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老頭子在朝政上頭雖不費什麽心,家事上卻素來操心得緊――王家雖是大族,他們這一房卻沒有男丁:小妾是流水一樣娶來,孩子流水一樣懷上,活下來的,卻隻有王家小姐一個。
可憐王閣老近知天命的年紀才得了這個女兒,便真真是個掌上明珠了,素來是要星星不給月亮地寵著――若非如此,也不能慣得王家小姐這麽大膽子,出入宮禁不當迴事不說,還和陛下的“寵臣”玩起了宮鬥……
今兒說是王閣老的壽宴。其實也是王家小姐及之喜;過了今日,王家小姐年滿十五歲,便可以出閣作新娘子了。
雲裳應邀參加王閣老的壽宴之前,居然收到王家小姐親自寫的請柬一封,邀她到了府中,務必到後園來,說是私下聚宴,行及禮。
雲裳覺得好笑。她這麽做,是示威麽?不說就算是她成年。鳳紫泯也未必娶她;單隻這種行為,就已經太不顧禮節了;在宮裏她給自己親手上藥已經逾矩,現在邀請一個“男子”參加閨中女兒地及禮,更是聞所未聞。本不想理會,不過想了想,還是帶了那幾個婢女。蓮心小築沒有女眷,王小姐及,讓婢女送上些禮物倒也罷了。
雲裳的目的,隻在前廳王閣老的壽宴上。
王英雖然出了名的不攬事,但身份擺在那裏。今日又是六十整壽,大大小小的官員哪個不給這個麵子?何況風聲傳出去,都說王閣老年內有望晉級國丈;如此一來,王家壽宴,更隻有身份不夠擠不進去的,沒有接了請柬還不來的――隻除了一個人例外:羽林禁衛軍都指揮使蓮準。
不過他不來,那是因為怕影響了宴會地氣氛――謝大美人往這裏一站,美則美矣。隻怕參加宴會的人吃著飯要不時地摸摸脖子,看看有沒有羽林禁衛軍地刺客悄悄提了自己腦袋去……即使不是這樣誇張,也定能把人家的壽宴嚇成個全民默哀。
雲裳來得不算早,送上禮單,跟著引路的小廝到了正廳分給她的座位,和周圍各官員依次見了禮,便老老實實坐著,眼觀鼻鼻觀心,好一副端莊模樣――和幾個月之前,聖壽宴上潑周大學士一身酒水的那個形象。判若兩人。
這也讓周圍一直細細觀察著她的一些人,略略放了些心。與幾個月前相比,周大學士官居首輔,地位已經越發穩固;這位小侯爺卻也聖寵日隆。搖身一變成了無憂公主。若是無憂公主再如從前那般百無禁忌去找周大學士等人麻煩,他們還真不知道如何是好。
不過世事難料。她不惹人,難道就沒有人前來惹她?
壽宴才開席不久,就有人前來挑釁。
正廳裏頭,隻有兩桌,都是尚書侍郎一類的高官。雲裳雖然在朝野中名頭極大,但在官銜上還不過是個正五品,沒有加官,沒有實職,僅僅掛著湖南招討使的職務,還是武官係統論道理,她能被安排在正廳裏,還真不知道是“內閣大學士”使然,還是她的“皇帝內寵”名聲促就。
首先挑釁地,是禮部尚書郭公臨。那個擬就了科舉“愛國不如愛玉”題目的清流砥柱,周大學士派係中的佼佼者。
“今天早朝上戶部給事中吳癢的本章當真痛快!《論大鳳朝官員貪腐疏》,朝堂之上朗朗宣讀出來,那起貪官是個個變色!依我看陛下的臉色也陰沉的緊哪,那些小人的好日子就要到頭了!無憂公主這麽愛酒的人,怎麽今兒才喝這麽點?王閣老地好日子呢,這麽寡言寡歡的,難道是早朝上嚇著了麽?”
終於來了。雲裳抬起頭微微一笑,道:“郭尚書說的是。今兒是王閣老的好日子,怎麽能不敞開喝酒呢?政事這種東西,還是不去想了罷。”
她這話已經很直接地在嘲諷郭尚書不識時務,人家壽宴上說這些有點沒的;可偏偏郭尚書那人自命清流,對雲裳極度看不起,自然而然地以為她的確是因為早朝上吳癢的本章在發愁,好容易逮住個由頭要奚落奚落她,哪裏肯輕輕放過?
“無憂公主,原來你也是膽小得緊呐,”郭尚書哈哈笑著,酒還沒喝幾口,已經有了張狂之態,“今天早朝怎麽不再跳出來反對了?是覺得對方隻是個給事中,所以即使針對了他,也顯不出你的本事吧?還是說,明知道天子聖斷,這一次一定能夠認識到貪枉之害,所以不敢攖其鋒銳?”
