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公孫衍此人,李郃說他不明局勢,還真沒有說錯!……虧公孫衍此前還諷刺他人!”
待公孫衍拂袖離開之後,與他大吵了一架的瑕陽君拍案怒斥:“他就看不到秦、韓兩方都在支持少梁麽?”
從旁,魏公子卬一臉茫然地眨眨眼。
說實話,他至今都沒弄明白,明明韓國站在他魏國這邊,可申不害為何會讚同少梁向他魏國索要皮氏一事。
見瑕陽君勃然大怒,惠施在旁苦笑道:“在下以為,公孫衍並非看不清局勢,而是不想背負‘割讓皮氏’的罪過,是故假借對瑕陽君發怒,意將過錯全部推給瑕陽君。……倘若在下沒有猜錯的話,公孫衍定會立即上奏大梁,將與秦國促成停戰的功勞攬在身上,而將割讓皮氏的罪責推給瑕陽君。”
瑕陽君愣了愣,恍然大悟之餘痛罵道:“奸詐小人!……若非他盛氣淩人,豈會弄到今日這種地步?可恨這公孫衍不思補救,竟還要推卸過錯,這等德行,實在不配出任我大魏的相邦!”
說著,他轉頭看向魏公子卬,正色說道:“卬公子,這公孫衍的為人你也看到了,這等人出任我大魏的相邦,必定禍國殃民,我肯定公子相助,勸說大王罷免此人!”
“這……”
魏卬聞言露出幾絲猶豫。
畢竟在他看來,公孫衍並非沒有才能,迄今為止出任他魏國的相邦,倒也並非沒有功勞,就因為少梁一事而將其罷免,魏卬自忖無法說服他王兄。
他猶豫問道:“少梁……有那麽重要麽?”
瑕陽君瞥了一眼魏公子卬,就他這會兒的心情,倘若換做他人詢問,估計他就要罵人了——在少梁的相助下,秦梁聯軍一舉占領了四分之三的河東,連軹邑、河陽都被攻破,若非韓國及時幹預,他魏國搞不好要丟掉整個河東,這會兒你問我少梁是否有那麽重要?
但說實話,這也不怪魏卬。
畢竟魏卬從兩年前起,就與龐涓一同率軍攻打趙國,哪有工夫關注少梁這邊的事?
否則他今日也不會驚訝於嬴虔、申不害二人同時支持少梁。
對此,瑕陽君耐心向魏卬做出解釋:“少梁已遠非昔日的少梁,此次若非少梁相助,嬴虔斷不可能逼平龐涓,不說曲沃之戰,早在安邑之戰,秦軍怕是就已經被龐涓擊敗……公子以為嬴虔為何答應助少梁得到皮氏?”
在瑕陽君的具體解釋下,魏卬總算是了解了少梁的重要性,沉思片刻說道:“倘若少梁果真如此關鍵,那公孫衍此次確實是犯下了極大的過失,不過想要憑此說服王兄,令公孫衍失去相邦之位,唔……有點困難。畢竟那公孫衍終歸是王兄寵信的臣子,在不知情者看來,為拉攏少梁而罷免公孫衍,這……”
雖然魏卬沒有說完,但瑕陽君還是聽懂了前者的意思,輕歎一口氣說道:“所幸割讓皮氏已成定局,想來公孫衍也明白此事再無轉機,應該不會再做幹涉,我等先促成和談,待迴國後,再想辦法勸說大王……”
魏卬、惠施紛紛點頭。
問題就在於,其他事都好說,但安邑的歸屬秦魏雙方仍無法達成一致。
見此,魏卬開口道:“不如我去找衛鞅談談,此前他在公叔相邦門下任侍臣,我與他交情不淺,或能勸服他讓出安邑。”
