,甚至還有可能錯以為是八十標、七十九標援軍已經進城,說不定反倒不敢再硬闖進城。”
陳副官仔細想了想,覺得袁肅的提議很有道理,最重要的是伏兵於暗處更安全一些,逃跑時也方便許多。他現在的心思根本沒有放在阻止起義軍進城上麵,再沒有什麽事比保全自己小命來得要緊,反正有功是標統大人的,有過是袁肅的,橫豎討不到半點好處,犯不著拿性命去冒險。
當即,他忙不迭的應聲說道:“此法甚好,袁大人打算如何行事?”
袁肅沒有急著迴答,他先環顧了四周,由城樓銜接至此的街道周圍大部分是一些破舊的屋舍,再往後麵則是一片商鋪店麵。如今灤州城繁華的地方全部聚集在城西的火車站附近,南郊古城早已蕭條下來,那些破漏的屋舍基本上無主,商鋪店麵也都是小戶人家,晚上留宿其中的人並不多。
正好就在這個時候,趙山河在指揮手下搜集完畢障礙物之後,策馬來到袁肅這邊。
袁肅直截了當的對趙山河交代道:“趙隊正,你將隊伍分成三隊,第一隊二十人,伏於城門樓上兩側,你最好親自帶隊,務必要隱藏好,千萬不要露出馬腳。第二隊五十人,分別伏於街道兩邊的屋舍,盡可能都上房頂,不行的話就藏在房屋後麵。剩餘者為第三隊,去正對城門的那些商鋪附近設伏。”
趙山河聽完袁肅的話,立刻皺起了眉頭,趕緊說道:“大人,你把隊伍全部分散設伏,倘若敵人直接硬闖,我們豈不是隻能眼睜睜的看著明天揚長衝過去?”
袁肅料到趙山河一定能看破這一點,正如對方所說,如果警衛隊全員埋伏在街道周圍,以現有的兵力和火力是很難造成足夠的壓製力,相反叛軍勢眾,隻要有人冷靜的指揮發動強攻,基本上很容易就能闖過這個埋伏圈。
除此之外,他在分配隊伍的時候,也是故意將大部分士兵安排在道路兩側,至於正對城門的商鋪那邊本來是正麵攔截的火力點,反而卻隻是安排了少量兵力。
他之所以如此安排,自然是有自己的想法!
-----------
【求上榜,求上榜呀,各位大大多多支持呀!!!感激不盡,感激不盡!】
第13章,以寡敵眾
“你先聽我把話說完,”袁肅臉色平靜,一副胸有成竹的樣子,他繼續說道,“若叛黨入城,埋伏在街道兩側的第二隊和第三隊士兵率先迎擊,並且高聲呐喊八十標的援軍已經進城,待敵軍勢頭稍有顯弱,趙隊正你所率第一隊在後方投擲手雷,截斷亂黨的後續兵力。”
“袁大人,並非我自以為是,隻是叛黨都是我們七十九標自己人,他們豈會不知道八十標遠在遵化,怎麽可能這麽快趕來灤州,隻要仔細想想就知道我們在耍詐。既然我們要拖延敵人,那就應該正麵布防,以實打實,盡可能阻攔他們進城才是。”趙山河聲色俱厲的反對道,他萬萬沒想到袁肅會突然改變主意,竟然采取伏兵的應敵之策。
“趙隊正,以寡敵眾若不取奇襲,怎麽能打得過敵人?再者一旦交戰,戰況混亂之下又有多少人會有心思去辨別真偽!你別忘了,這些人現在是戰敗潰逃,他們的士氣和軍心早已亂成一團。我這麽做的目的,就是要進一步重創亂黨軍心,並且盡量在第一迴合將他們嚇退出去,為我們爭取更多的時間。”袁肅義正嚴詞的說道,語氣中還帶著幾分訓斥的味道。
“我趙山河是一個粗人,談這些道理我比不過你們這些讀過書的人,但你們這些見習軍官哪裏知道什麽是實戰,你剛才的話全部都是紙上談兵。”趙山河一時急切,忍不住情緒爆發出來,直接向袁肅頂撞道。
