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雲漪深吸一口氣,告訴自己要冷靜,一定要冷靜。柳成之所以會這麽做就是要她徹底地失去冷靜,那他就會從她的身上找到破綻,所以她一定不能讓他得逞!
“鑒於段景之精神有問題,本官需得詳查一番,此案先押後再審。來人,將段景之連同其它人犯一起押下去,退堂!”
徐縣令眼見情況不大妙,連忙下令退堂。主要人犯在公堂出了這種事是極為影響縣衙聲譽的,若再審下去,外堂的那些百姓定然會再鬧起來。
所以徐縣令不經柳成同意直接就下令退堂。柳成雖然是奉皇命監察,但此事關係到縣衙的聲譽,他哪裏容得他因個人私怨,把他的縣衙搞得一團遭?
柳成看了一場戲,見到了江雲漪氣怒至極的模樣,陰鬱的心情好了很多,便也不計較徐縣令未經他同意而退堂的事。
最後看了江雲漪一眼,柳成便笑著離開了公堂。
外堂的百姓們原本也是很憤怒的,可看到退堂也不得不慢慢地散了,公堂之上隻餘江雲漪伸著手對著柳成離開的方向一動不動。
“江姑娘,你還是先走吧,這件事我們會幫你查清楚的。稍後我就去百草堂請個坐堂大夫好好給段景之看看。”
一名衙差見所有的人都下去了,江雲漪還在公堂上不肯走,忙悄悄地過勸道。
沈天明有吩咐讓他們兄弟幾個好好照看江雲漪,現在發生這種事江雲漪氣怒攻心也很正常。
“昨兒我離開之後,還有誰去看過段景之他們?”
江雲漪緊緊地揣著拳頭,逼迫自己冷靜下來,問起了此事的經過。段景之會變成這樣一定有人搞鬼,她一定要查清楚。
“沒有!自你離開後,沈大哥就吩咐我們要好好看著段景之他們,根本沒人去看過他們。我也不知道段景之怎麽會變成這樣,也許真如柳監察所說是受不了牢中的苦也不一定啊。”
那衙差便把昨夜到今兒他們輪守的情況跟江雲漪說了一遍,並再三跟她保證昨夜到今天確實沒人提審過段景之他們。
“我明白了,謝謝你!”
江雲漪謝過之後便迴了念園,這件事她得再從長計議一番。柳成那個人實在太卑鄙了,她不能讓景之在牢中再呆下去。
……
第二天升堂前,江雲漪拿著安雲眾鄉紳名流的的聯名保書,兼平縣數位威望極高的鄉紳一起寫的保書將段景之、金大娘、方掌櫃等人從牢中保了出來,並請了數名百草堂的坐堂大夫給診治。
原本江雲漪讓江武替她去拜訪安雲的幾位名流,是擔心雅齋的案子已經定案,若想翻案得去上一級的府衙上訴才能發迴重審。
但有另一個方法就是由當地的鄉紳聯名作保,一樣可以當堂翻案重審。作保的人越多,翻案的機率就越大。
現在雅齋尚未定案,這些保單則可以將雅齋被關押進去的人保釋出來,待案子了結之後,若他們真的有罪才會再將人抓起來。
經昨日段景之等人在堂上的精神失常,已經讓江雲漪不得不趁早將這個案子了結,否則她很難想象,這案子再審下去,雅齋的其它人會變成什麽模樣。
“今日本官將再次審理雅齋茶點中毒一案,現在傳相關的人員上堂。”
徐縣令的驚堂木一敲,衙差便將本案因為吃了茶點而中毒的家屬親眷,包括當初吃了雅齋的茶點而中毒的相關人員帶了上來。
“徐大人,柳監察,請恕我直言。我很想知道他們為何一口認定他們是吃了雅齋的茶點才中的毒?為何不是其它的什麽東西?比如是當天有人在其它菜裏動了手腳之類的。”
江雲漪聽著那些指證他們雅齋茶點有毒的證詞之後提出這個疑問。其實她已經知道那一天這些人為何會中毒,也知道當天那名死者真正的死因。
隻是她很想聽聽官府是如何解釋一切的!
