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那突如其來的一刀宰得李貞心疼得很,人雖出了宮,可心思卻依舊留在了宮中,將這短短的半日裏所生的所有事情全都揉碎了,反複地過了幾遍,可還是怎麽也鬧不明白這一切究竟是怎麽迴事兒,既搞不明白老爺子為何要設局讓自己去處理請願事宜,也搞不清楚老爺子突然下刀子的用心何在,更不清楚接下來還會不會有甚更不美妙的玩意兒,心情簡直糟到了極點。


    按理來說,李貞此番來到洛陽之後,所行諸般事宜全都是出自公心,哪怕是因此而得罪了一眾關隴權貴也在所不惜,可以說完全是為了大唐之強盛而將自己架上了火爐,這一點李貞相信以李世民的睿智絕不可能看不出來,可到了頭來呢,不單沒能得到老爺子的支持,反倒莫名其妙地被宰上了一刀,偏生這一刀還不是普通的下刀子,而是在挖李貞的根基,這等事情一出,又怎叫李貞不鬱悶萬分的,心頭暗自盤算著:莫非馬善被人騎,人善被人欺不成?玄武門,嘿嘿,好一個玄武門,老爺子做得初一,莫非咱就做不得十五麽!


    玄武門?李貞一想到玄武門,赫然便是一驚,從沉思中驚醒了過來,這才現自己竟已汗透重衣,一陣心悸之後,不由地搖頭苦笑了起來,正自心煩意亂之際,卻聽車簾子邊上傳來了燕十八低低的聲音:“殿下,殿下。”


    “嗯?”李貞豁然抬起了頭來,有些個不耐地吭了一聲。


    燕十八先前見李貞出皇宮那陣子氣色便有些個不對勁,這會兒的聲音裏又滿是不悅之意,心頭不禁有些個顫,可該提醒的卻還是不得不出言,無奈之下,隻好強咽了口唾沫道:“殿下,到東宮了,請您下車罷。”


    “知道了。”李貞不知可否地哼了一聲,一掀簾子,由一眾貼身小宦官們護持著便下了馬車,悶著頭踏雪走進了東宮的大門,才剛走到勤德殿前的小廣場處,就見東宮主事宦官王秉和領著數名小宦官匆匆地迎了過來,狀甚急迫,李貞不由地便皺起了眉頭,也不開腔,隻是不耐煩地掃了王秉和一眼。


    王秉和能當上東宮主事宦官,自是極擅長觀顏察色之輩,一見李貞氣色不對,忙不迭地便在離李貞足足有五尺之地停了下來,小心翼翼地稟報道:“啟稟殿下,江夏王來了,已在殿前等候多時了。”


    這廝來做甚?李貞愣了一下,這才想起李道宗的可能之來意——前些日子老爺子曾下旨意為李貞選妃,可因著《移民疏》之事大,李貞實是無心去整那些個鶯鶯燕燕的事情,這都三、四天過去了,想來李道宗這會兒該是等不耐煩地打上門來了,偏生此際李貞心情正壞,哪有心情去應付選妃之事,這便皺了下眉頭,麵無表情地接著往前行了去,王秉和見狀,自是不敢靠上前去自討沒趣,隻得躡手躡腳地領了人跟在了李貞身後。


    “微臣參見太子殿下。”早已在勤德殿門前的台階上等候了多時的李道宗大老遠見到李貞領著一眾宦官們走將過來,忙不迭地便疾步走下了台階,緊趕著給李貞請安。


    “王叔不必如此多禮,今日是甚風將您給刮來了?”李道宗雖非李貞一邊的嫡係,可彼此間的交情卻是不錯,一見李道宗露了麵,李貞盡自心中不快,卻也不會做出給李道宗臉色看的事情來,這便笑嗬嗬地打趣了一句。


    “嗬嗬,這等天氣,不是東風便是北風罷,昨夜裏喜鵲叫了一宿,微臣略一琢磨,合該是太子殿下的紅鸞星要動了,微臣這就緊趕著便來了。”李道宗是一早便到了東宮,自是不清楚今日宮裏頭生的事情,更不可能知曉李貞這會兒心情正不爽著,此際見李貞出言打趣,李道宗這便笑嗬嗬地迴敬了一句。


