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我現在就去。”金媽媽見著李清芬這樣子,知道自家姑娘下了決心,也不說多話,拿了簪子就快步走了出去。
一路上黑幽幽的,金媽媽急急忙忙走到角門,就見角門開了一小半,被風吹著吱呀吱呀的響,還有幾個人提著燈籠在那邊候著,心中一驚,難道是大夫人料到了李清芬會派人去蘇府求援,所以叫人把門都封死了?
悄悄躲在大樹後邊,金媽媽細心觀察著那些人,想弄清楚他們是些什麽人。
起風了,那些低低的交談聲順著風飄了過來:“其實表小姐倒也可憐。”
“這次有個丫鬟做了替死鬼,不知道下次會不會輪到她,唉……”
“怎麽還不迴來,雖說開春了,大半夜的站在外邊還是有些冷。”一個婆子跺跺腳:“到屋子裏邊躲躲風去!”
聽著這隻言片語,金媽媽心裏有了計較,從大樹後邊閃了出來,手裏握著那支七寶玲瓏簪,朝那扇角門走去。
走得近了,看清了坐在角門旁邊輪夜歇息的那間屋子裏,坐了三個婆子,兩個是孫老太太用慣了的,一個是上夜的婆子。金媽媽這才安定了心神,摸了摸袖子裏收好的那支七寶玲瓏簪,笑著走過去說:“玉蟬這丫頭好一陣沒迴來,我們家姑娘惦記著,叫我去催下。”
那幾個婆子抬起頭來認出是表小姐身邊的媽媽,幾個人心裏都有些惻然,對著金媽媽點點頭道:“金媽媽且去尋尋罷,也勸勸玉蟬,人死不能複生,別太傷心了。”
金媽媽勉強笑了笑:“誰說不是呢。”
佝僂著背,伸出腳,一步踏出了角門,心裏才鬆泛些,等及走遠幾步,已經看不到角門了,腳不沾地的飛跑了起來,生怕自己跑慢了,姑娘就會在孫府遭殃一般。
京城深夜的街道上沒有什麽人,金媽媽一邊跑著,一邊四處張望,心裏也害怕著發生意外情況。可越是害怕,越是會有事情般,就聽身後一陣馬蹄聲傳來,有人大喝一聲:“那婆子,已經過了宵禁時分了,怎麽還兀自在街上奔跑?”
金媽媽心裏暗叫一聲糟糕,方才急著出來,卻忘記了宵禁這碼字事情了。大周朝的律令規定,一更三點敲響暮鼓,禁止出行;五更三點敲響晨鍾後才開禁通行。在二、三、四更在街上行走的,笞打四十下(京城五十下);在一更夜禁後、五更開禁前不久犯夜的,笞打三十下(京城四十下)。疾病、生育、死喪可以通行。
金媽媽站在那裏,手心濕漉漉的,看著後邊幾匹馬跑了過來,馬上的軍士身上穿的是五城兵馬司的服裝。隻得堆起一臉笑道:“幾位官爺,我是鴻臚寺卿府上的,因為有急事,被派去蘇太傅府上,請各位官爺行個方便罷!”
馬上那幾個人看了看金媽媽的臉,狐疑的說:“你可有什麽東西證明你是鴻臚寺卿府上的婆子?”
金媽媽茫然的搖了搖頭,什麽東西可以證明?她什麽都沒有帶,除了手裏的七寶玲瓏簪——想到七寶玲瓏簪,金媽媽不禁肉痛,抖抖索索的把那簪子掏了出來:“官爺,這個可以做證明罷?”
雖然肉痛,但總希望著看在這簪子的份上,這幾位官爺能高抬貴手放過她,讓她能安安全全的去蘇府捎個信兒!
那幾個人一見到這簪子,互相使了個眼色,有一個翻身下馬,走上前來,一把捉住了金媽媽的手,哈哈大笑道:“京兆府最近接了件案子,金玉坊前些日子被盜,丟了不少值錢的首飾,你這婆子穿得寒酸,怎麽會有這麽貴重的簪子?定和那失竊案脫不了關係!”
金媽媽大驚失色道:“我真是鴻臚寺卿府上的……”
那軍士劈手奪過那簪子,眯著眼睛看了看說:“這簪子單看外表就知道是上乘貨色,你這個婆子休得狡辯,且去京兆府大牢裏等著明天過堂罷!”