“仵作曾經對所有中毒者,包括那名死者做過檢查,據悉他們每一個人都是吃了雅齋的茶點才中毒的,而沒吃過茶點的人都沒事。”
徐縣令將仵作的檢驗報告,包括那名死者的屍檢報告拿給江雲漪過目。這些報告可以說是證據,但這份證據卻是一份極為奇怪的證據。
“徐大人!山楂甘草茶和紅豆馬蹄糕是雅齋的新品茶點,既然它是有毒的,想必當初差爺們一定有把半夏莊那裏宴客的茶點帶迴來當物證吧?可否請大人將那些物證拿上來。”
江雲漪仔細地看了這幾份報告,便要求徐縣令讓人將那些物證全呈上來。她要當場證明雅齋是被陷害的!
徐縣令點點頭,讓人把那一天從半夏莊那裏取迴來的所有糕點全部呈上來。那些糕點有很多都已經拆包,可能因為拆放時間久的原故,早沒了當初的新鮮模樣。
“現在我就證明一下雅齋的茶點到底有毒還是沒毒。”
江雲漪當場拆了一包未泡開的山楂甘草茶,及一盒未拆封的糕,然後讓人牽一隻貓,一頭小豬當堂做了試驗。
那貓和豬吃了茶點根本一點反應都沒有,還活蹦亂跳的。
“請問大人,如果這些茶點真的有毒的話,為什麽它們吃了會沒事?”
這樣的結果讓所有的人都不敢相信,尤其是那些受害者的家屬,可他們又不得不承認這些茶點就是他們吃的那些茶點。
徐縣令對這樣的結果也很詫異,然事實證明雅齋的茶點確實是無毒的,所以這件案子雅齋根本就是被無辜牽連。
“不!你們包庇,我兒子明明就是吃了這些茶點才死的。”
那個死了兒子的婦人一聽根本不管什麽事實,就認定是雅齋給了官府好處,所以判定雅齋是無罪的。
“錯!你兒子之所以會是死,是因為他去吃酒前吃了很多柿餅,而到喜宴之後偏偏又喝了酒。他是吃了白酒和柿餅才導致死亡!大家如果不信,我可以當堂再做一次試驗。”
江雲漪知道這件事最棘手就是有人在喜宴上中毒死了,所以她必須證明這個死了的人跟雅齋半點關係都沒有。
為了證明這個死者真正的死亡的原因,江雲漪讓人又牽了一頭小豬上來,先喂豬吃了柿餅,這個時侯豬是沒事的。
待了數十刻鍾後,江雲漪讓人給豬灌了白酒,那豬開始還是活著的,然沒過多久就蹬著腿死在了公堂上。
這時江雲漪又請徐縣令傳了仵作上來,讓仵作驗一驗這豬到底是怎麽死的,又或者是不是和當初在喜宴上死的那名死者的死因相同。
“稟大人,這隻豬的死因跟當初那名死者的死因是一樣的!”
雅齋的茶點中毒一案經江雲漪這一點拔,仵作又重新驗屍,證明了死者是一起吃了柿餅與白酒才致死。
證據在前,事實皆在,那個死了兒子的婦人含著淚收斂了兒子的屍體就離開了縣衙。
而那些以為是吃了雅齋的茶點才中毒的人得知這一切完全跟雅齋無關後,自然也不敢再鬧。
但在他們走之前,江雲漪做出了為何他們會中毒的解釋。原來那天喜宴上主人家的菜單裏有兩道菜剛好與甘草和紅豆相克,所以他們才會中毒。
道理和那名吃了柿餅與白酒而死的人一樣,這些人會中毒完全是因為不懂得食物相克的道理才會這樣。
而雅齋的那些茶點禮盒上有寫明茶點成分中有與其相克的食物種類,還特別寫了一份保證在外包裝上,若不聽提醒,出了事雅齋概不負責。
這是江雲漪解中茶點中毒案後,提上的另一份證據。若不是不想雅齋的信譽有任何一點汙點,江雲漪完全不必在結案之後,還把真相道出。
甘草與鯉魚相克,紅豆與羊肚相克,柿子與白酒相克,這幾類相克的食物一旦同食就是致人中毒或死亡。
雅齋在客人買茶點沒有再次提醒一遍,這是雅齋的疏忽之處,所以江雲漪在解釋完之後當堂表示願意賠償那些中毒者的醫藥費。
自此雅齋因茶點卷入中毒一案總算告破,然事情並沒有因為雅齋證明了茶點是無毒的而結束。
此案告破的第二天,江雲漪一紙訴狀就把孫先生告上了公堂。原因便是孫先生泄漏雅齋的機密,致使雅齋蒙受了重大的損失。
“你是如何知道的?”
