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生了這種事,漢帝劉宏也無心再巡狩河間,在張平領著太平軍的護衛下,漢帝劉宏返迴了京畿雒陽。張平及太平軍也因此在雒陽暫做停留。
雒陽國師府。
“師尊,師兄弟們近日已經將師尊留下的課業都已做完。師尊此番征荊州,可否帶我們一行?”張一、張春向張平匯報這近些時日的情況。
張平點了點頭,自從擔任國師一來因為諸事繁雜這些弟子自己並未有多少時間親自教導。自己離開雒陽已半年有餘,這些弟子在張一、張春的帶領下按照自己的交代認真學習,自學自教,倒是讓人頗感欣慰。現在這些弟子想要跟著太平軍去荊州,張平思索片刻,覺得也無不可。此去荊州必是一場惡戰。恍惚間張平都已忘了當初召這批弟子時的初衷不過是為了組建一個急救小隊,卻沒想幾番征戰反倒將他們忘了。
如今眼前的這些弟子在經過了近一年的教導後,各個方麵的才能也都顯現。比如在武力上頗有天賦的張一、張三幾人;比如在醫療上頗有天賦的張十、張秋等人;比如喜歡研究道藏的張二、張八等人;比如擅長煉丹的張五、張夏;此外還有喜歡動手做些有趣的小物件的張四、張六;張平的四十個弟子已經逐漸展現了自身的天賦,各有各的興趣,這也是讓張平欣慰不已的地方,看著自己這些弟子漸漸顯現出他們的才幹,也算老懷大慰。
“你們小師弟這些日子如何?”張平突然想起自己還有個小弟子周瑜,可是自己卻一天也沒有教過。
“小師弟聰慧過人,學習起來極快,師尊傳下的三字經和千字文小師弟掌握的很快,隻用了一月時間便已完全掌握。而且小師弟興趣廣泛,又招人討喜,和各個師兄弟的關係極好,各個師兄弟也不藏私,這幾個月時間倒是將各個師兄弟所長都學了個精光。”提起周瑜,張一和張春滿臉笑意的向張平娓娓道來。
張平聽了也是好奇,明日見了周瑜倒要好好考較他一番。
結果第二日先等來並非周瑜,而是張讓,一大早張讓便來到府上。張讓滿臉堆笑的看著張平,自從那日救駕之後,張讓對張平的態度有了些許不同,但要說哪裏不同,張平一時又說不上來。
張讓胖胖的臉上,眼睛都被擠成了一條線,“國師大人,史候殿下已經迴來,陛下命奴婢引國師前去見一見。”
張平這才想起自己被漢帝封了少傅,讓其子劉辯拜他為師。想起劉辯,張平不由想起曆史和演義中所言,這劉辯倒也是個可憐人,登基為帝不過三個月便被廢,然後又被董卓脅迫自盡。甚至史書上都不承認他帝王的名號,而是以少帝、弘農王稱之,當真是淒苦的一生。如今漢帝將其丟到自己這來,卻不知又是打的什麽算盤。
張平甩了甩頭,不再去想關於劉辯的記載,他如今已經完全融入了這個時代,他不再去按照前世的記憶去看待這個世界,看待這個世界的每個人,雖然偶爾做些參考,但卻盡量讓自己不被這些自己映像中曆史所誤導自己,畢竟這些都是活生生的人,是一個個鮮活的生命。
“叔父,這殿下為何稱史候?”張平對這個不太了解,因此有些好奇的向張讓問道。
“奴婢不敢當國師如此稱唿,”張讓先是有些誠惶誠恐的說了一句,見張平擺了擺手,依舊以叔父相稱,張讓臉上笑開了花,似乎很開心的向湊到張平耳邊小聲的解釋道:“這乃是陛下的意思,在辯皇子之前,陛下也曾有過三名子嗣,但不想都不出兩年便即夭折。陛下曾找道人算過,道人說是這是‘二龍不相見’的原因。”
“二龍不相見?”張平疑惑的重複了一句。這個張平倒是聽說過,因為前世看過一本書詳細的說了這點。相傳明朝有一位十分奇怪的皇帝,他是朝野公認的皇儲,卻從沒當過一天太子。十七年的王儲生涯中,他的頭上隻有一個親王頭銜,直到繼承皇位的前一天,他依然是個親王。這個皇帝就是隆慶帝朱載垕。之所以會出現如此尷尬的局麵,是因為他的父親嘉靖的心裏始終有一條讓他不寒而栗的魔咒——二龍不相見。因為嘉靖親信道人陶仲文,因為連死了兩個兒子,道人便給了他這麽一個說法,因此他與自己的兒子一生沒有見麵。莫非我們這位漢靈帝劉宏也是因為這個原因要與自己的兒子一輩子不見麵?
