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就等強子的病好,我就跟我爹娘提這事兒。到時請他們過來做個見證,待我學成之後,一定會跟在你們身邊為你做事的。”
即使江雲漪不提學成之後跟在她的身邊,羅小瑩也會自己提的。在她看來,跟著江雲漪這個表妹,她一定能活出不一樣的人生。
“你有這個心就好。”
江雲漪肯收羅小瑩並非隻因她是她的表姐,還因為羅小瑩值得她培養,羅小瑩跟羅傳書自幼習字,在人際關係處理方麵也不錯。
如果羅小瑩在藥膳方麵沒什麽天賦,她可以讓她進雅齋學管理。而羅家在半夏莊的口碑還算不錯,她收羅小瑩,不會給自己帶來什麽麻煩。
綜合這幾點,江雲漪才點了頭。不然說什麽她也不會因為這親戚關係,而收一個隻會給她找麻煩的人在身邊。
“要不一會子四舅和四舅媽迴來,我親自做頓飯,你給我指點指點?”
羅小瑩眨了眨,她知道學藥膳,有一個要求,就是得會做飯。在家裏她很少做飯,但在私塾裏,她可沒少做飯給她爹吃。
所以對她自己的廚藝,她還是很有自信的!
“好啊,廚房就在那邊,你先去準備一下,有什麽不知道的就問廚房的老媽子和丫頭。”
江雲漪將廚房的方向指羅小瑩知道就迴了書房。除了給她的病人寫方外,雅齋及百味藥粥坊各分店這個月的帳目已經下來。
將寫好的藥膳方子分別讓人寄出去後,江雲漪就在書房看起了帳。那些藥膳方子裏也有給田蘭花的不孕症新方。
田蘭花的病症,一般每一換季她會親自過來給她看診。現在快隆冬了,人還沒過來,估計是被秋收的事兒給拌住了。
帳看完一半,江大林和姚芳華就迴來了,江家二房那邊請去吃酒的人並不多。據他們所見,隻有江家本家的人,及幾個跟江傳一走得比較的村老去了。
江雲漪沒有多問,這時羅小瑩過來說飯菜做好,請他們過去嚐嚐手藝。江大林和姚芳華免不得要誇一誇羅小瑩。
江大麗照顧羅自強吃了山藥扁豆粥後,就聽從羅小瑩的話過來吃飯,飯後就被姚芳華拉去嘮嗑了。
次日羅小瑩先迴去,江大麗則留下來照顧羅自強,直至三天後羅自強終於恢複了正常飲食,臉色也紅潤了不少,江大麗才千恩萬謝抱著兒子過來,滿滿含淚跟江雲漪一家道別。
已經秋末了,清漪園趕著最後幾天給今年的秋收收了尾,就開始準備今年的冬天要如何讓這些草藥渡過一個安全的冬天。
秋收是家家戶戶都在備冬,清漪園的備冬與別人不大一樣。當冬日的第一場雪下來時,清漪園的工人就開始分工,每日暖房中都有專人置炭,看顧暖房的溫差,另一部分人則開始準備明年春的藥苗。
每年的冬日都是清漪園耗炭的時侯,今年因為增加了好畝的暖房,安雲鎮那邊有炭火鋪子已經無法滿足清漪園的用炭需求。
有很多炭火都是姚芳華列下清單,由江雲漪寫信讓張虎在平縣那邊提前預訂的。
加上先前備了一個專門鋪設地龍的魚塘,這個用炭量比之暖房保溫的用炭量隻高不低。
這個魚塘是利用現代的溫泉原理設計的,造價極高,平常江雲漪不是養魚的,搭建起來用來培養花卉,直到秋末時才引進活水養魚。
今年雅齋新推出特製花茶,就是用這間現代式的溫泉房培養出來的稀有花卉,為江雲漪賺了不少。
而這一次裏頭引活水養魚,養的自然也是一些冬日想吃又吃不到的鮮魚,不然江雲漪寧願養花,也不可能弄出這麽個地方養魚。
其中鱸魚、鱘魚、石斑魚、多寶魚和小銀魚是江雲漪從清風縣那邊尋到的最珍貴的魚種。
為養這些魚,江雲漪可是費了極多心思的。這些魚她是打算在這個冬天大賺一筆的。
今年這一批她隻是試養,如果成功的話,明年她會大批進購。到時侯賣給各大酒樓的價格自然是普通魚幾倍她才能翻本。
