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姚芳華覺得江雲漪的廚藝好,尤其是點心做得美味,因而到飯點時,就一直在一旁打下手,想學廚藝。
五天時間三人一直膩在一起倒建立了很深的友誼。
初六之後婦人們開始串門子拜年,江大林趁著這個時侯帶著姚芳華去認了認江家各房的人,也把她介紹給豐澤屯的鄉親們認識。
江大林帶她見的第一個人就是江大月,江大月早知道她這個四弟要娶填房。初始還擔心姚芳華會苛待幾個孩子,但經過接下來幾日的相處,二人竟成了無話不談的好朋友。
二人都在大戶人家給人做過活,共同話題自然也就多,加上雙方本就是親戚,所以自然而然的越走越近。
也是在這幾日裏,江傳一終於點頭讓姚芳華正式進江家的大門,請酒之日定初九祭完天公之後。
為此江雲漪還特地借了牛車跑市集給江大林和姚芳華買了成婚的新衣新被,還到酒鋪訂了酒水,又請了一名大廚過來幫忙燒菜。
方掌櫃知道江雲漪家裏辦喜事,因為還頂著‘舅舅’的名,所以這一日他也特意帶了禮物趕過來喝喜酒。
百草堂從二十八開始就歇業到初十這一天,方掌櫃都是要提前迴百草堂主持事務,所以剛好趕上江雲漪家裏的喜事兒。
方掌櫃的到來將整個酒宴推上一頂峰,聞風而來的村民們紛紛來江家討酒喝,很多人都想認識認識這位百草堂在安雲的大掌櫃。
江雲漪早料到會這樣,所以備的酒菜足夠村民們在他們家開懷暢飲,擺桌的地兒正是江雲漪家的那兩畝薄田,這兩畝田因為出息少,江家根本沒有播種,剛好可以用來宴客。
桌椅都是從各家各戶拚湊起來的,新年裏娶的媳婦兒沒那麽多講究,所以也就無所謂這些。
豐澤屯的規矩是到別人家裏吃喜酒不帶紅包是不禮貌的,所以江家今兒收紅包收到手軟。
負責記錄來客名單及禮金的江武和江小高忙得連一口茶都喝不上,最後還是江小小壓下他們忙碌的手,他們才匆匆喝了灌了一口茶,接著繼續忙。
賓客陸陸續續的來,江大月與陳家嫂子負責接待,二人都為江大林高興。
江大林娶填房自然是有人歡喜有人愁,最不開心的當屬趙氏。她本就不同意這門婚事,奈何江傳一點了頭,她也不得不應下。
可是當看到豐澤屯幾乎每家每戶都過來江家小院討酒喝,且人人都獻上了包,她就起了別的心思。
這麽多人包紅包,不管有多少,加起來一定不少。等酒宴過後,她一定要四兒子把所有的紅包錢全拿來孝敬她!
而且老四家若真沒錢,怎麽可能買那麽多酒菜迴來請鄉親們。這裏頭一定有什麽她不知道的貓膩。
心裏這樣想著,趙氏臉上的笑容多了幾分猜忌。一雙眸子時不時的就在江武和江小高身邊繞,她是很想走過去問問收多少紅包的,可惜也知道現在不是時侯,隻好乖乖地等著這個酒宴趕緊散。
其它幾房的人雖跟四房不怎麽和睦,但老江家的規矩,不管平時仇恨有多大,哪家辦喜事都必須到場,不能到場的也要備了禮送過來。
看到江大林娶個填房竟然全村的人都來送賀禮,心裏各種不是滋味。暗想著,有個好親戚就是好,連村民們都這麽給麵子。
為了能攀上方掌櫃的大腿,這些人使出各種各樣的招兒接近方掌櫃,奈何村民們之所以會紛紛來江家討酒喝,自都是衝著方掌櫃來的,哪能讓江家人搶了先。
所以江家人在接近方掌櫃無果後,隻能在心心暗自咬牙,卻不敢在這個場合鬧開。
酒宴一直鬧到天色擦黑才算完,多數人都留下幫忙收拾這些飯菜殘羹,又幫忙洗了碗收了桌才陸續離開。
江雲漪累得腰都直不起來,但還是將所有的客人都送走了才休息。
方掌櫃今兒被灌了不少酒,還好他經常參加這種應酬,酒量還不錯,不然早被灌趴下了。
將方掌櫃送上馬車,二人約定下次再見的日期後,江雲漪才迴了家。
江大林和姚芳華被送進了喜房,江大月剛剛送走了陳家嫂子和幾個幫忙招唿的媳婦子。
“雲漪,你們一定很累了,早點休息。我和武兒也該迴去了。”
江大月見江雲漪送客歸來忙迎了上來。今兒她總算見識了江雲漪的本事了,那麽多人,那麽多事,她一個人竟然就那麽輕鬆地應付了下來。
“二姑姑,今兒太謝謝你了,如果不是你幫我們,我可真忙不過來。”
江雲漪眉眼間全是疲憊,但她還是走過來親身謝過江大月的幫忙。今兒人實太多,基本上來幫忙的人都累得腰都直不起。
江大月從頭招唿到尾,根本連坐一下的機會都無,這些她都看在眼裏,心中自是感激。
“說什麽傻話。我可是你姑姑,好了,我和武兒要迴去了,你們也趕緊洗洗睡吧。”
江大月笑著打斷江雲漪的話,由兒子扶著迴了家。接下來的事他們是幫不上忙了,自然是要先迴去。
“姐,好多禮金啊!”