    “哈,昨夜大雪紛飛,哪來的喜鵲,王叔怕是聽岔了罷。”李貞哈哈一笑,隨口應了一句,一擺手,示意李道宗進殿敘話,這便當先向大殿中行了去。


    李道宗乃是靈醒之輩,此時見李貞臉上雖是笑著,言語間玩笑也依舊開著,可眉宇間的神色卻黯淡得緊,自是猜出了李貞心裏頭怕是有甚不痛快的事情在,頓覺自己此來的時機怕是有些個不當,問題是聖旨可不是鬧著玩的,為太子殿下選妃也不是隨隨便便之事,也著實不好太過拖延,畢竟身為禮部尚書,李道宗頭上的壓力可是不小的,故此,李道宗盡管心中有些個忐忑,可還是硬著頭皮跟在李貞身後,走進了大殿,一路無語地便到了書房之中。


    “來人,給王叔看座。”李貞雖心事重重,可依舊體諒著李道宗奉旨辦差的不易,禮貌倒是周全得很,這才一進了書房之後,便即大步走到書桌後端坐了下來,笑著吩咐了一句,自有在一旁服侍的小宦官們將錦墩、茶幾等物端將上來,又奉上了新沏的茶之後,這才各自躬身退出了書房。


    “謝太子殿下賜坐,微臣告罪了。”李道宗猜出了李貞不耐的心思,也沒多囉嗦,遜謝了一句,便即坐了下來,略有些子急促地便伸手從寬大的衣袖中取出一本小本子以及數個娟卷,陪著笑臉地道:“好叫殿下得知,各家所報上來的秀女名錄皆在此處,並有娟畫為憑,還請太子殿下過目。”


    “嗯。”李貞雖甚是反感這等拉郎配的勾當,可卻不想讓李道宗難做,微笑著點了點頭,伸手接過了李道宗雙手奉上的東西,隨意地打開那份名錄,大致瀏覽了一番,卻並沒有去看那些娟畫,隨手將小本子與絹畫往書桌上一放,笑著道:“王叔,且容孤慢慢看上一看,過幾日再行答複如何?”


    李貞納妃子的事情從聖旨下來到如今已過了數日,李世民可是問過幾次了,李道宗雖明知李貞對此事不熱衷,可職責在身,也隻好硬著頭皮出言道:“這個自然,隻是陛下那頭催得緊,還請殿下早日定奪,體諒微臣之難處。”


    李貞眼瞅著這一關實是難以敷衍過去,心中亦是有些子無可奈何,然則此際著實無心情去鑒賞那些美女,略一沉吟之後道:“也罷,那就三日罷,三日後本宮著人將名錄給王叔送去便是了。”


    “多謝太子殿下成全,微臣告退。”見李貞已開了金口,李道宗心裏頭暗自鬆了口氣,也不敢出言詢問李貞究竟遇到了甚難題,忙不迭地便起了身,躬身告退。


    “王叔慢走,本宮不送了。”李貞心中有事,自也不會出言挽留李道宗,這便起了身,將李道宗送到了書房門口,待得李道宗去遠了之後,這才提高了下聲調斷喝道:“來人,請莫、納二位先生即刻來書房議事。”


    書房外侍候著的宦官們全都是機靈之輩,自是早就看出了自家主子的情緒不太對頭,一聽得李貞了話,哪敢怠慢,忙不迭地應了諾,飛奔著便往東宮春華門西側趕了去,不數刻,納隆與莫離這兩大謀士便聯袂趕到了。


    “臣等見過殿下。”納、莫二人一走進書房,便覺得氣氛有些個不太對勁,忙正容走上前去,恭敬地按君臣之禮給李貞請安。


    “二位先生來得正好,都坐下罷,孤今日可是撞到一個好彩頭了……”李貞正在寬敞的書房中焦躁地踱著步,一見到兩大謀士進了門,揮了下手,示意兩大謀士就坐,而自己卻依舊邊踱著步,邊將下午的事情翔實地解說了一番,末了,恨恨地問了一句道:“父皇此是何意?莫非……”話說到這兒,李貞忽覺不妥,便即停了口,隻是苦惱地搖了搖頭。


    李貞奉旨進宮兩大謀士自是都已知曉,原也不以為會有甚了不得的大事,可卻沒想到短短的半天時間裏竟會生了如此多匪夷所思的事情,饒是二人都是急智過人之輩,卻也不由地愣在了當場,一時間都沒敢立馬下個定論,各自皺著眉頭沉思了起來,書房裏靜悄悄地無一絲的聲響,唯有氣氛卻愈壓抑了起來,大有烏雲壓城城欲摧之勢——太子乃是國之儲君,說是國之根本也未為不可,除非是皇帝欲換儲,否則斷無大幅度削減太子權勢的事情,可真要換儲的話,以李世民之行事風格,也斷不會如此孟浪與明目張膽,這裏頭自是別有蹊蹺,隻是這個蹊蹺是好是壞卻是難說得緊了,饒是兩大謀士都是才高八鬥之輩,卻也無法一下子便能摸出其中的根由之所在。


