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人能知道他初收到宴峰說雲家被下獄,江雲漪被軟禁時心裏有多憤怒。他怎麽也不能想象若他查到真相後,卻要承受江雲漪已經不在的事實得有多痛。
那將比他不能與江雲漪攜手還要痛。若是能讓選擇他還更願她是公主,是他的外甥女。而不是被沈關氏指認為與雲家裏應外合想謀反的罪人。
好在他臨走前把姐姐留給他的免死金牌給江雲漪,要不然他這輩子都不會原諒自己在她最需要他的時侯,他不在她的身邊。
好在她的身邊有那麽多人可以幫她排憂解難,可以為她赴湯蹈火,又有那麽多人可以在最關鍵的時侯幫到她,讓她能保得性命,等他迴來!
好在溫逸知道他帶迴了可以證明江雲漪身份的證人,在他最需要的時侯把溫家的大船借他。
若沒有溫逸的接應,他又如何能這麽快趕迴來?所以便是知道溫逸是他的情敵,他也依然要謝他!
“主子,我們已經發了五次信兒了。剛剛那一封還不到半個時辰!”
小四小五有些無奈的提醒道。他們當然知道主子現在有多急,可是他們也急啊!隻是再急也沒用,三子他們現在剛剛上船,便是行船速度再快,也不可能趕上他們。
這現在還不到晌午,他們都發了五次信了,從一個時辰一次到半個時辰一次,他都在想三子他們收到信的時侯會不會想插上翅膀飛過來,免得晚上一點點就要被主子罰進刑堂。
“再發!”
端木陽根本不聽,他隻是想著證人早一些到京都,那他的丫頭就可以早一些解除禁令,雲家也可以早日昭雪。
要不然雲家一日不能雪冤,他的丫頭定也一日不能寧安。他的丫頭不安寧,他又豈能安心。
“屬下遵命!”
小四隻能認命地去給三子他們發消息。小五則勸端木陽不要在船頭吹風,對身體不好。
他們連月趕路,因風雪的原故並不能好好休息。待運河水化,溫家的船運還沒來得及對外開放,他們就收到了宴峰的緊急來信。
信中言及有人告發雲家送女進宮冒充公主,想以此裏應外合謀奪鳳氏江山,雲家現今已經被關押,還在審訊當中,江雲漪被軟禁,不準任何人探望。
這信一到可把他們給急壞了,尤其是看著主子越來越沉的臉色,最終還是動用了溫逸給他的令牌啟動了溫氏船運的掌令,借到一艘可以無視冰麵的大船沒命的往京都趕。
但二月的寒氣極重,端木陽即使在舒適的大船上也依舊不能安睡,天天等著京都那邊的消息,往往一等就是一整天,不吃不喝不睡。
這都幾天了,即使他們能在最短的時間內趕迴京都,端木陽的身體也經不起這樣的折騰啊。
“全速行船!”
京都已然在望,端木陽哪裏能睡得著,他隻想在第一時間看見京都的簷角,然後在第一時間奔到他丫頭的身邊。
這個時侯睡,萬一他睡著了,錯過與丫頭相見的時間可怎麽好?他明白自知道丫頭出事後,他便沒能好好睡一覺。
可明知他的丫頭在受苦,他又怎麽可能好好睡覺,好好吃飯?端木陽捫心自問,答案告訴他,他不能!
曾經他的丫頭在知道自己的身世後,把他排除在外,獨自承受著那無邊無際的痛苦折磨。
現在他的丫頭又因為自己的身世要承受著將自己的至親送上斷頭台的宿命,他又哪裏能睡得著,吃得下!
