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既然如此,那麽本王就……”
“楚公不可!”就在楊玄感要答應之時,一聲傳來,打斷了楊玄感的話,當然楊玄感不用想就知道是誰,除了李密,沒有誰能夠隨意進出這裏,更不敢打斷他的話。不過李世民就不爽了,差點就把楊玄感給忽悠了,偏偏殺出這麽一個人來。
“哦,法玄來得正好,我給你介紹一下,這位是李世民,李淵的兒子。”
“李世民嘛,密正好了解一二,據說頗有雄心,而且還號稱濟世安民之才,密一直很好奇,是怎樣的一個人才能被稱為濟世安民之才呢?從剛才那番話看來,確實不簡單,不過就憑這麽一番話就讓你我合作,未免太簡單了些。”李密一來就點出李世民的不凡,目的是要提醒楊玄感小心一些,而他說合作的基礎太簡單了,是說吃的虧全在他們一方,既然是合作嘛,那就得要雙贏。
“世民見過蒲山郡公,郡公之名世民常聽父親說起,今日一見乃世民之幸事。”李世民恭維的話送上,當然了,心裏卻是恨得不行,看來李密出現了,這事有的難辦了,千算萬算沒有算到楊玄感一方還有如此人才,這也難怪楊玄感能逃到至今,還能夠拿下弘農宮,看來自己以前還是小覷了楊玄感,看來今日是不付出一些代價是不可能達到目的了。
“忘了告訴法玄了,多虧賢侄到來,本王才知道不能再自稱楚國公了,那樣就好像我們真的是背叛楊廣一樣,從今天起,本王就是楚王了。有了這副名聲,我就不信百姓不支持我等。”楊玄感似乎是在炫耀一般,的確,能稱王稱霸的無一不是牛人,自己自稱楚王,說不定以後還能稱帝呢,楊玄感心裏美滋滋的。
“恭喜大王,有了這名頭,就真正的有了與楊廣對抗的資本,至少從道義上來說,我們就不會再輸了。”李密也覺得自己稱王比較好,曆史上起事之人無不打著旗號自稱王的,有了這一旗號,那麽就會有人響應,因為這麵旗就是方向標,就是一個巨大的誘餌,誰想稱王稱霸的盡管起事。當然了,李密也有小心思,楊玄感稱王了,那麽他就能封給自己官位了,雖然他有了郡公的爵位,但是卻沒有官職,隻是楊玄感的智囊而已,雖說下麵的士卒都還信服自己,但是沒有官職總覺得沒有權利一般,手中空蕩蕩的特別不爽。
“沒錯,有了這名號,等本王度過此次難關,那麽就可以宰割天下,以謀大業了。”
“咳!叔父,不知小侄剛才所提議的?~”李世民不得不打斷楊玄感的白日夢,要做夢也得看時候不是,現在做的太早了一些。
“哦,這個……法玄怎麽看?”楊玄感現在又拿不定注意了,所以問向李密,誰讓剛才李密出聲阻撓呢。
“聯姻之事也不無不可,之事密不明白,這樣的好事,為何世民要送給我們?不知我們要付出什麽樣的代價?”李密問道,他之所以阻攔,並不是因為聯姻之事對他們有害,而是李世民根本沒提他要獲得什麽,而楊玄感也隻是給李世民拋出的點心給迷惑了,根本沒有問己方要付出些什麽代價,畢竟沒有一個人會無緣無故的對你好,肯定是有所求,隻是求多求少罷了。
“什麽都瞞不過郡公,世民別無他求,隻是晉陽現在又楊廣的走狗看的緊,世民想發展勢力而不得,隻是聽所楚王得了弘農宮,宮中糧草頗豐,世民就想,如果能助楚王脫困,能否獲得弘農宮的一部分糧草,以供世民發展之用。”李世民說道,好吧,雖然我也惦記著你的糧草,但是與你麽這兩個人頭相比,糧草還算不得什麽,隻不過是給突厥的一些雇傭費而已。
“僅此而已?”李密問到。
“僅此而。”
“如果真的是如此,那麽你為何不加入宇文述一方,這樣不是可有保證嗎?等我王敗了之後,那麽弘農宮的糧草不就可以到手了嗎?”李密不肯輕易相信。
“話雖如此,但是世民和宇文述比起來,根本不值一提,他會把糧草白白送給我嗎?顯然是不可能的,而且,如果楚王敗了,會留下這些糧草給宇文述嗎?還有,世民此次前來的目的就是為了‘圍剿’楚王的。”李世民一連串的反問,把李密心中所有的疑惑都一一揭開了,而且還表明了自己此次前來是抱著誠意而來的。
“就算如此,那麽你何以保證我王不敗?!”
“這個,世民不敢保證,世民手中僅有一萬餘人馬,但是隻要楚王一旦堅守不住,那麽世民會接應楚王脫險,而且,世民正準備打入宇文述軍中,到時候還可以給他製造一些混亂。隻要楚王脫險,那麽就有機會!”李世民說道,要我保證你不敗?怎麽可能?除非楊廣原諒你,不然你難逃此劫。
“叔父也不要寄希望於韓相國那十萬人馬,就算他能拿下襄城,那麽自身實力肯定受損,就算勉強揮師來救,但是南麵突屈通的十萬人馬阻攔,想必一韓相國的才能是不可能勝過突屈通的,所以叔父還是不要太抱希望了。”李世民又對楊玄感說道。
“這~”楊玄感看著李密,顯然兩人都很清楚這一點雖然不知道南麵是何人阻攔,但是以宇文述的老辣,是不可能讓韓相國來救援的,現在既然知道了是突屈通守著南麵,那就不用更想了。
“好,我同意聯姻結盟,不過要向天下公布!”李密最後還是擔心李世民騙他們,所以想要以公布天下之說來約束李世民。
“郡公糊塗了?世民此次前來還想要打入宇文述的內部,一旦公布我與楚王的聯姻關係,那麽世民的布置就全都廢了。”李世民在心中一陣鄙夷,要是平常的聯姻公布出來還好,自己這可是提著腦袋在幹活,這一公布不是想要我早點死嗎。
“好,既然如此,那就先不公布,等到脫險之後在公布於眾。”楊玄感決定道。
“等到脫險再公布?也許脫線之後你就沒機會說話了!”李世民心裏一陣大笑,不過這個聯盟算是成立了,隻不過這隻是一方盈利的聯盟而已。
第八十九章 攻城之戰(上)
李世民用在楊玄感身上的計策顯然是有效的,雖然有些兇險,但是還算是成功達到目標。當李世民率領人馬來到宇文述大營的時候宇文述很客氣的把他請進了大營,經宇文述一說,李世民才知道原來自己的父親李淵在涿郡跟宇文述搞好了關係,這樣一來就讓他少費一番口舌了。
“賢侄此次前來不知帶了多少人嗎?”宇文述向李世民問到,其實他可以當李世民的爺爺輩了,但是為了親近,而且他的爵位和李淵同為國公,所以他也就自己降了一輩,要是李淵在此,拋卻爵位,宇文述那絕對是老不死級別的。
“不敢當,國公還是叫我世民好了。”李世民還是有自知之明的,人家說的可是客套話,你若當真就完了。
“世民隻帶了一萬餘人馬前來,父親帶了兩萬餘人跟隨陛下去征高句麗,這段時間突厥也不太安分,所以晉陽還要留人馬看守,所以世民隻帶了這麽一點人馬前來助國公攻打楊玄感。”李世民這話說的表麵上是在迴答,其實是在告訴宇文述,我們李家絕對不弱,完全有能力和你合作,甚至平起平坐。畢竟合作或者讓人尊重的基礎是實力,沒有實力一切都是空話。
“哦~,賢侄能來,老夫就已經很高興了,人多人少那不重要。”宇文述笑著說道,他又何嚐不出李世民華麗的意思呢,隻是表麵在笑,內心卻一直在罵李世民這個小滑頭。不知不覺就給他上了眼藥,不過他心裏也知道了李世民不簡單,值得重視,將來說不定是宇文家的一大勁敵,所以他在想是不是找個機會把李世民給幹掉,而眼下這場戰役就是一個很好的機會。
“賢侄遠道而來,先帶你的人馬去休息吧,老夫已經讓人安排好了。”宇文述看沒什麽可說的便下逐客令。
“既然如此,那就多謝國公了。”李世民順著宇文述的話說道,你沒有什麽可對我說的,我又何嚐不是在敷衍?
