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妹帶著胖丫在菜園子裏摘了一上午的菜,甜瓜就有五六個,四丫摟著甜瓜跑得可歡了。
絲瓜,瓠子,黃瓜,南瓜,茄子,苦瓜,辣椒,冬瓜摘了慢慢兩大框。
馮貴以為黑妹又叫他去城裏賣菜。
"爹,雖是賣菜但咱們換個賣法,明早我和你一起去城裏。"黑妹說得神秘。
他爹笑了笑也不在意。
這一整天黑妹都在做涼菜,還是隻做苦瓜,絲瓜,黃瓜這三樣,其它的菜還是讓她爹象以前那樣賣。
到了下午的時候黑妹已經全部做好了,家裏的罐子都翻出來裝了整整十多罐。
因為絲瓜最多,所有剩下的絲瓜全部用一個大臉盆子敞開放好,再放在筐裏。
擔子裏一頭放的都是涼菜,另一頭放的是茄子辣椒瓠子之類的蔬菜。
頭天晚上黑妹就蒸好窩窩頭,又囑咐好胖丫四丫。
第二天剛雞鳴,天色還未亮的時候黑妹就和她爹一起上路進城了。
馮貴這一擔東西雖然不是很重但因為山路窄小,天色又沒有大亮,黑妹擔心她爹便叫他滿點,可馮貴一心想著要趕著當晚迴家,所以走得飛快。
走了整整快三個時辰的山路終於見到了山外的小鎮。
這時天色已經亮起來了,但太陽還沒有升起。
兩人坐下休息了一會兒,喝了水吃了窩窩頭沒有進鎮上而是繼續幹路。
鎮上到城裏的路雖然不是官道但已經是大路了,馮貴挑著擔子走起來也輕鬆了許多。
半上午的時候兩人終於到了青城。
青城並不是個很大的城池,但因為地處青州,南接錦州,北連四方城,算是南北必經的交通要塞,所以青城雖不大但繁華異常,南來北往人群絡繹不絕。
這還是黑妹今年第一次進青城,依舊是那麽繁華。
來到青城的的西街,這裏很多周邊鄉裏人挑著擔子過來賣些鄉下東西的。
賣菜的也很多,馮貴找了個位置放下擔子就開始吆喝。
黑妹看到另外一邊有人賣小磨香油的,一問價錢,七文錢一斤,還了半天價最後六文錢買一斤,裝在竹筒裏。
迴到擔子裏,把裝涼菜的大臉盆蓋子打開滴上幾滴香油,頓時香味四溢,又把罐子一一打開,麵上滴入幾滴香油,把罐子都搬到籃子裏放在一邊,拿出事先準備好的大碗舀上滿滿一碗站在旁邊大聲吆喝起來,"噯,走過路過的過來瞧一瞧啊,保證你從來沒吃過的口味菜啊,免費試吃,不好吃您不買,我沒有二話說的------"
黑妹本來長得算出挑的,模樣清秀,五官立體,一身顯眼的蜜蠟膚色,嗓門又大,年紀不大卻偏偏一副十分老練狡藉的樣子。
帶著滿臉的笑意端著大碗的涼菜撲鼻香地送到過往那些挎籃子賣菜的婦人麵前,還殷勤地遞上竹簽子好給人叉菜吃。
隻要時真心出來賣菜的肯定忍不住嚐一口,一嚐之下大部分人說好吃,味道新鮮,以前從沒吃過這個味兒的菜。
也有幾個人嫌味道重了,但基本上嚐菜的人裏大多數人都問了價錢,聽說一碗要五文錢,有的嫌貴了不賣,因為一斤豬肉也就六文錢而已。
馮貴看嚐菜的人多買的卻不多,十個嚐的人隻有三個買,便說到,"黑妹,咱賣便宜點吧,合著這菜是咱家種的,要不了什麽本錢"
"話可不能這麽說,菜雖是不值錢,但裏麵放的料都是一等一的稀罕料,值錢著呢!"黑妹故意說得很大聲,"就是五文錢一碗那也是薄利的,這一盆子光稀罕的香料錢也快幾錢銀子了。"
周圍圍著嚐鮮的人聽了直嘖舌。
"爹,你別管,你賣你自己的菜吧,涼菜我來賣。"黑妹湊到他爹邊上低囑咐到。
又過了一個時辰快到中午的時候馮貴那一筐菜基本上賣地差不多了,但總共也就賣了二十文錢。
因為一個大冬瓜也就三文錢而已,茄子是一文錢三四個。
黑妹這個筐裏大臉盆裏的涼菜還剩一半,但收入卻有五十文,但整罐子的還沒有賣出去一罐。
"爹,別擔心,下午邊咱們再來賣,現在咱們去酒樓吃飯吧。"
馮貴嚇一跳,"你瘋心了,咱們有錢去酒樓吃飯嗎?"