他丫頭的一生經曆了這麽多的苦楚,他卻沒能一一為她嚐遍,一一為她解除,本身就對她不起。那他就隻能用自己的方式去陪著她,以昔讓她知道他對她的在乎。
傳完信過來的小四看著小五苦著一張臉也隻能對他搖了搖頭,主子對江雲漪有多在乎他們老早就見識了。
本以為江雲漪突然成為永寧公主,與他們的主子已無緣再做夫妻,所謂情深緣淺也不過如此。
但主子性子執拗認定了誰,就不會改變。自知江雲漪的身世後就愣是不信,與江雲漪見過最後一麵就拚命的往浣州這邊趕,這一來一迴到如今已近半年。
在浣州端木陽也不曾好好的歇過一次,天天沒命地查十七年前的人口檔,以及當年有關人員的卷宗,就差著手調查沈家的祖宗十八代了。
不過功夫不負苦心人,還真讓他們查到了一些極為隱密的東西。當年端木皇後逃往浣州,在幾近走投無路的情況聯係了極少聯係的沈家。
有關沈家的事,在敬陽王府那邊記錄極少。他們也不清楚當年先王妃為何不曾跟娘家聯係,以至於先王妃過世二十幾年,除了敬陽王府的一些老人知道他們敬陽王府還有這麽一門親戚外,其它人根本不知道。
不過這些不是最主要的,最主要的是他們查到了當年端木皇後的小公主出生不過一個時辰就夭折的事兒,沈老夫人是知道的。
沈老夫人明知小公主已逝,為何還要讓江雲漪進宮,並一口認定江雲漪就是端木皇後所生的小公主?
從一開始沈老夫人就在撒謊!她欺騙永帝,欺騙江雲漪,欺騙敬陽王府,欺騙了所有的人,將所有跟這事有關的人全玩弄在鼓掌之中。
他們隻是不明白沈老夫人這麽做到底有什麽好處?利用江雲漪光耀他們沈家的門楣也不像,因為沈家已經出了一個憐妃。
直到他們收到宴峰的來信,知道雲家被指認謀反,還跟江雲漪扯上了關係。他們才將在浣州那邊查到沈家與雲家曾經的宿怨聯係到一起。
但聯係之後,他們又不得驚歎沈老夫人的好耐性,幾十年的宿怨能讓她記得大半輩子,隻為讓雲家擔上謀反之罪。
若不是主子心思通透,又豈會在知道江雲漪並非公主的時侯,就不顧風雪日夜兼程地從浣州趕迴來?
也幸得他們早早趕迴來,否則待到開春雪化再迴來,一路而來便是坐船也要趕上一個月,那個時侯隻怕黃花菜都涼了,哪裏還能救得了雲家,救得江雲漪!
但即使他們趕路趕得再快,收到消息的時侯離京都卻還有千裏之遙,要不是江雲漪身邊有那麽多可以助她的人,他們定然趕不上為雲家平反,為江雲漪雪冤。
隻是端木陽一路憂心忡忡,夜不能寐,他們這些做下屬的也不免跟著擔心他的身體會受不住。
誰讓端木陽一到浣州就忙著查案,又不想假他人之手,就怕他們這些人不夠盡心,錯過了重要的信息。
讓得他們這些精英到最後全成了跑腿的,好在端木陽知道靠他一個人效率會很多,還會派些事兒給他們做,要不然他們連跑腿的資格都要被取消。
小五當然明白小四眼神中的意思,這個時侯他們也恨不能早些趕到京都,省得主子心焦,他們也跟著不是滋味兒。
其實在他們心裏早把江雲漪當成他們唯一的主母,當他們得知江雲漪身世的時侯,他們也替端木陽和江雲漪惋惜。
若不是這樣當初他們也不會幫著端木陽隱瞞,現在端木陽查到真相,他們自也替端木陽和江雲漪感到高興。
本以為真相查到了,他們的好日子也來了,卻不曾想一切的陰謀苦難才剛剛開始。
此時此刻他們心裏比端木陽更恨沈老夫人搞出這麽多事兒,讓得端木陽和江雲漪的感情一直遭受著無限的磨難。
這樣的磨難一關比一關艱難,一關比一關更令人為他們感到難受。尤其是江雲漪,上天似乎覺得她受的苦不夠多似的,考驗一層比一層令覺得她就是一個被上天拋棄的孩子。
“繼續加速!”
