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怨你,你個潑婦,生不出來我就休了你。”
……
一個腦袋剃得光光的孩子坐到布筐裏,聽到兩個大人吵鬧,他咿啊大叫,拍著小腦袋喝彩。誰聲音大,他就給誰鼓掌加油,誰氣勢弱了,他就怔怔看著,好像在嘲笑。停下來看熱鬧的人增多,他就在布筐裏又踮又墩,小模樣靈動討喜。
沈妍正在喝茶,聽到下人稟報,她放聲大笑,一口水嗆住,她劇烈咳嗽,差點背過氣去。沒等咳嗽平息,她就跑出來,想看看那一對半活寶。
“小寶貝,你太可愛了。”沈妍不理會吵鬧的大人,抱起布筐的孩子,又親又吻。小孩子看了看吵鬧的大人,噘了噘嘴,一頭紮進沈妍懷中。
“我們找你來評理,你先聽我說,別理他。”金財神和蕭水葳一人攬住沈妍一隻胳膊,異口同聲,連語氣都一模一樣,好像提前商量好一樣。
“行了,你們倆誰也別說了,我聽明白了,你們一個不怨一個。男的嫌女的生不出女兒,女的說男的種兒不好,誰都有道理。”沈妍甩開他們的手,抱著孩子走了幾步,又迴頭說:“你們迴去接著生,活到老、生到老,堅持不懈,能生不出女兒嗎?這個小寶貝歸我養了,你們連生活費都不用負擔,送客。”
“活到老、生到老,有道理。”兩人又是異口同聲。
不等兩個人多說,沈妍就抱著孩子進了內院,兩個人也被仆人請出去了。
金財神和蕭水葳的兒子比大毛二毛小兩個月,沈妍給他取了小名叫四毛。詔哥兒工作量加重了,大毛二毛為爭奪對四毛的控製權,大戰已成了家常便飯。
西魏使臣來賀大秦皇朝新皇登基之喜,呈上兩國建交的國書,又遞上西魏皇上為皇長子求親的書信。左琨要求娶沈婉,沈婉也樂意,眾人當然皆大歡喜。
沈婉出生在慧寧公主和沈承榮成親之後,即使沈承榮現在生死不明,她也不能改姓沐。經曆了很多事,也磨練了她的性子,她也不象以前那麽任性了。
左琨和沈婉的婚期訂在明年二月,慧寧公主處於半最隱狀態,為沈婉操辦婚事的任務就落在了沈妍肩上。沈婉和左琨的婚事關係到兩國,由禮部官員按例操持,左占和薩蓉過來準備迎親之事,沈妍和他們事事溝通,備嫁也很輕鬆。
送走瑞雪飄飛,迎接柳綠河開,轉眼冬去春來,處處暖意盎然。
皇上晉封沈婉為婉陽長公主,讓她以公主的身份和親西魏國,下嫁西魏皇長子。左琨在大秦皇朝為質之期未到,她不必遠嫁西魏,但又不能嫁到質子府。於是,皇上就把原承恩伯府改成公主府,賜給沈婉,讓沈婉和左琨居住。
西魏國和大秦皇朝正式建交,西魏皇後親自來參加長子的婚禮,而大秦的皇後親自為沈婉送嫁。寶馬香車繞城一圈,紅妝彩禮綿延數十裏,盛大的規模和排場可見一斑。一時間,這場風光的婚禮成為人們爭相議論的話題。
偌大的京城,除了沈婉和左琨的婚禮,還有一個讓人們熱議感慨的話題。江東省少年才子王憶在江東省秋闈中頭名解元,在京城的春闈會試,他又中了頭名會元。看了他的答卷,太學的夫子們都說若他正常發揮,今年的狀元非他莫屬。
會試的成績出來之後,皇上就把王憶召到禦書房垂問,王憶的治國馭民之道頗得皇上讚譽。得此人才,皇上很高興,當即就要把端怡長公主賜婚於王憶。
端怡長公主的生母原是徐皇後的陪嫁丫頭,得先皇寵幸,生下一女。先皇登基沒多久,她的生母就病逝了,她由徐皇後撫養長大。當今皇上的生母也是宮女,與端怡長公主有同命相憐,當今皇上對她比對先皇其他女兒要好得多。
王憶的曾祖做過小官,後來被罷官還鄉,一家人就以耕種為生。王憶在鄉間長大,父母皆喪,獨身一人,貧困潦倒,族中親眷都係遠支,與他素無來往。就憑王憶自身的情況,因皇上愛才,要把最喜歡的妹妹賜婚於他,對他來說那真是天空掉下的金餡餅,他的祖宗八代積德,祖墳上冒了青煙、長了白蒿。
可王憶婉拒了皇上的美意,理由是他已定下婚約,未婚妻也獨身一人,年長他五歲。他在禦書房毫不遮掩,稱讚他的未婚妻賢良淑德,以及他與未婚妻的深情厚意,並表明決不相負,令在場的人包括皇上在內都差點跌掉下巴。
不說公主和村姑的身份地位,一個年長五歲的村姑和正值妙齡的公主也是天淵之別。竟然有人拿自己的前途開玩笑,婉拒皇上賜婚,這不是傻子嗎?
