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問沒有問,但他對劉協的話深信不疑。
尾敦急了,“皇上,大軍十萬有餘,駐紮在常山國,日日耗費萬鬥糧食,如何使得?”他是劉虞的舊部,這次聽到朝廷攻打殺害劉虞的仇敵公孫瓚,老淚縱橫。聽到禦駕親征,能夠見到當今天子更是鼻涕長流,激動的難以言表,突然聽聞不打了,一下子受不了。
不過說完他就後悔了,作為謀士,他太衝動了。
“尾敦先生,你能夠想著為劉虞報仇,忠義可嘉。不過你要明白,孤的話不是建議,也不是提議,而是決定,你明白嗎!”
劉協無情地嗬斥了尾敦,尾敦慌忙扣頭,皇帝雖小卻威勢奇大,讓人不可仰視。
“孤說的是大方向,至於如何實施,由莫問統籌規劃。就算不跟公孫瓚交戰,也一樣能為劉虞報仇、能打敗袁紹,隻要你們的腦袋夠聰明,一切皆有可能!”揮手讓尾敦起來,用力點點腦袋,提醒他要用腦子。
“上兵伐謀!”劉協提醒最後四個字,轉身離開中軍大帳,將出謀劃策的主導權交給莫問,以及幾個大將。
蔡琰褪下劉協的大氅,見他離開中軍大帳不理軍事,跑迴來吃飯聽琴,心有不悅,卻不知從何勸阻,劉協似乎看透蔡琰的心思,嗬嗬解釋道:“蔡大家,豈不聞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國之利器就是軍隊,而軍隊的掌控在將軍手中……所以,我的任務不是打仗,而是打磨利器,隻有讓利器越來越利,才能成大事。”
蔡琰似有所悟,劉協繼續道:“每一件事都要我去決定,那麽河東、渭水、洛陽、壽春等地,如果同時發生攻伐戰事,我豈不要變化出千百個分身,還是道家開山鼻祖李耳說的好,‘無為’方能大治!”
蔡琰愣了一會,想到琴道也是如此,隻有心中了無牽掛方能奏出高山流水,被劉協喊醒,才興奮道:“妾身去做飯!”
“嗯,別忘燒一鍋熱水。剛剛依你的意思發布命令,令將士都去洗澡洗衣,我們也需遵守,今夜洗洗睡吧!”劉協笑眯眯地追喊,暗含深意。
“……”蔡琰汗顏,太大氣了,這個事也敢大聲喧嘩。賭氣先做米粥,剛到簡易灶台,卻見一個年輕的禦林軍士兵頗有眼色地多抱了三捆柴,匆匆又去擔水,一張臉突然紅了。
她真想說,是洗洗睡,不是睡一起。
轉眼又淡然了,都封賜閑貴人了,誰相信呢!
連她自己都不相信!
……
莫問、麴義深知劉協的脾性,不覺得劉協甩手離開有什麽奇怪,但尾敦、徐晃和王海卻有些不適應,心道這皇帝當的,什麽都不管,不由得惶惶不安,跟著這樣的皇帝做事,能打勝仗嗎!
“皇上的心寬如大海,這麽重要的事一句話交給我們,需要多大的信任!”莫問向著天空一拱手,似乎看穿了王海等人小心眼,深深一歎。
王海和徐晃突然想起,河東的幾次戰沒都是楊修、董昭等人出謀劃策,還真沒有皇帝的欽命之類,但處處有皇帝的身影,不覺間有些汗顏,更加相信莫問。
“其實皇上是要告訴我們,不跟公孫瓚有任何的兵馬交鋒,還必須得到最大利益!”莫問引向正題,一開口徐晃和王海給鎮住了,咳咳,不打仗如何得到最大的利益?
還想要吃最好的,還不想伸手,你以為這是你家?
嗯對了,還真是他家!
麴義先道:“我跟公孫瓚打了四年的仗,深知他的為人,公孫瓚雖然豪爽大義,但其實膽小怕事,兇名在外內慫其中,我們可以由此突破,先以朝廷的聖旨嚇唬,然後用二十萬雄兵恐嚇,如若不從,就用朝廷的名義號召天下諸侯,全部攻打公孫瓚,逼迫他出兵跟袁紹作戰,隻要他走易京半步,絕對不是兩麵三刀的袁紹的對手!”
