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曼青這才想起,以自己現下的身份,杜伯玉就是自己弟弟,杜含蘭是自己侄女。
“請他們進來罷!”杜曼青吩咐道。
隔了大半個時辰,自有宮女領了杜伯玉夫婦並杜含蘭進來了。
杜伯玉夫婦和杜含蘭一進殿就跪下了,並不敢多看杜曼青一眼,隻顫聲道:“見過太後娘娘!”
“起來說話!”杜曼青打量杜伯玉夫婦,見他們三十多歲的模樣,因激動而手腳發抖,語氣便盡量放柔和了。
“謝過太後娘娘!”杜伯玉自己先站起來,這才敢看向杜曼青,眼眶一下紅了,喊道:“阿姐!”
隔了二十年,杜氏的相貌在杜伯玉的記憶中,已有些模糊,但是當初畫像是他畫出來的,不知不覺,他對杜氏相貌的記憶,便成了畫像中的樣子,再加上祠堂奇景是他親眼所見,因百般堅信,杜曼青便是他的阿姐杜氏。
任氏和杜含蘭也是見過畫像的,且聽杜伯玉再三強調降落的女神就是杜氏,這會抬眼去看,見杜曼青相貌果然和畫像一般無二,一時也激動萬分。
杜曼青見杜伯玉眼睛泛紅,這麽喊了她一聲,不由自主就應了,眼眶也微紅起來,脫口道:“你老了!”
杜伯玉以袖擦淚,道:“阿姐卻是舊時模樣。”杜伯玉自有千言萬語要問杜曼青,可是臨了,卻不知道要從何說起。
杜曼青也知道他肯定有疑問,因讓他們坐下,這才道:“我降落凡間時,記憶已被洗掉,忘記了舊事,為何會降落等,一概記不起來。還是你喊我一聲阿姐,我才記起來,你是阿弟。”
杜伯玉一聽便道:“阿姐迴來便好,記不記得舊事,並不緊要。”
姐弟兩人說了一會兒話,任氏候著機會,這才插嘴道:“太後娘娘,讓含蘭留在宮中服侍您罷!”
咳,以前看電視劇,那些太後娘娘最喜歡將自己侄女許配給自己兒子了。這位任氏這樣說,莫非是?杜曼青抬眼看杜含蘭,見自家這位侄女大餅臉,胖腰身,一臉憨厚老實,不由糾結起來,我家皇帝兒子怪俊的,硬塞一個這樣的皇後給他,不大好吧?
作者有話要說: 更新!
☆、第 7 章
任氏見杜曼青看一眼杜含蘭,且不忙應承,隻若有所思的模樣,不由大急,一時壯膽道:“太後娘娘,含蘭粗笨,但若能在太後娘娘身邊服侍著,沾點仙氣,總是,總是......”
杜曼青一想也是,自己是姑姑,論理自然要照應侄女一些。杜含蘭若能跟在自己身邊一段時間,過後縱不能做皇後,但也一定能找到一門好親事的。任氏這是愛女心切,想為女兒鋪後路。
杜伯玉卻是想著,杜曼青初降落人間,又失了記憶,身邊怎能沒有自己人?女兒雖粗笨些,若能跟在杜曼青身邊,卻是多一雙眼睛,聊勝於無。因道:“阿姐,您便讓含蘭留下罷!”
杜曼青聽著杜伯玉的話,分辨出他是好意,因含笑道:“既這樣,便讓含蘭留下罷!”
杜伯玉和任氏一聽大喜,忙讓杜含蘭上前謝恩。
杜曼青示意杜含蘭起來,拉了她的手看一眼,笑道:“這孩子也合我的眼緣,你們放心去罷!”
