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圓圓見他說得誠懇,不似藏奸,心裏也釋然了。她對吳三桂說:“其實臣妾對他了解也不並不多,隻怕說了出來,有汙將軍耳目。”


    吳三桂說:“這個無妨!”


    陳圓圓說:“我覺得李自成是個大英雄!”


    吳三桂說:“這個自然。隻是你為何有這種感覺?說出來聽聽。”


    陳圓圓說:“與他相處多日,且周圍並無外人,他卻能夠坐懷不亂,所以我說他是英雄。”


    吳三桂沒有想到她是根據這些得出這結論的。他想這不太可能!一個男人,麵對圓圓這等絕色女人能夠坐懷不亂是不可思議的事!除非他不是個男人,要麽他真是個英雄。他不想懷疑陳圓圓,要不他肯定會以為陳圓圓是借此言明自己是清白之身了。他心情複雜地問:“你說來聽聽!”


    陳圓圓便將自己與李自成單獨相處的過程全告訴了吳三桂。


    吳三桂聽後,心裏暗歎。然後問:“他喜歡不喜歡音樂?”在他看來,能夠喜歡音樂之人,就絕非草莽之徒。


    陳圓圓說:“喜歡!”


    吳三桂立刻來了興趣,“喜歡什麽音樂?”


    陳圓圓說:“他隻喜歡讓人情緒激昂催人奮進的音樂。”


    吳三桂問:“這麽說,他不會喜歡你唱的那些婉轉清麗的曲調了。”


    陳圓圓說:“正是!”


    吳三桂便陷入了沉思:李自成畢竟出身低微,沒有受過什麽熏陶,所以才會隻懂那些低劣粗俗的音樂,而不喜歡高雅的音樂。由此看來,他不喜歡陳圓圓倒是情理之中的事了。想到此處,吳三桂心裏舒坦了許多。他也知道自己會因此而舒坦。他帶著毫無芥蒂的語氣說:“這樣看來,他是成不了氣候的。”


    陳圓圓說:“將軍為何如此看呢?”


    吳三桂說:“大凡成就大事的人,都絕不會像李自成這般粗魯而缺乏心計的。”


    陳圓圓聽了,反駁說:“可是,根據我與他的交往,我倒覺得他是一個心思縝密之人。”


    吳三桂感到奇怪,“真有這事?”


    陳圓圓便把李自成與自己單獨飲酒時所表現出來的思想與情懷告訴了吳三桂。


    吳三桂聽了,無法相信。如果真是這樣的話,那他豈不是太複雜了麽?於是他說:“照你所說,李自成絕不會憑你的三言兩語便放了你。”


    陳圓圓說:“事後我也這麽想過,可是事實上他確實如此做了。”


    吳三桂心想:莫非其中另有原因?但是是什麽原因呢?難道他是戀著圓圓之色?那他為何不將其占有呢?如果不是戀著女色,他又為何舍不得殺她呢?


    吳三桂百思不得其解,心想,看來隻有李自成自己知道了。


    六、吳三桂與陳圓圓秉燭長談


    微曳的燭光依然煥發出灼人的溫馨,酒的飄香如春風一般使人沉醉。


    在桔黃色的燭光之下,陳圓圓與吳三桂麵對麵地坐著。你看著我,我看著你。時光在悄悄地流逝著。然而他們並沒有因此而惋惜。


    今天已經是第三天了。吳三桂與陳圓圓一直就這樣廝守著,就像當初相愛時一般。然而,兩人並沒有絲毫的厭倦。他們兩人依然是那麽一往情深,仿佛要將離別的日日夜夜都奪迴來似的。


    吳三桂麵對如花似玉的美人,聯想到自己那些時日的殺伐,便覺得自己有如屠夫。陳圓圓是這麽聖潔,根本不容許自己的手沾滿血汙。仿佛沾滿了血汙的手去撫摸她,便是對神靈的一種褻瀆。他麵對著陳圓圓,就像麵對著聖潔的觀音菩薩,越來越感到恐慌,越來越不敢正視著她。


