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閉目養神的蘇晉,緩緩睜開眼,坐正身子,眼光中含笑,看著納蘭瑞,“老臣雖已年老體衰,願為君驅馳。”
蘇晉這話,已然說的頗為露骨,赤裸裸地便表了忠心,全不像他往日做派。蘇家在早先的奪嫡之爭中,大張旗鼓地站在納蘭瑞身邊的便是蘇嵐一人,就連蘇峻都未曾明確表態,更遑論蘇晉一直是一副冷眼旁觀的模樣。
“安國公。”納蘭瑞亦是含笑看向蘇晉,兩人互動,倒是顯出幾分溫情脈脈的樣子。
“願為君驅馳。”見得首輔重臣如此表態,群臣自然不能無動於衷,皆是又跪倒在地,即便是內裏心思各異,瞧著卻是一片君臣同心的大好局麵。
“都起來吧。”納蘭瑞歎了口氣,“朕啊,隻盼你們將這一腔赤誠,放在這楚國,放在這天下,如此便好。”
“可有奏報?”納蘭瑞瞧著底下神情漸漸平複,便也坐迴龍椅,身子放鬆,可姿態依舊端的板正。
“稟陛下,戶部接雍州奏報,馮仁刺史,請陛下遣宣撫使入雍州,以彰教化。”戶部侍郎沈毅瞧見他爹沈端的神色,便緩緩出列道,“臣觀他奏折寫的含糊,倒是也妄加揣測,許是雍州土地清查,遇上了些許阻力。”
“阻力自然是會有的,畢竟,此事還會觸及不少人的利益。”一直也是保持沉默的玄昂開了口,“雍州為先行之地,馮仁此時壓力自然也不小,朝廷既然有此決心,隻要不吝力量,全傾全力地支持馮仁便是。馮仁要什麽,朝廷能給,那便給就是了。”
“馮仁若問陛下要軍隊,敢問太尉給還是不給?”沈端授意沈毅堂上言及此事,本就是妥協的姿態,瞧著玄昂如此姿態,倒是又是言語上一刺,轉瞬氣氛便針鋒相對起來。
“陛下的軍隊,自然是陛下裁決。”玄昂搖了搖頭,仍是微笑著,“我也不過是,支持陛下派個宣撫使去,沈大人難道不是此意?”
“臣確實認為派個宣撫使時所應當。”沈毅冷哼一聲,卻到底不是意氣用事的年紀,刺了玄昂一句,便也就不再糾纏,麵向納蘭瑞,便道,“隻是,請陛下妥善抉擇,何人為好?”
“諸位大人,覺得何人可擔此重任?”納蘭瑞的語氣溫和,周身威勢隨著溫潤笑意而收斂,倒又是往日那副翩翩君子,端方清貴的模樣,“如沈尚書所言,此人關鍵,必得妥善選擇才是。”
這宣撫使自然關鍵,若是成事,朝廷括隱少說還有個五年七年才能結束,這期間之內,這位宣撫使不出意外,便會一直春風得意。隻是,括隱此事,如何容易,若是沒有真才實學的人,甭說功勞搶不到,便是全身而退,也不是什麽容易的事情。
這話音剛落,倒是有不少人,一齊將目光落在鄭氏父子身上。鄭家家主這一脈,已是四代單傳,鄭家在世家中地位又高,故而這鄭家獨子曆來論尊貴,便是世家頭一份的。因而,這種衝在前頭的活,也曆來多落在鄭家身上。
納蘭瑞目光亦在鄭彧身上掃過一圈,鄭彧瞧見這目光,倒是咧開嘴,露出個笑容來。他本就是率直性子,又生的一雙溫柔多情的桃花眼,這個表情做出來,便是叫納蘭瑞亦是不由自主地微微一笑,搖了搖頭。
潛邸之時,納蘭瑞便與鄭彧頗為親厚,自然知道,這事,並非鄭彧所長,亦不可用他頂在前頭。隻是,鄭鐸年長,若到了壓陣之時,當真是極好的人選。不過,這樣的一張王牌,此時,還不到打出來的時候。
括隱攸關重大,這宣撫使自然要從實力雄厚的世家之中擇選一人,大興黨雖是也立足朝堂多年,可當此時,卻也是摻和不進來。因而,大興黨的一眾文臣,便自在一旁瞧著這大小世家彼此爭鬥勾結,倒也是不亦樂乎。