孫先生想不通江雲漪是如何認定半夏莊中毒一案,及雅齋出事之後那些村民們之所以會中毒跟他有關。
“我從豐澤屯迴安雲那天,你的馬車跟我的馬車在書畫街相遇,孫先生應該沒有忘記吧。可惜當時小楊子一直罵,你那個車夫卻當沒聽見,當時兩車相撞,風吹起了車簾,我看見了馬車裏的你。”
那個時侯江雲漪看見馬車裏的是孫先生時,之所會那麽驚訝、疑惑、憤怒便是因為那個人就是段景之一直信任的孫先生。
她雖然一直知道孫先生不簡單,可以她對他同樣抱以了無條件的信任。雅齋所有的機密之事,除了那份密約外,孫先生全部知道。
這件事中,她查到蘇副總管同王師傅、於師傅和薑師傅四人一起在外頭以雅齋的名義低價倒賣茶點牟取暴利,卻又不知道跟他們合作的人是誰,她順藤摸瓜查到了沁春園的林總管。
牽出林總管後,又經曆了幾番周折,方引出陷害雅齋的真正主使。
當然,讓她真正確認這事跟孫先生有直接關係還是那天孫先生命人煽動流民對付百味藥粥坊,她從那幾人口中知道那是孫先生有意要把她留在安雲,好阻止她繼續查下去。
若不是她將計就計,利用流民,再拿出黑木令同百草堂合作贏得了民心,雅齋想要躲過這場劫難就沒這麽容易了。
“你很聰明,沒想到我還是低估了你!”
這個局並不是他布的,但江雲漪能在短短的幾天內查到這麽多,已經足已讓他驚歎了。
“為什麽?”
江雲漪理順一切頭緒之後,卻一直想不通孫先生為什麽要這麽做,這麽做對他有什麽好處。
以段景之對他的信任,基本上他想要什麽,段景之都會滿足他。他根本沒必要跟林總管和蘇副總管他們一起盜密方,倒賣雅齋的茶點。
“為什麽?我也想知道為什麽。”
孫先生冷笑一聲,說完這句意味不明的話後,就任由衙差將他帶了下去。相關參與此事的人員也全落了罪。
蘇副總管和三位茶點師傅也沒能幸免,他們幾人本是得了江雲漪授意會沒事才肯出堂作證的。
不想到最後還是沒能逃脫律法的製裁,然後這件事的罪魁禍首的林總管,若不是林總管教唆他們,他們也不會被錢財迷了心。
然江雲漪卻知道這件事真正的幕後主使不是林總管,也不是孫先生,而是奉皇監察各州府的柳成!
這個人為了達到目的,從一開始就精心布局,他算準了每一步,卻獨獨漏算了她,才會一敗塗地。
“沒想到我千算萬算,卻唯獨算錯了你。”
柳成怎麽也沒想到他層層布局,每一步都精心演算過無數遍,以為萬無一失的精妙之局,就這麽被江雲漪輕易給破了。
他從知道雅齋是雲子澈在外麵的私產時,就開始布局,便是為了引出雲子澈,可惜千算萬算,卻沒算出江雲漪才是他這個局能否成功的最大障礙!
其實當初他謀算此局時,就聽聞雲子澈對江雲漪的感情很不一般,可那時他並沒有去關注。
隻因江雲漪年紀太小,而他私心裏以為江雲漪之所以小小年紀會那麽成功,定然是雲子澈有意相助,甚至他認為這不過是雲子澈在外辦私產的一種手段。
否則誰會相信一個小小的農家少女,會有這樣驚人的本事?可是柳成現在知道江雲漪不僅有本事,還很有手段!