杜伯玉和任氏自是歡喜,又謝了恩,這才告辭。
送走杜氏夫婦,杜含蘭便過去給杜曼青捶背。
在家裏時,任氏就跟杜含蘭說了,不管外間傳聞什麽,不管別人說什麽,反正太後娘娘就是她親姑姑,是血親,不用怵不用怕,隻要好好服侍孝敬就行。
杜含蘭性子直爽,被任氏灌輸了半天,到了杜曼青跟前時,果然一心一意把她當嫡親姑姑看待,一時也不怵,手腳利索的服侍起來。
杜曼青見杜含蘭雖胖,五官卻耐看,且性子直,倒也有幾分喜歡她,因開口問她一些杜家之事。
杜氏之父原是落第秀才,鬱鬱不得誌。及後,杜氏被選去服侍慕容匡,又育了兒子,自有官府中人去提攜杜家。雖杜氏後來亡故了,但皇後薑氏還是著人照應著杜家。杜氏的弟弟杜伯玉也得到資助,一路讀書參加科考。至慕容珪登位,略略提攜,杜伯玉也就進朝為官了。他這裏得誌,原在京城連著宗的杜氏族人也上門認了親,更有遠嫁來京的遠房族姑等,頻頻和杜家來往起來。
杜含蘭說著,又補充道:“聽阿爹說,因祖父祖母隻育了姑姑和阿爹兩人,當年得知姑姑去世,祖父祖母就病了,拖了幾年,也就去了。現阿爹知道姑姑迴來了,自歡喜無限。”
杜含蘭把杜曼青視作嫡親的親人,自把心腹話全告訴了她。杜曼青聽著,心裏有些微的內疚,同時又溫暖燙貼著。
兩人說著話,妙心進來稟道:“太後娘娘,皇上來了!”
她話音才落,慕容珪已是進了殿,含笑問候了杜曼青。
杜曼青應了一句,轉頭見杜含蘭呆站在自己旁邊,並不曉得要上前拜見慕容珪,不由暗搖頭,咳一聲道:“含蘭,見過皇上罷!”
杜含蘭這才迴過神來,慌成一團,手足無措上前福下去道:“含蘭見過皇上!”
杜曼青在旁邊看得分明,杜含蘭一張臉已變成西紅柿的顏色,雙手發抖著,分分鍾會暈倒的感覺。
杜曼青不忍心再看,喊妙心道:“扶含蘭下去罷!”
妙心會意,早上前架住杜含蘭,扶了她下去。
慕容珪看看杜含蘭的背影,再看看杜曼青,語氣就有些微妙,“是杜伯玉的女兒?”
杜曼青糾正他道:“她是你舅舅的女兒,論起來,就是你表妹。”
慕容珪坐到杜曼青身邊,眼角瞥一下她道:“母後天人之姿,但這位杜娘子,看著卻......”明白朕的意思了罷?朕是不會看中什麽表妹的,母後千萬不要亂來。
杜曼青笑眯眯看慕容珪一眼,偏不接話,隻問道:“皇上過來,有事麽?”
慕容珪這才想起自己是來討要墨寶的,因道:“母後賜了妙心一幅墨寶,妙心獻給了皇姐,兒子看著墨寶眼紅呢,請母後也賜兒子一幅。”
杜曼青未及說話,就見慕容珪已是站到案前,左手執袖,右手已是端出硯台,迴頭道:“兒子給母後磨墨!”
杜曼青見他這架勢,知道自己不寫是不行了,一時道:“罷了,讓秋晴來磨墨罷!”
慕容珪擺手道:“兒子難得服侍母後,讓兒子磨墨就好。”說著朝秋晴等人一揮手。
秋晴突然聰慧起來,心領神會,朝幾位宮女使眼色,領她們下去了。
慕容珪磨了墨,轉過案角,又去給香爐添香餅。他拿香筷撥香灰,挾了香餅進去,忙忙碌碌的。
杜曼青坐到案前,抬眼看慕容珪,見他換了朝服,現身上穿的是一件不知道什麽料子的紅袍,往香爐前這麽一站,自然有了紅袖添香的味道,一時看著他的背影,暗暗欣賞:咱家皇帝兒子身姿好生挺拔,瞧著賞心悅目喲!
慕容珪添好香,一迴頭,正好撞上杜曼青欣賞的眼神,一時心跳,俊臉微紅,隻掩飾著失態,淡笑道:“這是玉蘭香,母後可喜歡?”
“喜歡!”杜曼青瞧見慕容珪俊臉有可疑的暗紅,以為他被香爐熏著了,擺手道:“別站香爐前了,小心熏壞了。”
“是!”慕容珪見杜曼青關心他,心裏突然喜滋滋,又繞過案角,站到杜曼青跟前,執袖磨起墨來。
杜曼青見慕容珪殷勤,也略略感動,有個孝順的皇帝兒子真好呀!她感歎一下,凝神細想,想寫一首慈母愛兒的詞,想了半天,隻記得一首《遊子吟》,感覺現在寫不大切題,再想了一迴,想不起別的好詞來,隻好再竊蘇軾另一首詞寫上。
不怪杜曼青呀,有一段時間,她想把自己修成智慧與美貌並存的佳人,狠下功夫背了一通詩詞,對蘇軾的詩詞記憶猶新呢!