兩孩子雖然很辛苦,但一看到這麽多的禮金,心中驚訝非常。
江小高今兒是負責收禮金的,他雖然沒有算過,但這小小的本子上記了這麽多頁,也知道加起來應該不少。
“別管禮金了,你們先去洗漱。姐先坐會,一會我們一起算算。”
江雲漪伸了一個懶腰,就坐在暖椅上不動了。這些禮金其實也就方掌櫃送的禮比較重,其它的都不多,但至少是一份心意。
不過她現在累得緊,可沒功夫理會這個!坐了小半會後,江雲漪還是堅持把禮金整理出來。
多數人都包了雙數的銅錢,有十文、有二十文、也有六十文、陳家的人多數包了八十八文或六十六文等吉數,數額上也比其它人高很多。
這是變相的感謝她曾經救了陳三妹一命。
江雲漪拿著這鼓鼓的紅包唇角微微勾起,隨即將銅錢一一倒出,然後用絲線將銅錢按百數串起,串到最後單單村民們包的禮金竟然有一兩加六百六十六文,好吉利的數字。
將這些禮金整好收好,江雲漪才取了方掌櫃送過來的紅包,他給的是一張五十兩的銀票。
以方掌櫃的收入來說,五十兩已經是一個很大額的數目。想著今兒趙氏和其它幾房的人盯著這些禮金,眼睛發亮的模樣,江雲漪冷冷一笑。
將它連同其它禮金放一塊兒,卻是與以前她放銀錢的盒子分開。這些禮金明兒是要交給江大林和姚芳華保管的,而她自己賺的錢暫時沒有想交給他們二人保管的意思。
將禮金整好後,江雲漪起身活動了一下筋骨,看兩孩子已經洗漱好,讓他們趕緊上炕休息。
為了給所有的人落個好,第二天江雲漪一家就在廚房裏一起做各類的藥餅,做好後,還特地用從雅齋帶迴來的硬紙折成紙盒裝好,準備給有來觀禮的人都送一盒做迴禮。
用硬紙折成禮盒裝藥餅的點子還是她想出來告訴段景之的,沒想到他一點就透還命人給這些硬質紙設計了不少花樣子,每個紙盒上還寫上這種藥餅的藥效藥性。
江雲漪由此又冒出了新主意,讓段景之請畫師將這種藥餅的模樣畫在紙上再附上說明,然後成批地印成雅齋專供字樣。
這主意自然又得段景之的大力讚賞,段景之建議把它設計成雅齋的專用禮盒,這樣客人們帶迴去即可當禮品送給親朋,若不想吃有禮盒裝著也不怕受了潮影響口感,一舉兩得。
江雲漪隻是笑,並沒有告訴段景之這不過是一種另類的宣傳方式而已,在現代根本不值一提。
一家人忙了整整三天才備好給眾人的謝禮,又花了一天的時間才把這些藥餅送了出去。
這些藥餅所用的禮盒都標有雅齋特供的字樣,收到禮盒的人無不喜歡。因為現在的雅齋雖沒有正式營業,但名氣早已傳出了安雲。