端木陽根本不會去注意他的下屬這個時侯在想什麽,他現在滿心滿眼就是想盡快趕到京都,見到他日思夜想的人兒。
狹長的桃花眸裏思緒滿滿,那張絕色傾城的臉染上了風霜,卻依舊美得令人難以移開眼。
瑟瑟春風不烈卻帶著令人心涼的感覺掀起那一角華麗的衣袍,喜著華衣的他,在這一刻已無瑕去顧及那華麗的衣袍所灩起的瀲灩彌度迷了多少人的眼。
本來還勸著小五的小四此刻隻有苦笑。心想著若不是溫逸的掌令一出,隸屬溫家船運的駐地方管事派的都是最好的水手,又哪裏受得住端木陽這般一次又一次命令全速而行。
命令層層下達,被派來跟船的水手們忍不住叫苦連天,要是不端木陽拿出的是他們溫家船運的最高掌令,他們早就不幹了。
這二月初寒,水麵剛剛破冰消融,這樣全速行船本身就有極高的危險性,若不他們都是溫家駐地方中最好的水手,這樣的行船強度可幾個能受得了。
但受不了也得受,最高掌令一出,誰敢不遵,待事情一了,他們就可能被迫離開溫家船運。
溫家船運遍及大周,離了溫家船運,以後他們也不用靠這個手藝吃飯了。全都得令謀出路。
水手們抱怨歸抱怨卻也知這個事兒他們辦成,日後定也吃喝不愁。因為定船的這位爺親口許諾若能在最短的時間內趕到京都,每人獎勵一百兩,不是銀子而是黃金。
這得有多闊綽啊!所以就是累點辛苦點他們也甘願。已近黃昏時分,若是沒有估算算錯的話今晚船就可以到達離京都最近的港口。
重新替換了一批水手上來,他們決定滿足那位爺的要求在這最後的幾個時辰裏再加馬力全速行船。
夕陽西下,彩霞漫天,大運河上一艘大船乘風破浪而來,打破了幾個月來運河上的平靜。
一直站在船頭遠望京都方向的端木陽突然命人去洗瀨的東西,還讓廚房那邊備飯。他要是一臉憔悴的去見江雲漪,那丫頭必定會生他的氣,再過幾個時辰就能到京都,他是把自己收拾齊整才成。
小四和小五感動得差點哭了,他們家主子總算知道吃飯洗瀨了,這上天總算聽到他們的祈禱了。
趕緊命廚房那邊做江雲漪最擅長的藥膳,隻有藥膳主子看見了才會多吃上一點,要是普通的飯菜他肯定吃幾口就扔下了。
端木陽這邊命人全速起航,又擔心到京都怕江雲漪看到他沒好好吃飯好好睡覺而生氣,在京都這邊吃不好,睡不著的人卻也大有人在。
沈老夫人跺著步子,揮手讓下人們把飯菜全轍了。雲家被唐秉清從牢中保出來已經好幾天了,可沈嬤嬤那邊卻依舊沒有消息。
現在她的全副心神都在怎麽解決吳氏兄妹,對於雲家雖然也憤恨,可她知道這個時侯若不能殺掉吳氏兄妹滅口,那上斷頭台的不是雲家,而是她沈家。
這幾日她一直寢食難安,眼見著唐秉清越查越有模樣,雲家就差能證明小公主的事與他們無關就可以脫罪。
好在方錦娘一口咬定就是元樂珊指使她幹的,雲子晴更是直說她之所以會被趕出雲家還被人追殺就是因為她聽到了不應該聽的。
雖然這些證詞亦全數被唐秉清駁迴,順天府那邊對他們的證詞也持保留意見。但也因此雲家還是待罪之身。
可若是讓吳氏兄妹出堂作證,那方錦娘和雲子晴就純屬誣告,而她沈家也會被判定欺君,還可能來一個意圖不軌。