慕容珪待杜曼青寫完,顧不得看她的字,隻默念著詞,念完擊掌讚道:“好詞!”
杜曼青補充道:“是蘇軾寫的。”
慕容珪遲疑一下,終是問道:“母後跟蘇軾很熟?”不是說洗掉記憶了麽?怎麽記得蘇軾,記得他寫的詞呢?
杜曼青對上慕容珪的眼神,一下也感覺自己話中有漏洞,趕緊補漏道:“雖洗掉了記憶,但還有零星殘存。”
慕容珪一聽,會意一笑道:“虧得如此,母後才記得兒子。”
母子說著話,卻有內侍報進來,說是驃騎將軍石顧行求見。
石顧行之父,便是老將軍石威。
慕容珪朝內侍道:“宣!”
石顧行很快就進來了,忙忙行禮拜見杜曼青和慕容珪道:“給太後娘娘和皇上請安!”
“免了,坐下說話!”慕容珪示意石顧行坐下。
杜曼青待石顧行微一抬頭,卻是吃一驚。
石顧行國字臉,濃眉大眼,英武不凡,瞧著,卻極像她的前男友石某。
杜曼青大學讀的,本來是表演係,畢業時,男友石某極力反對她當演員,理由是演員要上位,多數會被潛,他不能接受這樣的女友。杜曼青當時陷在情網中,前思後想,便放棄了理想,轉而去私企當助理,領取微薄的工資。不料她當助理不過小半年,石某便提出分手。沒多久,杜曼青便得知,石某和其公司內的太子女在談戀愛。
杜曼青之父原是某個行業的富商,當年和石某之父合作做生意,兩家交好,她和石某,也算是青梅竹馬。她大學未畢業時,杜父便因生意失敗,受不了打擊,一病去世。杜母跟了另一位富商走了。家裏剩下一些產業,全部被叔伯們以各種名份瓜分掉。杜曼青當時是溫室中的花朵,無法和叔伯們爭家產,還是石某之父出頭,才為她爭了一幢房子和一筆大學費用。正因這樣,石某移懷別戀時,杜曼青雖恨,到底還是沒去質問他,隻咬牙過自己的生活。
如今突然在古代看見一個跟石某相貌肖似的男子,杜曼青萬千情緒湧上心頭,感慨萬端。
石顧行也感覺到杜曼青的注視,他也是親眼見過祠堂奇景的,自也深信杜曼青是女神下凡,這會略緊張,隻掩飾著,稟道:“太後娘娘下凡後,京城民眾皆相信太後娘娘便是女神下凡,是要護佑南周國的。但京城四大門閥,暗地裏卻調查太後娘娘的來曆,不肯相信此事。甚至妄自猜測,說太後娘娘降落之事,是皇上所安排。為的,是要借此鎮壓他們。”
“何為四大門閥?”杜曼青開口問道。
慕容珪便為杜曼青解答。
當年,太祖領著四位心腹武將打江山,這四位武將,便是呂家、李家、王家、常家。後來立國,太祖封了四位武將為侯,甚至從四位武將家中選了小娘子進宮為妃。時日飛逝,太祖駕崩,新帝登基。那時四大武將勢力更廣,已成為京城四大門閥。新帝為了籠絡他們,自也選取了他們家的小娘子進宮為妃,甚至立其中一人為皇後。到了慕容匡這一代,依然選了這四家的女兒進宮為妃,但皇後,立的卻是另一個世族之家薑家的女兒薑氏。
慕容匡駕崩後,四大門閥認為慕容珪勢弱,必然要依仗他們,選他們家的小娘子為後,以鞏固地位。不想慕容珪以守孝為名,遲遲不立後不選妃。現時天降女神太後,女神又親近杜家,看著似乎想從杜家選皇後,四大門閥自然急了。
石顧行補充道:“四大門閥之首,便是如今朝中的四大侍郎。吏部侍郎呂良、戶部侍郎李佑孫、禮部侍郎王程、刑部侍郎常合敬。”
石顧行聲音低沉好聽,杜曼青不知不覺,視線又投在他臉上。
石顧行正好抬眼,視線落入杜曼青眼眸內,瞬間,一顆心狂跳起來,俊臉赤紅。
慕容珪眼角一抬,見得此景,莫名有了惱意,不動聲色站了起來,用身子半擋住杜曼青的視線,不讓她看石顧行,且第一次覺得,石顧行長了一張討厭的臉。
作者有話要說: 祝大家馬年快樂,馬到功成,順心順意!
