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卓這才知道還有這麽一處,點了點頭,“那想來你對他了解應該是不少了,我就不多說了。我就說說其他幾人,”董卓頓了一下,接著說道:“這袁紹、袁術、袁遺都出自汝南袁氏,袁家四世三公,乃是當世第一大族,不過袁家這一代嘛,”董卓嗬嗬一笑,搖了搖頭。
賈詡一看董卓這樣子,哪裏還不明白董卓對袁氏三兄弟是一個也看不上。
“這孔伷乃是孔子後人,好端端的儒生,哪裏懂得很麽兵事。”賈詡聽董卓如此說也點了點頭。
“劉岱嘛,皇族子弟而已,至於張超、張邈不過跳梁小醜,全然不用理會,韓馥這人理政還行,打仗?哼哼。”
“再就是曹操、孫堅和公孫瓚,這曹操乃是前太尉曹嵩之子,本事想來還是有的,老夫聽聞那許子將似乎評價其為‘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想來定然有其不凡之處,孫堅此人老夫與其有過接觸,倒是頗為勇武,素有謀略,不可小覷,至於公孫瓚,其麾下白馬義從確是一支精銳。”
聽完董卓的品評,賈詡和李儒都點了點頭,對關東聯軍各諸侯有了大致了解。
“如此說來,這關東聯軍中需要注意的當屬張平、孫堅、曹操三人,餘者皆不可慮。那不若讓冠軍候領一軍從背麵突圍,一舉先將袁氏三兄弟的防線攻破。”李儒建議道。
賈詡卻搖了搖頭,“太師莫要忘了西麵還有個張溫,李傕將軍駐守函穀關,我隻怕這西麵孫堅會前往襲擊函穀關,與張溫配合,謀取函穀關。”
“文和的意思是...我們應該乘著孫堅去函穀關,一舉攻破西麵的張邈、張超?”
賈詡與李儒對視一眼哈哈大笑。
“非隻如此,這樣不過隻破一軍,不知太師可聽過近日街市流傳的童謠?”
董卓麵帶疑惑的看向賈詡。
“西頭一個漢,東頭一個漢。鹿走入長安,方可無斯難。”賈詡將童謠吟誦了出來,“詡思此言‘西頭一個漢’乃應高祖旺於西都長安,傳一十二帝;‘東頭一個漢’,乃應光武旺於東都洛陽,今亦傳一十二帝。天運合迴。如此算來,十二帝一輪迴,此時太師若是遷迴長安,想來定可保百年無虞。”
“哦?”董卓抬了抬眉,“還有如此說法?可是這長安如今為張溫所占據,想要遷都長安怕是不易啊。”
“太師,這張溫倒無需多慮,其麾下能戰者不過孫堅而已,餘者皆不過草雞瓦狗,隻要能拿下這孫堅,這張溫可破。”
“嗯,那這孫堅如何拿下?”
李儒卻是眼珠一轉,“太師,儒有兩計可破孫堅。”
“哦?計將安出?”
“一計便是舉兵西進,與駐守函穀關的李傕將軍一起夾擊孫堅,定可誅除其軍,隻是張溫強寇函穀關,若是與孫堅相攻損失怕讓張溫得了便宜。”
董卓挑了挑眉,示意李儒繼續說下去。
“這第二計嘛,便是拉攏孫堅,讓他為太師效力,我聞孫堅有一子,太師不若將一女許配於他。”
“嗯?你以為孫堅會答應?”董卓明顯一臉不信的看向李儒,瞪了他一眼。
“嘿嘿,太師且聽儒說完,這嫁女不過一計,不管這孫堅答應還是不答應,我們都可對外這麽說,到時候我們再做些動作讓張溫誤會,太師以為張溫還會信賴於他嗎?”