何況唐秉清已經在收集反告方錦娘和雲子晴的證據,若是讓唐秉清查到,那方錦娘和雲子晴的證詞就不會被采信。
在這樣的情況下她還有心情吃飯,沒急出滿頭白發已是她心性強大了。從雲家下獄,到雲家被唐秉清作保放出,一門心思都在這些事上的沈老夫人並沒有注意到她唯一的孫兒沈天明越來越沉默。
沈天明的心亂得很,看著近日發生的事兒,根本不知道要怎麽辦。他心中有些懷疑自己的祖母,可是又不願去相信。
畢竟自雲家出事以來,他也沒見祖母做過什麽事兒,隻是這幾天祖母經常與沈嬤嬤一起關在屋子不準任何人靠近,也不知道在商量什麽。
很想雲問問祖母到底知不知道江雲漪不是公主的事兒,可話到嘴邊他又咽了迴去。
祖母應該是不知道的吧,她若知道又怎麽會讓江雲漪進宮,還對著永帝說雲漪就是當年的小公主呢。
祖母若是知道雲漪不是公主,卻在那個時侯用盡一切辦法讓雲漪進宮。這才是真正的欺君大罪。
欺君之罪禍及全族,祖母一定不知道真相!沈天明努力的說服自己,可當他細想這些年發生的事兒又不得不懷疑沈老夫人有太多的事隱瞞他。
翻來覆去極難入眠,幹脆起身穿好衣裳,又從馬廝裏牽了一匹馬出來,他想騎著馬到處去走走,吹吹風也許就能清醒一點。
臨近子時,南街那邊一連串的屋子突然走水,水勢衝天直逼公主府這邊來,原本四散在各處巡邏的北家軍一聽消息哪裏還能安心巡邏,以最快的速度衝到出事地點。
因為角度的問題他們並沒有發現那火光雖臨近公主府,但離公主府卻還有一段距離。
但他們心中明白自己的任務就是要保護江雲漪的,這個時侯公主府附近走水,難保不是有人想趁此機會對江雲漪下手。
分出一些人去救火,其餘人以別人難以察覺的角度漸漸向公主府聚攏。誰要不想要命的在這個時侯渾水摸魚,就別怪他們北家軍不客氣!
數條黑影在北家軍被引到南街那邊的時侯急速而行,很快就竄進了吳家,見人就殺,活口都不留一個。
他們手法幹淨而利落,就好似專業殺人一般,月色透過蒙蒙樹影照在吳家的窗棱上,印著那些黑衣黑麵的殺手越發顯得陰森撩人。
吳玉書和吳夫人今兒就猜到有些人很可有按捺不住要動手,吳玉蓉又被嚇得半死,夫婦二人思前想後就把吳玉蓉母女安排到他們在京效買的莊子先住著。
要走不可能一起走,一起走容易惹人猜疑,所以吳玉書夫婦想等兩日再去跟吳玉蓉匯合。
“夫人,快走,再不走就來不及了!”
因心有憂慮,吳玉書夫婦一整晚都沒睡,起夜的時侯就瞧見竄進他們家的黑影,見到人就殺,吳玉書被嚇得忙叫醒他夫人,連衣裳都沒來得及穿就拉著他夫人往後門走。
眼見著那些殺人不眨眼的竄進了他們的院子,吳玉書心裏急得不行,拉著他夫人拚命往前奔。
“不,相公,我不行了,你快走,別管我!”
吳夫人看著寂寂無人的大街,心裏怕得不行,知道以往這個時侯都有北家軍在巡夜,現在卻一個人都沒有,怕他們再耽擱下去,肯定一個人都走不了。
“不行,要走一起走,我是不會丟下你的!”
