坊間傳聞,這位郡主性情古怪,刁鑽任性,胡攪蠻纏,是個難纏的主,官宦人家誰肯送自己的兒子入府充當衝喜夫侍。


    他也是走投無路,百般無奈才想出此法,如果夫人得知他有此想法,肯定會心疼,興許還會責怪他。


    屋裏傳來低低的哄兒郎早睡的吟唱聲,攪得他心煩意亂。這個聲音很快被父親的聲音被壓住了,父親的聲音在他的耳畔迴響,父親臨終時,拉著他的手,拚著最後的一口氣,哀歎著:“沒有看見向家的崛起,我死不瞑目,對不起列祖列宗。”


    許久父親才顫巍巍的喚著:“孩子你可知,為父為何給你起名向振武,就是希望你以武來振興向家。”


    向振武流著眼淚,神情哀傷的拉著父親的手:“父親孩兒知曉,父親你不要走,振作一點,孩兒去給你請郎中。”


    父親又低低的歎息了一聲:“孩子,為父不行了,讓為父把話說完,最後指點你一迴,向家四代先人都在致力於向家的崛起,可惜時運不濟,莊主之位始終失之交臂,現在我秉承先人遺誌,把振興家族的使命交付與你,希望在你有生之年完成向家振興的使命,為父在九泉之下死也瞑目了。”


    說完,眼睛死死的盯著向振武,死也不肯閉上,向振武不忍父親失望,帶著遺憾離開,就點點頭,父親滿意的閉上了眼睛,當晚父親放心的撒手人寰,扔下一堆亂攤子,離開了他們。


    父親的囑托無時不刻,不在他的耳邊迴響著,為了實現父親的夙願,他天天起早貪黑埋頭習武,正準備在下一屆的比武大會上,奪得山莊第一高手的榮耀時,誰知莊主惹上了仇家,四大家族如鳥散,作四下逃亡,跑得四分五裂不知所蹤。


    成天東躲西藏,躲避仇人的追殺,漂泊不定的生活使四大家族明成實亡。


    哎!


    他望著家徒四壁的茅屋,堂堂的男子漢成天躲躲藏藏,當縮頭烏龜,累及妻兒,愧當男子漢。


    所以他不願呆在家裏,喜歡外出,尋到一個很隱蔽的山洞裏,躲在裏麵習武,希望有朝一日,振興向家。


    不知是天分不佳。還是不得法練了幾年,總是沒有長進,相反家裏的幾間當鋪因他無心經營,委托堂弟幫他管理,堂弟也不是一個經商的料,因經營不善全部虧本,資不抵債,債主找上門要抓他去見官,堂弟哪裏敢見官,卷起鋪蓋嚇跑了,這個爛攤子又攤在他的頭上,


    無奈他將當鋪抵債,才償還所有的債務,現在家裏是一貧如洗,


    如果不是夫人心靈手巧,會做風箏,以前做風箏哄著兒子玩耍,沒想到夫人這些哄兒子的手藝派上大用場,家裏生活拮據,夫人就做一些小風箏拿到集市上去賣,掙得一些銀兩,勉強糊口度日。


    想想真是慚愧,堂堂的向家當家的落到隱姓埋名,躲在這裏,靠夫人的小手藝度日,說出來真是羞愧。


    這樣擔驚受怕過活,實在是有辱斯文。


    他咬咬牙齒,一掌打斷一棵碗口粗的樹,為今之計,兒子入王府也許是上策,王府是兒子安身立命之所,尋求王爺的庇護,可保的兒子一世平安,兒子在王府安身可順利成長,以免遭到仇人的追殺,斷了向家唯一的香火。


    這樣的機會不可喪失。


    莊主死後,他問了莊裏的一些長輩,他們也不知莊主因何故與仇人結怨,導致對方不惜一切代價也要斬草除根。


    他就明察暗訪,也沒有尋到仇人是誰,這一夥人隱藏的極深,他隱隱覺得這一股仇人的勢力極大,很有來頭,


    把兒子送入王府,自己將會毫無顧慮的潛心習武,習得一身武藝,入江湖尋找真相。否則向家永無翻身之日。


    現在,必須想全一個計謀,忍痛割愛把愛子送入府,巴結上王爺,興許這是一個振興的機會。向家振起在此一搏。


    向振武想通了這些厲害的關係以後,不再猶豫了,走進屋裏,準備把自己的想法告訴夫人。


    夫人坐在床邊,一邊輕輕拍打著被子,一邊哼唱著兒歌,哄著兒子安睡。


    見到向振武進來,夫人激動的手發抖,許久未曾看見的臉,還是那麽英俊,眼睛直勾勾的看著夫君,不知說什麽好,隻是眼淚順著臉頰流淌下來,向振武心裏更是難受,不知如何開口,才得到夫人的諒解。