有人當即就參了王憶一本,說他目無君主,狂妄自大,奏請取消他參加殿試的資格。也有人支持王憶,認為他不見利忘義,為人坦蕩,是可用之才。皇上認同後者的說法,不但沒治王憶的罪,反而封賞了他,鼓勵他殿試奪魁。
王憶的大名就在京城傳開了,人們對他看法不一,但提到他都不了一番唏噓感慨。因他重視婚約而拒娶公主,人們又想到曾為娶公主而棄發妻、棄婚約的某些人,以他們悲慘的下場警示世人,做人要守信為本,不能見利忘義。
殿試放榜,王憶高中狀元,皇上點他入翰林,又賜他府邸,讓他與未婚妻完婚。可王憶再次拒絕了皇上的美意,他自請迴江東做一個小官,把他的馭民之道用在實處。皇上感慨頗深,點他為海州府六品典正,賜他衣錦還鄉。
新科狀元跨馬遊街,京城萬人空巷,都想一睹新科狀元的風采。沈妍聽說親科狀元諸多事跡,好奇心大盛,遊街隊伍經過勝戰侯府,她爬上梯子,居高臨下觀看。一眼看下去,她淚如泉湧,與新科狀元四目相遇,她痛哭出聲。
王憶就是沈蘊。
一別將近兩年,曾經的翩翩少年長高長大了,他曆經滄桑,白淨的臉留下風塵的印跡,變得粗糙,顯然受了很多苦,還長出了兩撇小胡子。他更名換姓,連家世祖籍都改了,但沈妍還能一眼就認出他,他畢竟曾經與她相依為命。
……
兩年後,金州城外。
一個風塵仆仆的男子佇立在北城外,久久仰望高聳的城門,臉上密布著濃濃的自嘲的笑意。他衣衫破舊,滿身補丁,眼神充滿滄桑,卻不混濁,還很澄靜。
“軒兒、軒兒,嗚嗚……”平氏跌跌撞撞跑出城,朝兒子撲去。
“娘,別哭了,我迴來了。”徐慕軒依舊在笑,卻笑得讓人辛酸。
秦靜喜極而泣,哽咽道:“還以為真要等上十年呢,沒想到……”
“聖上恩準,提前迴來了。”徐慕軒輕歎一聲,對秦靜說:“這兩年辛苦你了。”
“不辛苦,我們有宅子、有莊子,奶奶把大宅子賣了,換了一座小的,又添了一間鋪子。日子過得很富裕,又平靜,少爺再迴來,就圓滿了。”
“圓滿就好,圓滿就好……”徐慕軒把平氏攬在懷中,低頭望天,低語喃喃。
人生哪裏有真正的圓滿?
當年,他離開金州的情景仿佛就在昨天,彼情彼景曆曆在目,激蕩心間。一別十幾年,他經曆了人生的大起大落,又迴到了起點,這或許就是圓滿吧!
……
引鳳山莊門口,兩個粉雕玉琢的小人互相瞪視,張臂伸腿,準備下一場決戰。
“勝戰侯世子,本侯不跟你一般見識,咱們先理後兵,本侯跟你講道理。”
“呸——你還知道講道理?本世子見了你,就是秀才遇上兵,有理說不清。”
“你敢說跟本侯有理講不清?本侯不教訓你,你就不知道馬王爺幾隻眼了。”
“小樣兒,你敢說教訓我?放馬過來。”
煙塵四起絕飛,兩個小人你抓我撓,很快就滾到地上,混戰成了一團。
“怎麽又打起來了?剛給你們換過衣服、洗過澡,奶娘丫頭呢?”慧寧公主皺著一攻苦瓜臉衝進煙灰中,把兩個小人拉起來,怕他們再戰,擋在他們中間。
“奶娘丫頭被我們打發了,正在後山的草叢中找我們呢。”兩人異口同聲迴答,說起耍戲奶娘和丫頭的趣事,兩人笑臉開花,又恢複了哥倆兒好的模樣。
“為什麽又打架?”