李世民著自己的人馬來到宇文述給他安排的地方,隻見眼前混亂不堪的場麵,營帳的布局亂七八糟的一看就知道沒有什麽紮營經驗,不過李世民敢肯定這些不是宇文述帶來的士卒,因為這一塊空地上似乎劃分為不同的區域,而且不同區域的士卒的裝備顯然不一樣,有些一看就知道是沒有上過戰場的新兵,臉上沒有一絲的血性流露,很顯然不可能是宇文述從高句麗戰場上撤下來的士兵。
“請問這位將軍,這些都是從哪裏來的士卒?”李世民問那位領路之人。
“大人折殺小的了,小的隻是一介校尉而已,當不得將軍的稱唿。”那人聽到李世民如此喚他,趕緊解釋道,連宇文述的好好相待之人,不是他一個小小的校尉可以相提並論的。
“那些都是各郡的兵馬,都是來參與圍剿楊玄感叛軍的,將軍把他們都安排在此,將軍您的大營也被安排在這裏。”那名校尉說著便帶李世民來到地方。
這是一片與各郡兵馬大營相交接的地方,四周都是各郡兵馬駐紮的地方,中間是一塊空地,看來是給各郡兵馬平日裏打打鬧鬧,解決衝突而留下的緩衝地帶,這下可好,李世民一來就直接被安排在這個地方,似乎是故意的一樣。
“世民,看來宇文述不怎麽待見我們,故意給我們安排這麽一個地方,顯然不懷好意,這樣一來我們就算再怎麽算計都很難算計到他,畢竟離他的大營太遠了。”等那位校尉走後,長孫無忌便向李世民說道。
“果然是老狐狸,表麵上裝得很親近,其實他心裏還是不信任我們,至少可以看出來,他不想我們在這圍剿楊玄感的戰事中獲益,安排我們到這裏是想我們與其餘各郡鬧出摩擦,那樣他就可以行大義滅親之舉,不,應該是行軍中之法。”李世民覺得宇文述並不是想給他們使絆子之類的,隻是不想自己分功勞,雖然不會把自己等人當炮灰了,但是這個戰事有沒有自己等人的事就難說了。
“該死的宇文述,竟然不想讓我們分一些功勞,那麽大的功勞也不怕把他給噎死了!”侯君集恨恨地說道,本來能夠指揮玄甲鐵騎衝鋒陷陣,看看這支精心打造的鐵騎的威力如何,可現在這麽已安排還怎麽打。
“沒事,不讓我們攻城,我們樂得清閑,少一些傷亡更好。”李世民卻不怎麽在意,他根本不是為了功勞而來的。
“可是~”
“沒有可是!放心,有你們出戰的時候,玄甲鐵騎的威名定會在你們手中發揚光大!”李世民說道,既然把玄甲鐵騎都帶出來了,不讓他們揚威怎麽就可以輕易迴去呢,至少讓世人都知道這世上還有一支玄甲鐵騎的存在,讓世人都知道他李世民的名聲,他啊不想再低調了。
當然宇文述是不會管李世民等人是怎麽想的,他有意把李世民安排到與各郡大營相接的地方,就是希望他們能鬧出一點摩擦來,那麽到時他就可以明正言順的把李世民給踢會晉陽去,這功勞給誰都不能給李家的人。
“各郡的炮灰軍團都來了,那麽就可以攻城了,別怪我把你們當成炮灰,誰讓你們貪婪這裏的功勞,你們這些新兵死了就死了吧,總比我的精銳損失要好得多。”宇文述自言自語的說道。第一波攻城是最難的,因為敵人的第一波守城是最嚴密的,而且弘農宮城堅且高,要想攻下來很難,所以有了這些炮灰的存在可以最大限度的消耗楊玄感,為以後的總攻做好準備。
“來人!”宇文述朝外麵叫了一聲。
“屬下在,請將軍吩咐。”一傳令兵走進大帳跪著說道。
“傳令各軍,午時造飯,未時集結大軍,準備攻城!”宇文述下達命令,未時是人一天較累的時候,這個時候攻城,雖然攻的一方比較辛苦,但是守城的又何妨有精神?這樣一來就可以減少損失。
第九十章 攻城之戰(中)
傳令兵把宇文述的命令傳遍整個軍營,所有人都知道應該要開始攻城了,畢竟這些天都沒有統一造飯的命令,現在來一個午時造飯,未時集結,誰還不知道這是要幹嘛。
“不是吧二公子,怎麽我們一來宇文述就要開始攻城了?”侯君集問道。
“不是我們來了他宇文述才開始攻城,而是他本來就打算今天要進行攻城的,因為各郡的兵馬都到了,是該發動攻勢了,不管我們到沒到他都會攻城的。”長孫無忌說道,在宇文述的眼中他們還沒那麽重要。
“輔機說的不錯,不過今天不會攻城了,或者隻是一次小規模的試探性攻城而已,他幾天前不攻城也不完全是等各郡的兵馬到齊,而是用幾天的時間去泥土填平弘農宮的護城河。弘農宮北接黃河,護城河的河水就是從黃河中引過來的,不及水深而且還是流動的,要想填平而不費一些時間是根本辦不到的,而今天應該隻是填河之戰。”李世民補充說道,至少在軍事方麵他比較精通,雖然曆史上人們都以他的治理隻能稱道,但是他的軍事才能卻也是數一數二的,不然也打不下唐朝的大半江山。
“是,屬下受教了。”侯君集雖然脾氣及性格暴躁,但是李世民說的他還是聽的,尤其是軍事方麵的他更是不遺餘力的去學習。
未時,飽食一頓的大軍開始集結。
“父親,大軍已經集結完畢,我們真的不等來護兒將軍的到來嗎?”集結完大軍之後,宇文士及便來匯報,本來他是在大興城好好享受他駙馬的悠閑生活的,但是有這麽大的功勞宇文述怎能不想著自己的兒子?不但宇文士及被他叫來鍍鍍金,就連宇文智及那個隻幹違法之事的兒子都被他拉來這弘農戰場,所以不管怎樣,他宇文家永遠都是此次圍剿楊玄感的最大受益者。
“不用等了,隻是填河之戰而已,又不是攻城之戰,還用不到來護兒的大軍。等到戰爭白熱化的時候,來護兒率大軍前來支援那麽勢必會增加士氣同時也會打擊楊玄感的士氣,彼消此長之下,攻城就容易多了。”宇文述對自己的兒子諄諄教誨,雖然宇文士及成為駙馬看是風光無限,而且錦衣玉食一輩子,但是這些都是要在宇文家永遠昌盛的情況下,一旦宇文家沒落,那麽沒了後台的駙馬那就不叫駙馬,那就真的是馬了。別看現在宇文家受寵異常,但是隻要皇帝一句話,這樣的恩寵隨時都會被收迴去,遠不及自己大權在握的好,所以宇文述才想方設法讓自己的幾個兒子加官進爵。
