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家人都站在禦書房外麵,除了徐秉熙、鬆陽郡主、徐慕軒和徐瑞宙,還有孫嬤嬤、唐嫂、唐豆等下人。把在金州伺候平氏和平慕軒的下人帶來,是想讓他們做證。證明汪儀鳳母子當初貧困潦倒、命在旦夕,沒有平氏相救,他們母子早就去見閻王了。若當初沒了命,沈妍還怎麽學習醫術,怎麽開起濟真堂?
沈妍能有今天的成就,離不開平家的恩情照拂。於情於理,她都要感恩迴報平家,而迴報的條件就是給徐家十萬兩銀子、歸還平氏在濟真堂的股份。
巡城衛趙副統領在徐家人和大皇子的授意下,添油加醋,向皇上稟報了向沈妍索要銀錢股份的情況。皇上一聽,大為光火,要不是慧寧公主要親審此事,他又要發作了。憑他處事的智商,再有人挑唆,還不知道又要下什麽聖旨呢。
慧寧公主慢聲細語,“趙副統領,誰讓你到濟真堂搜查、又查封濟真堂的?”
在朝為官的人都知道皇上好糊弄,慧寧公主卻截然不同,沒人敢在她麵前說半個字的謊話。而且,皇上想殺誰,慧寧公主不支持,這人就有活命的機會。慧寧公主要是想讓誰死,哪怕閻王爺不同意,此人都必須要死。
“迴迴迴長公主,沈氏抗旨不遵,蔑視朝廷,隻能……”
“隻能查封濟真堂才能為徐家拿到銀子和股份,對不對?”慧寧公主搖頭冷笑,又問:“趙副統領,濟真堂被查封了,銀子和股份拿到了嗎?”
“迴長公主,沒拿到,沈氏太狡猾,她留下空箱子逃跑了。”
慧寧公主搖頭輕哼,揮了揮手,示意趙副統領退到一邊。沒聽到慧寧公主要處罰他,趙副統領如遇大赦,叩頭謝恩,連皇上都跟著鬆了口氣。
“皇姐,這件事……”聽慧寧公主問了半天,皇上終於明白了一個道理。
沈妍雖是大秦皇朝的子民,她也是濟真堂的大掌事,而濟真堂現在則是楚國金家重點扶持的產業。因為追著沈妍還銀子股份,就查封了濟真堂,這肯定會惹惱金家。去年徐家人惹惱了金家,慧寧公主自掏腰包補償,這迴就能蒙混過關嗎?
再過幾天,花朝國的使臣就要來了,這時候找金家的麻煩不是給自己挖坑嗎?皇上就是再昏庸,也知道查封了濟真堂,又要麵臨一個比較嚴重的後果。可向沈妍索要銀子和股份的聖旨是他下的,這個坑也隻能他自挖自跳了。
“皇上以為這件事情該怎麽處理?”
“朕、朕認為事情已經鬧到這種地步,不如借此機會把事情梳理清楚,以免日後再因此事滋生事端。”皇上不敢確定自己的想法是否正確,語氣裏充滿試探。
慧寧公主感歎一笑,說:“本宮就說皇上是最聰明的人,他心裏把事情想得很清楚,得罪人的事讓本宮挑頭,他來做好人,讓臣民說他聖明。”
皇上迄今已人到中年,高座龍椅,天天有人溜須拍馬,說什麽的都有,但說他聰明的人卻很少。尤其是慧寧公主這真正聰明的人說他聰明,這褒獎的帽子就戴得太高了。慧寧公主這麽說絕無奉迎之意,這令皇上心裏臉上都樂開了花。
在場的聰明人不少,他們心裏都不得不佩服慧寧公主的禦人之術。慧寧公主能在朝野揚名,不隻憑她狠厲強勢,更有懷柔謙順的睿智。
“皇姐說笑了,朕可不是不敢得罪臣民的皇上。”
徐皇後笑臉柔媚,趕緊說:“臣妾小時候常聽祖母說,皇上是最有準兒的人,別看他遇事不說話,心裏有數,她老人家常說這種人能掌天下、做大事。”
“外祖母也經常取笑朕。”皇上龍心大悅,對徐皇後也溫柔了很多,“瑞雪身體不好,勞累了這麽久,還是先去歇息,朕處理完這件事就去看你。”
“突發瘟疫,臣妾心急如焚,如何能休息?皇上還是讓臣妾分擔一把吧!”
皇上聽徐皇後這麽說,就答應了,誇讚徐皇後,又細心撫慰。徐皇後道謝感慨表決心,不時冷眼掃視龐貴妃,看到龐貴妃無精打采,她心中大快。
大皇子和九皇子都染上了瘟疫,龐貴妃見皇上和徐皇後柔情密意,心裏嫉妒得要死,也不敢多言。若大皇子和九皇子沒了命,她就是再得寵,又有什麽用?
