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考了兩天的高考終於結束了,那六千多名的考生排著隊離開了臨時考場,就如同刑滿釋放一樣,個個都如釋重負,變得激動無比,畢竟在考試的這兩天的時間裏,在監考人員的巡視下,他們一句話也不能說!
離開考場的這六千多名的考生,有的人瘋狂地奔跑著,大聲叫喊,也有的人臉上流露出喜氣洋洋的微笑,看樣子就知道應該是考得不錯!但也有的人搖頭頓足,捂臉痛哭,有的人流露出的卻是沮喪表情,心中誠惶誠恐,一看就知道是發揮失常,考得不好!
當這些離開考場的考生們懷著各種表情,各種心情迴到住處的時候,蕭遙也特意為他們準備了一頓豐盛的晚餐,畢竟過幾天成績一出來,這六千多名的考生,就要有四千多人被淘汰,然後他們隻能返迴老家,等待下一次的科舉考試了!
而考試局這邊也已經安排了大量的人手,對著六千多名考生,一共將近兩萬五千份的四科的考卷進行批改!
幸虧在皇帝陳須允許了蕭遙的這場科舉考試之後,在通用商行的重金聘請和興王陳叔淩的指示下,金陵城那邊也派來了大量的,有著豐富監考批卷的五經館工作人員前來徐州幫忙,所以這兩萬多份的考卷也不需要多長的時間,就可以完成批改。
加上考試局在製作考卷的時候,也采納了蕭遙的建議,加入選擇題和填空題,在增加了不同考點的情況下,也減少了考卷的篇幅,考生們在答題的時候,隻需要把選擇題上的一二三四的選項,和填空題的答案填入答題卷相對應的位置就可以了,十分方便改卷人的批改!
所以在兩天之後,所有的試卷就已經批改完,而在徐州考試局的大門外,那一塊鑲著金邊的告示牌,就貼上了一張大大的紅紙,這次高考排名前兩千名的考生,他們的名字和當時隨機抽的座位號都寫在了上麵,讓考生門體驗了一把金榜題名的興奮和激動。
因為這場名為高考的考試隻是一場初試,它的作用和後世的高考一樣,隻是讓蕭遙能夠確定進入大學繼續學習的那一批考生,所以這次的金榜題名並沒有出現名次,這兩千名考生的名字也隻是按著座位號的前後,出現在紅紙上!
但是這也已經讓這些考生們激動無比了,他們一邊看著自己手上的座位號,一邊仔細地在金榜上查找與之一樣的編號和名字,而且因為排名就是按照編號進行排列,所以很快就有人看到了自己的座位號和名字,立即激動地叫起來!
不過也有人幾乎把整張金榜都看了個遍,卻還是找不到自己的名字,不由得搖頭歎息,眼淚也情不自禁地掉落下來,整個人變得無比失魂落魄!
不過,這個時候,考試局又有人出來,大聲宣讀一份通知:“徐州刺史,平北將軍有令,此次高考已經結束,恭喜金榜上這兩千位成功通過考試的考生,你們將會有資格參加在八月初十進行的正式科舉考試,希望這段時間各個考生能夠做好準備,迎接考試!所以金榜上的這兩千名考生,我們徐州考試局是會繼續向你們提供免費的吃住,直到科舉考試結束!”
官員頓了頓,看著那些無比失望的落榜考生說道:“對於落榜的考生,我們就不能繼續為你們提供免費的吃住了!不過鑒於你們也是舟車勞頓,長途跋涉才來到徐州參加考試,所以蕭將軍也是十分體恤你們的辛苦,所以特別吩咐通用商行旗下的各個產業工坊,招你們為工人,解決你們的吃住和工錢的問題,讓你們可以繼續留在徐州這裏,等待明年舉辦的科舉考試!當然,如果你們要返迴家鄉,我們也會發一些路費給你們,希望你們明年繼續來徐州參加考試!”
頓時,那些落榜的考生又恢複了生機,激動地問道:“什麽?明年蕭將軍還會繼續舉辦科舉考試?這是真的嗎?通過考試之後,是不是還可以當太守縣令這樣的大官?”
