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蔡尚書一直都在說興王殿下的過錯,那為何不隻字不提興王殿下做出的成績呢?當初興王殿下出任江州刺史的時候,江州在興王殿下的管治之下,整頓吏治,剿滅各地賊寇,使得百姓安居樂業,並且聯合通用商行在江州各地建坊開礦,為我們大陳立下了多少汗馬功勞!我們可以翻翻記錄,興王殿下管治下的江州,可是比蔡尚書那個失蹤的親戚管治下的江州,好上不知多少倍!”早有準備的張華繼續對蔡景力冷嘲熱諷說道。
“當初因為張大寶叛國一事,讓張家都受到了牽連,而興王也因此受到了陛下的責罰,被調離了江州,但在這件事上,興王也是必須要為張家說話,畢竟興王妃可是張家的嫡女!加上當初興王殿下不嫌棄蕭將軍的出身,而是慧眼識珠,主動與他稱兄道弟,才為我們大陳發掘了蕭將軍這樣年輕有為的猛將,由此可見興王殿下可是一個重情重義,知人善用之人!剛才既然蔡尚書已經把話挑明,那我也在陛下麵前說一句大逆不道的話!太子殿下輔政這幾年,我看也沒有取得如同興王殿下這樣的成就!”張華直擊太子的要害說道。
果然,被張華如此一比較,陳須心裏的天平更加傾向於陳叔淩這一邊了!
雖然陳叔淩在湘州胡作非為,惹得百姓怨聲載道,但是這也掩蓋不了他之前在江州所立下的功績啊!而且當初因為陳叔淩為張家說話,被正在為蕭遙的失利,打亂了自己北伐部署而感到無比憤怒的陳須趕去了更加邊遠的湘州!其實當陳須平靜下來之後,這事卻讓陳須覺得很愧疚,加上現在張大寶已經被蕭遙處死,徐州也已經收複,陳國的北伐第二階段的目標也已經完成,那就更加沒有理由再繼續遷怒於陳叔淩了!
“如果要把興王調迴金陵,那應該讓他當任什麽職務?”一直都在聽他們爭辯,而不怎麽說話的陳須突然出聲問道。
“陛下是要決定要把興王殿下調迴金陵了?”眾人問道。
“雖說把興王調迴來,必定會引起他們兄弟之間矛盾的激化,但是張華說得對,朕必須要趁著朕還有精力,還有時間,提前把這件事處理好,不然以後必定會引起大禍!”陳須憂心忡忡地說道。
畢竟他是也是通過發動政變才登上皇位的,所以他深知皇位對於那些有實力爭奪皇位的皇族世子是何等的誘惑,所以要是不提前把這兩兄弟之間的矛盾處理掉,那日後自己駕崩的時候,必定會讓這兩兄弟為爭奪皇位而刀兵相見,骨肉相殘!
“既然陛下已經決定把興王殿下調迴金陵,那微臣也不再爭辯什麽,但是我建議在對興王殿下的任職上麵,還是不要一下子就讓他當任太重要的職位,畢竟凡事都要講究循序漸進,要是興王殿下剛迴來就讓他當任位高權重的朝中重職,必定會讓興王殿下趾高氣揚,得意忘形!這樣反而是害了他!”蔡景力讓了一步,妥協地說道。
“嗯,確實如此!要讓他知道,朕把調他迴來,並不是大力提拔他,而是給他一個機會,讓他發揮自己能力的機會!但是能不能捉住這個機會,那還要看他的本事!”陳須也點頭說道。
“微臣建議,可以將興王殿下任命為都督揚、徐、東揚、南豫四州諸軍事,揚州刺史,加侍中、進號鎮南將軍、並且禦賜鼓吹一部!這樣一來,雖然這些並不是位高權重的職務,但是相對於興王殿下現在的職務,也算是晉升,而且也可以讓興王殿下迴到金陵城,也算是一個兩全其美的方案!”另外一名大臣建議說道。
“好!就按你所說的去辦!”陳須有些高興地說道,因為一想到自己最寵愛的兒子要迴到自己的身邊,心中莫名有些激動。
“陛下既然已經決定調興王殿下,雖然有可能會引起一些小波瀾,但也是皆大歡喜之事!所以微臣建議,陛下也要對提出這個建議的徐州刺史蕭將軍進行封賞!”張華繼續說道,既然現在陛下已經決定把陳叔淩調迴金陵城,那自然就要輪到為蕭遙邀功了!
