卑沙城,又名畢奢城,始建於東晉末年(公元四零四年),坐落於鴨綠江邊的大黑山南峰山脊上,外圍石牆隨山勢構築,綿延約五公裏,偉岸奇俊,蔚為壯觀,城內峽穀蜿蜒,城外四周懸崖絕壁,安營紮寨於城中,進可攻,退可守,乃是高句麗的軍事重鎮,原本駐有軍兵五千餘人,自貞觀十九年為唐朝大將鄖國公張亮所破之後,城池便敗落下去了,到貞觀二十一年依舊尚未恢複舊貌,城中居民寥寥不說,駐軍也就僅有千餘人而已,值唐軍李大亮所部抵達城下之時,城中竟連一絲的抵抗意識都沒有,連軍帶民全都跑得一幹二淨了,追之不及的唐軍也就隻能在空無一人的卑沙城中駐紮了下來。
卑沙城真的很美,依山伴水,山清水秀,風光無限,叫人一見便會不知不覺地沉迷其中,然則屹立在城頭的李大亮卻似乎沒心情去觀賞眼前的美景,一雙壽眉緊緊地皺成了個川字,臉上的皺紋深得如同山下的鴨綠江一般,雖沒長籲短歎,可身上的憂愁勁兒讓人大老遠就能聞到,一眾親衛自是知趣地遠遠躲開,誰也不敢上前去打攪李大亮的沉思,以免自討沒趣。
李大亮的憂慮並非詩人那般多愁善感之憂愁,也不是為賦新詞強說愁那等的無病呻吟,而是實打實地為眼下的戰局所擔憂——自打來到卑沙城至今,已足足半月有餘,見天就要七月了,眼瞅著太子殿下給出的最後期限即將到來,可李大亮對於如何攻克烏骨城卻依舊茫無頭緒,再加上關山重隔,他也不清楚此際南線與北線的戰事究竟打成了怎樣,心中又如何能不憂慮叢生的。
戰爭打的其實不是仗,而是後勤,這一點作為久經沙場的老將,李大亮自是心中有數——這些年來大唐連連對外用兵,盡管大多都以勝利而告終,然則糧棉輜重的損耗卻是驚人得很,國庫早已大不如前,糧秣也算不得充足,可以說此番對高句麗用兵其實並不是個太好的時機,在李大亮看來,若不是陛下堅持的話,這場仗本該是推後幾年方才合適,可如今既然已開打了,那就隻能是戰決,否則的話,隻怕又要重蹈前兩次征伐的覆轍了,再者,李大亮雖長期在外為官,可畢竟身居高位,對於朝廷裏的那些陰暗勾當多少還是了解的,自是清楚如今的朝局看起來平靜,其實暗底下波濤洶湧,加之陛下病重,一旦亂起,隻怕就將不可收拾,李大亮身為國之重臣,又豈能獨善其身,憂心也就是正常之事了罷。
烏骨城,該死的烏骨城!李大亮一想起擋在己方大軍與太子所部之間的烏骨城,立馬便是一陣頭疼——烏骨城建於公元前三十四年,其曆史比起卑沙城要久遠得多,也遠比卑沙城來得險峻——烏骨城位於今丹東附近,該城利用左右兩山的懸崖為壁,山勢低凹處以楔形石塊壘築城牆。南西各口用土石橫築一高大城壁.城有外城和內城,外城城沿山脊逐段而修,呈卵形,周長近十六公裏,雖說城中僅有萬餘守軍在,可要想正麵攻破此城的話,沒有二、三十萬強軍,那是想都不用去想的事情,而今李大亮如今手下僅有五萬兵馬,其中還有著一萬五未曾專門訓練過攻城戰的水軍,又如何能破得此堅城?更令李大亮煩心的是——當初出征之前,李貞所交待下來的錦囊明確限定了攻城的時間,要求不得早於六月二十三日,破城之日也不得遲於七月初三,如此多的限製之下,叫李大亮如何能安得下心來。