“不可能吧,徐州也就隻有那麽幾個郡縣,太守縣令的官職也就那麽幾個,如果蕭將軍年年都舉辦科舉考試,這哪來這麽多官職給我們啊?”也有人表示懷疑。
“以蕭將軍的能力,你覺得他之後在這個徐州當刺史嗎?雖然現在周陳齊三國都停戰,天下也難得安穩幾年,但是不出三年,肯定又會打起來,到時候蕭將軍又將會為我們的大陳出戰,憑借蕭將軍和這支所向披靡的徐州軍,到時候必定能戰勝齊軍,占領更多的地方,甚至還能收複中原地區!到時候,這些地方的太守縣令,難道還是要繼續用齊國的官員嗎?當然是給我們這些大陳的讀書人去當啊!”也有蕭遙的崇拜者激動地說道。
“沒錯!聽說蕭將軍一直都在向他的麾下宣講,一定會帶領他們北渡黃河,驅逐異族,收複中原的!所以蕭將軍一定能把河北地區在齊國人手中全部都奪迴來,那到時候河北地區有這麽多郡縣需要管治,那得需要多少的官員啊!”也有人激動地說道。
“不知道你們是怎樣想,我是決定要留在徐州了,畢竟留在這裏不但可以進入通用商行的產業當工人,而且明年參加科舉考試的時候,也不用跑來跑去,最重要的,還能掙點工錢!要知道在我們的老家,隻有縣太爺的親戚才能進入通用商行當夥計!而且迴老家耕田種地的話,也賺不了多少銀子,根本還不起之前借人家的債!”也有人馬上決定地說道。
現在徐州不但缺少資金,而且還缺少勞動力,所以蕭遙自然是不會放過這批來到徐州參加科舉考試的考生!
因為雖然他們都是讀過書的人,但是沒能通過高考,考進前兩千名,那自然就說明他們的文化水平還是不夠的,而且最重要的是,這些考生絕大多數也是來自於社會底層的寒門子弟,所以他們對於加入通用商行,成為工人,也是比讓他們迴家耕田種地當農民好!
所以現在蕭遙就覺得讓他們留在徐州,讓他們成為半工半讀的學生,等待明年的第二次的科舉考試,這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既解決了勞動力不足的問題,也有利於提高整個徐州百姓的文化水平!
離開考場的這六千多名的考生,有的人瘋狂地奔跑著,大聲叫喊,也有的人臉上流露出喜氣洋洋的微笑,看樣子就知道應該是考得不錯!但也有的人搖頭頓足,捂臉痛哭,有的人流露出的卻是沮喪表情,心中誠惶誠恐,一看就知道是發揮失常,考得不好!
當這些離開考場的考生們懷著各種表情,各種心情迴到住處的時候,蕭遙也特意為他們準備了一頓豐盛的晚餐,畢竟過幾天成績一出來,這六千多名的考生,就要有四千多人被淘汰,然後他們隻能返迴老家,等待下一次的科舉考試了!
而考試局這邊也已經安排了大量的人手,對著六千多名考生,一共將近兩萬五千份的四科的考卷進行批改!
幸虧在皇帝陳須允許了蕭遙的這場科舉考試之後,在通用商行的重金聘請和興王陳叔淩的指示下,金陵城那邊也派來了大量的,有著豐富監考批卷的五經館工作人員前來徐州幫忙,所以這兩萬多份的考卷也不需要多長的時間,就可以完成批改。
加上考試局在製作考卷的時候,也采納了蕭遙的建議,加入選擇題和填空題,在增加了不同考點的情況下,也減少了考卷的篇幅,考生們在答題的時候,隻需要把選擇題上的一二三四的選項,和填空題的答案填入答題卷相對應的位置就可以了,十分方便改卷人的批改!
所以在兩天之後,所有的試卷就已經批改完,而在徐州考試局的大門外,那一塊鑲著金邊的告示牌,就貼上了一張大大的紅紙,這次高考排名前兩千名的考生,他們的名字和當時隨機抽的座位號都寫在了上麵,讓考生門體驗了一把金榜題名的興奮和激動。
因為這場名為高考的考試隻是一場初試,它的作用和後世的高考一樣,隻是讓蕭遙能夠確定進入大學繼續學習的那一批考生,所以這次的金榜題名並沒有出現名次,這兩千名考生的名字也隻是按著座位號的前後,出現在紅紙上!