    沉默了良久之後,莫離突地眼睛一亮,瀟灑地搖著羽毛扇,笑著說道:“殿下莫急,某已知聖意何在了。”


    李貞站住了腳,偏頭一看,見莫離神情輕鬆自如,似乎不甚擔心的樣子,心中便是一動,也沒急著問,走迴到書桌後,端坐了下來,笑著問道:“莫先生既是有了定見,那就為孤解惑一、二好了。”


    莫離笑了笑,不緊不慢地解釋道:“嗬嗬,這主意絕非聖上想出來的,嘿,十有**是長孫司徒整出來的,左右不過是取舍之道罷了,陛下這是要將治權交給殿下,為防止某些不好的後果生,總得將殿下手中的軍權略略削減一、二罷了,若是某所料不差,此番移民關東之事陛下之心意已決,此事該是著落在殿下頭上了罷。”


    “嗯?”李貞愣了一下,細細一想,莫離所言似乎有些靠譜——須知移民一事牽扯極眾,各司衙門全都圈在其中,要想辦成此事,非得六部緊密配合不可,主持其事者可是政權在握,若是由房、長孫等宰輔來牽頭行事,倒是合適得緊,可若是由李貞這個太子來主持其事,那問題可就出來了,畢竟李貞的身份不同,以太子之尊親理政局,極可能會造成天有二日之狀況,若是李貞起了心,玄武門之變再次上演也不是啥稀罕之事。


    “莫老弟所言有理,隻是依某看來,陛下此舉隻怕還另有深意,唔,聖躬怕是有些不妥了。”始終埋頭不語的納隆突地抬起了頭來,麵色凝重地插了一句。


    “什麽?”饒是李貞素來沉穩過人,乍一聽納隆這話,登時便被嚇了一大跳,情不自禁地驚唿了一聲,語氣間滿是惶急之意。


    納隆此言一出,不單李貞吃驚,便是莫離也為之一愣,可很快便醒過了神來,眼中精光閃爍了一下,將手中的羽毛扇往胸口一捂,緩緩地開口道:“還是納兄高明,某竟未算到這一層,不錯,正該是如此,陛下這是要借著此番移民對殿下扶上一程了,陛下之願該是指望著貞觀之繁盛能在殿下手中順利地延續下去罷。”


    “不可能!父皇身子骨好好的,怎可能會有事?”李貞來自後世,自是清楚老爺子來日怕是真的不多了,畢竟前世那個時空裏,老爺子年僅五旬便即英年早逝了,究其根由就是因為征高句麗不勝而心情鬱結,這才導致身體急地垮了下去,此際老爺子已是四十有七,征高句麗同樣是不勝而歸,難保曆史的慣性不會持續下去,可畢竟身為人子,李貞卻怎麽也不情願承認這個現實,語氣不善地吼了一句。


    一見李貞情緒有些子失控,兩大謀士並沒有急著解說,而是對視了一眼之後,默默不語地端坐著,直到李貞慢慢地冷靜了下來之後,這才由納隆開口道:“殿下明鑒,陛下自幼弓馬打熬出來的底子厚,即便有小恙,也該能輕鬆度過,隻是陛下心係社稷,提前做些安排也不是不可能之事,殿下切不可辜負了聖上一番期許啊。”


    納隆這話說得雖委婉,其實本意與先前還是一個樣,李貞自是聽得出來,哪會不明白納隆換個說法不過是為了寬自己的心罷了,心中登時沉得難受,豁然而起道:“孤這就派人去太醫院查個水落石出!”


    “不可,萬萬不可!”一聽李貞這話,兩大謀士異口同聲地反對道。


    一見兩大謀士同時出言反對,李貞的臉色立馬就難看了下來,直勾勾地看著二人,一字一頓地問道:“為何?”