“陛下之前已經任命他為徐州刺史,成為總攬徐州軍政的一方大員,就連魯廣達這樣的老將都要成為他的部下,他還不滿意?你還想讓他當什麽官職?”蔡景力又繼續發對說道。
“嗬嗬,你都知道魯將軍是蕭將軍的部下?但是你可知魯將軍乃是擬四品,比秩中二千石的仁威將軍,而蕭將軍卻隻是一個擬六品,比秩千石的威烈將軍!一個軍品比自己還低的人,卻成為了自己的上司,一個六品將軍卻要去指揮一個四品將軍,你這是在羞辱蕭將軍,還是在羞辱魯將軍?”張華反駁說道。
“現在徐州已經成為我們大陳的國土,而且又是與齊國相接的地方,地位十分重要,如果鎮守在那裏的將軍,隻是一個雜號將軍,這讓那些新歸我們大陳的徐州百姓心裏會如何看待?他們必定會認為在陛下的心中,徐州一地並不重要,和齊國對待徐州的態度一樣,也是一個可有可無的地方,這樣可不利於我們統治徐州百姓!”張華繼續分析說道。
“而且讓一個六品的雜號將軍當任徐州刺史,這說出去隻會讓人笑話!所以我們應該對蕭將軍進行晉升!微臣建議,既然陛下已經把興王殿下進號為鎮南將軍,那懇求陛下把蕭將軍進號為平北將軍,以彰顯陛下賞罰分明的英明,也讓世人覺得陛下對徐州淮北之地的重視!並且也可以讓蕭將軍能夠感受到陛下對他的器重,想必蕭將軍一定會對陛下的嘉獎感激涕零,肝腦塗地,誓死效忠陛下!”張華誇張地說道。
“之前隻是把蕭四郎任命為徐州刺史,朕倒是忘了他還是一個雜號將軍,想不到一個年紀輕輕的雜號將軍,竟然立得都是那些大將軍的功勞!之前我們陳軍能夠收複一州之地,必定要用吳名徹,黃發瞿這些老將,率領數萬大軍才能勝任,但是現在這個蕭四郎當時隻率領了區區五千人的兵力,就敢北上增援魯廣達,並且還一舉收複了淮北!這個功勞確實是值得給他一個平北將軍的稱號!”因為陳叔淩的事而心情大好的陳須,也暫時忘記了蕭遙對他的各種違抗和頂撞!
“好!那朕就將蕭四郎晉升為平北將軍!”陳須豪氣說道,然後語調一轉,奸笑說道:“不過他的俸祿,邑戶和賞賜等等的各種待遇,統統都不變!”
“當初因為張大寶叛國一事,讓張家都受到了牽連,而興王也因此受到了陛下的責罰,被調離了江州,但在這件事上,興王也是必須要為張家說話,畢竟興王妃可是張家的嫡女!加上當初興王殿下不嫌棄蕭將軍的出身,而是慧眼識珠,主動與他稱兄道弟,才為我們大陳發掘了蕭將軍這樣年輕有為的猛將,由此可見興王殿下可是一個重情重義,知人善用之人!剛才既然蔡尚書已經把話挑明,那我也在陛下麵前說一句大逆不道的話!太子殿下輔政這幾年,我看也沒有取得如同興王殿下這樣的成就!”張華直擊太子的要害說道。
果然,被張華如此一比較,陳須心裏的天平更加傾向於陳叔淩這一邊了!
雖然陳叔淩在湘州胡作非為,惹得百姓怨聲載道,但是這也掩蓋不了他之前在江州所立下的功績啊!而且當初因為陳叔淩為張家說話,被正在為蕭遙的失利,打亂了自己北伐部署而感到無比憤怒的陳須趕去了更加邊遠的湘州!其實當陳須平靜下來之後,這事卻讓陳須覺得很愧疚,加上現在張大寶已經被蕭遙處死,徐州也已經收複,陳國的北伐第二階段的目標也已經完成,那就更加沒有理由再繼續遷怒於陳叔淩了!
“如果要把興王調迴金陵,那應該讓他當任什麽職務?”一直都在聽他們爭辯,而不怎麽說話的陳須突然出聲問道。
“陛下是要決定要把興王殿下調迴金陵了?”眾人問道。
“雖說把興王調迴來,必定會引起他們兄弟之間矛盾的激化,但是張華說得對,朕必須要趁著朕還有精力,還有時間,提前把這件事處理好,不然以後必定會引起大禍!”陳須憂心忡忡地說道。
畢竟他是也是通過發動政變才登上皇位的,所以他深知皇位對於那些有實力爭奪皇位的皇族世子是何等的誘惑,所以要是不提前把這兩兄弟之間的矛盾處理掉,那日後自己駕崩的時候,必定會讓這兩兄弟為爭奪皇位而刀兵相見,骨肉相殘!
