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潤璃在此謝過師傅了!”深深拜下,掩去嘴角得意的笑容:師傅說的救命藥丸可是珍貴呢,自己沒功夫,也沒辦法天南海北到處跑,四處搜集那些珍貴藥材來煉製,就這麽輕輕巧巧得了幾丸,真是好福利啊!
☆、多少謎團煙雨中
春日的杭州府大堤一片明媚,太陽已經出來了,氤氳的霧氣早已散淨,河堤兩旁的垂柳經過昨晚的細雨衝洗,在陽光的映射下綠油油的發亮,樹底有不知名的野花在悄悄綻放,隨著微風搖曳,很有惹人憐愛的意味。
這時,河堤上走著兩個年輕公子,身後有仆從牽著馬隨侍。
不錯,這兩位年輕公子就是梁伯韜和蘇潤璋。
“潤璋,你這位堂妹真是出人意表啊。”梁伯韜還是一襲白衫,隻不過不是蜀錦袍子,已經換成了杭州府時下最時新的抽紗繡,在素淨的白色下,隱隱有著山水的紋路:“她竟然會武功?還帶著丫鬟在院子裏修習?不知道暗雲暗雨還會送來什麽令我驚奇的消息呢?”
“我三叔父肯定是不會武功的,昨晚也不見叔叔提起她會武功,這麽說來,我這堂妹確實有點意思!”蘇潤璋也掩飾不住眼中的驚奇。
身後跟隨著的長安長寧露出了一絲鄙夷的神色:那是武功嗎?那是三姑娘教大家的太極!三姑娘說了,練習了這個太極能強身健體,避免生病!連這都不知道,還在說三姑娘出人意表什麽的……唉,原來京城來的人也這麽無知啊!
根本不知道身後的仆從正在腹誹他們,梁伯韜和蘇潤璋欣賞著滿眼春光,悠悠然的在大堤上散步:“出來前聽父親說你叔父為政頗有手段,治下有方,今日看來果然不錯。”
“何以見得?”
“你且看這大堤,修得如此堅固,維護也得當,那下麵的河道疏通……”他頓住了話頭,看了看河堤下麵隱隱綽綽的一群人:“現在不正是春耕時分,怎麽還有這麽多人在外麵疏通河道?”
“是啊,這個時候正是農忙時節,怎麽會有這麽多民工在這裏?”蘇潤璋也訝異了:“虞城,我們且去看看!難道是三叔為了政績竟不顧小民生存之計?”
那確實是一群民工,大家都在認認真真的幹著活,臉上都是愉悅的笑容。
梁伯韜大為驚訝,他還從來沒有看見過哪個服勞役的人臉上會是這樣愉悅的表情——難道蘇知府竟然有什麽高招?
“潤璋,你說這是什麽緣故?”梁伯韜站在離那群民工不遠的地方,很是納悶:“要說是蘇知府強迫他們在農忙時節來服勞役,可那些人臉上都是止不住的笑,這萬萬說不通啊!而且,旁邊連知府衙門的官差都沒有,難道就不怕這些人消極怠工?”
蘇潤璋四處打量了下,轉過頭來看了看站在河堤上和牽著馬的長隨站在一起的長安長寧:“去問問他們?”
梁伯韜搖了搖頭:“不妥,我們還是去問問這些民工罷。”
“請問這位大叔,你們可是為杭州府服役?”
被問話的是一個中年人,年紀大約四十左右,臉上已是飽經歲月的風霜侵蝕,身上的衣服雖然齊整,但還是有幾個補丁,顯示了家境的貧寒。
“是的。”
“可是現在正是農忙時節,你們怎麽有時間出來服役?家中田地荒廢如何是好?”梁伯韜看著中年漢子一臉安閑,並沒有愁苦的神情,實在不解。
“這位公子是外地人吧?”旁邊一個漢子停下手中的活,抬起頭看了看梁伯韜:“家裏的農活擠著時間做完就是,可這裏的活卻不能耽誤了。”
“嘿嘿,是啊是啊。”被問到的那個中年漢子搓了搓手:“這位公子如果沒有什麽要問的,那我就繼續幹活去了。”
“你們都是心甘情願來幹活的?”梁伯韜心裏有如被貓撓了一般,很想知道這個答案。自古民眾就對各種各樣的勞役徭役持反對態度,甚至還經常有逃跑以避免服役的事件發生,可是這裏卻透著古怪,人人安心服役,而且把服役看做頭一份的要緊事!
