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流水派創派祖師是楚人俞伯牙。俞伯牙不但音樂造詣非凡,武功更是卓絕。當年,俞伯牙常在江北龜山修練武功。他習武之餘,經常彈琴自娛。後來,俞伯牙在此遇著鍾子期。俞伯牙彈琴模擬高山,鍾子期說浣琴聲有如巍峨泰山;俞伯牙操琴描述流水,鍾子期說琴聲好比滔滔長江。鍾子期如此諳熟琴聲,實讓俞伯牙歎服不已。自此,他視鍾子期為知音,二人結為至交。其後不久,鍾子期不幸病故,俞伯牙為此傷心不已。他在鍾子期墳前彈奏一曲《高山流水》,表示哀悼。俞伯牙深感知音自此難覓,一曲奏完,便斷弦而去,終身不再彈琴。從此,俞伯牙潛心習練武功,並創建高山流水一派。今漢陽古琴台便是“伯牙彈琴遇子期”遺址,漢陽近郊有個“琴斷口”,據說便是當年伯牙破琴絕弦之地。俞伯牙為人清高,擇徒甚嚴。那“高山流水”一派也有個古怪規矩,每一代都是單傳,門丁不旺。是以它這一派武功雖高,世人卻是知曉甚少。
次日清晨,賤三爺與路拾遺師徒二人早早起床,從鄂州城內出發,乘船渡江,來到漢陽。兩人轉至龜山腳下,便見一雄關屹立。此關名叫鐵門關。
鐵門關始建東漢末年。三國時期,其時吳魏相恃,用兵漢陽(古稱沔口),東吳便設關於此。鐵門關背倚龜山,俯控長江,雄峻險固,易守難攻,曆來均為兵家必爭之地。唐代以後,鐵門關始才成為商賈通道。此時,宋金交兵,其勢如同吳魏相爭,便又有駐軍把守。
經過鐵門關,再行三五裏地,便是賤三爺所居村莊。該村在漢陽琴斷口處,名叫鍾家村。
兩人進村後,徑直迴家。賤三爺屋子在村中山腰之上。屋子左邊不遠處有片桃林,其時已近五月天時,城內桃花早已敗盡,此地處在城郊,林中桃花卻仍是綻放。桃花一簇簇,一團團地,落英繽紛,煞是好看。
路拾遺起先一直鬱鬱寡歡,此時見狀大喜,叫道:“師父,此處真好。”說罷,一時高興,不由得翻了個斤鬥。賤三爺罵道:“算你小子識得風景!不過,你也不至於如此得意忘形吧。”賤三爺哪裏知道,這迴他可是大錯特錯。路拾遺眼見桃花盛放,喜不自勝,那是想到馬上便有桃兒可吃。在他心中卻絲毫未被風景所醉。
當晚,師徒二人簡單洗漱,各自上床休息,一夜倒是無事。
次日清晨,路拾遺正睡得香甜,突覺雙耳一陣疼痛。他睜眼一瞧,隻見賤三爺伸手擰住自己耳朵,正笑眯眯地望著自己道:“你睡得好香!夢裏又遇見何等好事?笑的那麽大聲。趕快起來療傷吧!”
路拾遺聽說療傷,不敢怠慢,連忙洗漱完畢,來到院中。他見賤三爺坐在院中等候,上前給賤三爺請了個安,便站在一邊,靜待賤三爺吩咐。
賤三爺道:“拾遺,你先將碗中湯藥喝下。”路拾遺低頭一瞧,隻見旁邊桌上放著一碗湯藥,正冒著騰騰熱氣。路拾遺也不多問,捧起藥湯一飲而盡。原來,一大清早,趁路拾遺熟睡之機,賤三爺便獨自上山,采些醫治毒傷的草藥,熬製了這碗藥湯。
見路拾遺喝完藥湯,賤三爺又象昨日一樣,給路拾遺療起傷來。一股真氣經“至陽穴”進入路拾遺體內,循著七經八脈走著,路拾遺隻覺全身懶洋洋地如沐春風,周身毛孔似有蒸氣不停冒出,說不出地舒暢。過了一會,路拾遺忽覺得自己好似又置身溫泉裏麵,心中大奇,卻懶得睜眼,猶自閉目享受。又過一會,突覺得天空下起一陣熱雨,“稀稀泠泠”地將他嚇了一跳。他睜眼一瞧,卻見賤三爺大汗淋淋站在身前,罵道:“為你料傷,老子在鬼門關裏走了一遭,你卻在這裏獨自享受!”
路拾遺仔細一瞧,賤三爺渾身上下濕透,跟自己一般無二,兩人就象從水中撈出一般。當下不敢做聲。
接下來幾日,賤三爺在路拾遺喝完藥湯後,都要為他運功療傷。如此數日後,路拾遺的毒傷已被醫好十之八九,餘下隻等身子慢慢恢複。
約摸七日後,賤三爺把路拾遺叫出,將他帶到村外桃林中,道:“拾遺,你的毒傷已愈。從今日起,為師便教你練習武功。武學之道,重在基礎。正所謂:不積矽步,何以至千裏。如今,為師便教你一些武學基礎。”
說完,賤三爺將所教武功演示一遍。路拾遺生性好動,聽說今日便要練習武功,心中大喜。待他瞧完賤三爺所教武功,又不由得大失所望。賤三爺所教武功,隻是武林中常見功夫,諸如:馬步、弓步、歇步和虛步等基本步法,以及一些勾、掌、拳等基本手法。此等招數,路拾遺在鄂州見得多了,心道:“瞧那老家夥療傷本領,似乎武功不賴!今日怎地盡教些尋常東西?莫非倒真是草包?哎,說不得!這兒可是他的地盤,老子初來駕到,理應客隨主便。他媽的,他的地盤自當由他做主,老子今日暫且依他一次。”想到這裏,他心中雖有些失望,卻不再言語。待賤三爺教完,路拾遺便呆在一邊,無精打采練了起來。
一連十餘日,每日裏路拾遺都在依著賤三爺吩咐,練那些武功。他心裏本就極不情願練,時間一長,更覺枯燥。最後幾日,他心中更是將賤三爺罵了無數遍,心中暗自尋思:“路拾遺呀!是可忍,孰不可忍?這老東西占著茅坑不拉屎,分明想誤人子弟!你該出手就應出手,找個機會反出師門吧!”