"別擔心,咱們一不吃肉二不要酒的,隻要兩碗湯麵用不了多少錢。"
黑妹帶著她爹直接走到東西街交匯處的悅來酒家。
這是青城最大的客棧,前麵四層樓是酒樓,後麵帶一個很大的三進後院是客棧,聽說老板酒是青城本地人家,生意做得很大,周邊幾個大城都有分號。
第一次來這悅來酒家還是兩年前跟著林叔賣野味一起來的,她還記得掌櫃
的是個秦姓滿麵笑容的微胖中年男子。
一進到悅來酒樓一樓,那夥計就十分殷勤地甩著潔淨的汗巾跑過來招唿到,"二位是過來打尖還是住店啊?"
"小二哥,給我們父女上兩碗麵吧。"黑妹十分客氣地說到,兩人找了個中間的位置坐下。
馮貴剛想把擔子放在那邊牆角處,黑妹攔住說到,"爹,我們沒有錢叫菜就吃自己的涼菜吧!"
馮貴一聽也有道理,便把裝涼菜的大臉盆子蓋子打開端到桌子上。
他這一路端著盆子從門口走到一樓大堂正中央,頓時香味都飄散了出來,此刻又正是吃午飯的點兒,不說樓上客滿就是這座位最多的一樓也是坐滿了人,頓時都順著香味忘過去。
兩人從盆裏舀了一碗出來,不等湯麵上來就拿了筷子吃起來,吃的津津有味,十分爽口,馮貴吃一口涼菜吃一口窩窩頭,讓人看著那窩窩頭似乎象肉包子一樣香了。
不一會兒,上了兩碗湯麵,那夥計一放下碗眼睛也盯著那一盆涼拌菜看,還聞了聞。
黑妹看了笑了笑說到,"小二哥,你家秦掌櫃的在嗎?"
那小二哥一聽馬上笑得更殷勤了,"喲,妹子認得秦掌櫃啊,您是他---"
"哦,小二哥,我不是他什麽人,隻不過前兩年經常和我叔過來叨擾他,大半年沒見到他了想見見。"
"您等著,掌櫃的在後堂呢我這就去叫。"
過了一會兒,果然從後堂走出一個一身穿著淺褐色緞袍的胖臉中年男子。
黑妹趕緊起身笑吟吟地迎上去,"秦叔,還記得我波?"
那秦掌櫃看了一會哈哈大笑說到,"你不是以前跟在林漢子身邊的那個丫頭嗎?現在長這麽高了!"
黑妹見秦掌櫃這麽快認出了自己十分高興,說著喜慶的恭維話兒過後從身後籃子裏拿出兩罐涼菜說到,"秦叔,我今天是和我爹來城裏賣菜的,順便來看看你,家裏沒什麽好東西,自己做的新鮮玩意,這會兒吃正好,給你嚐嚐鮮。"
說著把兩罐子菜遞給秦掌櫃的。
那小二在一邊問到,"妹子啊,這罐子裏可是你桌上盆裏的那菜?"