周大學士一派力主除貪,最開始的時候沒有什麽準備,直接在朝堂上提出,曾被雲裳當朝駁斥,铩羽而迴;後來明白過來知道是己方打了無準備之仗,於是抓住了科舉貪賄這個由頭,準備在這個上頭翻出個風浪來,誰料明明證據確鑿,要把包括禮部左右侍郎在內的一幹人等一網打盡了,卻在收網地時候橫生枝節,一把火燒去了所有證據,隻知道確實有人行賄買題,卻無法繼續追究。現在陛下還沒有最後定奪如何處理,但想必最多也就是免去幾個參與科舉的官員,悄悄湮滅痕跡了事――隻怕如此一來,明明是首告的郭公臨郭尚書,也不免受到些牽連。
第三百五十九章 公主要造反
至於這次的吳癢上書,則已經是清流們發動地第三波攻擊了。在本章中吳癢搜集了許多數據,充分論證了如今大鳳朝官員層層腐敗地源頭:人人都愛錢,個個參與行賄,上司要打點,客人要招待,晉級考核、上京朝覲,銀子不會從天上掉下來,俸祿與支出差距太大;想不受賄,做得到麽?――這樣淤泥一樣的環境中,非有大德者實在難守節操。
吳癢還說,就是他這樣地給事中小小言官,前些天都有人給他送上幾百銀子打點,其餘掌握了朝廷命脈的那些大吏,隻怕能夠得到的銀子難計其數,還希望陛下明察,一一懲處。
總之這一次的上疏,吳癢作為言官,算是替清流即將掀起的反貪波濤打個鬥陣;今日朝堂之上陛下大力讚賞了吳癢的“忠介耿直”,差不多也算是清流的階段勝利了。
郭尚書和無憂公主對上,正廳中這兩桌客人全都放下了酒杯,張望著關注這邊的進展;首位上的周大學士一言不發,卻也隱隱有些得意,要看雲裳到底作何話講。
雲裳慢悠悠抬眼掃視四周,對著郭尚書、周大學士的方向笑道:“誰說今天早朝下官什麽都沒說?下官不是建議陛下問問吳給事,那送他幾百銀子的,到底是哪一位?”
她說的,在早朝上的確發生過,隻是夾雜在眾人一片的感慨聲中,並未引人注意;即使注意了,也不過覺得是件小事――吳癢並未當廷迴答,陛下允許他迴去之後另行密奏。
“下官可以斷定,吳給事他不會去密奏那個人的名字,這件事,也就到此為止。”
雲裳朗聲笑著,向今天的壽星王閣老舉了舉酒杯,一飲而盡。
聽雲裳這樣說,在場眾人便各個變了臉色。雖說大家各懷心思,有希望如此有不希望如此的,但大多還是不相信會如雲裳所說是這樣一個結局;不過眾人難免也會想到:萬一果然如雲裳所言,豈不是說雲裳的能力已經到了可以輕鬆左右朝局的地步?還是說,雲裳對自己的“魅力”極為自信,認為那個人,是僅憑“枕邊風”就可以吹動的麽?
雲裳冷笑了下,打斷了眾人的胡思亂想,“吳給事在朝為官也不是一年兩載,做事怎麽還是這麽幼稚?既然說了貪點錢是大環境使然,不得已而為之;難道還以為殺幾個人,定幾條法例就可以解決麽?”
本來她的身份尷尬,在朝中無論是清流還是濁流,待她都有些敬而遠之的意思;除了要求到她辦事,那些高官們很少有人肯明目張膽表明自己和無憂公主過往密切。不過今兒既然雲裳表現出如此強勢的態度,少不得有人又要重新掂量掂量無憂公主的分量;於是乎當即便有人接口拍雲裳馬屁:“是啊是啊,無憂公主明見。殺了舊的,還有新的,三年清知府,還有十萬雪花銀呢,哪裏殺得完的。”
雲裳掃了那人一眼,目光冷冷地。“周大學士,”她忽然離座高聲道:“下官有一事不明,借著今日王閣老壽辰,百官俱在,正好請教。”
她說罷長長一揖,神色之間或有冷傲,禮節卻全不缺少。
廳內雖隻有兩桌高官。但外麵的官員濟濟,早聽見了裏麵的動靜;雖不敢明目張膽前來圍觀,但仆役穿梭,早把這裏發生的一切一一轉述出去;這邊雲裳才剛剛向周大學士提出請教,那邊眾官員已經開始感歎著猜測周大學士的反應了。
“豎子亂我朝綱,能有什麽正經問題,敢用請教二字!”
周大學士在另外一桌上,本來他最看不上雲裳。極不願意和雲裳同堂就宴,但今日王英閣老壽辰。總要給幾分麵子,是以一直隱忍未發;現在雲裳提出請教,他雖有幾分得意,卻也覺得對他是一種汙辱,忍不住還是罵出了“豎子”二字。
雲裳卻還是微笑,“敢問大學士,大學士居內閣首輔之位,執掌百官之牛耳,想必對我大鳳朝內外形勢了然於心;下官不才,鬥膽請問。在大學士心中,大鳳朝目前是風調雨順國泰民安呢,還是多事之秋危如累卵?”
“這……”說是不忿雲裳“請教”,到底還是老頭子氣盛,當著百官,哪肯被雲裳問住,“大鳳朝目前自然是亟待中興。”亟待中興,所以才要立新政。去貪腐,清肅朝野。
“看來大學士和下官的看法非常一致。”雲裳抬眸,收了笑,“有一句話,叫做天下安,注意相;天下危,注意將,不知大學士有沒有聽說過?官員貪弊不是一朝一夕,要清理也不能急在一時;大鳳朝現在要北禦強敵,內防寇匪。然而武將卻全然處在百官最底層,號令不行,軍容不整,如此將領兵士。如何抗禦外侵之敵。收複失去地河山?!亂世出英雄,武力是根本;可現在大鳳朝卻崇文抑武、文武分途到如此地步----在座百官。有幾位武將?”