但是這也已經讓這些考生們激動無比了,他們一邊看著自己手上的座位號,一邊仔細地在金榜上查找與之一樣的編號和名字,而且因為排名就是按照編號進行排列,所以很快就有人看到了自己的座位號和名字,立即激動地叫起來!
不過也有人幾乎把整張金榜都看了個遍,卻還是找不到自己的名字,不由得搖頭歎息,眼淚也情不自禁地掉落下來,整個人變得無比失魂落魄!
不過,這個時候,考試局又有人出來,大聲宣讀一份通知:“徐州刺史,平北將軍有令,此次高考已經結束,恭喜金榜上這兩千位成功通過考試的考生,你們將會有資格參加在八月初十進行的正式科舉考試,希望這段時間各個考生能夠做好準備,迎接考試!所以金榜上的這兩千名考生,我們徐州考試局是會繼續向你們提供免費的吃住,直到科舉考試結束!”
官員頓了頓,看著那些無比失望的落榜考生說道:“對於落榜的考生,我們就不能繼續為你們提供免費的吃住了!不過鑒於你們也是舟車勞頓,長途跋涉才來到徐州參加考試,所以蕭將軍也是十分體恤你們的辛苦,所以特別吩咐通用商行旗下的各個產業工坊,招你們為工人,解決你們的吃住和工錢的問題,讓你們可以繼續留在徐州這裏,等待明年舉辦的科舉考試!當然,如果你們要返迴家鄉,我們也會發一些路費給你們,希望你們明年繼續來徐州參加考試!”
頓時,那些落榜的考生又恢複了生機,激動地問道:“什麽?明年蕭將軍還會繼續舉辦科舉考試?這是真的嗎?通過考試之後,是不是還可以當太守縣令這樣的大官?”
“不可能吧,徐州也就隻有那麽幾個郡縣,太守縣令的官職也就那麽幾個,如果蕭將軍年年都舉辦科舉考試,這哪來這麽多官職給我們啊?”也有人表示懷疑。
“以蕭將軍的能力,你覺得他之後在這個徐州當刺史嗎?雖然現在周陳齊三國都停戰,天下也難得安穩幾年,但是不出三年,肯定又會打起來,到時候蕭將軍又將會為我們的大陳出戰,憑借蕭將軍和這支所向披靡的徐州軍,到時候必定能戰勝齊軍,占領更多的地方,甚至還能收複中原地區!到時候,這些地方的太守縣令,難道還是要繼續用齊國的官員嗎?當然是給我們這些大陳的讀書人去當啊!”也有蕭遙的崇拜者激動地說道。
“沒錯!聽說蕭將軍一直都在向他的麾下宣講,一定會帶領他們北渡黃河,驅逐異族,收複中原的!所以蕭將軍一定能把河北地區在齊國人手中全部都奪迴來,那到時候河北地區有這麽多郡縣需要管治,那得需要多少的官員啊!”也有人激動地說道。
“不知道你們是怎樣想,我是決定要留在徐州了,畢竟留在這裏不但可以進入通用商行的產業當工人,而且明年參加科舉考試的時候,也不用跑來跑去,最重要的,還能掙點工錢!要知道在我們的老家,隻有縣太爺的親戚才能進入通用商行當夥計!而且迴老家耕田種地的話,也賺不了多少銀子,根本還不起之前借人家的債!”也有人馬上決定地說道。
現在徐州不但缺少資金,而且還缺少勞動力,所以蕭遙自然是不會放過這批來到徐州參加科舉考試的考生!
因為雖然他們都是讀過書的人,但是沒能通過高考,考進前兩千名,那自然就說明他們的文化水平還是不夠的,而且最重要的是,這些考生絕大多數也是來自於社會底層的寒門子弟,所以他們對於加入通用商行,成為工人,也是比讓他們迴家耕田種地當農民好!
所以現在蕭遙就覺得讓他們留在徐州,讓他們成為半工半讀的學生,等待明年的第二次的科舉考試,這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既解決了勞動力不足的問題,也有利於提高整個徐州百姓的文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