這日,路拾遺又在桃林中練功。他對那些武功不感興趣,練習起來自然應付。不到一柱香功夫,便被賤三爺嗬斥數次。眼見天色已晚,賤三爺便不再勉強,令他收拾東西迴村。
連日以來,路拾遺在賤三爺處碰得一鼻子灰。此時,他正灰頭灰臉地跟在賤三爺身後朝村中走去。兩人未進村中,村中一條大黃狗搖著尾巴,跑到路拾遺身邊。那狗平日跟著路拾遺,總能吃些骨頭,討得幾分好處。今日,它見路拾遺從村外迴來,立即圍著路拾遺不停打圈,籍此討好路拾遺。路拾遺心情很糟,見那狗兒圍著自己轉個不停,更是大煩。他一抬腳,將那狗兒踢個趔趄。那狗兒從地上爬起,惱羞成怒,衝著路拾遺一通大吠。路拾遺也不示弱,甚至有些惱怒,大聲罵道:“你他媽的,平日老子待你不薄,今日你卻如此翻臉不認人,隻怕連老子姓什麽都不知道。”賤三爺見狀笑道:“拾遺,你倒說說那老子姓什麽?”路拾遺想也未想,答道:“老子當然姓路。”賤三爺哈哈一笑,道:“它老子姓狗,怎地又姓路了?”路拾遺一時語塞,竟無話可答。
此時,那狗仍是大吠不止,路拾遺與賤三爺鬥口失利,轉頭將滿腔怒火對準那隻狗兒。他見那隻狗兒仍是狂吠,認定自己若不出口,隻怕那狗兒以為他是膽怯,說不定日後還要跳到他身上拉屎拉尿。當下,路拾遺立馬還擊,對著狗兒大罵起來,道:“你這畜生,還敢對我大吠大叫,難道還想挨揍麽?馬善被人騎,人善被人欺。老子今個不給你點厲害,你不知道馬王爺有三隻眼!”說罷,他拾起路邊石塊,作勢欲砸那狗兒。盛怒之下,路拾遺也管不得自己到底姓狗還是姓路。那狗兒豈怕他的威脅?仍是大吠不止。如此一來,一人一狗在村中吵得不亦樂乎。
夜裏,路拾遺躺在床上,想起日間種種之事,心中自是忿忿不已,暗道:“這老家夥欺負我倒也罷了,連那狗兒如今也六親不認。這日子沒法過了!簡直沒法過了!”他心中打定主意,明日設法反出師門。想到這裏,他不覺有些得意,心道:“老子曾說過要反出師們。今日,我說道做到,倒也是言出必行!”他本想明日該如何行事,可突覺眼皮一沉,仿佛兩塊巨石掛在眼皮之上,想要睜開眼睛都難。他身子朝牆裏一側,便唿唿沉睡過去。
第二日,路拾遺起床,在屋裏屋外轉了半日,也未見賤三爺蹤影,心中大喜,暗道:“真是天助我也!此時,我不反出師門,更待何時?”想罷,他連忙奔迴房中,收拾些細軟,藏於腋下,走出房外,便慢吞吞朝村外走出。
快出村外,迎麵走來一個三十來歲村婦。那村婦大聲嚷道:“拾遺,你慌慌忙忙地幹嘛?怎地見人不搭理。”路拾遺來村中雖隻短短十來天,卻整日裏胡亂竄門,與村人早已混得亂熟。但他此次出村,哪敢讓外人知曉?是以見到那村婦也沒打聲招唿。他眼見村婦大聲嚷嚷,更是不敢吭聲。
那村婦見路拾遺沒有理他,嘴裏低聲嘟囔道:“這孩子,見人也不打招唿,真不知禮數。”路拾遺低著頭,裝著沒聽見似的朝前走去,腳步卻快了許多。
一出村外,路拾遺拔腳急奔,一迴氣裏行了五六裏地,直累得氣喘籲籲。他見離村已遠,賤三爺說什麽也難以追上,索性坐在地上休息片刻。
路拾遺從包袱中掏出一件衣服,擦盡臉上汗水,心中罵道:“那老東西,真是冤家,老子就是逃走,也要吃上這些苦頭。”罵罷,他抬頭四處望望。這不瞧則已,一瞧他心中大吃一驚!不由得張大嘴巴呆在那兒。隻見前麵轉彎處一棵樹下,坐著一個老者,正躺在地上埋頭大睡。這人不是賤三爺還是誰人?
路拾遺心中暗自叫苦,道:“他好的,說他冤家,當真不假。竟在此地又碰見了他。”此時,他心中一百個後悔,悔不該將賤三爺罵作冤家,不然又如何如此路窄?
路拾遺心中暗想:“我這次逃走,隻能成功,不能失敗。否則,讓這老東西有所察覺,今後焉有機會?唉!說不得,今日隻好退了迴去,以後另覓良機。老子這叫‘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心中想定,路拾遺沿著原路悄悄返迴。
行到半路,忽聽得流水潺潺,更見一條岔道伴著溪水隻通古琴台方向。路拾遺心中大喜,道:“我怎地如此糊塗,竟忘了這條小道。”連忙折身走上小道,直奔江邊。
行了不到一柱香功夫,眼見長江近在眼前,路拾遺大喜。他雖累極,卻仍是強打精神,三步並著兩步朝前趕去。上了江堤,他深吸口氣,縱聲叫了起來,但隨即止聲。原來,賤三爺正坐在堤上,笑嘻嘻地望著路拾遺。這叫他如何叫得出來?路拾遺心中不停暗叫:“苦也,苦也!”這賤三爺惹他不得,又躲他不掉,倒真讓路拾遺苦惱萬分。
路拾遺一時無法,隻得硬著頭皮迎上去。他心想今日隻有曉之以情,向賤三爺講明苦衷,自己在此地如何人生地不熟,又哪能安居樂業,練習武功?這拜師習藝一事隻好作罷,還是讓他老人家另請高明。賤三爺收自己為徒,那是看得起自己,自己當然感激涕零。不過,自己雖心存感激,卻是實難從命。否則,自己如此心不在焉,將來也隻能是有辱師門,吃虧的還是賤三爺。路拾遺隻盼一席話兒能將賤三爺說得心軟,將他就此放迴鄂州。
他滿肚子打的如意算盤,不料剛剛出口,便被賤三爺一口迴絕。賤三爺一把將他抓住,喝令他立即迴村。路拾遺心中大急,道:“師父,你放徒兒迴去。徒兒逢年過節必備上美酒,另加上各色糕點,來村中孝順您老人家。咱們還是一日為師,終身為父!”原來,他見動之以情不成,立即改成誘之以利,想籍此打動賤三爺。
賤三爺哈哈一笑,道:“你他媽的,當老子是傻瓜嗎?老子便是不放你迴去,你這一年三節又少得了麽?放你迴去,那自是大大虧本。”說到此處,賤三爺伸出左手,食指、中指不停擺弄,口中不停念道:“三下五除二,三七二十一,不成不成,老子做的小本生意,本小利薄,這樁生意可虧空不起。你還是隨我迴去吧。”
路拾遺聽罷,心頭火起,一把甩開賤三爺右手,惡狠狠道:“你死拉硬拽地將我弄到這裏,到底居心何在?今日,你不放我迴去,我定與你拚了。”說罷,一低頭,徑自撞向賤三爺。
隻聽“哎呀”一聲,賤三爺應聲倒地。路拾遺見機會難得,撒腿便跑。他才跑出數步,禁不住迴頭看了賤三爺一眼。他見賤三爺躺在地上不動,暗道不好,心想:“莫非師父就此被我撞死?”想到人死後會化做厲鬼,心中大驚,更怕賤三爺未死會將自己拖了迴去,恨不得腳上再生出一對翅膀,好就此遠走高飛。才跑數步,他想到賤三爺平日對自己的諸般好處,一雙腳卻怎麽也邁不出去。
路拾遺心想:“師父平日待我甚好,隻怕就算化成厲鬼,他也不會加害於我。他若是未死,要將我拖迴鍾家村,我一概遵命便是。今日,說什麽也不能將他扔在這裏不管。”想到這兒,他一步步緩緩走了迴去。
走到近前,他瞧見賤三爺仍是一動不動,心中大驚,奔到近前,用手在賤三爺鼻子探探,賤三爺哪裏還有進氣?路拾遺幾次與賤三爺動手,都未討著半分便宜。今日,他與賤三爺動手也是迫不得以。他曉之以情、誘之以利諸般法子均已不靈,隻好動之以武,好迫使賤三爺就範。不料今日竟輕易得手,更讓路拾遺萬料不到的是,那賤三爺竟被他撞死過去。
路拾遺立時大悲,大聲泣道:“師父呀師父!我對你動手,也是一時無奈,誰叫你老人家不放我迴去。師父,你放心,我雖不能為你養老,卻要為你送終。每年清明、七月半,我定要在你墳上燒些紙錢。你老人家放心去吧!”