“亮公,又在看風景了?嗬嗬,軍營裏找不見人,就知道您又在這憑吊古人了。”就在李大亮愁緒滿懷之際,其身後突然傳來一陣爽朗的大笑聲,立馬將李大亮驚醒了過來,轉身一看,這才現來者是自己的兩位副手,那哈哈大笑著的是右衛將軍常何,出言打趣的是水軍都督左難,不由地苦笑了一下,搖了搖頭,卻並沒有開口多說些什麽。
左難是儒將,自是比較含蓄些,此時見李大亮強顏苦笑,倒是沒急著說些甚子,隻是微笑不語,可常何卻是個粗人,心裏頭憋不住話,一見李大亮如此作態,登時就哈哈大笑著道:“亮公可是為取烏骨城煩心麽?不用慌,有客來也。”
“嗯?”一聽常何這句沒頭沒腦的話,李大亮不由地一愣,狐疑地看著左、常二人。
“嗬嗬,亮公有所不知,先前有一人自稱係太子殿下所派,前來協助我等作戰,我等皆不知真偽,但聽其言及有一信物,可與亮公對證,我等這才急著來見亮公的。”左難見李大亮疑惑,忙笑著解釋了一番。
“竟有此事?某怎不知?”李大亮一聽之下,不單沒有興奮,反倒更疑惑了幾分,皺著眉頭想了想道:“走,看看去。”話音一落,也不管左、常二人如何反應,埋著頭便走下了城牆,往城中的中軍大帳趕了去……
“爾是何人?”中軍大帳中,高坐上的李大亮麵色肅然地端坐著,冷冷地掃了眼被兩名軍士押解進帳的一名中年漢子,沉著聲問道。
“稟李大將軍,在下姓金,排行第九,沒個正名,大將軍喚小的金九便可。”那中年漢子並不因身後有著兩名手持橫刀的軍卒而膽寒,也不因李大亮的威嚴而退縮,恭敬卻不卑謙地躬身迴答道。
“金九?”李大亮一聽這個名字便知曉這絕非此人的真名,然則也無心去細問,隻是皺著眉頭重複了一聲,便即作罷,緊接著問道:“爾既言乃是太子殿下所派,可有憑證否?”
“有。”金九點了點頭,伸手入懷,小心翼翼地取出了一個小包裹,細細地解開包裹上的繩頭,取出了半麵小木牌,卻並沒有馬上遞交上去的意思,而是雙手緊緊地握著,躬身道:“在下來前,殿下曾有交待,李大將軍手中必有另一半木牌以為憑證,在下懇請大將軍出示一見。”
“嗯?”李大亮一愣,剛想說太子殿下何時給過自己信物了,可轉念一想,又覺得有些不對頭,狐疑地看了看金九手中的那麵殘缺之木牌,心中突然一動,也沒開口說話,大步轉入了後帳之中,其動作之突然,令陪坐在一旁的左、常二人都看傻了眼,渾然不明白李大亮這是在搞甚子名堂來著。
李大亮進去得快,出來得也不慢,僅數息之後,便手捧著枚錦囊從後帳裏轉了出來,也沒急著撕開錦囊,而是恭恭敬敬地將錦囊擱在文案中央,躬身行了個大禮,這才走迴上坐定,取出一把小刀子,挑開了錦囊的線頭,露出了內裏的事物——一張寫滿了字的小紙條,再有便是一塊殘缺的小木牌,看形狀與金九手中所持的那半塊頗為相似。
李大亮將那張紙條細細地看了一番,長出了口氣,將先前擱在文案上的小木牌拿在手中,半舉著,對金九點了點頭道:“金九,爾所言之信物可是此物?”
