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麗麗極輕柔地將聽診器從黃蓮的領口插進去,極仔細地諦聽了足有一分鍾,望著情同手足的老朋友,她的臉上露出來一絲輕鬆的表情。
就在這時,黃蓮睜開了眼,同她對視了一下,然後又合上了。
黃蓮早就醒了,而且知道窗外有晨光透射進監護室來,知道麗麗在聽她的胸部,隻是不想讓飛翔的思緒歇腳,所以沒有同老朋友說什麽。
政治部在礦部四樓,是個大套間,裏麵是主任辦公室,外間是其餘幹部的大辦公室。
那天,黃蓮走進政治部的心境,多少年想起來都讓人百感交集。苦?澀?還是仇恨?抑或有點揚眉吐氣?她一直就不曾對它產生過好感,包括踏進這扇門的那一刻,她情願去坑口或車間幹體力活,精神上舒坦。如果不是因為楊師傅,她會堅決拒絕走進這扇門。她同情楊石山,猶如同情自己,或者說,她同情自己,就像同情楊石山。這是個巨大的動力,她來這裏唯一的目的是要為楊石山平反。
門敞開著,她的步子極輕,即將成為她的同事的幾個政工幹部都在伏案工作,沒人覺察,她也就默然佇立在門口。
薑玲終於發現了她,她們曾經打過交道,那時候,不消說是敵對的。這時候的小薑笑容滿麵,而且話音裏透出些驚喜:“唷唷唷,黃蓮!”
其他幾位跟著也同她打招唿,樣子都蠻熱情。
她應付著,心裏就豁亮了一點。
吳一群從裏間辦公室出來了,微笑著說歡迎歡迎,同黃蓮握了握手,讓她在沙發上坐下,小薑倒了杯茶放在她麵前的茶幾上。
黃蓮感覺到吳一群的握手有著力度。
她想,世界是變化著的。她想,原以為這張臉是一成不變的冷若冰霜,不想也會笑。
而留給黃蓮最好印象的則是小薑。
以前礦部或者坑口、車間、機關、學校以至於家屬連,開起批判會來黃蓮都是不可或缺的批鬥對象,來通知、來解她去的大多是薑玲。薑玲的年齡同她相仿,省黨校畢業的,按理說是培養對象,前程似錦,卻不知為何至今仍是個老團員。大概稟性所致吧,其他不甚了解,無所顧忌沒遮沒攔黃蓮見過。有次開完批鬥會,薑玲竟當著一幫牛鬼蛇神的麵頂撞了吳一群,當然黃蓮不明白為的什麽。還有迴薑玲帶她去參加一坑口和二坑口的批鬥會,剛下尾砂壩就塞給她一隻大油餅,我吃過了,這隻給你。不遠處好幾個人迎麵而來,像是機關的,黃蓮就不敢接,薑玲喝道,怕毒死你?連開兩場你曉不曉得?黃蓮低聲說,有人。薑玲吼起來,有人怎麽樣,老子會跟你共穿條褲子?黃蓮不喜歡聽女孩子家口口聲聲稱老子,在心裏罵薑玲痞子,但多聽了幾次,也就習以為常了。
包括吳一群在內的政治部全體人員都笑臉相迎。黃蓮心如一潭靜水,或者最多就是一片落葉引起了一陣小小的漣漪而已。所有的笑臉裏隻有一張讓黃蓮敢肯定是真誠的,這就是薑玲。其實,黃蓮對於薑玲,除了以往開批判會的前前後後,相處甚少,何況這次是頭一迴見到她的笑,黃蓮對自己的這一肯定也感驚奇。
下午班後,薑玲說歡迎也要講實際行動,邀黃蓮去吃唆螺,黃蓮說不消這麽客氣。薑玲說怕我下毒?黃蓮就笑了,說好,去就去。
薑玲要了四兩散裝贛州大曲,分兩碗,聽黃蓮說不會喝,就倒成一碗,呷了一口,眯眼說不錯,沒兌多少水,你就抽煙吧,黃蓮說戒了。薑玲說戒了?黃蓮說女兒不喜歡煙味。薑玲噢了一聲,要了碗水酒,這個能喝吧?黃蓮就點頭。
客家人謂吮叫唆,唆螺,其實是吃田螺的動作。鉗去了田螺的尾部,不去殼,用蔥薑辣椒大火炒,吃起來,捏一隻唆一下,極香的螺肉就進了嘴。此亦為贛州名小吃,黃蓮自然吃過,隻是多年未嚐罷了,而今吃著唆螺喝著水酒,有種自在泛上心頭。
“女兒叫飛雪吧?挺有詩意。”
“別講反話了,叫什麽雪的挺多,有些俗是吧?”