"是啊,自家祖傳秘方做的,要是好吃秦叔隻管說一聲我就送過來。"
小二轉頭給秦掌櫃的說到,"掌櫃的,這妹子做得菜可香了,剛剛端出來,咱們別桌的客人都聞著香味讒著呢。"
"哦,是嘛,那我一會兒吃飯我可得好好嚐嚐。"
秦掌櫃本來就是個笑臉迎客的人,這會兒人家給他送東西他肯定高興,滿臉帶笑的,轉頭對小二說到,"李三兒,她們父女今天點的飯菜算我的。"
"別,"黑妹一聽趕緊說到,"秦掌櫃的,可不能這樣,您要這樣我們可以後不敢來您家吃飯歇肩了。"
秦掌櫃見黑妹說得認真也就不再堅持,但心下對黑妹的印象更好了。
作者有話要說:
☆、進城探路
第十四章進城探路
黑妹和小二結了麵錢,兩碗麵一共是六文錢,把馮貴心疼得直咧嘴,"就兩碗麵趕上一斤肉或兩斤大米的錢了,太嚇人了。"
"爹,這裏是酒樓啊當然這個價啊,再說咱們難得來一次,花就花了,別再想了啊,這裏環境好地方大,咱們坐在這裏好好歇息一會兒,免得出去曬正午的太陽不是挺好嗎。"
馮貴想想也是,吃了這麽貴的麵不在這裏歇息一會太劃不來了。
於是兩人坐在桌子上喝著涼茶水歇息著。
因為古代的樓房都是木頭做的,酒樓的地修得很平整而且都鋪上了有花紋的青石板,十分陰涼,一點都感覺不到熱,而大酒樓服務也好,盡管吃完了沒離開也沒人說,而且茶水管夠。
漸漸的,已經過了正午一個多時辰了,過了飯點兒進來吃飯的人就少了很多,但樓裏的人並不少,尤其是二樓還是人聲鼎沸的,一樓都是散客倒還安靜。
估計很多人也是過往的商販來這吃飯歇息的,坐在桌邊休閑地喝著茶水閑聊。
黑妹注意到靠牆邊上有一桌三四個人的男子,看打扮似乎是過路商販的,隻是他們的身上衣袍的下擺寬大一些,袍腳還有鏽紋。
盡管隻是很粗糙的手藝,但黑妹還是通過這一點知道了這幾人是肯定是南方人。
剛好這幾人交談的聲音又是最大的,所以他們的話不得不落於黑妹的耳中。
"也不知道,這些人馬到了北方沒有,在咱們南方可真是叫人拍手叫好啊,那些大地主大世家的可頭疼的。"
"可不是嘛?來無影無無蹤的,轉挑地主和大戶洗劫的,從最南邊的海岸城一直到咱們錦城,聽說最大的綢緞山莊錦嘯莊都被劫了。"
"聽說他們隊伍越來越壯大了,連朝廷都開始驚動了。"
"所幸他們隻劫地主大戶的,對咱們沒什麽影響。"
"那是,盜亦有道------"
"--------"
這些人說得十分興奮,又怕又好奇的樣子。
馮貴在那躇著腦袋打瞌睡,黑妹卻聽得一清二楚,心中暗自思量這幫專劫富人大戶的是個什麽來頭呢,這麽囂張,從最南邊一路北上,這應該不是一般的土匪山賊吧,可別是造反的,到時候天下大亂,倒黴的還不是他們這些莊稼人。
下午邊的時候感覺街麵上人又湧動了起來,黑妹這才叫醒馮貴,和小二打了招唿直接去西街,繼續賣涼菜。
還是象上午那樣吆喝著,也是很多人過來嚐,過了兩個時辰賣出去了五六碗。
太陽慢慢落下,光芒由耀眼的金色轉為了紅色,熱還是熱但還是有些涼風的。
更多的人出來買菜了,有些是早上沒出來的,有些是早上出來過的。
下午出來買菜的明顯是婆婆媽媽多些。
其中就有一位大嫂是早上來買過一碗涼菜的,又過來問黑妹,"姑娘,我家小姐和夫人都愛吃你這菜,我多買點你能便宜點嗎?"