“不提也罷,我不跟他一般見識。”兩個人又異口同聲迴答。
……
一個腦袋剃得光光的孩子坐到布筐裏,聽到兩個大人吵鬧,他咿啊大叫,拍著小腦袋喝彩。誰聲音大,他就給誰鼓掌加油,誰氣勢弱了,他就怔怔看著,好像在嘲笑。停下來看熱鬧的人增多,他就在布筐裏又踮又墩,小模樣靈動討喜。
沈妍正在喝茶,聽到下人稟報,她放聲大笑,一口水嗆住,她劇烈咳嗽,差點背過氣去。沒等咳嗽平息,她就跑出來,想看看那一對半活寶。
“小寶貝,你太可愛了。”沈妍不理會吵鬧的大人,抱起布筐的孩子,又親又吻。小孩子看了看吵鬧的大人,噘了噘嘴,一頭紮進沈妍懷中。
“我們找你來評理,你先聽我說,別理他。”金財神和蕭水葳一人攬住沈妍一隻胳膊,異口同聲,連語氣都一模一樣,好像提前商量好一樣。
“行了,你們倆誰也別說了,我聽明白了,你們一個不怨一個。男的嫌女的生不出女兒,女的說男的種兒不好,誰都有道理。”沈妍甩開他們的手,抱著孩子走了幾步,又迴頭說:“你們迴去接著生,活到老、生到老,堅持不懈,能生不出女兒嗎?這個小寶貝歸我養了,你們連生活費都不用負擔,送客。”
“活到老、生到老,有道理。”兩人又是異口同聲。
不等兩個人多說,沈妍就抱著孩子進了內院,兩個人也被仆人請出去了。
金財神和蕭水葳的兒子比大毛二毛小兩個月,沈妍給他取了小名叫四毛。詔哥兒工作量加重了,大毛二毛為爭奪對四毛的控製權,大戰已成了家常便飯。
西魏使臣來賀大秦皇朝新皇登基之喜,呈上兩國建交的國書,又遞上西魏皇上為皇長子求親的書信。左琨要求娶沈婉,沈婉也樂意,眾人當然皆大歡喜。
沈婉出生在慧寧公主和沈承榮成親之後,即使沈承榮現在生死不明,她也不能改姓沐。經曆了很多事,也磨練了她的性子,她也不象以前那麽任性了。
左琨和沈婉的婚期訂在明年二月,慧寧公主處於半最隱狀態,為沈婉操辦婚事的任務就落在了沈妍肩上。沈婉和左琨的婚事關係到兩國,由禮部官員按例操持,左占和薩蓉過來準備迎親之事,沈妍和他們事事溝通,備嫁也很輕鬆。
送走瑞雪飄飛,迎接柳綠河開,轉眼冬去春來,處處暖意盎然。
皇上晉封沈婉為婉陽長公主,讓她以公主的身份和親西魏國,下嫁西魏皇長子。左琨在大秦皇朝為質之期未到,她不必遠嫁西魏,但又不能嫁到質子府。於是,皇上就把原承恩伯府改成公主府,賜給沈婉,讓沈婉和左琨居住。
西魏國和大秦皇朝正式建交,西魏皇後親自來參加長子的婚禮,而大秦的皇後親自為沈婉送嫁。寶馬香車繞城一圈,紅妝彩禮綿延數十裏,盛大的規模和排場可見一斑。一時間,這場風光的婚禮成為人們爭相議論的話題。
偌大的京城,除了沈婉和左琨的婚禮,還有一個讓人們熱議感慨的話題。江東省少年才子王憶在江東省秋闈中頭名解元,在京城的春闈會試,他又中了頭名會元。看了他的答卷,太學的夫子們都說若他正常發揮,今年的狀元非他莫屬。
會試的成績出來之後,皇上就把王憶召到禦書房垂問,王憶的治國馭民之道頗得皇上讚譽。得此人才,皇上很高興,當即就要把端怡長公主賜婚於王憶。
端怡長公主的生母原是徐皇後的陪嫁丫頭,得先皇寵幸,生下一女。先皇登基沒多久,她的生母就病逝了,她由徐皇後撫養長大。當今皇上的生母也是宮女,與端怡長公主有同命相憐,當今皇上對她比對先皇其他女兒要好得多。
王憶的曾祖做過小官,後來被罷官還鄉,一家人就以耕種為生。王憶在鄉間長大,父母皆喪,獨身一人,貧困潦倒,族中親眷都係遠支,與他素無來往。就憑王憶自身的情況,因皇上愛才,要把最喜歡的妹妹賜婚於他,對他來說那真是天空掉下的金餡餅,他的祖宗八代積德,祖墳上冒了青煙、長了白蒿。
可王憶婉拒了皇上的美意,理由是他已定下婚約,未婚妻也獨身一人,年長他五歲。他在禦書房毫不遮掩,稱讚他的未婚妻賢良淑德,以及他與未婚妻的深情厚意,並表明決不相負,令在場的人包括皇上在內都差點跌掉下巴。
不說公主和村姑的身份地位,一個年長五歲的村姑和正值妙齡的公主也是天淵之別。竟然有人拿自己的前途開玩笑,婉拒皇上賜婚,這不是傻子嗎?