    陳圓圓麵對吳三桂,在享受這種寧靜而幸福的溫馨的同時,不由自主地聯想到了她那段四處流浪無家可歸的日子。她渴望著有這麽一個寧靜而溫馨的窩,讓自己與吳將軍廝守。她希望過一種平靜的生活,不再有戰亂,然而理智告訴她,這是不可能的。因為吳三桂是統率千軍萬馬的將軍,而大明的江山又是流賊四竄,明廷尚未恢複。這一切的一切都需仰仗著吳三桂,而自己竟然獨占著他,這豈不是誤國麽?想到此處,她不由譴責起自己來。不行,自己再不能如此占有他!


    於是,陳圓圓充滿溫情地問:“不知將軍有何打算?”


    吳三桂歎口氣說:“國破家滅,頭緒紛雜,縱有誌向,一時也難以知道從何做起。”


    陳圓圓沒有想到吳三桂會變得如此消沉。她的心目中的吳三桂可不是這樣子!可能是他經曆了太多的磨難的緣故。想到吳三桂所經曆的磨難是任誰也會被擊垮的災難,陳圓圓激動起來。她在心裏告誡自己:我有責任使他重新振作起來。陳圓圓用試探的語氣問:“聽說你當初引清兵入關的條件便是要恢複明廷,是麽?”


    吳三桂答道:“正是。”然後歎口氣說,“可是……”


    陳圓圓不等他說完,立刻打斷他:“可是,現在將軍已將李賊趕出京城,而你的恢複明廷的舉動沒有任何跡象,相反多爾袞已住進了金碧輝煌的皇殿。你知道外人怎麽看這個問題?”


    吳三桂問:“外人怎麽說?”


    陳圓圓說:“外人認為將軍說的是假話,說將軍之所以引清兵入關完全是為了報私仇,沒有將國家利益放在眼裏。”


    吳三桂歎口氣說:“事實上並不是這麽迴事!”


    陳圓圓說:“既然不是如此,你怎麽不證明給人們看呢?”


    吳三桂說:“我這次之所以不繼續追擊李自成,其目的就是為了恢複明廷之大業。”


    陳圓圓在認真地聽。


    吳三桂說:“但是,我現在也是無能為力!”


    陳圓圓感到奇怪了,“你怎麽會無能為力呢?”


    吳三桂說:“多爾袞起先用威逼的手段將我調去追擊李自成,而自己卻先住進了京城,這樣,他便搶到了先手。而我率兵迴京時,我的兵力又被他截留在京城郊外,根本不讓進城。我想這是多爾袞為了斬斷我的羽翼,而大明朝的故官不是被多爾袞所收買,便是對我充滿仇恨。孤掌難鳴,我一人又能成什麽大事?”吳三桂將自己在見多爾袞時,明朝故官是如何對待自己的事告訴了她。


    陳圓圓聽了感歎不已。她實在沒有想到這些享君權食君祿的大臣們竟然會如此輕易地變節!難怪人們說:國家興旺,官僚發達;國家破滅,百姓遭難。她仔細考慮了一下吳三桂的處境,覺得吳三桂的話有道理。她不無憂慮地說:“看來你是無法恢複明廷了。”


    吳三桂歎口氣說:“這就要等待時機,看局勢如何發展了。”


    陳圓圓說:“可是,將軍不能老是這樣等下去啊!”


    吳三桂調侃地說:“若是能讓我這麽等下去,倒是我吳三桂的福分了,隻怕我吳三桂無法消受這福分。”


    陳圓圓說:“將軍的意思是要去打李自成麽?”


    吳三桂說:“不是我的意圖,而是我將要被迫去攻打李自成。”


    陳圓圓說:“此話怎講?”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吳三桂發跡史(出書版)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子非魚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子非魚並收藏吳三桂發跡史(出書版)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