金九看了眼李大亮手中的半塊小木牌,並沒有出言,而是低下了頭,將手中緊拽著的小木牌用雙手捧著,高高地舉過了頭頂。
“遞上來。”李大亮吭了一聲,自有侍立在金九身後的軍士將金九手中的小木牌取過,雙手捧著遞給了李大亮。
“金先生辛苦了,不知太子殿下有何安排?”李大亮將兩塊殘缺的小木牌一對,立馬現這兩塊小木牌原本就是一塊,一對之下,嚴絲合縫至極,心中已是信了金九的身份,言語間立馬客氣了不老少。
“不敢。”金九見李大亮如此客氣,並沒有因此而作色,依舊很是恭敬地行了個禮道:“太子殿下曾有交待,此事重大,法不傳六耳,在下隻能說與大將軍一人聽。”
“這……”李大亮很是為難地看了看左、常二將,實不好徑自出言逐客的,倒是左、常二人知趣,知曉此事乃是太子李貞所特意交待的,盡自心中不以為然,卻也不敢多言,各自起了身,對著李大亮行了個禮,便即怏怏地退出了中軍大帳,那兩名押解金九進帳的軍士見狀,自是更不敢逗留,並肩跟在左、常二人身後也退了出去,帳內隻剩下金九與李大亮獨自相對。
“嘿,左老弟,你瞧瞧,這都搞的是甚名堂麽?打仗就打仗,整這麽些神叨叨的妖蛾子能有個啥用,咱老常打了一輩子的仗,啥戰陣沒見過,還沒見過這般折騰的。”常何就是個粗人,先前在李大亮麵前不敢胡言,可一出了中軍大帳,立馬不滿地叨咕了起來。
左難是水軍統領,對6戰並不熟撚,隻是略知一二罷了,雖說往日裏聽多了太子殿下如何神機妙算破敵之事,可沒親眼所見,卻也不怎麽信服,先前被迫出帳,自是也開心不起來,隻不過他城府比較深,並不敢表露出太多的不滿,此時聽常何大厥詞,心裏頭雖甚有同感,可口中卻勸慰道:“常老哥,言多必失啊,小心禍從口出,嘿嘿,別怪作兄弟的沒提醒你。”
“哼,怕個毬毛的,咱就不信了,光憑那麽叫啥金九的家夥便能拿下烏骨城,娘的,到時候還不是要我等兄弟上陣搏命,真他娘的晦氣!”常何原本是張亮的副將,一向與張亮關係甚洽,先前李貞拿下張亮之時,常何雖不敢幫著張亮出頭,可心裏頭卻對李貞的狠辣大不以為然,此時被左難一激,話不經大腦便脫口而出了。
“噤口罷,你老哥不要命,小弟還想多活幾年呢。”一聽常何這等口無遮攔地胡言亂語,左難登時被嚇了一大跳,忙不迭地退開一步,四下看了看,緊張兮兮地低聲說道。
“不說了,不說了,娘的,說了就來氣,等著看罷,若是那金九真能拿下烏骨城,咱老常頭朝下繞軍營轉上三圈,哼,走著瞧好了。”常何自覺失言,一想起李貞殺戮果決的狠辣,心裏頭也不禁有些毛,可又不願就此服軟,這便下了個賭咒。
“常老哥,你可別胡來,軍令非同兒戲,須疏忽不得。”左難生恐常何故意亂來,臉色立馬就變了,瞪了常何一眼,緊趕著勸說道。
常何不以為然地揮了下手道:“這個自然,咱老常不是那號人,該某幹的活計斷不會偷工減料,嘿嘿,願賭服輸,咱老常賭得起。”
“那就好……”左難跟常何是老朋友了,多少知道常何的性子,一聽常何下了保證,自是放心了不少,剛想著再多叮嚀幾句之時,突地聽到中軍大帳內傳來了李大亮那略帶一絲興奮之意的喊聲:“來人,擂鼓聚將!”話便說不下去了,緊趕著拉了常何一把,並著肩行進了中軍大帳之中,須臾,聚將軍轟然響起,各軍統領聽得鼓響,紛紛從城中各處向中軍大帳湧去,一時間滿卑沙城的氣氛驟然緊張了起來……