“是,孩兒明白了。”宇文士及說道,他一個駙馬是沒有可能掌握軍權的,但是跟著自己的老子混點軍功卻是無可厚非的,這樣他就隻算是一個跑腿的而不是掌勺的,那樣就可以鑽些朝廷的空子。
“走,跟為父出去,多學著點。”宇文述穿好盔甲,帶上楊廣賜的寶劍便讓宇文士及跟隨自己出去。他心裏的打算不僅僅隻是讓宇文士及等撈撈軍功而已,跟重要的事要把他們培養起來,等到宇文家真的反了的話,至少還有幾個人士能拿出來充充門麵的,不然就算手握大軍,不會用兵也是白搭。
看到集結好的大軍,宇文述也沒怎麽廢話,連動員工作都不需要,因為在所有將士的心中,攻下弘農宮隻是時間的問題,所以直接命令大軍填河。
第一波填河的軍隊是弘農本郡的人馬,本來宇文述沒有安排讓哪個軍的兵馬先上,但是楊智積卻自告奮勇的帶領手下的人馬擔任第一波填河大軍,本來他也不想的,但是畢竟楊玄感拿下弘農宮他這個太守脫不了責任,而且他的部隊又都是本地人,擔任填河先頭部隊是在合適不過了。
隨著宇文述的一聲令下,數萬士卒挑著一旦一旦的推著一車車的泥土跟在宇文述排出的一萬盾牌兵的後麵緩緩前進,他們這是用生命去填護城河。
“大王,宇文述大軍攻來了,數萬大軍正在向東城門而來。”趙懷義說道對正在巡視城牆的楊玄感說道,自從拿下弘農宮之後,為了防止宇文述突然攻城,楊玄感每天都來巡查一番。
“走,隨本王去看看。你們去請郡公和李尚書過來。”楊玄感一邊吩咐護衛一邊趕往東城門。
等楊玄感趕到東城牆上的時候,隻見對麵黑壓壓的一片人馬慢慢推進。
“不好,敵軍想要填平護城河!弓箭手準備,等到敵軍填河的人馬達到射程之後就給我狠狠的射擊。”除了用弓箭手射擊阻攔之外,楊玄感還真的沒有好的辦法組織宇文述大軍的填河,不是沒有跟好的辦法,隻是城中沒有比弓箭跟適合的武器了。
護城河一般都會比較寬,為的是不讓敵軍直接架浮橋攻城,而且還能夠從城牆上居高臨下打擊對岸填河的敵軍,而敵軍的還擊往往對城上的守軍構不成有效的威脅。當然這個威脅說的是地方弓箭收的威脅,但是不包括其他武器的威脅,比如說投石機。
“射擊!狠狠地射擊!”楊智積的填河大軍剛到達護城河邊,楊玄感便下令弓箭手射擊,數萬箭矢從天而降,看似壯觀,但是殺傷力卻有限,因為宇文述的一萬盾牌兵的作用,擋住了大部分的弓箭,隻有少數的弓箭落入部隊當中,當然了,隻是這少數箭矢就帶走了數百士卒的性命。
“快,快填河。”等第一波箭雨剛過,對方還來不及發射第二波箭雨的時候,楊智積馬上命令部隊趕緊填河,填完之後趕緊躲迴度盾牌後麵。雖然士卒動作荀淑,但是仍然比不上第二波箭雨的速度,等填河大軍倒完手中的泥土準備返迴的時候,第二波箭雨就傾瀉而下,帶起朵朵血花。這一次有被帶走了上千士卒的性命,雖然如此,但是一萬多人的犧牲換來的效果卻很小,因為弘農宮畢竟是按照皇帝行宮來建造的,護城河足夠深而寬,而且水又是活的,加之春汛的到來,水勢更急,雖然水麵平靜,但是泥沙導進去之後很快便被衝走了。
“繼續填河,把擔子一起扔進去。”楊智積看到單是把泥沙倒進去是沒什麽作用的,所以幹脆讓士卒把擔子一起扔進去,這樣一來,效果明顯好很多了。
“撤,快撤!”等到所有士卒都把手中的泥沙扔進護城河之後,楊智積果斷揮兵撤退,這樣第一波填河算是結束。這一波填河隻是向前推進了幾米而已,對於深數米長達十數米的護城河來說,還得需要數次才能填出一條道來。不過就在這短短的時間裏,楊智積就扔下了超過三千的士卒的屍體。看來填河不是那麽容易的,這還隻是楊玄感僅僅隻有弓箭的條件下。
“可惡,要是有守城弩就好了,絕不會讓他們這麽容易就填河,而且弓箭的存量也不多。”楊玄感恨恨的說道。
第九十一章 攻城之戰(下)
經過兩個時辰數萬人的艱難填河戰鬥,宇文述一方的大軍終於鋪出一條寬二十米長十數米的攻城大道,為此他們也付出了近五千人馬的慘重傷亡。這還是楊玄感命令守城士兵節約弓箭的情況下,要是按照一開始萬箭齊發的攻勢保持到宇文述大軍填河完畢,那麽至少可以收割上萬人的性命。不是楊玄感不想保持那種打擊力度,因為一旦宇文述大軍填河完畢,那麽攻城之戰就正是開始。隻是弘農宮雖然不缺糧草,但是守城器械卻是嚴重不足,雖然楊廣征高麗調走了大部分的器械,但最主要的是作為兵多糧足的行宮,如果再配備充足的軍械,一旦反叛,那鎮壓的難度就可想而知了。所以為了節約守城器械,楊玄感不得不眼睜睜的看著護城河一點一點的被填平。
“大將軍,末將幸不辱命,為大軍鋪出一條大道來。”楊智積看到完成任務之後便向宇文述迴複命令。
“很好,郡公辛苦了,迴營休整吧,剩下的事就交給本公吧。”原來這楊智積乃是隋文帝楊堅的弟弟襄王楊整的兒子,有勇有謀,而且手握重兵,宇文述讓他填河其實也是想削弱隋室的力量。
“那末將就恭祝大將軍旗開得勝,早日拿下楊玄感這個叛賊!”要說這裏最想快些平定楊玄感作亂的,非楊智積莫屬了,畢竟這江山是他楊氏的,但是他卻苦於沒有辦法,誰讓宇文述總領軍事,沒有他的命令,誰敢擅自出戰?而且奈何雖然他自己是皇室貴胄,但是論官職隻是一介小小的太守,遠遠比不上宇文述的左衛大將軍,論爵位人家是國公,他自己才是郡公,根本不是一個檔次的,要是宇文述不得寵還好說,隻是現在的宇文家那是絕對的第一寵臣之家,沒辦反隻有看人臉色行事了。