太府謝眺乃是大興一黨魁首般的人物,出身清流,卻得列九卿,而他長子謝文亦在這一輪的人事拔擢之中,成為納蘭瑞的中書舍人,此人政治上的建樹,便可見一斑。事涉括隱,他為太府,角色倒也重要。
“陛下,臣以為,這宣撫使,應從戶部出人。”謝眺微微一笑,便出列道,神色恭謙,並不直視納蘭瑞。
隻他話音剛落,便覺一道銳利目光落在肩上,不做他想,亦知這是沈端。若從戶部出人,那自然是由戶部侍郎出任宣撫使最為合適。
戶部本有侍郎兩位,一個出身清流,乃是國子監祭酒韓讓的父親,已然致仕;另一個便是李成浩,亦是死了。如今便從吏部將沈毅調出,填上了一個空缺。如今局麵雖是父子把持戶部,但確實穩住了戶部局麵,未曾出半點差錯,而另一個侍郎的位子,玄汐本有謀算,可橫生枝節,他自個跑到了高州去做督軍,因而便空了下來。
故而,若是戶部出人,自然就落在沈毅頭上。且不說,沈毅對於戶部諸事,也是剛剛上手,便是沈家自己,也是被括隱的大戶。單是叫沈家支持括隱,自然無可厚非,沈端便是天大的委屈,也隻能忍著。可是,叫沈家自己括自己的隱,這般強人所難,就未免太陰狠了點。
“太上皇時候,便有中書舍人持皇帝符節,招撫納叛。皆因,中書舍人,乃是天子近臣,簡達帝心,也可使下頭民情,上達天聽。故而臣以為,遣中書舍人亦可。”沈端冷冷瞧了太府謝眺一眼,拱了拱道。
皇帝雖有三個中書舍人,可蘇城專司中書,片刻不離天子左右;喬安禕如今代天子駐曄白鹿書院,協助喬安亭進行這一年一度的書院薦拔。如今能出京的可唯獨隻有謝文一人,沈端這般說,自然就是在迴敬謝眺方才那一番言論。
“說起這位招撫納叛的中書舍人,朕也有印象。”納蘭瑞對底下這一番口舌官司,卻是連句話都懶得給,亦是瞧也未瞧,倒是含笑瞧著玄昂,“便是太尉大人吧,彼時您,年不過二十四歲,可謂是英雄出少年啊。”(未完待續。)
蘇晉這話,已然說的頗為露骨,赤裸裸地便表了忠心,全不像他往日做派。蘇家在早先的奪嫡之爭中,大張旗鼓地站在納蘭瑞身邊的便是蘇嵐一人,就連蘇峻都未曾明確表態,更遑論蘇晉一直是一副冷眼旁觀的模樣。
“安國公。”納蘭瑞亦是含笑看向蘇晉,兩人互動,倒是顯出幾分溫情脈脈的樣子。
“願為君驅馳。”見得首輔重臣如此表態,群臣自然不能無動於衷,皆是又跪倒在地,即便是內裏心思各異,瞧著卻是一片君臣同心的大好局麵。
“都起來吧。”納蘭瑞歎了口氣,“朕啊,隻盼你們將這一腔赤誠,放在這楚國,放在這天下,如此便好。”
“可有奏報?”納蘭瑞瞧著底下神情漸漸平複,便也坐迴龍椅,身子放鬆,可姿態依舊端的板正。
“稟陛下,戶部接雍州奏報,馮仁刺史,請陛下遣宣撫使入雍州,以彰教化。”戶部侍郎沈毅瞧見他爹沈端的神色,便緩緩出列道,“臣觀他奏折寫的含糊,倒是也妄加揣測,許是雍州土地清查,遇上了些許阻力。”
“阻力自然是會有的,畢竟,此事還會觸及不少人的利益。”一直也是保持沉默的玄昂開了口,“雍州為先行之地,馮仁此時壓力自然也不小,朝廷既然有此決心,隻要不吝力量,全傾全力地支持馮仁便是。馮仁要什麽,朝廷能給,那便給就是了。”
“馮仁若問陛下要軍隊,敢問太尉給還是不給?”沈端授意沈毅堂上言及此事,本就是妥協的姿態,瞧著玄昂如此姿態,倒是又是言語上一刺,轉瞬氣氛便針鋒相對起來。
“陛下的軍隊,自然是陛下裁決。”玄昂搖了搖頭,仍是微笑著,“我也不過是,支持陛下派個宣撫使去,沈大人難道不是此意?”