見天就要七月了,天固然是熱得緊,但更火爆的是戰爭烈度,此際的遼東大地與朝鮮半島皆戰火連天,流民四起,民不聊生,然則這一切顯然都與烏骨城無關,君不見,烏骨城中百姓安居樂業,依舊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歇,半點都不受戰火的影響,最多也就是城頭的守軍比起往常來多上一倍罷了,其他的麽,與往常相比還真沒什麽不同之處,說起來也不奇怪,先,唐軍先後兩次出兵攻打高句麗,皆未能打到烏骨城下,此次來勢雖洶,卻也未必能越得過安市城那一關,再說了,就憑烏骨城之雄峻,也不怕唐軍前來攻打的,這不但是一般民眾的看法,便是守軍高層也是如此,就這麽著,滿城軍民都沒將這場大規模的戰爭放在心上,該幹啥依舊幹啥,這不,再有個三天就是老城守淵太華的六十生辰了,烏骨城裏的大小官吏們全都忙乎了起來,要為老城主好生慶賀上一迴了。
淵太華說起來就是個極為平庸之輩,文武都一般得很,實無甚出奇之處,若說有優點的話,那就是這廝家世實在是太好了些——淵家乃是高句麗大族,出自高句麗最早的五部中的順奴部,族中累世高官顯貴,至淵蓋蘇文止,權勢更是達到了頂峰,而淵太華便是淵蓋蘇文的堂叔,靠著這個背景,才華平庸的淵太華三年前當上了烏骨城的城守,還兼任著高句麗中部耨薩,算是高句麗數得上號的高官了。
別看淵太華文武樣樣稀鬆,可撈錢的本事卻是了得,刮地皮的功夫絕對一流,這不,眼瞅著自個兒的六十大壽就要到了,淵太華可是早早地就滿城撒請柬了,不光是為了熱鬧,更主要的是衝著賀禮去的,離著壽辰還有三天呢,這數禮金就夠淵太華興奮得險些抽了筋,更別說後院子裏還有著堆積如山的各種奇珍異寶了,生生令淵太華笑得暢快至極,不過麽,正所謂樂極生悲,這頭淵太華正樂嗬著,那一頭便有一大煞風景的報馬闖了進來。
“報,耨薩大人,卑沙城唐軍大舉出動,步軍兩萬五千,騎兵五千餘,正向我烏骨城殺來,張鼓寨、曉高峰皆已失守,寧南城守薑大人派小的前來求援,請耨薩大人即刻兵去救,否則寧南必將不保。”那名報馬一見到淵太華的麵,忙不迭地跪倒在地,高聲稟報了起來。
“什麽?”原本正端坐在幾子前笑眯眯地端著茶碗的淵太華一聽之下,大驚失色地跳了起來,手一抖,手中端著的玉碗便掉在了地上,砸得個粉碎,出一聲清脆的爆裂聲。
“怎麽會這樣,不可能,不可能,不應該啊,這,這,這……”唐軍占據了卑沙城的消息淵太華自然是早就知曉的,不過他卻從來就沒放在心上,左右前番唐軍張亮所部就曾占領過卑沙城,可也沒敢前來攻打烏骨城,此番唐軍李大亮所部的兵力也就跟當初張亮相當罷了,淵太華有理由相信唐軍此番依舊不會前來攻打,畢竟烏骨城之險峻尤在安市城之上,不是三、伍萬人馬能攻得下來的,可沒想到唐軍竟然來了,這令淵太華百思不得其解之餘,也不禁亂了方寸,如同熱鍋上的螞蟻一般,在廳堂裏來迴轉悠著,滿頭滿臉的汗水狂湧著,口中亂七八糟地念叨了老半天,卻沒能拿出個準主意來。