"大嫂,可以啊,"黑妹從籃子裏拿出一罐子出來,"你看這一罐子二十文錢,絕對有五碗呢。"
那大嫂就買了一罐子,黑妹十分開心。
不一會兒又有個早上的熟客來買了兩罐子,還問她什麽時候再來賣,黑妹索性叫她留了府上的地址,她會隔個十來天送貨上門,再有買的人隻要肯留地址的黑妹都記下地址。
黑妹拿出紙和炭筆當街就寫下地址門牌的。
人家見她一個鄉裏女娃還能寫字也是十分驚奇更覺得她能幹。
絲瓜,瓠子,黃瓜,南瓜,茄子,苦瓜,辣椒,冬瓜摘了慢慢兩大框。
馮貴以為黑妹又叫他去城裏賣菜。
"爹,雖是賣菜但咱們換個賣法,明早我和你一起去城裏。"黑妹說得神秘。
他爹笑了笑也不在意。
這一整天黑妹都在做涼菜,還是隻做苦瓜,絲瓜,黃瓜這三樣,其它的菜還是讓她爹象以前那樣賣。
到了下午的時候黑妹已經全部做好了,家裏的罐子都翻出來裝了整整十多罐。
因為絲瓜最多,所有剩下的絲瓜全部用一個大臉盆子敞開放好,再放在筐裏。
擔子裏一頭放的都是涼菜,另一頭放的是茄子辣椒瓠子之類的蔬菜。
頭天晚上黑妹就蒸好窩窩頭,又囑咐好胖丫四丫。
第二天剛雞鳴,天色還未亮的時候黑妹就和她爹一起上路進城了。
馮貴這一擔東西雖然不是很重但因為山路窄小,天色又沒有大亮,黑妹擔心她爹便叫他滿點,可馮貴一心想著要趕著當晚迴家,所以走得飛快。
走了整整快三個時辰的山路終於見到了山外的小鎮。
這時天色已經亮起來了,但太陽還沒有升起。
兩人坐下休息了一會兒,喝了水吃了窩窩頭沒有進鎮上而是繼續幹路。
鎮上到城裏的路雖然不是官道但已經是大路了,馮貴挑著擔子走起來也輕鬆了許多。
半上午的時候兩人終於到了青城。
青城並不是個很大的城池,但因為地處青州,南接錦州,北連四方城,算是南北必經的交通要塞,所以青城雖不大但繁華異常,南來北往人群絡繹不絕。
這還是黑妹今年第一次進青城,依舊是那麽繁華。
來到青城的的西街,這裏很多周邊鄉裏人挑著擔子過來賣些鄉下東西的。
賣菜的也很多,馮貴找了個位置放下擔子就開始吆喝。
黑妹看到另外一邊有人賣小磨香油的,一問價錢,七文錢一斤,還了半天價最後六文錢買一斤,裝在竹筒裏。
迴到擔子裏,把裝涼菜的大臉盆蓋子打開滴上幾滴香油,頓時香味四溢,又把罐子一一打開,麵上滴入幾滴香油,把罐子都搬到籃子裏放在一邊,拿出事先準備好的大碗舀上滿滿一碗站在旁邊大聲吆喝起來,"噯,走過路過的過來瞧一瞧啊,保證你從來沒吃過的口味菜啊,免費試吃,不好吃您不買,我沒有二話說的------"
黑妹本來長得算出挑的,模樣清秀,五官立體,一身顯眼的蜜蠟膚色,嗓門又大,年紀不大卻偏偏一副十分老練狡藉的樣子。
帶著滿臉的笑意端著大碗的涼菜撲鼻香地送到過往那些挎籃子賣菜的婦人麵前,還殷勤地遞上竹簽子好給人叉菜吃。
隻要時真心出來賣菜的肯定忍不住嚐一口,一嚐之下大部分人說好吃,味道新鮮,以前從沒吃過這個味兒的菜。
也有幾個人嫌味道重了,但基本上嚐菜的人裏大多數人都問了價錢,聽說一碗要五文錢,有的嫌貴了不賣,因為一斤豬肉也就六文錢而已。
馮貴看嚐菜的人多買的卻不多,十個嚐的人隻有三個買,便說到,"黑妹,咱賣便宜點吧,合著這菜是咱家種的,要不了什麽本錢"
"話可不能這麽說,菜雖是不值錢,但裏麵放的料都是一等一的稀罕料,值錢著呢!"黑妹故意說得很大聲,"就是五文錢一碗那也是薄利的,這一盆子光稀罕的香料錢也快幾錢銀子了。"
周圍圍著嚐鮮的人聽了直嘖舌。
"爹,你別管,你賣你自己的菜吧,涼菜我來賣。"黑妹湊到他爹邊上低囑咐到。
又過了一個時辰快到中午的時候馮貴那一筐菜基本上賣地差不多了,但總共也就賣了二十文錢。
因為一個大冬瓜也就三文錢而已,茄子是一文錢三四個。
黑妹這個筐裏大臉盆裏的涼菜還剩一半,但收入卻有五十文,但整罐子的還沒有賣出去一罐。
"爹,別擔心,下午邊咱們再來賣,現在咱們去酒樓吃飯吧。"
馮貴嚇一跳,"你瘋心了,咱們有錢去酒樓吃飯嗎?"