“我跟著劉虞多年,也知道公孫瓚這個脾性,我看行!”尾敦讚同,卻被莫問跑頗有深思的一眼給看的心中發毛。
在劉協麵前,他都沒有這麽緊張,再次抬頭看到麴義醜惡的麵孔,竟找不到一絲感謝,心道已經知道,他之所以留在這個秘密會議上,估計有其他任務,而不是讓他來出謀劃策,想通之後,老老實實坐下來等待。
“麴義將軍如何讓袁紹鐵下心來攻擊公孫瓚?”莫問深思之後,問道:“袁紹應該早已知道皇上禦駕親征,帶著二十萬大軍撿便宜。”
麴義搖頭道:“袁紹現在有許攸善用險策,沮授慮事周全,田豐神鬼莫測,郭圖剛正不阿,如果四人其中有兩人同行,想要讓袁紹冒著地盤人馬都失去的危險攻打公孫瓚,大是困難。”
“咳咳,剛才少說一個消息,袁紹此次跟隨的謀士為許攸、沮授和郭圖,此三人彼此並不和諧。不知有沒有可能令三人內杠?”莫問心底一凜,他開始相信劉協真是天神下凡了,連袁紹身邊的謀士都一清二楚。
“本將無法!”麴義一根直腸子,不知如何陷害人。
“王將軍、徐將軍,兩位有什麽妙計?”莫問看向王海、徐晃,二人同時搖頭,笑話,就算有,也不能說出來,這要是讓皇帝知道他們會陷害人,直接調迴朝廷當文臣,真要有那麽一天還不如一頭撞死。
況且,他們現在兩個頭四個大,不說妙計,漿糊倒是有一坨。
拓日卡蘭自始至終都不曾說出一句話。他是聰明人,他一個羌胡大漢,此刻不宜說話,劉協讓他留下,是達達鐵木的殊榮。
“我倒是有個不成熟的想法!”莫問不覺得陷害人有損德儀,為了天下蒼生,打垮每一個壞人,才叫德。
麴義本不想說話,不過莫問已經說道這個地步,趕緊配合地說道:“軍師有何妙計?”不想徐晃和王海同時也說了這麽一句,讓麴義很迷茫,轉頭一看才知道,二人是由衷地佩服莫問,才有此一問。
“姑且拋磚引玉吧!”莫問嘴角上翹,展覽一個比九月的風還溫暖的笑容。
第二〇五章狠毒也是一種策略[本章字數:2378最新更新時間:2013-10-2509:30:41.0]
“莫大軍師,別賣關子了我們都洗耳恭聽呢!”徐晃不裝深沉,一語道出大家的期盼。
“現在易京周圍有四個力量,朝廷、劉和的聯合軍隊、公孫瓚和袁紹,各自的目的是這樣的:劉和為了殺公孫瓚給父親報仇、袁紹要吞並幽州、公孫瓚要自保,我們朝廷方麵最直接,要取得最大利益……”
莫問簡要說明各自的目的,停頓了一下,讓大家進行消化,想象下一步的打算。
“劉和此來,目的無非兩個:一,探聽皇帝打不打公孫瓚;二,準備叛袁歸漢。畢竟是漢室宗親,正所謂幫親不幫人。
那麽我們將計就計,允許他歸降朝廷,同時繼續保持與袁紹的盟友關係。
這樣,我們就有機會搞垮袁紹的智囊軍團。
第一步,命令劉和密信袁紹,稱朝廷同意大肆進攻公孫瓚,卻不說詳細的談判情況,同時透漏朝廷的兵力其實不足十萬,製造疑點,促使袁紹智囊團的分化,最好分為兩派或者很多派係。
第二步,朝廷展開行動配合許攸派係,讓他逐步得寵。同時通過劉和,使沮授的每一次建議都適得其反,這樣,袁紹逐步忽略沮授,而對許攸言聽計從。”
第三步,朝廷做一個假道伐虢的假象,迴身奪取太原郡和上黨郡,以事實告訴袁紹朝廷無意幽州,隻想鞏固河東、河西地盤。
這樣做,一則消除河東郡和河內郡的北方隱患,二則直接威脅袁紹的冀州老窩,逼他不得不向北擴展地盤,與公孫瓚決戰奪取幽州。
第四步,坐山觀虎鬥,若公孫瓚占優勢,命令劉和進攻放緩;若袁紹占優勢,命令劉和在關鍵時刻打黑槍,製造更大的混亂。
如此,參加戰鬥的三方都損失慘重,朝廷以重兵出現,收拾殘局。
不論誰勝誰敗,朝廷都是最大的贏家。”
莫問講完,徐晃、王海張口結舌,這招太狠毒了!