作者有話要說:開始換更新內容了……
倒計時,離重大滴日子還有三天半……
☆、蘇潤璋急人之困
街道上沒有旁人,一片清冷,金媽媽四處張望,也找不到任何能夠幫助她的人,想到在蘇老太太內室隔間裏的李清芬還在急著等她迴去,金媽媽便更覺悲催,一屁股坐在地上,用手拍著地麵,唿天搶地起來:“我們家苦命的姑娘喲!時時刻刻被舅太太算計著,沒得半分安生,今日卻是被逼到死角了,這才派我去向蘇太傅的孫女報信兒!現兒卻因為姑娘交給我的這簪子被當做蟊賊給拿下了,我可憐苦命的姑娘喲!”
那軍士一愣,沒想到這婆子竟然出了這一招,就這般撒潑起來,聽著她哭得傷心,又一口咬定是去給蘇太傅的孫女送信,又怕自己抓錯了人,到時候得罪了蘇太傅府和鴻臚寺卿府,一時間竟然躊躇起來。
金媽媽偷眼看著事情似乎有點轉機,不敢收了眼淚,哭哭啼啼的說:“這位官爺,我真是鴻臚寺卿府上的,現在去蘇太傅府又極要緊的事情,若是官爺一定認為我是賊,可以押著我去蘇太傅府,我先把信兒捎到,再跟你們迴京兆府大牢裏去如何?”
馬上那幾位軍士也翻身下馬,走了過來,猶豫的看著坐在地上的金媽媽,不知該拿她怎麽辦:“不如就按照這婆子說的,先壓了她去蘇太傅府看看?”
說話間,就聽馬蹄“得得”,一匹馬奔了過來,停在他們身邊:“你們是五城兵馬司的罷?在這裏做甚?”
那幾個軍士一看馬上這人,趕緊抱拳施禮:“蘇爺,這婆子犯夜,卻遞了一支簪子想買通我們兄弟幾人,我們覺得她該和金玉坊失竊案脫不了關係,正準備帶她迴京兆府,誰知她口口聲聲說是要去蘇太傅府報信兒……”說到這裏,幾個人連忙住口,這位小爺,不正是蘇太傅府的?自己這麽一說,仿佛在說蘇太傅府是窩藏犯一般,隻得訕訕的停住話頭,偷眼看著馬上這青年男子。
金媽媽雖在撒潑,可卻是留神著四周動靜,聽著來了人心裏便有點希冀,又聽馬上這人話音覺得熟悉,似乎在哪裏聽到過,抬起頭一看,心中大喜,這不是蘇太傅府上的四少爺蘇潤璋嗎?也顧不著自己現在狼狽不堪的模樣,趕緊爬了起來給蘇潤璋磕頭:“蘇四少爺,我是杭州李同知府三姑娘的媽媽……”
蘇潤璋本是夜裏和梁伯韜出去追查北狄人的事情,跑到這裏卻看見五城兵馬司的人正圍著一個婆子舉棋不定,而那婆子則在撒潑打滾,一副不要臉麵豁出去的模樣,心裏便有些不喜,等及跑到前麵,那婆子竟然識得他,自稱是杭州李同知府三姑娘的媽媽——三姑娘?那不就是李清芬嗎?蘇潤璋眼前閃過那纖弱高挑的身影,微帶愁苦的模樣,不禁心頭一動,翻身下馬,關切的問金媽媽:“你家小姐是否姓李名清芬?”
金媽媽連連磕頭:“天可憐見的,遇到了四少爺!合著我家姑娘命裏該有福星的!”說完抬起頭看著蘇潤璋,也不顧自己臉上一塊黑一塊白的:“求四少爺救救我家姑娘!”
蘇潤璋朝旁邊那人一伸手:“簪子拿過來。”
那軍士哪敢說半個不字?趕緊把七寶玲瓏簪遞了過去,蘇潤璋接過來一看,認得這支簪子正是白天李清芬來蘇府戴的,對金媽媽的身份便信了一大半,他關切的把金媽媽扶了起來,和顏悅色道:“媽媽莫著急,三姑娘遇到了什麽麻煩?”