吳玉書很想大叫救命,可又怕那些殺手沒在家找到他們,出聲反而會把他們引過來,就抓著他夫人的手往小巷的方向走,這樣子目標不會那麽大。
殺手們沒在吳家找到吳玉書夫婦,也沒找到吳玉蓉,卻在吳玉書夫婦的房中看到他們掛在屏風上的衣裳,猜到二人一定是看到他們出手,提前跑掉了。
轉了一圈沒找到人,就尋著後門的小巷追了出來,他們嗅覺敏銳,動作利落很快就分辨吳玉書夫婦出逃的方向。
那將比他不能與江雲漪攜手還要痛。若是能讓選擇他還更願她是公主,是他的外甥女。而不是被沈關氏指認為與雲家裏應外合想謀反的罪人。
好在他臨走前把姐姐留給他的免死金牌給江雲漪,要不然他這輩子都不會原諒自己在她最需要他的時侯,他不在她的身邊。
好在她的身邊有那麽多人可以幫她排憂解難,可以為她赴湯蹈火,又有那麽多人可以在最關鍵的時侯幫到她,讓她能保得性命,等他迴來!
好在溫逸知道他帶迴了可以證明江雲漪身份的證人,在他最需要的時侯把溫家的大船借他。
若沒有溫逸的接應,他又如何能這麽快趕迴來?所以便是知道溫逸是他的情敵,他也依然要謝他!
“主子,我們已經發了五次信兒了。剛剛那一封還不到半個時辰!”
小四小五有些無奈的提醒道。他們當然知道主子現在有多急,可是他們也急啊!隻是再急也沒用,三子他們現在剛剛上船,便是行船速度再快,也不可能趕上他們。
這現在還不到晌午,他們都發了五次信了,從一個時辰一次到半個時辰一次,他都在想三子他們收到信的時侯會不會想插上翅膀飛過來,免得晚上一點點就要被主子罰進刑堂。
“再發!”
端木陽根本不聽,他隻是想著證人早一些到京都,那他的丫頭就可以早一些解除禁令,雲家也可以早日昭雪。
要不然雲家一日不能雪冤,他的丫頭定也一日不能寧安。他的丫頭不安寧,他又豈能安心。
“屬下遵命!”
小四隻能認命地去給三子他們發消息。小五則勸端木陽不要在船頭吹風,對身體不好。
他們連月趕路,因風雪的原故並不能好好休息。待運河水化,溫家的船運還沒來得及對外開放,他們就收到了宴峰的緊急來信。
信中言及有人告發雲家送女進宮冒充公主,想以此裏應外合謀奪鳳氏江山,雲家現今已經被關押,還在審訊當中,江雲漪被軟禁,不準任何人探望。
這信一到可把他們給急壞了,尤其是看著主子越來越沉的臉色,最終還是動用了溫逸給他的令牌啟動了溫氏船運的掌令,借到一艘可以無視冰麵的大船沒命的往京都趕。
但二月的寒氣極重,端木陽即使在舒適的大船上也依舊不能安睡,天天等著京都那邊的消息,往往一等就是一整天,不吃不喝不睡。
這都幾天了,即使他們能在最短的時間內趕迴京都,端木陽的身體也經不起這樣的折騰啊。
“全速行船!”
京都已然在望,端木陽哪裏能睡得著,他隻想在第一時間看見京都的簷角,然後在第一時間奔到他丫頭的身邊。
這個時侯睡,萬一他睡著了,錯過與丫頭相見的時間可怎麽好?他明白自知道丫頭出事後,他便沒能好好睡一覺。
可明知他的丫頭在受苦,他又怎麽可能好好睡覺,好好吃飯?端木陽捫心自問,答案告訴他,他不能!
曾經他的丫頭在知道自己的身世後,把他排除在外,獨自承受著那無邊無際的痛苦折磨。
現在他的丫頭又因為自己的身世要承受著將自己的至親送上斷頭台的宿命,他又哪裏能睡得著,吃得下!