“傳令,第一梯隊開始攻城。”宇文述終於開始動用自己的大軍,雖然明知道第一波攻城是不可能取得什麽成績的,但是宇文述要的隻是那股攻勢、氣勢,用來鼓舞己方的士氣,他不相信各郡兵馬能夠有什麽樣的氣勢。
“投石車全部出動,給我狠狠的砸,砸都要把弘農宮城牆給我砸出一個缺口。”隨著宇文述的一聲令下,從大營後推出十數量投石車,巨大的投石車遠非王薄匪軍所造的那種投石車可比的,這可是正宗的國貨,中央軍才能配備的裝備。二十萬大軍看到此攻城利器一出,頓時士氣大振,有投石車壓製楊玄感的弓箭手,那麽他們的傷亡會少很多,說不定還可以一舉攻上城頭。
當然了,有人卻不高興了,楊智積臉色黑得特別難看,要是剛才宇文述把投石車拿出來幫忙壓製弓箭手,那麽他們數郡的填河傷亡將會大大降低。楊智積緊握著拳頭,心中的怒火卻無處發泄,“宇文述一定是故意的,他故意削弱我們的力量,不管出於什麽目的都不能容忍,皇兄,你睜眼看看吧,你寵信的都是一些什麽人啊!”
“守住!都給我自由還擊,小心敵人的石頭!”楊玄感守城異常的艱難,城下攻勢猛烈,頭上還受到飛石的威脅別提有多鬱悶了,要是沒有投石車的威脅,楊玄感敢百分之百的肯定,就算宇文述再多二十萬大軍也攻不下他這十萬人守衛的弘農宮,畢竟兵力超過三倍可圍城,超五倍可攻城,超十倍將完全能夠攻下一座防禦完備的堅稱,當然這一切的前提是在攻的一方沒有重型攻城器械,現在宇文述有了投石車一切就不好說了,難怪他隻集中攻取一門。
“大王,形勢對我們十分不利,要不要其餘各門的支援?!”趙懷義提議道。
“不需要,來再多人也無用,人再多仍是不敢探出頭。”楊玄感否決這個提議。
“都注意了,不要探頭出去,直接把滾石擂木貼著城牆扔下去。”楊玄感隻能用這個不是辦法的辦法來阻擋一下敵軍的登城攻勢。
“法玄和李尚書怎麽還不到?!”楊玄感躲開一塊石頭的打擊,向著身邊的護衛吼道。
“郡公和李尚書在城下,正準備上來。”一名護衛答道,這麽多的石塊從天而降,你讓他們上來找死啊。
“王爺,情況如何了?”李密趕到城牆上找到楊玄感急忙問道。
“不容樂觀,主要是投石車的威脅太大了,將士們根本無法探頭,隻能被動挨打。”楊玄感無奈的說道。
“哦!”李密應了一句,小心的探頭出去一看,隻見護城河對岸十數架投石機正在不停地拋投石塊。
“王爺,他們的投石機不多,應該很快就能結束這一輪的投石了,畢竟投石車不能長久運作,等到這輪投石結束少說也要一刻鍾的時間不能再投石,我們有一刻鍾的時間來擊退敵軍的攻城。”李密說道。
“哦,好,告訴將士們都堅持,敵人的投石機就要停了,是該我們反擊的時候了。”其是楊玄感也知道投石機不能長久的運作,隻是場麵太亂,加上心裏焦亂,所以一時沒有發現想起來,經李密這麽一說到又鎮靜下來了。
“父親,太好了,你看楊玄感被壓著抬不起頭了,我們的士卒就要登上城牆了。”宇文士及興奮地說道。
“哎~”哪知道宇文述此時卻是一聲歎息。
“父親為何歎息,我們的士卒就要攻上城牆了,應該高興才對,要不要指揮大軍一齊攻城。”宇文士及隻看到己方的士卒快要登上敵方城牆了,所以異常高興。
“這一次的攻勢隻到此為止了,投石車不能長久運作,要不是路途遙遠,為父定會多帶一些投石機,那麽就有可能一戰而下這座堅城,可惜了~”宇文述的歎息不止歎息未能抓住大好時機,也是歎息宇文士及的不曉軍事,自己宇文家懂軍事的已經沒有了,宇文承基雖然封了一個天寶大將軍,但是那隻是個頭名罷了,真正上了戰場高下立判,他是在為宇文家的前途歎息。
“將軍,宇文述開始攻城了,二三十萬大軍,那場麵頗為壯觀。”一名探子迴來把得到的消息匯報給李靖。
“楚公不可!”就在楊玄感要答應之時,一聲傳來,打斷了楊玄感的話,當然楊玄感不用想就知道是誰,除了李密,沒有誰能夠隨意進出這裏,更不敢打斷他的話。不過李世民就不爽了,差點就把楊玄感給忽悠了,偏偏殺出這麽一個人來。
“哦,法玄來得正好,我給你介紹一下,這位是李世民,李淵的兒子。”
“李世民嘛,密正好了解一二,據說頗有雄心,而且還號稱濟世安民之才,密一直很好奇,是怎樣的一個人才能被稱為濟世安民之才呢?從剛才那番話看來,確實不簡單,不過就憑這麽一番話就讓你我合作,未免太簡單了些。”李密一來就點出李世民的不凡,目的是要提醒楊玄感小心一些,而他說合作的基礎太簡單了,是說吃的虧全在他們一方,既然是合作嘛,那就得要雙贏。
“世民見過蒲山郡公,郡公之名世民常聽父親說起,今日一見乃世民之幸事。”李世民恭維的話送上,當然了,心裏卻是恨得不行,看來李密出現了,這事有的難辦了,千算萬算沒有算到楊玄感一方還有如此人才,這也難怪楊玄感能逃到至今,還能夠拿下弘農宮,看來自己以前還是小覷了楊玄感,看來今日是不付出一些代價是不可能達到目的了。
“忘了告訴法玄了,多虧賢侄到來,本王才知道不能再自稱楚國公了,那樣就好像我們真的是背叛楊廣一樣,從今天起,本王就是楚王了。有了這副名聲,我就不信百姓不支持我等。”楊玄感似乎是在炫耀一般,的確,能稱王稱霸的無一不是牛人,自己自稱楚王,說不定以後還能稱帝呢,楊玄感心裏美滋滋的。