他是真的輸給這個牙都還沒長齊的小丫頭片子。柳成陰鷙的眸緊緊地盯著江雲漪,這時他真的好想把她給掐死!
“百密終有一疏,何況連上天都不幫你。”
這一次能解開這個局,其實平江水患幫了她一個大忙。
若沒有這次的水患,柳成的這個局可謂天衣無縫,因為他連徐縣令要送今秋考生趕考的事都算到了。
隻是他終究是小瞧了她這個十二歲的小女子,所以他才會輸。
“能夠想到食物相克,再利用這個引發倒賣茶點之事,你確實很高明。而且段景之安排進雅齋的所有管事,基本都有把柄落在你手上,我想如果不是我運氣,雅齋就真的不在了。”
其實雅齋已經毀了,因為經曆這一次的重創,雅齋的主事人員已多數離心。
不過舊的不去,新的不來,經曆過這一次,雅齋在民間的聲望已無人可及,所以建立一個新的雅齋就不必再花那麽多的心力了。
“江雲漪,你敢壞我的事!我是不會輕易放過你的,我們等著瞧!”
柳成若到現在還不知道他被人耍了一通,那他就是真正的笨蛋。
其實江雲漪讓人傳了林總管,蘇副總管,包括那三個茶點師傅上堂時,柳成就意識到他的局已經被江雲漪破了。
隻是他本以為憑著這些證據,江雲漪也是告不倒孫先生的,他哪裏想到江雲漪的後招竟是孫先生一直培養的心腹。
當那幾個被孫先生派去阻止江雲漪來平縣的人出現在堂上時,柳成就意識到孫先生這顆他好不容易挖到的棋子真的保不住了。
而這一切全是因為眼前這個看起來很無害的小女子幹的好事!
“多行不義,必自弊!我奉勸柳監察以後做事還是多想想後果,否則一個不小心要是毀了你柳家的百年聲望就不好了。”
江雲漪微微一笑,如果不是時機不對,她定然會讓柳成後悔他為雅齋所做的一切。
“鑒於段景之精神有問題,本官需得詳查一番,此案先押後再審。來人,將段景之連同其它人犯一起押下去,退堂!”
徐縣令眼見情況不大妙,連忙下令退堂。主要人犯在公堂出了這種事是極為影響縣衙聲譽的,若再審下去,外堂的那些百姓定然會再鬧起來。
所以徐縣令不經柳成同意直接就下令退堂。柳成雖然是奉皇命監察,但此事關係到縣衙的聲譽,他哪裏容得他因個人私怨,把他的縣衙搞得一團遭?
柳成看了一場戲,見到了江雲漪氣怒至極的模樣,陰鬱的心情好了很多,便也不計較徐縣令未經他同意而退堂的事。
最後看了江雲漪一眼,柳成便笑著離開了公堂。
外堂的百姓們原本也是很憤怒的,可看到退堂也不得不慢慢地散了,公堂之上隻餘江雲漪伸著手對著柳成離開的方向一動不動。
“江姑娘,你還是先走吧,這件事我們會幫你查清楚的。稍後我就去百草堂請個坐堂大夫好好給段景之看看。”
一名衙差見所有的人都下去了,江雲漪還在公堂上不肯走,忙悄悄地過勸道。
沈天明有吩咐讓他們兄弟幾個好好照看江雲漪,現在發生這種事江雲漪氣怒攻心也很正常。
“昨兒我離開之後,還有誰去看過段景之他們?”
江雲漪緊緊地揣著拳頭,逼迫自己冷靜下來,問起了此事的經過。段景之會變成這樣一定有人搞鬼,她一定要查清楚。
“沒有!自你離開後,沈大哥就吩咐我們要好好看著段景之他們,根本沒人去看過他們。我也不知道段景之怎麽會變成這樣,也許真如柳監察所說是受不了牢中的苦也不一定啊。”
那衙差便把昨夜到今兒他們輪守的情況跟江雲漪說了一遍,並再三跟她保證昨夜到今天確實沒人提審過段景之他們。
“我明白了,謝謝你!”