她隨手一掃,連廳外的官員都算在內。大鳳朝武將,四品以上到一品太尉之間是個斷層,幾乎全靠加官彌補;如今“太尉”銜又是空設,是以四品以上武將少之又少。可即使到了四品以上,還不是低人一頭,任由文官奚落打罵?雲裳若不是有“無憂公主”的這個身份在,依理,就是小小給事中,也是有權利處罰她的。
“文盛武衰,積弱挨打。大鳳朝半壁江山淪於敵手,不知道在座的諸位可曾記之念之?若真是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迴報華夏?!棄文從武,諸位可敢麽?!……文官可以典軍,武官卻嚴禁幹政,到底公不公平?將在外,君命都可以不受,難道還要受文官事先擬定好的戰略束縛?文武之道,一張一弛,本來就要相互配合,可現在將領頻頻調換,文官隨意參責,這樣的武官,你肯來當麽?……所以大學士,下官想來想去,還是覺得,大學士你不關心怎樣興武強國,卻隻在哪個官員多拿了幾兩銀子上轉來轉去,實在有點本末倒置的嫌疑吧?!”
這就是她今天來這裏的最大目地:把大鳳朝文武之道的問題當著百官提出來。大鳳朝兩大弊端:貪官腐吏,重文輕武。前者有周大學士等人天天追著,百官也知道有所收斂,可後麵一條,鳳紫泯還是慣有地“慢慢來”的態度讓她憂慮非常;她在鳳紫泯麵前提過幾次,又授意幾個言官上過本章,可都是收效甚微;她又不好多說,隻能私下裏資助陸慎的新軍,盼望著這部份軍隊可以迅速壯大起來----也算得上是犯忌諱的勾當了。
今日能夠在百官麵前提一提這個問題,想來總有不糊塗的人迴去會好好思量思量;或者可以把大鳳朝根深蒂固的崇文抑武的觀念稍稍衝擊一下?
周大學士性子比較直,聽見雲裳說他本末倒置,氣得胡子都翹了起來,大聲道:“武夫誤國,那起野蠻人,哪裏懂得什麽是排兵布陣?收取關山恢複華夏,還能指望他們嗎?”
周圍官員見兩個人言辭都有些激烈,連忙前來打圓場,有人便道:“文官武將,原本一體,真有了征戰的時候,我等也都可以騎馬上陣麽。”
雲裳聽見這話,臉上的笑越發燦爛,上前幾步,對王閣老道:“攪擾了壽宴,實在過意不去,好在還準備了餘興節目,趁著這個機會表演下給閣老獻壽致歉罷。”
那一直不參與他們爭論的王閣老自然說好。
於是雲裳放出暗號去……不一時,喧鬧成一團地正廳便安靜下來。
跟隨雲裳來到蓮心小築的二十幾名侍衛魚貫而入,每個人手上,提著一隻巨大的紅漆雕花木箱。
眾人迴到座位上,大眼瞪小眼,都在想:無憂公主這是什麽意思?二十幾隻箱子,禮也太厚了些吧?就算是行賄,至於當著百官的麵麽?
二十幾名侍衛箱子同時落地,人成一條直線站得筆直,威風凜凜氣宇軒昂,眼角也不向眾官員瞟上一下,隻麵無表情站著,等待雲裳示下。
雲裳含笑四處望望,輕輕抬手一揮。
“嘭”地一聲,箱子蓋齊刷刷彈開,光影晃動,金戈亂響;電光火石之間,聽得見在座官員“啊”“啊”地驚叫----卻沒有人說得出那些人是如何從箱子裏麵出來的,又如何完成了手拿武器站到他們身後的整齊動作。
刀槍劍戟,斧鉞林立;二十幾人瞬間變成了五十餘,個個兇神惡煞一般,提刀舉斧,站在眾人身後,似乎隻要等無憂公主一聲令下,便要將眾人分屍當場。
廳外的官員們亂成了一團,廳內的大員個個動也不敢動,汗流浹背喪魂落魄倒是小事,一位鴻臚寺地少卿居然嚇得尿了褲子……大家心中都有同一個念頭:無憂公主,要造反了……
第三百六十章 王小姐複仇
其實也不過是片刻功夫,雲裳又一揮手,那些原本是來自軍中的“野蠻人”們立刻收了手,如出現一樣,光影翻飛,瞬息又匯聚到一起,衝著主席上的王閣老拜將下去,洪鍾般的聲音齊刷刷地道:“荊湖南路招討副使雲裳,為王英閣老賀壽!”
眾人處於發呆狀還沒有迴過神來,王閣老指著那些閃閃的刀槍,哆哆嗦嗦地問道:“無有……公主,這些人,是……拜壽的?”
“是下官為閣老準備的祝壽節目,演習了很久的《秦王破陣樂》。”雲裳忍著笑,溫溫柔柔地道:“另外我借這個機會和各位開個小玩笑……不過,看起來諸位對這些戰場上常見的刀劍兵刃,還是不太能夠適應呢。要是多玩幾迴,會不會感覺好些?”