突聽一聲大笑,賤三爺坐了起來。路拾遺大驚,隻道是賤三爺借屍還魂,來向他索命。他正欲扭頭就跑,背後一隻手將他牢牢抓住。路拾遺奮力一掙,卻哪裏掙紮得脫?
路拾遺大叫一聲,正欲跪地求饒,忽覺抓住自己的手十分溫暖,心道:“這手這般暖和,不像傳說中厲鬼之手那麽冰冷,莫非……”想到這裏,他大著膽子抬頭一瞧,卻見賤三爺正似笑非笑地盯著自己,不覺大喜道:“師父,你老人家沒死麽?”賤三爺笑罵道:“我死那會這麽簡單!你愈是咒我早死,我愈是長命百年。”路拾遺喜急連道:“師父,徒兒不敢。”“哼!算你小子良心不壞。”賤三爺笑罵道。當下,師徒二人迴到鍾家村中。
十餘天後,賤三爺對路拾遺道:“拾遺,你已練了這麽多日,不知武功有何進展?讓為師看看如何?”路拾遺道:“師父,你每日叫我練這些東西,不知究竟有何用處?”賤三爺笑道:“小子,你此言差矣!這些均是各派武學基礎,學會了可是大有裨益。不信,你試試便知。”說罷,賤三爺吩咐路拾遺隨意出招。
這十餘日裏,路拾遺均在練賤三爺那些功夫,心中早已煩悶至極,心中暗道:“這些天來,你教了老子什麽功夫?又叫老子拿什麽打你?今日,老子向你動粗,隻怕還要動些往日老本。”他對賤三爺早就惱怒,總想讓賤三爺出醜。此時,他聞聽此言,心中自是求之不得。隻聽路拾遺大喊道:“那你可當心了!”左腳一抬,使出吃奶力氣,便朝賤三爺下陰踢來。他惱怒賤三爺亂教武功,出腳竟是毫不留情,用的可是在鄂州時常用絕招。他這些日子都在練習武功,多少有些長進。這一腿較之平日迅捷許多。賤三爺大叫一聲“好!”路拾遺見賤三爺身子一沉,右腳朝前一擺,心中暗道:“這分明便是仆步,又有什麽厲害?老子今日定讓你出盡醜兒!”那知路拾遺還未想完,隻聽“撲通”一聲,身子早已摔在地上。讓他萬萬沒有想到的是,賤三爺將他擊到的正是那個仆步。
原來,賤三爺將身一沉,便躲過路拾遺狠命一擊。他右腳腳尖到處,正好踢中路拾遺右腿。路拾遺立足不穩,哪能不四腳朝天,摔倒在地?這個簡單仆步,竟也能守中帶攻,生出如此妙用,一時之間,路拾遺不由得呆了。路拾遺以前與人鬥毆,常用此招襲人,幾是攻無不克,戰無不勝,成為他幾大護身絕招之一。今日,此招在賤三爺麵前,竟是不堪一擊,路拾遺不覺對賤三爺心生幾分敬佩。他從地上爬起,心中奇道:“咦!這老小子倒還真有些本領,莫非以前我錯怪他了?”
