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
劉協猛然醒悟,劉備猛烈攻城,如果守城的將領死守,那就是一場死亡的盛宴,……荀彧關心地的宛城的民眾和士兵,如果皇帝去的晚了,劉備和張繡爭功,劉表和曹操再吹風點火,宛城又是一場浩劫。
迴到漢室懷中的宛城,相當於另一個壽春!
劉協眼前浮現當初到宛城的時候,百業蕭條餓殍遍地,想到這個事情,劉協的眼中浮現一抹嚴厲。
“爾等可要想好,與朝廷為敵,就是跟天下人為敵!”
劉協的言語帶著無邊的憤怒,經禦林軍的怒吼傳到城頭。
曹均看到又到一波援軍,強自挺著兩個如同灌鉛的雙腿,劉協的沉默仿佛千座大山一般壓下來,心中天人交戰,一邊是父母妻兒千秋大義,一邊的張繡的恩情,正在這時,禦林軍的怒吼傳來,曹均眼前一黑,皇帝發怒了!
馬超帶著騎兵風卷殘雲一般衝向南門。
徐晃用的兵法是圍三缺一,但馬超一動,看樣子是全殲的陣勢,曹均頓時蒙了,他城中隻有不足一千人馬,憑著一腔恩情才挺到如今,好在徐晃為了收降他們並未強攻。
“我投降!”
曹均的防線坍塌。
劉協冷冷一哼卻不進城,徐晃一馬當先搶在馬超的前麵做了先鋒,馬超隨同中軍,王海帶著糧草押後,全軍馬不停蹄直奔宛城。
糧草後麵跟著震驚無比的曹均,足有八千人的運糧隊伍,讓他恨不得下去搶劫,王海留給他的一句話讓他老老實實派人保護糧草。
“張繡早上表歸順朝廷了!”
此一刻,曹均心底的懦弱感大大減少,報恩心也舒服多了。但王海卻鼻子裏嗤出一道氣體,轉染又讓他寢食難安。
“你擋住先鋒大將徐晃的道路,皇帝會輕饒你!”
曹均瞬間像哈巴狗一樣跟在王海後邊,愁雲堆滿整個路途。
……
伏壽、蔡琰和呂雯滿眼崇拜地看著皇帝顯威,同樣是十八歲,劉協更多的是俊逸的成熟,塞北貂絨大氅彰顯了的華貴,棉麻衣顯露的親切和古樸,集中在劉協身上,真叫一個低調奢華,風流天下。
“接下來我們去哪裏?”
“當然是宛城!”
伏壽沉穩的小臉上出現一抹酡紅,不是酒醉的紅,而是興奮的紅,是啊,當初皇帝可是封個大官也沒有人執行,逃跑途中,哪有這般威風,一句話嚇退一支軍隊,一聲吼招降一個城池。
呂雯又出現以往的脾性,眼饞著領軍打仗。
蔡琰偷偷拉住,示意觀察伏壽,伏壽興奮的無以複加,仍然保持這皇室的威儀,舉止優雅、大方得體,讓蔡琰猛然醒悟,擺衣弄裙,越學越緊張。
“走,我帶你騎馬!”劉協伸出手。
“哇……好吧!”呂雯一竄大高,迴頭時卻又裝作大家閨秀拉住劉協的手。
呂雯換了戎裝騎上馬,跑到前麵,與劉協並轡而行,歡喜不盡,皇帝沒有因為他是呂布的女兒而有所隔閡,跟不因野性難馴而稍加責難,反而由著她的性子來,這不是寵愛是什麽。
當然是寵愛!
劉協下麵的話讓她確定,劉協是真的愛!
“其實你不用隱藏,原來的你最令人心動!”
“嗯……真的!”
“當然!”
“那,那我們比賽,看誰先到宛城!”
呂雯含著淚笑出一個縱情山水的姿態,都是雙馬蹬,速度飛快,兩騎飛出,伏德趕緊跟上去,心道這個呂雯,這不是添亂嘛!
