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承榮中狀元、招駙馬,擠身京城新貴之列。錢益以一省同鄉之故登門結交,卻受到冷遇,心存怨懟。偶然之間,他聽來京城做生意的錢家人說起沈承榮在永州的事,他才明白沈承榮不敢結交同鄉的隱衷。
汪儀鳳和沈承榮私訂終身本是家醜,汪孝賢並沒有公然嫁女,兩人的婚事知道的人很少。也該沈承榮成事,汪孝賢的弟子不少,可這十幾年,永州卻沒有一個中舉之人,而彬州本是窮鄉僻壤,更鮮有寒窗苦讀之輩。
錢益讓在永州的家人打聽沈承榮和汪儀鳳的事,掌握了事情的經過。但他不動聲色,還囑咐錢家人不許亂說,最有力的把柄要留到最關鍵的時候。現在,汪儀鳳上京尋夫,而他也有一件大事要求人,隱秘事也該見光了。
“我知道沈承榮是師妹的丈夫,是兩孩子的父親,可他現在貴為駙馬,憑你一人之力難以抗衡。如師妹信任愚兄,不防把整件事情告訴愚兄,最好寫一份手書。愚兄助師妹一臂之力,哪怕鬧到金殿上,也要為師妹討個公道。”
“我怕連累師兄。”汪儀鳳怕累及錢益,但盛情難卻,且錢益一再保證為他們母子出頭申冤,她感動至極,將她和沈承榮的過往及尋親經曆和盤托出。
錢益聽完,滿臉怒氣,拍案而起,高嗬:“真是欺人太甚,還有沒有公理?”
汪儀鳳低聲飲泣,“我是他的原配發妻,可他娶了公主,金枝玉葉不可能為妾,他可以不要我,我隻求他認下兩孩子,可沒想到他竟然連骨肉情都不顧。”
“他派人跟蹤兩孩子,估計是起了殺心,師妹小心為妙。”
“那、那我怎麽辦?我的孩子……”
“師妹莫急,我先送你迴住處,還會派人保護你們。我晚些時候再去聯絡至交好友和禦史言官,明天太子殿下就會收到許多彈劾沈承榮的折子。”
“事情鬧大,不會……”
錢益一臉義憤之色,“師妹放心,惹下的麻煩由愚兄一力承擔。”
千言萬語也難表達汪儀鳳對錢益的感激之情,她哽咽歎息幾聲,同錢益一起離開酒館。看到沈妍匆匆跑來,汪儀風忙迎上去詢問,得知沈妍姐弟無事,她才放心。她讓沈妍給錢益行禮,並簡單說了錢益要為他們討公道的事。
沈妍在駙馬府門口見過錢益,對他並無好感,也不相信錢益會幫他們。她給錢益行了禮,婉拒錢益要送她們迴破廟的美意,叫了一輛馬車送她跟汪儀鳳迴去了。她們的馬車走出一段距離,錢益才使眼色示意隨從跟上她們。
……
沈承榮正跟沈興說話,聽到心腹門人報汪儀鳳跟錢益去了酒館,他又驚又氣。
“駙馬爺,錢益是永州人,與夫人同鄉,他知道那件事就麻煩了。”
“還用你說嗎?”沈承榮掐著額頭挪了幾步,吩咐門人,“去請張先生。”
“駙、駙馬爺,怎麽辦?”沈興很著急,主子有過,奴才會性命不保。
“你去小客棧,先抓住他們,囚禁起來,等我的吩咐行事。”
“是,駙馬爺。”
門人報張先生來了,沈承榮迎上去,譴退門人,猶豫片刻,把事情全部告訴了張先生。張先生雖是讀書人,因受過沈承榮的大恩,遇此事早無是非標準。
沈承榮見張先生皺眉,忙問:“先生認為這件事如何處理?”