******************
在王家正廳前麵的空地上,那五十餘軍隊出身的蓮心小築侍衛,一板一眼地奏起了《秦王破陣樂》。
雲裳,則一個人悄悄從席間退了出來,穿過角門,跟著一個等在那裏的小丫頭往後園去。
即使在這裏,那《破陣樂》的雄渾也如在耳邊;激昂的鼓聲,有力的呐喊,令人仿佛置身邊疆沙場,滿腔熱血上湧,直欲仗劍迎敵。
雲裳彎起嘴角無聲一笑,稍稍放慢腳步,沉浸在音樂中,任由自己的心隨著那氣壯山河的節奏一起激蕩。
按說這種樂舞應是大型舞蹈,本來是絕對不可能靠區區五十幾人就表演出那種恢弘氣勢來的;但現在這些表演者不同,他們都是真正百戰餘生,是陸慎那五百親衛中抽出的精華,本身在陣型演變上就配合得極為默契,又各個凜凜然帶著真正的殺氣;一舉手一投足,便是英雄氣、壯士膽,男兒豪情、頂天立地。雲裳可以想象這些人的舞在這樣的樂聲中會帶給人怎樣的震撼,尤其是剛剛從被人將刀架在脖子上的恐懼中迴過神來,想必會是刻骨銘心吧?把前朝祭禮上的鼓樂翻出來在百官麵前,她就是要他們知道:世間還有一種美,叫做陽剛。
可惜她不能親自欣賞那些人的表情了。樂舞才開始,她就在那剛剛送上來的茶盞底下發現了暗力營的標記----後園有些情況。需要麵稟。
看來王家小姐邀請她參加及笄禮地事情,果然有問題。
恰好王小姐派人來再次邀請她,連那恢複了神智的王閣老也過來,煩請她務必賞光。雲裳便索性順勢應了,往後園去看個究竟----隻遠遠看見燈火仆役,穿梭忙碌;可她走的這條路上。卻很少遇到人。
不過倒也不是沒有。一個俊俏的小廝提著燈捧著托盤過來,好奇地看她,“啊呀”一聲,絆住石頭,摔了個結實。
雲裳便去扶。那丫頭笑嘻嘻罵了幾句也幫著收拾起來;一隻酒杯滾得遠些,小丫頭過去拾,這裏的小廝壓低了聲音急急地道:“陛下已經到了,劉尚書家的公子也來呢。”說著趁著收拾碎片,小指微微地向北麵一個小院點了點。
雲裳臉神色沒有絲毫變化,跟著小丫頭繼續往前去。
沒想到鳳紫泯也來湊這個熱鬧。而且不到前廳往後園來,應該是微服吧?不過劉尚書地公子?曾跟她有“一夜之緣”的那個嗎?這個人的浪蕩名聲在外,王小姐及笄卻把他請來,是什麽意思?
天色已晚,華燈初上,那個小院精致得有些神秘……小丫頭帶著她,卻繞過了那個小院,直接向前麵的幾間青磚綠瓦的寬闊房舍那邊走去。原來這裏才是行及笄禮地主場地?雲裳四下打量著。是很古樸的帶著倦雅味道的風格,和鳳紫泯的口味好像……看來王小姐對陛下的喜好還真是下了一番功夫。
小丫頭引著她進了廂房。歉意地笑笑:“無憂公主請先在這邊等候,婢子去稟報小姐知道,現在小姐請的人還沒有到齊,等一會兒大人自己往正廳去也使得。”
雲裳點點頭,在椅子上坐下來。閉上眼讓自己完全放鬆。她沒什麽心思去琢磨那個王家小姐到底要做什麽。這個丫頭從小在妻妾相爭地王家長大。宮鬥的手段學得一套一套的,卻不明白釜底抽薪才是硬道理:與其忙著對付她雲裳。哪如去纏著鳳紫泯,真正征服了皇帝陛下的心,還怕她“爭寵”不成?
在廂房裏坐了半日,卻沒人理了,連水也沒有半口。這邊聽不見前院的嘈雜,安安靜靜的,半點也沒有要舉行什麽及笄禮的繁華熱鬧;若不是外麵堆著的那些禮物,她會以為所謂及笄,隻不過是騙她地手段。
再坐一會兒,還是沒有人---不會當真是沒有人吧?雲裳開了廂房的門走出去,看了看夜色,歎了口氣。是要就這樣晾著她?還是誘使她去闖閨房?抑或是借劉公子來羞辱她?
這些小女子地東西,傷不到她。
再看看那邊的正房,燈火通明,看不出有人沒人。其實她前麵壽宴上要做的事情已經作完,心情大好之下,原本想到這裏體會下王家小姐的手段,換換口味,誰料這真相還得她自己去尋找。
好吧,就當是一個遊戲,看看王小姐到底希望她在裏麵扮演一個什麽樣的角色?
她走出去,唿吸了一口夜風中清冷地空氣,不再猶豫,往正房那邊走過去。
一個擔心“男寵”來與自己爭奪未婚夫地女子,會做出什麽事來?如上次那般下毒毀容?故意製造事端汙蔑“男寵”?
一路暢通。雲裳叫了幾聲沒人答應,自然地往空蕩蕩的裏邊來,刻意忽略了進門時那報警似地“咳”的一聲,微微笑著邁入那個敞開著的裏間門,心中其實是猜測了千百種可能。
沒想到是最為簡單的一種。
隻是示威而已。
屋內沒有旁人,香氣氤氳,燈火迷離,兩個緊緊擁在一起的人影,正在唇舌糾纏。
王家小姐王湘容依偎在那個至高無上的懷抱裏,還不忘記眼角瞥住雲裳,帶一抹得意的笑。
而那個人,那個桃花眼的男子,那個總是說“大鳳朝不複,後宮不立”的皇帝陛下,卻皺著眉,閉著眼,仿佛在忍耐,又仿佛在體會。雲裳忽然覺得有些好笑,轉頭便要向外走。
恰在此時,鳳紫泯卻仿佛終於察覺了異樣,忽然睜開了眼睛。
讓人意想不到的事情便這樣發生了:鳳紫泯一把推開了還坐在他身上的王小姐,讓這樣一個大家閨秀一下子跌倒在了塵埃裏。皇帝陛下倏地站起身來,結結巴巴地問道:“你,你怎麽來了?”
仿佛一個被捉奸在床的“夫”或“婦”。
同時他還似乎十分厭惡而粗魯地用袖口擦了擦嘴。
雲裳和王小姐湘容都愣住。
不過雲裳迅疾反應過來,難道是皇帝陛下要她繼續配合玩曖昧遊戲麽?在外人麵前兩個人總是故意表現出親昵的樣子,可現在隻有這個王湘容在,何必還要她冒充他的男寵?
顧不得多想,雲裳垂了頭,現出一幅受了打擊酸酸的樣子,跺了跺腳,轉頭跑掉。
“樓卿!”