他丫頭的一生經曆了這麽多的苦楚,他卻沒能一一為她嚐遍,一一為她解除,本身就對她不起。那他就隻能用自己的方式去陪著她,以昔讓她知道他對她的在乎。
傳完信過來的小四看著小五苦著一張臉也隻能對他搖了搖頭,主子對江雲漪有多在乎他們老早就見識了。
本以為江雲漪突然成為永寧公主,與他們的主子已無緣再做夫妻,所謂情深緣淺也不過如此。
但主子性子執拗認定了誰,就不會改變。自知江雲漪的身世後就愣是不信,與江雲漪見過最後一麵就拚命的往浣州這邊趕,這一來一迴到如今已近半年。
在浣州端木陽也不曾好好的歇過一次,天天沒命地查十七年前的人口檔,以及當年有關人員的卷宗,就差著手調查沈家的祖宗十八代了。
不過功夫不負苦心人,還真讓他們查到了一些極為隱密的東西。當年端木皇後逃往浣州,在幾近走投無路的情況聯係了極少聯係的沈家。
有關沈家的事,在敬陽王府那邊記錄極少。他們也不清楚當年先王妃為何不曾跟娘家聯係,以至於先王妃過世二十幾年,除了敬陽王府的一些老人知道他們敬陽王府還有這麽一門親戚外,其它人根本不知道。
不過這些不是最主要的,最主要的是他們查到了當年端木皇後的小公主出生不過一個時辰就夭折的事兒,沈老夫人是知道的。
沈老夫人明知小公主已逝,為何還要讓江雲漪進宮,並一口認定江雲漪就是端木皇後所生的小公主?
從一開始沈老夫人就在撒謊!她欺騙永帝,欺騙江雲漪,欺騙敬陽王府,欺騙了所有的人,將所有跟這事有關的人全玩弄在鼓掌之中。
他們隻是不明白沈老夫人這麽做到底有什麽好處?利用江雲漪光耀他們沈家的門楣也不像,因為沈家已經出了一個憐妃。
直到他們收到宴峰的來信,知道雲家被指認謀反,還跟江雲漪扯上了關係。他們才將在浣州那邊查到沈家與雲家曾經的宿怨聯係到一起。
但聯係之後,他們又不得驚歎沈老夫人的好耐性,幾十年的宿怨能讓她記得大半輩子,隻為讓雲家擔上謀反之罪。
若不是主子心思通透,又豈會在知道江雲漪並非公主的時侯,就不顧風雪日夜兼程地從浣州趕迴來?
也幸得他們早早趕迴來,否則待到開春雪化再迴來,一路而來便是坐船也要趕上一個月,那個時侯隻怕黃花菜都涼了,哪裏還能救得了雲家,救得江雲漪!
但即使他們趕路趕得再快,收到消息的時侯離京都卻還有千裏之遙,要不是江雲漪身邊有那麽多可以助她的人,他們定然趕不上為雲家平反,為江雲漪雪冤。
隻是端木陽一路憂心忡忡,夜不能寐,他們這些做下屬的也不免跟著擔心他的身體會受不住。
誰讓端木陽一到浣州就忙著查案,又不想假他人之手,就怕他們這些人不夠盡心,錯過了重要的信息。
讓得他們這些精英到最後全成了跑腿的,好在端木陽知道靠他一個人效率會很多,還會派些事兒給他們做,要不然他們連跑腿的資格都要被取消。
小五當然明白小四眼神中的意思,這個時侯他們也恨不能早些趕到京都,省得主子心焦,他們也跟著不是滋味兒。
其實在他們心裏早把江雲漪當成他們唯一的主母,當他們得知江雲漪身世的時侯,他們也替端木陽和江雲漪惋惜。
若不是這樣當初他們也不會幫著端木陽隱瞞,現在端木陽查到真相,他們自也替端木陽和江雲漪感到高興。
本以為真相查到了,他們的好日子也來了,卻不曾想一切的陰謀苦難才剛剛開始。
此時此刻他們心裏比端木陽更恨沈老夫人搞出這麽多事兒,讓得端木陽和江雲漪的感情一直遭受著無限的磨難。
這樣的磨難一關比一關艱難,一關比一關更令人為他們感到難受。尤其是江雲漪,上天似乎覺得她受的苦不夠多似的,考驗一層比一層令覺得她就是一個被上天拋棄的孩子。
“繼續加速!”