麴義、尾敦和拓日卡蘭無動於衷,他們已經適應莫問的風格,隻求勝利,不求過程。
這個計策可謂至毒,完全無視戰鬥三方的死活,為了謀求朝廷的最大利益,竟然延長戰鬥,使三方都陷入戰爭的漩渦,而朝廷卻奪取兩個郡,而後揮師收取三方的地盤。
“劉和如何肯不遺餘力、放棄父仇幫助朝廷做這個兩麵不討好的差事?”還是麴義想到一個重大的問題。
劉和這個點很關鍵,朝廷要靠他傳遞袁紹的秘密,還要靠他調節戰鬥的偏差,一旦泄露,三方麵都不討好,他肯幹嗎?
“劉和是劉虞的兒子,骨子裏是忠心於大漢,隻要給他足夠的信心,他必然死心塌地跟著朝廷。”莫問轉而看向尾敦,“這就看尾敦先生如何讓劉和相信了!”諸將一起看向小老頭有一般的尾敦。
“莫軍師請講,尾敦萬死不辭!”尾敦知道,他的任何來了,趕緊表態。
“尾敦先生負責接待劉和一行人,務必盡心盡責,一定要讓劉和明白,河套王達達鐵木屬下的莫問和麴義將軍,都吃的是朝廷的俸祿,縱橫塞北的羌胡狼騎,在麴義將軍的帶領下,已經出現了新的兵種,對付公孫瓚,簡直易如反掌。”
莫問嘿嘿一笑,掃了一圈眾位將軍,最後轉向麴義和拓日卡蘭,向天拱手道:“皇上決定,讓我們演一場戲,組織一場軍隊試練,拉出麴義將軍由先登死士轉化而來的輕騎兵和盾弩營,拓日卡蘭將軍手下縱橫大漠的羌胡狼騎,以及徐晃將軍和王海將軍麾下的萬夫不當之勇的步兵將士。要用鐵一般的事實使劉和相信,如果我們出兵,公孫瓚指日可破。甚至一定要告訴劉和,朝廷正在集結更多兵馬,我們的目的不是公孫瓚一個人,而是複興漢室。”
尾敦大喜,原來有這麽一個大功勞在這裏等他,登時站起身,躬身道:“莫軍師請放心,這事有功於朝廷,又報了劉幽州的大恩,尾敦敢不效死!一定將麴義將軍和莫軍師縱橫大漠,打敗唿廚泉平定北方五郡的輝煌事跡一絲不落地告訴劉和,此事包在尾敦身上,若說不通劉和,請軍師砍了尾敦這顆無用的狗頭,請軍師立下軍令狀!”尾敦激動而懇切。
“軍令狀,哈哈……如果尾敦先生不成功,有沒有軍令狀都是一樣的!”莫問直言,卻一點也不傷人,事實就是如此。
當下,幾個將軍就莫問的計策可行性進行分析,拓日卡蘭知道這是皇帝的意思,立刻同意;麴義猶豫半晌最終點頭;徐晃和王海都沒有在北方作戰的經驗,看到麴義讚同,當下全部同意。
當務之急先討論如何軍演,因為劉和不日即到,就時間、地點、那支兵種出場、邀請誰參加,等等等,足足討論了四個時辰,直到第三次來人掌燈,通知晚飯,眾人才知道,已經入晚。
諸將毫無睡意,然後討論莫問如何實施,如何通過劉和傳遞秘密,如果揮師攻擊太原郡和上黨郡,由誰領兵,劉協所在的中軍到哪裏駐紮等等,一係列軍馬調動,夜半時分才告一段落,各自迴去休息,相約第二日繼續討論。
至於匯報,由莫尾敦書寫,請劉協過目。
第三日,斥候匯報,兩路人馬突然同時出現在朝廷大營的東南方,其中一路是先前做好充分準備的劉和,而另一路,卻是公孫瓚的公子公孫續和謀士田楷。
彼此為死生不共蓋天的仇敵。
而且正在兵戎相見!
情況太過異常,徐晃道:“為了實施我們商定的部署,立刻驅趕公孫續,向劉和表示朝廷的誠意。”
麴義建議道:“本將認為,抓了公孫續,待到劉和離開以後,再行審問,或可有驚喜!”麴義暗示公孫瓚膽小,說不定直接就可以得到易京。
“驅趕,單單對劉和、袁紹有益,對我們沒有任何利益;抓了對我們有益,卻令劉和懷疑,都不妥!”