太醫、臣子和宮人見皇上高興了,也都鬆了一口氣,隻要皇上和慧寧公主情緒好,諸事都好辦。就連突發的瘟疫都不算大事,也不值得恐懼了。
慧寧公主目的達到,微微一笑,讓內侍傳徐家人進來。想到徐家人,她又暗暗咬起了牙,徐秉熙和鬆陽郡主一天也不讓她消停。若不因為徐家是她的外祖之家,先太後又讓她和皇上多加照拂,她早就治徐秉熙等人重罪了。
聽到宣詔,徐慕軒讓孫嬤嬤等幾個下人留在外麵,需要時再進去做證。他又同徐秉熙、鬆陽郡主和徐瑞宙互使了眼色,幾人才往正殿裏走去。進到正殿,他們給皇上、慧寧公主、徐皇後和龐貴妃行禮請安後,就垂手側立,等候垂問。
徐秉熙等了一會兒,見皇上和慧寧公主都不說話,心裏著急,又一次下跪行禮,說:“皇上下旨讓沈氏付給徐家十萬兩銀子,並歸還兩成股份,沈氏抗旨不遵,竟然逃跑了。求皇上再下聖旨,緝拿沈氏,替徐家討還一個公道。”
“去年因為索要銀子和股份的事惹惱了金家,鬧得滿城風雨,這次又是怎麽迴事?”沒等皇上說話,慧寧公主就板著臉詢問徐家人。
“迴長公主,沈氏本應支付歸還徐家銀錢股份,而她則恩將仇報,陷徐家於不義。”徐秉熙慷慨陳詞,把沈妍該付徐家銀錢股份的道理證據列得清清楚楚。
慧寧公主笑了笑,沒表態,轉向徐慕軒,問:“徐翰林,你認為呢?”
徐慕軒眼底閃過堅定的陰澀,上前一步,施禮道:“迴公主,此次向沈氏索要銀錢股份正是微臣的意思,徐家就是不為銀錢,隻為公道,也理應討迴。”
“有道理,詳細說來聽聽。”
“迴公主,當年,沈氏與她的母親和弟弟流落金州,窮困潦倒,她的母親又得了重病。沈氏走投無路,賣身救母,家母覺得她孝順,本欲買她做丫頭。可沈氏花言巧語,蠱惑家母,家母心軟,就收她給微臣做了童養媳,連她的母親弟弟一並收留。若不是家母收留,沈氏的母親就要委身客棧掌櫃做小,哪來今日……”
“不可胡言。”徐皇後打斷徐慕軒的話,微微皺眉說:“汪夫人是禦封的三等神勇伯夫人,身份尊貴,所謂英雄不問出處,當年的事無須多提。”
“迴皇後娘娘,微臣所言句句屬實,並非抵毀之言,且皆有人證。若當年不是家母相救,沈氏的母親早就委身販夫走卒,何來今日的尊貴身份?”徐慕軒迴答徐皇後問話的語氣冷漠生硬,似乎根本不把徐皇後的好言相勸放在心上。
徐皇後出身徐家長房,長房與二房雖同屬徐家嫡係一脈,兩房之間卻有很深的隔閡。當今皇上登基之前,徐家二房保禦親王,長房則全力支持當今皇上。
如今,徐家兩房在新一代君主身上又出現了新的分岐。徐家二房已歸入大皇子和龐家一派的陣營中,而長房也要全力支持皇後所出的六皇子上位。徐慕軒深知徐家兩房的矛盾,既然他要娶端華公主,就會與徐皇後等人劃清界限。
“本宮隻是覺得當年的事多說無益,尤其涉及名聲之事。”徐皇後不想跟徐慕軒較真,她知道自己今天不唱主角,有些事她也不過是隨口說說。
龐貴妃見徐皇後吃了癟,哀淒的臉龐流露出笑意,對徐慕軒這個女婿怎麽看怎麽滿意。徐慕軒說汪儀鳳當年的事定會影響項家的清名,而她也因為項家不肯歸入大皇子的陣營而恨透了項家,巴不得把項家也拉下水呢。
“皇上,長公主,妾身有一言不知該不該說?”龐貴妃的語氣柔弱嬌媚。
“欣蓉有話盡管直說。”皇上直接表了態。
龐貴妃掃了慧寧公主一眼,輕聲說:“徐翰林提到汪夫人當年的事,本是一麵之詞,要想把事情說清楚,不如把汪夫人請來。沈姑娘已不見蹤影,此事還需處理,汪夫人是她的親生母親,由汪夫人代她說話也合情合理。”
汪儀鳳代沈妍說話合情合理,代沈妍受罰也在情理之中,誰讓她女兒跑了呢?這就是龐貴妃的如意算盤,罰了汪儀鳳,就等於借機敲打了項家。
沈妍能有今天的成就,離不開平家的恩情照拂。於情於理,她都要感恩迴報平家,而迴報的條件就是給徐家十萬兩銀子、歸還平氏在濟真堂的股份。
巡城衛趙副統領在徐家人和大皇子的授意下,添油加醋,向皇上稟報了向沈妍索要銀錢股份的情況。皇上一聽,大為光火,要不是慧寧公主要親審此事,他又要發作了。憑他處事的智商,再有人挑唆,還不知道又要下什麽聖旨呢。
慧寧公主慢聲細語,“趙副統領,誰讓你到濟真堂搜查、又查封濟真堂的?”