    沉默了一會兒,嗓子暗啞,他開了口:“夫人,請移步,不要吵醒了孩兒。”


    夫人就跟著他的腳步來到了內室,他把自己的想法告訴了夫人。果不其然,夫人無法自持的哭泣起來了。


    窗欞上閃動著兩個晃動的影子,屋裏傳出了壓抑的哭泣。


    兩人一晚上沒有睡著,擁著被子躺在床上各懷心思。


    第二天,天未亮,向振武出門不知所蹤,母親生病躺在床前無法動彈,小小的向陽急得不知所措,他抱著母親的胳膊大聲唿喊著,母親也沒有睜開眼睛,他毅然做出一個重大的決定,這個決定改變了他的一身。


    他從牆上取下平時他習武時使用的一把劍,拿著劍來到集市上,也學著大人的樣子。


    用石子圍起一個圈,他在地上放下一個碗,碗下壓著一張紙條,上麵寫著:賣藝救母。


    做完這些事情以後,就雙手抱拳對著眾人團團行禮:“各位叔叔伯伯,我叫向陽,母親臥病在床無銀兩醫治,今日我賣藝救母,如果,認為我這一套劍術耍得還可以,請幫忙捧個場,有銀兩的請幫忙捧個錢場,沒有銀兩的請幫忙捧個人場,謝謝叔叔伯伯。請多多幫忙打賞,我好迴家去救母。”


    正文 第三百三十八章 賣藝救母


    他抽出劍拉開架勢,劍已出鞘,人們就自動的圍成一圈,對著向陽的招式指指點點:“這個小子有孝心,賣藝救母。”


    人越圍越多,向陽就把平時父親教給他的招式,傾盡所有的展示出來了:“好,好。”喝彩聲不斷。


    這時,街上駛過一輛豪華的攆車,攆車經過此處,身著灰衫的車夫聽見叫好聲,抬頭朝人群中掃視了一眼,見人群中,一位上十歲的小男孩使著一把劍,劍身細長輕盈,劍法以快為主,先入為主,以攻為主,身法靈動,劍走邊鋒,遊走蛇龍。招式精奇,講究奇招製勝。


    眼裏閃過一絲訝異,不知不覺拉緊韁繩,放慢了車速,這時,車簾被撩開了一個角,一雙炯炯有神的眼眸冷冷的掃向興奮的人群,他的目光也投向了使劍的小男孩的身上。


    車夫馬上感應到了車簾被掀開了,他心裏一動,“籲”的一聲,一拉韁繩,喚馬停下來,兩匹馬均是訓練有素汗血寶馬,它們在前麵並駕齊驅,聽到車夫口令,同時揚蹄,嘶鳴著齊齊止步。


    路邊行人不看攆車裏的人,僅憑攆車上的兩匹寶馬,就可猜出攆車裏的人非官即富,身份尊貴。


    啟國誰有這樣的大手筆,同時擁有兩匹汗血寶馬為其拉攆車?僅一匹汗血寶在西域都是價值不菲,西域進貢到啟國的汗血寶馬為數不多,攆車人出府同時使用兩匹汗血寶馬,不用動腦筋,就可猜出,攆車裏的人是誰了?


    路邊的行人再一看駕車的人,絕非泛泛之輩,他長的一張國字臉,眼睛細長,細長的眼眸裏精光閃現,一招一式都是練家子。此人沉穩內斂,辦事幹脆利落。


    有的人認出來了,他就是王爺的管家福伯,能讓王府的管家親自駕車的人,不用想也知道隻有王爺,才可驅動堂堂的大管家。紆尊降貴親自彎腰為王爺趕車。


    由此,人們確信,攆車裏坐的人是王爺。


    “王爺來了。”行人紛紛主動讓道,暗暗心驚:何事把王爺驚動了?