“我們當然是心甘情願來幹活的,我們謝謝蘇知府和三小姐的大恩大德都來不及,隻不過出點力氣而已,豈敢推辭勞役!”
梁伯韜看了看身邊的蘇潤璋,臉上露出一絲微笑:“林秀,看起來這件事裏還有你那個堂妹的功勞呢!”
“不錯,聽起來是這樣。”
“我們先再四處看看,等著暗雲暗雨來報告下今日搜集到的信息,想來自然會有答案。”
答案很快被知道了。
梁伯韜饒有興趣的挑了下眉毛,看著站在麵前的暗雲和暗雨:“蘇家三小姐那個濟世堂真的看病不收錢?”
“是不收錢,但是病治好以後,那家人必須自己去知府衙門登記服勞役來衝抵診金。她開的這個濟世堂隻收貧寒人家的病患,不給富戶看病,如有富戶一定要上門求醫問藥,那價錢是極貴的,所以杭州城裏的富戶都不往這濟世堂的。”
原來如此。
那些在河堤下忙碌的民眾為何臉上有愉悅的表情,這下終於知道原因了。
“而且,屬下探得蘇府三小姐醫術高超,大家交口稱讚。今日屬下在濟世堂探消息時,就親耳聽到大家都在傳著三小姐救了一個叫狗蛋的小男孩,原本已經死了,然後三小姐一劑藥下去,半個時辰不到就活了!”
流言果然是流言,在流傳的過程中被加了多少料,無人知曉,而聽流言的人又何反應,也是蘇潤璃所料未及的,她根本沒有想到人民群眾撒播流言的力量是如此巨大,也沒有想到自己在杭州民眾心裏已經到了起死迴生的階段,很快就可以進化到白骨生肉的頂級大師了。
“哦?真有此事?”梁伯韜是真的感興趣了:“你快說說有幾分真實性?”
“屬下治病過程沒有見著,但看著那老婦一家的神情和言語,那個叫狗蛋的小男孩是昨日就昏迷了,一直未醒,至於死沒死,屬下並不能確定。”
“就算沒死,能一劑藥就救活,醫術也相當不錯了!”梁伯韜撫掌大笑:“林秀,你們蘇家出人才啊!”
蘇潤璋皺眉看了看笑得舒心的梁伯韜:“難道你還在想著要我堂妹幫聖上去治病?她一個不滿十二歲的孩子,到皇宮給聖上治病,有誰能信服?”
梁伯韜搖了搖頭,一副恨鐵不成鋼的神情:“林秀,你怎麽就如此糊塗呢?你堂妹醫術如此了得,她師傅定然更勝一籌,如果找不到南山隱叟,我們就舉薦了你堂妹的師傅,想來也會藥到病除!”
“但願如此!”蘇潤璋並沒有梁伯韜的樂觀,迴想起出京之時,父親曾把自己喚到書房叮囑千萬要找到南山隱叟:“聖上十多年前就有此病,當年經南山隱叟醫治以後痊愈,你們此次下江南一定要找到他來給聖上治病!”
他知道父親的擔憂,聖上尚未立下太子,朝堂一直就有幾派勢力各自擁護自己屬意的皇子,蘇家是少數純臣,始終中立,可是皇上如果久病不愈,那勢必要被迫站隊了!站哪一邊?
看了看身邊的梁伯韜,武靖侯世子,從小他們就認識,因為祖父文名在外,當年被皇上欽點入皇宮教習皇子們策論之術,所以武靖侯把世子送到蘇府跟祖父來學習,他和梁伯韜年齡相當,性子也相合,就這樣成了好朋友。可是,現在他又有點後悔他們這種親密的關係了!