金媽媽見蘇潤璋問得溫存,心裏積了很久的傷心事又被勾了起來,抽抽搭搭的把今晚的事情向蘇潤璋講述了一遍,周圍幾個軍士聽得張口結舌,簡直不敢相信會有這樣的舅母和表哥,蘇潤璋則是聽得捏緊了拳頭,咯咯作響。
“你們幾個繼續去查夜罷,這位媽媽確是鴻臚寺卿府上的。”蘇潤璋盡量把聲音放緩和些:“剛剛聽到的,不許到處亂說,若是毀了李姑娘的閨譽,小心我刀劍無情!”說罷拿出一柄長劍,寒光一閃,冷氣撲麵,那幾位軍士哪敢造次,隻能陪著笑臉道:“蘇爺,你在說什麽呢?我們方才什麽都未聽得。”
蘇潤璋點點頭道:“你們幾個還算機靈,把名字報與我,改天我和兵馬司指揮說說,教他好好提拔下你們!”
那幾個軍士沒曾想今晚竟然突然得了個進身的梯子,如何不歡喜?爭著把名字報了給蘇潤璋,然後騎著馬繼續往前巡夜。
蘇潤璋看了看身邊哭得淒苦的金媽媽,柔聲說:“媽媽莫要著急,我現在就迴蘇府和潤璃妹妹報信,媽媽就不用去了,明日一早我陪潤璃妹妹來孫府接人,你們隻管打點好箱籠等著便是了。”
金媽媽得了這個準信,喜不自勝,趴在地上磕了個頭,爬起來道:“那我先去亂葬崗那邊的火化場找玉蟬,同她一道迴孫府去。”
蘇潤璋點點頭道:“我送媽媽過去,免得又遇著那巡夜的人。”
金媽媽自是感激涕零,跟在蘇潤璋的馬旁,一直走到城北外邊的亂葬崗,還未到那裏,就見火光夾雜著黑煙飄在深寂的夜空,看上去叫人心裏淒涼。走得近了,便見玉蟬跪在那一堆火光之前,手裏拿著一炷香,默默迎風流淚。
“玉蟬。”金媽媽也從旁邊的龕籠裏拿了一炷香跪在那焚燒的火堆前麵:“玉墜丫頭,你該放心的去了,所有的事情姑娘知道了,她會把你帶迴杭州,好好安葬的。”
蘇潤璋站在不遠的地方,靜靜的看著那火勢一點點的小了下來,心裏就像堵著一團東西,憋得不能唿吸一般,想到那深閨裏的李姑娘,竟然生活得如此艱難,不由長歎一聲。什麽時候自己對她有了這樣深刻的印象?許是在杭州,聽五弟說起她家內宅紛爭,她還隻有十一歲的時候就要學著打理內務,幫自己的娘親去爭寵,當時自己就可能上心了吧,總覺得像花朵一般的年紀,怎麽要承受那麽多不堪。
在京城第一次見倒她是在五弟的陶然居,那一天,她根本沒有抬頭看過自己,她的眼神就落在那張雪白的鬆花箋上,那上邊是許仁知寫的一首詩,她拿著舍不得放手一般,連自己走了都沒有注意到。
而今日白天,當她被明珠郡主推下水,許仁知毫不遲疑跳下去救她那一刻,自己站在那裏呆呆的看著他們在池塘裏撲騰,心裏就已經明白,她和自己根本沒有緣分——其實他和她從來也不會有緣分,母親肯定不會把她當做兒媳的人選。
雖然明白這個道理,但還是有一點點不甘心,解下自己的衣裳披在她身上,她似乎一點感覺都沒有,隻是癡癡的看著池塘裏掙紮的許仁知,那眼神關切而焦急,看得他在一旁都妒忌起來,可是自己又能做什麽?方才聽到金媽媽說的事情,他恨不能衝進鴻臚寺卿府,一刀把那二少爺結果了,可他不能這樣做,他不能!
用力的握住手裏的七寶玲瓏簪,蘇潤璋的思緒亂得像個麻團一般,怎麽樣都找不出個頭緒來,看著那邊的火光漸漸熄滅,火光前的人站了起來,他驀然一驚,有一種心事被人窺破的尷尬,翻身上馬飛一般的消失在茫茫夜色裏。
第二日清晨,流霜未去,薄霧如煙,屋簷下麵的鈴鐺被風吹得團團亂轉,發出悅耳的叮咚之聲。含芳小築院門大開,潤璃帶著丫鬟們急急忙忙走了出來。
一路上黑幽幽的,金媽媽急急忙忙走到角門,就見角門開了一小半,被風吹著吱呀吱呀的響,還有幾個人提著燈籠在那邊候著,心中一驚,難道是大夫人料到了李清芬會派人去蘇府求援,所以叫人把門都封死了?