身後傳來皇帝陛下那焦急而心疼的唿喚。
可憐王閣老近知天命的年紀才得了這個女兒,便真真是個掌上明珠了,素來是要星星不給月亮地寵著――若非如此,也不能慣得王家小姐這麽大膽子,出入宮禁不當迴事不說,還和陛下的“寵臣”玩起了宮鬥……
今兒說是王閣老的壽宴。其實也是王家小姐及之喜;過了今日,王家小姐年滿十五歲,便可以出閣作新娘子了。
雲裳應邀參加王閣老的壽宴之前,居然收到王家小姐親自寫的請柬一封,邀她到了府中,務必到後園來,說是私下聚宴,行及禮。
雲裳覺得好笑。她這麽做,是示威麽?不說就算是她成年。鳳紫泯也未必娶她;單隻這種行為,就已經太不顧禮節了;在宮裏她給自己親手上藥已經逾矩,現在邀請一個“男子”參加閨中女兒地及禮,更是聞所未聞。本不想理會,不過想了想,還是帶了那幾個婢女。蓮心小築沒有女眷,王小姐及,讓婢女送上些禮物倒也罷了。
雲裳的目的,隻在前廳王閣老的壽宴上。
王英雖然出了名的不攬事,但身份擺在那裏。今日又是六十整壽,大大小小的官員哪個不給這個麵子?何況風聲傳出去,都說王閣老年內有望晉級國丈;如此一來,王家壽宴,更隻有身份不夠擠不進去的,沒有接了請柬還不來的――隻除了一個人例外:羽林禁衛軍都指揮使蓮準。
不過他不來,那是因為怕影響了宴會地氣氛――謝大美人往這裏一站,美則美矣。隻怕參加宴會的人吃著飯要不時地摸摸脖子,看看有沒有羽林禁衛軍地刺客悄悄提了自己腦袋去……即使不是這樣誇張,也定能把人家的壽宴嚇成個全民默哀。
雲裳來得不算早,送上禮單,跟著引路的小廝到了正廳分給她的座位,和周圍各官員依次見了禮,便老老實實坐著,眼觀鼻鼻觀心,好一副端莊模樣――和幾個月之前,聖壽宴上潑周大學士一身酒水的那個形象。判若兩人。
這也讓周圍一直細細觀察著她的一些人,略略放了些心。與幾個月前相比,周大學士官居首輔,地位已經越發穩固;這位小侯爺卻也聖寵日隆。搖身一變成了無憂公主。若是無憂公主再如從前那般百無禁忌去找周大學士等人麻煩,他們還真不知道如何是好。
不過世事難料。她不惹人,難道就沒有人前來惹她?
壽宴才開席不久,就有人前來挑釁。
正廳裏頭,隻有兩桌,都是尚書侍郎一類的高官。雲裳雖然在朝野中名頭極大,但在官銜上還不過是個正五品,沒有加官,沒有實職,僅僅掛著湖南招討使的職務,還是武官係統論道理,她能被安排在正廳裏,還真不知道是“內閣大學士”使然,還是她的“皇帝內寵”名聲促就。
首先挑釁地,是禮部尚書郭公臨。那個擬就了科舉“愛國不如愛玉”題目的清流砥柱,周大學士派係中的佼佼者。
“今天早朝上戶部給事中吳癢的本章當真痛快!《論大鳳朝官員貪腐疏》,朝堂之上朗朗宣讀出來,那起貪官是個個變色!依我看陛下的臉色也陰沉的緊哪,那些小人的好日子就要到頭了!無憂公主這麽愛酒的人,怎麽今兒才喝這麽點?王閣老地好日子呢,這麽寡言寡歡的,難道是早朝上嚇著了麽?”
終於來了。雲裳抬起頭微微一笑,道:“郭尚書說的是。今兒是王閣老的好日子,怎麽能不敞開喝酒呢?政事這種東西,還是不去想了罷。”
她這話已經很直接地在嘲諷郭尚書不識時務,人家壽宴上說這些有點沒的;可偏偏郭尚書那人自命清流,對雲裳極度看不起,自然而然地以為她的確是因為早朝上吳癢的本章在發愁,好容易逮住個由頭要奚落奚落她,哪裏肯輕輕放過?
“無憂公主,原來你也是膽小得緊呐,”郭尚書哈哈笑著,酒還沒喝幾口,已經有了張狂之態,“今天早朝怎麽不再跳出來反對了?是覺得對方隻是個給事中,所以即使針對了他,也顯不出你的本事吧?還是說,明知道天子聖斷,這一次一定能夠認識到貪枉之害,所以不敢攖其鋒銳?”