“爺爺莫慌,有孩兒們在呢。”就在淵太華慌得手足無措之際,從廳堂外轉進了三名身著軟甲的青年將領,正是淵太華的三個孫子淵男明、淵男業、淵男成——淵太華原本有二子,然長子早喪,次子在平壤為官,唯有三孫隨其到烏骨上任,此三孫皆勇悍之輩,個個武藝高強,早就盼著能跟唐軍交手,隻是苦無機會罷了,這一聽唐軍殺來了,自是全都緊趕著站了出來。
“啊,是明兒來了,哎,唐軍兇悍難擋,這可怎生是好?”淵太華渾然忘了他自己才是烏骨城的城守,竟向自己的孫兒輩問起了計來。
“爺爺無須擔心,唐軍不過三萬兵馬而已,斷無法奈我烏骨城何,且讓他們來好了,至於寧南城也不必守了,讓薑大人率部撤迴本城罷,免得多折兵力,唐軍若是敢來攻我烏骨城,孫兒等定叫其有來無迴!”淵男明不以為意地笑了笑,慷慨激昂地進言道。
“那好,那好,就這麽辦了,來人,快,快去準備布防!”淵太華素來相信自己這個長孫的本事,見其一派胸有成竹之狀,自是放下了心來,緊趕著下完了令,如獲重釋般地癱坐了下來……
卑沙城真的很美,依山伴水,山清水秀,風光無限,叫人一見便會不知不覺地沉迷其中,然則屹立在城頭的李大亮卻似乎沒心情去觀賞眼前的美景,一雙壽眉緊緊地皺成了個川字,臉上的皺紋深得如同山下的鴨綠江一般,雖沒長籲短歎,可身上的憂愁勁兒讓人大老遠就能聞到,一眾親衛自是知趣地遠遠躲開,誰也不敢上前去打攪李大亮的沉思,以免自討沒趣。
李大亮的憂慮並非詩人那般多愁善感之憂愁,也不是為賦新詞強說愁那等的無病呻吟,而是實打實地為眼下的戰局所擔憂——自打來到卑沙城至今,已足足半月有餘,見天就要七月了,眼瞅著太子殿下給出的最後期限即將到來,可李大亮對於如何攻克烏骨城卻依舊茫無頭緒,再加上關山重隔,他也不清楚此際南線與北線的戰事究竟打成了怎樣,心中又如何能不憂慮叢生的。
戰爭打的其實不是仗,而是後勤,這一點作為久經沙場的老將,李大亮自是心中有數——這些年來大唐連連對外用兵,盡管大多都以勝利而告終,然則糧棉輜重的損耗卻是驚人得很,國庫早已大不如前,糧秣也算不得充足,可以說此番對高句麗用兵其實並不是個太好的時機,在李大亮看來,若不是陛下堅持的話,這場仗本該是推後幾年方才合適,可如今既然已開打了,那就隻能是戰決,否則的話,隻怕又要重蹈前兩次征伐的覆轍了,再者,李大亮雖長期在外為官,可畢竟身居高位,對於朝廷裏的那些陰暗勾當多少還是了解的,自是清楚如今的朝局看起來平靜,其實暗底下波濤洶湧,加之陛下病重,一旦亂起,隻怕就將不可收拾,李大亮身為國之重臣,又豈能獨善其身,憂心也就是正常之事了罷。
烏骨城,該死的烏骨城!李大亮一想起擋在己方大軍與太子所部之間的烏骨城,立馬便是一陣頭疼——烏骨城建於公元前三十四年,其曆史比起卑沙城要久遠得多,也遠比卑沙城來得險峻——烏骨城位於今丹東附近,該城利用左右兩山的懸崖為壁,山勢低凹處以楔形石塊壘築城牆。南西各口用土石橫築一高大城壁.城有外城和內城,外城城沿山脊逐段而修,呈卵形,周長近十六公裏,雖說城中僅有萬餘守軍在,可要想正麵攻破此城的話,沒有二、三十萬強軍,那是想都不用去想的事情,而今李大亮如今手下僅有五萬兵馬,其中還有著一萬五未曾專門訓練過攻城戰的水軍,又如何能破得此堅城?更令李大亮煩心的是——當初出征之前,李貞所交待下來的錦囊明確限定了攻城的時間,要求不得早於六月二十三日,破城之日也不得遲於七月初三,如此多的限製之下,叫李大亮如何能安得下心來。