    為何?這個問題其實簡單得很——身為人子,關心自家父親的健康本就是人之常論,問題是帝王的健康可就不是皇子們能隨便過問的了,一個不小心,隻怕好心未必能得好報,真要是因此事而引起帝王的猜忌之心,那李貞能否穩坐東宮可就難說得緊了,這麽個淺顯的道理兩大謀士豈會不知,若是換成往日,心平氣和之下的李貞自也能想通此關節,至於此際麽,李貞這是關心則亂罷了,加之一個下午生了如此多的事情,李貞此時已是暈頭暈腦地,頗失往日的沉穩之心,哪能想到此節,一心隻想著徹底了解一下自家老父的健康了。


    “諸王在側!”莫離言簡意賅地說了一句,便即閉上了嘴,輕描淡寫地搖著羽毛扇,絲毫也不在意李貞臉上掛滿了的寒霜。


    “罷了,罷了,左右不過都是些猜測之詞而已,此事以後再議罷。”李貞死盯著莫離好一陣子,見莫離絲毫沒有鬆口的意思,無奈地搖了搖頭,有些子頹唐地坐了下來,擺了擺手,無趣地說道:“張士貴要去接掌北庭,此事總須得好生安排一下,議議罷。”


    一見李貞不再提去打探老爺子病情的事情,兩大謀士皆暗自鬆了口氣,對視了一眼之後,由納隆這個“旭日”的實際統管者率先開口道:“啟稟殿下,張士貴其人與柴哲威不同,此人乃是老軍頭,本身薄有威名,並無須指著北庭之功名載史冊,其人又頑固無比,殿下若是想拉攏為援,恐是很難,依某看來,對付此人隻能使一個字——‘架’”


    “架空麽?唔,那倒是可行,隻是……”李貞話說到這兒,覺得似乎不太妥當,便即停了下來,搖了搖頭,改口道:“照二位先生先前之分析,父皇這是要孤交出軍權以換治權,若是架空張士貴的話,那父皇那頭怕是會起變化罷。”


    “此事不難,北庭如今所行之政體本就是軍政分開,給張士貴掌軍,不令其幹政便可,讓秦文華將治所從烏州搬到寧州好了,而今諸軍皆分散各州,張士貴即便手再長,沒錢他也折騰不出甚事端來,拖上些時日,他也就老實了。”莫離不以為意地搖了下羽毛扇,笑著解說了一句。


    安西的軍政體係與大唐現行的政體大不相同,官銜名稱雖一樣,可治理結構卻迥異,尤其是軍隊的指揮機製上更是如此——大唐目下軍事體製說起來是天下兵馬盡歸十六衛,其實是各州獨自為政,那些十六衛將軍們全都是虛懸著的,沒有指派的話,手下一個兵都沒有,而安西雖地分南北,軍隊則是渾然一體的,各級將軍都是實權將軍,大都護府掌總兵權,全軍分為騎、步、遊三軍,各有統領,而各州所領之軍又都是混合部隊,接受雙重領導,各軍之間時常調動,從而大大降低了各州統軍大將擁兵自重的可能性,此結構類似於後世的軍區製,若真要架空張士貴,除了斷起財路之外,還得各州兵馬獨立方能徹底做到,可這麽一來,顯然跟李貞當初煞費苦心所構思出來的軍隊治理結構相悖,而這是李貞所不願看到的,故此,聽得莫離出得此策,李貞並沒有立馬出言讚成,而是皺了下眉頭道:“就讓秦文華搬搬家,其他的就不必了,孤不信張士貴真敢整出甚妖蛾子來。”


    “殿下英明。”見李貞主意已定,兩大謀士自是不會再糾纏此事,各自對視了一眼,一個大馬屁便拍將了過去。


    “罷了,今日便議到此處好了,孤心裏亂得很,二位先生自便罷。”李貞語氣有些個蕭瑟地揮了揮手,下了逐客令。


    “臣等告退。”兩大謀士都知曉李貞這是憂心老爺子的健康,可這等事情又實不好出言安慰,隻能是各自起了身,告退而去。


    “唉……”兩大謀士去後,李貞心神不寧地在書桌後了陣呆,悠長地歎息了一聲,抬眼看了看天色,這才覺天已漸漸地黑了下來,可李貞卻一點胃口都沒有,也懶得傳晚膳,讓侍候在房外的小宦官們掌了燈,百無聊賴地拿起了李道宗所呈上的那幾卷娟畫,攤了開來,有一眼沒一眼地瀏覽了起來,正無趣間,一張畫卷卻令李貞情不自禁地瞪大了眼,臉上露出了難以置信的神色……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龍爭大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鳳鳴岐山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鳳鳴岐山並收藏龍爭大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