瑕陽君聽罷沉思了片刻,搖搖頭說道:“安邑所處緊要,可威脅到王峘山陘,雖公子與那衛鞅昔日有交情,恐怕他也未必會答應……這樣吧,讓惠施陪同公子一同去見衛鞅,若衛鞅不肯答應,我便去請申不害出麵,韓國一心想要平衡我魏秦兩國,如今河東我魏國勢弱,申不害應該會出麵相助,隻要我魏國給予韓國一些好處。”
“好。”魏卬與惠施點頭表示讚同。
於是,魏卬帶著惠施去拜見衛鞅。
正如瑕陽君所斷言的那般,衛鞅雖然與魏卬有舊情,但豈會為了昔日情誼讓損害秦國的利益,畢竟安邑的位置十分關鍵,況且又是繁華的大邑,哪怕秦魏兩國是暫時休戰,衛鞅也不願將安邑歸還。
於是,惠施出言暗示:若衛鞅不肯看在與魏卬的交情上留情,那麽他們隻能請申不害出麵了。
聽懂暗示的衛鞅心下暗恨,但也無可奈何,畢竟他秦國的現狀,實在不敢讓韓國親自入場。
最終,他答應歸還安邑。
安邑的歸屬決定之後,四方會談的協定框架就算基本建成了,剩下的隻是一些零碎的事宜,比如說換虜。
拋開河西戰役不談,單單在河東戰役,秦軍前前後後抓到了魏軍不少俘虜,共計有個兩、三萬;而魏軍也抓到了秦軍不少俘虜,比如說在曲沃之戰中毅然斷後的秦將王奮及其麾下秦卒。
而少梁這邊魏軍的俘虜更多,單單合陽一戰前後就有兩萬魏軍俘虜,隨後還有昌百軍四千魏武卒,以及在汾陰被李郃與秦將王響擊破的周杼軍數千人。
魏國想要贖迴這些俘虜,除了交換俘虜,就要給予額外的補償。
秦軍這邊好辦,被俘與俘虜的人數基本相當,關鍵在於少梁,此戰少梁僅傷亡弩兵三四千人,基本沒人遭魏軍所虜,可手中卻握著接近三萬的魏軍俘虜,甚至其中還有四千魏武卒——想要換迴這四千魏武卒,魏國顯然是要付出不小的代價。
十月初七,在四方會談基本達成協議的次日,公孫衍、魏卬、惠施一同見了李郃,商討迎迴俘虜一事。
唯獨龐涓沒有摻和,他早在四方會談的首日,在基本上已經確定河東局勢的情況下就已經返迴曲沃去了,顯然不希望參與此次顏麵大損的和談。
“又見麵了,魏相。”
在見到公孫衍時,不止李郃淡淡嘲諷,就連王廙亦是心下暗暗冷笑。
要說誰是少梁最厭惡的魏人,那無疑就是眼前這位魏相,誰讓公孫衍當日盛氣淩人的威脅少梁呢。
看著麵無表情的李郃、王廙等人,公孫衍心下怒極,但此時此刻他也不得不收斂憤怒,放下姿態與少梁和談。
所幸李郃與王廙也不是那種得誌而傲的人,見公孫衍沉著臉一言不發,二人也沒有再做嘲諷,明碼標價做出了答複:“一名魏卒,二十石糧,魏武卒三倍之。”
聽到這話,公孫衍頓時大怒:“李郃,你莫要欺人太甚!”
從旁,瑕陽君的表情也不太友好,皺眉看著李郃,那神色仿佛在說:我魏國已承認皮氏歸少梁所有,你少梁也莫要得寸進尺。
見此,李郃沒有理會公孫衍,向瑕陽君算了一筆賬:“先前我向魏國的俘虜承諾,隻要為我少梁耕種五年,便可換取自由自身,二十石糧不過是一名魏卒五年的口糧,若按一名魏卒耕種百畝計算,五年糧產遠遠不止二十石,瑕陽君,你認為我過分麽?”