江雲漪謝過之後便迴了念園,這件事她得再從長計議一番。柳成那個人實在太卑鄙了,她不能讓景之在牢中再呆下去。
……
第二天升堂前,江雲漪拿著安雲眾鄉紳名流的的聯名保書,兼平縣數位威望極高的鄉紳一起寫的保書將段景之、金大娘、方掌櫃等人從牢中保了出來,並請了數名百草堂的坐堂大夫給診治。
原本江雲漪讓江武替她去拜訪安雲的幾位名流,是擔心雅齋的案子已經定案,若想翻案得去上一級的府衙上訴才能發迴重審。
但有另一個方法就是由當地的鄉紳聯名作保,一樣可以當堂翻案重審。作保的人越多,翻案的機率就越大。
現在雅齋尚未定案,這些保單則可以將雅齋被關押進去的人保釋出來,待案子了結之後,若他們真的有罪才會再將人抓起來。
經昨日段景之等人在堂上的精神失常,已經讓江雲漪不得不趁早將這個案子了結,否則她很難想象,這案子再審下去,雅齋的其它人會變成什麽模樣。
“今日本官將再次審理雅齋茶點中毒一案,現在傳相關的人員上堂。”
徐縣令的驚堂木一敲,衙差便將本案因為吃了茶點而中毒的家屬親眷,包括當初吃了雅齋的茶點而中毒的相關人員帶了上來。
“徐大人,柳監察,請恕我直言。我很想知道他們為何一口認定他們是吃了雅齋的茶點才中的毒?為何不是其它的什麽東西?比如是當天有人在其它菜裏動了手腳之類的。”
江雲漪聽著那些指證他們雅齋茶點有毒的證詞之後提出這個疑問。其實她已經知道那一天這些人為何會中毒,也知道當天那名死者真正的死因。
隻是她很想聽聽官府是如何解釋一切的!
“仵作曾經對所有中毒者,包括那名死者做過檢查,據悉他們每一個人都是吃了雅齋的茶點才中毒的,而沒吃過茶點的人都沒事。”
徐縣令將仵作的檢驗報告,包括那名死者的屍檢報告拿給江雲漪過目。這些報告可以說是證據,但這份證據卻是一份極為奇怪的證據。
“徐大人!山楂甘草茶和紅豆馬蹄糕是雅齋的新品茶點,既然它是有毒的,想必當初差爺們一定有把半夏莊那裏宴客的茶點帶迴來當物證吧?可否請大人將那些物證拿上來。”
江雲漪仔細地看了這幾份報告,便要求徐縣令讓人將那些物證全呈上來。她要當場證明雅齋是被陷害的!
徐縣令點點頭,讓人把那一天從半夏莊那裏取迴來的所有糕點全部呈上來。那些糕點有很多都已經拆包,可能因為拆放時間久的原故,早沒了當初的新鮮模樣。
“現在我就證明一下雅齋的茶點到底有毒還是沒毒。”
江雲漪當場拆了一包未泡開的山楂甘草茶,及一盒未拆封的糕,然後讓人牽一隻貓,一頭小豬當堂做了試驗。
那貓和豬吃了茶點根本一點反應都沒有,還活蹦亂跳的。
“請問大人,如果這些茶點真的有毒的話,為什麽它們吃了會沒事?”