“亮公,又在看風景了?嗬嗬,軍營裏找不見人,就知道您又在這憑吊古人了。”就在李大亮愁緒滿懷之際,其身後突然傳來一陣爽朗的大笑聲,立馬將李大亮驚醒了過來,轉身一看,這才現來者是自己的兩位副手,那哈哈大笑著的是右衛將軍常何,出言打趣的是水軍都督左難,不由地苦笑了一下,搖了搖頭,卻並沒有開口多說些什麽。
左難是儒將,自是比較含蓄些,此時見李大亮強顏苦笑,倒是沒急著說些甚子,隻是微笑不語,可常何卻是個粗人,心裏頭憋不住話,一見李大亮如此作態,登時就哈哈大笑著道:“亮公可是為取烏骨城煩心麽?不用慌,有客來也。”
“嗯?”一聽常何這句沒頭沒腦的話,李大亮不由地一愣,狐疑地看著左、常二人。
“嗬嗬,亮公有所不知,先前有一人自稱係太子殿下所派,前來協助我等作戰,我等皆不知真偽,但聽其言及有一信物,可與亮公對證,我等這才急著來見亮公的。”左難見李大亮疑惑,忙笑著解釋了一番。
“竟有此事?某怎不知?”李大亮一聽之下,不單沒有興奮,反倒更疑惑了幾分,皺著眉頭想了想道:“走,看看去。”話音一落,也不管左、常二人如何反應,埋著頭便走下了城牆,往城中的中軍大帳趕了去……
“爾是何人?”中軍大帳中,高坐上的李大亮麵色肅然地端坐著,冷冷地掃了眼被兩名軍士押解進帳的一名中年漢子,沉著聲問道。
“稟李大將軍,在下姓金,排行第九,沒個正名,大將軍喚小的金九便可。”那中年漢子並不因身後有著兩名手持橫刀的軍卒而膽寒,也不因李大亮的威嚴而退縮,恭敬卻不卑謙地躬身迴答道。
“金九?”李大亮一聽這個名字便知曉這絕非此人的真名,然則也無心去細問,隻是皺著眉頭重複了一聲,便即作罷,緊接著問道:“爾既言乃是太子殿下所派,可有憑證否?”
“有。”金九點了點頭,伸手入懷,小心翼翼地取出了一個小包裹,細細地解開包裹上的繩頭,取出了半麵小木牌,卻並沒有馬上遞交上去的意思,而是雙手緊緊地握著,躬身道:“在下來前,殿下曾有交待,李大將軍手中必有另一半木牌以為憑證,在下懇請大將軍出示一見。”
“嗯?”李大亮一愣,剛想說太子殿下何時給過自己信物了,可轉念一想,又覺得有些不對頭,狐疑地看了看金九手中的那麵殘缺之木牌,心中突然一動,也沒開口說話,大步轉入了後帳之中,其動作之突然,令陪坐在一旁的左、常二人都看傻了眼,渾然不明白李大亮這是在搞甚子名堂來著。
李大亮進去得快,出來得也不慢,僅數息之後,便手捧著枚錦囊從後帳裏轉了出來,也沒急著撕開錦囊,而是恭恭敬敬地將錦囊擱在文案中央,躬身行了個大禮,這才走迴上坐定,取出一把小刀子,挑開了錦囊的線頭,露出了內裏的事物——一張寫滿了字的小紙條,再有便是一塊殘缺的小木牌,看形狀與金九手中所持的那半塊頗為相似。
李大亮將那張紙條細細地看了一番,長出了口氣,將先前擱在文案上的小木牌拿在手中,半舉著,對金九點了點頭道:“金九,爾所言之信物可是此物?”