工人這邊忙得不可開交,江雲漪隻會比他們更忙。又是一年冬,說明新春將近,馬平、張元、任掌櫃、張虎,包括清風店那邊已經給她列了一堆的走訪名單。
汪晴和劉原已經在趕迴平縣的路上,他們已經選中了幾家店麵,但這事兒得江雲漪親自走一趟府城做最終的決定。
江雲漪將名單從頭看到尾,隻選定幾個必走訪的人,其它全交給江大林和姚芳華。
也是時侯讓江大林和姚芳華代她處理這些人際關係了。除此給工人們的年終獎勵及年貨也已經開始籌備。
而這隻是清漪園及其它幾個店的工人做的準備,要給有往來的親朋好友及雅齋、百味藥粥坊的一些固定客源所備的年禮也要提上日程。
這些往年就有,所以準備起來已經不會再如第一次那般手忙腳亂。最讓江雲漪頭疼的還是幾家店的年終盤點。
大方麵她可以交給帳房及眾管事處理,但目前為止她也必須這個盤點。這樣她才能預知明年應該製訂什麽策劃才能更上一層樓。
汪晴和劉原之所以在這個時侯趕迴來,也跟這個有關。汪晴是雅齋帳房的總管,劉原是原劉家荷塘的主事,年終盤點自然不可能少了他們。
他們二人迴來後當先來找江雲漪說了在府城那邊的情況,選中的幾個店麵中,其中有兩間是沈家的,還有一間是唐家的,另有兩間是因為價格太高的關係一直掛在牙行出不了手。
這五間店麵不管是地理位置還是整體布局都比較符合江雲漪的選擇標準。二人還特別說明,沈家和唐家的店麵是因為江雲漪的麵子,不管何時去隻要江雲漪看中了,就可以租直接租給他們。
江雲漪聽唐家竟然為她留了一間店麵就有些詫異,而沈家特地勻出兩個地段最好的店麵讓她選,也讓江雲漪有些為難。
如果可以,江雲漪其實不想欠沈家這麽大的人情。畢竟她和沈天明的婚約還沒有正式解除,若她租了沈家留給她的店麵,難免會讓人猜想。
但這是沈家的心意,她又不好直接拒絕。聽到汪晴和劉原說選中了店麵,江雲漪打算年終盤點一結束就去一趟府城,把店麵敲定。
一旦敲定,她就要利用時間開始設計新店麵的整體設計,以及在府城開分店的一些事宜。
現在剛剛入冬,說這個還有些早,但也要提前準備。
人一旦忙起來,時間就過得飛快,一個轉眼就到年前了,江雲漪陪同江晴、張元等人給工人們發放年終的福利後,就開始盤點,一連盤點了近十天才把一年的工作做出了總結。
再過幾日就是新春佳節了,很多跟江雲漪交好的富戶鄉紳都親自送了節禮上門,便是沒法親自過來的也會叫身邊的得利人走一趟。
所以年前的這幾天,清漪園的門口,來往豐澤屯、安雲的大道上基本可以用車流如水來形容。
這些人江雲漪是無法一一接待的,就隻能交給江大林、姚芳華、張夕連同清漪園的幾名管事等人一一招待。
往來的節禮都做了登記,這些節禮過後都是要還迴去的,有些往來較少,基本沒見過麵的,還會做特別的標注。
姚芳華是個有主意,早在先前有人大老遠的送來節禮時,就跟江雲漪此次的年禮,他們得備一些萬金油的節禮。
一般的大戶人家人脈較廣,每逢節日或主家有什麽喜事,都會有一些認識的不認識的人送禮過來結交。
為了方便迴禮,或者為了不至於失禮,這樣的人家都會一年到頭備一份不至於太失禮,但也不會特別的迴禮。
當然這樣的迴禮不管是數目還是禮品都是一模一樣的,這也是為了不時之需。畢竟這樣的人家不可能事事都料得到,自然要備一份這樣的禮來迴前來拜訪的客人。
江雲漪覺得這個主意很不錯,不過江雲漪是個時刻也不忘宣傳雅齋品牌的人,所以每一份迴禮必備的一樣就是雅齋的藥茶或精裝的茶點。
除了精裝的茶點和藥茶會隨著季節變化外,其它的基本上都是直接從鎮上的禮品店裏選購的。
“雲漪,小小沒說要迴來麽?”