賤三爺瞧見路拾遺正自發呆,笑了笑道:“怎麽?你還不服氣麽?倘若不服,你大可再來試試?”路拾遺眼見此時無法製服賤三爺,心道:“常言道:好漢不吃眼前虧。老子一個坑裏怎能連跌兩跤?說什麽我都不能再試。”他心中想到這裏,連忙笑道:“服氣,服氣!師父,徒兒服得五體投地。這再試一事不提也罷。”想到這些簡單地步法,竟能生出如此妙用,他不禁心花怒放,暗道:“以前我倘若學會這些功夫,與那街邊潑皮打架,便不會吃那些冤枉虧了。”
往日,路拾遺在鄂州城內與人鬥毆,常常輸多贏少。他雖是屢戰屢敗,屢敗屢戰,卻是愈戰愈勇。然而,打架輸得太多,畢竟不是十分光彩之事。路拾遺想到今日有此良機,可以練好武功,日後再找那些潑皮打架,那定可旗開得勝、馬到成功,一雪前恥。他想到這裏,心中不由得大喜,早將反出師門一事拋之腦後,練起武來,自是不似往日那般懶散。
轉眼間,又過了十餘日。這日清早,賤三爺把路拾遺叫到身邊。沒等賤三爺說話,路拾遺笑嘻嘻問道:“師父,今日你又要考拾遺麽?你老人家真是五日一小考,十日一大考呀!”賤三爺嗔目嘖道:“就你小子多言!若再多說,為師定讓你再嚐竹筍炒肉味道。”路拾遺一聽,忙道搖手道:“師父,拾遺謹聽您的吩咐,不說便是。”
前些時間,每當路拾遺練功偷懶,賤三爺便用竹條打他屁股。路拾遺將此舉叫作“竹筍炒肉”。見路拾遺不再言語,賤三爺正色道:“拾遺,從今日開始,為師便教你本門拳法。此套拳法名叫高山流水拳,是本門拳法精華,你可要好生練習,不得有半點偷懶。”
說罷,賤三爺便將拳法給路拾遺演示一遍。此套拳法名叫“高山流水拳”,果然是拳如其名。隻見賤三爺足踏八卦,步行九宮,劈、削、推、砍、粘、纏、撞、帶全有,攻守兼備;天、地、風、雷、水、火、山、澤盡藏,剛柔並濟。拳法好生了得!一套“高山流水拳”打將下來,當真是氣如高山,行如流水,直讓路拾遺瞧得目瞪口呆,心中已是叫了無數個“好”。
賤三爺詳細地將拳法要訣說了一遍,便囑咐路拾遺自行練習。
路拾遺拉開架式,照著賤三爺姿勢,便在草地上練了起來。他人極聰明,賤三爺一套拳法使完,他已學會了一半。待賤三爺詳述拳法要決時,他又將要領牢牢記住。遇到不清之處,他便依葫蘆畫瓢,打起拳來倒也有模似樣。賤三爺等他練完,又指點一二。隻是這套拳法極其深奧,路拾遺要領雖是領會,一時之間,融會貫通卻也不易。再練數遍,路拾遺這套“高山流水拳”已頗為神似,引得賤三爺連聲讚道:“好!你這小子,真是孺子可教也!”一席話,直說得路拾遺有些得意。
賤三爺見路拾遺麵露喜色,話鋒一轉道:“你這套拳法雖使得不錯,卻也是形是神非。比如剛才那招‘流水有情’,精要處便是一個‘情’字,要使得婉轉多情一些。你使得太過狠辣,哪有半點情意?再如其後那招‘高山無義’,本是亢奮淩厲招數,要使得威不可擋,你卻力道太弱。這兩招一剛一柔,倘若得其精要,連在一起使出,那是厲害至極!”說罷,賤三爺將路拾遺留在院中自行琢磨練習,自己迴屋休息去了。
此後半天時間,路拾遺將這套拳法練來練去。不知為何,他雖勤奮練習,卻並沒多大長進。晚飯過後,路拾遺便早早上床休息。第二日裏,他再照賤三爺所教法門練習,不覺之間,身手較前日快捷許多。路拾遺大喜不止,忙奔去告知賤三爺。哪知賤三爺聽罷並無嘉許之意,隻是淡淡一笑,道:“這點成績你便沾沾自喜,將來怎地能成大器?”路拾遺本想得到賤三爺誇獎,見賤三爺如此一說,心中甚是失望,憤然想道:“我再苦練兩日,那時定有長足進步,到時看你有何說道。”豈料,在接下來數日裏,路拾遺練功雖是勤奮,卻並無多大長進。直到練了一月以後,一套“高山流水拳”才初有小成。
夏去秋來,路拾遺練習“高山流水拳”,已是半年有餘。在這半年時間,路拾遺練功頗為勤奮,他人又聰明,如此一來,武功倒是精進不少。在這半年時間裏,賤三爺對路拾遺嚴加管教,再加上他練功練得勤奮,自然也就沒有閑時惹事生非,師徒兩人相處得倒也無事。
眼看中秋將至。這日,賤三爺將路拾遺叫到身邊,道:“拾遺,今日為師有事外出半日。你在家中可要勤練武功,不得有半點偷懶。”路拾遺聽到師父有事外出,不由大喜,心道:“真是天賜良機!”賤三爺眼見得路拾遺雙眼冒光,心知他不懷好意,連聲警告道:“這幾日裏,你老是盯著那隻子雞,心中是否在打什麽算盤?為師可有言在先,在中秋之夜,我要用它款待朋友,你可不要打錯主意。”
路拾遺心思被賤三爺一下點破,頗為不好意思,撓撓頭道:“師父放心,拾遺定當看好那雞。我在雞在,雞亡我亡。師父,你這下總該放心吧!”賤三爺笑道:“你用不著看好那雞,隻須看好自己便可。”路拾遺急道:“師父,你老人家倘若信不過拾遺,那盡可將那雞帶在身邊就是。”賤三爺罵道:“你小子,盡出些餿主意!我外出辦事,怎能將雞帶在身邊?”
賤三爺見路拾遺不再言語,又吩咐道:“拾遺,為師床下那瓶東西,你可萬萬動它不得。那是為師滅鼠毒藥,喝了可會要你小命!”路拾遺心中甚是奇怪,暗道:“連些日來,這兒並未鬧鼠,師父房間怎會有鼠藥?”他心中雖是懷疑,臉上卻不露半點聲色,隻是如搗蒜般地連連點頭,用手使勁拍拍胸脯,大聲道:“師父,您敬請放心,拾遺決不碰它便是。”賤三爺見一切吩咐完畢,這才放心離去。
這一次,賤三爺可是撒了個彌天大謊!他屋中之物不是一瓶鼠藥,而是一瓶上等美酒。連日來賤三爺每逢喝酒,總要背著路拾遺,以防他知曉偷喝。是以時至今日,路拾遺仍不知曉賤三爺家中藏有美酒。這師徒二人互相猜忌,確實世間少有!賤三爺此舉倒也情有可原。路拾遺平日總愛偷吃偷喝,象他這般“小人”,賤三爺家藏美酒,不防他又防誰個?此事不讓路拾遺知曉,那是“防小人不防君子”,實是無可厚非之舉。
待賤三爺走後,路拾遺起先還照他吩咐,練習武功。時間一長,他便覺枯燥起來,猛地想起賤三爺床下之物,頗是好奇,心道:“師父床下之物,當真就是毒藥嗎?”他好奇心起,便懶得再去練習武功,徑直走到賤三爺房中,從床下取出那瓶東西。
打開一聞,路拾遺不由得笑出聲來。原來,賤三爺所說那瓶毒藥,竟是一瓶上好美酒。路拾遺自言自語道:“師父呀師父,你老人家機關算盡,反誤了卿卿性命。你這不是此地無銀三百兩麽?”路拾遺自幼生在鄂州城內,見識頗廣。“吃喝嫖賭抽,坑蒙拐騙偷”這十毒之中,隻因年紀尚小,“嫖、抽”二事還未曾染指,其他諸事幾是無一不知,無一不曉。賤三爺不說倒還罷了,說出來後怎能騙過路拾遺?
路拾遺見賤三爺如此,心中甚是氣憤,暗道:“常言道: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師父如此這般不信任於我,那便休怪我不客氣了。”當下,他跑到院中,捉住那隻子雞,三下五除二將它宰殺,又從屋外樹上摘些板栗,做了一道子雞燒板栗,就著那瓶美酒,痛痛快快地大吃起來,邊吃邊大聲唿道:“過癮,真是過癮!”
