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五百騎軍在關中平原一路疾馳,過了潼關以後,行軍速度陡然加快。


    遠遠地看了看八水繞長安的美景,元冠受卻並未入城,他所轄的斥候輕騎,作為西征大軍的先導,主要任務有二。


    一是探清敵請,包括但不限於敵軍的將領情況、士卒數量、兵種分布、民族構成、披甲率、糧草供給情況、軍隊紀律及士氣、作戰和訓練水準、接戰反應時間等等。


    二是為大軍沿途的補給據點先進行踩點,隴右到關中的官道,大致是沿著渭水南岸建設的。從西到東,依次是諸葛武侯出祁山時走的那個上邽,然後是隴山道,經過狹窄的隴口,到達陳倉要塞。到達陳倉以後,官道開始轉向偏南的位置,由五丈原東北側的郿縣經過黑水,再過馬嵬驛,到達長安。


    故此,馬嵬驛——黑水——郿縣——五丈原——陳倉這一條線路,是元冠受偵查的重點,他必須確保未來大軍的糧道經過之處的安全性。


    西征大軍既然選擇了秋收以後,秋高馬肥之際出兵,自然不虞糧草短缺。但糧道被斷,有什麽後果就不需要多說了,因此元冠受的行軍目標非常的明確。


    馬嵬驛山坡,元冠受帶著韋孝寬、羊侃登高遠望。


    作為關隴官道的重要節點,馬嵬驛自從建成以來,就是大軍行軍的必經之處。當然不是什麽別的原因,隻不過是因為關隴官道經過黑水的橋梁是在馬嵬驛西側罷了。


    馬嵬驛之所以被後世知曉,唯一的原因就是風華絕代的楊貴妃自縊於此。當然了,此時距離楊貴妃出生還有接近兩百年,元冠受是肯定看不到了。


    奇妙的時空錯亂感在腦海中縈繞,元冠受甩了甩頭將其拋之腦後。


    馬嵬驛這個地方從軍事角度來講選的相當不錯,是關隴官道旁的一個難得的可以駐軍的製高點,山坡底部較為陡峭,等海拔到了一定的高度,卻又平緩了起來,在山坡上形成一個小型的平台。


    這是西北獨有的地形“塬”,通常講作“原”,五丈原、白鹿原等等都屬於這種地形。這也是秦川的高原地區因衝刷形成的高地,一般呈台狀,四邊陡,頂上平坦。


    在這裏建立軍寨,相當於獲得了天然的城牆,因此無論是屯糧還是轉運士兵,都非常有利。


    “塬”這種軍事上必占的地形,如何強調都不為過。諸葛武侯當年最後一次北伐,走斜穀道,出了斜穀道的第一件事就是占據五丈原,不是沒有道理的。


    兵家未慮勝先慮敗,大軍後勤糧道不被斷絕,占據有利地形不被突襲才是一名合格的主將在作戰時首先要考慮的問題。至於奇謀奇兵,那屬於看個人天賦的進階課程了。


    “將軍,黑水河畔似乎有人?”


    羊侃有些不確定地給元冠受指了指遠處,眾人望去,果然有人馬旗幟影影綽綽地向黑水橋走去,散亂的樣子卻不像是正規軍隊。


    “點上守備的五百騎,走,去看看。”


    元冠受毫不遲疑,帶領屬下前往黑水橋,若是敵人來此,定要給他們來個半渡而擊。


    黑水是渭水一個南北向的支流,黑水橋的東側,散亂的潰軍沒命地往馬嵬驛這邊跑著,見元冠受的五百騎過來,既不敢再沿官道走,也不敢停下,直接往黑水北邊跑了過去。


    “快跑吧!兄弟!偽秦的輕騎就在後邊!”


    千餘潰軍狼狽逃竄,還有騎著馬將校模樣的羯人軍官好心地“提醒”了元冠受一句。


    元冠受冷著臉,張弓搭箭射倒了幾個慌不擇路試圖衝開騎軍陣型的潰軍,不耐煩地揮了揮手。


    “嗚~嗚~嗚~”


    悠長的牛角號響起,馬嵬驛剩餘的一千騎軍傾巢出動,在黑水東岸把潰散的魏軍攔了下來。


    “偽秦的輕騎還有多久到?有多少人?統軍的將領是誰?”


    揪著剛才跟他說話的羯人軍官,元冠受用漢話問道。


    羯人用不太流利的漢話迴答:“就在後邊,有...五六百騎?將領叫樊...元,偽秦的征東將軍。”


    “他娘的,五六百騎追著你們千把人跑?真窩囊啊!”


    元冠受身邊的親兵統領彭樂耐不住性子,破口大罵了起來,中間還夾雜了幾句羯人的土話,這黑廝是絲毫沒給潰軍留麵子。


    元冠受繼續問:“你叫什麽?你們原來的長官是誰?怎麽敗下來的?”


    羯人軍官老臉一紅,心虛地說:“俺叫石鷲,長官是薛巒,在平...涼與偽秦叛軍交戰...被一路攆過來的。薛巒進了陳倉城,俺們害怕陳倉守不住,又繼續向東邊逃了過來。”


    石姓,是典型的羯人名字,十六國建立後趙的石勒就是其中比較有名的人物。如今羯人散居在隴右關西,倒是也跟其他部族沒了什麽區別。


    羊侃在一旁補充道:“薛巒是長安的元修義派去平涼支援的,領的都是邊軍。”


    彭樂、韋孝寬,都是出身西北的,哪還不清楚這些邊軍是什麽德行,看著直搖頭。


    那薛巒倒是條好漢,不愧是薛安都的親孫子。嗯,提到薛安都那就又扯遠了,隻需要知道,元嘉草草哪個年代,薛安都是天下騎射、槍術第一人就行了,外號“兩當衫戰神”,就是穿著紅挎兜衝陣四進四出的男人...


    簡單收攏了潰兵,還沒完成重新編製,遠處煙塵大起,偽秦政權的輕騎兵就要追了上來。


    不遠處的山坳叢林中,一千五百騎軍分為三部,分別由元冠受、韋孝寬、羊侃帶領,各領五百騎。


    “各部埋伏好了嗎?”


    “都到位了將軍。”


    元冠受帶領的是戰鬥力最差的新募府兵,負責傳令的是小男孩李穆成年的兩個哥哥,一個叫李賢,一個叫李遠,餓的黑瘦,但看著機靈的緊。


    他們家祖上是高平鎮將,因此高平被胡琛攻陷後一路逃亡到關中,在家世背景上是足夠清白可用的人。


    此時的黑水河東岸,勉強被約束的千餘步卒潰軍,見偽秦軍追來,而剛才出現的魏軍一千五百騎又不知所蹤,當場直接炸了鍋。


    千餘步卒沒頭沒尾地四散奔逃,活像受了驚嚇的鹿群。


    莫折念生帳下的征東將軍樊元不疑有他,率領六百輕騎度過黑水橋,直接撲了過來,就跟他們平常射獵一樣。


    偽秦軍輕騎的隊形漸漸拉開,像是一張大網,罩住然後射獵起了潰軍,甚至還有騎兵用飛石砸人取樂,看著敵人哀嚎奔逃的樣子哈哈大笑。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北魏天驕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沈不渡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沈不渡並收藏北魏天驕最新章節