“兩路使者馬上進入十裏警戒範圍!”斥候不忘提醒劉和與公孫續的行進速度。
眾人一籌莫展之時,劉協帶著伏德來到,笑道:“既來之則安之,都請上來!”
眾將愕然。
而更愕然的在後麵,從劉協身後閃出蔡琰,素麵朝天卻驚為天人,在劉協淡然超脫的氣氛下,蔡琰濃鬱的書香典雅,讓肅殺的軍帳憑添一番隨意和灑脫。
諸將的眼光登時凝視在蔡琰懷中的一張古琴。這,這,皇上要鬧哪樣,難不成要在軍帳中聽曲娛樂?
然而結果正如諸將猜測。
“各位愛卿,洗淨你們的耳朵,今天請你們聽一曲蔡中郎的名曲之一《廣陵散》,有請天下第一才女蔡琰……各位,千年一遇哦!”
劉協笑嘻嘻地看著諸將的震驚,一臉愜意,道:“讓兩路使者都在營外等候,等孤聽煩了,再宣他們覲見!”
琴聲驀然響起,激蕩的聲音傳到營外,傳入每一個血脈賁張的靈魂深處,繼而身心隨著音樂俯仰有致。
劉和和公孫續分立於營門兩側,仇人見麵分外眼紅。
第二〇六章無聲的震懾(一)[本章字數:2074最新更新時間:2013-10-2513:37:48.0]
劉協並非無的放矢,他要借蔡琰的琴聲,讓公孫續和劉和聽聽,皇上有著非凡的自信,別說兩路使者同時前來,就是他們同時帶著人馬來,他都會照樣領著眾將聽琴。
前有孔融臨兵讀書,後有劉協軍帳聽琴。
當然,他的境界還沒有達到“打仗是一門藝術”的層次,所以也懶得解釋,況且手下都是什麽貨色,他知根知底,基本上都是山野莽漢,就算解釋也沒有人理解,不如直接彈奏,在皇帝的名義下,估計還沒有人敢私自拂袖離去。
這一場彈奏,還真試出幾個可造之才。
莫問和三個諸侯王都是雅人,在軍帳之中仍能進入音樂之中,所有的將軍都是閉著眼睛深深地壓抑著,仿佛經受古代十大酷刑一般難受。
就在拓日卡蘭忍不住暴起的時候,劉協帶著蔡琰離開大帳,擺駕軍演校場,不給劉和、公孫續覲見的機會。
“唿!”
劉協離開軍帳的一瞬間,徐晃唿出胸中一口濁氣,突然聽到周遭都是這種聲音,大眼一掃,王海、麴義還有拓日卡蘭,以及跟著莫問的鐵爾泰、黑森林、張濟、尚弘還有朱奪,都做著同一個動作,輕撫胸口,大口喘氣。
都是大老粗啊!
劉迪、劉豫和趙通三人直翻白眼,對劉協看輕不少,手下的將軍都非士族名士,能打勝仗嗎?
來到軍演校場,立刻又變了一種情調,人人的眼睛突然變得鐵血殺伐、冷厲如刀,看人都仿佛不共蓋天的仇敵。
“徐晃。、王海聽令!”
“末將到(在)!”
“你二人各領三百兵將,丟棄兵器互相對打!”
徐晃、王海依照計劃領兵入校場,在劉協眼皮子底下不敢做戲,決心實打實的見真章,所以一上來先互相一抱拳,虎聲道:“得罪了!”
“等等,”劉協玩味道:“打架怎麽能沒有彩頭,莫軍師,你不是說兵分兩路,一路麴義將軍統領,一路暫無人選。孤認為就在徐晃和王海就行,不如這樣,這一場勝利者,定為統領大將軍。你看如何?”
諸將一陣心驚,在劉協進入校場之後,尾敦領著劉和,劉豫領著公孫續和田楷,已經羅列末座,皇上一句話差點透露了他們的軍事行動秘密!
另一個重大問題,奇襲太原郡和上黨郡的兩路人馬,一路當麴義統領,都心服口服,麴義乃是北方的一條惡龍,兇名遠播,但徐晃和王海都是默默無名之輩,名氣都不如張楊,讓他們出任攻打太原郡的統領,是不是有點任意了!
