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武二年(529年),就在結束了對地方割據勢力的剿滅,元冠受忙於整編軍隊、整肅軍紀時,在江淮屯兵數月的陳慶之部抓住東魏防禦空虛的機會,全軍出征北伐。
這個機會,就是上黨王元天穆代表爾朱榮率軍東征刑杲。
三月十一日,偽帝元子攸任命大將軍、上黨王元天穆為主帥,率領大軍討伐山東地區勢力日漸龐大的刑杲叛軍。元天穆以衛將軍費穆為使持節、車騎將軍、假儀同三司、前鋒大都督,率前鋒出發。
之所以元天穆、陳慶之、刑杲三方在去年就已經打算交戰,一直拖到今年的三月,主要的考量就是去年冬天的天氣出人意料的寒冷,即便是江淮,也下起了鵝毛大雪,無法大規模行軍作戰。
還好元冠受速戰速決,在去年十一月之前結束了北方的戰事,否則拖延下去,等到天寒地凍,恐怕也要收兵迴轉了。
當四月間,元天穆率領東征軍主力抵達青州時,陳慶之開始發兵北進。
在關於先進攻山東的刑杲還是南下進攻陳慶之的問題上,大部分東征軍將領的意見都是先進攻刑杲。
主要原因有二,其一,陳慶之所部隻有七千人,而刑杲所部號稱二十萬,肯定要先打威脅最大的。其二,青州地界到都到這了…就別折騰大夥向南後再迴來了。
於是,陳慶之所部北伐軍,在出征時沒遇到東魏主力的攔截,順利抵達了北伐路上的第一座東魏重要據點——梁國城(後世河南省商丘市)。
鎮守梁國的是濟陰王元暉業和都督邱大千,元暉業是名義上的主帥,真正指揮戰鬥的是邱大千。
邱大千雖然不是什麽當世名將,但在南線征戰多年,腦子還是很清醒的,壽陽、彭城、渦陽三場大戰,對麵陳慶之所部白袍軍攻勢之犀利,令邱大千印象非常深刻。
由於陳慶之所部白袍軍,是南梁的王牌部隊,除了人數比不上梁國城的東魏軍,在裝備、士氣、戰力上都遠超東魏軍。
因此,邱大千做了一個非常靠譜的決定,死守。
邱大千決定固守待援,絕不出去送人頭,早在冬天,梁國城內的東魏軍就開始圍繞梁國城構築環形寨堡防禦體係,時至今日,梁國城周圍已經構築了九座堡壘和完整的內線交通壕溝,可以互相支援隨時調度。
每座堡壘邱大千安排了一千守軍,加上梁國城內的六千守軍,共有一萬五千人,兵力是白袍軍的一倍,同時為了嚇唬陳慶之,邱大千放出謠言,梁國城內東魏軍有七萬之眾,是白袍軍的整整十倍。
當然了,戰前誇大兵力數字是常規操作,大家都吹牛的。比如曹孟德在赤壁就能把二十萬吹成八十萬,元冠受出兵長安的時候也把五萬吹成二十萬,邱大千不到五倍的數字其實也還好。
但問題在於,這個數字完全無法和梁國城的地位相匹配,假的有些過於明顯了。東魏野戰兵力的總數也就七萬多,要是全在梁國城,那就該是主動進攻南梁的江淮防線了,怎麽可能縮在龜殼裏出都不敢出來。
對此,陳慶之在梁國城外橫豎睡不著,在自己的軍事詞典裏,仔細看了半夜,才從字縫裏看出字來,滿本都寫著兩個字是“進攻”!