“錢益與禦親王一派交好,禦親王由錦鄉侯龐家撐腰,與太子角逐激烈。若禦親王得知此事,定會大做文章,打壓慧寧公主和太子殿下。”
“這個賤人,這時候尋親,想害死我嗎?”沈承榮咬牙切齒,恨汪儀鳳入骨。
“此事雖是駙馬爺的家事,可皇家事即是天下事,公主與太子聲名和前程更重要。依學生之見,駙馬爺應保護汪氏母子安危,他們出事,會被有心人利用。”
沈承榮暗哼一聲,挪動腳步,擰眉思慮。張先生是他的心腹幕僚,為他在朝堂皇家立足獻計頗多,很得他信任。可這次,他不想聽張先生的,禦親王一派利用汪儀鳳母子會激起來軒然大波,可讓他們活著,對他更是後患無窮。
他來到門外,招來門人,說:“告訴沈興,抓住人,立刻處決,不留後患。”
第十三章 刺殺
錢益來到禦親王府大門外,剛遞上貼子,禦親王的心腹孫長史就親自迎出來了。錢益知道這件事很合禦親王的心思,大事將成,異常興奮。
錢家幾代經商,財力豐厚,卻因是商賈而被人看不起。錢益讀書很爭氣,童生、秀才、舉人皆是一試即中,錢氏一族皆以他為傲。最後一關,他就沒那麽順利了,足足考了四次,他才有機會上金殿,名列三甲,賜同進士出身。
考中進士不容易,能得一個肥缺更難,錢益學問並不突出,中了進士十來年,一直在京城晃蕩,卻始終沒得到可心的官職。錢家為他花了大把的銀子,終於搭上禦親王和錦鄉侯龐氏一派,雖說隻是提鞋的小角色,卻也撞到了大運。
皇上和慧寧公主二月離京去了江東,名為踏青遊玩,實則考核官員政績。聽說江東有許多官員落馬,騰出了很多肥缺,錢益就想謀個外放的肥差。吏部由禦親王和龐家把持,錢益送了成堆的銀子,正琢磨近距離討好,機會就來了。
禦親王聽錢益說了沈承榮和汪儀鳳的事,並沒有表現出很大的興趣,隻淡淡一笑,問:“錢大人,聽說你想得一份外放的差事?可有譜了?”
錢益忙施禮,說:“迴王爺,學生無才,還請王爺開恩抬愛”
“你現在是幾品?任何官職?”
“迴王爺,學生現為正七品典簿。”
禦親王笑了笑,說:“不錯,你先迴去吧!孫長史代本王送錢大人。”
錢益見禦親王對他很客氣,也很淡漠,顯然沒把他當自己人。興致勃勃來王府,沒想到熱臉蹭冷臀,他有些不知所以,看到孫長史給他使眼色,他才給禦親王行禮出來。孫長史邊走邊跟他低語,到了王府門口,錢益的臉就笑開了花。
孫長史送錢益迴來,見禦親王正在書房獨坐,臉上表情陰澀森然,忙問:“王爺,那件事如何處理?請王爺明示,奴才去安排。”
“錢益不錯,擅長鑽營,本王很需要這樣的人。”禦親王答非所問。
“王爺慧眼識人,這是錢益的福氣。”
“你知道先皇怎麽評價太子和慧寧公主嗎?”禦親王自問自答:“先皇說慧寧公主文韜武略,是曠世奇才,如果她是男孩,肯定立她為皇太孫。而太子仁厚魯直,若是個女孩,嫁人要嫁人口簡單的家族,怕名門旺族內宅爭鬥太複雜,他會吃虧。先皇總說他們投胎的時候一定弄錯了,應該換一換。”
“先皇英明。”
“慧寧公主巾幗還勝須眉,本事那麽大,可惜命不好,哈哈……她被困在邊郡五六年,清白已失、閨名盡毀,不得不匆匆忙忙嫁給寒門出身的沈承榮。她心高氣傲,以為低嫁萬無一失,誰能想到沈承榮有妻有子,堂堂公主,竟要與鄉野之人做妾,這可是天大的笑話,本王想不笑都不行,哈哈……”