“蔡姐姐,你會騎馬麽?”車廂中,伏壽看著青春澎湃的劉協,心有感慨。
“小時候跟著父親學過,本來要忘記的,卻在膚施又撿了起來,當時跟著皇上,……”蔡琰微微笑著,想起塞北的風光和營救劉協的決絕。
“是不是想起苦中作樂了?”伏壽故意取笑。
“哪有,當時我心若死灰……啊,你是皇後好不好……”
兩個女人突然變成兩個少不更事的女孩,看著劉協的背影笑成一團。
第二五五章宛城到了[本章字數:2087最新更新時間:2013-11-2201:14:49.0]
朝廷的詔令讓朝野震動萬民沸騰。
當劉協自領三萬大軍趕赴宛城,再有馬超帶兵一萬護駕,所過縣城皆有兵丁加入人馬運糧,待王海換出兵士重整軍隊,人馬已經超過四萬,浩浩蕩蕩殺奔南陽郡。
就在劉協離開洛陽當夜,東邊烽火台濃煙滾滾,李傕被部下喊醒,急急請來楊修,二人看著張繡大營火光衝天滿營騷亂,不知何事。
“難道是自相殘殺?或者是有人反水?”
楊修仔細看了片刻,猛然狠心道:“將軍,敵軍騷亂,我軍續列陣以待,如是有人反叛張繡,我們正好支援,若是自相殘殺,我們就坐收漁翁之利。”
“我正有此意!”李傕大喜,立刻多置火堆火把,點兵出營,在張繡營前虎視眈眈,準備奪取戰功。
兵士本來來對半夜喊起來頗有怨氣,看到張繡大營的異動皆是興奮異常,八日來,張繡閉門不出,偶爾派出將軍出來拚殺一陣,隻打兩個迴合轉身就跑。李傕又不能強攻,張繡三萬大軍,自己才有一萬,相差懸殊,強攻恐怕適得其反。
現在他們自己先亂了,天賜大功啊!
幸虧這次出來並不是取下宛城,而是引動中原大亂,楊修專門負責探馬軍情事務,一個個消息傳來,中原果然亂成一鍋粥了,兩人暗中驚喜,也樂意陪著張繡幹耗。
天明十分,火把火堆通明的張繡大營走出一人,青衣長衫,乃是大謀士賈詡,見到利李傕和楊修上前一禮。
“光祿大夫賈詡領三千人馬請歸朝廷!”
“三千,不是三萬嗎?”李傕和楊修猛然一驚,兩人互望一眼滿是驚駭,他們恍然大悟,所謂張繡大營的騷動,不是自相殘殺,更不是有人反水,而是故意製造亂相好讓兵馬撤退。
賈詡繼續:“請將軍勿慮,張繡於夜半時分發現宛城點燃十萬火急的烽火,心憂妻兒,不得已揮兵宛城,特派賈詡在此歸順,張繡曾言,無論宛城安好與否,定然歸順朝廷,但請將軍看在叔父張濟的麵上,如果宛城有失,請助他救迴妻兒!”
楊修看著冷靜的賈詡,不由冷笑。
“你還敢自稱光祿大夫,羞煞天下士子!哈哈,你可曾記得董卓死後,若不是你勸李傕攻殺都城長安,漢室如何會傾塌,你難道就是這樣做漢室光祿大夫?”
李傕就在身邊,楊修絲毫不忌諱,一個問題將兩人都逼的慚愧無比。
“賈詡自知罪責深重,所以孤身前來請降,若將軍欲獻我的首級於天子,自管動手,賈詡絕不皺眉!”
楊修一愣,賈詡如此說卻是不好下手,再看李傕更是不堪,當初賈詡隻是建議,而帶領大軍禍亂長安的卻是他,如今最大的罪人歸順為漢臣,而本應是從犯的謀士賈詡要砍頭,卻不是仁義一道。
況且,李傕要殺了他,必定有栽贓嫁禍之嫌疑。
“先生說哪裏話,先生於李傕有救命之恩,就算有罪,也是李傕罪大,豈敢為難將軍。”李傕看著自己一向忌憚的大謀士,心中感慨:“請先生原諒李傕,……將先生綁了,切莫傷害了賈先生!”