“趙山河,你可知道若要正麵布防,敵人一旦發動衝擊,對我們會造成多麽大的損傷嗎?警衛隊上上下下就這麽點兵力,就算你不為大局著想,也要為這些兄弟們著想,他們好歹跟了你這麽多年,你忍心讓兄弟們拿命去堵城門嗎?到時候付出傷亡卻還守不住陣線,你擔當的起嗎?”袁肅故意提高聲音的怒斥道,好讓周圍的士兵都能聽到自己的話。
如今當兵不過是為了混一口飯,誰都不想拿自己的性命開玩笑,就算眾人在趙山河手下多年,可隻要能讓生還的幾率多一些,他們寧可向著袁肅的安排。這些大頭兵雖然文化不高,也不懂什麽行軍布陣的高深戰略,不過隱蔽埋伏和正麵作戰哪一個方式更安全,他們心裏還是很清楚的,站在明處必然比躲在暗處更容易挨子彈了。
一時間周圍的士兵忍不住竊聲議論起來,很快便引起了一陣輕微的騷動。
趙山河又氣又急,他帶兵這麽多年,最清楚不過打仗要盡可能的簡化布置,越是簡單的戰術越是有執行的力度,畢竟士兵的素質有限,稍微複雜一點就會漏洞百出。雖說現在警衛隊隻有百餘人不到,可袁肅的埋伏方法實在太複雜,又是兵分三路,又是虛虛實實,就算區區百餘人執行起來也一定不會利索。
對於袁肅做出的解釋,他同樣發現很多不妥的地方,可偏偏自己嘴拙,一時間也不知道該怎麽反駁,隻能憋屈著一股氣,在臉色堆出一副怒不可遏。
頓了頓之後,袁肅緩了一下語氣,語重心長的對趙山河說道:“趙隊正,我知道你並非不是為大局著想,隻不過眼下情況特殊,我們隻能選擇一個更周全的辦法來應對。就算讓叛黨衝過我們的埋伏圈,隻要我們還有生力,同樣可以繼續周旋。換過來,如果正麵防守死傷慘重,援軍又不能及時趕到,到時候我們又該如何是好?”
一旁的陳副官之前還猶豫不決,在聽完袁肅這番話後,終於下定決心說道:“複甄,標統大人既然委任袁大人指揮不防,你我自然要服從命令。再者,那些賊子雖然是往小馬莊方向而來,但未必是返迴灤州城,你何必如此多慮?”
趙山河被袁肅一番“先斥後撫”弄得更加無言以對,現在連陳副官都站在對方的一邊,自己還能如何?不過靜下心來細細思索,他也覺得袁肅確實是在顧全各個方麵,而不像自己隻求能拖住敵人就行。他沉重的歎了一口氣,麵色漸漸緩和下來,心中暗道希望亂黨不會反攻灤州城,否則……
袁肅看到趙山河臉色的變化,於是說道:“總之,先按照我的意思來辦,大丈夫敢作敢當,有任何閃失我一力承擔。安排人把戰馬都遷到北邊藏匿起來,吩咐兄弟們把障礙物布置妥當,城門和街道上都要有路障。到時候隨機應變,實在不行我們便以街麵上的路障為掩護,進行正麵阻擊。”
聽到這裏,趙山河再無反駁的餘地,他鄭重的點了點頭,一絲不苟說道:“卑職明白,我這就布置下去。”
士兵們搜集到的障礙物不算少,有一些殘破不堪的門板,有一些不大不小的石土塊,還有兩架缺輪子的木板車。趙山河辦事一點也不拖泥帶水,很快就把街道和城門布置的有模有樣。兩架木板車推翻過來堵在城門口,後麵又用木頭和石塊加固,至於街麵上則用門板和破屋舍的磚瓦搭建起來八、九個路障。
之後,袁肅和趙山河又分別指揮士兵進行埋伏,除了趙山河帶著二十個人躲在城牆上麵之外,其他士兵都盡可能的往屋頂上爬去,居高臨下自然更安全一些。
袁肅和陳副官沒有急著爬上屋頂,他們帶著幾名士兵守在城門附近,以接應城外的哨兵。