ps:開年就更新了哦~
☆、第 8 章
南周國立國一百多年,四大門閥在京城中,也就威風了一百多年。這次慕容珪到杜氏祠堂中祭拜生母杜氏,四大門閥為首的四大侍郎,隨行的隻有禮部侍郎王程,餘者三大侍郎卻是借故未隨行。
在外間紛傳天降女神之際,四大侍郎聚首在王程家中,讓王程再三迴憶當時看到的情景。
王程當時目睹奇景,被震憾得說不出話來,當時自是相信,那是女神下凡。但後來幾天經另外三位不在場的侍郎分析疑點,終是動搖了信心,轉而疑惑所謂天降女神,其實是慕容珪安排的一出好戲。
杜曼青聽石顧行說到這裏,也大致明白了過來,這四大侍郎勢大壓主,慕容珪甚至要容讓他們一兩分的。如今因自己降落,形勢有所變化,皇室人氣高漲,四大侍郎怕皇帝要借此削弱他們勢力,因想尋自己破綻,揭露自己不是女神的事實。
杜曼青淡淡一笑道:“真金不怕火煉,隻管讓他們去查,不必相攔。”
石顧行忙應了,因看時候不早,便告退出去。
他出了宮門,正好碰上嚴承恩也出了宮,兩人便站住說了幾句話。
嚴承恩道:“此地說話不方便,且到家下喝杯小酒,也好詳談。”
石顧行點頭應承,隨嚴承恩一同到嚴家。
嚴承恩領著石顧行到書房中,待丫頭捧了茶退下,這才道:“太後娘娘之事,你怎麽看?”
嚴承恩和石顧行兩人,一文一武,自小便跟在慕容珪身邊,是慕容珪好友兼心腹,私下也無話不說。
石顧行聽得嚴承恩這話,似乎也有所疑惑,因道:“當時祠堂之事,確實作不得假,太後娘娘當是女神無疑。隻是......”
嚴承恩接口道:“沒錯,太後娘娘應該是女神無疑,隻她究竟是不是皇上的生母呢?”
“請他們進來罷!”杜曼青吩咐道。
隔了大半個時辰,自有宮女領了杜伯玉夫婦並杜含蘭進來了。
杜伯玉夫婦和杜含蘭一進殿就跪下了,並不敢多看杜曼青一眼,隻顫聲道:“見過太後娘娘!”
“起來說話!”杜曼青打量杜伯玉夫婦,見他們三十多歲的模樣,因激動而手腳發抖,語氣便盡量放柔和了。
“謝過太後娘娘!”杜伯玉自己先站起來,這才敢看向杜曼青,眼眶一下紅了,喊道:“阿姐!”
隔了二十年,杜氏的相貌在杜伯玉的記憶中,已有些模糊,但是當初畫像是他畫出來的,不知不覺,他對杜氏相貌的記憶,便成了畫像中的樣子,再加上祠堂奇景是他親眼所見,因百般堅信,杜曼青便是他的阿姐杜氏。
任氏和杜含蘭也是見過畫像的,且聽杜伯玉再三強調降落的女神就是杜氏,這會抬眼去看,見杜曼青相貌果然和畫像一般無二,一時也激動萬分。
杜曼青見杜伯玉眼睛泛紅,這麽喊了她一聲,不由自主就應了,眼眶也微紅起來,脫口道:“你老了!”
杜伯玉以袖擦淚,道:“阿姐卻是舊時模樣。”杜伯玉自有千言萬語要問杜曼青,可是臨了,卻不知道要從何說起。
杜曼青也知道他肯定有疑問,因讓他們坐下,這才道:“我降落凡間時,記憶已被洗掉,忘記了舊事,為何會降落等,一概記不起來。還是你喊我一聲阿姐,我才記起來,你是阿弟。”
杜伯玉一聽便道:“阿姐迴來便好,記不記得舊事,並不緊要。”
姐弟兩人說了一會兒話,任氏候著機會,這才插嘴道:“太後娘娘,讓含蘭留在宮中服侍您罷!”