瑕陽君無言以對,在經過李郃的解釋後,他也認為李郃給出的這個價碼確實不算過分。
既然認同了‘一名魏卒二十石糧’的價碼,那麽魏武卒‘三倍之’的價碼自然也不算過分,畢竟魏武卒是精銳,理所當然能及得上三名魏卒。
可問題就在於,少梁有差不多兩萬三千名魏軍俘虜,還有四千名魏武卒俘虜,前者需要魏國支付四十六石糧食,而後者需要魏國支付二十四萬石,共計七十萬石糧食,這可是一筆不小的數字。
更要命的是,這些魏軍俘虜當中的百人將、千人將、二千人將,李郃要求以這些人各自的職位來定價,拿一名百人將舉例,僅此一人就需要魏國支付普通魏軍士卒百倍的價格,即二千石。
最誇張的是周杼、昌百二將。
前者是統領萬卒的魏將,因此李郃定價二十萬石,而後者雖然隻是五千名魏武卒的統將,但因為‘三倍之’的關係,高達三十萬石,好家夥,比四千名魏武卒俘虜還貴。
對此瑕陽君也不能忍了,然而李郃卻有論據:“正所謂千軍易得,一將難求,周杼、昌百二將皆乃魏國的將才,難道不值這個價麽?……當然,倘若貴國認為不值的話,大可不必贖迴這些兵將,反正我少梁也承諾他們,五年之後放他們自由,”
這番話說得公孫衍、瑕陽君、魏卬、惠施等人都無言以對,哆哆嗦嗦地計算換迴這兩萬七千俘虜需要付出多大的代價,計算得出的結果讓眾人隻感覺頭暈目眩。
若他魏國向少梁賠付了這筆賬,那也別考慮什麽奪迴河東了。
見此,瑕陽君拱手對李郃道:“子梁,看在皮氏的份上……”
“誒。”
李郃伸手打斷了瑕陽君的話,正色說道:“皮氏是為了賠償我合陽、東梁二城軍民兩度遭貴國進攻的損失,不可與放迴魏國的俘虜混為一談……”
說罷,他稍一猶豫,又說道:“這樣吧,看在瑕陽君的麵子上,昌百、周杼二將,我可以減免一半,這是最後的讓步了。”
瑕陽君聞言遲疑了一下,點點頭說道:“請容我通稟大梁。”
十日後,有關於‘安邑四方會談’的事傳到了魏王耳中,魏王大怒,然而迫於秦韓兩國都暗助少梁,無法借助韓國對少梁施壓,魏王最終也隻能忍怒答應割讓皮氏,並且付出巨大的代價換迴周杼以及昌百軍四千魏武卒。
沒錯,鑒於少梁給出的‘價碼’實在太貴,魏王僅指示公孫衍與瑕陽君換迴昌百軍四千餘名魏武卒,還有周杼,其餘總共兩萬三千餘魏軍俘虜,哪怕是段付、王述等二千人將,魏王也沒有全部贖迴,僅讓公孫衍與瑕陽君挑一部分有能力的、且對魏國忠心耿耿的將領贖迴。
畢竟一名二千人將就要支付四萬石糧食,且不說魏國是否付得起,關鍵在於是否值得。
待魏王的指示傳達至公孫衍、瑕陽君這邊,先不說公孫衍是什麽態度,瑕陽君、魏卬、惠施均感覺心中一沉。
惠施苦澀歎道:“大王此舉,怕是會讓被俘的將士們寒心。……還不如都不贖。”
果不其然,待等這個消息傳到少梁後,兩萬三千餘名魏國正軍俘虜為之嘩然。
雖說其中有相當一部分人已決定日後定居少梁,但那些原本打算在‘刑滿’後返迴魏國的將士們,卻怎麽也沒有想到魏王竟是如此絕情,僅贖迴了四千魏武卒,任由他們繼續被少梁奴役。
二十石糧食多麽?
他們為魏國而戰,出生入死,竟不值二十石糧?!