等了片刻,一旁的陳副官一邊哈氣一邊搓手,忍不住對袁肅說道:“袁大人,哨兵到現在還沒迴來,說不定那些革命黨真不敢迴城裏來了。”
袁肅麵無表情,隻是盯著木板車縫隙,他說道:“不好說,我也希望這些人不要迴灤州。不過,畢竟他們還有四百多號人,就這樣潰散而逃的可能性不大。”
小馬莊到灤南縣好歹也有十多裏路程,起義軍徒步前進肯定會花一些時間。
陳副官猶豫了一會兒,接著又試探的說道:“袁大人,咱們戰馬都在北邊,就派兩個人看馬隻怕有所不妥吧。”
袁肅這才迴頭看了陳副官一眼,他心裏暗暗笑道:真是貪生怕死之輩。他沒有理會陳副官的擔憂,而是直接說道:“陳大人,若是作戰不利,稍後就由你親自趕迴標部通知。”
陳副官本打算直接退到後方,省的還要遭受槍林彈雨,不過聽了袁肅的話之後,他也不好意思再多說什麽,隻好點頭應道:“了然,了然。”
就在這時,城樓上忽然傳來趙山河的聲音:“城外有火光,他們來了。”
袁肅深深吸了一口氣,繃起十二分精神,心中隱隱約約有一份亢奮:總算是來了,我還怕你們不來呢!當即,他吩咐一名士兵趕緊去通知街道兩側埋伏的人,讓所有人都做好準備。
沒過多久,城門外匆匆跑來幾個身影,正是之前派在城外偵查的哨兵。
袁肅和陳副官以及另外幾名士兵齊齊上前,把堵住城門的木板車挪了一下,讓哨兵一個接著一個從縫隙裏鑽進來。
“還有多久能到這裏?”袁肅向一名哨兵問道。
“迴大人,從火光距離來看,最遲半個鍾點就能到。”那哨兵喘著氣答道。
“人還不少,單單火把就有三、四十具。”另外一個哨兵補充道。
“你們不要緊張,這些人先前已經在古冶縣打了一場,料定他們的彈藥也不多。你們幾個現在就跟著我。”袁肅鎮定的說道。
自灤州兵諫失敗之後,清廷對直隸一帶駐軍的軍械管製愈發嚴格,這次起義時分發的子彈連兩千發都不到,細算一下每個人僅僅才兩、三顆子彈。起義軍在古冶縣開過槍、交過火,現在剩下的彈藥肯定不多,甚至極有可能大部分起義士兵已經沒子彈了。
袁肅帶著眾人快步離開城門,來到街道左側的屋舍後麵。
此時街道左右兩側的不少屋頂上都已經有士兵臥伏著,這些士兵在收到最新消息後,一個個都不敢掉以輕心,所有人都聚精會神的盯著城門。袁肅和陳副官踩著一麵斷牆爬上位於街道中段的一座房屋,之前的幾個哨兵也都跟著爬了上來。
冬季的天氣屋頂結了一層冰,臥在上麵著實有些不好受。
十幾分鍾過後,城牆外麵漸漸傳來人聲,隔著城前都能看到一陣恍惚的火光。
第14章,事與願違
起義軍從古冶縣一路輾轉返迴,之前的幾個小時裏幾乎沒有任何休息,抵達灤州城下早已是人困馬乏。在前麵開路的是一支二十來人的小隊,有兩個軍官騎著馬,其中一人正是共和會會長白雅雨。
此時,白雅雨表情嚴峻,握著韁繩的雙手十分用力,然而內心之中卻怒火不已。雖然他早就知道七十九標有許多保守的官僚,原以為隻要起義成功就能帶動這些人的積極性,可是萬萬沒想到,起義才剛開始就遭到出賣,七十八標勾結古冶民團半途設伏,隨後七十九標第三營管帶張建功臨陣突然倒戈,義軍腹背受敵,隻能倉皇撤退。
這次起義經過月餘時間的策劃,隻要能夠成功偷襲位於唐山的總鎮,獲得先前灤州兵諫時張紹曾截留的軍火,何愁大事不成?偏偏有一些鼠輩為求偏安而出賣義舉!如今起義軍彈藥已經十分匱乏,又遭到多方圍追,整個行動已然失敗。