長歎一聲,喝令手下將賈詡綁了。
“請便!”
賈詡伸出雙手送儒繩套,眼如浩海,真個將楊修氣的不輕,楊修自謂算計人心敢誇天下第一,但對於陰謀詭計卻不似賈詡,今夜可見一斑。
李傕將賈詡囚禁於軍中,收編了張繡營中三千老弱人馬補充壓糧隊伍,徑直帶著人馬奔殺宛城。
他心中奇怪,劉備隻有五千兵馬,卻驚的張繡匆忙迴援,難道劉備的五千人馬就能攻破宛城,這不是笑話嗎!
“若猜測不誤,攻擊宛城的並非劉備一支,估計還有劉表!”楊修沉聲說出李傕心中的疑慮。
“劉表是荊州牧,為何打自己的地盤?”李傕懂得行軍打仗陰謀詭計,卻不善於人情事故,故而有此一問。
“劉表對張繡是利用,同時也相當忌憚,所以讓劉備守新野,眼下張繡抵擋朝廷,劉備歸順朝廷起兵討伐宛城,劉表豈能坐視不理,必定派兵協助,以證明他的向漢之心。”
“我就更迷糊了,張繡帶兵抵擋朝廷不是劉表的命令嗎?”
“這就是劉表的老奸巨猾之處,他命令張繡是不假,但此一時彼一時,最新消息,皇帝要親征荊州,誰能舉宛城歸順,就是大功一件。
現在張繡無法及時迴援,劉備兵力無法攻下宛城,劉表自然會幫助自家人劉備攻下宛城,劉備能夠歸順朝廷,豈能不幫劉表!
但若是張繡投降朝廷,估計對劉表反而有害。
原因很簡單,張繡的叔父張濟是被劉表軍射殺的,他們現在看起來非常和氣,其中卻有不共蓋天的仇恨。
張繡如果咬住是劉表命令抵擋朝廷,劉表無法向朝廷自圓其說,現在突然攻打張繡,正好可以證明,他劉表是忠心於大漢的!”
李傕冷冷一笑,佩服楊修的算計,但卻不讚同,若是他領兵三萬,早將劉表殺的片甲不留,決然不會等他實施這等伎倆。
兩人一邊討論一邊奔向宛城,軍隊每隔四十公裏就休息兩個時辰,有了賈詡在後軍押著,一路城池無礙,直達宛城時已經過去四日。
一路上都能看到張繡丟棄的輜重和兵甲,還有走不動的潰兵,李傕不由感歎張繡,為妻兒不惜老命了。
若都是這般趕路,迴到宛城,估計馬匹要累死一半,而兵士至少要休息一天一夜,才能有力氣上戰場。
……
劉協陪著三個女子興致大增,在中軍每每騎馬奔馳,至於攻城略地,現在根本不用他出麵,南陽郡各城池早接到朝廷的詔令,縣令官吏等人遠遠地在城外跪成一片,先鋒大將徐晃意氣風發地大歎:“這先鋒甚是無聊!”還故意傳給馬超,馬超莞爾一笑,迴道:“我的功勞在於護駕,你的功勞在於攻城陷地,不可同日而語!”
徐晃大怒,這是諷刺他一仗沒打,根本就沒有功勞,而馬超僅僅立在皇帝身邊,就是大功一件……縱馬奔到隊伍之前,一抬頭狼煙衝天,耳邊傳來淒慘的喊殺和兵戈碰撞。
宛城到了!
