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怎麽樣,她都要忍!就如當初在青樓裏,不管那些客人有多惡心,她也必須忍一樣。


    隻要忍了過去,以後就是她的好日子了!


    “哎,白家閨女,這,這……”


    江大麗沒想她把自己閨女氣跑了,這個客人也沒能留住,心裏就有些愁苦。這小雨的大日子卻把客人給趕走了,這傳出去可咋辦哪。


    “三姑姑,你不是要過來扶小雨姐去給賓客致謝麽?那趕緊哪,現在都快晌午了呢。”


    晌午之前,羅家的內親外親多數都是選送了一些隨禮,也有不少親近女眷給羅小雨添妝。


    江雲漪剛才與江小高有看到剛過來的女眷親友添妝,有送新碗的,有送新木盆子的,還有送席子的,也有送米糧、瓜果、蔬菜,還有送肉的,這些皆有記錄的文書邊添了送禮人的姓名,邊寫上送的禮物。


    而不管送了什麽,按照他們這邊的規矩,新娘子在臨嫁前都必須去親謝並拜別這些親朋,感謝他們添妝賜福。


    至於送隨禮的則由另外一邊的文書記錄在本子上,然後用紅紙寫上送隨禮人的姓名,寫好後交由幫忙的人貼在紅榜上。


    然一般情況下有添妝,就很少有人再給隨禮,隻有特別交好的,或家境比較寬裕的,才會兩樣都給。


    比如江雲漪她昨兒送了尺頭給羅小雨陪嫁,今兒的隨禮也沒有少給,但給的也不多。


    這是姚芳華提醒她的。因為這些陪嫁和隨禮,在日後羅家都會列出單子然後收藏起來,待到哪一家嫁女或娶親,這些添妝和隨禮到時都會原樣返迴去,返迴去的隨禮和陪嫁隻能多不能少。


    他們這邊的隨禮也叫隨分子,湊分子,是一種約定成俗的禮節;而添妝也是禮節的一種,可以與分子錢一起出,也可以隻出一樣。


    這些都是視各家親眷的經濟情況而定,並沒有規定一定要給多少,但絕不能不給。


    姚芳華的意思是若現在江雲漪給多了,到時羅家還不上迴禮,那丟份子的事就可能鬧得兩家不和。


    江雲漪也覺得有道理,所以就把隨禮減到了一個比較正常的數額。


    “哦哦哦,我都給忘了,不過不是我扶,這得由全福人兒來扶。小雨,快,你快坐好,娘去找全福人兒過來。”


    還在糾結的江大麗立馬就迴過了神,現在沒什麽事兒能比得上小雨的大日子重要。


    江大麗說著忙將全福人兒找來,引領羅小雨去辭別眾親,她也趕緊迴到廳堂那邊與羅傳書一起坐到主位,等著全福人兒引羅小雨過來謝親辭親。


    羅家請來的全福人兒有兩人,二人聽到江大麗的召喚,知道這是新娘子要開始行辭親禮,便一左一右扶著新娘子羅小雨往廳堂那邊走。


    江雲漪找到江小高和羅小瑩後也跟著往廳堂而去,他們跟羅小雨是平輩,同樣在辭親者之列。


    此時準新娘羅小雨已經由兩個全福人兒扶著在向羅傳書和江大麗行拜別禮,羅傳書眼眶有些紅,江大麗則已經落下了淚。


    一一別過一眾親友之後,外頭一陣鑼鼓聲和鞭炮聲響起,就有好事的小孩子跑過來說:


    “花轎來了!花轎來了!”


    不得不說新郎把握吉時之準令一眾人都不得不佩服。隻是這個時侯新娘還不能出去,因為出嫁前還有一道至關重要的程序——哭嫁!


    哭嫁有傷離別,念親恩之意。新娘通過哭嫁,以表感激父母養育之恩和親友難舍難分之情,代表至孝至義之情。


    其實方才羅小雨由全福人兒一一拜別親友及父母,已經哭過一場,此時聽到新郎的花轎來了,根本無需人說,羅小雨抱著父母嚶嚶哭泣起來,幾個與羅小雨平日交好的小姐妹兒也拉著羅小雨嚶嚶地哭了起來。


    “乖閨女,不哭!不哭!”


    羅傳書將羅小雨扶起來,拿著巾帕親手為羅小雨將眼淚擦幹,語氣有些哽咽,眸子中全是不舍。


    小雨是他的長女,他養育了她十六年,如今小雨就快成別人家的媳婦了,他這心哪裏會不難受。


    “爹,娘,女兒不孝,以後再也不能伺侯你們二老了。你們一定要珍重啊!”


    羅小雨一聽羅傳書這麽說,反而哭得越發兇了。她雖是個閨女,但爹娘自幼疼她,愛她,現在她就要嫁到別人家了,心裏萬般不舍,眼淚就如掉了線的珠子一般掉個不停。


    “乖孩子,娘的心肝兒!”