“既然陛下已經決定把興王殿下調迴金陵,那微臣也不再爭辯什麽,但是我建議在對興王殿下的任職上麵,還是不要一下子就讓他當任太重要的職位,畢竟凡事都要講究循序漸進,要是興王殿下剛迴來就讓他當任位高權重的朝中重職,必定會讓興王殿下趾高氣揚,得意忘形!這樣反而是害了他!”蔡景力讓了一步,妥協地說道。
“嗯,確實如此!要讓他知道,朕把調他迴來,並不是大力提拔他,而是給他一個機會,讓他發揮自己能力的機會!但是能不能捉住這個機會,那還要看他的本事!”陳須也點頭說道。
“微臣建議,可以將興王殿下任命為都督揚、徐、東揚、南豫四州諸軍事,揚州刺史,加侍中、進號鎮南將軍、並且禦賜鼓吹一部!這樣一來,雖然這些並不是位高權重的職務,但是相對於興王殿下現在的職務,也算是晉升,而且也可以讓興王殿下迴到金陵城,也算是一個兩全其美的方案!”另外一名大臣建議說道。
“好!就按你所說的去辦!”陳須有些高興地說道,因為一想到自己最寵愛的兒子要迴到自己的身邊,心中莫名有些激動。
“陛下既然已經決定調興王殿下,雖然有可能會引起一些小波瀾,但也是皆大歡喜之事!所以微臣建議,陛下也要對提出這個建議的徐州刺史蕭將軍進行封賞!”張華繼續說道,既然現在陛下已經決定把陳叔淩調迴金陵城,那自然就要輪到為蕭遙邀功了!
“陛下之前已經任命他為徐州刺史,成為總攬徐州軍政的一方大員,就連魯廣達這樣的老將都要成為他的部下,他還不滿意?你還想讓他當什麽官職?”蔡景力又繼續發對說道。
“嗬嗬,你都知道魯將軍是蕭將軍的部下?但是你可知魯將軍乃是擬四品,比秩中二千石的仁威將軍,而蕭將軍卻隻是一個擬六品,比秩千石的威烈將軍!一個軍品比自己還低的人,卻成為了自己的上司,一個六品將軍卻要去指揮一個四品將軍,你這是在羞辱蕭將軍,還是在羞辱魯將軍?”張華反駁說道。
“現在徐州已經成為我們大陳的國土,而且又是與齊國相接的地方,地位十分重要,如果鎮守在那裏的將軍,隻是一個雜號將軍,這讓那些新歸我們大陳的徐州百姓心裏會如何看待?他們必定會認為在陛下的心中,徐州一地並不重要,和齊國對待徐州的態度一樣,也是一個可有可無的地方,這樣可不利於我們統治徐州百姓!”張華繼續分析說道。
“而且讓一個六品的雜號將軍當任徐州刺史,這說出去隻會讓人笑話!所以我們應該對蕭將軍進行晉升!微臣建議,既然陛下已經把興王殿下進號為鎮南將軍,那懇求陛下把蕭將軍進號為平北將軍,以彰顯陛下賞罰分明的英明,也讓世人覺得陛下對徐州淮北之地的重視!並且也可以讓蕭將軍能夠感受到陛下對他的器重,想必蕭將軍一定會對陛下的嘉獎感激涕零,肝腦塗地,誓死效忠陛下!”張華誇張地說道。
“之前隻是把蕭四郎任命為徐州刺史,朕倒是忘了他還是一個雜號將軍,想不到一個年紀輕輕的雜號將軍,竟然立得都是那些大將軍的功勞!之前我們陳軍能夠收複一州之地,必定要用吳名徹,黃發瞿這些老將,率領數萬大軍才能勝任,但是現在這個蕭四郎當時隻率領了區區五千人的兵力,就敢北上增援魯廣達,並且還一舉收複了淮北!這個功勞確實是值得給他一個平北將軍的稱號!”因為陳叔淩的事而心情大好的陳須,也暫時忘記了蕭遙對他的各種違抗和頂撞!
“好!那朕就將蕭四郎晉升為平北將軍!”陳須豪氣說道,然後語調一轉,奸笑說道:“不過他的俸祿,邑戶和賞賜等等的各種待遇,統統都不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