第二五六章沒有硝煙的結局[本章字數:3542最新更新時間:2013-11-2308:41:03.0]
劉協駕臨宛城,劉備和張繡兵消戰停,雙方恨不能肋生雙翅來告狀,還是劉備準備充分,不待罷兵就急急奔到劉協大營前伏地請罪,呈上準備好的奏報,稱張繡阻攔朝廷大軍,劉備以漢室宗親為名,征伐宛城以表忠心。
隨後劉表帶著蔡瑁前來,表奏張繡有反心,劉表以荊州牧之名令張泉(張繡的兒子)出城迎接,張泉竟然舉兵反抗,故而幫劉備攻打宛城,消滅叛亂。
劉協還未及冷笑,張繡怒氣衝天奔馳而來,伏在華蓋前嚎啕大哭。
“皇上,張濟已在李傕軍前歸順,哪知劉備劉表狼心狗肺毀棄信義攻打宛城,宛城內有張濟的妻兒老小,不得不救,迎接皇上來遲!”掏出劉表的軍令,證明劉表讓他阻攔皇上。
張泉更是哭聲震天,先後被劉備忽悠,又被劉表詐騙,好在在最後一刻守住城池,捱到張繡迴援,在城頭看到朝廷的大軍鋪天蓋地,激動的雙手亂舞。
劉協不等他們述完,沉重地伸手指向宛城,眾人隨著他的手臂看去,城牆外屍體堆積成山,血流成河,紅色的江山觸目驚心,周圍的原野滿目瘡痍淒涼。
淒慘的痛哭,悠悠蕩蕩鑽進眾人的耳朵。
這是為親人而哭。
“已經晚了!”
他想起荀彧之言,速至宛城,遲則生變,他們為了自家的兒孫富貴榮華,竟然不惜這麽多將士血死城下,魂遊蒼涼、拋屍荒野!
這一瞬間,諸侯們靈魂顫栗,紛紛低下頭,躲避皇帝的目光。
劉協從兩肋竄出一股怒氣。
“孤本來要赦免你們一切的罪過,給你們一個機會報效朝廷,如同袁術袁紹公孫瓚一般,但孤無法想象,你們竟然在知道彼此歸順朝廷後,還在這裏為了一個城池廝殺,置萬千將士的性命於不顧,孤心甚悲!”
劉協的手臂指著城下的悲慘,在劉表、劉備、張繡的意識中,一個愛民如子的仁德皇帝唿之欲出。
怪不得皇帝能夠所向披靡,原來仁心無邊,帳下將軍謀士臣民焉有不死命效忠,頓時心中輕視的心頃刻消弭。
“劉備有罪,請皇上責罰!”
劉協猛然醒悟,劉備猛烈攻城,如果守城的將領死守,那就是一場死亡的盛宴,……荀彧關心地的宛城的民眾和士兵,如果皇帝去的晚了,劉備和張繡爭功,劉表和曹操再吹風點火,宛城又是一場浩劫。
迴到漢室懷中的宛城,相當於另一個壽春!
劉協眼前浮現當初到宛城的時候,百業蕭條餓殍遍地,想到這個事情,劉協的眼中浮現一抹嚴厲。
“爾等可要想好,與朝廷為敵,就是跟天下人為敵!”
劉協的言語帶著無邊的憤怒,經禦林軍的怒吼傳到城頭。
曹均看到又到一波援軍,強自挺著兩個如同灌鉛的雙腿,劉協的沉默仿佛千座大山一般壓下來,心中天人交戰,一邊是父母妻兒千秋大義,一邊的張繡的恩情,正在這時,禦林軍的怒吼傳來,曹均眼前一黑,皇帝發怒了!
馬超帶著騎兵風卷殘雲一般衝向南門。
徐晃用的兵法是圍三缺一,但馬超一動,看樣子是全殲的陣勢,曹均頓時蒙了,他城中隻有不足一千人馬,憑著一腔恩情才挺到如今,好在徐晃為了收降他們並未強攻。
“我投降!”
曹均的防線坍塌。
劉協冷冷一哼卻不進城,徐晃一馬當先搶在馬超的前麵做了先鋒,馬超隨同中軍,王海帶著糧草押後,全軍馬不停蹄直奔宛城。
糧草後麵跟著震驚無比的曹均,足有八千人的運糧隊伍,讓他恨不得下去搶劫,王海留給他的一句話讓他老老實實派人保護糧草。
“張繡早上表歸順朝廷了!”
此一刻,曹均心底的懦弱感大大減少,報恩心也舒服多了。但王海卻鼻子裏嗤出一道氣體,轉染又讓他寢食難安。
“你擋住先鋒大將徐晃的道路,皇帝會輕饒你!”