至此,這些被俘的魏軍普通正卒,再也不提返迴魏國。
7017k
“公孫衍此人,李郃說他不明局勢,還真沒有說錯!……虧公孫衍此前還諷刺他人!”
待公孫衍拂袖離開之後,與他大吵了一架的瑕陽君拍案怒斥:“他就看不到秦、韓兩方都在支持少梁麽?”
從旁,魏公子卬一臉茫然地眨眨眼。
說實話,他至今都沒弄明白,明明韓國站在他魏國這邊,可申不害為何會讚同少梁向他魏國索要皮氏一事。
見瑕陽君勃然大怒,惠施在旁苦笑道:“在下以為,公孫衍並非看不清局勢,而是不想背負‘割讓皮氏’的罪過,是故假借對瑕陽君發怒,意將過錯全部推給瑕陽君。……倘若在下沒有猜錯的話,公孫衍定會立即上奏大梁,將與秦國促成停戰的功勞攬在身上,而將割讓皮氏的罪責推給瑕陽君。”
瑕陽君愣了愣,恍然大悟之餘痛罵道:“奸詐小人!……若非他盛氣淩人,豈會弄到今日這種地步?可恨這公孫衍不思補救,竟還要推卸過錯,這等德行,實在不配出任我大魏的相邦!”
說著,他轉頭看向魏公子卬,正色說道:“卬公子,這公孫衍的為人你也看到了,這等人出任我大魏的相邦,必定禍國殃民,我肯定公子相助,勸說大王罷免此人!”
“這……”
魏卬聞言露出幾絲猶豫。
畢竟在他看來,公孫衍並非沒有才能,迄今為止出任他魏國的相邦,倒也並非沒有功勞,就因為少梁一事而將其罷免,魏卬自忖無法說服他王兄。
他猶豫問道:“少梁……有那麽重要麽?”
瑕陽君瞥了一眼魏公子卬,就他這會兒的心情,倘若換做他人詢問,估計他就要罵人了——在少梁的相助下,秦梁聯軍一舉占領了四分之三的河東,連軹邑、河陽都被攻破,若非韓國及時幹預,他魏國搞不好要丟掉整個河東,這會兒你問我少梁是否有那麽重要?
但說實話,這也不怪魏卬。
畢竟魏卬從兩年前起,就與龐涓一同率軍攻打趙國,哪有工夫關注少梁這邊的事?
否則他今日也不會驚訝於嬴虔、申不害二人同時支持少梁。
對此,瑕陽君耐心向魏卬做出解釋:“少梁已遠非昔日的少梁,此次若非少梁相助,嬴虔斷不可能逼平龐涓,不說曲沃之戰,早在安邑之戰,秦軍怕是就已經被龐涓擊敗……公子以為嬴虔為何答應助少梁得到皮氏?”
在瑕陽君的具體解釋下,魏卬總算是了解了少梁的重要性,沉思片刻說道:“倘若少梁果真如此關鍵,那公孫衍此次確實是犯下了極大的過失,不過想要憑此說服王兄,令公孫衍失去相邦之位,唔……有點困難。畢竟那公孫衍終歸是王兄寵信的臣子,在不知情者看來,為拉攏少梁而罷免公孫衍,這……”
雖然魏卬沒有說完,但瑕陽君還是聽懂了前者的意思,輕歎一口氣說道:“所幸割讓皮氏已成定局,想來公孫衍也明白此事再無轉機,應該不會再做幹涉,我等先促成和談,待迴國後,再想辦法勸說大王……”
魏卬、惠施紛紛點頭。
問題就在於,其他事都好說,但安邑的歸屬秦魏雙方仍無法達成一致。
見此,魏卬開口道:“不如我去找衛鞅談談,此前他在公叔相邦門下任侍臣,我與他交情不淺,或能勸服他讓出安邑。”