期間趙氏及其它幾房的人都想來討當日的禮金。尤其是趙氏更是極其蠻橫的要求江大林和姚芳華把所有的禮金全拿出來交給她保管。
但江雲漪豈會讓她得逞,全部給她擋了迴去。
那日酒宴時,方掌櫃特別跟村長及眾村民說明百草堂要在豐澤屯試種藥苗,想以市麵價格求購豐澤屯大片田地,然後一切事宜會交由江雲漪處理,有意向賣地的村民可以直接找江雲漪商量事宜。
此事一出,全村嘩然,村民們也不管今兒是人家的大喜之日,想賣地的村民當場就跑迴家拿了地契,讓村長、陳公、李公、江公作證,直接跟江雲漪簽了土地轉讓協議。
豐澤屯的土地江雲漪都有考察過,想賣地的村民拿過來的那些地契,她隻要看一眼就知道那塊地的價值幾何。
原ll先有貪小便宜的村民想把自家出息極少的地賣給方掌櫃一個良田的價格,誰想江雲漪這麽厲害,竟然知道他們家的地是什麽情況。
被人拆穿之後,為了能把地賣出去,村民們不敢在耍心眼,江雲漪邊看地契邊跟村民們簽署轉讓契約,並由村裏的長輩按印做證。
因為這件事,全村的人都來巴結江雲漪,所以趙氏及江家各房的人雖然窺視那日的禮金卻沒人敢放肆。
雖然百草堂當天跟豐澤屯村民簽了十幾份土地轉讓協議,但畢竟藥苗試種還沒真正落戶豐澤屯。
隻有藥苗在豐澤屯試種之後,他們豐澤屯才能得到最大的收益。江家的人在這事沒有落定之前,哪敢對江雲漪指手畫腳。
這也使得江家姐弟第一次在豐澤屯橫著走,都沒人敢過來說一聲不是。當然,有江雲漪在,她豈會讓小小和高子因為這個而得意忘形。
不過對於江家各房來找茬的事兒,他們可是一點也不客氣。誰敢來鬧事兒,直接跑院門口喊一聲,保證他們夾著尾巴,灰溜溜滾蛋。
第二日是正月十五元宵節,也是雅齋正式營業的日子。江雲漪早早拜別了家人,雅齋開業她作為東家之一,若不到場實在說不過去。
江大林等人目送江雲漪離開,商量著晚上的時侯到市集看花燈,順便去雅齋看看。
江雲漪到市集後先轉到了錦繡坊換了一身得體的衣裳,又到胭脂鋪請專門的師傅為她梳好妝,隨後雇了轎子讓轎夫直接去雅齋。
新春剛過,今兒又是元宵節,整個大街還沉浸在節日的氛圍。江雲漪坐著轎子,感受著那一起一落的搖晃感,突然就想起了她第一次坐轎子時那種新奇的感受。
那是她和端木陽的初遇,很不愉快的初遇。然也是在這一天她認識了雲子澈,與他洽談了雅齋的合作事宜及有紫芝寄賣的事。
今日雅齋開業不知道雲子澈有沒有什麽準備!
“這位小姐,雅齋到了!”