曹均瞬間像哈巴狗一樣跟在王海後邊,愁雲堆滿整個路途。
……
伏壽、蔡琰和呂雯滿眼崇拜地看著皇帝顯威,同樣是十八歲,劉協更多的是俊逸的成熟,塞北貂絨大氅彰顯了的華貴,棉麻衣顯露的親切和古樸,集中在劉協身上,真叫一個低調奢華,風流天下。
“接下來我們去哪裏?”
“當然是宛城!”
伏壽沉穩的小臉上出現一抹酡紅,不是酒醉的紅,而是興奮的紅,是啊,當初皇帝可是封個大官也沒有人執行,逃跑途中,哪有這般威風,一句話嚇退一支軍隊,一聲吼招降一個城池。
呂雯又出現以往的脾性,眼饞著領軍打仗。
蔡琰偷偷拉住,示意觀察伏壽,伏壽興奮的無以複加,仍然保持這皇室的威儀,舉止優雅、大方得體,讓蔡琰猛然醒悟,擺衣弄裙,越學越緊張。
“走,我帶你騎馬!”劉協伸出手。
“哇……好吧!”呂雯一竄大高,迴頭時卻又裝作大家閨秀拉住劉協的手。
呂雯換了戎裝騎上馬,跑到前麵,與劉協並轡而行,歡喜不盡,皇帝沒有因為他是呂布的女兒而有所隔閡,跟不因野性難馴而稍加責難,反而由著她的性子來,這不是寵愛是什麽。
當然是寵愛!
劉協下麵的話讓她確定,劉協是真的愛!
“其實你不用隱藏,原來的你最令人心動!”
“嗯……真的!”
“當然!”
“那,那我們比賽,看誰先到宛城!”
呂雯含著淚笑出一個縱情山水的姿態,都是雙馬蹬,速度飛快,兩騎飛出,伏德趕緊跟上去,心道這個呂雯,這不是添亂嘛!
“蔡姐姐,你會騎馬麽?”車廂中,伏壽看著青春澎湃的劉協,心有感慨。
“小時候跟著父親學過,本來要忘記的,卻在膚施又撿了起來,當時跟著皇上,……”蔡琰微微笑著,想起塞北的風光和營救劉協的決絕。
“是不是想起苦中作樂了?”伏壽故意取笑。
“哪有,當時我心若死灰……啊,你是皇後好不好……”
兩個女人突然變成兩個少不更事的女孩,看著劉協的背影笑成一團。
第二五五章宛城到了[本章字數:2087最新更新時間:2013-11-2201:14:49.0]
朝廷的詔令讓朝野震動萬民沸騰。
當劉協自領三萬大軍趕赴宛城,再有馬超帶兵一萬護駕,所過縣城皆有兵丁加入人馬運糧,待王海換出兵士重整軍隊,人馬已經超過四萬,浩浩蕩蕩殺奔南陽郡。
就在劉協離開洛陽當夜,東邊烽火台濃煙滾滾,李傕被部下喊醒,急急請來楊修,二人看著張繡大營火光衝天滿營騷亂,不知何事。
“難道是自相殘殺?或者是有人反水?”
楊修仔細看了片刻,猛然狠心道:“將軍,敵軍騷亂,我軍續列陣以待,如是有人反叛張繡,我們正好支援,若是自相殘殺,我們就坐收漁翁之利。”
“我正有此意!”李傕大喜,立刻多置火堆火把,點兵出營,在張繡營前虎視眈眈,準備奪取戰功。
兵士本來來對半夜喊起來頗有怨氣,看到張繡大營的異動皆是興奮異常,八日來,張繡閉門不出,偶爾派出將軍出來拚殺一陣,隻打兩個迴合轉身就跑。李傕又不能強攻,張繡三萬大軍,自己才有一萬,相差懸殊,強攻恐怕適得其反。
現在他們自己先亂了,天賜大功啊!