不過即便如此,他也要做最後的殊死一搏。革命從來不怕流血犧牲,若是能做出一番驚天地的壯舉,即便仍然難逃失敗的結局,至少還能將革命精神傳播出去,為推翻韃虜腐朽的政權盡一份力。
正是因為有這樣一股信念,他才決定反攻灤州,既然第三營臨陣倒戈,標統嶽兆麟十之八九就是出賣革命的卑鄙小人,自己勢必要用最後的餘力擒殺這個小人,為已經犧牲和即將犧牲的義士們報仇雪恨。
探路的起義士兵來到城樓前,發現門洞已經被堵上,立刻轉身大喊道:“大人,城門被人堵上了,堵的還很嚴實。”
第12章,故設伏擊
袁肅與陳副官一起出了標部營樓,正好在營樓大門口遇到標部警衛隊隊官趙山河。
陳副官攔下趙山河,直接將嶽兆麟的命令告訴了對方,讓其立刻去集合警衛隊,帶上所有彈藥準備前往南城布防。
趙山河年紀不比袁肅大多少,不過卻已經有七、八年的軍旅資曆,整個人站在那裏就有一種剛毅的軍人氣質,是一個地地道道的老兵。他在聽完陳副官介紹完情況之後,雖然同樣認為應該在南城布防,然而卻還有另外一絲顧慮。
“陳大人,若亂黨拚死一戰,一鼓作氣突破我們南城防線,又或者他們分兵進攻,從其他地方迂迴進城,那城內豈不是再無兵力可守?”他帶著疑慮的表情問道。
事實上,他這番話的意思就是擔心標部的安危,警衛隊全部調走,標部空無一人,自己著實放心不下。畢竟追隨嶽兆麟多年,他對這位上司是有感情的,寧可不保灤州一城,也要盡可能周全嶽兆麟的安危。
陳副官怔了怔,一時也拿不定主意。
一旁的袁肅臉色微有變化,他在心中暗忖:這趙山河還真是有點底子,竟然看破這一出。他之所以主動請纓帶兵前往南城區駐守,當然不是為了保全灤州,更不是為了保全標部。經過之前的遭遇,他心中充斥著一股狠心,要想在這個亂世生存下去,與世無爭是不可能的,勢必要做到心狠手辣。
他早已盤算好一個計劃,而趙山河的憂慮則是在破壞自己的這個計劃。
“趙大人,當務之急是盡可能拖延叛黨進城的速度,我相信第三營和七十八標的援軍正緊追在敵後,隻要我們在南城稍微阻擋一陣,援軍很快便能趕至。就算他們分兵迂迴,繞開南城牆也會延緩叛黨的步伐,到時候與援軍會合,然後循序掃蕩,必能剿清餘孽。相反,我們若隻守標部,賊兵一路暢通無阻進城,一旦包圍標部,我等猶如困獸,隻怕援軍還沒抵達,標部便淪入敵手了!”袁肅正色的解釋道。
“袁大人所言甚是,既然這是標統的命令,複甄你毋須多慮,盡快集合隊伍就是。”陳副官聽完袁肅的話,馬上恢複心態,向趙山河催促的說道。
“這……好吧,卑職這就去。”趙山河最終點了點頭,轉身快步離去。
袁肅與陳副官帶著兩名士兵前往後勤處取馬,一行人騎著戰馬重新迴到標部大院時,趙山河已經將警衛隊全員集合完畢。七十九標警衛隊全員雖然不足百人,但卻有十三騎戰馬,再加上是標統的近衛部隊,武器裝備基本上很齊全。
“陳大人,警衛隊目前有多少彈藥?”袁肅記得嶽兆麟說過陳副官是了解警衛隊情況的,因此他向其問了道。
“呃,這個,那個,趙複甄,隊裏目前還有多少彈藥裝備?”陳副官平日根本很少理會後勤軍務,一時也迴答不上,隻好將趙山河重新叫過來。
“迴大人,現有子彈三百六十顆,木柄手雷十二顆,其餘軍官手槍子彈合計應該是八十顆。”趙山河迴過頭來,一絲不苟的迴答道。
袁肅看著趙山河點了點頭,心中頗有讚許,這人竟然連軍官手槍的子彈數都能記得,果然是盡職之人!