“你呀,外頭硬,裏頭辣,唆螺!人家是真喜歡,又講人家講反話。”
“好好,講錯了,幹一下。”
碰了碗,黃蓮咪了一口水酒,薑玲“咕咚”一大口白酒下了肚。兩人滿手滿嘴是油,額頭上都沁出一層細汗。加上酒勁,薑玲的情緒也給“辣”起來了:“想不想報複一下?”
黃蓮自然明白報複的對象指的是馮雙駿,沉吟片刻說:“我想抽煙。”
薑玲說,戒什麽嘛。就叫跑堂的拿了包“贛州橋”來,又叫開電扇。頭頂上一架破舊不堪的三葉大電扇哢嚓哢嚓轉起來了,聲音蠻大風卻不大。
薑玲解開領扣,讓風送進胸口。
“你被他害得夠苦了,坐了兩次牢!”薑玲說:“這次抓你,地委專門開了常委會研究,處理你的決定是判以重刑!你不曉得吧?……”
黃蓮聽過關於她被抓、被放的多種版本的傳聞,但尚未聽此一說,雖時過境遷,仍感震驚。倒不是對重刑的後怕,恰恰相反,她第二次被抓,苦於牢獄之災不知盡頭,曾絕食多迴,早將這生死置之度外了。
她克製住自己憤懣的情緒,緩緩吐出煙圈,不置一詞,聽薑玲講下去。
薑玲呷口酒,將唆螺唆得極響,朝黃蓮乜斜一眼:“你的問題已經不是個案了,要不是新華社記者寫了內參,你還不知要關多久!”
黃蓮完全信這話,薑玲該是看過“文件”的。她問:“怎麽報複?”
薑玲嘿嘿笑道:“這個沒有想過。見到了你,才會去想這種事呀!”
黃蓮說:“我算是幸運的。楊石山師傅,沒有等到平反就走了。他的墳頭蘆箕草長過了膝蓋,看著挺讓人傷心的,你去看過沒有?”
薑玲搖頭:“那地方不去也曉得,亂石岡子荒草窩,楊石山怎麽喜歡那種地方?是厭世?避世?還是自慚形穢?”她歎息一聲,“聽說他的鄰居李順子的老婆就尋那地方去死,不會受到這個影響吧?”
黃蓮說:“礦山公布公園規劃小組名單有他,他特振奮,就這點便可證明不像你講的。至於為什麽,我也講不清。不過……”
後山確如薑玲所講亂石岡子荒草窩,隻一條羊腸山徑,還被榛莽曼草擁塞,大概是山那邊村民來雲山鎮貪近走出來的吧,雲山礦的人是絕少去的。她上後山憑吊,踏上這條山徑,就在心裏劃了個大問號。山茶在前帶路,不時提醒她腳下小心。山茶說,這路難走,不要怕就走得穩。言者無意聽者有心,她馬上產生了聯想,老楊師傅這輩子是怎麽走過來的?陸遊詩雲,青山是處可埋骨,白發向人羞折腰。隻消將白發二字改為赤膽,就是老楊師傅一生的寫照了!老楊師傅不太可能讀過此聯,但他的心境卻堪比陸遊,她的心豁然一亮,是了是了,這就是答案!她不再向山茶問為什麽了,山茶也沒提起這話題,就更無片言隻句的解釋。然而,這番思緒要同薑玲說起,人家會認同?終究是臆測麽!不過,有句話可說,想說,在她生命的航程中,有兩盞航標燈:洪星老師和楊石山師傅,因而不管煙波與風雨,載滿愛恨,不怵而怡然。目睹那荒山孤墳,她感受到的隻是堅韌,那盞燈在她心頭愈發地明亮。如今天賜機會,要做楊石山的平反工作,其他的事不屑去顧了!她就把這層意思同薑玲說了。
薑玲隻把頭低著,一邊聽,一邊用右手的拇指和食指麻利而又仔細地挑揀盤中油亮亮的唆螺,一隻隻送至唇邊吮吸,嘖嘖作響,最後左手舉起杯,一飲而盡,才開口道:“先公後私,先人後己,黃蓮我服膺你了!君子報仇十年不晚,以後再收拾他!”她伸出一根油亮亮的手指,舉在頭側,“要找楊石山的平反證據,世上還有一個人!”
黃蓮問:“誰?”
“田喜來。”
“田喜來是誰?”
“原在機關食堂當炊事員,退休了,老紅軍戰士,紅軍長征後,他因傷留下沒有走,是雲山遊擊隊打狗隊的。”
黃蓮眼睛一亮:“打狗隊的?以前沒有調查過他?”
薑玲緩緩搖頭道:“是個啞巴,而且鬥大的字不識一籮。”
黃蓮說:“聾子嗎?”
“這倒不是。”
黃蓮說:“應該有辦法!”