眼瞅這年一天一天的臨近,已經離家近一年的江小小卻一直沒有迴信說要迴來過年,江大林已經有些想念小閨女了。
“會的,雲大少爺給我來信,說會帶小小來我們家一起過年。小小那孩子說是要給你們驚喜,不讓我說。”
江雲漪見江大林如此思念小小,就將小小會跟雲子澈一塊迴來的事兒跟他說了,省得他擔心。
“雲大少爺要來我們這邊過年麽?那我們應該準備什麽好啊。”
姚芳華一聽雲家大少爺竟然要陪他們一起過年就有些緊張,雲家大少爺那可是響當當的人物,咋地有空陪他們過年哪。
雖然雲子澈秋收時分一直住在清漪園,但一般都是由江雲漪親自招待,所以在姚芳華看來,雲子澈和端木陽一樣都是她不能靠近的人物。
因此一聽雲子澈不迴京都,而要來清漪園過年,這心裏自然又是歡喜又是擔心。
歡喜的是他們家跟雲家這樣的名門世家關係又更近一步,擔心的自然也是怕自家招待不周,怠慢了人家。
“姚姨你不必緊張,雲大少爺又不是沒在我們家住過。他這一次主要是有要事要辦,才沒辦迴京,一個人在浣州那邊肯定覺得無聊,所以才想著跟我們一起過。就按照我們平時年夜飯準備就好!”
江雲漪見姚芳華這樣,不由笑著搖了搖頭,但也為姚芳華指點了一些雲子澈愛吃的菜,讓她備著。
“這樣我就放心了。對了,今兒對這些天送來的那些禮單時,有一份是從河間府寄來的,署名是沐俊元。你的朋友有河間府的人麽?”
姚芳華聽此就鬆了一口氣,卻突然想起她在查看禮單時有幾份禮單讓她留了心,其中一份就是河間沐家送來的。
“我跟河間府並沒有往來,興許是雅齋的茶點傳到了河間那邊引起了注意吧。除了這一份,其它禮單還有問題麽?”
江雲漪聽此不由挑了挑眉,但想了想她認識的人似乎沒有一個姓沐的,也就沒有多在意。
年前來他們家拜訪的人特別多,人人都送了年禮。而這些還是第一批,一旦新春一到,到他們家走訪的人隻會多不會少。
所以有關年禮和禮單方麵的事,江雲漪就全權交給姚芳華去辦。這些事兒,她已經得心應手,根本就不需要江雲漪再操心。
隻是姚芳華是個細心人,即使是全權交給她辦的,到最後她也會幫江雲漪挑出一些重要客人的禮物,由江雲漪來決定怎麽迴禮。
自然的,禮單中讓姚芳華比較敏感的一些客人,她也會挑出來跟江雲漪細說。
“還有一份是府城的嶽知府送來的,這份禮可是有些燙手,我不大敢收。但又不能拒絕,最後隻好暫時收下!”