    人們以頂禮膜拜的方式,崇拜的望著心目中神祗一般的戰神,希望王爺撩開車簾,讓人們目睹王爺的颯爽英姿。


    人們站在路邊駐足觀望,以敬服的目光追隨著攆車,王爺從此地經過,人們繞道而行,給攆車讓道,讓攆車先行。攆車行進在街上最為熱鬧的地方時,馬嘶鳴著停在了人群邊。


    兩匹馬站在路邊,甩著尾巴,無視人們暗暗稱奇的目光,昂著頭一副神情戒備的樣子,隨時拉著攆車疾行。


    福伯跳下攆車,愛惜的摸摸油光錚亮的寶馬,輕輕撫摸著,讓馬放鬆,呆在路邊安靜的吃草,寶馬頗通人性,馬上僵硬的身子放軟,慢慢的低下頭,打著響鼻,不緊不慢吃著地上的嫩草。


    福伯安撫好了寶馬以後,挨近窗邊,低聲詢問著:“王爺,人群中有一位上十歲的小男子在耍劍,在下去看看,請王爺稍候。”


    攆車裏傳來了慵懶的聲音:“恩”


    福伯急轉身擠進了人群,正好見到這個少年已經使完了一套劍術,端著碗前來請人們打賞,當他見碗裏落下了一錠元寶時,他的眼睛發直,不敢相信這是真實的。


    有好心人提醒他:“快拜謝恩人,這是真的元寶。這下好了,你的母親有救了。”


    一語驚醒夢中人。


    向陽馬上跪在地上給好心人叩頭:“謝謝伯伯,謝謝伯伯的救命之恩,大恩大德無以為報,隻要你吩咐一聲,我定當赴湯蹈火,肝腦塗地報答伯伯的救命之恩。”


    福伯上前扶起向陽,把他拉到人群外麵,和藹的拉著他的手:“好,不愧是向振武的後人,做人敢擔當,有責任感,有孝心有孝行,我喜歡。”


    向陽一愣:“伯伯,你怎知我父親的大名。”


    福伯臉上掛起了笑容:“你這一招一式都是傳承你父親的招式,你的起手式是這樣的吧?”


    他從地上撿起一根樹枝,隨意的做了一個動作,向陽大吃一驚:“伯伯,你認識我父親。”


    福伯含笑點點頭:“孩子我與你父親是故交,你以後叫我福伯即可。”


    向陽滿心歡喜,沒想到危難的時刻,父親的朋友幫助了他,他急忙行了一個大禮:“謝謝福伯的救命之恩。以後向陽願效犬馬之力。報答伯伯的大恩。”


    福伯拉著他的手,上下打量著他,越看越喜歡:“孩子,你應謝謝王爺,是王爺搭救了你的母親。過來,我帶你見見王爺。”


    福伯拉著向陽的手了,來到攆車旁邊站住,向王爺介紹著向陽:“王爺,這個小男孩是向振武的兒子,名喚向陽,今年十歲,很是乖巧討喜,在路邊賣藝救母,有孝心,我看不錯。”


    向陽跟著福伯來到馬車旁,低眉順目垂首向王爺行禮致謝:“謝謝王爺。”


    向陽十分感激王爺的救命之恩,覺得還沒有把自己的意思表達完整,接著又向王爺行禮,恭恭敬敬的再一次道謝著:“王爺的大恩大德,向陽沒齒難忘。”


    王爺看了一眼向陽,微微點點頭,就放下了簾子,闔上眼眸假暝。


    向陽向王爺道謝了以後,見王爺開始歇息了,就對福伯說道:“福伯,母親犯病了,我要迴家請郎中,給母親抓藥治病。”


    福伯微笑著讚道:“真是孝順的孩子,向振武有子如此,甚是安慰,老伯先行一步。”


    向陽充滿感激的望著馬車疾駛而行,他也打道迴家了。


    迴家見到母親,母親精神尚好,坐在矮塌上歇息,他掏出元寶,還沒有等他把事情說清楚,母親失聲叫了起來:“我的兒,這錠元寶哪裏來的?不義之財不可取!”