轎夫落轎後,恭敬地侯在一旁提醒。這小姑娘看起來不過十歲出頭,但一身風姿氣韻便是連安雲一些大戶人家的小姐都比不上。
他們這些當轎夫的多多少少接的生意都是安雲的貴婦或小姐,這點眼力勁兒還是有的。
隻是讓他們比較奇怪的是,這個小姑娘雖然風姿氣韻一流,身邊卻連個小丫頭都沒帶。
轎夫為她掀開轎簾,江雲漪從裏半彎身,然後下了轎,付了腳力錢,抬眸凝向雅齋的方向。
雅齋趁著新春期間以新奇的手法很快打出了名氣,如今一越成為安雲最受歡迎的所在。今日雅齋開業選的吉時還未到,但雅齋的位子卻早在幾天前就被預定滿了。
好在段景之早在試營的那幾日就看出了苗頭,便將雅齋比鄰的兩家鋪子一並收購,趕著時間重新修葺裝修。
一間改成雅齋的茶坊,專供成品茶,客人若需要可直接買了配好的茶方,迴去後按著程序泡一樣能泡出雅齋的味道。
另一間改成了點心坊,裏頭除了雅齋專供的藥餅外,江雲漪還教了一些這個時代沒有的點心。
點心坊除了對外賣點心外,主要是為大戶人家提供送節禮的貨源。因為是新春期間,點心坊的生意非常火爆,收益都隱隱趕上雅齋。
茶坊與點心坊並非單單自己單售,也有向其它茶樓和點心鋪提供貨源,但價格上要比單售低三成,這使得眼紅雅齋生意的同行們鬆了一口氣。
但有一個前提是,雅齋的新品茶和點心會在推出一個月後才會在雅齋旗下的茶坊和點心坊以貨源的形式對外出售。
這樣可以避免雅齋的生意被刮分,又可以讓客人們第一時間想到,想吃新品就得上雅齋的心理。
如此一來也不會讓同行們說雅齋太過霸道不給他們活路,同時對雅齋的生意影響也不會太大。
江雲漪打出茶坊和點心坊的口號是有錢大家一起賺,所以茶坊和點心坊剛開始試營,就效果良好,訂單滿天飛。
當初江雲漪跟段景之商量弄一個專櫃賣茶配方時,就想與其弄專櫃,倒不如另開一間與雅齋並存。
所以新春的那幾日,江雲漪雖然一直呆在家裏,卻並沒有閑下來。她一聽段景之要盤下雅齋比鄰的那兩間鋪子擴大雅齋的規模,便想出了這個主意。
也花了大量的時間寫策劃,她要麽不做,一做自然要做到最好。
段景之收到信後,就著手將盤到手的鋪子直接改成了茶坊和點心坊,又請牙行的人盡快給他物色勤快伶俐的幫手。
雅齋因為從開業到現在不過短短一個月多,人手方麵自然是直接從牙行買比較快,這樣也比較不用擔心這些人會將藥茶配方和藥餅配方泄漏出去。
這是事後,江雲漪跟段景之提議的,畢竟段景之不可能把他們段家的人手全調過來雅齋幫忙。
當然,從牙行買人的錢由段景之、江雲漪、雲子澈分別從各自的紅利抽出來補上。
如今茶坊、點心坊同雅齋一起正式在十五這一天開業。
雅齋一樣由段景之自己權全負責,茶坊和點心坊,段景之另派信得過的管事負責。
“雲漪!”
五天時間三人一直膩在一起倒建立了很深的友誼。
初六之後婦人們開始串門子拜年,江大林趁著這個時侯帶著姚芳華去認了認江家各房的人,也把她介紹給豐澤屯的鄉親們認識。
江大林帶她見的第一個人就是江大月,江大月早知道她這個四弟要娶填房。初始還擔心姚芳華會苛待幾個孩子,但經過接下來幾日的相處,二人竟成了無話不談的好朋友。
二人都在大戶人家給人做過活,共同話題自然也就多,加上雙方本就是親戚,所以自然而然的越走越近。
也是在這幾日裏,江傳一終於點頭讓姚芳華正式進江家的大門,請酒之日定初九祭完天公之後。
為此江雲漪還特地借了牛車跑市集給江大林和姚芳華買了成婚的新衣新被,還到酒鋪訂了酒水,又請了一名大廚過來幫忙燒菜。
方掌櫃知道江雲漪家裏辦喜事,因為還頂著‘舅舅’的名,所以這一日他也特意帶了禮物趕過來喝喜酒。
百草堂從二十八開始就歇業到初十這一天,方掌櫃都是要提前迴百草堂主持事務,所以剛好趕上江雲漪家裏的喜事兒。
方掌櫃的到來將整個酒宴推上一頂峰,聞風而來的村民們紛紛來江家討酒喝,很多人都想認識認識這位百草堂在安雲的大掌櫃。
江雲漪早料到會這樣,所以備的酒菜足夠村民們在他們家開懷暢飲,擺桌的地兒正是江雲漪家的那兩畝薄田,這兩畝田因為出息少,江家根本沒有播種,剛好可以用來宴客。
桌椅都是從各家各戶拚湊起來的,新年裏娶的媳婦兒沒那麽多講究,所以也就無所謂這些。
豐澤屯的規矩是到別人家裏吃喜酒不帶紅包是不禮貌的,所以江家今兒收紅包收到手軟。
負責記錄來客名單及禮金的江武和江小高忙得連一口茶都喝不上,最後還是江小小壓下他們忙碌的手,他們才匆匆喝了灌了一口茶,接著繼續忙。
賓客陸陸續續的來,江大月與陳家嫂子負責接待,二人都為江大林高興。
江大林娶填房自然是有人歡喜有人愁,最不開心的當屬趙氏。她本就不同意這門婚事,奈何江傳一點了頭,她也不得不應下。
可是當看到豐澤屯幾乎每家每戶都過來江家小院討酒喝,且人人都獻上了包,她就起了別的心思。
這麽多人包紅包,不管有多少,加起來一定不少。等酒宴過後,她一定要四兒子把所有的紅包錢全拿來孝敬她!