“妙,妙,妙,如此一來,張溫便好對付了,好好好,就依你所言。”董卓撫掌大笑,“不過,我們若是就這麽棄了這雒陽,豈不是平白便宜了張平這廝?”董卓的聲音中明顯透露著一絲不甘。
“太師的意思是?”賈詡和李儒問道。
董卓一揮手,做了一個一刀兩斷的動作,賈詡和李儒對視一眼,都明白了董卓的意思,點了點頭,按照董卓的意思向下吩咐去了。
卻說張平這邊,張平在帳中苦苦思索,按照曆史的走向下麵的劇情就該是董卓火燒雒陽,奔走長安了,隻是這其中細節張平想了半天卻是半點也想不起來到底是怎麽樣。不過可以預知的是,若是曆史還是照常的話,火燒雒陽是一定的,這是張平所不願意看見的,雖然雒陽城中沒有什麽太平軍的瑰寶和重要東西,但是作為西漢都城,若是雒陽毀了,這大漢分崩離析諸侯割據的局麵便會更近一步,若是能夠保住雒陽,讓劉協還朝,沒準還能勉強的維持住這大漢,再加上有他從旁輔佐,沒準真能讓著大漢不分崩離析,這樣便能避免日後諸侯亂戰導致的無數死傷,阻止數十年後的五胡亂華,以大漢一個完整的國家來麵對四麵虎視眈眈的異族,舉全國之力抗擊,想來定能挽迴生靈塗炭的局麵。讓這風雨飄搖、飽經滄桑的天下黎民百姓少受些苦難,能夠活的更加幸福一些。
所以張平苦苦的思索著破解之法,甚至叫來郭嘉、司馬防等幾個太平軍謀士商議。幾人聽了張平所說董卓將火燒雒陽城,棄城而逃的可能,不由都心中一沉,越想越覺得董卓這麽做的可能非常大,幾人都陷入了沉思之中。
就在這時,有親兵進來遞給張平一個紙條,卻是從雒陽城中的太平道情報人員傳來的消息,說是今日雒陽城中傳起了一個童謠,流傳甚廣,正是之前賈詡所念的“西頭一個漢,東頭一個漢。鹿走入長安,方可無斯難。”張平看了童謠,心中一驚,這事他從演義中讀到過,這就是促成董卓棄城而逃的最重要起因。張平將紙條遞給幾人傳看,自己卻細細的思索起來,這童謠到底是從何而來的呢?總不能是董卓自己編出來的把,難道是董卓早有遷都打算所以派人散播出去?不對,不對,張平搖了搖頭,這應該不是董卓的手筆,那這是誰幹的呢?又有什麽陰謀呢?
想著向著,張平忽然一驚,等等,難道是他?
賈詡一看董卓這樣子,哪裏還不明白董卓對袁氏三兄弟是一個也看不上。
“這孔伷乃是孔子後人,好端端的儒生,哪裏懂得很麽兵事。”賈詡聽董卓如此說也點了點頭。
“劉岱嘛,皇族子弟而已,至於張超、張邈不過跳梁小醜,全然不用理會,韓馥這人理政還行,打仗?哼哼。”
“再就是曹操、孫堅和公孫瓚,這曹操乃是前太尉曹嵩之子,本事想來還是有的,老夫聽聞那許子將似乎評價其為‘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想來定然有其不凡之處,孫堅此人老夫與其有過接觸,倒是頗為勇武,素有謀略,不可小覷,至於公孫瓚,其麾下白馬義從確是一支精銳。”
聽完董卓的品評,賈詡和李儒都點了點頭,對關東聯軍各諸侯有了大致了解。
“如此說來,這關東聯軍中需要注意的當屬張平、孫堅、曹操三人,餘者皆不可慮。那不若讓冠軍候領一軍從背麵突圍,一舉先將袁氏三兄弟的防線攻破。”李儒建議道。
賈詡卻搖了搖頭,“太師莫要忘了西麵還有個張溫,李傕將軍駐守函穀關,我隻怕這西麵孫堅會前往襲擊函穀關,與張溫配合,謀取函穀關。”
“文和的意思是...我們應該乘著孫堅去函穀關,一舉攻破西麵的張邈、張超?”
賈詡與李儒對視一眼哈哈大笑。
“非隻如此,這樣不過隻破一軍,不知太師可聽過近日街市流傳的童謠?”