“傳令警衛隊,全體跑步前往南城。”袁肅騎在戰馬上麵,大聲的下達命令。
“是。”趙山河大聲應道,他來到自己的戰馬前翻身上馬,然後招唿警衛隊士兵按照順序開拔出發。
袁肅、陳副官在十幾名騎兵的簇擁之下先行出了標部大院,其餘士兵緊隨其後跑著。
出了火車站,沿著灤州城主幹道一路向南。此時灤州全城早已聞聲而動,雖然各家各戶沒有點燈,但借著星月之光依然能夠看到許多人躲在門後窗邊向外窺探;城中的大戶召集了所有男丁,或持槍或持刀在自家院內戒備,生怕有人趁亂搶x劫。
從火車站趕到南城郊,袁肅一行人用了大約一個鍾點的時間。到達古城牆時,許多士兵已經累的不行,歪七倒八的自顧自喘著粗氣。如今這個年代的士兵不僅體能素質不行,平日裏的訓練也很不到位,可以說自編入隊列之後,士兵們基本上再也沒有組織過任何訓練。
袁肅掏出他的懷表看了一下時間,已經快到淩晨三點鍾。
“讓之前騎馬的士兵全部下馬,去四周搜集可以利用的障礙物,木架、石塊、土灰都行,再找幾個人去城外當前哨,其餘的人原地休息五分鍾。”他側過身來對趙山河吩咐道。
“是。”趙山河對袁肅有條不紊的吩咐很認同,他也沒有多餘的廢話,幹淨利落的應了一聲,然後調轉馬頭安排去了。
袁肅與陳副官一起沿著這段古城牆轉了一圈,仔細觀察這裏的地形,務求能做到最大化的發揮地理優勢。
灤州古城已經有百餘年的曆史,而南城的這段古城牆雖然經過幾代翻修,但終歸是老古董似的建築,不僅大部分牆身是泥土砌成,更是有不少地方出現潰塌。再加上城牆本來不高,整體上來說隻有城樓處是用青磚築成,並且保養的還算完善。
迴到大街上,陳副官一副愁容,他忍不住向袁肅問道:“袁大人,這,這城牆也太矮了一些,好幾處破敗的地方甚至都毋須搭人梯就能攀附上來。我們的人實在太少,無法全部布置在城牆各處呀!”
袁肅故作深沉的凝思了片刻,隨後微微的點了點頭,說道:“陳大人所言極是,如今可以據守的地方隻有城樓,然而一旦叛賊從周邊城牆攀附入城,恐怕我等會難以兼顧。”他已經看出陳副官膽小怕事,因此故意這樣說。
陳副官臉色大變,連忙說道:“若是如此,該如何是好?若不然還是返迴標部,在火車站附近布置巷戰,總好過據守這一處!”
袁肅說道:“如此更不妥,警衛隊現有彈藥均算下來,人手不過三、四顆,巷戰隻會分散火力,又無法控製彈藥輸出,一旦子彈消耗過快,根本不利於拖延時間。此外,還會傷及城中無辜,就算僥幸堅守下來,善後方麵也不好向上麵交代。”
陳副官急切道:“可是,在這裏……”
不等對方把話說完,袁肅沉著的打斷道:“陳大人不必多慮,我倒是有一周全之法。既然正麵迎敵優勢不大,我等大可在此間設伏,伏兵奇襲之下,叛賊陣腳大亂,到時候我們便有機可乘。再者,我部在暗,賊部在明,敵人未必知道我們的虛實,甚至還有可能錯以為是八十標、七十九標援軍已經進城,說不定反倒不敢再硬闖進城。”
陳副官仔細想了想,覺得袁肅的提議很有道理,最重要的是伏兵於暗處更安全一些,逃跑時也方便許多。他現在的心思根本沒有放在阻止起義軍進城上麵,再沒有什麽事比保全自己小命來得要緊,反正有功是標統大人的,有過是袁肅的,橫豎討不到半點好處,犯不著拿性命去冒險。
當即,他忙不迭的應聲說道:“此法甚好,袁大人打算如何行事?”