尾敦急了,“皇上,大軍十萬有餘,駐紮在常山國,日日耗費萬鬥糧食,如何使得?”他是劉虞的舊部,這次聽到朝廷攻打殺害劉虞的仇敵公孫瓚,老淚縱橫。聽到禦駕親征,能夠見到當今天子更是鼻涕長流,激動的難以言表,突然聽聞不打了,一下子受不了。
不過說完他就後悔了,作為謀士,他太衝動了。
“尾敦先生,你能夠想著為劉虞報仇,忠義可嘉。不過你要明白,孤的話不是建議,也不是提議,而是決定,你明白嗎!”
劉協無情地嗬斥了尾敦,尾敦慌忙扣頭,皇帝雖小卻威勢奇大,讓人不可仰視。
“孤說的是大方向,至於如何實施,由莫問統籌規劃。就算不跟公孫瓚交戰,也一樣能為劉虞報仇、能打敗袁紹,隻要你們的腦袋夠聰明,一切皆有可能!”揮手讓尾敦起來,用力點點腦袋,提醒他要用腦子。
“上兵伐謀!”劉協提醒最後四個字,轉身離開中軍大帳,將出謀劃策的主導權交給莫問,以及幾個大將。
蔡琰褪下劉協的大氅,見他離開中軍大帳不理軍事,跑迴來吃飯聽琴,心有不悅,卻不知從何勸阻,劉協似乎看透蔡琰的心思,嗬嗬解釋道:“蔡大家,豈不聞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國之利器就是軍隊,而軍隊的掌控在將軍手中……所以,我的任務不是打仗,而是打磨利器,隻有讓利器越來越利,才能成大事。”
蔡琰似有所悟,劉協繼續道:“每一件事都要我去決定,那麽河東、渭水、洛陽、壽春等地,如果同時發生攻伐戰事,我豈不要變化出千百個分身,還是道家開山鼻祖李耳說的好,‘無為’方能大治!”
蔡琰愣了一會,想到琴道也是如此,隻有心中了無牽掛方能奏出高山流水,被劉協喊醒,才興奮道:“妾身去做飯!”
“嗯,別忘燒一鍋熱水。剛剛依你的意思發布命令,令將士都去洗澡洗衣,我們也需遵守,今夜洗洗睡吧!”劉協笑眯眯地追喊,暗含深意。
“……”蔡琰汗顏,太大氣了,這個事也敢大聲喧嘩。賭氣先做米粥,剛到簡易灶台,卻見一個年輕的禦林軍士兵頗有眼色地多抱了三捆柴,匆匆又去擔水,一張臉突然紅了。
她真想說,是洗洗睡,不是睡一起。
轉眼又淡然了,都封賜閑貴人了,誰相信呢!
連她自己都不相信!
……
莫問、麴義深知劉協的脾性,不覺得劉協甩手離開有什麽奇怪,但尾敦、徐晃和王海卻有些不適應,心道這皇帝當的,什麽都不管,不由得惶惶不安,跟著這樣的皇帝做事,能打勝仗嗎!
“皇上的心寬如大海,這麽重要的事一句話交給我們,需要多大的信任!”莫問向著天空一拱手,似乎看穿了王海等人小心眼,深深一歎。
王海和徐晃突然想起,河東的幾次戰沒都是楊修、董昭等人出謀劃策,還真沒有皇帝的欽命之類,但處處有皇帝的身影,不覺間有些汗顏,更加相信莫問。
“其實皇上是要告訴我們,不跟公孫瓚有任何的兵馬交鋒,還必須得到最大利益!”莫問引向正題,一開口徐晃和王海給鎮住了,咳咳,不打仗如何得到最大的利益?
還想要吃最好的,還不想伸手,你以為這是你家?
嗯對了,還真是他家!
麴義先道:“我跟公孫瓚打了四年的仗,深知他的為人,公孫瓚雖然豪爽大義,但其實膽小怕事,兇名在外內慫其中,我們可以由此突破,先以朝廷的聖旨嚇唬,然後用二十萬雄兵恐嚇,如若不從,就用朝廷的名義號召天下諸侯,全部攻打公孫瓚,逼迫他出兵跟袁紹作戰,隻要他走易京半步,絕對不是兩麵三刀的袁紹的對手!”