金九看了眼李大亮手中的半塊小木牌,並沒有出言,而是低下了頭,將手中緊拽著的小木牌用雙手捧著,高高地舉過了頭頂。
“遞上來。”李大亮吭了一聲,自有侍立在金九身後的軍士將金九手中的小木牌取過,雙手捧著遞給了李大亮。
“金先生辛苦了,不知太子殿下有何安排?”李大亮將兩塊殘缺的小木牌一對,立馬現這兩塊小木牌原本就是一塊,一對之下,嚴絲合縫至極,心中已是信了金九的身份,言語間立馬客氣了不老少。
“不敢。”金九見李大亮如此客氣,並沒有因此而作色,依舊很是恭敬地行了個禮道:“太子殿下曾有交待,此事重大,法不傳六耳,在下隻能說與大將軍一人聽。”
“這……”李大亮很是為難地看了看左、常二將,實不好徑自出言逐客的,倒是左、常二人知趣,知曉此事乃是太子李貞所特意交待的,盡自心中不以為然,卻也不敢多言,各自起了身,對著李大亮行了個禮,便即怏怏地退出了中軍大帳,那兩名押解金九進帳的軍士見狀,自是更不敢逗留,並肩跟在左、常二人身後也退了出去,帳內隻剩下金九與李大亮獨自相對。
“嘿,左老弟,你瞧瞧,這都搞的是甚名堂麽?打仗就打仗,整這麽些神叨叨的妖蛾子能有個啥用,咱老常打了一輩子的仗,啥戰陣沒見過,還沒見過這般折騰的。”常何就是個粗人,先前在李大亮麵前不敢胡言,可一出了中軍大帳,立馬不滿地叨咕了起來。
左難是水軍統領,對6戰並不熟撚,隻是略知一二罷了,雖說往日裏聽多了太子殿下如何神機妙算破敵之事,可沒親眼所見,卻也不怎麽信服,先前被迫出帳,自是也開心不起來,隻不過他城府比較深,並不敢表露出太多的不滿,此時聽常何大厥詞,心裏頭雖甚有同感,可口中卻勸慰道:“常老哥,言多必失啊,小心禍從口出,嘿嘿,別怪作兄弟的沒提醒你。”
“哼,怕個毬毛的,咱就不信了,光憑那麽叫啥金九的家夥便能拿下烏骨城,娘的,到時候還不是要我等兄弟上陣搏命,真他娘的晦氣!”常何原本是張亮的副將,一向與張亮關係甚洽,先前李貞拿下張亮之時,常何雖不敢幫著張亮出頭,可心裏頭卻對李貞的狠辣大不以為然,此時被左難一激,話不經大腦便脫口而出了。
“噤口罷,你老哥不要命,小弟還想多活幾年呢。”一聽常何這等口無遮攔地胡言亂語,左難登時被嚇了一大跳,忙不迭地退開一步,四下看了看,緊張兮兮地低聲說道。
“不說了,不說了,娘的,說了就來氣,等著看罷,若是那金九真能拿下烏骨城,咱老常頭朝下繞軍營轉上三圈,哼,走著瞧好了。”常何自覺失言,一想起李貞殺戮果決的狠辣,心裏頭也不禁有些毛,可又不願就此服軟,這便下了個賭咒。
“常老哥,你可別胡來,軍令非同兒戲,須疏忽不得。”左難生恐常何故意亂來,臉色立馬就變了,瞪了常何一眼,緊趕著勸說道。
常何不以為然地揮了下手道:“這個自然,咱老常不是那號人,該某幹的活計斷不會偷工減料,嘿嘿,願賭服輸,咱老常賭得起。”
“那就好……”左難跟常何是老朋友了,多少知道常何的性子,一聽常何下了保證,自是放心了不少,剛想著再多叮嚀幾句之時,突地聽到中軍大帳內傳來了李大亮那略帶一絲興奮之意的喊聲:“來人,擂鼓聚將!”話便說不下去了,緊趕著拉了常何一把,並著肩行進了中軍大帳之中,須臾,聚將軍轟然響起,各軍統領聽得鼓響,紛紛從城中各處向中軍大帳湧去,一時間滿卑沙城的氣氛驟然緊張了起來……