薑玲說:“你不要太高興,這也僅是條線索而已,有的線索有用,有的線索,你花了力氣,卻達不到目的。”
就在這時,黃蓮睜開了眼,同她對視了一下,然後又合上了。
黃蓮早就醒了,而且知道窗外有晨光透射進監護室來,知道麗麗在聽她的胸部,隻是不想讓飛翔的思緒歇腳,所以沒有同老朋友說什麽。
政治部在礦部四樓,是個大套間,裏麵是主任辦公室,外間是其餘幹部的大辦公室。
那天,黃蓮走進政治部的心境,多少年想起來都讓人百感交集。苦?澀?還是仇恨?抑或有點揚眉吐氣?她一直就不曾對它產生過好感,包括踏進這扇門的那一刻,她情願去坑口或車間幹體力活,精神上舒坦。如果不是因為楊師傅,她會堅決拒絕走進這扇門。她同情楊石山,猶如同情自己,或者說,她同情自己,就像同情楊石山。這是個巨大的動力,她來這裏唯一的目的是要為楊石山平反。
門敞開著,她的步子極輕,即將成為她的同事的幾個政工幹部都在伏案工作,沒人覺察,她也就默然佇立在門口。
薑玲終於發現了她,她們曾經打過交道,那時候,不消說是敵對的。這時候的小薑笑容滿麵,而且話音裏透出些驚喜:“唷唷唷,黃蓮!”
其他幾位跟著也同她打招唿,樣子都蠻熱情。
她應付著,心裏就豁亮了一點。
吳一群從裏間辦公室出來了,微笑著說歡迎歡迎,同黃蓮握了握手,讓她在沙發上坐下,小薑倒了杯茶放在她麵前的茶幾上。
黃蓮感覺到吳一群的握手有著力度。
她想,世界是變化著的。她想,原以為這張臉是一成不變的冷若冰霜,不想也會笑。
而留給黃蓮最好印象的則是小薑。
以前礦部或者坑口、車間、機關、學校以至於家屬連,開起批判會來黃蓮都是不可或缺的批鬥對象,來通知、來解她去的大多是薑玲。薑玲的年齡同她相仿,省黨校畢業的,按理說是培養對象,前程似錦,卻不知為何至今仍是個老團員。大概稟性所致吧,其他不甚了解,無所顧忌沒遮沒攔黃蓮見過。有次開完批鬥會,薑玲竟當著一幫牛鬼蛇神的麵頂撞了吳一群,當然黃蓮不明白為的什麽。還有迴薑玲帶她去參加一坑口和二坑口的批鬥會,剛下尾砂壩就塞給她一隻大油餅,我吃過了,這隻給你。不遠處好幾個人迎麵而來,像是機關的,黃蓮就不敢接,薑玲喝道,怕毒死你?連開兩場你曉不曉得?黃蓮低聲說,有人。薑玲吼起來,有人怎麽樣,老子會跟你共穿條褲子?黃蓮不喜歡聽女孩子家口口聲聲稱老子,在心裏罵薑玲痞子,但多聽了幾次,也就習以為常了。
包括吳一群在內的政治部全體人員都笑臉相迎。黃蓮心如一潭靜水,或者最多就是一片落葉引起了一陣小小的漣漪而已。所有的笑臉裏隻有一張讓黃蓮敢肯定是真誠的,這就是薑玲。其實,黃蓮對於薑玲,除了以往開批判會的前前後後,相處甚少,何況這次是頭一迴見到她的笑,黃蓮對自己的這一肯定也感驚奇。
下午班後,薑玲說歡迎也要講實際行動,邀黃蓮去吃唆螺,黃蓮說不消這麽客氣。薑玲說怕我下毒?黃蓮就笑了,說好,去就去。
薑玲要了四兩散裝贛州大曲,分兩碗,聽黃蓮說不會喝,就倒成一碗,呷了一口,眯眼說不錯,沒兌多少水,你就抽煙吧,黃蓮說戒了。薑玲說戒了?黃蓮說女兒不喜歡煙味。薑玲噢了一聲,要了碗水酒,這個能喝吧?黃蓮就點頭。
客家人謂吮叫唆,唆螺,其實是吃田螺的動作。鉗去了田螺的尾部,不去殼,用蔥薑辣椒大火炒,吃起來,捏一隻唆一下,極香的螺肉就進了嘴。此亦為贛州名小吃,黃蓮自然吃過,隻是多年未嚐罷了,而今吃著唆螺喝著水酒,有種自在泛上心頭。
“女兒叫飛雪吧?挺有詩意。”
“別講反話了,叫什麽雪的挺多,有些俗是吧?”