拂曉,天邊剛剛泛起魚肚白。
北伐軍的軍營中,就飄蕩起了飯菜的香味,引的饑腸轆轆的士卒自覺地起來準備吃飯。
由於南梁糟糕的後勤補給,以及蕭衍壓根就沒打算給這次政治投機兼軍事冒險的行動出多少錢,北伐軍的後勤屬於走到哪搶到哪的狀態,能不能吃飽完全取決於進攻的地方能不能因糧於敵。
邱大千作為宿將,在堅壁清野的方麵做得不錯,北伐軍在梁國城周圍沒搶到什麽吃的,這幾天夥食很差,因此,當士卒聞到異於往常的飯菜香氣時,都意識到了,今天是要大規模攻城了。
“斷頭飯嘞,嘖嘖。”
一個在路上投降元顥的原魏軍士卒看著旁邊飯盆裏撈出來的肉塊,饞的狠狠咽了口口水,嫉妒的小聲嘀咕著。
而旁邊一位身披白袍的瘦削中年男子,聞言,淡淡地笑了笑。
犯嘀咕的魏軍士卒並不認識陳慶之,睡眼惺忪的他也沒注意到旁邊白袍軍士卒對那位中年男子敬若神明般的眼神。
北伐軍由元顥沿途收攏的魏軍加上南梁陳慶之所部白袍軍組成,白袍軍七千,元顥所部魏軍三千,總兵力堪堪過萬。
但是元顥收攏的這些魏軍,基本是沒什麽戰鬥力的,跟著打打順風仗可以,其他時候隻能給白袍軍搖旗呐喊當氛圍組。
白袍軍是南梁的王牌部隊,夥食、裝備等各方麵待遇自然是高魏軍一等的。白袍軍實現了百分百的披甲率,四成鐵甲,六成皮甲,這是非常可怕的披甲率,在北方,隻有元冠受和爾朱榮的嫡係野戰部隊才有這種甲胄裝備水平。
同時,白袍軍擁有大量的馬匹,和小規模成建製的具裝甲騎。嗯,這些高大健壯的涼馬,都是元冠受的出口貿易主力產品,白袍軍的具裝甲騎,就在江淮戰場上的渦陽,讓酈道元吃到了很大的苦頭,魏軍數十年來第一次在野外純騎兵對戰上大敗虧輸。
經過充分睡眠,補充了肉食、飯團、醬菜、甜湯以後的白袍軍,作戰狀態漸漸來到了巔峰,士卒照例進行了短暫的晨間操練,在各級軍官的約束下,列隊開始向梁國城的方向移動。
殺聲震天,上來就全力奔跑猛攻是不存在的,白袍軍的各支隊伍從營盤中湧出,匯聚,形成了大致整齊的方陣,以步行的速度攜帶攻城器械前往預定的進攻發起區域。
距離東魏軍營壘大概三裏遠的距離,七千白袍軍停下了腳步。
倒春寒尚未過去,在凜冽的寒風下,以白色為主色調的白袍軍,仿佛是一團充滿寒意的冰雲,即將籠罩摧垮梁國城。
陳慶之白袍銀甲,騎在馬上,慢慢地從方陣前走過,巡閱著軍隊。
他的身材稱不上健壯,隻是普通中年男人的樣子,還有些偏瘦,更像是一個文弱書生,而非將軍。
他的騎術也完全稱不上精湛,騎著馬匹行軍倒還可以,但上馬接戰恐怕連最普通的士卒都比不過。至於射術,元冠受是能開強弓可射不準,陳慶之是開普通的騎弓都很費勁,射出去的箭,勁力甚至穿不透劄靶。
但就是這樣的一個“射不穿劄,馬非所便”,看起來像文臣多於像武將的中年男人,卻統帥著天底下最擅長進攻的部隊,士卒敬之若神明。
看著壁壘森嚴,壕溝、寨堡、拒馬、城池完整的梁國城防禦體係,陳慶之心裏默念。
“邱大千,今天本將給你上一課,讓你知道,在撕破一切的進攻麵前,任何防禦都是無效的。”
這個機會,就是上黨王元天穆代表爾朱榮率軍東征刑杲。
三月十一日,偽帝元子攸任命大將軍、上黨王元天穆為主帥,率領大軍討伐山東地區勢力日漸龐大的刑杲叛軍。元天穆以衛將軍費穆為使持節、車騎將軍、假儀同三司、前鋒大都督,率前鋒出發。
之所以元天穆、陳慶之、刑杲三方在去年就已經打算交戰,一直拖到今年的三月,主要的考量就是去年冬天的天氣出人意料的寒冷,即便是江淮,也下起了鵝毛大雪,無法大規模行軍作戰。
還好元冠受速戰速決,在去年十一月之前結束了北方的戰事,否則拖延下去,等到天寒地凍,恐怕也要收兵迴轉了。
當四月間,元天穆率領東征軍主力抵達青州時,陳慶之開始發兵北進。
在關於先進攻山東的刑杲還是南下進攻陳慶之的問題上,大部分東征軍將領的意見都是先進攻刑杲。
主要原因有二,其一,陳慶之所部隻有七千人,而刑杲所部號稱二十萬,肯定要先打威脅最大的。其二,青州地界到都到這了…就別折騰大夥向南後再迴來了。
於是,陳慶之所部北伐軍,在出征時沒遇到東魏主力的攔截,順利抵達了北伐路上的第一座東魏重要據點——梁國城(後世河南省商丘市)。
鎮守梁國的是濟陰王元暉業和都督邱大千,元暉業是名義上的主帥,真正指揮戰鬥的是邱大千。
邱大千雖然不是什麽當世名將,但在南線征戰多年,腦子還是很清醒的,壽陽、彭城、渦陽三場大戰,對麵陳慶之所部白袍軍攻勢之犀利,令邱大千印象非常深刻。
由於陳慶之所部白袍軍,是南梁的王牌部隊,除了人數比不上梁國城的東魏軍,在裝備、士氣、戰力上都遠超東魏軍。
因此,邱大千做了一個非常靠譜的決定,死守。
邱大千決定固守待援,絕不出去送人頭,早在冬天,梁國城內的東魏軍就開始圍繞梁國城構築環形寨堡防禦體係,時至今日,梁國城周圍已經構築了九座堡壘和完整的內線交通壕溝,可以互相支援隨時調度。
每座堡壘邱大千安排了一千守軍,加上梁國城內的六千守軍,共有一萬五千人,兵力是白袍軍的一倍,同時為了嚇唬陳慶之,邱大千放出謠言,梁國城內東魏軍有七萬之眾,是白袍軍的整整十倍。
當然了,戰前誇大兵力數字是常規操作,大家都吹牛的。比如曹孟德在赤壁就能把二十萬吹成八十萬,元冠受出兵長安的時候也把五萬吹成二十萬,邱大千不到五倍的數字其實也還好。
但問題在於,這個數字完全無法和梁國城的地位相匹配,假的有些過於明顯了。東魏野戰兵力的總數也就七萬多,要是全在梁國城,那就該是主動進攻南梁的江淮防線了,怎麽可能縮在龜殼裏出都不敢出來。
對此,陳慶之在梁國城外橫豎睡不著,在自己的軍事詞典裏,仔細看了半夜,才從字縫裏看出字來,滿本都寫著兩個字是“進攻”!