袁肅沒有急著迴答,他先環顧了四周,由城樓銜接至此的街道周圍大部分是一些破舊的屋舍,再往後麵則是一片商鋪店麵。如今灤州城繁華的地方全部聚集在城西的火車站附近,南郊古城早已蕭條下來,那些破漏的屋舍基本上無主,商鋪店麵也都是小戶人家,晚上留宿其中的人並不多。
正好就在這個時候,趙山河在指揮手下搜集完畢障礙物之後,策馬來到袁肅這邊。
袁肅直截了當的對趙山河交代道:“趙隊正,你將隊伍分成三隊,第一隊二十人,伏於城門樓上兩側,你最好親自帶隊,務必要隱藏好,千萬不要露出馬腳。第二隊五十人,分別伏於街道兩邊的屋舍,盡可能都上房頂,不行的話就藏在房屋後麵。剩餘者為第三隊,去正對城門的那些商鋪附近設伏。”
趙山河聽完袁肅的話,立刻皺起了眉頭,趕緊說道:“大人,你把隊伍全部分散設伏,倘若敵人直接硬闖,我們豈不是隻能眼睜睜的看著明天揚長衝過去?”
袁肅料到趙山河一定能看破這一點,正如對方所說,如果警衛隊全員埋伏在街道周圍,以現有的兵力和火力是很難造成足夠的壓製力,相反叛軍勢眾,隻要有人冷靜的指揮發動強攻,基本上很容易就能闖過這個埋伏圈。
除此之外,他在分配隊伍的時候,也是故意將大部分士兵安排在道路兩側,至於正對城門的商鋪那邊本來是正麵攔截的火力點,反而卻隻是安排了少量兵力。
他之所以如此安排,自然是有自己的想法!
-----------
【求上榜,求上榜呀,各位大大多多支持呀!!!感激不盡,感激不盡!】
第13章,以寡敵眾
“你先聽我把話說完,”袁肅臉色平靜,一副胸有成竹的樣子,他繼續說道,“若叛黨入城,埋伏在街道兩側的第二隊和第三隊士兵率先迎擊,並且高聲呐喊八十標的援軍已經進城,待敵軍勢頭稍有顯弱,趙隊正你所率第一隊在後方投擲手雷,截斷亂黨的後續兵力。”
“袁大人,並非我自以為是,隻是叛黨都是我們七十九標自己人,他們豈會不知道八十標遠在遵化,怎麽可能這麽快趕來灤州,隻要仔細想想就知道我們在耍詐。既然我們要拖延敵人,那就應該正麵布防,以實打實,盡可能阻攔他們進城才是。”趙山河聲色俱厲的反對道,他萬萬沒想到袁肅會突然改變主意,竟然采取伏兵的應敵之策。
“趙隊正,以寡敵眾若不取奇襲,怎麽能打得過敵人?再者一旦交戰,戰況混亂之下又有多少人會有心思去辨別真偽!你別忘了,這些人現在是戰敗潰逃,他們的士氣和軍心早已亂成一團。我這麽做的目的,就是要進一步重創亂黨軍心,並且盡量在第一迴合將他們嚇退出去,為我們爭取更多的時間。”袁肅義正嚴詞的說道,語氣中還帶著幾分訓斥的味道。
“我趙山河是一個粗人,談這些道理我比不過你們這些讀過書的人,但你們這些見習軍官哪裏知道什麽是實戰,你剛才的話全部都是紙上談兵。”趙山河一時急切,忍不住情緒爆發出來,直接向袁肅頂撞道。
“趙山河,你可知道若要正麵布防,敵人一旦發動衝擊,對我們會造成多麽大的損傷嗎?警衛隊上上下下就這麽點兵力,就算你不為大局著想,也要為這些兄弟們著想,他們好歹跟了你這麽多年,你忍心讓兄弟們拿命去堵城門嗎?到時候付出傷亡卻還守不住陣線,你擔當的起嗎?”袁肅故意提高聲音的怒斥道,好讓周圍的士兵都能聽到自己的話。
如今當兵不過是為了混一口飯,誰都不想拿自己的性命開玩笑,就算眾人在趙山河手下多年,可隻要能讓生還的幾率多一些,他們寧可向著袁肅的安排。這些大頭兵雖然文化不高,也不懂什麽行軍布陣的高深戰略,不過隱蔽埋伏和正麵作戰哪一個方式更安全,他們心裏還是很清楚的,站在明處必然比躲在暗處更容易挨子彈了。