    向陽爬上床,抱著母親,十分高興的把元寶塞到母親的手裏:“母親,孩兒的孝心感動了上蒼,這錠元寶是王爺打賞給孩兒的,並非不義之財。”


    於是,向陽就把見到王爺和福伯的經過,跟母親簡單的述說了一遍,


    然後眼巴巴的望著母親,輕聲說道:“母親,孩兒這就去給你請郎中,為你把脈問診。”


    母親溫和的摸摸他的腦袋:“好孩子,辛苦你了,我這是舊疾,歇息幾日就會沒有事了,這錠銀子留著,將來急用。”


    母親一雙眼睛透著不舍,含著眼淚,她一句話都沒有說,隻是抱著向陽默然不語,向陽也感受到了母親的哀愁,以為母親身體不適,心情不好,也就偎在母親的懷裏,抱著母親安慰著。


    許久,母親才歎了一口氣:“孩子。委屈了你,你小小的年紀就出去闖蕩江湖,賣藝掙銀子救母親,孝心可嘉。母親心生不忍。”


    向陽一聽還以為是什麽事情,令母親感慨,原來是賣藝掙銀子讓母親心疼,忙寬慰著:“母親,你不必自責,父親經常告誡孩兒,說我是男子漢,應該從小到江湖去闖蕩,我外出賣藝也是一種曆練,這樣的曆練也不是一次,兩次,說明孩兒已經長大了,將來還要獨當一麵撐起一方天。”


    母親摸著他的小腦袋,許久沒有言語,過了好一會兒,才又歎了一口氣:“好孩子,向家家道中落,振興向家真是靠你啊。”


    剩下的話母親還沒有說完,父親就進屋,他聽見了母親簌簌叨叨,不滿的打斷了母親的說:“一個婦道人家懂什麽,誰說向家家道中落?”


    父親走過來,把向陽拉在自己的身邊,就著剛才的說題也感歎了一句:“你母親有一句話說對了,父親老了,你是向家的獨子,振興向家靠你了。將來無論在哪裏,發生了何事?你都要以向家為已任,以向家為重。”


    向陽似懂非懂的點點頭:“父親的教育孩兒謹記。我是向家的兒郎,定當以向家為重。”


    得到向陽的答複,父親陰鬱的臉上,終於露出了笑容,而母親的臉色更難看了。


    父親橫了母親一眼,母親含著眼淚,強打精神起身下廚去熬粥。端來兩碗粥,一碗遞給向陽:“孩子餓了吧,喝完粥。”


    向陽接過粥,呆在一邊馬上喝起來了。


    手上的一碗粥遞給了夫君,向振武隨手把碗推過去,埋怨著:“自己的身子要當心,不要熬夜拖垮了身子,叫人替你擔心。”


    他吩咐向陽在家好好陪著母親,他進屋換了一件幹淨的衣衫,一口水也沒有喝,匆匆忙忙的又出門了。


    他找到福伯,請福伯到好再來酒樓吃飯,酒足飯飽以後,父親就遞給福伯一一包銀子:“福伯,一點心意請笑納。”


    福伯把銀子推開,低聲說道:“我也知你是一個講義氣的人,受人所托,忠人之事。”


    向振武見福伯十分豪爽,馬上低聲接著問:“恕我愚鈍,福伯我上次拜托你的事情,是否有著落了?請直言相告。”


    “郡主是王爺的愛女,郡主的事情誰敢耽擱,迴府我就把此事稟告了王爺,今日我就安排王爺見過令公子,模樣甚是俊俏,王爺很滿意。”


    正文 第三百三十九章 整治夫侍 求訂閱


    “多謝老兄的抬愛,犬兒拜托與你了,這是一點小小的心意請笑納。”向振武把銀子連同向陽的年庚八字都推到了福伯的麵前,


    福伯接過銀子,托在手裏掂掂:“這些銀子還是你留著。府裏有月銀。”


    向振武死活不要,非要把銀子塞給福伯:“此事全仰仗老兄你了,拜托了。”


    福伯把銀子托在掌中,沉吟著:“這樣吧,日後這些銀子我都交給令公子,隨他支配。”


    向振武大喜過望,連忙道謝。


    福伯拿著年庚八字,仔細的琢磨了一番:“此事八成準行,我會替你安排的,請老兄放心。”


    次日,向陽就跟著福伯進府了,成為郡主的衝喜夫侍,福伯把他安排在後院跟曹風住在一起,向陽謹記母親的教誨,與人相處,要學會與人為善,向陽的性情極好,很快他就得到了曹風的賞識,兩人成為好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郡主的邪夫們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寶春兒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寶春兒並收藏郡主的邪夫們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