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多爾袞派人牽製吳三桂,李自成城頭滅吳門


    吳三桂見多爾袞當麵如此辱折他,恨不得立時與他翻臉!然而,吳三桂拚命地控製自己的情緒,心想:現在讓你又有何妨,隻待將來我吳三桂來收拾你這個狂妄自大的攝政王!想到此處,吳三桂心裏便平靜了許多,任多爾袞奚落。


    讓吳三桂聊以自慰的是,他打算與李自成並不真打,看你多爾袞能把我怎麽樣?


    誰知多爾袞像看透了吳三桂的心思一般,竟然采取措施牽製了吳三桂。倒不是多爾袞猜透了吳三桂的心思,而是多爾袞從自身來考慮的。他覺得李自成必須被消滅,不然終究是他大清朝的心腹之患。而僅僅讓吳三桂消滅李自成,其力量顯然不夠。因此,他派英王阿濟格率兵數萬與吳三桂一同滅李。名義上是配合吳三桂,其實是牽製吳三桂。多爾袞認為從吳三桂的為人處世方式可看出吳三桂的變化無常純屬小人,所以要派人牽製他。


    吳三桂見多爾袞如此而為,便知自己的咽喉被多爾袞掐住了。對於多爾袞的這番善意,吳三桂沒有推辭的理由,隻得與阿濟格一起率軍奔京城而來滅李。


    吳三桂此時心裏煩惱極了。他極不願意與阿濟格一同進京滅李。怕遭到大明朝官僚和百姓的辱罵,且這樣去滅李,容易讓人產生自己在為大清朝滅李的錯覺,使得自己師出無名。為了解決這個問題,他采用了一種掩人耳目的手法,對外聲稱:自己將保駕太子入京,凡是大明朝官民,一律得為先帝身著孝服,迎太子入宮。同時,以太子名義將帖子直接傳入京城。


    李自成自從與吳三桂簽訂永平盟約之後,心裏踏實多了,以為安置了吳三桂這個大魔頭,其他一切都好辦了,因此打算迴京後進一步鞏固自己的政權!他雖然明白吳三桂要他光複明室是為了牽製他也為了換取人心,但他李自成不怕,他會讓那些姓朱的在皇宮享清福,做一個傀儡皇帝。像當年曹操挾持漢獻帝一般,實權掌握在自己手中,皇帝讓人家來當又有何妨?


    李自成迴到京城之後,便打算繼續梳理朝政,清除禍患。


    然而,他的屁股尚沒坐熱,就有吳三桂送東宮太子入京的消息傳來。


    李自成吃了一驚!吳三桂的行動怎麽這麽快?他轉念一想:東宮太子終究要進宮稱帝,是早是晚不是一迴事麽?我又何必去計較這些呢?李自成心裏雖然有種失落感,但還沒有引起高度警惕。


    然而當親兵來報,吳三桂與英王阿濟格一起率兵十多萬奔京城而來時,李自成驚恐萬分。高聲大罵吳三桂是變化無常的小人。然而罵歸罵,同時不得不采取一些應急措施了。


    李自成心想:既然你吳三桂背約棄盟,再與清兵勾結在一起,我李自成便要稱帝!他覺得自己拚死拚命與明朝官兵殺了那麽多年,其目的就是為了取得大明朝的江山,登基做皇帝,世世代代享受榮華富貴。至於“迎闖王,不納糧”,那是騙人的鬼話。你們不納糧,我吃什麽?難道讓我喝西北風去?


    李自成將文官武將都召集起來商量。李自成惴惴不安地將自己要稱帝的想法告訴了眾人。李自成心裏怕眾人認為他貪圖榮華,踐踏明朝,在此種情況還要稱帝而埋怨他反對他。誰知李自成提出以後,眾人竟然是一片擁護之聲!其實,李自成隻知自己有著做皇帝的癮,卻沒有想到手下的文官武將要高官厚祿封侯拜相的官癮比他還要大呢!他們想:自己出生入死跟著闖王幹什麽?不就是想圖個出息麽?平民百姓想得個官做做,大明朝所有的職業當中,就數做官好!朝朝代代都數做官好!小官想換個大官做做,大官便想封侯拜相,封妻蔭子,世世代代享清閑之福。李自成到底是身居高位,不察民心。如果他知道那些追隨自己打天下的人全都是為了做官享福,而且官癮遠遠比他大,他便不會自責,反而會堂而皇之號令天下!辦法很簡單:誰最聽話,我便給誰官做!誰聽話的時間越長,誰做官的就越大!中國的朝朝代代不都是這樣過來的麽?我李自成何必獨出心裁另搞一套?