悄悄躲在大樹後邊,金媽媽細心觀察著那些人,想弄清楚他們是些什麽人。
起風了,那些低低的交談聲順著風飄了過來:“其實表小姐倒也可憐。”
“這次有個丫鬟做了替死鬼,不知道下次會不會輪到她,唉……”
“怎麽還不迴來,雖說開春了,大半夜的站在外邊還是有些冷。”一個婆子跺跺腳:“到屋子裏邊躲躲風去!”
聽著這隻言片語,金媽媽心裏有了計較,從大樹後邊閃了出來,手裏握著那支七寶玲瓏簪,朝那扇角門走去。
走得近了,看清了坐在角門旁邊輪夜歇息的那間屋子裏,坐了三個婆子,兩個是孫老太太用慣了的,一個是上夜的婆子。金媽媽這才安定了心神,摸了摸袖子裏收好的那支七寶玲瓏簪,笑著走過去說:“玉蟬這丫頭好一陣沒迴來,我們家姑娘惦記著,叫我去催下。”
那幾個婆子抬起頭來認出是表小姐身邊的媽媽,幾個人心裏都有些惻然,對著金媽媽點點頭道:“金媽媽且去尋尋罷,也勸勸玉蟬,人死不能複生,別太傷心了。”
金媽媽勉強笑了笑:“誰說不是呢。”
佝僂著背,伸出腳,一步踏出了角門,心裏才鬆泛些,等及走遠幾步,已經看不到角門了,腳不沾地的飛跑了起來,生怕自己跑慢了,姑娘就會在孫府遭殃一般。
京城深夜的街道上沒有什麽人,金媽媽一邊跑著,一邊四處張望,心裏也害怕著發生意外情況。可越是害怕,越是會有事情般,就聽身後一陣馬蹄聲傳來,有人大喝一聲:“那婆子,已經過了宵禁時分了,怎麽還兀自在街上奔跑?”
金媽媽心裏暗叫一聲糟糕,方才急著出來,卻忘記了宵禁這碼字事情了。大周朝的律令規定,一更三點敲響暮鼓,禁止出行;五更三點敲響晨鍾後才開禁通行。在二、三、四更在街上行走的,笞打四十下(京城五十下);在一更夜禁後、五更開禁前不久犯夜的,笞打三十下(京城四十下)。疾病、生育、死喪可以通行。
金媽媽站在那裏,手心濕漉漉的,看著後邊幾匹馬跑了過來,馬上的軍士身上穿的是五城兵馬司的服裝。隻得堆起一臉笑道:“幾位官爺,我是鴻臚寺卿府上的,因為有急事,被派去蘇太傅府上,請各位官爺行個方便罷!”
馬上那幾個人看了看金媽媽的臉,狐疑的說:“你可有什麽東西證明你是鴻臚寺卿府上的婆子?”
金媽媽茫然的搖了搖頭,什麽東西可以證明?她什麽都沒有帶,除了手裏的七寶玲瓏簪——想到七寶玲瓏簪,金媽媽不禁肉痛,抖抖索索的把那簪子掏了出來:“官爺,這個可以做證明罷?”
雖然肉痛,但總希望著看在這簪子的份上,這幾位官爺能高抬貴手放過她,讓她能安安全全的去蘇府捎個信兒!
那幾個人一見到這簪子,互相使了個眼色,有一個翻身下馬,走上前來,一把捉住了金媽媽的手,哈哈大笑道:“京兆府最近接了件案子,金玉坊前些日子被盜,丟了不少值錢的首飾,你這婆子穿得寒酸,怎麽會有這麽貴重的簪子?定和那失竊案脫不了關係!”
金媽媽大驚失色道:“我真是鴻臚寺卿府上的……”
那軍士劈手奪過那簪子,眯著眼睛看了看說:“這簪子單看外表就知道是上乘貨色,你這個婆子休得狡辯,且去京兆府大牢裏等著明天過堂罷!”