而且老四家若真沒錢,怎麽可能買那麽多酒菜迴來請鄉親們。這裏頭一定有什麽她不知道的貓膩。
心裏這樣想著,趙氏臉上的笑容多了幾分猜忌。一雙眸子時不時的就在江武和江小高身邊繞,她是很想走過去問問收多少紅包的,可惜也知道現在不是時侯,隻好乖乖地等著這個酒宴趕緊散。
其它幾房的人雖跟四房不怎麽和睦,但老江家的規矩,不管平時仇恨有多大,哪家辦喜事都必須到場,不能到場的也要備了禮送過來。
看到江大林娶個填房竟然全村的人都來送賀禮,心裏各種不是滋味。暗想著,有個好親戚就是好,連村民們都這麽給麵子。
為了能攀上方掌櫃的大腿,這些人使出各種各樣的招兒接近方掌櫃,奈何村民們之所以會紛紛來江家討酒喝,自都是衝著方掌櫃來的,哪能讓江家人搶了先。
所以江家人在接近方掌櫃無果後,隻能在心心暗自咬牙,卻不敢在這個場合鬧開。
酒宴一直鬧到天色擦黑才算完,多數人都留下幫忙收拾這些飯菜殘羹,又幫忙洗了碗收了桌才陸續離開。
江雲漪累得腰都直不起來,但還是將所有的客人都送走了才休息。
方掌櫃今兒被灌了不少酒,還好他經常參加這種應酬,酒量還不錯,不然早被灌趴下了。
將方掌櫃送上馬車,二人約定下次再見的日期後,江雲漪才迴了家。
江大林和姚芳華被送進了喜房,江大月剛剛送走了陳家嫂子和幾個幫忙招唿的媳婦子。
“雲漪,你們一定很累了,早點休息。我和武兒也該迴去了。”
江大月見江雲漪送客歸來忙迎了上來。今兒她總算見識了江雲漪的本事了,那麽多人,那麽多事,她一個人竟然就那麽輕鬆地應付了下來。
“二姑姑,今兒太謝謝你了,如果不是你幫我們,我可真忙不過來。”
江雲漪眉眼間全是疲憊,但她還是走過來親身謝過江大月的幫忙。今兒人實太多,基本上來幫忙的人都累得腰都直不起。
江大月從頭招唿到尾,根本連坐一下的機會都無,這些她都看在眼裏,心中自是感激。
“說什麽傻話。我可是你姑姑,好了,我和武兒要迴去了,你們也趕緊洗洗睡吧。”
江大月笑著打斷江雲漪的話,由兒子扶著迴了家。接下來的事他們是幫不上忙了,自然是要先迴去。
“姐,好多禮金啊!”