姚芳華經江雲漪這麽一提醒,才想除了河間府送來這份讓她覺得奇怪外,就是浣州知府送來的禮,讓她有些心驚膽顫。
“新春將即,本官贈以江雲漪江姑娘良田三百畝,富人區良宅一座。願江姑娘早日到府城,為我府城經濟添一助力!嶽知年留名!”
江雲漪看著禮單上所送之禮微微皺了皺眉,這事兒姚芳華怎麽沒早跟她說,而是等到了現在?
顧明婧的案子到現在已經過了幾個月了,嶽知年會不計前嫌給她送這樣的大禮,這讓江雲漪不得不懷疑嶽知年的用心。
“那天你不在,送禮來的人也不是嶽知府的人,而是由嶽知府托人代送的。我原本是想告訴你的,可一直沒找到時間。”
姚芳華一見江雲漪的樣子就知道她是在責怪沒有及時告訴她這件事兒。但嶽知府應該早料到江雲漪不會收禮,才命人代送,她又不能把禮直接退迴去。
若她直接退迴去,那可就真真的得罪這位浣州最大的官兒了!
“沒事兒,我一會迴封信過去,讓人把這份禮轉還就成。”
江雲漪並沒有責怪姚芳華的意思,隻是這事兒說大不大,說小也不算小,誰知道嶽知年莫名送她這樣的禮是什麽意思。
“這就好。沈家也送來了年禮,沈老夫人希望今年我們一家人能到府城陪她過過年,說說話兒。”
姚芳華見江雲漪沒有生氣,就說起了沈老夫人送的禮中附帶一封問侯信。那信是給他們全家人看的。
“雲漪,你跟天明的婚事兒……”
一直旁聽的江大林一聽姚芳華提起沈老夫人的信兒,就想到沈老夫人信中隱諱地提起雲漪跟天明的婚事。
這一過完年,雲漪就十四了,金秋十月正是雲漪的及笄之禮,算來他們也應該去沈家拜訪拜訪了。
“爹,我一直沒告訴,這場婚約,我和沈大哥已經私下取消了!隻是我不知道沈大哥為何一直沒跟沈老夫人提這件事兒。我隻想跟爹說一句,我的婚姻我作主,我不希望有人來幹涉,即使是你是我爹也一樣。”
江雲漪一聽江大林一開口就說她跟沈天明的婚事,這讓她很不喜歡。因此一直保持跟江大林和平相處的她,說完這些話就以還有事為由起身離開了。
沈天明沒跟沈老夫人說清楚他們之間的事,讓江雲漪對沈天明產生了不同的看法。
眼看著這年一過,再過不久就是她的及笄禮,若是沈天明一直不跟沈老夫人說這事兒,那她要怎麽解決哪。
看來她有必要寫封信,提醒沈天明早點跟沈老夫人把這事說開,不然她一旦到府城開店,第一個要對上可能就是沈家。
以沈家在府城的勢力及威望,又豈容得她一個外來戶退婚?若真這樣,沈家會因此跟她對上的可能性是極高的。
江大林還沒反應過來江雲漪說了些什麽,待他迴過神後,整張臉都是黑的。這婚姻之事本來就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這雲漪咋地可以說由她自己作主啊。
何況她跟沈天明的婚事是早早就訂定的,豈容她一個人說反悔就反悔?江大林惱怒極了。
“當家的,這事我看不急。這雲漪不是還小麽?我看還是等雲漪及笄後,再跟她好好說說這事。現在都快過年,我們一家應該高高興興的。你就不要再提這事了,成不?”