酒足飯飽之後,路拾遺躺在床上,心中暗想:“倘若師父將事情和盤托出,這雞與酒我是吃與不吃?”他心中想了數遍,也未拿定主意,此事也真是讓他有些為難,隻好自慰道:“好在雞、酒早已到了腹中。此事不想也罷!”此時,他突覺眼皮上猶掛千斤重物,一時間難以睜開,將身子一歪,頓時唿唿睡去。
傍晚時分,賤三爺哼著小曲,從村外迴來。他眼見路拾遺酩酊大醉,躺在床上唿唿大睡,頓感不妙。他跑到屋外尋找那隻子雞,又迴到屋中尋找那瓶美酒,一切哪裏還有蹤影?賤三爺氣極,
次日清晨,賤三爺與路拾遺師徒二人早早起床,從鄂州城內出發,乘船渡江,來到漢陽。兩人轉至龜山腳下,便見一雄關屹立。此關名叫鐵門關。
鐵門關始建東漢末年。三國時期,其時吳魏相恃,用兵漢陽(古稱沔口),東吳便設關於此。鐵門關背倚龜山,俯控長江,雄峻險固,易守難攻,曆來均為兵家必爭之地。唐代以後,鐵門關始才成為商賈通道。此時,宋金交兵,其勢如同吳魏相爭,便又有駐軍把守。
經過鐵門關,再行三五裏地,便是賤三爺所居村莊。該村在漢陽琴斷口處,名叫鍾家村。
兩人進村後,徑直迴家。賤三爺屋子在村中山腰之上。屋子左邊不遠處有片桃林,其時已近五月天時,城內桃花早已敗盡,此地處在城郊,林中桃花卻仍是綻放。桃花一簇簇,一團團地,落英繽紛,煞是好看。
路拾遺起先一直鬱鬱寡歡,此時見狀大喜,叫道:“師父,此處真好。”說罷,一時高興,不由得翻了個斤鬥。賤三爺罵道:“算你小子識得風景!不過,你也不至於如此得意忘形吧。”賤三爺哪裏知道,這迴他可是大錯特錯。路拾遺眼見桃花盛放,喜不自勝,那是想到馬上便有桃兒可吃。在他心中卻絲毫未被風景所醉。
當晚,師徒二人簡單洗漱,各自上床休息,一夜倒是無事。
次日清晨,路拾遺正睡得香甜,突覺雙耳一陣疼痛。他睜眼一瞧,隻見賤三爺伸手擰住自己耳朵,正笑眯眯地望著自己道:“你睡得好香!夢裏又遇見何等好事?笑的那麽大聲。趕快起來療傷吧!”
路拾遺聽說療傷,不敢怠慢,連忙洗漱完畢,來到院中。他見賤三爺坐在院中等候,上前給賤三爺請了個安,便站在一邊,靜待賤三爺吩咐。
賤三爺道:“拾遺,你先將碗中湯藥喝下。”路拾遺低頭一瞧,隻見旁邊桌上放著一碗湯藥,正冒著騰騰熱氣。路拾遺也不多問,捧起藥湯一飲而盡。原來,一大清早,趁路拾遺熟睡之機,賤三爺便獨自上山,采些醫治毒傷的草藥,熬製了這碗藥湯。
見路拾遺喝完藥湯,賤三爺又象昨日一樣,給路拾遺療起傷來。一股真氣經“至陽穴”進入路拾遺體內,循著七經八脈走著,路拾遺隻覺全身懶洋洋地如沐春風,周身毛孔似有蒸氣不停冒出,說不出地舒暢。過了一會,路拾遺忽覺得自己好似又置身溫泉裏麵,心中大奇,卻懶得睜眼,猶自閉目享受。又過一會,突覺得天空下起一陣熱雨,“稀稀泠泠”地將他嚇了一跳。他睜眼一瞧,卻見賤三爺大汗淋淋站在身前,罵道:“為你料傷,老子在鬼門關裏走了一遭,你卻在這裏獨自享受!”
路拾遺仔細一瞧,賤三爺渾身上下濕透,跟自己一般無二,兩人就象從水中撈出一般。當下不敢做聲。
接下來幾日,賤三爺在路拾遺喝完藥湯後,都要為他運功療傷。如此數日後,路拾遺的毒傷已被醫好十之八九,餘下隻等身子慢慢恢複。
約摸七日後,賤三爺把路拾遺叫出,將他帶到村外桃林中,道:“拾遺,你的毒傷已愈。從今日起,為師便教你練習武功。武學之道,重在基礎。正所謂:不積矽步,何以至千裏。如今,為師便教你一些武學基礎。”
說完,賤三爺將所教武功演示一遍。路拾遺生性好動,聽說今日便要練習武功,心中大喜。待他瞧完賤三爺所教武功,又不由得大失所望。賤三爺所教武功,隻是武林中常見功夫,諸如:馬步、弓步、歇步和虛步等基本步法,以及一些勾、掌、拳等基本手法。此等招數,路拾遺在鄂州見得多了,心道:“瞧那老家夥療傷本領,似乎武功不賴!今日怎地盡教些尋常東西?莫非倒真是草包?哎,說不得!這兒可是他的地盤,老子初來駕到,理應客隨主便。他媽的,他的地盤自當由他做主,老子今日暫且依他一次。”想到這裏,他心中雖有些失望,卻不再言語。待賤三爺教完,路拾遺便呆在一邊,無精打采練了起來。
一連十餘日,每日裏路拾遺都在依著賤三爺吩咐,練那些武功。他心裏本就極不情願練,時間一長,更覺枯燥。最後幾日,他心中更是將賤三爺罵了無數遍,心中暗自尋思:“路拾遺呀!是可忍,孰不可忍?這老東西占著茅坑不拉屎,分明想誤人子弟!你該出手就應出手,找個機會反出師門吧!”