周大學士一派力主除貪,最開始的時候沒有什麽準備,直接在朝堂上提出,曾被雲裳當朝駁斥,铩羽而迴;後來明白過來知道是己方打了無準備之仗,於是抓住了科舉貪賄這個由頭,準備在這個上頭翻出個風浪來,誰料明明證據確鑿,要把包括禮部左右侍郎在內的一幹人等一網打盡了,卻在收網地時候橫生枝節,一把火燒去了所有證據,隻知道確實有人行賄買題,卻無法繼續追究。現在陛下還沒有最後定奪如何處理,但想必最多也就是免去幾個參與科舉的官員,悄悄湮滅痕跡了事――隻怕如此一來,明明是首告的郭公臨郭尚書,也不免受到些牽連。
第三百五十九章 公主要造反
至於這次的吳癢上書,則已經是清流們發動地第三波攻擊了。在本章中吳癢搜集了許多數據,充分論證了如今大鳳朝官員層層腐敗地源頭:人人都愛錢,個個參與行賄,上司要打點,客人要招待,晉級考核、上京朝覲,銀子不會從天上掉下來,俸祿與支出差距太大;想不受賄,做得到麽?――這樣淤泥一樣的環境中,非有大德者實在難守節操。
吳癢還說,就是他這樣地給事中小小言官,前些天都有人給他送上幾百銀子打點,其餘掌握了朝廷命脈的那些大吏,隻怕能夠得到的銀子難計其數,還希望陛下明察,一一懲處。
總之這一次的上疏,吳癢作為言官,算是替清流即將掀起的反貪波濤打個鬥陣;今日朝堂之上陛下大力讚賞了吳癢的“忠介耿直”,差不多也算是清流的階段勝利了。
郭尚書和無憂公主對上,正廳中這兩桌客人全都放下了酒杯,張望著關注這邊的進展;首位上的周大學士一言不發,卻也隱隱有些得意,要看雲裳到底作何話講。
雲裳慢悠悠抬眼掃視四周,對著郭尚書、周大學士的方向笑道:“誰說今天早朝下官什麽都沒說?下官不是建議陛下問問吳給事,那送他幾百銀子的,到底是哪一位?”
她說的,在早朝上的確發生過,隻是夾雜在眾人一片的感慨聲中,並未引人注意;即使注意了,也不過覺得是件小事――吳癢並未當廷迴答,陛下允許他迴去之後另行密奏。
“下官可以斷定,吳給事他不會去密奏那個人的名字,這件事,也就到此為止。”
雲裳朗聲笑著,向今天的壽星王閣老舉了舉酒杯,一飲而盡。
聽雲裳這樣說,在場眾人便各個變了臉色。雖說大家各懷心思,有希望如此有不希望如此的,但大多還是不相信會如雲裳所說是這樣一個結局;不過眾人難免也會想到:萬一果然如雲裳所言,豈不是說雲裳的能力已經到了可以輕鬆左右朝局的地步?還是說,雲裳對自己的“魅力”極為自信,認為那個人,是僅憑“枕邊風”就可以吹動的麽?
雲裳冷笑了下,打斷了眾人的胡思亂想,“吳給事在朝為官也不是一年兩載,做事怎麽還是這麽幼稚?既然說了貪點錢是大環境使然,不得已而為之;難道還以為殺幾個人,定幾條法例就可以解決麽?”
本來她的身份尷尬,在朝中無論是清流還是濁流,待她都有些敬而遠之的意思;除了要求到她辦事,那些高官們很少有人肯明目張膽表明自己和無憂公主過往密切。不過今兒既然雲裳表現出如此強勢的態度,少不得有人又要重新掂量掂量無憂公主的分量;於是乎當即便有人接口拍雲裳馬屁:“是啊是啊,無憂公主明見。殺了舊的,還有新的,三年清知府,還有十萬雪花銀呢,哪裏殺得完的。”
雲裳掃了那人一眼,目光冷冷地。“周大學士,”她忽然離座高聲道:“下官有一事不明,借著今日王閣老壽辰,百官俱在,正好請教。”
她說罷長長一揖,神色之間或有冷傲,禮節卻全不缺少。
廳內雖隻有兩桌高官。但外麵的官員濟濟,早聽見了裏麵的動靜;雖不敢明目張膽前來圍觀,但仆役穿梭,早把這裏發生的一切一一轉述出去;這邊雲裳才剛剛向周大學士提出請教,那邊眾官員已經開始感歎著猜測周大學士的反應了。
“豎子亂我朝綱,能有什麽正經問題,敢用請教二字!”
周大學士在另外一桌上,本來他最看不上雲裳。極不願意和雲裳同堂就宴,但今日王英閣老壽辰。總要給幾分麵子,是以一直隱忍未發;現在雲裳提出請教,他雖有幾分得意,卻也覺得對他是一種汙辱,忍不住還是罵出了“豎子”二字。
雲裳卻還是微笑,“敢問大學士,大學士居內閣首輔之位,執掌百官之牛耳,想必對我大鳳朝內外形勢了然於心;下官不才,鬥膽請問。在大學士心中,大鳳朝目前是風調雨順國泰民安呢,還是多事之秋危如累卵?”
“這……”說是不忿雲裳“請教”,到底還是老頭子氣盛,當著百官,哪肯被雲裳問住,“大鳳朝目前自然是亟待中興。”亟待中興,所以才要立新政。去貪腐,清肅朝野。
“看來大學士和下官的看法非常一致。”雲裳抬眸,收了笑,“有一句話,叫做天下安,注意相;天下危,注意將,不知大學士有沒有聽說過?官員貪弊不是一朝一夕,要清理也不能急在一時;大鳳朝現在要北禦強敵,內防寇匪。然而武將卻全然處在百官最底層,號令不行,軍容不整,如此將領兵士。如何抗禦外侵之敵。收複失去地河山?!亂世出英雄,武力是根本;可現在大鳳朝卻崇文抑武、文武分途到如此地步----在座百官。有幾位武將?”
她隨手一掃,連廳外的官員都算在內。大鳳朝武將,四品以上到一品太尉之間是個斷層,幾乎全靠加官彌補;如今“太尉”銜又是空設,是以四品以上武將少之又少。可即使到了四品以上,還不是低人一頭,任由文官奚落打罵?雲裳若不是有“無憂公主”的這個身份在,依理,就是小小給事中,也是有權利處罰她的。
“文盛武衰,積弱挨打。大鳳朝半壁江山淪於敵手,不知道在座的諸位可曾記之念之?若真是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迴報華夏?!棄文從武,諸位可敢麽?!……文官可以典軍,武官卻嚴禁幹政,到底公不公平?將在外,君命都可以不受,難道還要受文官事先擬定好的戰略束縛?文武之道,一張一弛,本來就要相互配合,可現在將領頻頻調換,文官隨意參責,這樣的武官,你肯來當麽?……所以大學士,下官想來想去,還是覺得,大學士你不關心怎樣興武強國,卻隻在哪個官員多拿了幾兩銀子上轉來轉去,實在有點本末倒置的嫌疑吧?!”