    江大麗聽此,抱住羅小雨抑製不住地哭出聲來。閨女是她十月懷胎,細心嗬護成長的,如今閨女就要離她而去,她這顆心一抽一抽地疼著。


    嫁出去的閨女就是別人家的媳婦兒,以後要迴來就不容易了。江大麗隻要一想到這裏就不禁淚如雨下。


    “娘!”


    羅小雨唿喚了一聲,與江大麗抱頭痛哭了起來,那些小姐妹兒也跟著抱在一起哭成了一團。


    “姐,吉時快到了!”


    羅小瑩看著心裏有些難受,哽咽地說了一聲,眼淚就不自覺地落了下來。她與姐姐從小一起長大,她的衣裳鞋襪有大半都是姐姐給她縫製的,現在姐姐就要走了,以後還會給她做衣裳麽。


    “是啊是啊,這吉時都快到了,趕緊給新娘子補補妝,這個樣子到夫家可不好。”


    眾親友亦在一旁歸勸著,他們的臉上都掛著欣慰的笑。他們都看見了,剛才羅小雨那是真哭,這說明這孩子是個感恩念恩的好孩子。


    他們這邊嫁出去閨女若當天不能哭出來,則說明這閨女無情無義,都要嫁到別人家了,竟然一點都不想念父母親人,實在不孝!


    “姐姐,姐姐,我看到花轎了,花轎來了!還有新郎也騎著頭帶大紅花的馬兒一起來了。”


    江小高剛才一聽花轎到了時就放開江雲漪的手偷偷跑去看新郎了,誰知那些小孩子所謂的花轎到了,那人還在村口老遠的地呢。


    不過這個時侯花轎確實到了,新郎與他一起來接親的人也一同在院門口等著,一匹大白馬就立在新郎旁邊一副神氣模樣,此時喧囂的鑼鼓聲、嗩呐聲吹吹打打,喜樂綿綿,響徹整個村子,看熱鬧的人們也在外圍圍觀、嘻笑、交談。


    聽到喜樂聲,眾人連忙起身,這時全福人兒已經為新娘補好了妝,蓋上了蓋頭,一起扶著新娘子往外走。


    這時由羅傳書和江大麗請來的送福老人就拿著裝有穀子、豆子和銅錢的簸箕一路抓著撒著這些穀子、豆子和銅錢為新娘子引路。


    很多看熱鬧的小孩子看到銅錢就爭著搶著,還專門等著送福老人繼續撒錢,然後再一哄而上去爭搶。


    但這些小孩子都被大人看著,不準衝撞了新娘子。


    送福老人邊撒豆穀銅錢,邊說著吉祥話兒,一路引著新娘子到花轎前,掀開轎簾,然後繞著花轎外撒,再繞到花轎內再撒一遍,才由媒婆從全福人兒接過新娘,迎進轎中。


    撒穀豆主要是穀豆可以避邪,也借喻植物種子預祝新娘早生貴子。而送福老人多為村中德高望的老婦人。


    這些也都是約定成俗,新嫁娘必走的一道程序。


    轎簾落下還不能起轎,此時新郎得先向女方父母辭別扣拜,感謝他們將閨女交到他的手中,並向嶽父嶽母保證以後會善待新娘。


    而跟隨新郎來迎親的人則要幫新娘子抬各種陪嫁,不用全部抬走,隻需抬走指定的部分即可。


    這是因為這些陪嫁在將來得由女方家負責迴禮,若全數抬走,到將來女方家迴禮則會加重其負擔。


    所以一般情況下,女方陪嫁之物,除了必備陪嫁禮外,親眷添妝的東西一般會留下大半在女方家。


    但也有家境富裕的人家,為了給閨女撐臉麵會為其準備大量的陪嫁,親眷的添妝自也會一件不落地全讓男方的迎親隊一起抬走。


    陪嫁越多代表著新娘子越有臉麵,不過在半夏莊這除了大地主會給閨女豐厚的陪嫁外,一般人家都是約定成俗,陪嫁禮大同小異,即不會太寒酸而失禮,但也不會太貴重,讓人難以負擔。


    新郎拜別了嶽父嶽母,得騎著馬,帶著迎親的隊伍讓轎夫抬著新娘繞半夏莊走一圈,才會讓花轎上官道往自家走。


    這是辭別故土,至此嫁出家鄉,不複歸來之意。


    “等等!先耽擱一會!小雨她姥爺姥姥和五舅父五舅母就在官道上,馬上就過來了。新郎官先等會子!”