拂曉,天邊剛剛泛起魚肚白。
北伐軍的軍營中,就飄蕩起了飯菜的香味,引的饑腸轆轆的士卒自覺地起來準備吃飯。
由於南梁糟糕的後勤補給,以及蕭衍壓根就沒打算給這次政治投機兼軍事冒險的行動出多少錢,北伐軍的後勤屬於走到哪搶到哪的狀態,能不能吃飽完全取決於進攻的地方能不能因糧於敵。
邱大千作為宿將,在堅壁清野的方麵做得不錯,北伐軍在梁國城周圍沒搶到什麽吃的,這幾天夥食很差,因此,當士卒聞到異於往常的飯菜香氣時,都意識到了,今天是要大規模攻城了。
“斷頭飯嘞,嘖嘖。”
一個在路上投降元顥的原魏軍士卒看著旁邊飯盆裏撈出來的肉塊,饞的狠狠咽了口口水,嫉妒的小聲嘀咕著。
而旁邊一位身披白袍的瘦削中年男子,聞言,淡淡地笑了笑。
犯嘀咕的魏軍士卒並不認識陳慶之,睡眼惺忪的他也沒注意到旁邊白袍軍士卒對那位中年男子敬若神明般的眼神。
北伐軍由元顥沿途收攏的魏軍加上南梁陳慶之所部白袍軍組成,白袍軍七千,元顥所部魏軍三千,總兵力堪堪過萬。
但是元顥收攏的這些魏軍,基本是沒什麽戰鬥力的,跟著打打順風仗可以,其他時候隻能給白袍軍搖旗呐喊當氛圍組。
白袍軍是南梁的王牌部隊,夥食、裝備等各方麵待遇自然是高魏軍一等的。白袍軍實現了百分百的披甲率,四成鐵甲,六成皮甲,這是非常可怕的披甲率,在北方,隻有元冠受和爾朱榮的嫡係野戰部隊才有這種甲胄裝備水平。
同時,白袍軍擁有大量的馬匹,和小規模成建製的具裝甲騎。嗯,這些高大健壯的涼馬,都是元冠受的出口貿易主力產品,白袍軍的具裝甲騎,就在江淮戰場上的渦陽,讓酈道元吃到了很大的苦頭,魏軍數十年來第一次在野外純騎兵對戰上大敗虧輸。
經過充分睡眠,補充了肉食、飯團、醬菜、甜湯以後的白袍軍,作戰狀態漸漸來到了巔峰,士卒照例進行了短暫的晨間操練,在各級軍官的約束下,列隊開始向梁國城的方向移動。
殺聲震天,上來就全力奔跑猛攻是不存在的,白袍軍的各支隊伍從營盤中湧出,匯聚,形成了大致整齊的方陣,以步行的速度攜帶攻城器械前往預定的進攻發起區域。
距離東魏軍營壘大概三裏遠的距離,七千白袍軍停下了腳步。
倒春寒尚未過去,在凜冽的寒風下,以白色為主色調的白袍軍,仿佛是一團充滿寒意的冰雲,即將籠罩摧垮梁國城。
陳慶之白袍銀甲,騎在馬上,慢慢地從方陣前走過,巡閱著軍隊。
他的身材稱不上健壯,隻是普通中年男人的樣子,還有些偏瘦,更像是一個文弱書生,而非將軍。
他的騎術也完全稱不上精湛,騎著馬匹行軍倒還可以,但上馬接戰恐怕連最普通的士卒都比不過。至於射術,元冠受是能開強弓可射不準,陳慶之是開普通的騎弓都很費勁,射出去的箭,勁力甚至穿不透劄靶。
但就是這樣的一個“射不穿劄,馬非所便”,看起來像文臣多於像武將的中年男人,卻統帥著天底下最擅長進攻的部隊,士卒敬之若神明。
看著壁壘森嚴,壕溝、寨堡、拒馬、城池完整的梁國城防禦體係,陳慶之心裏默念。
“邱大千,今天本將給你上一課,讓你知道,在撕破一切的進攻麵前,任何防禦都是無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