“我跟著劉虞多年,也知道公孫瓚這個脾性,我看行!”尾敦讚同,卻被莫問跑頗有深思的一眼給看的心中發毛。
在劉協麵前,他都沒有這麽緊張,再次抬頭看到麴義醜惡的麵孔,竟找不到一絲感謝,心道已經知道,他之所以留在這個秘密會議上,估計有其他任務,而不是讓他來出謀劃策,想通之後,老老實實坐下來等待。
“麴義將軍如何讓袁紹鐵下心來攻擊公孫瓚?”莫問深思之後,問道:“袁紹應該早已知道皇上禦駕親征,帶著二十萬大軍撿便宜。”
麴義搖頭道:“袁紹現在有許攸善用險策,沮授慮事周全,田豐神鬼莫測,郭圖剛正不阿,如果四人其中有兩人同行,想要讓袁紹冒著地盤人馬都失去的危險攻打公孫瓚,大是困難。”
“咳咳,剛才少說一個消息,袁紹此次跟隨的謀士為許攸、沮授和郭圖,此三人彼此並不和諧。不知有沒有可能令三人內杠?”莫問心底一凜,他開始相信劉協真是天神下凡了,連袁紹身邊的謀士都一清二楚。
“本將無法!”麴義一根直腸子,不知如何陷害人。
“王將軍、徐將軍,兩位有什麽妙計?”莫問看向王海、徐晃,二人同時搖頭,笑話,就算有,也不能說出來,這要是讓皇帝知道他們會陷害人,直接調迴朝廷當文臣,真要有那麽一天還不如一頭撞死。
況且,他們現在兩個頭四個大,不說妙計,漿糊倒是有一坨。
拓日卡蘭自始至終都不曾說出一句話。他是聰明人,他一個羌胡大漢,此刻不宜說話,劉協讓他留下,是達達鐵木的殊榮。
“我倒是有個不成熟的想法!”莫問不覺得陷害人有損德儀,為了天下蒼生,打垮每一個壞人,才叫德。
麴義本不想說話,不過莫問已經說道這個地步,趕緊配合地說道:“軍師有何妙計?”不想徐晃和王海同時也說了這麽一句,讓麴義很迷茫,轉頭一看才知道,二人是由衷地佩服莫問,才有此一問。
“姑且拋磚引玉吧!”莫問嘴角上翹,展覽一個比九月的風還溫暖的笑容。
第二〇五章狠毒也是一種策略[本章字數:2378最新更新時間:2013-10-2509:30:41.0]
“莫大軍師,別賣關子了我們都洗耳恭聽呢!”徐晃不裝深沉,一語道出大家的期盼。
“現在易京周圍有四個力量,朝廷、劉和的聯合軍隊、公孫瓚和袁紹,各自的目的是這樣的:劉和為了殺公孫瓚給父親報仇、袁紹要吞並幽州、公孫瓚要自保,我們朝廷方麵最直接,要取得最大利益……”
莫問簡要說明各自的目的,停頓了一下,讓大家進行消化,想象下一步的打算。
“劉和此來,目的無非兩個:一,探聽皇帝打不打公孫瓚;二,準備叛袁歸漢。畢竟是漢室宗親,正所謂幫親不幫人。
那麽我們將計就計,允許他歸降朝廷,同時繼續保持與袁紹的盟友關係。
這樣,我們就有機會搞垮袁紹的智囊軍團。
第一步,命令劉和密信袁紹,稱朝廷同意大肆進攻公孫瓚,卻不說詳細的談判情況,同時透漏朝廷的兵力其實不足十萬,製造疑點,促使袁紹智囊團的分化,最好分為兩派或者很多派係。
第二步,朝廷展開行動配合許攸派係,讓他逐步得寵。同時通過劉和,使沮授的每一次建議都適得其反,這樣,袁紹逐步忽略沮授,而對許攸言聽計從。”
第三步,朝廷做一個假道伐虢的假象,迴身奪取太原郡和上黨郡,以事實告訴袁紹朝廷無意幽州,隻想鞏固河東、河西地盤。
這樣做,一則消除河東郡和河內郡的北方隱患,二則直接威脅袁紹的冀州老窩,逼他不得不向北擴展地盤,與公孫瓚決戰奪取幽州。
第四步,坐山觀虎鬥,若公孫瓚占優勢,命令劉和進攻放緩;若袁紹占優勢,命令劉和在關鍵時刻打黑槍,製造更大的混亂。
如此,參加戰鬥的三方都損失慘重,朝廷以重兵出現,收拾殘局。
不論誰勝誰敗,朝廷都是最大的贏家。”
莫問講完,徐晃、王海張口結舌,這招太狠毒了!