董卓麵帶疑惑的看向賈詡。
“西頭一個漢,東頭一個漢。鹿走入長安,方可無斯難。”賈詡將童謠吟誦了出來,“詡思此言‘西頭一個漢’乃應高祖旺於西都長安,傳一十二帝;‘東頭一個漢’,乃應光武旺於東都洛陽,今亦傳一十二帝。天運合迴。如此算來,十二帝一輪迴,此時太師若是遷迴長安,想來定可保百年無虞。”
“哦?”董卓抬了抬眉,“還有如此說法?可是這長安如今為張溫所占據,想要遷都長安怕是不易啊。”
“太師,這張溫倒無需多慮,其麾下能戰者不過孫堅而已,餘者皆不過草雞瓦狗,隻要能拿下這孫堅,這張溫可破。”
“嗯,那這孫堅如何拿下?”
李儒卻是眼珠一轉,“太師,儒有兩計可破孫堅。”
“哦?計將安出?”
“一計便是舉兵西進,與駐守函穀關的李傕將軍一起夾擊孫堅,定可誅除其軍,隻是張溫強寇函穀關,若是與孫堅相攻損失怕讓張溫得了便宜。”
董卓挑了挑眉,示意李儒繼續說下去。
“這第二計嘛,便是拉攏孫堅,讓他為太師效力,我聞孫堅有一子,太師不若將一女許配於他。”
“嗯?你以為孫堅會答應?”董卓明顯一臉不信的看向李儒,瞪了他一眼。
“嘿嘿,太師且聽儒說完,這嫁女不過一計,不管這孫堅答應還是不答應,我們都可對外這麽說,到時候我們再做些動作讓張溫誤會,太師以為張溫還會信賴於他嗎?”
“妙,妙,妙,如此一來,張溫便好對付了,好好好,就依你所言。”董卓撫掌大笑,“不過,我們若是就這麽棄了這雒陽,豈不是平白便宜了張平這廝?”董卓的聲音中明顯透露著一絲不甘。
“太師的意思是?”賈詡和李儒問道。
董卓一揮手,做了一個一刀兩斷的動作,賈詡和李儒對視一眼,都明白了董卓的意思,點了點頭,按照董卓的意思向下吩咐去了。
卻說張平這邊,張平在帳中苦苦思索,按照曆史的走向下麵的劇情就該是董卓火燒雒陽,奔走長安了,隻是這其中細節張平想了半天卻是半點也想不起來到底是怎麽樣。不過可以預知的是,若是曆史還是照常的話,火燒雒陽是一定的,這是張平所不願意看見的,雖然雒陽城中沒有什麽太平軍的瑰寶和重要東西,但是作為西漢都城,若是雒陽毀了,這大漢分崩離析諸侯割據的局麵便會更近一步,若是能夠保住雒陽,讓劉協還朝,沒準還能勉強的維持住這大漢,再加上有他從旁輔佐,沒準真能讓著大漢不分崩離析,這樣便能避免日後諸侯亂戰導致的無數死傷,阻止數十年後的五胡亂華,以大漢一個完整的國家來麵對四麵虎視眈眈的異族,舉全國之力抗擊,想來定能挽迴生靈塗炭的局麵。讓這風雨飄搖、飽經滄桑的天下黎民百姓少受些苦難,能夠活的更加幸福一些。
所以張平苦苦的思索著破解之法,甚至叫來郭嘉、司馬防等幾個太平軍謀士商議。幾人聽了張平所說董卓將火燒雒陽城,棄城而逃的可能,不由都心中一沉,越想越覺得董卓這麽做的可能非常大,幾人都陷入了沉思之中。
就在這時,有親兵進來遞給張平一個紙條,卻是從雒陽城中的太平道情報人員傳來的消息,說是今日雒陽城中傳起了一個童謠,流傳甚廣,正是之前賈詡所念的“西頭一個漢,東頭一個漢。鹿走入長安,方可無斯難。”張平看了童謠,心中一驚,這事他從演義中讀到過,這就是促成董卓棄城而逃的最重要起因。張平將紙條遞給幾人傳看,自己卻細細的思索起來,這童謠到底是從何而來的呢?總不能是董卓自己編出來的把,難道是董卓早有遷都打算所以派人散播出去?不對,不對,張平搖了搖頭,這應該不是董卓的手筆,那這是誰幹的呢?又有什麽陰謀呢?
想著向著,張平忽然一驚,等等,難道是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