這樣的結果讓所有的人都不敢相信,尤其是那些受害者的家屬,可他們又不得不承認這些茶點就是他們吃的那些茶點。
徐縣令對這樣的結果也很詫異,然事實證明雅齋的茶點確實是無毒的,所以這件案子雅齋根本就是被無辜牽連。
“不!你們包庇,我兒子明明就是吃了這些茶點才死的。”
那個死了兒子的婦人一聽根本不管什麽事實,就認定是雅齋給了官府好處,所以判定雅齋是無罪的。
“錯!你兒子之所以會是死,是因為他去吃酒前吃了很多柿餅,而到喜宴之後偏偏又喝了酒。他是吃了白酒和柿餅才導致死亡!大家如果不信,我可以當堂再做一次試驗。”
江雲漪知道這件事最棘手就是有人在喜宴上中毒死了,所以她必須證明這個死了的人跟雅齋半點關係都沒有。
為了證明這個死者真正的死亡的原因,江雲漪讓人又牽了一頭小豬上來,先喂豬吃了柿餅,這個時侯豬是沒事的。
待了數十刻鍾後,江雲漪讓人給豬灌了白酒,那豬開始還是活著的,然沒過多久就蹬著腿死在了公堂上。
這時江雲漪又請徐縣令傳了仵作上來,讓仵作驗一驗這豬到底是怎麽死的,又或者是不是和當初在喜宴上死的那名死者的死因相同。
“稟大人,這隻豬的死因跟當初那名死者的死因是一樣的!”
雅齋的茶點中毒一案經江雲漪這一點拔,仵作又重新驗屍,證明了死者是一起吃了柿餅與白酒才致死。
證據在前,事實皆在,那個死了兒子的婦人含著淚收斂了兒子的屍體就離開了縣衙。
而那些以為是吃了雅齋的茶點才中毒的人得知這一切完全跟雅齋無關後,自然也不敢再鬧。
但在他們走之前,江雲漪做出了為何他們會中毒的解釋。原來那天喜宴上主人家的菜單裏有兩道菜剛好與甘草和紅豆相克,所以他們才會中毒。
道理和那名吃了柿餅與白酒而死的人一樣,這些人會中毒完全是因為不懂得食物相克的道理才會這樣。
而雅齋的那些茶點禮盒上有寫明茶點成分中有與其相克的食物種類,還特別寫了一份保證在外包裝上,若不聽提醒,出了事雅齋概不負責。
這是江雲漪解中茶點中毒案後,提上的另一份證據。若不是不想雅齋的信譽有任何一點汙點,江雲漪完全不必在結案之後,還把真相道出。
甘草與鯉魚相克,紅豆與羊肚相克,柿子與白酒相克,這幾類相克的食物一旦同食就是致人中毒或死亡。
雅齋在客人買茶點沒有再次提醒一遍,這是雅齋的疏忽之處,所以江雲漪在解釋完之後當堂表示願意賠償那些中毒者的醫藥費。
自此雅齋因茶點卷入中毒一案總算告破,然事情並沒有因為雅齋證明了茶點是無毒的而結束。
此案告破的第二天,江雲漪一紙訴狀就把孫先生告上了公堂。原因便是孫先生泄漏雅齋的機密,致使雅齋蒙受了重大的損失。
“你是如何知道的?”
孫先生想不通江雲漪是如何認定半夏莊中毒一案,及雅齋出事之後那些村民們之所以會中毒跟他有關。
“我從豐澤屯迴安雲那天,你的馬車跟我的馬車在書畫街相遇,孫先生應該沒有忘記吧。可惜當時小楊子一直罵,你那個車夫卻當沒聽見,當時兩車相撞,風吹起了車簾,我看見了馬車裏的你。”
那個時侯江雲漪看見馬車裏的是孫先生時,之所會那麽驚訝、疑惑、憤怒便是因為那個人就是段景之一直信任的孫先生。
她雖然一直知道孫先生不簡單,可以她對他同樣抱以了無條件的信任。雅齋所有的機密之事,除了那份密約外,孫先生全部知道。
這件事中,她查到蘇副總管同王師傅、於師傅和薑師傅四人一起在外頭以雅齋的名義低價倒賣茶點牟取暴利,卻又不知道跟他們合作的人是誰,她順藤摸瓜查到了沁春園的林總管。
牽出林總管後,又經曆了幾番周折,方引出陷害雅齋的真正主使。
當然,讓她真正確認這事跟孫先生有直接關係還是那天孫先生命人煽動流民對付百味藥粥坊,她從那幾人口中知道那是孫先生有意要把她留在安雲,好阻止她繼續查下去。
若不是她將計就計,利用流民,再拿出黑木令同百草堂合作贏得了民心,雅齋想要躲過這場劫難就沒這麽容易了。
“你很聰明,沒想到我還是低估了你!”