瑕陽君聽罷沉思了片刻,搖搖頭說道:“安邑所處緊要,可威脅到王峘山陘,雖公子與那衛鞅昔日有交情,恐怕他也未必會答應……這樣吧,讓惠施陪同公子一同去見衛鞅,若衛鞅不肯答應,我便去請申不害出麵,韓國一心想要平衡我魏秦兩國,如今河東我魏國勢弱,申不害應該會出麵相助,隻要我魏國給予韓國一些好處。”
“好。”魏卬與惠施點頭表示讚同。
於是,魏卬帶著惠施去拜見衛鞅。
正如瑕陽君所斷言的那般,衛鞅雖然與魏卬有舊情,但豈會為了昔日情誼讓損害秦國的利益,畢竟安邑的位置十分關鍵,況且又是繁華的大邑,哪怕秦魏兩國是暫時休戰,衛鞅也不願將安邑歸還。
於是,惠施出言暗示:若衛鞅不肯看在與魏卬的交情上留情,那麽他們隻能請申不害出麵了。
聽懂暗示的衛鞅心下暗恨,但也無可奈何,畢竟他秦國的現狀,實在不敢讓韓國親自入場。
最終,他答應歸還安邑。
安邑的歸屬決定之後,四方會談的協定框架就算基本建成了,剩下的隻是一些零碎的事宜,比如說換虜。
拋開河西戰役不談,單單在河東戰役,秦軍前前後後抓到了魏軍不少俘虜,共計有個兩、三萬;而魏軍也抓到了秦軍不少俘虜,比如說在曲沃之戰中毅然斷後的秦將王奮及其麾下秦卒。
而少梁這邊魏軍的俘虜更多,單單合陽一戰前後就有兩萬魏軍俘虜,隨後還有昌百軍四千魏武卒,以及在汾陰被李郃與秦將王響擊破的周杼軍數千人。
魏國想要贖迴這些俘虜,除了交換俘虜,就要給予額外的補償。
秦軍這邊好辦,被俘與俘虜的人數基本相當,關鍵在於少梁,此戰少梁僅傷亡弩兵三四千人,基本沒人遭魏軍所虜,可手中卻握著接近三萬的魏軍俘虜,甚至其中還有四千魏武卒——想要換迴這四千魏武卒,魏國顯然是要付出不小的代價。
十月初七,在四方會談基本達成協議的次日,公孫衍、魏卬、惠施一同見了李郃,商討迎迴俘虜一事。
唯獨龐涓沒有摻和,他早在四方會談的首日,在基本上已經確定河東局勢的情況下就已經返迴曲沃去了,顯然不希望參與此次顏麵大損的和談。
“又見麵了,魏相。”
在見到公孫衍時,不止李郃淡淡嘲諷,就連王廙亦是心下暗暗冷笑。
要說誰是少梁最厭惡的魏人,那無疑就是眼前這位魏相,誰讓公孫衍當日盛氣淩人的威脅少梁呢。
看著麵無表情的李郃、王廙等人,公孫衍心下怒極,但此時此刻他也不得不收斂憤怒,放下姿態與少梁和談。
所幸李郃與王廙也不是那種得誌而傲的人,見公孫衍沉著臉一言不發,二人也沒有再做嘲諷,明碼標價做出了答複:“一名魏卒,二十石糧,魏武卒三倍之。”
聽到這話,公孫衍頓時大怒:“李郃,你莫要欺人太甚!”
從旁,瑕陽君的表情也不太友好,皺眉看著李郃,那神色仿佛在說:我魏國已承認皮氏歸少梁所有,你少梁也莫要得寸進尺。
見此,李郃沒有理會公孫衍,向瑕陽君算了一筆賬:“先前我向魏國的俘虜承諾,隻要為我少梁耕種五年,便可換取自由自身,二十石糧不過是一名魏卒五年的口糧,若按一名魏卒耕種百畝計算,五年糧產遠遠不止二十石,瑕陽君,你認為我過分麽?”