    李自成見眾人完全擁護,心裏自然愉悅。他安排牛金星等文官趕快去籌辦自己登基的一切事項。又命劉宗敏率兵出城迎擊吳三桂。


    劉宗敏遵命率領李過、李岩在京城外設兵營十八處,打算將吳三桂和清兵在京城外便擊潰。


    誰知這次吳三桂與清兵結合起來的勢力比上次還要大!雖說數量上較之以前有所減少,且吳三桂不是全心全意要滅李。但是,英王阿濟格在滅李這一點上卻是全心全意配合吳三桂的,而且極力督促著吳三桂加快進程。吳三桂不敢不聽阿濟格的。雖然吳三桂表麵上是統帥,而實際上阿濟格是統帥。吳三桂不是怕阿濟格,而是怕多爾袞,多爾袞率領近十萬大軍在後麵跟著。吳三桂不得不心有顧忌。


    一戰之後的局勢對李自成大大不利!吳三桂率兵連拔敵營數處,直奔北京城下。


    李自成聞報,心急如焚,不知如何應付這種局麵是好,便與眾將領商量。眾將領也說不出個所以然來。因為目前對大順來說,幾乎除了撤出北京城一途,再無路可走。戰,分明已經不是吳三桂的對手;和,吳三桂被多爾袞所挾持,也不可能。然而,雖然大家都知道唯有撤走一途,但誰也不肯開口說出來。因為,誰都留戀帝都裏的榮華富貴的生活。


    倒是劉宗敏提出了一個別出心裁的主意。劉宗敏說將吳襄全家人都押上京城城頭,以他們的性命來威脅吳三桂,想必吳三桂會念及父母性命而自動放棄攻城。


    所在的文武百官,有大部分對劉宗敏心生不滿,認為大順之所以會遭到吳三桂的一再攻擊,完全是因為劉宗敏強搶吳三桂之妾陳圓圓所致。然而,出於對劉宗敏權勢的畏懼而敢怒不敢言!現在見劉宗敏出了這麽個歪主意,便不軟不硬地頂他:要是吳三桂不妥協怎麽辦?


    劉宗敏惡狠狠地說:那便將吳家大小全部殺掉。


    眾人一聽,激靈靈地打個寒戰!他們沒有想到劉宗敏會如此惡毒。


    李岩站出來說:“不可。”


    劉宗敏問他為何不可?


    李岩說:“吳三桂已受多爾袞挾持,行事大多是身不由己,我們就是以吳家人的性命去威脅吳三桂,吳三桂未必會屈從。相反還可能會加劇矛盾,促使吳三桂攻擊大順之心愈堅。”


    眾人紛紛稱善。一是因為李岩說的本來在理,二是想以此打擊劉宗敏。


    誰知李自成因為牛金星的讒言,對李岩產生了成見,這時自然不聽李岩而聽了劉宗敏的。


    第二日,劉宗敏將吳家大大小小三十餘口押上了城頭。劉宗敏對著城下喊道:“吳三桂,你聽著:你如果放棄攻城,與我重修永平之好,我主保你高官厚祿!如果你一意孤行,我便將你父母及吳家大小所有人口全部斬首於此,你思量著吧!”


    吳三桂不聽還可,一聽頓時怒火萬丈!想你劉宗敏是什麽東西?掠我小妾,擄我父親,現在又以老弱之人的性命威脅我,這是英雄行徑麽?真是仇人相見,分外眼紅。吳三桂命令士兵向城頭劉宗敏射箭。頓時,幾支箭“嗤”的破空而去,差點射中劉宗敏,劉宗敏嚇得躲起來。


    劉宗敏因此怒火填胸,一聲令下,農民軍揮起大刀,向吳家人的頭上砍去。


    吳三桂見了,頓時昏了過去。


    四、李自成心生異念,陳圓圓妙語解圍


    陳圓圓被押上城牆之時,抬頭看了看太陽。但她卻沒有看到真實的太陽,隻看到東方有一團不規則的亮光。她便知道太陽被擋住了。


    她又在心裏問自己為什麽要看太陽?她說不明白,然後便踏著吳家其他人的影子走,一直走到城頭。


    吳家人齊齊整整地跪在城牆上,她便跪在最後麵,她心裏本來一直在思索著一個問題:自己為什麽與吳家扯上了關係?不就是吳三桂喜歡自己麽?劉宗敏不是也喜歡自己麽?李自成不是也喜歡自己麽?那麽,李自成與劉宗敏為何要將自己與吳家人綁在一起,並以此來威脅吳三桂?雖說自己喜歡吳三桂而不喜歡他們,但他們卻沒有理由如此做!按照他們的邏輯,吳三桂同樣可以以我陳圓圓來威脅你李自成與劉宗敏了。由此可見,李自成與劉宗敏不是真英雄,吳三桂才是真英雄!想到此處,陳圓圓心中一陣冷笑,想不到我陳圓圓還有這種用處!