“你呀,外頭硬,裏頭辣,唆螺!人家是真喜歡,又講人家講反話。”
“好好,講錯了,幹一下。”
碰了碗,黃蓮咪了一口水酒,薑玲“咕咚”一大口白酒下了肚。兩人滿手滿嘴是油,額頭上都沁出一層細汗。加上酒勁,薑玲的情緒也給“辣”起來了:“想不想報複一下?”
黃蓮自然明白報複的對象指的是馮雙駿,沉吟片刻說:“我想抽煙。”
薑玲說,戒什麽嘛。就叫跑堂的拿了包“贛州橋”來,又叫開電扇。頭頂上一架破舊不堪的三葉大電扇哢嚓哢嚓轉起來了,聲音蠻大風卻不大。
薑玲解開領扣,讓風送進胸口。
“你被他害得夠苦了,坐了兩次牢!”薑玲說:“這次抓你,地委專門開了常委會研究,處理你的決定是判以重刑!你不曉得吧?……”
黃蓮聽過關於她被抓、被放的多種版本的傳聞,但尚未聽此一說,雖時過境遷,仍感震驚。倒不是對重刑的後怕,恰恰相反,她第二次被抓,苦於牢獄之災不知盡頭,曾絕食多迴,早將這生死置之度外了。
她克製住自己憤懣的情緒,緩緩吐出煙圈,不置一詞,聽薑玲講下去。
薑玲呷口酒,將唆螺唆得極響,朝黃蓮乜斜一眼:“你的問題已經不是個案了,要不是新華社記者寫了內參,你還不知要關多久!”
黃蓮完全信這話,薑玲該是看過“文件”的。她問:“怎麽報複?”
薑玲嘿嘿笑道:“這個沒有想過。見到了你,才會去想這種事呀!”
黃蓮說:“我算是幸運的。楊石山師傅,沒有等到平反就走了。他的墳頭蘆箕草長過了膝蓋,看著挺讓人傷心的,你去看過沒有?”
薑玲搖頭:“那地方不去也曉得,亂石岡子荒草窩,楊石山怎麽喜歡那種地方?是厭世?避世?還是自慚形穢?”她歎息一聲,“聽說他的鄰居李順子的老婆就尋那地方去死,不會受到這個影響吧?”
黃蓮說:“礦山公布公園規劃小組名單有他,他特振奮,就這點便可證明不像你講的。至於為什麽,我也講不清。不過……”
後山確如薑玲所講亂石岡子荒草窩,隻一條羊腸山徑,還被榛莽曼草擁塞,大概是山那邊村民來雲山鎮貪近走出來的吧,雲山礦的人是絕少去的。她上後山憑吊,踏上這條山徑,就在心裏劃了個大問號。山茶在前帶路,不時提醒她腳下小心。山茶說,這路難走,不要怕就走得穩。言者無意聽者有心,她馬上產生了聯想,老楊師傅這輩子是怎麽走過來的?陸遊詩雲,青山是處可埋骨,白發向人羞折腰。隻消將白發二字改為赤膽,就是老楊師傅一生的寫照了!老楊師傅不太可能讀過此聯,但他的心境卻堪比陸遊,她的心豁然一亮,是了是了,這就是答案!她不再向山茶問為什麽了,山茶也沒提起這話題,就更無片言隻句的解釋。然而,這番思緒要同薑玲說起,人家會認同?終究是臆測麽!不過,有句話可說,想說,在她生命的航程中,有兩盞航標燈:洪星老師和楊石山師傅,因而不管煙波與風雨,載滿愛恨,不怵而怡然。目睹那荒山孤墳,她感受到的隻是堅韌,那盞燈在她心頭愈發地明亮。如今天賜機會,要做楊石山的平反工作,其他的事不屑去顧了!她就把這層意思同薑玲說了。
薑玲隻把頭低著,一邊聽,一邊用右手的拇指和食指麻利而又仔細地挑揀盤中油亮亮的唆螺,一隻隻送至唇邊吮吸,嘖嘖作響,最後左手舉起杯,一飲而盡,才開口道:“先公後私,先人後己,黃蓮我服膺你了!君子報仇十年不晚,以後再收拾他!”她伸出一根油亮亮的手指,舉在頭側,“要找楊石山的平反證據,世上還有一個人!”
黃蓮問:“誰?”
“田喜來。”
“田喜來是誰?”
“原在機關食堂當炊事員,退休了,老紅軍戰士,紅軍長征後,他因傷留下沒有走,是雲山遊擊隊打狗隊的。”
黃蓮眼睛一亮:“打狗隊的?以前沒有調查過他?”
薑玲緩緩搖頭道:“是個啞巴,而且鬥大的字不識一籮。”
黃蓮說:“聾子嗎?”
“這倒不是。”
黃蓮說:“應該有辦法!”
薑玲說:“你不要太高興,這也僅是條線索而已,有的線索有用,有的線索,你花了力氣,卻達不到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