“臣確實認為派個宣撫使時所應當。”沈毅冷哼一聲,卻到底不是意氣用事的年紀,刺了玄昂一句,便也就不再糾纏,麵向納蘭瑞,便道,“隻是,請陛下妥善抉擇,何人為好?”
“諸位大人,覺得何人可擔此重任?”納蘭瑞的語氣溫和,周身威勢隨著溫潤笑意而收斂,倒又是往日那副翩翩君子,端方清貴的模樣,“如沈尚書所言,此人關鍵,必得妥善選擇才是。”
這宣撫使自然關鍵,若是成事,朝廷括隱少說還有個五年七年才能結束,這期間之內,這位宣撫使不出意外,便會一直春風得意。隻是,括隱此事,如何容易,若是沒有真才實學的人,甭說功勞搶不到,便是全身而退,也不是什麽容易的事情。
這話音剛落,倒是有不少人,一齊將目光落在鄭氏父子身上。鄭家家主這一脈,已是四代單傳,鄭家在世家中地位又高,故而這鄭家獨子曆來論尊貴,便是世家頭一份的。因而,這種衝在前頭的活,也曆來多落在鄭家身上。
納蘭瑞目光亦在鄭彧身上掃過一圈,鄭彧瞧見這目光,倒是咧開嘴,露出個笑容來。他本就是率直性子,又生的一雙溫柔多情的桃花眼,這個表情做出來,便是叫納蘭瑞亦是不由自主地微微一笑,搖了搖頭。
潛邸之時,納蘭瑞便與鄭彧頗為親厚,自然知道,這事,並非鄭彧所長,亦不可用他頂在前頭。隻是,鄭鐸年長,若到了壓陣之時,當真是極好的人選。不過,這樣的一張王牌,此時,還不到打出來的時候。
括隱攸關重大,這宣撫使自然要從實力雄厚的世家之中擇選一人,大興黨雖是也立足朝堂多年,可當此時,卻也是摻和不進來。因而,大興黨的一眾文臣,便自在一旁瞧著這大小世家彼此爭鬥勾結,倒也是不亦樂乎。
太府謝眺乃是大興一黨魁首般的人物,出身清流,卻得列九卿,而他長子謝文亦在這一輪的人事拔擢之中,成為納蘭瑞的中書舍人,此人政治上的建樹,便可見一斑。事涉括隱,他為太府,角色倒也重要。
“陛下,臣以為,這宣撫使,應從戶部出人。”謝眺微微一笑,便出列道,神色恭謙,並不直視納蘭瑞。
隻他話音剛落,便覺一道銳利目光落在肩上,不做他想,亦知這是沈端。若從戶部出人,那自然是由戶部侍郎出任宣撫使最為合適。
戶部本有侍郎兩位,一個出身清流,乃是國子監祭酒韓讓的父親,已然致仕;另一個便是李成浩,亦是死了。如今便從吏部將沈毅調出,填上了一個空缺。如今局麵雖是父子把持戶部,但確實穩住了戶部局麵,未曾出半點差錯,而另一個侍郎的位子,玄汐本有謀算,可橫生枝節,他自個跑到了高州去做督軍,因而便空了下來。
故而,若是戶部出人,自然就落在沈毅頭上。且不說,沈毅對於戶部諸事,也是剛剛上手,便是沈家自己,也是被括隱的大戶。單是叫沈家支持括隱,自然無可厚非,沈端便是天大的委屈,也隻能忍著。可是,叫沈家自己括自己的隱,這般強人所難,就未免太陰狠了點。
“太上皇時候,便有中書舍人持皇帝符節,招撫納叛。皆因,中書舍人,乃是天子近臣,簡達帝心,也可使下頭民情,上達天聽。故而臣以為,遣中書舍人亦可。”沈端冷冷瞧了太府謝眺一眼,拱了拱道。
皇帝雖有三個中書舍人,可蘇城專司中書,片刻不離天子左右;喬安禕如今代天子駐曄白鹿書院,協助喬安亭進行這一年一度的書院薦拔。如今能出京的可唯獨隻有謝文一人,沈端這般說,自然就是在迴敬謝眺方才那一番言論。
“說起這位招撫納叛的中書舍人,朕也有印象。”納蘭瑞對底下這一番口舌官司,卻是連句話都懶得給,亦是瞧也未瞧,倒是含笑瞧著玄昂,“便是太尉大人吧,彼時您,年不過二十四歲,可謂是英雄出少年啊。”(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