    然而她立刻便笑不出來了!因為她已經感覺出自己並不是李自成與劉宗敏用來威脅吳三桂的重要籌碼,重要籌碼是吳三桂之父。她隻不過是其中的附庸,無足輕重,於是她心中便產生了悲哀。難道我的命真的這麽苦麽?連作為人質都分量不足麽?


    盡管陳圓圓跪在三十多人之中的角落處,盡管陳圓圓低著頭,將一臉令人遐思的姿色埋著,李自成還是一眼看見了她。


    看著陳圓圓勾頭勾腦地跪著,不知為什麽,他總是無法將她與吳三桂聯係到一起來。他覺得陳圓圓就是他的。陳圓圓跪在吳家幾十口人之中,又像在努力提示著他:陳圓圓也是吳三桂的。他的頭腦膨脹起來。有一個問題始終在他的頭腦中打轉,那就是殺與不殺陳圓圓。殺她,有道理,因為她是吳三桂的;不殺她,也有道理,因為她也是我李自成的。然而,他始終沒有考慮到或殺她或不殺她到底有何作用?唯一讓他考慮得較多的是怕人說他之所以不殺陳圓圓是因為他貪戀女色。


    李自成覺得要判陳圓圓的生與死,隻得憑天意而定。他要將銅錢往地上拋,如果是正麵朝上,他就要讓陳圓圓活,如果是正麵朝下,他就要讓陳圓圓死。然而,他心裏雖然拿定了主意,卻無法實現。因為,在眾目睽睽之下,尤其是在殺人與打仗這個莊嚴的時刻,他覺得自己作為大順的大王拋錢來定人的生死是草菅人命,至少是讓人覺得他李自成不夠慎重。


    李自成陷入了困境,然而他又不得不以此來判斷。因為他覺得自己既沒有要殺陳圓圓的足夠理由,也沒有不殺陳圓圓的足夠理由。於是,他便在頭腦裏想象著自己將一麵銅錢拋下,銅錢空中晃了晃落到地麵,不停地打轉,然後停下,是正麵,應該留下陳圓圓。然而,他覺得不對,按天意不應該將陳圓圓留下來。於是他又重新想象著自己拋下了銅錢,銅錢也在空中晃了晃落到了地麵,也不停地打轉,然後落下,是反麵,應該殺掉陳圓圓。然而,他也覺得不對,按天意不應該將陳圓圓殺死。


    李自成陷入了自我設計的困境。


    劉宗敏的目光一直沒離開陳圓圓那張臉。麵對著陳圓圓跪在吳家人之中,他的心情也是非常複雜的!他自己也說不清到底是希望陳圓圓能活下來,還是希望陳圓圓死去。他覺得如果陳圓圓能夠活下來也好,隻要一看到她,他的心裏便會充滿一團溫情。同時,他覺得如果陳圓圓死去也好,因為自己無法再擁抱她,而看著別人占有她是一件痛苦的事!


    對於陳圓圓到底是死是活,劉宗敏雖然知道自己無權決定,但是,他總是不由自主地在自己心裏判決著陳圓圓的生與死,就像許多人並沒有掌握著某種權力,卻臆想之中行使著某種權力!


    陳圓圓依然在對自己是否是有分量的人質這個問題糾纏不休。她覺得自己既然可以作為要挾吳三桂的籌碼,就應該跪到前麵去,而不應該跪在後麵!


    在埋怨命運不公的同時,她又哀歎自己的不幸!她覺得自己自從來到這個世界之後,便一直過著被動的生活。首先是被自己父母生出來,接下來是被母親送到姨父家,接下來又是被姨父賣到戲院,再接下來是被男人們搶來搶去,再後來被當做吳三桂的妾,成為要挾吳三桂的人質,再後來……她便不敢想了。


    陳圓圓突然覺得自己應該做一迴主了。一個人無法對自己的生做主,但願自己能為自己的死做一迴主。她突然覺得這樣不明不白地死去實在不值得!自己應該抗爭一迴。正想到此處,劉宗敏一聲令下,吳家人一個個做了刀下之鬼。


    看到吳家一個個活生生的人被砍去腦袋,隻剩下一股股衝天的血柱。陳圓圓幾乎麻木了,頭腦之中一片空白。


    陳圓圓在幾乎感覺著劊子手的大刀的寒光摸著自己的脖子時,突然尖叫起來:“且慢!”


    李自成心中的銅錢此時剛好拋了個正麵!他想,也許天意讓陳圓圓活,自己不能違背天意。李自成問:“你有何話要說?”


    陳圓圓說:“奴妾不知大王為何要殺妾?”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吳三桂發跡史(出書版)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子非魚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子非魚並收藏吳三桂發跡史(出書版)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