一時間周圍的士兵忍不住竊聲議論起來,很快便引起了一陣輕微的騷動。
趙山河又氣又急,他帶兵這麽多年,最清楚不過打仗要盡可能的簡化布置,越是簡單的戰術越是有執行的力度,畢竟士兵的素質有限,稍微複雜一點就會漏洞百出。雖說現在警衛隊隻有百餘人不到,可袁肅的埋伏方法實在太複雜,又是兵分三路,又是虛虛實實,就算區區百餘人執行起來也一定不會利索。
對於袁肅做出的解釋,他同樣發現很多不妥的地方,可偏偏自己嘴拙,一時間也不知道該怎麽反駁,隻能憋屈著一股氣,在臉色堆出一副怒不可遏。
頓了頓之後,袁肅緩了一下語氣,語重心長的對趙山河說道:“趙隊正,我知道你並非不是為大局著想,隻不過眼下情況特殊,我們隻能選擇一個更周全的辦法來應對。就算讓叛黨衝過我們的埋伏圈,隻要我們還有生力,同樣可以繼續周旋。換過來,如果正麵防守死傷慘重,援軍又不能及時趕到,到時候我們又該如何是好?”
一旁的陳副官之前還猶豫不決,在聽完袁肅這番話後,終於下定決心說道:“複甄,標統大人既然委任袁大人指揮不防,你我自然要服從命令。再者,那些賊子雖然是往小馬莊方向而來,但未必是返迴灤州城,你何必如此多慮?”
趙山河被袁肅一番“先斥後撫”弄得更加無言以對,現在連陳副官都站在對方的一邊,自己還能如何?不過靜下心來細細思索,他也覺得袁肅確實是在顧全各個方麵,而不像自己隻求能拖住敵人就行。他沉重的歎了一口氣,麵色漸漸緩和下來,心中暗道希望亂黨不會反攻灤州城,否則……
袁肅看到趙山河臉色的變化,於是說道:“總之,先按照我的意思來辦,大丈夫敢作敢當,有任何閃失我一力承擔。安排人把戰馬都遷到北邊藏匿起來,吩咐兄弟們把障礙物布置妥當,城門和街道上都要有路障。到時候隨機應變,實在不行我們便以街麵上的路障為掩護,進行正麵阻擊。”
聽到這裏,趙山河再無反駁的餘地,他鄭重的點了點頭,一絲不苟說道:“卑職明白,我這就布置下去。”
士兵們搜集到的障礙物不算少,有一些殘破不堪的門板,有一些不大不小的石土塊,還有兩架缺輪子的木板車。趙山河辦事一點也不拖泥帶水,很快就把街道和城門布置的有模有樣。兩架木板車推翻過來堵在城門口,後麵又用木頭和石塊加固,至於街麵上則用門板和破屋舍的磚瓦搭建起來八、九個路障。
之後,袁肅和趙山河又分別指揮士兵進行埋伏,除了趙山河帶著二十個人躲在城牆上麵之外,其他士兵都盡可能的往屋頂上爬去,居高臨下自然更安全一些。
袁肅和陳副官沒有急著爬上屋頂,他們帶著幾名士兵守在城門附近,以接應城外的哨兵。
等了片刻,一旁的陳副官一邊哈氣一邊搓手,忍不住對袁肅說道:“袁大人,哨兵到現在還沒迴來,說不定那些革命黨真不敢迴城裏來了。”
袁肅麵無表情,隻是盯著木板車縫隙,他說道:“不好說,我也希望這些人不要迴灤州。不過,畢竟他們還有四百多號人,就這樣潰散而逃的可能性不大。”
小馬莊到灤南縣好歹也有十多裏路程,起義軍徒步前進肯定會花一些時間。
陳副官猶豫了一會兒,接著又試探的說道:“袁大人,咱們戰馬都在北邊,就派兩個人看馬隻怕有所不妥吧。”
袁肅這才迴頭看了陳副官一眼,他心裏暗暗笑道:真是貪生怕死之輩。他沒有理會陳副官的擔憂,而是直接說道:“陳大人,若是作戰不利,稍後就由你親自趕迴標部通知。”