瑕陽君無言以對,在經過李郃的解釋後,他也認為李郃給出的這個價碼確實不算過分。
既然認同了‘一名魏卒二十石糧’的價碼,那麽魏武卒‘三倍之’的價碼自然也不算過分,畢竟魏武卒是精銳,理所當然能及得上三名魏卒。
可問題就在於,少梁有差不多兩萬三千名魏軍俘虜,還有四千名魏武卒俘虜,前者需要魏國支付四十六石糧食,而後者需要魏國支付二十四萬石,共計七十萬石糧食,這可是一筆不小的數字。
更要命的是,這些魏軍俘虜當中的百人將、千人將、二千人將,李郃要求以這些人各自的職位來定價,拿一名百人將舉例,僅此一人就需要魏國支付普通魏軍士卒百倍的價格,即二千石。
最誇張的是周杼、昌百二將。
前者是統領萬卒的魏將,因此李郃定價二十萬石,而後者雖然隻是五千名魏武卒的統將,但因為‘三倍之’的關係,高達三十萬石,好家夥,比四千名魏武卒俘虜還貴。
對此瑕陽君也不能忍了,然而李郃卻有論據:“正所謂千軍易得,一將難求,周杼、昌百二將皆乃魏國的將才,難道不值這個價麽?……當然,倘若貴國認為不值的話,大可不必贖迴這些兵將,反正我少梁也承諾他們,五年之後放他們自由,”
這番話說得公孫衍、瑕陽君、魏卬、惠施等人都無言以對,哆哆嗦嗦地計算換迴這兩萬七千俘虜需要付出多大的代價,計算得出的結果讓眾人隻感覺頭暈目眩。
若他魏國向少梁賠付了這筆賬,那也別考慮什麽奪迴河東了。
見此,瑕陽君拱手對李郃道:“子梁,看在皮氏的份上……”
“誒。”
李郃伸手打斷了瑕陽君的話,正色說道:“皮氏是為了賠償我合陽、東梁二城軍民兩度遭貴國進攻的損失,不可與放迴魏國的俘虜混為一談……”
說罷,他稍一猶豫,又說道:“這樣吧,看在瑕陽君的麵子上,昌百、周杼二將,我可以減免一半,這是最後的讓步了。”
瑕陽君聞言遲疑了一下,點點頭說道:“請容我通稟大梁。”
十日後,有關於‘安邑四方會談’的事傳到了魏王耳中,魏王大怒,然而迫於秦韓兩國都暗助少梁,無法借助韓國對少梁施壓,魏王最終也隻能忍怒答應割讓皮氏,並且付出巨大的代價換迴周杼以及昌百軍四千魏武卒。
沒錯,鑒於少梁給出的‘價碼’實在太貴,魏王僅指示公孫衍與瑕陽君換迴昌百軍四千餘名魏武卒,還有周杼,其餘總共兩萬三千餘魏軍俘虜,哪怕是段付、王述等二千人將,魏王也沒有全部贖迴,僅讓公孫衍與瑕陽君挑一部分有能力的、且對魏國忠心耿耿的將領贖迴。
畢竟一名二千人將就要支付四萬石糧食,且不說魏國是否付得起,關鍵在於是否值得。
待魏王的指示傳達至公孫衍、瑕陽君這邊,先不說公孫衍是什麽態度,瑕陽君、魏卬、惠施均感覺心中一沉。
惠施苦澀歎道:“大王此舉,怕是會讓被俘的將士們寒心。……還不如都不贖。”
果不其然,待等這個消息傳到少梁後,兩萬三千餘名魏國正軍俘虜為之嘩然。
雖說其中有相當一部分人已決定日後定居少梁,但那些原本打算在‘刑滿’後返迴魏國的將士們,卻怎麽也沒有想到魏王竟是如此絕情,僅贖迴了四千魏武卒,任由他們繼續被少梁奴役。
二十石糧食多麽?
他們為魏國而戰,出生入死,竟不值二十石糧?!
至此,這些被俘的魏軍普通正卒,再也不提返迴魏國。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