這就是她今天來這裏的最大目地:把大鳳朝文武之道的問題當著百官提出來。大鳳朝兩大弊端:貪官腐吏,重文輕武。前者有周大學士等人天天追著,百官也知道有所收斂,可後麵一條,鳳紫泯還是慣有地“慢慢來”的態度讓她憂慮非常;她在鳳紫泯麵前提過幾次,又授意幾個言官上過本章,可都是收效甚微;她又不好多說,隻能私下裏資助陸慎的新軍,盼望著這部份軍隊可以迅速壯大起來----也算得上是犯忌諱的勾當了。
今日能夠在百官麵前提一提這個問題,想來總有不糊塗的人迴去會好好思量思量;或者可以把大鳳朝根深蒂固的崇文抑武的觀念稍稍衝擊一下?
周大學士性子比較直,聽見雲裳說他本末倒置,氣得胡子都翹了起來,大聲道:“武夫誤國,那起野蠻人,哪裏懂得什麽是排兵布陣?收取關山恢複華夏,還能指望他們嗎?”
周圍官員見兩個人言辭都有些激烈,連忙前來打圓場,有人便道:“文官武將,原本一體,真有了征戰的時候,我等也都可以騎馬上陣麽。”
雲裳聽見這話,臉上的笑越發燦爛,上前幾步,對王閣老道:“攪擾了壽宴,實在過意不去,好在還準備了餘興節目,趁著這個機會表演下給閣老獻壽致歉罷。”
那一直不參與他們爭論的王閣老自然說好。
於是雲裳放出暗號去……不一時,喧鬧成一團地正廳便安靜下來。
跟隨雲裳來到蓮心小築的二十幾名侍衛魚貫而入,每個人手上,提著一隻巨大的紅漆雕花木箱。
眾人迴到座位上,大眼瞪小眼,都在想:無憂公主這是什麽意思?二十幾隻箱子,禮也太厚了些吧?就算是行賄,至於當著百官的麵麽?
二十幾名侍衛箱子同時落地,人成一條直線站得筆直,威風凜凜氣宇軒昂,眼角也不向眾官員瞟上一下,隻麵無表情站著,等待雲裳示下。
雲裳含笑四處望望,輕輕抬手一揮。
“嘭”地一聲,箱子蓋齊刷刷彈開,光影晃動,金戈亂響;電光火石之間,聽得見在座官員“啊”“啊”地驚叫----卻沒有人說得出那些人是如何從箱子裏麵出來的,又如何完成了手拿武器站到他們身後的整齊動作。
刀槍劍戟,斧鉞林立;二十幾人瞬間變成了五十餘,個個兇神惡煞一般,提刀舉斧,站在眾人身後,似乎隻要等無憂公主一聲令下,便要將眾人分屍當場。
廳外的官員們亂成了一團,廳內的大員個個動也不敢動,汗流浹背喪魂落魄倒是小事,一位鴻臚寺地少卿居然嚇得尿了褲子……大家心中都有同一個念頭:無憂公主,要造反了……
第三百六十章 王小姐複仇
其實也不過是片刻功夫,雲裳又一揮手,那些原本是來自軍中的“野蠻人”們立刻收了手,如出現一樣,光影翻飛,瞬息又匯聚到一起,衝著主席上的王閣老拜將下去,洪鍾般的聲音齊刷刷地道:“荊湖南路招討副使雲裳,為王英閣老賀壽!”
眾人處於發呆狀還沒有迴過神來,王閣老指著那些閃閃的刀槍,哆哆嗦嗦地問道:“無有……公主,這些人,是……拜壽的?”
“是下官為閣老準備的祝壽節目,演習了很久的《秦王破陣樂》。”雲裳忍著笑,溫溫柔柔地道:“另外我借這個機會和各位開個小玩笑……不過,看起來諸位對這些戰場上常見的刀劍兵刃,還是不太能夠適應呢。要是多玩幾迴,會不會感覺好些?”