這日,路拾遺又在桃林中練功。他對那些武功不感興趣,練習起來自然應付。不到一柱香功夫,便被賤三爺嗬斥數次。眼見天色已晚,賤三爺便不再勉強,令他收拾東西迴村。
連日以來,路拾遺在賤三爺處碰得一鼻子灰。此時,他正灰頭灰臉地跟在賤三爺身後朝村中走去。兩人未進村中,村中一條大黃狗搖著尾巴,跑到路拾遺身邊。那狗平日跟著路拾遺,總能吃些骨頭,討得幾分好處。今日,它見路拾遺從村外迴來,立即圍著路拾遺不停打圈,籍此討好路拾遺。路拾遺心情很糟,見那狗兒圍著自己轉個不停,更是大煩。他一抬腳,將那狗兒踢個趔趄。那狗兒從地上爬起,惱羞成怒,衝著路拾遺一通大吠。路拾遺也不示弱,甚至有些惱怒,大聲罵道:“你他媽的,平日老子待你不薄,今日你卻如此翻臉不認人,隻怕連老子姓什麽都不知道。”賤三爺見狀笑道:“拾遺,你倒說說那老子姓什麽?”路拾遺想也未想,答道:“老子當然姓路。”賤三爺哈哈一笑,道:“它老子姓狗,怎地又姓路了?”路拾遺一時語塞,竟無話可答。
此時,那狗仍是大吠不止,路拾遺與賤三爺鬥口失利,轉頭將滿腔怒火對準那隻狗兒。他見那隻狗兒仍是狂吠,認定自己若不出口,隻怕那狗兒以為他是膽怯,說不定日後還要跳到他身上拉屎拉尿。當下,路拾遺立馬還擊,對著狗兒大罵起來,道:“你這畜生,還敢對我大吠大叫,難道還想挨揍麽?馬善被人騎,人善被人欺。老子今個不給你點厲害,你不知道馬王爺有三隻眼!”說罷,他拾起路邊石塊,作勢欲砸那狗兒。盛怒之下,路拾遺也管不得自己到底姓狗還是姓路。那狗兒豈怕他的威脅?仍是大吠不止。如此一來,一人一狗在村中吵得不亦樂乎。
夜裏,路拾遺躺在床上,想起日間種種之事,心中自是忿忿不已,暗道:“這老家夥欺負我倒也罷了,連那狗兒如今也六親不認。這日子沒法過了!簡直沒法過了!”他心中打定主意,明日設法反出師門。想到這裏,他不覺有些得意,心道:“老子曾說過要反出師們。今日,我說道做到,倒也是言出必行!”他本想明日該如何行事,可突覺眼皮一沉,仿佛兩塊巨石掛在眼皮之上,想要睜開眼睛都難。他身子朝牆裏一側,便唿唿沉睡過去。
第二日,路拾遺起床,在屋裏屋外轉了半日,也未見賤三爺蹤影,心中大喜,暗道:“真是天助我也!此時,我不反出師門,更待何時?”想罷,他連忙奔迴房中,收拾些細軟,藏於腋下,走出房外,便慢吞吞朝村外走出。
快出村外,迎麵走來一個三十來歲村婦。那村婦大聲嚷道:“拾遺,你慌慌忙忙地幹嘛?怎地見人不搭理。”路拾遺來村中雖隻短短十來天,卻整日裏胡亂竄門,與村人早已混得亂熟。但他此次出村,哪敢讓外人知曉?是以見到那村婦也沒打聲招唿。他眼見村婦大聲嚷嚷,更是不敢吭聲。
那村婦見路拾遺沒有理他,嘴裏低聲嘟囔道:“這孩子,見人也不打招唿,真不知禮數。”路拾遺低著頭,裝著沒聽見似的朝前走去,腳步卻快了許多。
一出村外,路拾遺拔腳急奔,一迴氣裏行了五六裏地,直累得氣喘籲籲。他見離村已遠,賤三爺說什麽也難以追上,索性坐在地上休息片刻。
路拾遺從包袱中掏出一件衣服,擦盡臉上汗水,心中罵道:“那老東西,真是冤家,老子就是逃走,也要吃上這些苦頭。”罵罷,他抬頭四處望望。這不瞧則已,一瞧他心中大吃一驚!不由得張大嘴巴呆在那兒。隻見前麵轉彎處一棵樹下,坐著一個老者,正躺在地上埋頭大睡。這人不是賤三爺還是誰人?
路拾遺心中暗自叫苦,道:“他好的,說他冤家,當真不假。竟在此地又碰見了他。”此時,他心中一百個後悔,悔不該將賤三爺罵作冤家,不然又如何如此路窄?
路拾遺心中暗想:“我這次逃走,隻能成功,不能失敗。否則,讓這老東西有所察覺,今後焉有機會?唉!說不得,今日隻好退了迴去,以後另覓良機。老子這叫‘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心中想定,路拾遺沿著原路悄悄返迴。
行到半路,忽聽得流水潺潺,更見一條岔道伴著溪水隻通古琴台方向。路拾遺心中大喜,道:“我怎地如此糊塗,竟忘了這條小道。”連忙折身走上小道,直奔江邊。
行了不到一柱香功夫,眼見長江近在眼前,路拾遺大喜。他雖累極,卻仍是強打精神,三步並著兩步朝前趕去。上了江堤,他深吸口氣,縱聲叫了起來,但隨即止聲。原來,賤三爺正坐在堤上,笑嘻嘻地望著路拾遺。這叫他如何叫得出來?路拾遺心中不停暗叫:“苦也,苦也!”這賤三爺惹他不得,又躲他不掉,倒真讓路拾遺苦惱萬分。
路拾遺一時無法,隻得硬著頭皮迎上去。他心想今日隻有曉之以情,向賤三爺講明苦衷,自己在此地如何人生地不熟,又哪能安居樂業,練習武功?這拜師習藝一事隻好作罷,還是讓他老人家另請高明。賤三爺收自己為徒,那是看得起自己,自己當然感激涕零。不過,自己雖心存感激,卻是實難從命。否則,自己如此心不在焉,將來也隻能是有辱師門,吃虧的還是賤三爺。路拾遺隻盼一席話兒能將賤三爺說得心軟,將他就此放迴鄂州。
他滿肚子打的如意算盤,不料剛剛出口,便被賤三爺一口迴絕。賤三爺一把將他抓住,喝令他立即迴村。路拾遺心中大急,道:“師父,你放徒兒迴去。徒兒逢年過節必備上美酒,另加上各色糕點,來村中孝順您老人家。咱們還是一日為師,終身為父!”原來,他見動之以情不成,立即改成誘之以利,想籍此打動賤三爺。
賤三爺哈哈一笑,道:“你他媽的,當老子是傻瓜嗎?老子便是不放你迴去,你這一年三節又少得了麽?放你迴去,那自是大大虧本。”說到此處,賤三爺伸出左手,食指、中指不停擺弄,口中不停念道:“三下五除二,三七二十一,不成不成,老子做的小本生意,本小利薄,這樁生意可虧空不起。你還是隨我迴去吧。”
路拾遺聽罷,心頭火起,一把甩開賤三爺右手,惡狠狠道:“你死拉硬拽地將我弄到這裏,到底居心何在?今日,你不放我迴去,我定與你拚了。”說罷,一低頭,徑自撞向賤三爺。
隻聽“哎呀”一聲,賤三爺應聲倒地。路拾遺見機會難得,撒腿便跑。他才跑出數步,禁不住迴頭看了賤三爺一眼。他見賤三爺躺在地上不動,暗道不好,心想:“莫非師父就此被我撞死?”想到人死後會化做厲鬼,心中大驚,更怕賤三爺未死會將自己拖了迴去,恨不得腳上再生出一對翅膀,好就此遠走高飛。才跑數步,他想到賤三爺平日對自己的諸般好處,一雙腳卻怎麽也邁不出去。
路拾遺心想:“師父平日待我甚好,隻怕就算化成厲鬼,他也不會加害於我。他若是未死,要將我拖迴鍾家村,我一概遵命便是。今日,說什麽也不能將他扔在這裏不管。”想到這兒,他一步步緩緩走了迴去。
走到近前,他瞧見賤三爺仍是一動不動,心中大驚,奔到近前,用手在賤三爺鼻子探探,賤三爺哪裏還有進氣?路拾遺幾次與賤三爺動手,都未討著半分便宜。今日,他與賤三爺動手也是迫不得以。他曉之以情、誘之以利諸般法子均已不靈,隻好動之以武,好迫使賤三爺就範。不料今日竟輕易得手,更讓路拾遺萬料不到的是,那賤三爺竟被他撞死過去。
路拾遺立時大悲,大聲泣道:“師父呀師父!我對你動手,也是一時無奈,誰叫你老人家不放我迴去。師父,你放心,我雖不能為你養老,卻要為你送終。每年清明、七月半,我定要在你墳上燒些紙錢。你老人家放心去吧!”