姚芳華眼看著這對父母可能要因為這事兒要鬧起大矛盾,連忙在一旁勸道。這再過幾日就要過年了,若他們因這事鬧起來,那不知道有多少會看他們清漪園的笑話呢。
隻是江大林雖然聽了這勸,還是跟江雲漪一直冷戰到春節前夕,雲子澈帶著江小小一起迴來陪他們過除夕,才有了微微好轉的跡象。
即使江雲漪不提學成之後跟在她的身邊,羅小瑩也會自己提的。在她看來,跟著江雲漪這個表妹,她一定能活出不一樣的人生。
“你有這個心就好。”
江雲漪肯收羅小瑩並非隻因她是她的表姐,還因為羅小瑩值得她培養,羅小瑩跟羅傳書自幼習字,在人際關係處理方麵也不錯。
如果羅小瑩在藥膳方麵沒什麽天賦,她可以讓她進雅齋學管理。而羅家在半夏莊的口碑還算不錯,她收羅小瑩,不會給自己帶來什麽麻煩。
綜合這幾點,江雲漪才點了頭。不然說什麽她也不會因為這親戚關係,而收一個隻會給她找麻煩的人在身邊。
“要不一會子四舅和四舅媽迴來,我親自做頓飯,你給我指點指點?”
羅小瑩眨了眨,她知道學藥膳,有一個要求,就是得會做飯。在家裏她很少做飯,但在私塾裏,她可沒少做飯給她爹吃。
所以對她自己的廚藝,她還是很有自信的!
“好啊,廚房就在那邊,你先去準備一下,有什麽不知道的就問廚房的老媽子和丫頭。”
江雲漪將廚房的方向指羅小瑩知道就迴了書房。除了給她的病人寫方外,雅齋及百味藥粥坊各分店這個月的帳目已經下來。
將寫好的藥膳方子分別讓人寄出去後,江雲漪就在書房看起了帳。那些藥膳方子裏也有給田蘭花的不孕症新方。
田蘭花的病症,一般每一換季她會親自過來給她看診。現在快隆冬了,人還沒過來,估計是被秋收的事兒給拌住了。
帳看完一半,江大林和姚芳華就迴來了,江家二房那邊請去吃酒的人並不多。據他們所見,隻有江家本家的人,及幾個跟江傳一走得比較的村老去了。
江雲漪沒有多問,這時羅小瑩過來說飯菜做好,請他們過去嚐嚐手藝。江大林和姚芳華免不得要誇一誇羅小瑩。
江大麗照顧羅自強吃了山藥扁豆粥後,就聽從羅小瑩的話過來吃飯,飯後就被姚芳華拉去嘮嗑了。
次日羅小瑩先迴去,江大麗則留下來照顧羅自強,直至三天後羅自強終於恢複了正常飲食,臉色也紅潤了不少,江大麗才千恩萬謝抱著兒子過來,滿滿含淚跟江雲漪一家道別。
已經秋末了,清漪園趕著最後幾天給今年的秋收收了尾,就開始準備今年的冬天要如何讓這些草藥渡過一個安全的冬天。
秋收是家家戶戶都在備冬,清漪園的備冬與別人不大一樣。當冬日的第一場雪下來時,清漪園的工人就開始分工,每日暖房中都有專人置炭,看顧暖房的溫差,另一部分人則開始準備明年春的藥苗。
每年的冬日都是清漪園耗炭的時侯,今年因為增加了好畝的暖房,安雲鎮那邊有炭火鋪子已經無法滿足清漪園的用炭需求。
有很多炭火都是姚芳華列下清單,由江雲漪寫信讓張虎在平縣那邊提前預訂的。
加上先前備了一個專門鋪設地龍的魚塘,這個用炭量比之暖房保溫的用炭量隻高不低。
這個魚塘是利用現代的溫泉原理設計的,造價極高,平常江雲漪不是養魚的,搭建起來用來培養花卉,直到秋末時才引進活水養魚。
今年雅齋新推出特製花茶,就是用這間現代式的溫泉房培養出來的稀有花卉,為江雲漪賺了不少。
而這一次裏頭引活水養魚,養的自然也是一些冬日想吃又吃不到的鮮魚,不然江雲漪寧願養花,也不可能弄出這麽個地方養魚。
其中鱸魚、鱘魚、石斑魚、多寶魚和小銀魚是江雲漪從清風縣那邊尋到的最珍貴的魚種。
為養這些魚,江雲漪可是費了極多心思的。這些魚她是打算在這個冬天大賺一筆的。
今年這一批她隻是試養,如果成功的話,明年她會大批進購。到時侯賣給各大酒樓的價格自然是普通魚幾倍她才能翻本。