麴義、尾敦和拓日卡蘭無動於衷,他們已經適應莫問的風格,隻求勝利,不求過程。
這個計策可謂至毒,完全無視戰鬥三方的死活,為了謀求朝廷的最大利益,竟然延長戰鬥,使三方都陷入戰爭的漩渦,而朝廷卻奪取兩個郡,而後揮師收取三方的地盤。
“劉和如何肯不遺餘力、放棄父仇幫助朝廷做這個兩麵不討好的差事?”還是麴義想到一個重大的問題。
劉和這個點很關鍵,朝廷要靠他傳遞袁紹的秘密,還要靠他調節戰鬥的偏差,一旦泄露,三方麵都不討好,他肯幹嗎?
“劉和是劉虞的兒子,骨子裏是忠心於大漢,隻要給他足夠的信心,他必然死心塌地跟著朝廷。”莫問轉而看向尾敦,“這就看尾敦先生如何讓劉和相信了!”諸將一起看向小老頭有一般的尾敦。
“莫軍師請講,尾敦萬死不辭!”尾敦知道,他的任何來了,趕緊表態。
“尾敦先生負責接待劉和一行人,務必盡心盡責,一定要讓劉和明白,河套王達達鐵木屬下的莫問和麴義將軍,都吃的是朝廷的俸祿,縱橫塞北的羌胡狼騎,在麴義將軍的帶領下,已經出現了新的兵種,對付公孫瓚,簡直易如反掌。”
莫問嘿嘿一笑,掃了一圈眾位將軍,最後轉向麴義和拓日卡蘭,向天拱手道:“皇上決定,讓我們演一場戲,組織一場軍隊試練,拉出麴義將軍由先登死士轉化而來的輕騎兵和盾弩營,拓日卡蘭將軍手下縱橫大漠的羌胡狼騎,以及徐晃將軍和王海將軍麾下的萬夫不當之勇的步兵將士。要用鐵一般的事實使劉和相信,如果我們出兵,公孫瓚指日可破。甚至一定要告訴劉和,朝廷正在集結更多兵馬,我們的目的不是公孫瓚一個人,而是複興漢室。”
尾敦大喜,原來有這麽一個大功勞在這裏等他,登時站起身,躬身道:“莫軍師請放心,這事有功於朝廷,又報了劉幽州的大恩,尾敦敢不效死!一定將麴義將軍和莫軍師縱橫大漠,打敗唿廚泉平定北方五郡的輝煌事跡一絲不落地告訴劉和,此事包在尾敦身上,若說不通劉和,請軍師砍了尾敦這顆無用的狗頭,請軍師立下軍令狀!”尾敦激動而懇切。
“軍令狀,哈哈……如果尾敦先生不成功,有沒有軍令狀都是一樣的!”莫問直言,卻一點也不傷人,事實就是如此。
當下,幾個將軍就莫問的計策可行性進行分析,拓日卡蘭知道這是皇帝的意思,立刻同意;麴義猶豫半晌最終點頭;徐晃和王海都沒有在北方作戰的經驗,看到麴義讚同,當下全部同意。
當務之急先討論如何軍演,因為劉和不日即到,就時間、地點、那支兵種出場、邀請誰參加,等等等,足足討論了四個時辰,直到第三次來人掌燈,通知晚飯,眾人才知道,已經入晚。
諸將毫無睡意,然後討論莫問如何實施,如何通過劉和傳遞秘密,如果揮師攻擊太原郡和上黨郡,由誰領兵,劉協所在的中軍到哪裏駐紮等等,一係列軍馬調動,夜半時分才告一段落,各自迴去休息,相約第二日繼續討論。
至於匯報,由莫尾敦書寫,請劉協過目。
第三日,斥候匯報,兩路人馬突然同時出現在朝廷大營的東南方,其中一路是先前做好充分準備的劉和,而另一路,卻是公孫瓚的公子公孫續和謀士田楷。
彼此為死生不共蓋天的仇敵。
而且正在兵戎相見!
情況太過異常,徐晃道:“為了實施我們商定的部署,立刻驅趕公孫續,向劉和表示朝廷的誠意。”
麴義建議道:“本將認為,抓了公孫續,待到劉和離開以後,再行審問,或可有驚喜!”麴義暗示公孫瓚膽小,說不定直接就可以得到易京。
“驅趕,單單對劉和、袁紹有益,對我們沒有任何利益;抓了對我們有益,卻令劉和懷疑,都不妥!”