禦親王縱聲大笑,眼裏充滿興災樂禍的刻毒,肢體隨著他的笑聲顫抖。他比慧寧公主僅小三個月,自幼活在慧寧公主強大的陰影裏,嫉妒令他心神欲摧。
“孫長史,你派可靠的人進宮,把這件事告訴母妃,讓她也大笑一場。”
“王爺至孝,奴才這就去吩咐。”
汪儀鳳和沈承榮私訂終身本是家醜,汪孝賢並沒有公然嫁女,兩人的婚事知道的人很少。也該沈承榮成事,汪孝賢的弟子不少,可這十幾年,永州卻沒有一個中舉之人,而彬州本是窮鄉僻壤,更鮮有寒窗苦讀之輩。
錢益讓在永州的家人打聽沈承榮和汪儀鳳的事,掌握了事情的經過。但他不動聲色,還囑咐錢家人不許亂說,最有力的把柄要留到最關鍵的時候。現在,汪儀鳳上京尋夫,而他也有一件大事要求人,隱秘事也該見光了。
“我知道沈承榮是師妹的丈夫,是兩孩子的父親,可他現在貴為駙馬,憑你一人之力難以抗衡。如師妹信任愚兄,不防把整件事情告訴愚兄,最好寫一份手書。愚兄助師妹一臂之力,哪怕鬧到金殿上,也要為師妹討個公道。”
“我怕連累師兄。”汪儀鳳怕累及錢益,但盛情難卻,且錢益一再保證為他們母子出頭申冤,她感動至極,將她和沈承榮的過往及尋親經曆和盤托出。
錢益聽完,滿臉怒氣,拍案而起,高嗬:“真是欺人太甚,還有沒有公理?”
汪儀鳳低聲飲泣,“我是他的原配發妻,可他娶了公主,金枝玉葉不可能為妾,他可以不要我,我隻求他認下兩孩子,可沒想到他竟然連骨肉情都不顧。”
“他派人跟蹤兩孩子,估計是起了殺心,師妹小心為妙。”
“那、那我怎麽辦?我的孩子……”
“師妹莫急,我先送你迴住處,還會派人保護你們。我晚些時候再去聯絡至交好友和禦史言官,明天太子殿下就會收到許多彈劾沈承榮的折子。”
“事情鬧大,不會……”
錢益一臉義憤之色,“師妹放心,惹下的麻煩由愚兄一力承擔。”
千言萬語也難表達汪儀鳳對錢益的感激之情,她哽咽歎息幾聲,同錢益一起離開酒館。看到沈妍匆匆跑來,汪儀風忙迎上去詢問,得知沈妍姐弟無事,她才放心。她讓沈妍給錢益行禮,並簡單說了錢益要為他們討公道的事。
沈妍在駙馬府門口見過錢益,對他並無好感,也不相信錢益會幫他們。她給錢益行了禮,婉拒錢益要送她們迴破廟的美意,叫了一輛馬車送她跟汪儀鳳迴去了。她們的馬車走出一段距離,錢益才使眼色示意隨從跟上她們。
……
沈承榮正跟沈興說話,聽到心腹門人報汪儀鳳跟錢益去了酒館,他又驚又氣。
“駙馬爺,錢益是永州人,與夫人同鄉,他知道那件事就麻煩了。”
“還用你說嗎?”沈承榮掐著額頭挪了幾步,吩咐門人,“去請張先生。”
“駙、駙馬爺,怎麽辦?”沈興很著急,主子有過,奴才會性命不保。
“你去小客棧,先抓住他們,囚禁起來,等我的吩咐行事。”
“是,駙馬爺。”
門人報張先生來了,沈承榮迎上去,譴退門人,猶豫片刻,把事情全部告訴了張先生。張先生雖是讀書人,因受過沈承榮的大恩,遇此事早無是非標準。
沈承榮見張先生皺眉,忙問:“先生認為這件事如何處理?”