端木陽根本不會去注意他的下屬這個時侯在想什麽,他現在滿心滿眼就是想盡快趕到京都,見到他日思夜想的人兒。
狹長的桃花眸裏思緒滿滿,那張絕色傾城的臉染上了風霜,卻依舊美得令人難以移開眼。
瑟瑟春風不烈卻帶著令人心涼的感覺掀起那一角華麗的衣袍,喜著華衣的他,在這一刻已無瑕去顧及那華麗的衣袍所灩起的瀲灩彌度迷了多少人的眼。
本來還勸著小五的小四此刻隻有苦笑。心想著若不是溫逸的掌令一出,隸屬溫家船運的駐地方管事派的都是最好的水手,又哪裏受得住端木陽這般一次又一次命令全速而行。
命令層層下達,被派來跟船的水手們忍不住叫苦連天,要是不端木陽拿出的是他們溫家船運的最高掌令,他們早就不幹了。
這二月初寒,水麵剛剛破冰消融,這樣全速行船本身就有極高的危險性,若不他們都是溫家駐地方中最好的水手,這樣的行船強度可幾個能受得了。
但受不了也得受,最高掌令一出,誰敢不遵,待事情一了,他們就可能被迫離開溫家船運。
溫家船運遍及大周,離了溫家船運,以後他們也不用靠這個手藝吃飯了。全都得令謀出路。
水手們抱怨歸抱怨卻也知這個事兒他們辦成,日後定也吃喝不愁。因為定船的這位爺親口許諾若能在最短的時間內趕到京都,每人獎勵一百兩,不是銀子而是黃金。
這得有多闊綽啊!所以就是累點辛苦點他們也甘願。已近黃昏時分,若是沒有估算算錯的話今晚船就可以到達離京都最近的港口。
重新替換了一批水手上來,他們決定滿足那位爺的要求在這最後的幾個時辰裏再加馬力全速行船。
夕陽西下,彩霞漫天,大運河上一艘大船乘風破浪而來,打破了幾個月來運河上的平靜。
一直站在船頭遠望京都方向的端木陽突然命人去洗瀨的東西,還讓廚房那邊備飯。他要是一臉憔悴的去見江雲漪,那丫頭必定會生他的氣,再過幾個時辰就能到京都,他是把自己收拾齊整才成。
小四和小五感動得差點哭了,他們家主子總算知道吃飯洗瀨了,這上天總算聽到他們的祈禱了。
趕緊命廚房那邊做江雲漪最擅長的藥膳,隻有藥膳主子看見了才會多吃上一點,要是普通的飯菜他肯定吃幾口就扔下了。
端木陽這邊命人全速起航,又擔心到京都怕江雲漪看到他沒好好吃飯好好睡覺而生氣,在京都這邊吃不好,睡不著的人卻也大有人在。
沈老夫人跺著步子,揮手讓下人們把飯菜全轍了。雲家被唐秉清從牢中保出來已經好幾天了,可沈嬤嬤那邊卻依舊沒有消息。
現在她的全副心神都在怎麽解決吳氏兄妹,對於雲家雖然也憤恨,可她知道這個時侯若不能殺掉吳氏兄妹滅口,那上斷頭台的不是雲家,而是她沈家。
這幾日她一直寢食難安,眼見著唐秉清越查越有模樣,雲家就差能證明小公主的事與他們無關就可以脫罪。
好在方錦娘一口咬定就是元樂珊指使她幹的,雲子晴更是直說她之所以會被趕出雲家還被人追殺就是因為她聽到了不應該聽的。
雖然這些證詞亦全數被唐秉清駁迴,順天府那邊對他們的證詞也持保留意見。但也因此雲家還是待罪之身。
可若是讓吳氏兄妹出堂作證,那方錦娘和雲子晴就純屬誣告,而她沈家也會被判定欺君,還可能來一個意圖不軌。
何況唐秉清已經在收集反告方錦娘和雲子晴的證據,若是讓唐秉清查到,那方錦娘和雲子晴的證詞就不會被采信。