兩孩子雖然很辛苦,但一看到這麽多的禮金,心中驚訝非常。
江小高今兒是負責收禮金的,他雖然沒有算過,但這小小的本子上記了這麽多頁,也知道加起來應該不少。
“別管禮金了,你們先去洗漱。姐先坐會,一會我們一起算算。”
江雲漪伸了一個懶腰,就坐在暖椅上不動了。這些禮金其實也就方掌櫃送的禮比較重,其它的都不多,但至少是一份心意。
不過她現在累得緊,可沒功夫理會這個!坐了小半會後,江雲漪還是堅持把禮金整理出來。
多數人都包了雙數的銅錢,有十文、有二十文、也有六十文、陳家的人多數包了八十八文或六十六文等吉數,數額上也比其它人高很多。
這是變相的感謝她曾經救了陳三妹一命。
江雲漪拿著這鼓鼓的紅包唇角微微勾起,隨即將銅錢一一倒出,然後用絲線將銅錢按百數串起,串到最後單單村民們包的禮金竟然有一兩加六百六十六文,好吉利的數字。
將這些禮金整好收好,江雲漪才取了方掌櫃送過來的紅包,他給的是一張五十兩的銀票。
以方掌櫃的收入來說,五十兩已經是一個很大額的數目。想著今兒趙氏和其它幾房的人盯著這些禮金,眼睛發亮的模樣,江雲漪冷冷一笑。
將它連同其它禮金放一塊兒,卻是與以前她放銀錢的盒子分開。這些禮金明兒是要交給江大林和姚芳華保管的,而她自己賺的錢暫時沒有想交給他們二人保管的意思。
將禮金整好後,江雲漪起身活動了一下筋骨,看兩孩子已經洗漱好,讓他們趕緊上炕休息。
為了給所有的人落個好,第二天江雲漪一家就在廚房裏一起做各類的藥餅,做好後,還特地用從雅齋帶迴來的硬紙折成紙盒裝好,準備給有來觀禮的人都送一盒做迴禮。
用硬紙折成禮盒裝藥餅的點子還是她想出來告訴段景之的,沒想到他一點就透還命人給這些硬質紙設計了不少花樣子,每個紙盒上還寫上這種藥餅的藥效藥性。
江雲漪由此又冒出了新主意,讓段景之請畫師將這種藥餅的模樣畫在紙上再附上說明,然後成批地印成雅齋專供字樣。
這主意自然又得段景之的大力讚賞,段景之建議把它設計成雅齋的專用禮盒,這樣客人們帶迴去即可當禮品送給親朋,若不想吃有禮盒裝著也不怕受了潮影響口感,一舉兩得。
江雲漪隻是笑,並沒有告訴段景之這不過是一種另類的宣傳方式而已,在現代根本不值一提。
一家人忙了整整三天才備好給眾人的謝禮,又花了一天的時間才把這些藥餅送了出去。
這些藥餅所用的禮盒都標有雅齋特供的字樣,收到禮盒的人無不喜歡。因為現在的雅齋雖沒有正式營業,但名氣早已傳出了安雲。
期間趙氏及其它幾房的人都想來討當日的禮金。尤其是趙氏更是極其蠻橫的要求江大林和姚芳華把所有的禮金全拿出來交給她保管。
但江雲漪豈會讓她得逞,全部給她擋了迴去。
那日酒宴時,方掌櫃特別跟村長及眾村民說明百草堂要在豐澤屯試種藥苗,想以市麵價格求購豐澤屯大片田地,然後一切事宜會交由江雲漪處理,有意向賣地的村民可以直接找江雲漪商量事宜。
此事一出,全村嘩然,村民們也不管今兒是人家的大喜之日,想賣地的村民當場就跑迴家拿了地契,讓村長、陳公、李公、江公作證,直接跟江雲漪簽了土地轉讓協議。
豐澤屯的土地江雲漪都有考察過,想賣地的村民拿過來的那些地契,她隻要看一眼就知道那塊地的價值幾何。
原ll先有貪小便宜的村民想把自家出息極少的地賣給方掌櫃一個良田的價格,誰想江雲漪這麽厲害,竟然知道他們家的地是什麽情況。
被人拆穿之後,為了能把地賣出去,村民們不敢在耍心眼,江雲漪邊看地契邊跟村民們簽署轉讓契約,並由村裏的長輩按印做證。
因為這件事,全村的人都來巴結江雲漪,所以趙氏及江家各房的人雖然窺視那日的禮金卻沒人敢放肆。
雖然百草堂當天跟豐澤屯村民簽了十幾份土地轉讓協議,但畢竟藥苗試種還沒真正落戶豐澤屯。
隻有藥苗在豐澤屯試種之後,他們豐澤屯才能得到最大的收益。江家的人在這事沒有落定之前,哪敢對江雲漪指手畫腳。
這也使得江家姐弟第一次在豐澤屯橫著走,都沒人敢過來說一聲不是。當然,有江雲漪在,她豈會讓小小和高子因為這個而得意忘形。
不過對於江家各房來找茬的事兒,他們可是一點也不客氣。誰敢來鬧事兒,直接跑院門口喊一聲,保證他們夾著尾巴,灰溜溜滾蛋。
第二日是正月十五元宵節,也是雅齋正式營業的日子。江雲漪早早拜別了家人,雅齋開業她作為東家之一,若不到場實在說不過去。
江大林等人目送江雲漪離開,商量著晚上的時侯到市集看花燈,順便去雅齋看看。
江雲漪到市集後先轉到了錦繡坊換了一身得體的衣裳,又到胭脂鋪請專門的師傅為她梳好妝,隨後雇了轎子讓轎夫直接去雅齋。
新春剛過,今兒又是元宵節,整個大街還沉浸在節日的氛圍。江雲漪坐著轎子,感受著那一起一落的搖晃感,突然就想起了她第一次坐轎子時那種新奇的感受。
那是她和端木陽的初遇,很不愉快的初遇。然也是在這一天她認識了雲子澈,與他洽談了雅齋的合作事宜及有紫芝寄賣的事。
今日雅齋開業不知道雲子澈有沒有什麽準備!