“恭喜大王,有了這名頭,就真正的有了與楊廣對抗的資本,至少從道義上來說,我們就不會再輸了。”李密也覺得自己稱王比較好,曆史上起事之人無不打著旗號自稱王的,有了這一旗號,那麽就會有人響應,因為這麵旗就是方向標,就是一個巨大的誘餌,誰想稱王稱霸的盡管起事。當然了,李密也有小心思,楊玄感稱王了,那麽他就能封給自己官位了,雖然他有了郡公的爵位,但是卻沒有官職,隻是楊玄感的智囊而已,雖說下麵的士卒都還信服自己,但是沒有官職總覺得沒有權利一般,手中空蕩蕩的特別不爽。
“沒錯,有了這名號,等本王度過此次難關,那麽就可以宰割天下,以謀大業了。”
“咳!叔父,不知小侄剛才所提議的?~”李世民不得不打斷楊玄感的白日夢,要做夢也得看時候不是,現在做的太早了一些。
“哦,這個……法玄怎麽看?”楊玄感現在又拿不定注意了,所以問向李密,誰讓剛才李密出聲阻撓呢。
“聯姻之事也不無不可,之事密不明白,這樣的好事,為何世民要送給我們?不知我們要付出什麽樣的代價?”李密問道,他之所以阻攔,並不是因為聯姻之事對他們有害,而是李世民根本沒提他要獲得什麽,而楊玄感也隻是給李世民拋出的點心給迷惑了,根本沒有問己方要付出些什麽代價,畢竟沒有一個人會無緣無故的對你好,肯定是有所求,隻是求多求少罷了。
“什麽都瞞不過郡公,世民別無他求,隻是晉陽現在又楊廣的走狗看的緊,世民想發展勢力而不得,隻是聽所楚王得了弘農宮,宮中糧草頗豐,世民就想,如果能助楚王脫困,能否獲得弘農宮的一部分糧草,以供世民發展之用。”李世民說道,好吧,雖然我也惦記著你的糧草,但是與你麽這兩個人頭相比,糧草還算不得什麽,隻不過是給突厥的一些雇傭費而已。
“僅此而已?”李密問到。
“僅此而。”
“如果真的是如此,那麽你為何不加入宇文述一方,這樣不是可有保證嗎?等我王敗了之後,那麽弘農宮的糧草不就可以到手了嗎?”李密不肯輕易相信。
“話雖如此,但是世民和宇文述比起來,根本不值一提,他會把糧草白白送給我嗎?顯然是不可能的,而且,如果楚王敗了,會留下這些糧草給宇文述嗎?還有,世民此次前來的目的就是為了‘圍剿’楚王的。”李世民一連串的反問,把李密心中所有的疑惑都一一揭開了,而且還表明了自己此次前來是抱著誠意而來的。
“就算如此,那麽你何以保證我王不敗?!”
“這個,世民不敢保證,世民手中僅有一萬餘人馬,但是隻要楚王一旦堅守不住,那麽世民會接應楚王脫險,而且,世民正準備打入宇文述軍中,到時候還可以給他製造一些混亂。隻要楚王脫險,那麽就有機會!”李世民說道,要我保證你不敗?怎麽可能?除非楊廣原諒你,不然你難逃此劫。
“叔父也不要寄希望於韓相國那十萬人馬,就算他能拿下襄城,那麽自身實力肯定受損,就算勉強揮師來救,但是南麵突屈通的十萬人馬阻攔,想必一韓相國的才能是不可能勝過突屈通的,所以叔父還是不要太抱希望了。”李世民又對楊玄感說道。
“這~”楊玄感看著李密,顯然兩人都很清楚這一點雖然不知道南麵是何人阻攔,但是以宇文述的老辣,是不可能讓韓相國來救援的,現在既然知道了是突屈通守著南麵,那就不用更想了。
“好,我同意聯姻結盟,不過要向天下公布!”李密最後還是擔心李世民騙他們,所以想要以公布天下之說來約束李世民。
“郡公糊塗了?世民此次前來還想要打入宇文述的內部,一旦公布我與楚王的聯姻關係,那麽世民的布置就全都廢了。”李世民在心中一陣鄙夷,要是平常的聯姻公布出來還好,自己這可是提著腦袋在幹活,這一公布不是想要我早點死嗎。
“好,既然如此,那就先不公布,等到脫險之後在公布於眾。”楊玄感決定道。
“等到脫險再公布?也許脫線之後你就沒機會說話了!”李世民心裏一陣大笑,不過這個聯盟算是成立了,隻不過這隻是一方盈利的聯盟而已。
第八十九章 攻城之戰(上)
李世民用在楊玄感身上的計策顯然是有效的,雖然有些兇險,但是還算是成功達到目標。當李世民率領人馬來到宇文述大營的時候宇文述很客氣的把他請進了大營,經宇文述一說,李世民才知道原來自己的父親李淵在涿郡跟宇文述搞好了關係,這樣一來就讓他少費一番口舌了。
“賢侄此次前來不知帶了多少人嗎?”宇文述向李世民問到,其實他可以當李世民的爺爺輩了,但是為了親近,而且他的爵位和李淵同為國公,所以他也就自己降了一輩,要是李淵在此,拋卻爵位,宇文述那絕對是老不死級別的。
“不敢當,國公還是叫我世民好了。”李世民還是有自知之明的,人家說的可是客套話,你若當真就完了。
“世民隻帶了一萬餘人馬前來,父親帶了兩萬餘人跟隨陛下去征高句麗,這段時間突厥也不太安分,所以晉陽還要留人馬看守,所以世民隻帶了這麽一點人馬前來助國公攻打楊玄感。”李世民這話說的表麵上是在迴答,其實是在告訴宇文述,我們李家絕對不弱,完全有能力和你合作,甚至平起平坐。畢竟合作或者讓人尊重的基礎是實力,沒有實力一切都是空話。
“哦~,賢侄能來,老夫就已經很高興了,人多人少那不重要。”宇文述笑著說道,他又何嚐不出李世民華麗的意思呢,隻是表麵在笑,內心卻一直在罵李世民這個小滑頭。不知不覺就給他上了眼藥,不過他心裏也知道了李世民不簡單,值得重視,將來說不定是宇文家的一大勁敵,所以他在想是不是找個機會把李世民給幹掉,而眼下這場戰役就是一個很好的機會。
“賢侄遠道而來,先帶你的人馬去休息吧,老夫已經讓人安排好了。”宇文述看沒什麽可說的便下逐客令。
“既然如此,那就多謝國公了。”李世民順著宇文述的話說道,你沒有什麽可對我說的,我又何嚐不是在敷衍?