幸虧這次出來並不是取下宛城,而是引動中原大亂,楊修專門負責探馬軍情事務,一個個消息傳來,中原果然亂成一鍋粥了,兩人暗中驚喜,也樂意陪著張繡幹耗。
天明十分,火把火堆通明的張繡大營走出一人,青衣長衫,乃是大謀士賈詡,見到利李傕和楊修上前一禮。
“光祿大夫賈詡領三千人馬請歸朝廷!”
“三千,不是三萬嗎?”李傕和楊修猛然一驚,兩人互望一眼滿是驚駭,他們恍然大悟,所謂張繡大營的騷動,不是自相殘殺,更不是有人反水,而是故意製造亂相好讓兵馬撤退。
賈詡繼續:“請將軍勿慮,張繡於夜半時分發現宛城點燃十萬火急的烽火,心憂妻兒,不得已揮兵宛城,特派賈詡在此歸順,張繡曾言,無論宛城安好與否,定然歸順朝廷,但請將軍看在叔父張濟的麵上,如果宛城有失,請助他救迴妻兒!”
楊修看著冷靜的賈詡,不由冷笑。
“你還敢自稱光祿大夫,羞煞天下士子!哈哈,你可曾記得董卓死後,若不是你勸李傕攻殺都城長安,漢室如何會傾塌,你難道就是這樣做漢室光祿大夫?”
李傕就在身邊,楊修絲毫不忌諱,一個問題將兩人都逼的慚愧無比。
“賈詡自知罪責深重,所以孤身前來請降,若將軍欲獻我的首級於天子,自管動手,賈詡絕不皺眉!”
楊修一愣,賈詡如此說卻是不好下手,再看李傕更是不堪,當初賈詡隻是建議,而帶領大軍禍亂長安的卻是他,如今最大的罪人歸順為漢臣,而本應是從犯的謀士賈詡要砍頭,卻不是仁義一道。
況且,李傕要殺了他,必定有栽贓嫁禍之嫌疑。
“先生說哪裏話,先生於李傕有救命之恩,就算有罪,也是李傕罪大,豈敢為難將軍。”李傕看著自己一向忌憚的大謀士,心中感慨:“請先生原諒李傕,……將先生綁了,切莫傷害了賈先生!”
長歎一聲,喝令手下將賈詡綁了。
“請便!”
賈詡伸出雙手送儒繩套,眼如浩海,真個將楊修氣的不輕,楊修自謂算計人心敢誇天下第一,但對於陰謀詭計卻不似賈詡,今夜可見一斑。
李傕將賈詡囚禁於軍中,收編了張繡營中三千老弱人馬補充壓糧隊伍,徑直帶著人馬奔殺宛城。
他心中奇怪,劉備隻有五千兵馬,卻驚的張繡匆忙迴援,難道劉備的五千人馬就能攻破宛城,這不是笑話嗎!
“若猜測不誤,攻擊宛城的並非劉備一支,估計還有劉表!”楊修沉聲說出李傕心中的疑慮。
“劉表是荊州牧,為何打自己的地盤?”李傕懂得行軍打仗陰謀詭計,卻不善於人情事故,故而有此一問。
“劉表對張繡是利用,同時也相當忌憚,所以讓劉備守新野,眼下張繡抵擋朝廷,劉備歸順朝廷起兵討伐宛城,劉表豈能坐視不理,必定派兵協助,以證明他的向漢之心。”
“我就更迷糊了,張繡帶兵抵擋朝廷不是劉表的命令嗎?”
“這就是劉表的老奸巨猾之處,他命令張繡是不假,但此一時彼一時,最新消息,皇帝要親征荊州,誰能舉宛城歸順,就是大功一件。
現在張繡無法及時迴援,劉備兵力無法攻下宛城,劉表自然會幫助自家人劉備攻下宛城,劉備能夠歸順朝廷,豈能不幫劉表!
但若是張繡投降朝廷,估計對劉表反而有害。
原因很簡單,張繡的叔父張濟是被劉表軍射殺的,他們現在看起來非常和氣,其中卻有不共蓋天的仇恨。
張繡如果咬住是劉表命令抵擋朝廷,劉表無法向朝廷自圓其說,現在突然攻打張繡,正好可以證明,他劉表是忠心於大漢的!”