作者有話要說:開始換更新內容了……
倒計時,離重大滴日子還有三天半……
☆、蘇潤璋急人之困
街道上沒有旁人,一片清冷,金媽媽四處張望,也找不到任何能夠幫助她的人,想到在蘇老太太內室隔間裏的李清芬還在急著等她迴去,金媽媽便更覺悲催,一屁股坐在地上,用手拍著地麵,唿天搶地起來:“我們家苦命的姑娘喲!時時刻刻被舅太太算計著,沒得半分安生,今日卻是被逼到死角了,這才派我去向蘇太傅的孫女報信兒!現兒卻因為姑娘交給我的這簪子被當做蟊賊給拿下了,我可憐苦命的姑娘喲!”
那軍士一愣,沒想到這婆子竟然出了這一招,就這般撒潑起來,聽著她哭得傷心,又一口咬定是去給蘇太傅的孫女送信,又怕自己抓錯了人,到時候得罪了蘇太傅府和鴻臚寺卿府,一時間竟然躊躇起來。
金媽媽偷眼看著事情似乎有點轉機,不敢收了眼淚,哭哭啼啼的說:“這位官爺,我真是鴻臚寺卿府上的,現在去蘇太傅府又極要緊的事情,若是官爺一定認為我是賊,可以押著我去蘇太傅府,我先把信兒捎到,再跟你們迴京兆府大牢裏去如何?”
馬上那幾位軍士也翻身下馬,走了過來,猶豫的看著坐在地上的金媽媽,不知該拿她怎麽辦:“不如就按照這婆子說的,先壓了她去蘇太傅府看看?”
說話間,就聽馬蹄“得得”,一匹馬奔了過來,停在他們身邊:“你們是五城兵馬司的罷?在這裏做甚?”
那幾個軍士一看馬上這人,趕緊抱拳施禮:“蘇爺,這婆子犯夜,卻遞了一支簪子想買通我們兄弟幾人,我們覺得她該和金玉坊失竊案脫不了關係,正準備帶她迴京兆府,誰知她口口聲聲說是要去蘇太傅府報信兒……”說到這裏,幾個人連忙住口,這位小爺,不正是蘇太傅府的?自己這麽一說,仿佛在說蘇太傅府是窩藏犯一般,隻得訕訕的停住話頭,偷眼看著馬上這青年男子。
金媽媽雖在撒潑,可卻是留神著四周動靜,聽著來了人心裏便有點希冀,又聽馬上這人話音覺得熟悉,似乎在哪裏聽到過,抬起頭一看,心中大喜,這不是蘇太傅府上的四少爺蘇潤璋嗎?也顧不著自己現在狼狽不堪的模樣,趕緊爬了起來給蘇潤璋磕頭:“蘇四少爺,我是杭州李同知府三姑娘的媽媽……”
蘇潤璋本是夜裏和梁伯韜出去追查北狄人的事情,跑到這裏卻看見五城兵馬司的人正圍著一個婆子舉棋不定,而那婆子則在撒潑打滾,一副不要臉麵豁出去的模樣,心裏便有些不喜,等及跑到前麵,那婆子竟然識得他,自稱是杭州李同知府三姑娘的媽媽——三姑娘?那不就是李清芬嗎?蘇潤璋眼前閃過那纖弱高挑的身影,微帶愁苦的模樣,不禁心頭一動,翻身下馬,關切的問金媽媽:“你家小姐是否姓李名清芬?”
金媽媽連連磕頭:“天可憐見的,遇到了四少爺!合著我家姑娘命裏該有福星的!”說完抬起頭看著蘇潤璋,也不顧自己臉上一塊黑一塊白的:“求四少爺救救我家姑娘!”
蘇潤璋朝旁邊那人一伸手:“簪子拿過來。”
那軍士哪敢說半個不字?趕緊把七寶玲瓏簪遞了過去,蘇潤璋接過來一看,認得這支簪子正是白天李清芬來蘇府戴的,對金媽媽的身份便信了一大半,他關切的把金媽媽扶了起來,和顏悅色道:“媽媽莫著急,三姑娘遇到了什麽麻煩?”