李世民著自己的人馬來到宇文述給他安排的地方,隻見眼前混亂不堪的場麵,營帳的布局亂七八糟的一看就知道沒有什麽紮營經驗,不過李世民敢肯定這些不是宇文述帶來的士卒,因為這一塊空地上似乎劃分為不同的區域,而且不同區域的士卒的裝備顯然不一樣,有些一看就知道是沒有上過戰場的新兵,臉上沒有一絲的血性流露,很顯然不可能是宇文述從高句麗戰場上撤下來的士兵。
“請問這位將軍,這些都是從哪裏來的士卒?”李世民問那位領路之人。
“大人折殺小的了,小的隻是一介校尉而已,當不得將軍的稱唿。”那人聽到李世民如此喚他,趕緊解釋道,連宇文述的好好相待之人,不是他一個小小的校尉可以相提並論的。
“那些都是各郡的兵馬,都是來參與圍剿楊玄感叛軍的,將軍把他們都安排在此,將軍您的大營也被安排在這裏。”那名校尉說著便帶李世民來到地方。
這是一片與各郡兵馬大營相交接的地方,四周都是各郡兵馬駐紮的地方,中間是一塊空地,看來是給各郡兵馬平日裏打打鬧鬧,解決衝突而留下的緩衝地帶,這下可好,李世民一來就直接被安排在這個地方,似乎是故意的一樣。
“世民,看來宇文述不怎麽待見我們,故意給我們安排這麽一個地方,顯然不懷好意,這樣一來我們就算再怎麽算計都很難算計到他,畢竟離他的大營太遠了。”等那位校尉走後,長孫無忌便向李世民說道。
“果然是老狐狸,表麵上裝得很親近,其實他心裏還是不信任我們,至少可以看出來,他不想我們在這圍剿楊玄感的戰事中獲益,安排我們到這裏是想我們與其餘各郡鬧出摩擦,那樣他就可以行大義滅親之舉,不,應該是行軍中之法。”李世民覺得宇文述並不是想給他們使絆子之類的,隻是不想自己分功勞,雖然不會把自己等人當炮灰了,但是這個戰事有沒有自己等人的事就難說了。
“該死的宇文述,竟然不想讓我們分一些功勞,那麽大的功勞也不怕把他給噎死了!”侯君集恨恨地說道,本來能夠指揮玄甲鐵騎衝鋒陷陣,看看這支精心打造的鐵騎的威力如何,可現在這麽已安排還怎麽打。
“沒事,不讓我們攻城,我們樂得清閑,少一些傷亡更好。”李世民卻不怎麽在意,他根本不是為了功勞而來的。
“可是~”
“沒有可是!放心,有你們出戰的時候,玄甲鐵騎的威名定會在你們手中發揚光大!”李世民說道,既然把玄甲鐵騎都帶出來了,不讓他們揚威怎麽就可以輕易迴去呢,至少讓世人都知道這世上還有一支玄甲鐵騎的存在,讓世人都知道他李世民的名聲,他啊不想再低調了。
當然宇文述是不會管李世民等人是怎麽想的,他有意把李世民安排到與各郡大營相接的地方,就是希望他們能鬧出一點摩擦來,那麽到時他就可以明正言順的把李世民給踢會晉陽去,這功勞給誰都不能給李家的人。
“各郡的炮灰軍團都來了,那麽就可以攻城了,別怪我把你們當成炮灰,誰讓你們貪婪這裏的功勞,你們這些新兵死了就死了吧,總比我的精銳損失要好得多。”宇文述自言自語的說道。第一波攻城是最難的,因為敵人的第一波守城是最嚴密的,而且弘農宮城堅且高,要想攻下來很難,所以有了這些炮灰的存在可以最大限度的消耗楊玄感,為以後的總攻做好準備。
“來人!”宇文述朝外麵叫了一聲。
“屬下在,請將軍吩咐。”一傳令兵走進大帳跪著說道。
“傳令各軍,午時造飯,未時集結大軍,準備攻城!”宇文述下達命令,未時是人一天較累的時候,這個時候攻城,雖然攻的一方比較辛苦,但是守城的又何妨有精神?這樣一來就可以減少損失。
第九十章 攻城之戰(中)
傳令兵把宇文述的命令傳遍整個軍營,所有人都知道應該要開始攻城了,畢竟這些天都沒有統一造飯的命令,現在來一個午時造飯,未時集結,誰還不知道這是要幹嘛。
“不是吧二公子,怎麽我們一來宇文述就要開始攻城了?”侯君集問道。
“不是我們來了他宇文述才開始攻城,而是他本來就打算今天要進行攻城的,因為各郡的兵馬都到了,是該發動攻勢了,不管我們到沒到他都會攻城的。”長孫無忌說道,在宇文述的眼中他們還沒那麽重要。
“輔機說的不錯,不過今天不會攻城了,或者隻是一次小規模的試探性攻城而已,他幾天前不攻城也不完全是等各郡的兵馬到齊,而是用幾天的時間去泥土填平弘農宮的護城河。弘農宮北接黃河,護城河的河水就是從黃河中引過來的,不及水深而且還是流動的,要想填平而不費一些時間是根本辦不到的,而今天應該隻是填河之戰。”李世民補充說道,至少在軍事方麵他比較精通,雖然曆史上人們都以他的治理隻能稱道,但是他的軍事才能卻也是數一數二的,不然也打不下唐朝的大半江山。
“是,屬下受教了。”侯君集雖然脾氣及性格暴躁,但是李世民說的他還是聽的,尤其是軍事方麵的他更是不遺餘力的去學習。
未時,飽食一頓的大軍開始集結。
“父親,大軍已經集結完畢,我們真的不等來護兒將軍的到來嗎?”集結完大軍之後,宇文士及便來匯報,本來他是在大興城好好享受他駙馬的悠閑生活的,但是有這麽大的功勞宇文述怎能不想著自己的兒子?不但宇文士及被他叫來鍍鍍金,就連宇文智及那個隻幹違法之事的兒子都被他拉來這弘農戰場,所以不管怎樣,他宇文家永遠都是此次圍剿楊玄感的最大受益者。