突聽一聲大笑,賤三爺坐了起來。路拾遺大驚,隻道是賤三爺借屍還魂,來向他索命。他正欲扭頭就跑,背後一隻手將他牢牢抓住。路拾遺奮力一掙,卻哪裏掙紮得脫?
路拾遺大叫一聲,正欲跪地求饒,忽覺抓住自己的手十分溫暖,心道:“這手這般暖和,不像傳說中厲鬼之手那麽冰冷,莫非……”想到這裏,他大著膽子抬頭一瞧,卻見賤三爺正似笑非笑地盯著自己,不覺大喜道:“師父,你老人家沒死麽?”賤三爺笑罵道:“我死那會這麽簡單!你愈是咒我早死,我愈是長命百年。”路拾遺喜急連道:“師父,徒兒不敢。”“哼!算你小子良心不壞。”賤三爺笑罵道。當下,師徒二人迴到鍾家村中。
十餘天後,賤三爺對路拾遺道:“拾遺,你已練了這麽多日,不知武功有何進展?讓為師看看如何?”路拾遺道:“師父,你每日叫我練這些東西,不知究竟有何用處?”賤三爺笑道:“小子,你此言差矣!這些均是各派武學基礎,學會了可是大有裨益。不信,你試試便知。”說罷,賤三爺吩咐路拾遺隨意出招。
這十餘日裏,路拾遺均在練賤三爺那些功夫,心中早已煩悶至極,心中暗道:“這些天來,你教了老子什麽功夫?又叫老子拿什麽打你?今日,老子向你動粗,隻怕還要動些往日老本。”他對賤三爺早就惱怒,總想讓賤三爺出醜。此時,他聞聽此言,心中自是求之不得。隻聽路拾遺大喊道:“那你可當心了!”左腳一抬,使出吃奶力氣,便朝賤三爺下陰踢來。他惱怒賤三爺亂教武功,出腳竟是毫不留情,用的可是在鄂州時常用絕招。他這些日子都在練習武功,多少有些長進。這一腿較之平日迅捷許多。賤三爺大叫一聲“好!”路拾遺見賤三爺身子一沉,右腳朝前一擺,心中暗道:“這分明便是仆步,又有什麽厲害?老子今日定讓你出盡醜兒!”那知路拾遺還未想完,隻聽“撲通”一聲,身子早已摔在地上。讓他萬萬沒有想到的是,賤三爺將他擊到的正是那個仆步。
原來,賤三爺將身一沉,便躲過路拾遺狠命一擊。他右腳腳尖到處,正好踢中路拾遺右腿。路拾遺立足不穩,哪能不四腳朝天,摔倒在地?這個簡單仆步,竟也能守中帶攻,生出如此妙用,一時之間,路拾遺不由得呆了。路拾遺以前與人鬥毆,常用此招襲人,幾是攻無不克,戰無不勝,成為他幾大護身絕招之一。今日,此招在賤三爺麵前,竟是不堪一擊,路拾遺不覺對賤三爺心生幾分敬佩。他從地上爬起,心中奇道:“咦!這老小子倒還真有些本領,莫非以前我錯怪他了?”
賤三爺瞧見路拾遺正自發呆,笑了笑道:“怎麽?你還不服氣麽?倘若不服,你大可再來試試?”路拾遺眼見此時無法製服賤三爺,心道:“常言道:好漢不吃眼前虧。老子一個坑裏怎能連跌兩跤?說什麽我都不能再試。”他心中想到這裏,連忙笑道:“服氣,服氣!師父,徒兒服得五體投地。這再試一事不提也罷。”想到這些簡單地步法,竟能生出如此妙用,他不禁心花怒放,暗道:“以前我倘若學會這些功夫,與那街邊潑皮打架,便不會吃那些冤枉虧了。”
往日,路拾遺在鄂州城內與人鬥毆,常常輸多贏少。他雖是屢戰屢敗,屢敗屢戰,卻是愈戰愈勇。然而,打架輸得太多,畢竟不是十分光彩之事。路拾遺想到今日有此良機,可以練好武功,日後再找那些潑皮打架,那定可旗開得勝、馬到成功,一雪前恥。他想到這裏,心中不由得大喜,早將反出師門一事拋之腦後,練起武來,自是不似往日那般懶散。
轉眼間,又過了十餘日。這日清早,賤三爺把路拾遺叫到身邊。沒等賤三爺說話,路拾遺笑嘻嘻問道:“師父,今日你又要考拾遺麽?你老人家真是五日一小考,十日一大考呀!”賤三爺嗔目嘖道:“就你小子多言!若再多說,為師定讓你再嚐竹筍炒肉味道。”路拾遺一聽,忙道搖手道:“師父,拾遺謹聽您的吩咐,不說便是。”
前些時間,每當路拾遺練功偷懶,賤三爺便用竹條打他屁股。路拾遺將此舉叫作“竹筍炒肉”。見路拾遺不再言語,賤三爺正色道:“拾遺,從今日開始,為師便教你本門拳法。此套拳法名叫高山流水拳,是本門拳法精華,你可要好生練習,不得有半點偷懶。”
說罷,賤三爺便將拳法給路拾遺演示一遍。此套拳法名叫“高山流水拳”,果然是拳如其名。隻見賤三爺足踏八卦,步行九宮,劈、削、推、砍、粘、纏、撞、帶全有,攻守兼備;天、地、風、雷、水、火、山、澤盡藏,剛柔並濟。拳法好生了得!一套“高山流水拳”打將下來,當真是氣如高山,行如流水,直讓路拾遺瞧得目瞪口呆,心中已是叫了無數個“好”。
賤三爺詳細地將拳法要訣說了一遍,便囑咐路拾遺自行練習。
路拾遺拉開架式,照著賤三爺姿勢,便在草地上練了起來。他人極聰明,賤三爺一套拳法使完,他已學會了一半。待賤三爺詳述拳法要決時,他又將要領牢牢記住。遇到不清之處,他便依葫蘆畫瓢,打起拳來倒也有模似樣。賤三爺等他練完,又指點一二。隻是這套拳法極其深奧,路拾遺要領雖是領會,一時之間,融會貫通卻也不易。再練數遍,路拾遺這套“高山流水拳”已頗為神似,引得賤三爺連聲讚道:“好!你這小子,真是孺子可教也!”一席話,直說得路拾遺有些得意。