陳副官本打算直接退到後方,省的還要遭受槍林彈雨,不過聽了袁肅的話之後,他也不好意思再多說什麽,隻好點頭應道:“了然,了然。”
就在這時,城樓上忽然傳來趙山河的聲音:“城外有火光,他們來了。”
袁肅深深吸了一口氣,繃起十二分精神,心中隱隱約約有一份亢奮:總算是來了,我還怕你們不來呢!當即,他吩咐一名士兵趕緊去通知街道兩側埋伏的人,讓所有人都做好準備。
沒過多久,城門外匆匆跑來幾個身影,正是之前派在城外偵查的哨兵。
袁肅和陳副官以及另外幾名士兵齊齊上前,把堵住城門的木板車挪了一下,讓哨兵一個接著一個從縫隙裏鑽進來。
“還有多久能到這裏?”袁肅向一名哨兵問道。
“迴大人,從火光距離來看,最遲半個鍾點就能到。”那哨兵喘著氣答道。
“人還不少,單單火把就有三、四十具。”另外一個哨兵補充道。
“你們不要緊張,這些人先前已經在古冶縣打了一場,料定他們的彈藥也不多。你們幾個現在就跟著我。”袁肅鎮定的說道。
自灤州兵諫失敗之後,清廷對直隸一帶駐軍的軍械管製愈發嚴格,這次起義時分發的子彈連兩千發都不到,細算一下每個人僅僅才兩、三顆子彈。起義軍在古冶縣開過槍、交過火,現在剩下的彈藥肯定不多,甚至極有可能大部分起義士兵已經沒子彈了。
袁肅帶著眾人快步離開城門,來到街道左側的屋舍後麵。
此時街道左右兩側的不少屋頂上都已經有士兵臥伏著,這些士兵在收到最新消息後,一個個都不敢掉以輕心,所有人都聚精會神的盯著城門。袁肅和陳副官踩著一麵斷牆爬上位於街道中段的一座房屋,之前的幾個哨兵也都跟著爬了上來。
冬季的天氣屋頂結了一層冰,臥在上麵著實有些不好受。
十幾分鍾過後,城牆外麵漸漸傳來人聲,隔著城前都能看到一陣恍惚的火光。
第14章,事與願違
起義軍從古冶縣一路輾轉返迴,之前的幾個小時裏幾乎沒有任何休息,抵達灤州城下早已是人困馬乏。在前麵開路的是一支二十來人的小隊,有兩個軍官騎著馬,其中一人正是共和會會長白雅雨。
此時,白雅雨表情嚴峻,握著韁繩的雙手十分用力,然而內心之中卻怒火不已。雖然他早就知道七十九標有許多保守的官僚,原以為隻要起義成功就能帶動這些人的積極性,可是萬萬沒想到,起義才剛開始就遭到出賣,七十八標勾結古冶民團半途設伏,隨後七十九標第三營管帶張建功臨陣突然倒戈,義軍腹背受敵,隻能倉皇撤退。
這次起義經過月餘時間的策劃,隻要能夠成功偷襲位於唐山的總鎮,獲得先前灤州兵諫時張紹曾截留的軍火,何愁大事不成?偏偏有一些鼠輩為求偏安而出賣義舉!如今起義軍彈藥已經十分匱乏,又遭到多方圍追,整個行動已然失敗。
不過即便如此,他也要做最後的殊死一搏。革命從來不怕流血犧牲,若是能做出一番驚天地的壯舉,即便仍然難逃失敗的結局,至少還能將革命精神傳播出去,為推翻韃虜腐朽的政權盡一份力。
正是因為有這樣一股信念,他才決定反攻灤州,既然第三營臨陣倒戈,標統嶽兆麟十之八九就是出賣革命的卑鄙小人,自己勢必要用最後的餘力擒殺這個小人,為已經犧牲和即將犧牲的義士們報仇雪恨。
探路的起義士兵來到城樓前,發現門洞已經被堵上,立刻轉身大喊道:“大人,城門被人堵上了,堵的還很嚴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