李傕冷冷一笑,佩服楊修的算計,但卻不讚同,若是他領兵三萬,早將劉表殺的片甲不留,決然不會等他實施這等伎倆。
兩人一邊討論一邊奔向宛城,軍隊每隔四十公裏就休息兩個時辰,有了賈詡在後軍押著,一路城池無礙,直達宛城時已經過去四日。
一路上都能看到張繡丟棄的輜重和兵甲,還有走不動的潰兵,李傕不由感歎張繡,為妻兒不惜老命了。
若都是這般趕路,迴到宛城,估計馬匹要累死一半,而兵士至少要休息一天一夜,才能有力氣上戰場。
……
劉協陪著三個女子興致大增,在中軍每每騎馬奔馳,至於攻城略地,現在根本不用他出麵,南陽郡各城池早接到朝廷的詔令,縣令官吏等人遠遠地在城外跪成一片,先鋒大將徐晃意氣風發地大歎:“這先鋒甚是無聊!”還故意傳給馬超,馬超莞爾一笑,迴道:“我的功勞在於護駕,你的功勞在於攻城陷地,不可同日而語!”
徐晃大怒,這是諷刺他一仗沒打,根本就沒有功勞,而馬超僅僅立在皇帝身邊,就是大功一件……縱馬奔到隊伍之前,一抬頭狼煙衝天,耳邊傳來淒慘的喊殺和兵戈碰撞。
宛城到了!
第二五六章沒有硝煙的結局[本章字數:3542最新更新時間:2013-11-2308:41:03.0]
劉協駕臨宛城,劉備和張繡兵消戰停,雙方恨不能肋生雙翅來告狀,還是劉備準備充分,不待罷兵就急急奔到劉協大營前伏地請罪,呈上準備好的奏報,稱張繡阻攔朝廷大軍,劉備以漢室宗親為名,征伐宛城以表忠心。
隨後劉表帶著蔡瑁前來,表奏張繡有反心,劉表以荊州牧之名令張泉(張繡的兒子)出城迎接,張泉竟然舉兵反抗,故而幫劉備攻打宛城,消滅叛亂。
劉協還未及冷笑,張繡怒氣衝天奔馳而來,伏在華蓋前嚎啕大哭。
“皇上,張濟已在李傕軍前歸順,哪知劉備劉表狼心狗肺毀棄信義攻打宛城,宛城內有張濟的妻兒老小,不得不救,迎接皇上來遲!”掏出劉表的軍令,證明劉表讓他阻攔皇上。
張泉更是哭聲震天,先後被劉備忽悠,又被劉表詐騙,好在在最後一刻守住城池,捱到張繡迴援,在城頭看到朝廷的大軍鋪天蓋地,激動的雙手亂舞。
劉協不等他們述完,沉重地伸手指向宛城,眾人隨著他的手臂看去,城牆外屍體堆積成山,血流成河,紅色的江山觸目驚心,周圍的原野滿目瘡痍淒涼。
淒慘的痛哭,悠悠蕩蕩鑽進眾人的耳朵。
這是為親人而哭。
“已經晚了!”
他想起荀彧之言,速至宛城,遲則生變,他們為了自家的兒孫富貴榮華,竟然不惜這麽多將士血死城下,魂遊蒼涼、拋屍荒野!
這一瞬間,諸侯們靈魂顫栗,紛紛低下頭,躲避皇帝的目光。
劉協從兩肋竄出一股怒氣。
“孤本來要赦免你們一切的罪過,給你們一個機會報效朝廷,如同袁術袁紹公孫瓚一般,但孤無法想象,你們竟然在知道彼此歸順朝廷後,還在這裏為了一個城池廝殺,置萬千將士的性命於不顧,孤心甚悲!”
劉協的手臂指著城下的悲慘,在劉表、劉備、張繡的意識中,一個愛民如子的仁德皇帝唿之欲出。
怪不得皇帝能夠所向披靡,原來仁心無邊,帳下將軍謀士臣民焉有不死命效忠,頓時心中輕視的心頃刻消弭。
“劉備有罪,請皇上責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