“錢益與禦親王一派交好,禦親王由錦鄉侯龐家撐腰,與太子角逐激烈。若禦親王得知此事,定會大做文章,打壓慧寧公主和太子殿下。”
“這個賤人,這時候尋親,想害死我嗎?”沈承榮咬牙切齒,恨汪儀鳳入骨。
“此事雖是駙馬爺的家事,可皇家事即是天下事,公主與太子聲名和前程更重要。依學生之見,駙馬爺應保護汪氏母子安危,他們出事,會被有心人利用。”
沈承榮暗哼一聲,挪動腳步,擰眉思慮。張先生是他的心腹幕僚,為他在朝堂皇家立足獻計頗多,很得他信任。可這次,他不想聽張先生的,禦親王一派利用汪儀鳳母子會激起來軒然大波,可讓他們活著,對他更是後患無窮。
他來到門外,招來門人,說:“告訴沈興,抓住人,立刻處決,不留後患。”
第十三章 刺殺
錢益來到禦親王府大門外,剛遞上貼子,禦親王的心腹孫長史就親自迎出來了。錢益知道這件事很合禦親王的心思,大事將成,異常興奮。
錢家幾代經商,財力豐厚,卻因是商賈而被人看不起。錢益讀書很爭氣,童生、秀才、舉人皆是一試即中,錢氏一族皆以他為傲。最後一關,他就沒那麽順利了,足足考了四次,他才有機會上金殿,名列三甲,賜同進士出身。
考中進士不容易,能得一個肥缺更難,錢益學問並不突出,中了進士十來年,一直在京城晃蕩,卻始終沒得到可心的官職。錢家為他花了大把的銀子,終於搭上禦親王和錦鄉侯龐氏一派,雖說隻是提鞋的小角色,卻也撞到了大運。
皇上和慧寧公主二月離京去了江東,名為踏青遊玩,實則考核官員政績。聽說江東有許多官員落馬,騰出了很多肥缺,錢益就想謀個外放的肥差。吏部由禦親王和龐家把持,錢益送了成堆的銀子,正琢磨近距離討好,機會就來了。
禦親王聽錢益說了沈承榮和汪儀鳳的事,並沒有表現出很大的興趣,隻淡淡一笑,問:“錢大人,聽說你想得一份外放的差事?可有譜了?”
錢益忙施禮,說:“迴王爺,學生無才,還請王爺開恩抬愛”
“你現在是幾品?任何官職?”
“迴王爺,學生現為正七品典簿。”
禦親王笑了笑,說:“不錯,你先迴去吧!孫長史代本王送錢大人。”
錢益見禦親王對他很客氣,也很淡漠,顯然沒把他當自己人。興致勃勃來王府,沒想到熱臉蹭冷臀,他有些不知所以,看到孫長史給他使眼色,他才給禦親王行禮出來。孫長史邊走邊跟他低語,到了王府門口,錢益的臉就笑開了花。
孫長史送錢益迴來,見禦親王正在書房獨坐,臉上表情陰澀森然,忙問:“王爺,那件事如何處理?請王爺明示,奴才去安排。”
“錢益不錯,擅長鑽營,本王很需要這樣的人。”禦親王答非所問。
“王爺慧眼識人,這是錢益的福氣。”
“你知道先皇怎麽評價太子和慧寧公主嗎?”禦親王自問自答:“先皇說慧寧公主文韜武略,是曠世奇才,如果她是男孩,肯定立她為皇太孫。而太子仁厚魯直,若是個女孩,嫁人要嫁人口簡單的家族,怕名門旺族內宅爭鬥太複雜,他會吃虧。先皇總說他們投胎的時候一定弄錯了,應該換一換。”
“先皇英明。”
“慧寧公主巾幗還勝須眉,本事那麽大,可惜命不好,哈哈……她被困在邊郡五六年,清白已失、閨名盡毀,不得不匆匆忙忙嫁給寒門出身的沈承榮。她心高氣傲,以為低嫁萬無一失,誰能想到沈承榮有妻有子,堂堂公主,竟要與鄉野之人做妾,這可是天大的笑話,本王想不笑都不行,哈哈……”
禦親王縱聲大笑,眼裏充滿興災樂禍的刻毒,肢體隨著他的笑聲顫抖。他比慧寧公主僅小三個月,自幼活在慧寧公主強大的陰影裏,嫉妒令他心神欲摧。
“孫長史,你派可靠的人進宮,把這件事告訴母妃,讓她也大笑一場。”
“王爺至孝,奴才這就去吩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