"別擔心,咱們一不吃肉二不要酒的,隻要兩碗湯麵用不了多少錢。"
黑妹帶著她爹直接走到東西街交匯處的悅來酒家。
這是青城最大的客棧,前麵四層樓是酒樓,後麵帶一個很大的三進後院是客棧,聽說老板酒是青城本地人家,生意做得很大,周邊幾個大城都有分號。
第一次來這悅來酒家還是兩年前跟著林叔賣野味一起來的,她還記得掌櫃
的是個秦姓滿麵笑容的微胖中年男子。
一進到悅來酒樓一樓,那夥計就十分殷勤地甩著潔淨的汗巾跑過來招唿到,"二位是過來打尖還是住店啊?"
"小二哥,給我們父女上兩碗麵吧。"黑妹十分客氣地說到,兩人找了個中間的位置坐下。
馮貴剛想把擔子放在那邊牆角處,黑妹攔住說到,"爹,我們沒有錢叫菜就吃自己的涼菜吧!"
馮貴一聽也有道理,便把裝涼菜的大臉盆子蓋子打開端到桌子上。
他這一路端著盆子從門口走到一樓大堂正中央,頓時香味都飄散了出來,此刻又正是吃午飯的點兒,不說樓上客滿就是這座位最多的一樓也是坐滿了人,頓時都順著香味忘過去。
兩人從盆裏舀了一碗出來,不等湯麵上來就拿了筷子吃起來,吃的津津有味,十分爽口,馮貴吃一口涼菜吃一口窩窩頭,讓人看著那窩窩頭似乎象肉包子一樣香了。
不一會兒,上了兩碗湯麵,那夥計一放下碗眼睛也盯著那一盆涼拌菜看,還聞了聞。
黑妹看了笑了笑說到,"小二哥,你家秦掌櫃的在嗎?"
那小二哥一聽馬上笑得更殷勤了,"喲,妹子認得秦掌櫃啊,您是他---"
"哦,小二哥,我不是他什麽人,隻不過前兩年經常和我叔過來叨擾他,大半年沒見到他了想見見。"
"您等著,掌櫃的在後堂呢我這就去叫。"
過了一會兒,果然從後堂走出一個一身穿著淺褐色緞袍的胖臉中年男子。
黑妹趕緊起身笑吟吟地迎上去,"秦叔,還記得我波?"
那秦掌櫃看了一會哈哈大笑說到,"你不是以前跟在林漢子身邊的那個丫頭嗎?現在長這麽高了!"
黑妹見秦掌櫃這麽快認出了自己十分高興,說著喜慶的恭維話兒過後從身後籃子裏拿出兩罐涼菜說到,"秦叔,我今天是和我爹來城裏賣菜的,順便來看看你,家裏沒什麽好東西,自己做的新鮮玩意,這會兒吃正好,給你嚐嚐鮮。"
說著把兩罐子菜遞給秦掌櫃的。
那小二在一邊問到,"妹子啊,這罐子裏可是你桌上盆裏的那菜?"