張讓以為張平不理解,便解釋道:“這乃是史道人所說,史道人說陛下乃天子貴胄,乃是真龍,而陛下誕下的子嗣也是真龍,但是陛下這條真龍氣勢強大,不是幼龍所能抗衡,然而朝堂之上難容二龍,若是二龍相見,幼龍必然因為自身不如陛下而被奪取氣運而亡。因此上,史道人說為了幼龍成長,二龍不得相見。因此皇子辯出生後便沒有在宮中將養一天,而是被史道人抱走教養。由史道人以道術庇佑皇子辯。也正因為此,陛下便封了皇子辯為史候。”
張平聽了不由麵色變得有些古怪。這位皇帝陛下倒是個好父親,隻可惜這二龍不相見的說法實在是有些可笑,不過想想也算正常。張平不由對提出這個觀點的史道人非常感興趣,“這史道人又是何人?”
“這史道人名叫史子眇,之前一直在宮中侍奉,乃是先帝在時的供奉,道法高深,不過與國師大人是不能相比的。”張讓說到這還不忘拍張平一記馬屁。
“那既然史候由這史道人教養,為何陛下又會讓我來教導?”張平有些不解的問道。
“自然是國師道法高深,”張讓再次送出一記馬屁,然後湊到張平耳邊小聲的嘟囔:“日前陛下派奴婢去看了史候,不過史候看起來有些...有些...”張讓不知如何形容,半晌才說了句,“有些呆傻。”
雒陽國師府。
“師尊,師兄弟們近日已經將師尊留下的課業都已做完。師尊此番征荊州,可否帶我們一行?”張一、張春向張平匯報這近些時日的情況。
張平點了點頭,自從擔任國師一來因為諸事繁雜這些弟子自己並未有多少時間親自教導。自己離開雒陽已半年有餘,這些弟子在張一、張春的帶領下按照自己的交代認真學習,自學自教,倒是讓人頗感欣慰。現在這些弟子想要跟著太平軍去荊州,張平思索片刻,覺得也無不可。此去荊州必是一場惡戰。恍惚間張平都已忘了當初召這批弟子時的初衷不過是為了組建一個急救小隊,卻沒想幾番征戰反倒將他們忘了。
如今眼前的這些弟子在經過了近一年的教導後,各個方麵的才能也都顯現。比如在武力上頗有天賦的張一、張三幾人;比如在醫療上頗有天賦的張十、張秋等人;比如喜歡研究道藏的張二、張八等人;比如擅長煉丹的張五、張夏;此外還有喜歡動手做些有趣的小物件的張四、張六;張平的四十個弟子已經逐漸展現了自身的天賦,各有各的興趣,這也是讓張平欣慰不已的地方,看著自己這些弟子漸漸顯現出他們的才幹,也算老懷大慰。
“你們小師弟這些日子如何?”張平突然想起自己還有個小弟子周瑜,可是自己卻一天也沒有教過。
“小師弟聰慧過人,學習起來極快,師尊傳下的三字經和千字文小師弟掌握的很快,隻用了一月時間便已完全掌握。而且小師弟興趣廣泛,又招人討喜,和各個師兄弟的關係極好,各個師兄弟也不藏私,這幾個月時間倒是將各個師兄弟所長都學了個精光。”提起周瑜,張一和張春滿臉笑意的向張平娓娓道來。
張平聽了也是好奇,明日見了周瑜倒要好好考較他一番。
結果第二日先等來並非周瑜,而是張讓,一大早張讓便來到府上。張讓滿臉堆笑的看著張平,自從那日救駕之後,張讓對張平的態度有了些許不同,但要說哪裏不同,張平一時又說不上來。
張讓胖胖的臉上,眼睛都被擠成了一條線,“國師大人,史候殿下已經迴來,陛下命奴婢引國師前去見一見。”