工人這邊忙得不可開交,江雲漪隻會比他們更忙。又是一年冬,說明新春將近,馬平、張元、任掌櫃、張虎,包括清風店那邊已經給她列了一堆的走訪名單。
汪晴和劉原已經在趕迴平縣的路上,他們已經選中了幾家店麵,但這事兒得江雲漪親自走一趟府城做最終的決定。
江雲漪將名單從頭看到尾,隻選定幾個必走訪的人,其它全交給江大林和姚芳華。
也是時侯讓江大林和姚芳華代她處理這些人際關係了。除此給工人們的年終獎勵及年貨也已經開始籌備。
而這隻是清漪園及其它幾個店的工人做的準備,要給有往來的親朋好友及雅齋、百味藥粥坊的一些固定客源所備的年禮也要提上日程。
這些往年就有,所以準備起來已經不會再如第一次那般手忙腳亂。最讓江雲漪頭疼的還是幾家店的年終盤點。
大方麵她可以交給帳房及眾管事處理,但目前為止她也必須這個盤點。這樣她才能預知明年應該製訂什麽策劃才能更上一層樓。
汪晴和劉原之所以在這個時侯趕迴來,也跟這個有關。汪晴是雅齋帳房的總管,劉原是原劉家荷塘的主事,年終盤點自然不可能少了他們。
他們二人迴來後當先來找江雲漪說了在府城那邊的情況,選中的幾個店麵中,其中有兩間是沈家的,還有一間是唐家的,另有兩間是因為價格太高的關係一直掛在牙行出不了手。
這五間店麵不管是地理位置還是整體布局都比較符合江雲漪的選擇標準。二人還特別說明,沈家和唐家的店麵是因為江雲漪的麵子,不管何時去隻要江雲漪看中了,就可以租直接租給他們。
江雲漪聽唐家竟然為她留了一間店麵就有些詫異,而沈家特地勻出兩個地段最好的店麵讓她選,也讓江雲漪有些為難。
如果可以,江雲漪其實不想欠沈家這麽大的人情。畢竟她和沈天明的婚約還沒有正式解除,若她租了沈家留給她的店麵,難免會讓人猜想。
但這是沈家的心意,她又不好直接拒絕。聽到汪晴和劉原說選中了店麵,江雲漪打算年終盤點一結束就去一趟府城,把店麵敲定。
一旦敲定,她就要利用時間開始設計新店麵的整體設計,以及在府城開分店的一些事宜。
現在剛剛入冬,說這個還有些早,但也要提前準備。
人一旦忙起來,時間就過得飛快,一個轉眼就到年前了,江雲漪陪同江晴、張元等人給工人們發放年終的福利後,就開始盤點,一連盤點了近十天才把一年的工作做出了總結。
再過幾日就是新春佳節了,很多跟江雲漪交好的富戶鄉紳都親自送了節禮上門,便是沒法親自過來的也會叫身邊的得利人走一趟。
所以年前的這幾天,清漪園的門口,來往豐澤屯、安雲的大道上基本可以用車流如水來形容。
這些人江雲漪是無法一一接待的,就隻能交給江大林、姚芳華、張夕連同清漪園的幾名管事等人一一招待。
往來的節禮都做了登記,這些節禮過後都是要還迴去的,有些往來較少,基本沒見過麵的,還會做特別的標注。
姚芳華是個有主意,早在先前有人大老遠的送來節禮時,就跟江雲漪此次的年禮,他們得備一些萬金油的節禮。
一般的大戶人家人脈較廣,每逢節日或主家有什麽喜事,都會有一些認識的不認識的人送禮過來結交。
為了方便迴禮,或者為了不至於失禮,這樣的人家都會一年到頭備一份不至於太失禮,但也不會特別的迴禮。
當然這樣的迴禮不管是數目還是禮品都是一模一樣的,這也是為了不時之需。畢竟這樣的人家不可能事事都料得到,自然要備一份這樣的禮來迴前來拜訪的客人。
江雲漪覺得這個主意很不錯,不過江雲漪是個時刻也不忘宣傳雅齋品牌的人,所以每一份迴禮必備的一樣就是雅齋的藥茶或精裝的茶點。
除了精裝的茶點和藥茶會隨著季節變化外,其它的基本上都是直接從鎮上的禮品店裏選購的。
“雲漪,小小沒說要迴來麽?”