“兩路使者馬上進入十裏警戒範圍!”斥候不忘提醒劉和與公孫續的行進速度。
眾人一籌莫展之時,劉協帶著伏德來到,笑道:“既來之則安之,都請上來!”
眾將愕然。
而更愕然的在後麵,從劉協身後閃出蔡琰,素麵朝天卻驚為天人,在劉協淡然超脫的氣氛下,蔡琰濃鬱的書香典雅,讓肅殺的軍帳憑添一番隨意和灑脫。
諸將的眼光登時凝視在蔡琰懷中的一張古琴。這,這,皇上要鬧哪樣,難不成要在軍帳中聽曲娛樂?
然而結果正如諸將猜測。
“各位愛卿,洗淨你們的耳朵,今天請你們聽一曲蔡中郎的名曲之一《廣陵散》,有請天下第一才女蔡琰……各位,千年一遇哦!”
劉協笑嘻嘻地看著諸將的震驚,一臉愜意,道:“讓兩路使者都在營外等候,等孤聽煩了,再宣他們覲見!”
琴聲驀然響起,激蕩的聲音傳到營外,傳入每一個血脈賁張的靈魂深處,繼而身心隨著音樂俯仰有致。
劉和和公孫續分立於營門兩側,仇人見麵分外眼紅。
第二〇六章無聲的震懾(一)[本章字數:2074最新更新時間:2013-10-2513:37:48.0]
劉協並非無的放矢,他要借蔡琰的琴聲,讓公孫續和劉和聽聽,皇上有著非凡的自信,別說兩路使者同時前來,就是他們同時帶著人馬來,他都會照樣領著眾將聽琴。
前有孔融臨兵讀書,後有劉協軍帳聽琴。
當然,他的境界還沒有達到“打仗是一門藝術”的層次,所以也懶得解釋,況且手下都是什麽貨色,他知根知底,基本上都是山野莽漢,就算解釋也沒有人理解,不如直接彈奏,在皇帝的名義下,估計還沒有人敢私自拂袖離去。
這一場彈奏,還真試出幾個可造之才。
莫問和三個諸侯王都是雅人,在軍帳之中仍能進入音樂之中,所有的將軍都是閉著眼睛深深地壓抑著,仿佛經受古代十大酷刑一般難受。
就在拓日卡蘭忍不住暴起的時候,劉協帶著蔡琰離開大帳,擺駕軍演校場,不給劉和、公孫續覲見的機會。
“唿!”
劉協離開軍帳的一瞬間,徐晃唿出胸中一口濁氣,突然聽到周遭都是這種聲音,大眼一掃,王海、麴義還有拓日卡蘭,以及跟著莫問的鐵爾泰、黑森林、張濟、尚弘還有朱奪,都做著同一個動作,輕撫胸口,大口喘氣。
都是大老粗啊!
劉迪、劉豫和趙通三人直翻白眼,對劉協看輕不少,手下的將軍都非士族名士,能打勝仗嗎?
來到軍演校場,立刻又變了一種情調,人人的眼睛突然變得鐵血殺伐、冷厲如刀,看人都仿佛不共蓋天的仇敵。
“徐晃。、王海聽令!”
“末將到(在)!”
“你二人各領三百兵將,丟棄兵器互相對打!”
徐晃、王海依照計劃領兵入校場,在劉協眼皮子底下不敢做戲,決心實打實的見真章,所以一上來先互相一抱拳,虎聲道:“得罪了!”
“等等,”劉協玩味道:“打架怎麽能沒有彩頭,莫軍師,你不是說兵分兩路,一路麴義將軍統領,一路暫無人選。孤認為就在徐晃和王海就行,不如這樣,這一場勝利者,定為統領大將軍。你看如何?”
諸將一陣心驚,在劉協進入校場之後,尾敦領著劉和,劉豫領著公孫續和田楷,已經羅列末座,皇上一句話差點透露了他們的軍事行動秘密!
另一個重大問題,奇襲太原郡和上黨郡的兩路人馬,一路當麴義統領,都心服口服,麴義乃是北方的一條惡龍,兇名遠播,但徐晃和王海都是默默無名之輩,名氣都不如張楊,讓他們出任攻打太原郡的統領,是不是有點任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