******************
在王家正廳前麵的空地上,那五十餘軍隊出身的蓮心小築侍衛,一板一眼地奏起了《秦王破陣樂》。
雲裳,則一個人悄悄從席間退了出來,穿過角門,跟著一個等在那裏的小丫頭往後園去。
即使在這裏,那《破陣樂》的雄渾也如在耳邊;激昂的鼓聲,有力的呐喊,令人仿佛置身邊疆沙場,滿腔熱血上湧,直欲仗劍迎敵。
雲裳彎起嘴角無聲一笑,稍稍放慢腳步,沉浸在音樂中,任由自己的心隨著那氣壯山河的節奏一起激蕩。
按說這種樂舞應是大型舞蹈,本來是絕對不可能靠區區五十幾人就表演出那種恢弘氣勢來的;但現在這些表演者不同,他們都是真正百戰餘生,是陸慎那五百親衛中抽出的精華,本身在陣型演變上就配合得極為默契,又各個凜凜然帶著真正的殺氣;一舉手一投足,便是英雄氣、壯士膽,男兒豪情、頂天立地。雲裳可以想象這些人的舞在這樣的樂聲中會帶給人怎樣的震撼,尤其是剛剛從被人將刀架在脖子上的恐懼中迴過神來,想必會是刻骨銘心吧?把前朝祭禮上的鼓樂翻出來在百官麵前,她就是要他們知道:世間還有一種美,叫做陽剛。
可惜她不能親自欣賞那些人的表情了。樂舞才開始,她就在那剛剛送上來的茶盞底下發現了暗力營的標記----後園有些情況。需要麵稟。
看來王家小姐邀請她參加及笄禮地事情,果然有問題。
恰好王小姐派人來再次邀請她,連那恢複了神智的王閣老也過來,煩請她務必賞光。雲裳便索性順勢應了,往後園去看個究竟----隻遠遠看見燈火仆役,穿梭忙碌;可她走的這條路上。卻很少遇到人。
不過倒也不是沒有。一個俊俏的小廝提著燈捧著托盤過來,好奇地看她,“啊呀”一聲,絆住石頭,摔了個結實。
雲裳便去扶。那丫頭笑嘻嘻罵了幾句也幫著收拾起來;一隻酒杯滾得遠些,小丫頭過去拾,這裏的小廝壓低了聲音急急地道:“陛下已經到了,劉尚書家的公子也來呢。”說著趁著收拾碎片,小指微微地向北麵一個小院點了點。
雲裳臉神色沒有絲毫變化,跟著小丫頭繼續往前去。
沒想到鳳紫泯也來湊這個熱鬧。而且不到前廳往後園來,應該是微服吧?不過劉尚書地公子?曾跟她有“一夜之緣”的那個嗎?這個人的浪蕩名聲在外,王小姐及笄卻把他請來,是什麽意思?
天色已晚,華燈初上,那個小院精致得有些神秘……小丫頭帶著她,卻繞過了那個小院,直接向前麵的幾間青磚綠瓦的寬闊房舍那邊走去。原來這裏才是行及笄禮地主場地?雲裳四下打量著。是很古樸的帶著倦雅味道的風格,和鳳紫泯的口味好像……看來王小姐對陛下的喜好還真是下了一番功夫。
小丫頭引著她進了廂房。歉意地笑笑:“無憂公主請先在這邊等候,婢子去稟報小姐知道,現在小姐請的人還沒有到齊,等一會兒大人自己往正廳去也使得。”
雲裳點點頭,在椅子上坐下來。閉上眼讓自己完全放鬆。她沒什麽心思去琢磨那個王家小姐到底要做什麽。這個丫頭從小在妻妾相爭地王家長大。宮鬥的手段學得一套一套的,卻不明白釜底抽薪才是硬道理:與其忙著對付她雲裳。哪如去纏著鳳紫泯,真正征服了皇帝陛下的心,還怕她“爭寵”不成?
在廂房裏坐了半日,卻沒人理了,連水也沒有半口。這邊聽不見前院的嘈雜,安安靜靜的,半點也沒有要舉行什麽及笄禮的繁華熱鬧;若不是外麵堆著的那些禮物,她會以為所謂及笄,隻不過是騙她地手段。
再坐一會兒,還是沒有人---不會當真是沒有人吧?雲裳開了廂房的門走出去,看了看夜色,歎了口氣。是要就這樣晾著她?還是誘使她去闖閨房?抑或是借劉公子來羞辱她?
這些小女子地東西,傷不到她。
再看看那邊的正房,燈火通明,看不出有人沒人。其實她前麵壽宴上要做的事情已經作完,心情大好之下,原本想到這裏體會下王家小姐的手段,換換口味,誰料這真相還得她自己去尋找。
好吧,就當是一個遊戲,看看王小姐到底希望她在裏麵扮演一個什麽樣的角色?
她走出去,唿吸了一口夜風中清冷地空氣,不再猶豫,往正房那邊走過去。
一個擔心“男寵”來與自己爭奪未婚夫地女子,會做出什麽事來?如上次那般下毒毀容?故意製造事端汙蔑“男寵”?
一路暢通。雲裳叫了幾聲沒人答應,自然地往空蕩蕩的裏邊來,刻意忽略了進門時那報警似地“咳”的一聲,微微笑著邁入那個敞開著的裏間門,心中其實是猜測了千百種可能。
沒想到是最為簡單的一種。
隻是示威而已。
屋內沒有旁人,香氣氤氳,燈火迷離,兩個緊緊擁在一起的人影,正在唇舌糾纏。
王家小姐王湘容依偎在那個至高無上的懷抱裏,還不忘記眼角瞥住雲裳,帶一抹得意的笑。
而那個人,那個桃花眼的男子,那個總是說“大鳳朝不複,後宮不立”的皇帝陛下,卻皺著眉,閉著眼,仿佛在忍耐,又仿佛在體會。雲裳忽然覺得有些好笑,轉頭便要向外走。
恰在此時,鳳紫泯卻仿佛終於察覺了異樣,忽然睜開了眼睛。
讓人意想不到的事情便這樣發生了:鳳紫泯一把推開了還坐在他身上的王小姐,讓這樣一個大家閨秀一下子跌倒在了塵埃裏。皇帝陛下倏地站起身來,結結巴巴地問道:“你,你怎麽來了?”
仿佛一個被捉奸在床的“夫”或“婦”。
同時他還似乎十分厭惡而粗魯地用袖口擦了擦嘴。
雲裳和王小姐湘容都愣住。
不過雲裳迅疾反應過來,難道是皇帝陛下要她繼續配合玩曖昧遊戲麽?在外人麵前兩個人總是故意表現出親昵的樣子,可現在隻有這個王湘容在,何必還要她冒充他的男寵?
顧不得多想,雲裳垂了頭,現出一幅受了打擊酸酸的樣子,跺了跺腳,轉頭跑掉。
“樓卿!”
身後傳來皇帝陛下那焦急而心疼的唿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