"是啊,自家祖傳秘方做的,要是好吃秦叔隻管說一聲我就送過來。"
小二轉頭給秦掌櫃的說到,"掌櫃的,這妹子做得菜可香了,剛剛端出來,咱們別桌的客人都聞著香味讒著呢。"
"哦,是嘛,那我一會兒吃飯我可得好好嚐嚐。"
秦掌櫃本來就是個笑臉迎客的人,這會兒人家給他送東西他肯定高興,滿臉帶笑的,轉頭對小二說到,"李三兒,她們父女今天點的飯菜算我的。"
"別,"黑妹一聽趕緊說到,"秦掌櫃的,可不能這樣,您要這樣我們可以後不敢來您家吃飯歇肩了。"
秦掌櫃見黑妹說得認真也就不再堅持,但心下對黑妹的印象更好了。
作者有話要說:
☆、進城探路
第十四章進城探路
黑妹和小二結了麵錢,兩碗麵一共是六文錢,把馮貴心疼得直咧嘴,"就兩碗麵趕上一斤肉或兩斤大米的錢了,太嚇人了。"
"爹,這裏是酒樓啊當然這個價啊,再說咱們難得來一次,花就花了,別再想了啊,這裏環境好地方大,咱們坐在這裏好好歇息一會兒,免得出去曬正午的太陽不是挺好嗎。"
馮貴想想也是,吃了這麽貴的麵不在這裏歇息一會太劃不來了。
於是兩人坐在桌子上喝著涼茶水歇息著。
因為古代的樓房都是木頭做的,酒樓的地修得很平整而且都鋪上了有花紋的青石板,十分陰涼,一點都感覺不到熱,而大酒樓服務也好,盡管吃完了沒離開也沒人說,而且茶水管夠。
漸漸的,已經過了正午一個多時辰了,過了飯點兒進來吃飯的人就少了很多,但樓裏的人並不少,尤其是二樓還是人聲鼎沸的,一樓都是散客倒還安靜。
估計很多人也是過往的商販來這吃飯歇息的,坐在桌邊休閑地喝著茶水閑聊。
黑妹注意到靠牆邊上有一桌三四個人的男子,看打扮似乎是過路商販的,隻是他們的身上衣袍的下擺寬大一些,袍腳還有鏽紋。
盡管隻是很粗糙的手藝,但黑妹還是通過這一點知道了這幾人是肯定是南方人。
剛好這幾人交談的聲音又是最大的,所以他們的話不得不落於黑妹的耳中。
"也不知道,這些人馬到了北方沒有,在咱們南方可真是叫人拍手叫好啊,那些大地主大世家的可頭疼的。"
"可不是嘛?來無影無無蹤的,轉挑地主和大戶洗劫的,從最南邊的海岸城一直到咱們錦城,聽說最大的綢緞山莊錦嘯莊都被劫了。"
"聽說他們隊伍越來越壯大了,連朝廷都開始驚動了。"
"所幸他們隻劫地主大戶的,對咱們沒什麽影響。"
"那是,盜亦有道------"
"--------"
這些人說得十分興奮,又怕又好奇的樣子。
馮貴在那躇著腦袋打瞌睡,黑妹卻聽得一清二楚,心中暗自思量這幫專劫富人大戶的是個什麽來頭呢,這麽囂張,從最南邊一路北上,這應該不是一般的土匪山賊吧,可別是造反的,到時候天下大亂,倒黴的還不是他們這些莊稼人。
下午邊的時候感覺街麵上人又湧動了起來,黑妹這才叫醒馮貴,和小二打了招唿直接去西街,繼續賣涼菜。
還是象上午那樣吆喝著,也是很多人過來嚐,過了兩個時辰賣出去了五六碗。
太陽慢慢落下,光芒由耀眼的金色轉為了紅色,熱還是熱但還是有些涼風的。
更多的人出來買菜了,有些是早上沒出來的,有些是早上出來過的。
下午出來買菜的明顯是婆婆媽媽多些。
其中就有一位大嫂是早上來買過一碗涼菜的,又過來問黑妹,"姑娘,我家小姐和夫人都愛吃你這菜,我多買點你能便宜點嗎?"
"大嫂,可以啊,"黑妹從籃子裏拿出一罐子出來,"你看這一罐子二十文錢,絕對有五碗呢。"
那大嫂就買了一罐子,黑妹十分開心。
不一會兒又有個早上的熟客來買了兩罐子,還問她什麽時候再來賣,黑妹索性叫她留了府上的地址,她會隔個十來天送貨上門,再有買的人隻要肯留地址的黑妹都記下地址。
黑妹拿出紙和炭筆當街就寫下地址門牌的。
人家見她一個鄉裏女娃還能寫字也是十分驚奇更覺得她能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