“這位小姐,雅齋到了!”
轎夫落轎後,恭敬地侯在一旁提醒。這小姑娘看起來不過十歲出頭,但一身風姿氣韻便是連安雲一些大戶人家的小姐都比不上。
他們這些當轎夫的多多少少接的生意都是安雲的貴婦或小姐,這點眼力勁兒還是有的。
隻是讓他們比較奇怪的是,這個小姑娘雖然風姿氣韻一流,身邊卻連個小丫頭都沒帶。
轎夫為她掀開轎簾,江雲漪從裏半彎身,然後下了轎,付了腳力錢,抬眸凝向雅齋的方向。
雅齋趁著新春期間以新奇的手法很快打出了名氣,如今一越成為安雲最受歡迎的所在。今日雅齋開業選的吉時還未到,但雅齋的位子卻早在幾天前就被預定滿了。
好在段景之早在試營的那幾日就看出了苗頭,便將雅齋比鄰的兩家鋪子一並收購,趕著時間重新修葺裝修。
一間改成雅齋的茶坊,專供成品茶,客人若需要可直接買了配好的茶方,迴去後按著程序泡一樣能泡出雅齋的味道。
另一間改成了點心坊,裏頭除了雅齋專供的藥餅外,江雲漪還教了一些這個時代沒有的點心。
點心坊除了對外賣點心外,主要是為大戶人家提供送節禮的貨源。因為是新春期間,點心坊的生意非常火爆,收益都隱隱趕上雅齋。
茶坊與點心坊並非單單自己單售,也有向其它茶樓和點心鋪提供貨源,但價格上要比單售低三成,這使得眼紅雅齋生意的同行們鬆了一口氣。
但有一個前提是,雅齋的新品茶和點心會在推出一個月後才會在雅齋旗下的茶坊和點心坊以貨源的形式對外出售。
這樣可以避免雅齋的生意被刮分,又可以讓客人們第一時間想到,想吃新品就得上雅齋的心理。
如此一來也不會讓同行們說雅齋太過霸道不給他們活路,同時對雅齋的生意影響也不會太大。
江雲漪打出茶坊和點心坊的口號是有錢大家一起賺,所以茶坊和點心坊剛開始試營,就效果良好,訂單滿天飛。
當初江雲漪跟段景之商量弄一個專櫃賣茶配方時,就想與其弄專櫃,倒不如另開一間與雅齋並存。
所以新春的那幾日,江雲漪雖然一直呆在家裏,卻並沒有閑下來。她一聽段景之要盤下雅齋比鄰的那兩間鋪子擴大雅齋的規模,便想出了這個主意。
也花了大量的時間寫策劃,她要麽不做,一做自然要做到最好。
段景之收到信後,就著手將盤到手的鋪子直接改成了茶坊和點心坊,又請牙行的人盡快給他物色勤快伶俐的幫手。
雅齋因為從開業到現在不過短短一個月多,人手方麵自然是直接從牙行買比較快,這樣也比較不用擔心這些人會將藥茶配方和藥餅配方泄漏出去。
這是事後,江雲漪跟段景之提議的,畢竟段景之不可能把他們段家的人手全調過來雅齋幫忙。
當然,從牙行買人的錢由段景之、江雲漪、雲子澈分別從各自的紅利抽出來補上。
如今茶坊、點心坊同雅齋一起正式在十五這一天開業。
雅齋一樣由段景之自己權全負責,茶坊和點心坊,段景之另派信得過的管事負責。
“雲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