不為別的,隻為梁伯韜有一位做皇後的姑母!而且這位姑母還生下了四皇子和七公主。
當今聖上有六個皇子,大皇子和二皇子皆是柳德妃所出。
柳德妃是聖上做太子時的宮女,太子剛成年時被指為屋裏人,放在外麵就是俗稱通房丫頭的那種,在太子妃進宮後兩年生了大皇子,然後在太子即位以後不久又生了二皇子。而太子妃,也就是梁伯韜的姑母卻一直生育艱難,直到婚後十多年才生下了四皇子。
如果按照嫡庶有別來說,那麽毫無疑問,四皇子是當之無愧的太子人選。
可是大皇子和二皇子的母親柳德妃,卻經不起外麵有心人的攛掇,竟然真的以為立太子應遵循長幼有序,一心想著大皇子能入主東宮。而三皇子的母親,魏貴妃,出身魏國公府,魏國公府乃是本朝老貴族,和朝內諸多公、侯、伯府都有盤根錯節的姻親關係,身份貴不可言,故朝內也有一派勢力擁戴著三皇子。
☆、多少謎團煙雨中
春日的杭州府大堤一片明媚,太陽已經出來了,氤氳的霧氣早已散淨,河堤兩旁的垂柳經過昨晚的細雨衝洗,在陽光的映射下綠油油的發亮,樹底有不知名的野花在悄悄綻放,隨著微風搖曳,很有惹人憐愛的意味。
這時,河堤上走著兩個年輕公子,身後有仆從牽著馬隨侍。
不錯,這兩位年輕公子就是梁伯韜和蘇潤璋。
“潤璋,你這位堂妹真是出人意表啊。”梁伯韜還是一襲白衫,隻不過不是蜀錦袍子,已經換成了杭州府時下最時新的抽紗繡,在素淨的白色下,隱隱有著山水的紋路:“她竟然會武功?還帶著丫鬟在院子裏修習?不知道暗雲暗雨還會送來什麽令我驚奇的消息呢?”
“我三叔父肯定是不會武功的,昨晚也不見叔叔提起她會武功,這麽說來,我這堂妹確實有點意思!”蘇潤璋也掩飾不住眼中的驚奇。
身後跟隨著的長安長寧露出了一絲鄙夷的神色:那是武功嗎?那是三姑娘教大家的太極!三姑娘說了,練習了這個太極能強身健體,避免生病!連這都不知道,還在說三姑娘出人意表什麽的……唉,原來京城來的人也這麽無知啊!
根本不知道身後的仆從正在腹誹他們,梁伯韜和蘇潤璋欣賞著滿眼春光,悠悠然的在大堤上散步:“出來前聽父親說你叔父為政頗有手段,治下有方,今日看來果然不錯。”
“何以見得?”
“你且看這大堤,修得如此堅固,維護也得當,那下麵的河道疏通……”他頓住了話頭,看了看河堤下麵隱隱綽綽的一群人:“現在不正是春耕時分,怎麽還有這麽多人在外麵疏通河道?”
“是啊,這個時候正是農忙時節,怎麽會有這麽多民工在這裏?”蘇潤璋也訝異了:“虞城,我們且去看看!難道是三叔為了政績竟不顧小民生存之計?”
那確實是一群民工,大家都在認認真真的幹著活,臉上都是愉悅的笑容。
梁伯韜大為驚訝,他還從來沒有看見過哪個服勞役的人臉上會是這樣愉悅的表情——難道蘇知府竟然有什麽高招?
“潤璋,你說這是什麽緣故?”梁伯韜站在離那群民工不遠的地方,很是納悶:“要說是蘇知府強迫他們在農忙時節來服勞役,可那些人臉上都是止不住的笑,這萬萬說不通啊!而且,旁邊連知府衙門的官差都沒有,難道就不怕這些人消極怠工?”
蘇潤璋四處打量了下,轉過頭來看了看站在河堤上和牽著馬的長隨站在一起的長安長寧:“去問問他們?”
梁伯韜搖了搖頭:“不妥,我們還是去問問這些民工罷。”
“請問這位大叔,你們可是為杭州府服役?”
被問話的是一個中年人,年紀大約四十左右,臉上已是飽經歲月的風霜侵蝕,身上的衣服雖然齊整,但還是有幾個補丁,顯示了家境的貧寒。
“是的。”
“可是現在正是農忙時節,你們怎麽有時間出來服役?家中田地荒廢如何是好?”梁伯韜看著中年漢子一臉安閑,並沒有愁苦的神情,實在不解。
“這位公子是外地人吧?”旁邊一個漢子停下手中的活,抬起頭看了看梁伯韜:“家裏的農活擠著時間做完就是,可這裏的活卻不能耽誤了。”
“嘿嘿,是啊是啊。”被問到的那個中年漢子搓了搓手:“這位公子如果沒有什麽要問的,那我就繼續幹活去了。”
“你們都是心甘情願來幹活的?”梁伯韜心裏有如被貓撓了一般,很想知道這個答案。自古民眾就對各種各樣的勞役徭役持反對態度,甚至還經常有逃跑以避免服役的事件發生,可是這裏卻透著古怪,人人安心服役,而且把服役看做頭一份的要緊事!
“我們當然是心甘情願來幹活的,我們謝謝蘇知府和三小姐的大恩大德都來不及,隻不過出點力氣而已,豈敢推辭勞役!”