金媽媽見蘇潤璋問得溫存,心裏積了很久的傷心事又被勾了起來,抽抽搭搭的把今晚的事情向蘇潤璋講述了一遍,周圍幾個軍士聽得張口結舌,簡直不敢相信會有這樣的舅母和表哥,蘇潤璋則是聽得捏緊了拳頭,咯咯作響。
“你們幾個繼續去查夜罷,這位媽媽確是鴻臚寺卿府上的。”蘇潤璋盡量把聲音放緩和些:“剛剛聽到的,不許到處亂說,若是毀了李姑娘的閨譽,小心我刀劍無情!”說罷拿出一柄長劍,寒光一閃,冷氣撲麵,那幾位軍士哪敢造次,隻能陪著笑臉道:“蘇爺,你在說什麽呢?我們方才什麽都未聽得。”
蘇潤璋點點頭道:“你們幾個還算機靈,把名字報與我,改天我和兵馬司指揮說說,教他好好提拔下你們!”
那幾個軍士沒曾想今晚竟然突然得了個進身的梯子,如何不歡喜?爭著把名字報了給蘇潤璋,然後騎著馬繼續往前巡夜。
蘇潤璋看了看身邊哭得淒苦的金媽媽,柔聲說:“媽媽莫要著急,我現在就迴蘇府和潤璃妹妹報信,媽媽就不用去了,明日一早我陪潤璃妹妹來孫府接人,你們隻管打點好箱籠等著便是了。”
金媽媽得了這個準信,喜不自勝,趴在地上磕了個頭,爬起來道:“那我先去亂葬崗那邊的火化場找玉蟬,同她一道迴孫府去。”
蘇潤璋點點頭道:“我送媽媽過去,免得又遇著那巡夜的人。”
金媽媽自是感激涕零,跟在蘇潤璋的馬旁,一直走到城北外邊的亂葬崗,還未到那裏,就見火光夾雜著黑煙飄在深寂的夜空,看上去叫人心裏淒涼。走得近了,便見玉蟬跪在那一堆火光之前,手裏拿著一炷香,默默迎風流淚。
“玉蟬。”金媽媽也從旁邊的龕籠裏拿了一炷香跪在那焚燒的火堆前麵:“玉墜丫頭,你該放心的去了,所有的事情姑娘知道了,她會把你帶迴杭州,好好安葬的。”
蘇潤璋站在不遠的地方,靜靜的看著那火勢一點點的小了下來,心裏就像堵著一團東西,憋得不能唿吸一般,想到那深閨裏的李姑娘,竟然生活得如此艱難,不由長歎一聲。什麽時候自己對她有了這樣深刻的印象?許是在杭州,聽五弟說起她家內宅紛爭,她還隻有十一歲的時候就要學著打理內務,幫自己的娘親去爭寵,當時自己就可能上心了吧,總覺得像花朵一般的年紀,怎麽要承受那麽多不堪。
在京城第一次見倒她是在五弟的陶然居,那一天,她根本沒有抬頭看過自己,她的眼神就落在那張雪白的鬆花箋上,那上邊是許仁知寫的一首詩,她拿著舍不得放手一般,連自己走了都沒有注意到。
而今日白天,當她被明珠郡主推下水,許仁知毫不遲疑跳下去救她那一刻,自己站在那裏呆呆的看著他們在池塘裏撲騰,心裏就已經明白,她和自己根本沒有緣分——其實他和她從來也不會有緣分,母親肯定不會把她當做兒媳的人選。
雖然明白這個道理,但還是有一點點不甘心,解下自己的衣裳披在她身上,她似乎一點感覺都沒有,隻是癡癡的看著池塘裏掙紮的許仁知,那眼神關切而焦急,看得他在一旁都妒忌起來,可是自己又能做什麽?方才聽到金媽媽說的事情,他恨不能衝進鴻臚寺卿府,一刀把那二少爺結果了,可他不能這樣做,他不能!
用力的握住手裏的七寶玲瓏簪,蘇潤璋的思緒亂得像個麻團一般,怎麽樣都找不出個頭緒來,看著那邊的火光漸漸熄滅,火光前的人站了起來,他驀然一驚,有一種心事被人窺破的尷尬,翻身上馬飛一般的消失在茫茫夜色裏。
第二日清晨,流霜未去,薄霧如煙,屋簷下麵的鈴鐺被風吹得團團亂轉,發出悅耳的叮咚之聲。含芳小築院門大開,潤璃帶著丫鬟們急急忙忙走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