“不用等了,隻是填河之戰而已,又不是攻城之戰,還用不到來護兒的大軍。等到戰爭白熱化的時候,來護兒率大軍前來支援那麽勢必會增加士氣同時也會打擊楊玄感的士氣,彼消此長之下,攻城就容易多了。”宇文述對自己的兒子諄諄教誨,雖然宇文士及成為駙馬看是風光無限,而且錦衣玉食一輩子,但是這些都是要在宇文家永遠昌盛的情況下,一旦宇文家沒落,那麽沒了後台的駙馬那就不叫駙馬,那就真的是馬了。別看現在宇文家受寵異常,但是隻要皇帝一句話,這樣的恩寵隨時都會被收迴去,遠不及自己大權在握的好,所以宇文述才想方設法讓自己的幾個兒子加官進爵。
“是,孩兒明白了。”宇文士及說道,他一個駙馬是沒有可能掌握軍權的,但是跟著自己的老子混點軍功卻是無可厚非的,這樣他就隻算是一個跑腿的而不是掌勺的,那樣就可以鑽些朝廷的空子。
“走,跟為父出去,多學著點。”宇文述穿好盔甲,帶上楊廣賜的寶劍便讓宇文士及跟隨自己出去。他心裏的打算不僅僅隻是讓宇文士及等撈撈軍功而已,跟重要的事要把他們培養起來,等到宇文家真的反了的話,至少還有幾個人士能拿出來充充門麵的,不然就算手握大軍,不會用兵也是白搭。
看到集結好的大軍,宇文述也沒怎麽廢話,連動員工作都不需要,因為在所有將士的心中,攻下弘農宮隻是時間的問題,所以直接命令大軍填河。
第一波填河的軍隊是弘農本郡的人馬,本來宇文述沒有安排讓哪個軍的兵馬先上,但是楊智積卻自告奮勇的帶領手下的人馬擔任第一波填河大軍,本來他也不想的,但是畢竟楊玄感拿下弘農宮他這個太守脫不了責任,而且他的部隊又都是本地人,擔任填河先頭部隊是在合適不過了。
隨著宇文述的一聲令下,數萬士卒挑著一旦一旦的推著一車車的泥土跟在宇文述排出的一萬盾牌兵的後麵緩緩前進,他們這是用生命去填護城河。
“大王,宇文述大軍攻來了,數萬大軍正在向東城門而來。”趙懷義說道對正在巡視城牆的楊玄感說道,自從拿下弘農宮之後,為了防止宇文述突然攻城,楊玄感每天都來巡查一番。
“走,隨本王去看看。你們去請郡公和李尚書過來。”楊玄感一邊吩咐護衛一邊趕往東城門。
等楊玄感趕到東城牆上的時候,隻見對麵黑壓壓的一片人馬慢慢推進。
“不好,敵軍想要填平護城河!弓箭手準備,等到敵軍填河的人馬達到射程之後就給我狠狠的射擊。”除了用弓箭手射擊阻攔之外,楊玄感還真的沒有好的辦法組織宇文述大軍的填河,不是沒有跟好的辦法,隻是城中沒有比弓箭跟適合的武器了。
護城河一般都會比較寬,為的是不讓敵軍直接架浮橋攻城,而且還能夠從城牆上居高臨下打擊對岸填河的敵軍,而敵軍的還擊往往對城上的守軍構不成有效的威脅。當然這個威脅說的是地方弓箭收的威脅,但是不包括其他武器的威脅,比如說投石機。
“射擊!狠狠地射擊!”楊智積的填河大軍剛到達護城河邊,楊玄感便下令弓箭手射擊,數萬箭矢從天而降,看似壯觀,但是殺傷力卻有限,因為宇文述的一萬盾牌兵的作用,擋住了大部分的弓箭,隻有少數的弓箭落入部隊當中,當然了,隻是這少數箭矢就帶走了數百士卒的性命。
“快,快填河。”等第一波箭雨剛過,對方還來不及發射第二波箭雨的時候,楊智積馬上命令部隊趕緊填河,填完之後趕緊躲迴度盾牌後麵。雖然士卒動作荀淑,但是仍然比不上第二波箭雨的速度,等填河大軍倒完手中的泥土準備返迴的時候,第二波箭雨就傾瀉而下,帶起朵朵血花。這一次有被帶走了上千士卒的性命,雖然如此,但是一萬多人的犧牲換來的效果卻很小,因為弘農宮畢竟是按照皇帝行宮來建造的,護城河足夠深而寬,而且水又是活的,加之春汛的到來,水勢更急,雖然水麵平靜,但是泥沙導進去之後很快便被衝走了。
“繼續填河,把擔子一起扔進去。”楊智積看到單是把泥沙倒進去是沒什麽作用的,所以幹脆讓士卒把擔子一起扔進去,這樣一來,效果明顯好很多了。
“撤,快撤!”等到所有士卒都把手中的泥沙扔進護城河之後,楊智積果斷揮兵撤退,這樣第一波填河算是結束。這一波填河隻是向前推進了幾米而已,對於深數米長達十數米的護城河來說,還得需要數次才能填出一條道來。不過就在這短短的時間裏,楊智積就扔下了超過三千的士卒的屍體。看來填河不是那麽容易的,這還隻是楊玄感僅僅隻有弓箭的條件下。
“可惡,要是有守城弩就好了,絕不會讓他們這麽容易就填河,而且弓箭的存量也不多。”楊玄感恨恨的說道。
第九十一章 攻城之戰(下)
經過兩個時辰數萬人的艱難填河戰鬥,宇文述一方的大軍終於鋪出一條寬二十米長十數米的攻城大道,為此他們也付出了近五千人馬的慘重傷亡。這還是楊玄感命令守城士兵節約弓箭的情況下,要是按照一開始萬箭齊發的攻勢保持到宇文述大軍填河完畢,那麽至少可以收割上萬人的性命。不是楊玄感不想保持那種打擊力度,因為一旦宇文述大軍填河完畢,那麽攻城之戰就正是開始。隻是弘農宮雖然不缺糧草,但是守城器械卻是嚴重不足,雖然楊廣征高麗調走了大部分的器械,但最主要的是作為兵多糧足的行宮,如果再配備充足的軍械,一旦反叛,那鎮壓的難度就可想而知了。所以為了節約守城器械,楊玄感不得不眼睜睜的看著護城河一點一點的被填平。
