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不提當蜀錦收購價進一步暴跌的消息,從建康傳迴蜀地後,又成為了多少百姓揭竿而起的導火索。


    就在南梁經濟局勢惡化,社會動蕩之際,在東魏都城,河北第一重鎮鄴城中,新的政治風波也已然無可避免。


    這一切都源自於一個消息,東魏永安四年(531年)八月,太原王、天柱大將軍爾朱榮率領五千契胡精騎從晉陽出發,過太行山,前往鄴城。


    爾朱榮的理由倒是非常的冠冕堂皇,他需要探視即將分娩產下皇嗣的爾朱英娥皇後,也就是他的嫡女。


    至於其真實目的,大約有二。其一,對開始不安分的元子攸進行震懾,來到了鄴城的元子攸仿佛遊魚入海,在河北漢人大閥的支持下,不僅重建了禁軍,還大肆任命漢人門閥子弟為官。


    需要注意的是,元子攸並非完全是一個傀儡皇帝,他也是有很多追隨者的,在這其中,甚至還包括了爾朱榮安插到他身邊的親信,武衛將軍奚毅。


    其二,則是爾朱榮看到元子攸的年齡越來越大,也勤於政事聰明能幹,覺得應該加強對他的控製,看看能不能借機將其裹挾迴晉陽。


    其深層含義在於,一旦將皇帝裹挾迴晉陽,就可以用還於舊都的名義,將國都遷迴北魏舊都平城,平城距離晉陽可謂是近在咫尺,到時候把皇帝捏在自己手裏,睡覺才安心。


    不論是維持現狀,還是逼迫元子攸禪讓,就都好辦的多了。


    定州,常山郡北。


    爾朱榮的五千契胡精騎出了井陘,來到常山郡真定縣以北的安樂壘駐紮。


    此地雖小,但卻是兵家要地,西接井陘,北有四水,隻需沿此地官道一路南下,便可暢通無阻直至鄴城。


    嗯...若是提起後世的名字,可能會比較熟悉些——石家莊。


    所以說嘛,地理這種東西,古往今來都大差不差,此地的重要性在任何稍有見識的人眼裏,都能看得出來。


    井陘關雖說是東出太行山不多的,相對平坦可供通行的缺口,但對於騎兵來說依舊是一段稱不上輕鬆的征程。


    故此,爾朱榮的五千精騎需要在此地好好休整幾天,喂喂馬,軍容整肅些再南下鄴城,反正此地到鄴城甚至可以一晝夜奔馳而至。


    大帳中,爾朱榮正將手裏的信箋給左右親信傳閱。


    “太原王,不知這信是從哪得來的?簡直就是在挑釁您的威儀!”


    高歡見了信作不悅狀,狠狠地拍著桌子說道。


    “哈哈哈哈~”


    爾朱榮放聲大笑,仿佛是什麽很好笑的笑話一樣,笑了良久,才將信從傳閱完畢的手下們那裏收迴。


    “呸!就憑這些鼠輩也敢?”


    爾朱榮撕掉了信箋,又朝上麵吐了口唾沫。


    信箋上寫著:天子與楊侃、高道穆等人設下計謀,將要殺害天柱。


    “此信是待在洛陽的吏部尚書爾朱世隆寄給本王的,說是貼在他家門口的匿名信。依本王看來,不過是別有用心之人的圖謀罷了。”


    坦白地講,元子攸或許想殺爾朱榮,但爾朱榮現在確實不想殺元子攸,而且在他的內心裏,也從不認為元子攸這個從河陰之變時,就在自己的屠刀下瑟瑟發抖的青年皇帝,能有勇氣或能力對抗自己。


    見親信們麵色各異,爾朱榮複又問道:“昨日彗星從井陘上空劃過,這是什麽星象啊?可有人給本王解釋解釋?”


    一聽這個,神棍劉靈助馬上就來勁了,他跳出來搶話道:“恭喜吾王,此乃除舊布新之象,史書曾載,彗星過中台星域,掃大角,秦國因之而亡。”


    聽了這話,再笨的人也知道了,太原王的意思根本就不是星象,而是讓眾人說點他愛聽的,嗯,關於勸進的那種話。


    太原王府郎中李顯和連忙說道:“吾王去鄴城,哪能沒有九錫之禮?豈能讓吾王自己所要呢?當今天子真是不識趣。”


    騎軍都督劉貴也不甘落後,錘了錘胸膛道:“要俺說,今年都可以讓那些黃門、秘書監去寫禪讓文了,何止是九錫呢?”


    “臣聽人們說並州城上有紫氣,不愁不應驗在天柱身上。”


    高歡的恭維話,說的就稍微有文化了一點,顯然這幾年往河北漢閥的圈子裏擠,沒少喝墨水。


    爾朱榮大概給親信們統一了一下思想,等他從太原王變成皇帝的那一天,手下這些人自然都是從龍功臣,好處都是少不了的。


    客套話說完了,親衛都督賀拔允問出了一個關鍵的問題。


    “此去鄴城,不知太原王如何為之?”


    爾朱榮誌得意滿,稍稍給親信透露了一下自己的計劃。


    “自是炫耀我軍軍威,以恐嚇河北漢閥,若皇帝肯給本王加九錫,那便還容得他做幾天皇帝,若是不肯,那便換個人來當皇帝,再把都城從鄴城遷迴平城。”


    遷都鄴城,本就是邙山之戰時政治妥協的結果,若有反複也實在情理之中,畢竟今時不同往日,幽州、河東、山東的叛亂都已經平定,爾朱榮再無後顧之憂,也不需要向朝廷妥協什麽了。


    俗話說倉稟足而知禮節,吃飽了飯,不需要四處打仗,爾朱榮才琢磨起了更進一步的事情。


    內部的相對穩定,正是爾朱榮敢於向皇帝索要九錫的事情。


    這個步驟大家都懂,加了九錫然後就是什麽冕十旒,劍履上殿、入朝不趨、讚拜不名,等等一套的篡位流程。


    這玩意曹家、司馬家等等,都玩的很溜了,程序都是固定化的。


    “不知何人入了太原王的眼,可立為天子?”


    爾朱榮神秘一笑,搖搖頭沒有迴答。


    事實上,爾朱榮的心裏已經有了一個完美的答案,也就是他的女婿,也是元子攸庶長兄元子直的兒子,陳留王元寬。


    輩分就不需要糾結了,爾朱榮的大女兒嫁了元子攸,小女兒嫁了元寬,按理說都是女婿,但這兩個姑爺其實還是叔侄輩...反正當世的風氣就是這麽開放。


    這其中關節,還在於爾朱榮的大女兒爾朱英娥能不能生出皇子,若是皇子那自然優先立自己的孫子當皇帝。


    若是沒生出皇子,那邊退而求次,立自己的另一個女婿陳留王元寬為皇帝。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北魏天驕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沈不渡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沈不渡並收藏北魏天驕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