有人當即就參了王憶一本,說他目無君主,狂妄自大,奏請取消他參加殿試的資格。也有人支持王憶,認為他不見利忘義,為人坦蕩,是可用之才。皇上認同後者的說法,不但沒治王憶的罪,反而封賞了他,鼓勵他殿試奪魁。
王憶的大名就在京城傳開了,人們對他看法不一,但提到他都不了一番唏噓感慨。因他重視婚約而拒娶公主,人們又想到曾為娶公主而棄發妻、棄婚約的某些人,以他們悲慘的下場警示世人,做人要守信為本,不能見利忘義。
殿試放榜,王憶高中狀元,皇上點他入翰林,又賜他府邸,讓他與未婚妻完婚。可王憶再次拒絕了皇上的美意,他自請迴江東做一個小官,把他的馭民之道用在實處。皇上感慨頗深,點他為海州府六品典正,賜他衣錦還鄉。
新科狀元跨馬遊街,京城萬人空巷,都想一睹新科狀元的風采。沈妍聽說親科狀元諸多事跡,好奇心大盛,遊街隊伍經過勝戰侯府,她爬上梯子,居高臨下觀看。一眼看下去,她淚如泉湧,與新科狀元四目相遇,她痛哭出聲。
王憶就是沈蘊。
一別將近兩年,曾經的翩翩少年長高長大了,他曆經滄桑,白淨的臉留下風塵的印跡,變得粗糙,顯然受了很多苦,還長出了兩撇小胡子。他更名換姓,連家世祖籍都改了,但沈妍還能一眼就認出他,他畢竟曾經與她相依為命。
……
兩年後,金州城外。
一個風塵仆仆的男子佇立在北城外,久久仰望高聳的城門,臉上密布著濃濃的自嘲的笑意。他衣衫破舊,滿身補丁,眼神充滿滄桑,卻不混濁,還很澄靜。
“軒兒、軒兒,嗚嗚……”平氏跌跌撞撞跑出城,朝兒子撲去。
“娘,別哭了,我迴來了。”徐慕軒依舊在笑,卻笑得讓人辛酸。
秦靜喜極而泣,哽咽道:“還以為真要等上十年呢,沒想到……”
“聖上恩準,提前迴來了。”徐慕軒輕歎一聲,對秦靜說:“這兩年辛苦你了。”
“不辛苦,我們有宅子、有莊子,奶奶把大宅子賣了,換了一座小的,又添了一間鋪子。日子過得很富裕,又平靜,少爺再迴來,就圓滿了。”
“圓滿就好,圓滿就好……”徐慕軒把平氏攬在懷中,低頭望天,低語喃喃。
人生哪裏有真正的圓滿?
當年,他離開金州的情景仿佛就在昨天,彼情彼景曆曆在目,激蕩心間。一別十幾年,他經曆了人生的大起大落,又迴到了起點,這或許就是圓滿吧!
……
引鳳山莊門口,兩個粉雕玉琢的小人互相瞪視,張臂伸腿,準備下一場決戰。
“勝戰侯世子,本侯不跟你一般見識,咱們先理後兵,本侯跟你講道理。”
“呸——你還知道講道理?本世子見了你,就是秀才遇上兵,有理說不清。”
“你敢說跟本侯有理講不清?本侯不教訓你,你就不知道馬王爺幾隻眼了。”
“小樣兒,你敢說教訓我?放馬過來。”
煙塵四起絕飛,兩個小人你抓我撓,很快就滾到地上,混戰成了一團。
“怎麽又打起來了?剛給你們換過衣服、洗過澡,奶娘丫頭呢?”慧寧公主皺著一攻苦瓜臉衝進煙灰中,把兩個小人拉起來,怕他們再戰,擋在他們中間。
“奶娘丫頭被我們打發了,正在後山的草叢中找我們呢。”兩人異口同聲迴答,說起耍戲奶娘和丫頭的趣事,兩人笑臉開花,又恢複了哥倆兒好的模樣。
“為什麽又打架?”
“不提也罷,我不跟他一般見識。”兩個人又異口同聲迴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