見天就要七月了,天固然是熱得緊,但更火爆的是戰爭烈度,此際的遼東大地與朝鮮半島皆戰火連天,流民四起,民不聊生,然則這一切顯然都與烏骨城無關,君不見,烏骨城中百姓安居樂業,依舊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歇,半點都不受戰火的影響,最多也就是城頭的守軍比起往常來多上一倍罷了,其他的麽,與往常相比還真沒什麽不同之處,說起來也不奇怪,先,唐軍先後兩次出兵攻打高句麗,皆未能打到烏骨城下,此次來勢雖洶,卻也未必能越得過安市城那一關,再說了,就憑烏骨城之雄峻,也不怕唐軍前來攻打的,這不但是一般民眾的看法,便是守軍高層也是如此,就這麽著,滿城軍民都沒將這場大規模的戰爭放在心上,該幹啥依舊幹啥,這不,再有個三天就是老城守淵太華的六十生辰了,烏骨城裏的大小官吏們全都忙乎了起來,要為老城主好生慶賀上一迴了。
淵太華說起來就是個極為平庸之輩,文武都一般得很,實無甚出奇之處,若說有優點的話,那就是這廝家世實在是太好了些——淵家乃是高句麗大族,出自高句麗最早的五部中的順奴部,族中累世高官顯貴,至淵蓋蘇文止,權勢更是達到了頂峰,而淵太華便是淵蓋蘇文的堂叔,靠著這個背景,才華平庸的淵太華三年前當上了烏骨城的城守,還兼任著高句麗中部耨薩,算是高句麗數得上號的高官了。
別看淵太華文武樣樣稀鬆,可撈錢的本事卻是了得,刮地皮的功夫絕對一流,這不,眼瞅著自個兒的六十大壽就要到了,淵太華可是早早地就滿城撒請柬了,不光是為了熱鬧,更主要的是衝著賀禮去的,離著壽辰還有三天呢,這數禮金就夠淵太華興奮得險些抽了筋,更別說後院子裏還有著堆積如山的各種奇珍異寶了,生生令淵太華笑得暢快至極,不過麽,正所謂樂極生悲,這頭淵太華正樂嗬著,那一頭便有一大煞風景的報馬闖了進來。
“報,耨薩大人,卑沙城唐軍大舉出動,步軍兩萬五千,騎兵五千餘,正向我烏骨城殺來,張鼓寨、曉高峰皆已失守,寧南城守薑大人派小的前來求援,請耨薩大人即刻兵去救,否則寧南必將不保。”那名報馬一見到淵太華的麵,忙不迭地跪倒在地,高聲稟報了起來。
“什麽?”原本正端坐在幾子前笑眯眯地端著茶碗的淵太華一聽之下,大驚失色地跳了起來,手一抖,手中端著的玉碗便掉在了地上,砸得個粉碎,出一聲清脆的爆裂聲。
“怎麽會這樣,不可能,不可能,不應該啊,這,這,這……”唐軍占據了卑沙城的消息淵太華自然是早就知曉的,不過他卻從來就沒放在心上,左右前番唐軍張亮所部就曾占領過卑沙城,可也沒敢前來攻打烏骨城,此番唐軍李大亮所部的兵力也就跟當初張亮相當罷了,淵太華有理由相信唐軍此番依舊不會前來攻打,畢竟烏骨城之險峻尤在安市城之上,不是三、伍萬人馬能攻得下來的,可沒想到唐軍竟然來了,這令淵太華百思不得其解之餘,也不禁亂了方寸,如同熱鍋上的螞蟻一般,在廳堂裏來迴轉悠著,滿頭滿臉的汗水狂湧著,口中亂七八糟地念叨了老半天,卻沒能拿出個準主意來。
“爺爺莫慌,有孩兒們在呢。”就在淵太華慌得手足無措之際,從廳堂外轉進了三名身著軟甲的青年將領,正是淵太華的三個孫子淵男明、淵男業、淵男成——淵太華原本有二子,然長子早喪,次子在平壤為官,唯有三孫隨其到烏骨上任,此三孫皆勇悍之輩,個個武藝高強,早就盼著能跟唐軍交手,隻是苦無機會罷了,這一聽唐軍殺來了,自是全都緊趕著站了出來。
“啊,是明兒來了,哎,唐軍兇悍難擋,這可怎生是好?”淵太華渾然忘了他自己才是烏骨城的城守,竟向自己的孫兒輩問起了計來。
“爺爺無須擔心,唐軍不過三萬兵馬而已,斷無法奈我烏骨城何,且讓他們來好了,至於寧南城也不必守了,讓薑大人率部撤迴本城罷,免得多折兵力,唐軍若是敢來攻我烏骨城,孫兒等定叫其有來無迴!”淵男明不以為意地笑了笑,慷慨激昂地進言道。
“那好,那好,就這麽辦了,來人,快,快去準備布防!”淵太華素來相信自己這個長孫的本事,見其一派胸有成竹之狀,自是放下了心來,緊趕著下完了令,如獲重釋般地癱坐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