眼瞅這年一天一天的臨近,已經離家近一年的江小小卻一直沒有迴信說要迴來過年,江大林已經有些想念小閨女了。
“會的,雲大少爺給我來信,說會帶小小來我們家一起過年。小小那孩子說是要給你們驚喜,不讓我說。”
江雲漪見江大林如此思念小小,就將小小會跟雲子澈一塊迴來的事兒跟他說了,省得他擔心。
“雲大少爺要來我們這邊過年麽?那我們應該準備什麽好啊。”
姚芳華一聽雲家大少爺竟然要陪他們一起過年就有些緊張,雲家大少爺那可是響當當的人物,咋地有空陪他們過年哪。
雖然雲子澈秋收時分一直住在清漪園,但一般都是由江雲漪親自招待,所以在姚芳華看來,雲子澈和端木陽一樣都是她不能靠近的人物。
因此一聽雲子澈不迴京都,而要來清漪園過年,這心裏自然又是歡喜又是擔心。
歡喜的是他們家跟雲家這樣的名門世家關係又更近一步,擔心的自然也是怕自家招待不周,怠慢了人家。
“姚姨你不必緊張,雲大少爺又不是沒在我們家住過。他這一次主要是有要事要辦,才沒辦迴京,一個人在浣州那邊肯定覺得無聊,所以才想著跟我們一起過。就按照我們平時年夜飯準備就好!”
江雲漪見姚芳華這樣,不由笑著搖了搖頭,但也為姚芳華指點了一些雲子澈愛吃的菜,讓她備著。
“這樣我就放心了。對了,今兒對這些天送來的那些禮單時,有一份是從河間府寄來的,署名是沐俊元。你的朋友有河間府的人麽?”
姚芳華聽此就鬆了一口氣,卻突然想起她在查看禮單時有幾份禮單讓她留了心,其中一份就是河間沐家送來的。
“我跟河間府並沒有往來,興許是雅齋的茶點傳到了河間那邊引起了注意吧。除了這一份,其它禮單還有問題麽?”
江雲漪聽此不由挑了挑眉,但想了想她認識的人似乎沒有一個姓沐的,也就沒有多在意。
年前來他們家拜訪的人特別多,人人都送了年禮。而這些還是第一批,一旦新春一到,到他們家走訪的人隻會多不會少。
所以有關年禮和禮單方麵的事,江雲漪就全權交給姚芳華去辦。這些事兒,她已經得心應手,根本就不需要江雲漪再操心。
隻是姚芳華是個細心人,即使是全權交給她辦的,到最後她也會幫江雲漪挑出一些重要客人的禮物,由江雲漪來決定怎麽迴禮。
自然的,禮單中讓姚芳華比較敏感的一些客人,她也會挑出來跟江雲漪細說。
“還有一份是府城的嶽知府送來的,這份禮可是有些燙手,我不大敢收。但又不能拒絕,最後隻好暫時收下!”