咳,以前看電視劇,那些太後娘娘最喜歡將自己侄女許配給自己兒子了。這位任氏這樣說,莫非是?杜曼青抬眼看杜含蘭,見自家這位侄女大餅臉,胖腰身,一臉憨厚老實,不由糾結起來,我家皇帝兒子怪俊的,硬塞一個這樣的皇後給他,不大好吧?
作者有話要說: 更新!
☆、第 7 章
任氏見杜曼青看一眼杜含蘭,且不忙應承,隻若有所思的模樣,不由大急,一時壯膽道:“太後娘娘,含蘭粗笨,但若能在太後娘娘身邊服侍著,沾點仙氣,總是,總是......”
杜曼青一想也是,自己是姑姑,論理自然要照應侄女一些。杜含蘭若能跟在自己身邊一段時間,過後縱不能做皇後,但也一定能找到一門好親事的。任氏這是愛女心切,想為女兒鋪後路。
杜伯玉卻是想著,杜曼青初降落人間,又失了記憶,身邊怎能沒有自己人?女兒雖粗笨些,若能跟在杜曼青身邊,卻是多一雙眼睛,聊勝於無。因道:“阿姐,您便讓含蘭留下罷!”
杜曼青聽著杜伯玉的話,分辨出他是好意,因含笑道:“既這樣,便讓含蘭留下罷!”
杜伯玉和任氏一聽大喜,忙讓杜含蘭上前謝恩。
杜曼青示意杜含蘭起來,拉了她的手看一眼,笑道:“這孩子也合我的眼緣,你們放心去罷!”
杜伯玉和任氏自是歡喜,又謝了恩,這才告辭。
送走杜氏夫婦,杜含蘭便過去給杜曼青捶背。
在家裏時,任氏就跟杜含蘭說了,不管外間傳聞什麽,不管別人說什麽,反正太後娘娘就是她親姑姑,是血親,不用怵不用怕,隻要好好服侍孝敬就行。
杜含蘭性子直爽,被任氏灌輸了半天,到了杜曼青跟前時,果然一心一意把她當嫡親姑姑看待,一時也不怵,手腳利索的服侍起來。
杜曼青見杜含蘭雖胖,五官卻耐看,且性子直,倒也有幾分喜歡她,因開口問她一些杜家之事。
杜氏之父原是落第秀才,鬱鬱不得誌。及後,杜氏被選去服侍慕容匡,又育了兒子,自有官府中人去提攜杜家。雖杜氏後來亡故了,但皇後薑氏還是著人照應著杜家。杜氏的弟弟杜伯玉也得到資助,一路讀書參加科考。至慕容珪登位,略略提攜,杜伯玉也就進朝為官了。他這裏得誌,原在京城連著宗的杜氏族人也上門認了親,更有遠嫁來京的遠房族姑等,頻頻和杜家來往起來。
杜含蘭說著,又補充道:“聽阿爹說,因祖父祖母隻育了姑姑和阿爹兩人,當年得知姑姑去世,祖父祖母就病了,拖了幾年,也就去了。現阿爹知道姑姑迴來了,自歡喜無限。”
杜含蘭把杜曼青視作嫡親的親人,自把心腹話全告訴了她。杜曼青聽著,心裏有些微的內疚,同時又溫暖燙貼著。
兩人說著話,妙心進來稟道:“太後娘娘,皇上來了!”
她話音才落,慕容珪已是進了殿,含笑問候了杜曼青。
杜曼青應了一句,轉頭見杜含蘭呆站在自己旁邊,並不曉得要上前拜見慕容珪,不由暗搖頭,咳一聲道:“含蘭,見過皇上罷!”
杜含蘭這才迴過神來,慌成一團,手足無措上前福下去道:“含蘭見過皇上!”
杜曼青在旁邊看得分明,杜含蘭一張臉已變成西紅柿的顏色,雙手發抖著,分分鍾會暈倒的感覺。
杜曼青不忍心再看,喊妙心道:“扶含蘭下去罷!”
妙心會意,早上前架住杜含蘭,扶了她下去。
慕容珪看看杜含蘭的背影,再看看杜曼青,語氣就有些微妙,“是杜伯玉的女兒?”
杜曼青糾正他道:“她是你舅舅的女兒,論起來,就是你表妹。”
慕容珪坐到杜曼青身邊,眼角瞥一下她道:“母後天人之姿,但這位杜娘子,看著卻......”明白朕的意思了罷?朕是不會看中什麽表妹的,母後千萬不要亂來。
杜曼青笑眯眯看慕容珪一眼,偏不接話,隻問道:“皇上過來,有事麽?”