在朝為官的人都知道皇上好糊弄,慧寧公主卻截然不同,沒人敢在她麵前說半個字的謊話。而且,皇上想殺誰,慧寧公主不支持,這人就有活命的機會。慧寧公主要是想讓誰死,哪怕閻王爺不同意,此人都必須要死。
“迴迴迴長公主,沈氏抗旨不遵,蔑視朝廷,隻能……”
“隻能查封濟真堂才能為徐家拿到銀子和股份,對不對?”慧寧公主搖頭冷笑,又問:“趙副統領,濟真堂被查封了,銀子和股份拿到了嗎?”
“迴長公主,沒拿到,沈氏太狡猾,她留下空箱子逃跑了。”
慧寧公主搖頭輕哼,揮了揮手,示意趙副統領退到一邊。沒聽到慧寧公主要處罰他,趙副統領如遇大赦,叩頭謝恩,連皇上都跟著鬆了口氣。
“皇姐,這件事……”聽慧寧公主問了半天,皇上終於明白了一個道理。
沈妍雖是大秦皇朝的子民,她也是濟真堂的大掌事,而濟真堂現在則是楚國金家重點扶持的產業。因為追著沈妍還銀子股份,就查封了濟真堂,這肯定會惹惱金家。去年徐家人惹惱了金家,慧寧公主自掏腰包補償,這迴就能蒙混過關嗎?
再過幾天,花朝國的使臣就要來了,這時候找金家的麻煩不是給自己挖坑嗎?皇上就是再昏庸,也知道查封了濟真堂,又要麵臨一個比較嚴重的後果。可向沈妍索要銀子和股份的聖旨是他下的,這個坑也隻能他自挖自跳了。
“皇上以為這件事情該怎麽處理?”
“朕、朕認為事情已經鬧到這種地步,不如借此機會把事情梳理清楚,以免日後再因此事滋生事端。”皇上不敢確定自己的想法是否正確,語氣裏充滿試探。
慧寧公主感歎一笑,說:“本宮就說皇上是最聰明的人,他心裏把事情想得很清楚,得罪人的事讓本宮挑頭,他來做好人,讓臣民說他聖明。”
皇上迄今已人到中年,高座龍椅,天天有人溜須拍馬,說什麽的都有,但說他聰明的人卻很少。尤其是慧寧公主這真正聰明的人說他聰明,這褒獎的帽子就戴得太高了。慧寧公主這麽說絕無奉迎之意,這令皇上心裏臉上都樂開了花。
在場的聰明人不少,他們心裏都不得不佩服慧寧公主的禦人之術。慧寧公主能在朝野揚名,不隻憑她狠厲強勢,更有懷柔謙順的睿智。
“皇姐說笑了,朕可不是不敢得罪臣民的皇上。”
徐皇後笑臉柔媚,趕緊說:“臣妾小時候常聽祖母說,皇上是最有準兒的人,別看他遇事不說話,心裏有數,她老人家常說這種人能掌天下、做大事。”
“外祖母也經常取笑朕。”皇上龍心大悅,對徐皇後也溫柔了很多,“瑞雪身體不好,勞累了這麽久,還是先去歇息,朕處理完這件事就去看你。”
“突發瘟疫,臣妾心急如焚,如何能休息?皇上還是讓臣妾分擔一把吧!”
皇上聽徐皇後這麽說,就答應了,誇讚徐皇後,又細心撫慰。徐皇後道謝感慨表決心,不時冷眼掃視龐貴妃,看到龐貴妃無精打采,她心中大快。
大皇子和九皇子都染上了瘟疫,龐貴妃見皇上和徐皇後柔情密意,心裏嫉妒得要死,也不敢多言。若大皇子和九皇子沒了命,她就是再得寵,又有什麽用?