這個局並不是他布的,但江雲漪能在短短的幾天內查到這麽多,已經足已讓他驚歎了。
“為什麽?”
江雲漪理順一切頭緒之後,卻一直想不通孫先生為什麽要這麽做,這麽做對他有什麽好處。
以段景之對他的信任,基本上他想要什麽,段景之都會滿足他。他根本沒必要跟林總管和蘇副總管他們一起盜密方,倒賣雅齋的茶點。
“為什麽?我也想知道為什麽。”
孫先生冷笑一聲,說完這句意味不明的話後,就任由衙差將他帶了下去。相關參與此事的人員也全落了罪。
蘇副總管和三位茶點師傅也沒能幸免,他們幾人本是得了江雲漪授意會沒事才肯出堂作證的。
不想到最後還是沒能逃脫律法的製裁,然後這件事的罪魁禍首的林總管,若不是林總管教唆他們,他們也不會被錢財迷了心。
然江雲漪卻知道這件事真正的幕後主使不是林總管,也不是孫先生,而是奉皇監察各州府的柳成!
這個人為了達到目的,從一開始就精心布局,他算準了每一步,卻獨獨漏算了她,才會一敗塗地。
“沒想到我千算萬算,卻唯獨算錯了你。”
柳成怎麽也沒想到他層層布局,每一步都精心演算過無數遍,以為萬無一失的精妙之局,就這麽被江雲漪輕易給破了。
他從知道雅齋是雲子澈在外麵的私產時,就開始布局,便是為了引出雲子澈,可惜千算萬算,卻沒算出江雲漪才是他這個局能否成功的最大障礙!
其實當初他謀算此局時,就聽聞雲子澈對江雲漪的感情很不一般,可那時他並沒有去關注。
隻因江雲漪年紀太小,而他私心裏以為江雲漪之所以小小年紀會那麽成功,定然是雲子澈有意相助,甚至他認為這不過是雲子澈在外辦私產的一種手段。
否則誰會相信一個小小的農家少女,會有這樣驚人的本事?可是柳成現在知道江雲漪不僅有本事,還很有手段!
他是真的輸給這個牙都還沒長齊的小丫頭片子。柳成陰鷙的眸緊緊地盯著江雲漪,這時他真的好想把她給掐死!
“百密終有一疏,何況連上天都不幫你。”
這一次能解開這個局,其實平江水患幫了她一個大忙。
若沒有這次的水患,柳成的這個局可謂天衣無縫,因為他連徐縣令要送今秋考生趕考的事都算到了。
隻是他終究是小瞧了她這個十二歲的小女子,所以他才會輸。
“能夠想到食物相克,再利用這個引發倒賣茶點之事,你確實很高明。而且段景之安排進雅齋的所有管事,基本都有把柄落在你手上,我想如果不是我運氣,雅齋就真的不在了。”
其實雅齋已經毀了,因為經曆這一次的重創,雅齋的主事人員已多數離心。
不過舊的不去,新的不來,經曆過這一次,雅齋在民間的聲望已無人可及,所以建立一個新的雅齋就不必再花那麽多的心力了。
“江雲漪,你敢壞我的事!我是不會輕易放過你的,我們等著瞧!”
柳成若到現在還不知道他被人耍了一通,那他就是真正的笨蛋。
其實江雲漪讓人傳了林總管,蘇副總管,包括那三個茶點師傅上堂時,柳成就意識到他的局已經被江雲漪破了。
隻是他本以為憑著這些證據,江雲漪也是告不倒孫先生的,他哪裏想到江雲漪的後招竟是孫先生一直培養的心腹。
當那幾個被孫先生派去阻止江雲漪來平縣的人出現在堂上時,柳成就意識到孫先生這顆他好不容易挖到的棋子真的保不住了。
而這一切全是因為眼前這個看起來很無害的小女子幹的好事!
“多行不義,必自弊!我奉勸柳監察以後做事還是多想想後果,否則一個不小心要是毀了你柳家的百年聲望就不好了。”
江雲漪微微一笑,如果不是時機不對,她定然會讓柳成後悔他為雅齋所做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