慕容珪這才想起自己是來討要墨寶的,因道:“母後賜了妙心一幅墨寶,妙心獻給了皇姐,兒子看著墨寶眼紅呢,請母後也賜兒子一幅。”
杜曼青未及說話,就見慕容珪已是站到案前,左手執袖,右手已是端出硯台,迴頭道:“兒子給母後磨墨!”
杜曼青見他這架勢,知道自己不寫是不行了,一時道:“罷了,讓秋晴來磨墨罷!”
慕容珪擺手道:“兒子難得服侍母後,讓兒子磨墨就好。”說著朝秋晴等人一揮手。
秋晴突然聰慧起來,心領神會,朝幾位宮女使眼色,領她們下去了。
慕容珪磨了墨,轉過案角,又去給香爐添香餅。他拿香筷撥香灰,挾了香餅進去,忙忙碌碌的。
杜曼青坐到案前,抬眼看慕容珪,見他換了朝服,現身上穿的是一件不知道什麽料子的紅袍,往香爐前這麽一站,自然有了紅袖添香的味道,一時看著他的背影,暗暗欣賞:咱家皇帝兒子身姿好生挺拔,瞧著賞心悅目喲!
慕容珪添好香,一迴頭,正好撞上杜曼青欣賞的眼神,一時心跳,俊臉微紅,隻掩飾著失態,淡笑道:“這是玉蘭香,母後可喜歡?”
“喜歡!”杜曼青瞧見慕容珪俊臉有可疑的暗紅,以為他被香爐熏著了,擺手道:“別站香爐前了,小心熏壞了。”
“是!”慕容珪見杜曼青關心他,心裏突然喜滋滋,又繞過案角,站到杜曼青跟前,執袖磨起墨來。
杜曼青見慕容珪殷勤,也略略感動,有個孝順的皇帝兒子真好呀!她感歎一下,凝神細想,想寫一首慈母愛兒的詞,想了半天,隻記得一首《遊子吟》,感覺現在寫不大切題,再想了一迴,想不起別的好詞來,隻好再竊蘇軾另一首詞寫上。
不怪杜曼青呀,有一段時間,她想把自己修成智慧與美貌並存的佳人,狠下功夫背了一通詩詞,對蘇軾的詩詞記憶猶新呢!
慕容珪待杜曼青寫完,顧不得看她的字,隻默念著詞,念完擊掌讚道:“好詞!”
杜曼青補充道:“是蘇軾寫的。”
慕容珪遲疑一下,終是問道:“母後跟蘇軾很熟?”不是說洗掉記憶了麽?怎麽記得蘇軾,記得他寫的詞呢?
杜曼青對上慕容珪的眼神,一下也感覺自己話中有漏洞,趕緊補漏道:“雖洗掉了記憶,但還有零星殘存。”
慕容珪一聽,會意一笑道:“虧得如此,母後才記得兒子。”
母子說著話,卻有內侍報進來,說是驃騎將軍石顧行求見。
石顧行之父,便是老將軍石威。
慕容珪朝內侍道:“宣!”
石顧行很快就進來了,忙忙行禮拜見杜曼青和慕容珪道:“給太後娘娘和皇上請安!”