“大將軍,末將幸不辱命,為大軍鋪出一條大道來。”楊智積看到完成任務之後便向宇文述迴複命令。
“很好,郡公辛苦了,迴營休整吧,剩下的事就交給本公吧。”原來這楊智積乃是隋文帝楊堅的弟弟襄王楊整的兒子,有勇有謀,而且手握重兵,宇文述讓他填河其實也是想削弱隋室的力量。
“那末將就恭祝大將軍旗開得勝,早日拿下楊玄感這個叛賊!”要說這裏最想快些平定楊玄感作亂的,非楊智積莫屬了,畢竟這江山是他楊氏的,但是他卻苦於沒有辦法,誰讓宇文述總領軍事,沒有他的命令,誰敢擅自出戰?而且奈何雖然他自己是皇室貴胄,但是論官職隻是一介小小的太守,遠遠比不上宇文述的左衛大將軍,論爵位人家是國公,他自己才是郡公,根本不是一個檔次的,要是宇文述不得寵還好說,隻是現在的宇文家那是絕對的第一寵臣之家,沒辦反隻有看人臉色行事了。
“傳令,第一梯隊開始攻城。”宇文述終於開始動用自己的大軍,雖然明知道第一波攻城是不可能取得什麽成績的,但是宇文述要的隻是那股攻勢、氣勢,用來鼓舞己方的士氣,他不相信各郡兵馬能夠有什麽樣的氣勢。
“投石車全部出動,給我狠狠的砸,砸都要把弘農宮城牆給我砸出一個缺口。”隨著宇文述的一聲令下,從大營後推出十數量投石車,巨大的投石車遠非王薄匪軍所造的那種投石車可比的,這可是正宗的國貨,中央軍才能配備的裝備。二十萬大軍看到此攻城利器一出,頓時士氣大振,有投石車壓製楊玄感的弓箭手,那麽他們的傷亡會少很多,說不定還可以一舉攻上城頭。
當然了,有人卻不高興了,楊智積臉色黑得特別難看,要是剛才宇文述把投石車拿出來幫忙壓製弓箭手,那麽他們數郡的填河傷亡將會大大降低。楊智積緊握著拳頭,心中的怒火卻無處發泄,“宇文述一定是故意的,他故意削弱我們的力量,不管出於什麽目的都不能容忍,皇兄,你睜眼看看吧,你寵信的都是一些什麽人啊!”
“守住!都給我自由還擊,小心敵人的石頭!”楊玄感守城異常的艱難,城下攻勢猛烈,頭上還受到飛石的威脅別提有多鬱悶了,要是沒有投石車的威脅,楊玄感敢百分之百的肯定,就算宇文述再多二十萬大軍也攻不下他這十萬人守衛的弘農宮,畢竟兵力超過三倍可圍城,超五倍可攻城,超十倍將完全能夠攻下一座防禦完備的堅稱,當然這一切的前提是在攻的一方沒有重型攻城器械,現在宇文述有了投石車一切就不好說了,難怪他隻集中攻取一門。
“大王,形勢對我們十分不利,要不要其餘各門的支援?!”趙懷義提議道。
“不需要,來再多人也無用,人再多仍是不敢探出頭。”楊玄感否決這個提議。
“都注意了,不要探頭出去,直接把滾石擂木貼著城牆扔下去。”楊玄感隻能用這個不是辦法的辦法來阻擋一下敵軍的登城攻勢。
“法玄和李尚書怎麽還不到?!”楊玄感躲開一塊石頭的打擊,向著身邊的護衛吼道。
“郡公和李尚書在城下,正準備上來。”一名護衛答道,這麽多的石塊從天而降,你讓他們上來找死啊。
“王爺,情況如何了?”李密趕到城牆上找到楊玄感急忙問道。
“不容樂觀,主要是投石車的威脅太大了,將士們根本無法探頭,隻能被動挨打。”楊玄感無奈的說道。
“哦!”李密應了一句,小心的探頭出去一看,隻見護城河對岸十數架投石機正在不停地拋投石塊。
“王爺,他們的投石機不多,應該很快就能結束這一輪的投石了,畢竟投石車不能長久運作,等到這輪投石結束少說也要一刻鍾的時間不能再投石,我們有一刻鍾的時間來擊退敵軍的攻城。”李密說道。
“哦,好,告訴將士們都堅持,敵人的投石機就要停了,是該我們反擊的時候了。”其是楊玄感也知道投石機不能長久的運作,隻是場麵太亂,加上心裏焦亂,所以一時沒有發現想起來,經李密這麽一說到又鎮靜下來了。
“父親,太好了,你看楊玄感被壓著抬不起頭了,我們的士卒就要登上城牆了。”宇文士及興奮地說道。
“哎~”哪知道宇文述此時卻是一聲歎息。
“父親為何歎息,我們的士卒就要攻上城牆了,應該高興才對,要不要指揮大軍一齊攻城。”宇文士及隻看到己方的士卒快要登上敵方城牆了,所以異常高興。
“這一次的攻勢隻到此為止了,投石車不能長久運作,要不是路途遙遠,為父定會多帶一些投石機,那麽就有可能一戰而下這座堅城,可惜了~”宇文述的歎息不止歎息未能抓住大好時機,也是歎息宇文士及的不曉軍事,自己宇文家懂軍事的已經沒有了,宇文承基雖然封了一個天寶大將軍,但是那隻是個頭名罷了,真正上了戰場高下立判,他是在為宇文家的前途歎息。
“將軍,宇文述開始攻城了,二三十萬大軍,那場麵頗為壯觀。”一名探子迴來把得到的消息匯報給李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