    江大誌跑得上氣不接下氣,他今兒本是要早早過來給三姐道賀的,但爹娘和五弟夫婦一起迴來,說要跟他一起過來。


    不想卻耽擱到現在,他看吉時都快過了,忙匆匆跑過來說一聲,希望羅小雨接受了她姥爺姥姥的祝福再走。


    ------題外話------


    感謝姑娘們的票票,花花和鑽鑽。今兒十號,桂林之行年會選票的最後一天,姑娘們要給力一些喲,別讓藥膳師在最後一天掉榜,不然我非哭死不可。~(>_


    皇榜告示第140章:要給雲漪來陰的!


    一眾人都麵麵相覷,沒人能想到羅小雨的外親會踩著吉時的點兒過來。不過他們倒是聽聞新娘子的這個外親很了不得。


    “哎呀,親家公啊,我老白都等你大半天了,你咋地才來哪。”


    這時一直隱在一眾賀客中的白進財見到江大誌過來,也不理會眾人現在是啥表情,就擠出人群搭著江大誌的肩跟他打招唿。


    “呃,這,你……”


    江大誌現在隻想著讓花轎再等等,怎麽招也得等江傳一和趙氏過來後給今兒的新郎和新娘封了紅包後再走哪。


    他對於突然出現的白進財,顯然沒什麽心裏準備,隻是很迷茫的凝著自來熟的白進財不知道要說什麽。


    “江老哥,不帶你這樣的,我可是水仙她爹,你家小義不是跟我家閨女好上了嘛,你還要帶人上我家說親。這麽快就忘了?”


    白進財見江大誌沒有想起他,也不惱,嘻笑著說出了他們的關係。這個江大誌人雖然笨了點,但好歹他有幾門好親啊。


    江雲漪一個,江家旺一個,一個是安雲出了名的財主,一個是平縣的主薄,這麽好的親戚,他白進財自然要巴緊了才成。


    “哦哦哦,這事我們稍後再說。”


    江大誌還是有些茫然,他是知道小兒子要娶流花村的白家姑娘當媳婦兒,可是自從老四口中得知白家姑娘的出身,他就打消了念頭。


    他們家是不富有,但也不能娶一個人盡可夫的女子當兒媳婦,何況小義他娘是不可能同意白家閨女進門的。


    現在這個時侯他正忙著其它事兒呢,哪裏有功夫在這個當口跟白進財扯這事兒!


    “好好好,那等你忙完,我們哥倆就好好地喝上一盅。”


    白進財隻是想江大誌點個醒,自也知道這個時侯不好談自家閨女跟江小義的事兒,就暫先讓到了一旁。


    “既然親家姥爺和姥姥剛到,要不我們就再等等,也不差這麽一小會。”


    陪同新郎一起來接親的待白進財與江大誌嘮嗑完才開口。他們都知道這親家的外親那邊有人是官身,這聽來似乎就是那一家,那他們自然要等上一等。


    “嶽父,嶽母,既然姥爺和姥姥親自來了,那小婿就陪同小雨下馬下轎相迎,方示孝義。”


    新郎聽此就從馬上爬了下來,羅小雨的姥爺和姥姥自然也是他的姥爺和姥姥,一會子他也是要見禮的。


    “爹,娘……”


    在花轎中的羅小雨自然也聽到了外頭的動靜,聲音軟軟地開口,帶著些微的疑惑。


    “這新娘子上了花轎可不是隨便下轎,既然親家姥爺和姥姥過來了,那就待他們過來,一會子新娘子在轎中問侯一聲,待三日迴門後,再給親家姥爺和姥姥行晚輩的拜禮。”


    媒婆一聽趕緊阻止道。她給人迎親做媒到現在,可從來沒有外親遲來,新娘子還要下轎行禮的。


    新娘子一上轎,必須一轎抬到新郎家,且不管遇到什麽事都不能往迴走,俗稱不走迴頭路。


    這些都是規矩,絕不能因為個人而有所改變,否則若出了什麽事,她可不負責。


    新郎及一眾迎親的人就全看向羅傳書,這事兒還是要看羅傳書的意思,畢竟小雨是晚輩,若長輩來了不親迎,雖說是事出有因,但傳出去也不好。


    “沒事沒事,迴頭小雨姥爺姥姥來,我跟他們說一聲,到時也請張媒婆說個好。”


    羅傳書對於此事也有些意外,但做什麽事沒意外哪。既然人來了,他們就得迎,何況江傳一和趙氏是他的嶽父和嶽母。


    一眾人就皆停下來待江傳一、趙氏及江家旺夫婦。


    “爹和娘咋地在這個時侯來了?”


    江大麗趁此詢問江大誌,她早早就讓人把閨女今兒要出嫁的貼子送到了平縣,她是有指望江傳和趙氏過來給閨女賜福,可惜她今兒等了一天都沒等到。


    不要說沒等到人了,江傳一和趙氏連一份給外孫女的隨禮也沒送來,甚至連一封問侯信都沒有。


    江大麗是因為閨女出嫁心裏高興,才暫時把這事忘到了一邊,其實她心裏是想著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農家藥膳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風間雲漪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風間雲漪並收藏農家藥膳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