在這樣的情況下她還有心情吃飯,沒急出滿頭白發已是她心性強大了。從雲家下獄,到雲家被唐秉清作保放出,一門心思都在這些事上的沈老夫人並沒有注意到她唯一的孫兒沈天明越來越沉默。
沈天明的心亂得很,看著近日發生的事兒,根本不知道要怎麽辦。他心中有些懷疑自己的祖母,可是又不願去相信。
畢竟自雲家出事以來,他也沒見祖母做過什麽事兒,隻是這幾天祖母經常與沈嬤嬤一起關在屋子不準任何人靠近,也不知道在商量什麽。
很想雲問問祖母到底知不知道江雲漪不是公主的事兒,可話到嘴邊他又咽了迴去。
祖母應該是不知道的吧,她若知道又怎麽會讓江雲漪進宮,還對著永帝說雲漪就是當年的小公主呢。
祖母若是知道雲漪不是公主,卻在那個時侯用盡一切辦法讓雲漪進宮。這才是真正的欺君大罪。
欺君之罪禍及全族,祖母一定不知道真相!沈天明努力的說服自己,可當他細想這些年發生的事兒又不得不懷疑沈老夫人有太多的事隱瞞他。
翻來覆去極難入眠,幹脆起身穿好衣裳,又從馬廝裏牽了一匹馬出來,他想騎著馬到處去走走,吹吹風也許就能清醒一點。
臨近子時,南街那邊一連串的屋子突然走水,水勢衝天直逼公主府這邊來,原本四散在各處巡邏的北家軍一聽消息哪裏還能安心巡邏,以最快的速度衝到出事地點。
因為角度的問題他們並沒有發現那火光雖臨近公主府,但離公主府卻還有一段距離。
但他們心中明白自己的任務就是要保護江雲漪的,這個時侯公主府附近走水,難保不是有人想趁此機會對江雲漪下手。
分出一些人去救火,其餘人以別人難以察覺的角度漸漸向公主府聚攏。誰要不想要命的在這個時侯渾水摸魚,就別怪他們北家軍不客氣!
數條黑影在北家軍被引到南街那邊的時侯急速而行,很快就竄進了吳家,見人就殺,活口都不留一個。
他們手法幹淨而利落,就好似專業殺人一般,月色透過蒙蒙樹影照在吳家的窗棱上,印著那些黑衣黑麵的殺手越發顯得陰森撩人。
吳玉書和吳夫人今兒就猜到有些人很可有按捺不住要動手,吳玉蓉又被嚇得半死,夫婦二人思前想後就把吳玉蓉母女安排到他們在京效買的莊子先住著。
要走不可能一起走,一起走容易惹人猜疑,所以吳玉書夫婦想等兩日再去跟吳玉蓉匯合。
“夫人,快走,再不走就來不及了!”
因心有憂慮,吳玉書夫婦一整晚都沒睡,起夜的時侯就瞧見竄進他們家的黑影,見到人就殺,吳玉書被嚇得忙叫醒他夫人,連衣裳都沒來得及穿就拉著他夫人往後門走。
眼見著那些殺人不眨眼的竄進了他們的院子,吳玉書心裏急得不行,拉著他夫人拚命往前奔。
“不,相公,我不行了,你快走,別管我!”
吳夫人看著寂寂無人的大街,心裏怕得不行,知道以往這個時侯都有北家軍在巡夜,現在卻一個人都沒有,怕他們再耽擱下去,肯定一個人都走不了。
“不行,要走一起走,我是不會丟下你的!”
吳玉書很想大叫救命,可又怕那些殺手沒在家找到他們,出聲反而會把他們引過來,就抓著他夫人的手往小巷的方向走,這樣子目標不會那麽大。
殺手們沒在吳家找到吳玉書夫婦,也沒找到吳玉蓉,卻在吳玉書夫婦的房中看到他們掛在屏風上的衣裳,猜到二人一定是看到他們出手,提前跑掉了。
轉了一圈沒找到人,就尋著後門的小巷追了出來,他們嗅覺敏銳,動作利落很快就分辨吳玉書夫婦出逃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