梁伯韜看了看身邊的蘇潤璋,臉上露出一絲微笑:“林秀,看起來這件事裏還有你那個堂妹的功勞呢!”
“不錯,聽起來是這樣。”
“我們先再四處看看,等著暗雲暗雨來報告下今日搜集到的信息,想來自然會有答案。”
答案很快被知道了。
梁伯韜饒有興趣的挑了下眉毛,看著站在麵前的暗雲和暗雨:“蘇家三小姐那個濟世堂真的看病不收錢?”
“是不收錢,但是病治好以後,那家人必須自己去知府衙門登記服勞役來衝抵診金。她開的這個濟世堂隻收貧寒人家的病患,不給富戶看病,如有富戶一定要上門求醫問藥,那價錢是極貴的,所以杭州城裏的富戶都不往這濟世堂的。”
原來如此。
那些在河堤下忙碌的民眾為何臉上有愉悅的表情,這下終於知道原因了。
“而且,屬下探得蘇府三小姐醫術高超,大家交口稱讚。今日屬下在濟世堂探消息時,就親耳聽到大家都在傳著三小姐救了一個叫狗蛋的小男孩,原本已經死了,然後三小姐一劑藥下去,半個時辰不到就活了!”
流言果然是流言,在流傳的過程中被加了多少料,無人知曉,而聽流言的人又何反應,也是蘇潤璃所料未及的,她根本沒有想到人民群眾撒播流言的力量是如此巨大,也沒有想到自己在杭州民眾心裏已經到了起死迴生的階段,很快就可以進化到白骨生肉的頂級大師了。
“哦?真有此事?”梁伯韜是真的感興趣了:“你快說說有幾分真實性?”
“屬下治病過程沒有見著,但看著那老婦一家的神情和言語,那個叫狗蛋的小男孩是昨日就昏迷了,一直未醒,至於死沒死,屬下並不能確定。”
“就算沒死,能一劑藥就救活,醫術也相當不錯了!”梁伯韜撫掌大笑:“林秀,你們蘇家出人才啊!”
蘇潤璋皺眉看了看笑得舒心的梁伯韜:“難道你還在想著要我堂妹幫聖上去治病?她一個不滿十二歲的孩子,到皇宮給聖上治病,有誰能信服?”
梁伯韜搖了搖頭,一副恨鐵不成鋼的神情:“林秀,你怎麽就如此糊塗呢?你堂妹醫術如此了得,她師傅定然更勝一籌,如果找不到南山隱叟,我們就舉薦了你堂妹的師傅,想來也會藥到病除!”
“但願如此!”蘇潤璋並沒有梁伯韜的樂觀,迴想起出京之時,父親曾把自己喚到書房叮囑千萬要找到南山隱叟:“聖上十多年前就有此病,當年經南山隱叟醫治以後痊愈,你們此次下江南一定要找到他來給聖上治病!”
他知道父親的擔憂,聖上尚未立下太子,朝堂一直就有幾派勢力各自擁護自己屬意的皇子,蘇家是少數純臣,始終中立,可是皇上如果久病不愈,那勢必要被迫站隊了!站哪一邊?
看了看身邊的梁伯韜,武靖侯世子,從小他們就認識,因為祖父文名在外,當年被皇上欽點入皇宮教習皇子們策論之術,所以武靖侯把世子送到蘇府跟祖父來學習,他和梁伯韜年齡相當,性子也相合,就這樣成了好朋友。可是,現在他又有點後悔他們這種親密的關係了!
不為別的,隻為梁伯韜有一位做皇後的姑母!而且這位姑母還生下了四皇子和七公主。
當今聖上有六個皇子,大皇子和二皇子皆是柳德妃所出。
柳德妃是聖上做太子時的宮女,太子剛成年時被指為屋裏人,放在外麵就是俗稱通房丫頭的那種,在太子妃進宮後兩年生了大皇子,然後在太子即位以後不久又生了二皇子。而太子妃,也就是梁伯韜的姑母卻一直生育艱難,直到婚後十多年才生下了四皇子。
如果按照嫡庶有別來說,那麽毫無疑問,四皇子是當之無愧的太子人選。
可是大皇子和二皇子的母親柳德妃,卻經不起外麵有心人的攛掇,竟然真的以為立太子應遵循長幼有序,一心想著大皇子能入主東宮。而三皇子的母親,魏貴妃,出身魏國公府,魏國公府乃是本朝老貴族,和朝內諸多公、侯、伯府都有盤根錯節的姻親關係,身份貴不可言,故朝內也有一派勢力擁戴著三皇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