張平這才想起自己被漢帝封了少傅,讓其子劉辯拜他為師。想起劉辯,張平不由想起曆史和演義中所言,這劉辯倒也是個可憐人,登基為帝不過三個月便被廢,然後又被董卓脅迫自盡。甚至史書上都不承認他帝王的名號,而是以少帝、弘農王稱之,當真是淒苦的一生。如今漢帝將其丟到自己這來,卻不知又是打的什麽算盤。
張平甩了甩頭,不再去想關於劉辯的記載,他如今已經完全融入了這個時代,他不再去按照前世的記憶去看待這個世界,看待這個世界的每個人,雖然偶爾做些參考,但卻盡量讓自己不被這些自己映像中曆史所誤導自己,畢竟這些都是活生生的人,是一個個鮮活的生命。
“叔父,這殿下為何稱史候?”張平對這個不太了解,因此有些好奇的向張讓問道。
“奴婢不敢當國師如此稱唿,”張讓先是有些誠惶誠恐的說了一句,見張平擺了擺手,依舊以叔父相稱,張讓臉上笑開了花,似乎很開心的向湊到張平耳邊小聲的解釋道:“這乃是陛下的意思,在辯皇子之前,陛下也曾有過三名子嗣,但不想都不出兩年便即夭折。陛下曾找道人算過,道人說是這是‘二龍不相見’的原因。”
“二龍不相見?”張平疑惑的重複了一句。這個張平倒是聽說過,因為前世看過一本書詳細的說了這點。相傳明朝有一位十分奇怪的皇帝,他是朝野公認的皇儲,卻從沒當過一天太子。十七年的王儲生涯中,他的頭上隻有一個親王頭銜,直到繼承皇位的前一天,他依然是個親王。這個皇帝就是隆慶帝朱載垕。之所以會出現如此尷尬的局麵,是因為他的父親嘉靖的心裏始終有一條讓他不寒而栗的魔咒——二龍不相見。因為嘉靖親信道人陶仲文,因為連死了兩個兒子,道人便給了他這麽一個說法,因此他與自己的兒子一生沒有見麵。莫非我們這位漢靈帝劉宏也是因為這個原因要與自己的兒子一輩子不見麵?
張讓以為張平不理解,便解釋道:“這乃是史道人所說,史道人說陛下乃天子貴胄,乃是真龍,而陛下誕下的子嗣也是真龍,但是陛下這條真龍氣勢強大,不是幼龍所能抗衡,然而朝堂之上難容二龍,若是二龍相見,幼龍必然因為自身不如陛下而被奪取氣運而亡。因此上,史道人說為了幼龍成長,二龍不得相見。因此皇子辯出生後便沒有在宮中將養一天,而是被史道人抱走教養。由史道人以道術庇佑皇子辯。也正因為此,陛下便封了皇子辯為史候。”
張平聽了不由麵色變得有些古怪。這位皇帝陛下倒是個好父親,隻可惜這二龍不相見的說法實在是有些可笑,不過想想也算正常。張平不由對提出這個觀點的史道人非常感興趣,“這史道人又是何人?”
“這史道人名叫史子眇,之前一直在宮中侍奉,乃是先帝在時的供奉,道法高深,不過與國師大人是不能相比的。”張讓說到這還不忘拍張平一記馬屁。
“那既然史候由這史道人教養,為何陛下又會讓我來教導?”張平有些不解的問道。
“自然是國師道法高深,”張讓再次送出一記馬屁,然後湊到張平耳邊小聲的嘟囔:“日前陛下派奴婢去看了史候,不過史候看起來有些...有些...”張讓不知如何形容,半晌才說了句,“有些呆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