賤三爺見路拾遺麵露喜色,話鋒一轉道:“你這套拳法雖使得不錯,卻也是形是神非。比如剛才那招‘流水有情’,精要處便是一個‘情’字,要使得婉轉多情一些。你使得太過狠辣,哪有半點情意?再如其後那招‘高山無義’,本是亢奮淩厲招數,要使得威不可擋,你卻力道太弱。這兩招一剛一柔,倘若得其精要,連在一起使出,那是厲害至極!”說罷,賤三爺將路拾遺留在院中自行琢磨練習,自己迴屋休息去了。
此後半天時間,路拾遺將這套拳法練來練去。不知為何,他雖勤奮練習,卻並沒多大長進。晚飯過後,路拾遺便早早上床休息。第二日裏,他再照賤三爺所教法門練習,不覺之間,身手較前日快捷許多。路拾遺大喜不止,忙奔去告知賤三爺。哪知賤三爺聽罷並無嘉許之意,隻是淡淡一笑,道:“這點成績你便沾沾自喜,將來怎地能成大器?”路拾遺本想得到賤三爺誇獎,見賤三爺如此一說,心中甚是失望,憤然想道:“我再苦練兩日,那時定有長足進步,到時看你有何說道。”豈料,在接下來數日裏,路拾遺練功雖是勤奮,卻並無多大長進。直到練了一月以後,一套“高山流水拳”才初有小成。
夏去秋來,路拾遺練習“高山流水拳”,已是半年有餘。在這半年時間,路拾遺練功頗為勤奮,他人又聰明,如此一來,武功倒是精進不少。在這半年時間裏,賤三爺對路拾遺嚴加管教,再加上他練功練得勤奮,自然也就沒有閑時惹事生非,師徒兩人相處得倒也無事。
眼看中秋將至。這日,賤三爺將路拾遺叫到身邊,道:“拾遺,今日為師有事外出半日。你在家中可要勤練武功,不得有半點偷懶。”路拾遺聽到師父有事外出,不由大喜,心道:“真是天賜良機!”賤三爺眼見得路拾遺雙眼冒光,心知他不懷好意,連聲警告道:“這幾日裏,你老是盯著那隻子雞,心中是否在打什麽算盤?為師可有言在先,在中秋之夜,我要用它款待朋友,你可不要打錯主意。”
路拾遺心思被賤三爺一下點破,頗為不好意思,撓撓頭道:“師父放心,拾遺定當看好那雞。我在雞在,雞亡我亡。師父,你這下總該放心吧!”賤三爺笑道:“你用不著看好那雞,隻須看好自己便可。”路拾遺急道:“師父,你老人家倘若信不過拾遺,那盡可將那雞帶在身邊就是。”賤三爺罵道:“你小子,盡出些餿主意!我外出辦事,怎能將雞帶在身邊?”
賤三爺見路拾遺不再言語,又吩咐道:“拾遺,為師床下那瓶東西,你可萬萬動它不得。那是為師滅鼠毒藥,喝了可會要你小命!”路拾遺心中甚是奇怪,暗道:“連些日來,這兒並未鬧鼠,師父房間怎會有鼠藥?”他心中雖是懷疑,臉上卻不露半點聲色,隻是如搗蒜般地連連點頭,用手使勁拍拍胸脯,大聲道:“師父,您敬請放心,拾遺決不碰它便是。”賤三爺見一切吩咐完畢,這才放心離去。
這一次,賤三爺可是撒了個彌天大謊!他屋中之物不是一瓶鼠藥,而是一瓶上等美酒。連日來賤三爺每逢喝酒,總要背著路拾遺,以防他知曉偷喝。是以時至今日,路拾遺仍不知曉賤三爺家中藏有美酒。這師徒二人互相猜忌,確實世間少有!賤三爺此舉倒也情有可原。路拾遺平日總愛偷吃偷喝,象他這般“小人”,賤三爺家藏美酒,不防他又防誰個?此事不讓路拾遺知曉,那是“防小人不防君子”,實是無可厚非之舉。
待賤三爺走後,路拾遺起先還照他吩咐,練習武功。時間一長,他便覺枯燥起來,猛地想起賤三爺床下之物,頗是好奇,心道:“師父床下之物,當真就是毒藥嗎?”他好奇心起,便懶得再去練習武功,徑直走到賤三爺房中,從床下取出那瓶東西。
打開一聞,路拾遺不由得笑出聲來。原來,賤三爺所說那瓶毒藥,竟是一瓶上好美酒。路拾遺自言自語道:“師父呀師父,你老人家機關算盡,反誤了卿卿性命。你這不是此地無銀三百兩麽?”路拾遺自幼生在鄂州城內,見識頗廣。“吃喝嫖賭抽,坑蒙拐騙偷”這十毒之中,隻因年紀尚小,“嫖、抽”二事還未曾染指,其他諸事幾是無一不知,無一不曉。賤三爺不說倒還罷了,說出來後怎能騙過路拾遺?
路拾遺見賤三爺如此,心中甚是氣憤,暗道:“常言道: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師父如此這般不信任於我,那便休怪我不客氣了。”當下,他跑到院中,捉住那隻子雞,三下五除二將它宰殺,又從屋外樹上摘些板栗,做了一道子雞燒板栗,就著那瓶美酒,痛痛快快地大吃起來,邊吃邊大聲唿道:“過癮,真是過癮!”
酒足飯飽之後,路拾遺躺在床上,心中暗想:“倘若師父將事情和盤托出,這雞與酒我是吃與不吃?”他心中想了數遍,也未拿定主意,此事也真是讓他有些為難,隻好自慰道:“好在雞、酒早已到了腹中。此事不想也罷!”此時,他突覺眼皮上猶掛千斤重物,一時間難以睜開,將身子一歪,頓時唿唿睡去。
傍晚時分,賤三爺哼著小曲,從村外迴來。他眼見路拾遺酩酊大醉,躺在床上唿唿大睡,頓感不妙。他跑到屋外尋找那隻子雞,又迴到屋中尋找那瓶美酒,一切哪裏還有蹤影?賤三爺氣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