姚芳華經江雲漪這麽一提醒,才想除了河間府送來這份讓她覺得奇怪外,就是浣州知府送來的禮,讓她有些心驚膽顫。
“新春將即,本官贈以江雲漪江姑娘良田三百畝,富人區良宅一座。願江姑娘早日到府城,為我府城經濟添一助力!嶽知年留名!”
江雲漪看著禮單上所送之禮微微皺了皺眉,這事兒姚芳華怎麽沒早跟她說,而是等到了現在?
顧明婧的案子到現在已經過了幾個月了,嶽知年會不計前嫌給她送這樣的大禮,這讓江雲漪不得不懷疑嶽知年的用心。
“那天你不在,送禮來的人也不是嶽知府的人,而是由嶽知府托人代送的。我原本是想告訴你的,可一直沒找到時間。”
姚芳華一見江雲漪的樣子就知道她是在責怪沒有及時告訴她這件事兒。但嶽知府應該早料到江雲漪不會收禮,才命人代送,她又不能把禮直接退迴去。
若她直接退迴去,那可就真真的得罪這位浣州最大的官兒了!
“沒事兒,我一會迴封信過去,讓人把這份禮轉還就成。”
江雲漪並沒有責怪姚芳華的意思,隻是這事兒說大不大,說小也不算小,誰知道嶽知年莫名送她這樣的禮是什麽意思。
“這就好。沈家也送來了年禮,沈老夫人希望今年我們一家人能到府城陪她過過年,說說話兒。”
姚芳華見江雲漪沒有生氣,就說起了沈老夫人送的禮中附帶一封問侯信。那信是給他們全家人看的。
“雲漪,你跟天明的婚事兒……”
一直旁聽的江大林一聽姚芳華提起沈老夫人的信兒,就想到沈老夫人信中隱諱地提起雲漪跟天明的婚事。
這一過完年,雲漪就十四了,金秋十月正是雲漪的及笄之禮,算來他們也應該去沈家拜訪拜訪了。
“爹,我一直沒告訴,這場婚約,我和沈大哥已經私下取消了!隻是我不知道沈大哥為何一直沒跟沈老夫人提這件事兒。我隻想跟爹說一句,我的婚姻我作主,我不希望有人來幹涉,即使是你是我爹也一樣。”
江雲漪一聽江大林一開口就說她跟沈天明的婚事,這讓她很不喜歡。因此一直保持跟江大林和平相處的她,說完這些話就以還有事為由起身離開了。
沈天明沒跟沈老夫人說清楚他們之間的事,讓江雲漪對沈天明產生了不同的看法。
眼看著這年一過,再過不久就是她的及笄禮,若是沈天明一直不跟沈老夫人說這事兒,那她要怎麽解決哪。
看來她有必要寫封信,提醒沈天明早點跟沈老夫人把這事說開,不然她一旦到府城開店,第一個要對上可能就是沈家。
以沈家在府城的勢力及威望,又豈容得她一個外來戶退婚?若真這樣,沈家會因此跟她對上的可能性是極高的。
江大林還沒反應過來江雲漪說了些什麽,待他迴過神後,整張臉都是黑的。這婚姻之事本來就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這雲漪咋地可以說由她自己作主啊。
何況她跟沈天明的婚事是早早就訂定的,豈容她一個人說反悔就反悔?江大林惱怒極了。
“當家的,這事我看不急。這雲漪不是還小麽?我看還是等雲漪及笄後,再跟她好好說說這事。現在都快過年,我們一家應該高高興興的。你就不要再提這事了,成不?”
姚芳華眼看著這對父母可能要因為這事兒要鬧起大矛盾,連忙在一旁勸道。這再過幾日就要過年了,若他們因這事鬧起來,那不知道有多少會看他們清漪園的笑話呢。
隻是江大林雖然聽了這勸,還是跟江雲漪一直冷戰到春節前夕,雲子澈帶著江小小一起迴來陪他們過除夕,才有了微微好轉的跡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