太醫、臣子和宮人見皇上高興了,也都鬆了一口氣,隻要皇上和慧寧公主情緒好,諸事都好辦。就連突發的瘟疫都不算大事,也不值得恐懼了。
慧寧公主目的達到,微微一笑,讓內侍傳徐家人進來。想到徐家人,她又暗暗咬起了牙,徐秉熙和鬆陽郡主一天也不讓她消停。若不因為徐家是她的外祖之家,先太後又讓她和皇上多加照拂,她早就治徐秉熙等人重罪了。
聽到宣詔,徐慕軒讓孫嬤嬤等幾個下人留在外麵,需要時再進去做證。他又同徐秉熙、鬆陽郡主和徐瑞宙互使了眼色,幾人才往正殿裏走去。進到正殿,他們給皇上、慧寧公主、徐皇後和龐貴妃行禮請安後,就垂手側立,等候垂問。
徐秉熙等了一會兒,見皇上和慧寧公主都不說話,心裏著急,又一次下跪行禮,說:“皇上下旨讓沈氏付給徐家十萬兩銀子,並歸還兩成股份,沈氏抗旨不遵,竟然逃跑了。求皇上再下聖旨,緝拿沈氏,替徐家討還一個公道。”
“去年因為索要銀子和股份的事惹惱了金家,鬧得滿城風雨,這次又是怎麽迴事?”沒等皇上說話,慧寧公主就板著臉詢問徐家人。
“迴長公主,沈氏本應支付歸還徐家銀錢股份,而她則恩將仇報,陷徐家於不義。”徐秉熙慷慨陳詞,把沈妍該付徐家銀錢股份的道理證據列得清清楚楚。
慧寧公主笑了笑,沒表態,轉向徐慕軒,問:“徐翰林,你認為呢?”
徐慕軒眼底閃過堅定的陰澀,上前一步,施禮道:“迴公主,此次向沈氏索要銀錢股份正是微臣的意思,徐家就是不為銀錢,隻為公道,也理應討迴。”
“有道理,詳細說來聽聽。”
“迴公主,當年,沈氏與她的母親和弟弟流落金州,窮困潦倒,她的母親又得了重病。沈氏走投無路,賣身救母,家母覺得她孝順,本欲買她做丫頭。可沈氏花言巧語,蠱惑家母,家母心軟,就收她給微臣做了童養媳,連她的母親弟弟一並收留。若不是家母收留,沈氏的母親就要委身客棧掌櫃做小,哪來今日……”
“不可胡言。”徐皇後打斷徐慕軒的話,微微皺眉說:“汪夫人是禦封的三等神勇伯夫人,身份尊貴,所謂英雄不問出處,當年的事無須多提。”
“迴皇後娘娘,微臣所言句句屬實,並非抵毀之言,且皆有人證。若當年不是家母相救,沈氏的母親早就委身販夫走卒,何來今日的尊貴身份?”徐慕軒迴答徐皇後問話的語氣冷漠生硬,似乎根本不把徐皇後的好言相勸放在心上。
徐皇後出身徐家長房,長房與二房雖同屬徐家嫡係一脈,兩房之間卻有很深的隔閡。當今皇上登基之前,徐家二房保禦親王,長房則全力支持當今皇上。
如今,徐家兩房在新一代君主身上又出現了新的分岐。徐家二房已歸入大皇子和龐家一派的陣營中,而長房也要全力支持皇後所出的六皇子上位。徐慕軒深知徐家兩房的矛盾,既然他要娶端華公主,就會與徐皇後等人劃清界限。
“本宮隻是覺得當年的事多說無益,尤其涉及名聲之事。”徐皇後不想跟徐慕軒較真,她知道自己今天不唱主角,有些事她也不過是隨口說說。
龐貴妃見徐皇後吃了癟,哀淒的臉龐流露出笑意,對徐慕軒這個女婿怎麽看怎麽滿意。徐慕軒說汪儀鳳當年的事定會影響項家的清名,而她也因為項家不肯歸入大皇子的陣營而恨透了項家,巴不得把項家也拉下水呢。
“皇上,長公主,妾身有一言不知該不該說?”龐貴妃的語氣柔弱嬌媚。
“欣蓉有話盡管直說。”皇上直接表了態。
龐貴妃掃了慧寧公主一眼,輕聲說:“徐翰林提到汪夫人當年的事,本是一麵之詞,要想把事情說清楚,不如把汪夫人請來。沈姑娘已不見蹤影,此事還需處理,汪夫人是她的親生母親,由汪夫人代她說話也合情合理。”
汪儀鳳代沈妍說話合情合理,代沈妍受罰也在情理之中,誰讓她女兒跑了呢?這就是龐貴妃的如意算盤,罰了汪儀鳳,就等於借機敲打了項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