“免了,坐下說話!”慕容珪示意石顧行坐下。
杜曼青待石顧行微一抬頭,卻是吃一驚。
石顧行國字臉,濃眉大眼,英武不凡,瞧著,卻極像她的前男友石某。
杜曼青大學讀的,本來是表演係,畢業時,男友石某極力反對她當演員,理由是演員要上位,多數會被潛,他不能接受這樣的女友。杜曼青當時陷在情網中,前思後想,便放棄了理想,轉而去私企當助理,領取微薄的工資。不料她當助理不過小半年,石某便提出分手。沒多久,杜曼青便得知,石某和其公司內的太子女在談戀愛。
杜曼青之父原是某個行業的富商,當年和石某之父合作做生意,兩家交好,她和石某,也算是青梅竹馬。她大學未畢業時,杜父便因生意失敗,受不了打擊,一病去世。杜母跟了另一位富商走了。家裏剩下一些產業,全部被叔伯們以各種名份瓜分掉。杜曼青當時是溫室中的花朵,無法和叔伯們爭家產,還是石某之父出頭,才為她爭了一幢房子和一筆大學費用。正因這樣,石某移懷別戀時,杜曼青雖恨,到底還是沒去質問他,隻咬牙過自己的生活。
如今突然在古代看見一個跟石某相貌肖似的男子,杜曼青萬千情緒湧上心頭,感慨萬端。
石顧行也感覺到杜曼青的注視,他也是親眼見過祠堂奇景的,自也深信杜曼青是女神下凡,這會略緊張,隻掩飾著,稟道:“太後娘娘下凡後,京城民眾皆相信太後娘娘便是女神下凡,是要護佑南周國的。但京城四大門閥,暗地裏卻調查太後娘娘的來曆,不肯相信此事。甚至妄自猜測,說太後娘娘降落之事,是皇上所安排。為的,是要借此鎮壓他們。”
“何為四大門閥?”杜曼青開口問道。
慕容珪便為杜曼青解答。
當年,太祖領著四位心腹武將打江山,這四位武將,便是呂家、李家、王家、常家。後來立國,太祖封了四位武將為侯,甚至從四位武將家中選了小娘子進宮為妃。時日飛逝,太祖駕崩,新帝登基。那時四大武將勢力更廣,已成為京城四大門閥。新帝為了籠絡他們,自也選取了他們家的小娘子進宮為妃,甚至立其中一人為皇後。到了慕容匡這一代,依然選了這四家的女兒進宮為妃,但皇後,立的卻是另一個世族之家薑家的女兒薑氏。
慕容匡駕崩後,四大門閥認為慕容珪勢弱,必然要依仗他們,選他們家的小娘子為後,以鞏固地位。不想慕容珪以守孝為名,遲遲不立後不選妃。現時天降女神太後,女神又親近杜家,看著似乎想從杜家選皇後,四大門閥自然急了。
石顧行補充道:“四大門閥之首,便是如今朝中的四大侍郎。吏部侍郎呂良、戶部侍郎李佑孫、禮部侍郎王程、刑部侍郎常合敬。”
石顧行聲音低沉好聽,杜曼青不知不覺,視線又投在他臉上。
石顧行正好抬眼,視線落入杜曼青眼眸內,瞬間,一顆心狂跳起來,俊臉赤紅。
慕容珪眼角一抬,見得此景,莫名有了惱意,不動聲色站了起來,用身子半擋住杜曼青的視線,不讓她看石顧行,且第一次覺得,石顧行長了一張討厭的臉。
作者有話要說: 祝大家馬年快樂,馬到功成,順心順意!
ps:開年就更新了哦~
☆、第 8 章
南周國立國一百多年,四大門閥在京城中,也就威風了一百多年。這次慕容珪到杜氏祠堂中祭拜生母杜氏,四大門閥為首的四大侍郎,隨行的隻有禮部侍郎王程,餘者三大侍郎卻是借故未隨行。
在外間紛傳天降女神之際,四大侍郎聚首在王程家中,讓王程再三迴憶當時看到的情景。
王程當時目睹奇景,被震憾得說不出話來,當時自是相信,那是女神下凡。但後來幾天經另外三位不在場的侍郎分析疑點,終是動搖了信心,轉而疑惑所謂天降女神,其實是慕容珪安排的一出好戲。
杜曼青聽石顧行說到這裏,也大致明白了過來,這四大侍郎勢大壓主,慕容珪甚至要容讓他們一兩分的。如今因自己降落,形勢有所變化,皇室人氣高漲,四大侍郎怕皇帝要借此削弱他們勢力,因想尋自己破綻,揭露自己不是女神的事實。
杜曼青淡淡一笑道:“真金不怕火煉,隻管讓他們去查,不必相攔。”
石顧行忙應了,因看時候不早,便告退出去。
他出了宮門,正好碰上嚴承恩也出了宮,兩人便站住說了幾句話。
嚴承恩道:“此地說話不方便,且到家下喝杯小酒,也好詳談。”
石顧行點頭應承,隨嚴承恩一同到嚴家。
嚴承恩領著石顧行到書房中,待丫頭捧了茶退下,這才道:“太後娘娘之事,你怎麽看?”
嚴承恩和石顧行兩人,一文一武,自小便跟在慕容珪身邊,是慕容珪好友兼心腹,私下也無話不說。
石顧行聽得嚴承恩這話,似乎也有所疑惑,因道:“當時祠堂之事,確實作不得假,太後娘娘當是女神無疑。隻是......”
嚴承恩接口道:“沒錯,太後娘娘應該是女神無疑,隻她究竟是不是皇上的生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